银行白皮书银行授信是什么意思思

[ 亿欧导读 ]
麦肯锡近日发布了中国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包括《集约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零售银行之路》、《客户体验:领先银行的成功之道》、《零售银行的“制胜秘籍”——大数据驱动营销及管理》。
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双重冲击,中国银行业传统业务正在被蚕食。严峻的市场环境要求银行从根本转型,那么,未来银行出路在哪里。 “得零售者,得未来。”
针对以上问题,麦肯锡近日发布了中国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包括、、。这三本白皮书集中对中国零售银行的转型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分析零售银行新格局的同时,为零售银行的跨越式发展点明了方向。以下是亿欧智库根据原报告做出的精选阅读。
一、 零售银行是什么?
零售银行指的是面向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是许多业务的总称。
报告认为,零售银行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以及数字化银行。2016年开始,零售银行正在全面迈入由全渠道银行、智能投顾、区块链、大数据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银行,即进入零售银行4.0时代。传统银行的网点功能遭到进一步削弱或转型,竞争的核心逐渐转向如何满足客户便捷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零售银行新趋势:场景化批量获客模式帮助零售银行实现客户的规模化增长,智能化、精细化的大数据技术带来新的客户深度经营和风险控制,数字化和金融科技打造全新客户体验,新电子账户体系助力零售银行推动数字化和全渠道战略。
二、 零售银行怎么样?
麦肯锡将零售银行业务分为储蓄、按揭、其他贷款、小微贷款以及财富管理,其中其他贷款包括信用卡、无担保贷款和汽车贷款。从规模来看,2011年至2016年,中国零售银行收入不断提高,从1.26万亿增长到2.179万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3.158万亿元。从结构来看,2011年至2016年间,储蓄(19%)、其他贷款(25%)和财富管理(19%)三项业务对业务的贡献明显提高,但是,预计到2020年,储蓄收入份额将显著下降,小微贷款和财务管理收入份额增长较快,成为中国零售银行收入的成长引擎。
目前,国内领先银行已经认识到了零售业务的重要性,纷纷构建“大零售”战略发展格局。如下图所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为代表的国内领先银行,零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高于整个中国银行业的17%。三行的零售银行收入贡献占比逐年提高,招商银行占比最大已接近50%。2011年至2016年,虽然中国银行业零售收入贡献占比逐年提高,但仍远远低于国际领先银行40%的贡献比。
报告指出,中国零售银行想实现真正的转型仍面对内外部挑战,归结为六点:第一,成本高、投入大、见效慢;第二,总分行制难以推动专业化;第三,风控分散带来巨大操作风险;第四,利率自由化效应下获取低成本储蓄的难度日益增加;第五,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第六,互联网金融崛起蚕食零售市场。
三、 零售银行怎么做?
麦肯锡总结国内外领先银行经验,为中国零售银行的转型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夯实基础,助跑蓄力”,通过打造强总行、精细化销售管理、专业化财富管理以及差异化储蓄提升,在一些速赢领域取得初步成果;
第二步,“整合资源,爬坡攻坚”,通过场景化批量获客、线上化资产业务、全渠道客户服务以及营销模式升级,快速扩张规模和收入;
第三步,“持续创新,加速飞跃”,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应用、优化客户体验、数字化智能银行以及中后台集中运营,实现能力、规模与效益的跨越发展。
完整报告下载链接:
6月15日,亿欧在上海举办「2018全球AI领袖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区块链分布式技术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推进智能金融不断演进。开启全面赋能的「智能金融」时代,购票及嘉宾等详情请点击: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麦肯锡;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热门报告 >>
热门观点 >>
亿欧智库是亿欧公司旗下专业的研究与咨询业务部门。智库专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前瞻性科技研究;以及前瞻性科技与不同领域传统产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的研究,涉及行业包括汽车、金融、家居、医疗、教育、消费品、安防等等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016706',
container: s,
size: '800,80',
display: 'inlay-fix'
中小银行拥抱云计算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中小银行上云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资金和人员各方面的短板。信通院联合兴业数金,以及两家有代表性的中小银行企业,共同研究发布《中小银行上云白皮书》,解决中小银行上云过程中的痛点所在。
-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支持的"OSCAR开源产业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银行业云计算发展论坛作为分论坛之一,于22日下午举行。
李晓枫:银行业云计算发展论坛现在开始,我是今天这个论坛的主持人,我叫李晓枫。
大家都知道,银行上云已经有共识了,但是上云的路挺坎坷的,因为怎么结合银行特点上云,这条路还在探索之中。我们今天特别有幸请来了权威的研究机构、金融云服务商、银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我们可以分享他们的研究和成果。虽然范围小,着重在中小银行上云,因为大银行上云的路径已经很清晰了,但对中小银行来讲仍有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的议程稍微调整一下,我们先请信通院,帮助中小银行上云面临什么问题,他们在今天的会场上发布《中小银行上云白皮书》,这个白皮书我看了一下,确实有些东西触动了中小银行的痛点。
我们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云计算部政策监管和行业合作业务主管徐恩庆对这个白皮书做介绍,有了这个白皮书垫底之后,我们对中小银行上云的话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恩庆:首先,非常感谢李司长,李司长今天下午担任主持人,但实际上是最重量级的嘉宾。中小银行上云白皮书,上午的主论坛栗主任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发布,同时,上午还搞了一个小圆桌,聊的也非常好。圆桌的几位主角今天下午也会依次亮相,一会儿何总、李总都会带来更详细的介绍,我先开个场。
讲一讲背景。中小银行拥抱云计算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小银行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有资金、人员各方面的短板,而云计算产品,或者说云计算这种业务形态,它的诞生源于大量的分布的相对比较便宜的X86服务器组成资源池对以前小型机技术资源做替代,成本上可以大大节省,而且它不用先建设,这对于一些中小银行,尤其是非常小的小微银行、村镇银行是一个非常天然的互补。所以他们可以很开心的拥抱在一起,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个白皮书不是我们信通院一家写的,是信通院联合专门做金融行业云服务多年的兴业数金,以及两家有代表性的中小银行企业,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上云企业,我们四家单位在一起,后面也有挺多同事一起参与,有时候加班讨论,形成了这样一个白皮书。不求非常全面,但求能够点到一些关键点。
这个白皮书是全流程分析,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白用户,那就面临很多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村镇银行,这个银行一上来就面临很多问题,可能它连是否上云都弄不太清楚,是不是应该上云,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上云,肯定很多云计算厂商上门忽悠,用以前的传统架构难道就不行吗?如果它决定了上云,哪些系统该上云,如果对于一个已经在运转中的中小银行,它的传统业务系统都是在传统架构上,这个时候你要迁移,好,几十个系统摆在眼前,怎么选择?哪些系统应该上云?为什么是这些系统?如果说自己有了一定的规划,或者自己有一个初步的方向,这个时候上云有好多种方式,像传统大的商业银行,或者说他有这种雄心和能力自建自己的私有云,有专业的信息部门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些云服务提供商做一些支持类的工作。这个时候也有银行使用全托管的方式,不同的云服务部署模型应该如何抉择?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商?按照工信部对于云牌照的发布,现在已经100多家了,这还是偏公有云的云服务商。
上云,选择了合适的云服务商之后,上云实施该注意什么规范操作,保证上云比较顺利,而且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上云之后,业务迁移之后,或者新的业务系统上了之后,因为云服务和以前的传统方式不一样,传统方式买了设备,一次买断,上云后如何管理?它需要跟踪管理,这个时候中小银行应该注意哪些,上云之后应该注意的哪些点。
白皮书目录,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现状,做一些背景分析,可能有一些专家看到我们白皮书前两章比较清楚,各取所需,如果是刚刚开始做这项工作的小白用户,我们要给它讲一讲什么是云计算,为什么要做云计算。包括上云前的准备,上云的实施和上云后的管理。
云计算简介大部分人都比较清楚。云计算的定义,它是一个依靠网络获取虚拟服务的一种服务形态,云计算的特点,按需自助服务,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池化、快速伸缩和可计量五个主要特点。部署模型,一般来说有四种:私有云、公有云、行业云(社区云)和混合云四种部署模型。私有云,一般用户控制资源,自建自用,自己运维,现在有一些服务商专为客户建云运营,私有云也有往这个形态发展的趋势,我说的是传统形态,构建私有云的软件和解决方案。公有云就不多说了,最直白的一种,也是最彻底的云服务形态,阿里云、腾讯、百度这种公有云。行业云,这个很特殊,因为这个也是今天的一个主题。
云计算从通用能力发展到今天,从2010年左右有云计算概念开始逐步成熟,到年发展到云计算2.0,再到今天,我们给部领导报的材料里都有这样的定调,云计算产业趋于成熟,这里的模型、架构、技术形态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它现在重要的趋势是往行业化、细分化发展。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包括我们今天的论坛,下午工业、银行、保险等等,把金融又给细分,昨天还有政务,基本上我们在细分的领域去研究云适合的发展方向。对于厂商来说,它也在走这样一个路径,不是追求大而全的。我们编写单位之一兴业数金以及有很多其他的这种典型企业,他们就做一个方向的云,或者只做一个方向重点的云,政务也有,因为他在这个专业挖深之后,他知道这块的具体情况。行业云面向特种行业,对一些系统的理解,比如银行业金融系统,他了解的非常清楚,所有资源都是定制化资源,特种行业有个好处,政策监管要求各方面标准规范也相对都是一致的,在建设提供的时候能够很容易的做这方面考虑。混合云,如果有两种以上混合在一起就叫混合云。服务模式IaaS、SaaS就不说了。
2018年还没出公有云调查报告,私有云的已经出来了,2016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514.9亿元,整体增速3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云计算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有可能这里的&之一&都可以去掉。
云计算政策环境,国家对云计算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非常大力的支持。包括工信部在去年3月新出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非常强调云计算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发展。
金融行业主管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也出了很多相关政策,比如银监会&十三五&指导意见,里面明确提到了支持金融行业的行业云,除了金融私有云之外,提出行业公有云模型,支持建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市场化运作具备金融安全等级的行业云平台运营机制,实际上是强调专业的监管要求。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上午圆桌郑总说的很好,云计算促进金融行业分布式架构转型,国内传统金融机构使用云计算技术主要采用私有云和行业云两种部署模型,由于不同的金融系统能力不同,选择也不同。我们今天为什么聚焦于中小银行?定于其中一种,选择就相对清晰。对于金融系统来说有一个通用的,什么样的业务系统适合上云?一般来说,辅助性业务系统,或者说非金融和辅助性业务系统较多首先上云,或者是互联网金融系统。
中小银行的范畴,我们引用《中小银行信息系统托管维护服务规范》中关于中小银行的定义。中小银行信息科技发展瓶颈,一个是业务压力大,信息化建设能力不足。中小银行是全牌照银行,大银行可以做的业务中小银行都可以做,现在大家的产业化很小,这样一个大的业务量,信息化建设能力不足。缺钱少人是中小银行发展信息科技的最主要瓶颈。
行业云,我们从三个维度考虑这个事情,一个是运营成本,或者说成本节约,另外是业务赋能的考虑,还有监管合规的考虑。从成本节约角度,公有云优势最大,公有云相对价格低一点,私有云成本最贵。什么叫业务赋能?提供云服务商不仅仅是技术支持,实际上它能够带动你的业务。为什么这么说?现在说云有IaaS、PaaS,SaaS也是重要的形态,现在很多企业直接拿过来的是业务系统,这个系统非常有用。有些中小银行有了SaaS云服务之后他就知道业务怎么开展,技术带动业务发展。监管合规最重要,因为银行这个产业监管要求比较多,普通公有云难以满足要求,私有云如果按照国家要求建这个私有云,肯定可以达到要求,自己可以控制,私有云数据控制能力要更好。行业云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行业云专业的团队,可能做的比私有云还要更好。
所以我们综合这三方面考虑,基于《银行业&十三五&规划要求》,我们也建议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可以首选行业云,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推荐,中小银行范围很大,也有大有小,我们推的是相对普遍性的。
上云决策框架,上云前准备,确定上云优先级和可行性方案,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上云实施,服务合同非常重要,服务方案设计、评审、测试、交付,交付过程的保障。上云后的管理,强调服务质量,风险管理,上云后涉及到变更和退出。我们认为全流程中应该做的关键点都已经列上了。
上午栗主任也讲过了,这块也是我们的硬核,这页白皮书含金量最高的片子,很难有人做这么细的工作,梳理出来中小银行54个业务系统,再做分级推荐,四类上云优先级,绿色最高,黄色次高,橙色是中优先级,红色是低优先级,八大类54个业务系统。我觉得一般的中小银行也就是这个系统了。
最高优先级,以互联网金融系统和内部支持类业务系统为主,云化的部署模型基本上不会改变现有应用系统的架构,直接进行迁移即可。次高优先级,以面向非互联网的服务类业务系统和基础服务类业务系统为主,具有一定的上云改造要求,但是基本上只是接口模式或者数据对接类的改造。中优先级,面向互联网的服务类业务系统,渠道类应用系统以及部分底层支持类的信息系统。上云改造时要考虑分布式架构改造。低优先级以银行传统核心系统为主,这个时候要考虑到底层与上云的对接,应用架构的分布式改造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新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从数据安全、服务质量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具备可信任的能力,获得相关资质,如通过可信云评估。私有云对于资质的要求,第一个是优先等级,第二个是可信云评估,我们可信云评估在第三方评估认证里基本上已经做的非常全面了,如果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可以看看通过可信云评估的服务。
上云实施,合同要做好,这是上云工作最大的保障。因为我们也是为了把这块固化下来,专门做了这项工作,可信云服务合同的参考模板,2017年我们把这个模板上报到联合国贸发委,在推广中国可信云服务合同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规定很多,大家可以上网下载。我们推荐的方式,一个是把主约部分该签的签好,附件主要为服务等级协议,比如服务可用性、数据存储持久性、资源调配能力、网络接入能力、故障恢复能力等,要做好。
服务方案设计和测试,上云实施过程中方案一定要做到位,尤其强调对业务的迁移,如何保证业务连续性,保证很好的迁移方案,在测试环境下把这个工作做好。服务交付,如果一切做的比较好我们就进行服务交付,一定要做到无停机的数据迁移,实现在线不停业务迁移。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在上云成功以后,还要做很多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合同里如果写的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就按照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服务能力去要求他。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厂商容易欺骗客户,说各方面没问题,这时候我们也推荐还是要有一些第三方评估,看看是不是真正达到了服务能力当时说的这些参数。
风险管理,在银行系统内提风险管理这个词非常看重,这里也给了一个责任分担模型,不是说所有的责任都来自于服务商,并不是,客户在上层,根据不同的业务服务模式,在上层也要承担不同的职责,比如IaaS层,上层出现问题可能也有客户自己误操作等原因。按照它对责任的分担管理这些风险,一般来说银行系统内有三道防线。变更和退出,给出明确的时间计划,并与中小银行用户充分协商,可以合理退出和变更,如果真有这样的需求的话,云服务商在合同里如果有相应要求,他必须要配合用户去做好上云工作和业务迁移工作,保证业务有效运行和业务完整。这是案例,一会儿他们会讲,我就不讲了。
二维码是下载方式,还没下载的早下载就可以早拿到,谢谢大家!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3月21-22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OSCAR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银行业云计算发展论坛作为大会分论坛之一,于22日下午举行。
开源技术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导向,引领了软件技术标准的发展和创新,并且在深刻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同时,国内云计算厂商在开源社区的作用和地位在不
什么叫数据资产?数据资产单指企业,包含任何企业和政府部门,能够为实体带来经济利益,为企业产生价值的数据资源。
3月21日,在“OSCAR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主会场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现场宣读了最新一批可信云软件产品类评估结
3月21日, CNCF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在标准评估、培训、社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提升国内云计算技术的创
热门会议:
我们的服务: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银行业白皮书1 迈向未来的公司银行(2016年4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麦肯锡: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白皮书|界面新闻 · 商业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网络麦肯锡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处在数字化变革的转折点,经营环境的剧变要求从业者必须以创新求生存、图发展。未能把握先机、参与这一轮创新浪潮的银行,很可能在后互联网时代的市场中消亡。
在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工业产能过剩、信贷需求紧缩,而新兴产业、新型消费群体和消费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客户端的金融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创新的业务模式与解决方案不断蚕食和分解银行传统业务。金融科技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迅猛发展,区块链等技术虽然目前处于探索和小范围试用阶段,但可以预见将对金融生态圈产生彻底的、颠覆式的影响。
这一系列报告以中国银行业创新为主题,共包括《颠覆与连接&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和《引领创新,中国的银行准备好了吗?》四篇,针对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竞争、把握机遇、打造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详细阐述。
《颠覆与连接&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脉动,揭示了促其飞速发展的四大利好因素,并对不同类型的竞争者以及各自的竞争优势做了深入剖析。该报告建议,传统金融机构应把握自身独特的成功要素,并积极借鉴互联网进攻者和非金融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业者应抓紧时间窗口,顺应移动支付、线上消费金融等未来六大机遇,同时谨慎应对监管环境演变和其他风险。同时,报告还提出了现有业者未来发展的可能的四种模式。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周宁人指出,&我们预计中国互联网金融将继续蓬勃发展,但快速猛烈的增长将逐步放缓至较为合理的水平。与互联网和数字化缔结关系的速度和深度,将决定从业者在未来的地位。&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在分析全球金融科技行业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在当今由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千禧一代&构成的高度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蚕食银行最诱人的中间业务收入蛋糕。金融科技公司将凭借其优越的客户获取模式、低成本的业务模式、创造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针对细分客群的独特价值主张逐步颠覆银行业务的各个细分领域。面对挑战,商业银行亟需强化数字能力建设以应对挑战,具体实施六大举措:全面强化全行数字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客户需求整合无缝的客户体验、建立数字化营销能力、构建数字化流程精简成本、迅速应用下一代IT科技能力和开发模式、建立支持数字化变革的组织架构以驱动创新。
《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针对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场景及颠覆式影响做了深入阐述。报告分析了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引发了包括全球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和交易所在内的全球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并探讨了该技术在金融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应用场景: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客户征信与反欺诈。报告总结了国际领先银行参与和推进区块链技术的三大策略,并基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为国内金融机构列出了四大商业契机,以及三大行动建议。
《引领创新,中国的银行准备好了吗?》为中国银行业如何培养规模化创新能力、如何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了一系列方法。报告深刻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创新的局限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来推动能力建设和效率提升。报告详细分析了国际领先银行的最佳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义目标、培养试点、构建基础设施的&三步走&方法,以及其内含的六大具体举措。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韩峰指出,中国银行业者亟须打破传统思维,提升效率,推进持续性、规模化的创新,进而实现真正的颠覆性创新。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浪潮下,中国银行业必将经历一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说,&建设一个创新型的银行绝非一日之功。那些真正将创新融入基因的银行,才能在新的时代和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颠覆与连接 - 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报告摘要)》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过去几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用户人数、市场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创新的业务模式与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同时,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相关企业的估值远超其他行业。除了市场面的欣欣向荣,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离不开四大外部有利条件:1. 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2. 发达的互联网电商业务;3. 未得到有效满足的庞大的普惠金融需求;4. 传统银行业长期的高利润奠定的试错实力。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来自不同产业的市场参与者竞相涌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迎来爆炸式增长。在这之中,出现了以下三类具备独特的定位及成功要素的领航者:
1,来自互联网的进攻者:a. 产品创意本土化;b. 快速获客扩张;c. 多重场景提升客户体验;d. 大数据产生客户洞察;e. 以企业家精神管理人才
2,传统金融机构:a. 多方战略合作;b. 全面的产品供应;c. 专业的风险把控能力;d. 实体网点成为体验店
3,非金融核心企业:a. 线下引流进行低成本获客;b. 行业优势垄断地位;c. 全产业链数据挖掘;d. 线下网络提升客户体验
未来几年,随着市场的动态发展和趋于成熟,六大机遇的巨大潜能将逐渐释放:1. 移动支付与理财;2. 线上消费金融与小微信贷;3. B2B互联网金融;4. 金融云和基础设施;5. 大数据应用;6. 区块链等颠覆式技术。从业者应牢牢抓住时间窗口,强化自身专业技能,顺应未来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尚未暴露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须引起关注,包括消费者不够理性,创新产品存在设计缺陷,甚至蓄意欺诈等等。隐含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需要从业者谨慎应对。另外,中国监管机构决心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以促进市场秩序建立与行业健康发展。从业者应作仔细评估,并关注监管政策收紧的信号。
随着各种细化法规条例的出台与消费者逐步成熟理性,中国互联网金融势必将经历一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最终留下真正的成功者。无论来自哪个产业,采取哪种商业模式,从业者都必须把握其成功要素,精进其核心技能,方能在中国未来整合的激烈竞争中存活并实现长足发展,立足当下,连接未来。
《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报告摘要)》
2015年,全球投入FinTech(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高达191亿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过去5年,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更重要的是,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和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金融泡沫相比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需求支撑。截至201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30亿,是2001年底的6倍。
在当今由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千禧一代&构成的高度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蚕食银行最诱人的中间业务收入蛋糕。银行作为主要金融产品分销渠道的优势正在减弱,而分销恰恰是银行利润率最高的业务。麦肯锡2015年全球银行业年度评估报告预计,银行业来自业务发起与销售的股本回报率为22%,比单纯发放贷款的股本回报率高得多,后者只有6%而已。
金融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除了技术,还有专注。他们正在银行业务的各个细分领域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来打破银行的垄断局面,覆盖被银行忽视的客群。他们的疆域也在逐步从零售银行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业务拓展。各个细分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已经深切地让银行感受到金融科技公司对其传统存贷付业务的冲击。比如,Lending Club专注于P2P贷款,截至2016年1季度累计撮合了190亿美元的贷款,却没有一家网点;Wealthfront专注于自动化个人资产配置,为追求低成本便捷性的&Y时代&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截至2016年2月,其管理资产规模近30亿美元;Square专注于移动支付,为中小企业、个体零售商提供低成本的支付解决方案,2015年4季度单季度交易额就达到102亿美元
回看中国,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在移动互联技术和金融改革的双重助推下,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金融科技融资额达到历史性的27亿美元,是2014年的4.5倍,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面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金融业正在奋起反击。比如平安集团主导搭建的互联网资产交易平台&陆金所&截至2015年底总交易额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估值185亿美元。再比如,2015年工商银行推出了由&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和支付、融资、投资理财三大产品线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麦肯锡在总结全球服务领先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为金融科技公司和商业银行各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
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做到六点,才能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脱颖而出:
1. 强化优越的客户获取模式,2. 坚持低成本的业务模式,3.充分利用创造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4.建立针对细分客群的独特价值主张,5.与现有体系合作共赢,6.开展充分的监管沟通和风险管控。
传统银行需要做到以下六点,以数字化战略应对挑战:
1.全面地强化全行的数字分析和应用能力,2.根据客户需求整合无缝的客户体验,3.建立数字化营销能力,4.构建数字化流程精简成本,5.迅速应用下一代IT科技能力和开发模式,6.建立支持数字化变革的组织架构。
(本文是《麦肯锡: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白皮书》、《颠覆与连接 - 解密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报告摘要)》、《金融科技全面冲击银行业及银行的应对策略(报告摘要)》三篇组合而成,由麦肯锡授权界面新闻转载。)
来源:麦肯锡公司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6/27 11:11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借记卡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