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3,还有可能了吗,哪怕是有生之年txt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8|回复: 25
有生之年,陪妈妈再回一趟老家,看后忍不住眼泪掉下来!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已经随着时光老去,不管我留恋也好,惋惜也罢。有人把老屋比作一枚雕刻的印章,永远地印在主人心底,我想再恰当不过了!& && &&&
老屋的怀想
& & 老屋将要被拆毁了!
& & 上茹冲这一带早已纳入县城西区开发,南北走向的山岭和田洞,早已劈成了纵横交错的金盆西路与复兴路,对面的县委、县政府大院和陶铸广场也早已落成。小院子正在被城市建设的海洋包围着,恍若孤独于波浪间的“台湾岛”,乍看与日新月异那么地不协调,我想这个被戏称为“钉子”的小院子迟早要拔掉!这不,待县里与上茹冲的父老乡亲谈好补偿后,小院子终于迈出拆迁的步伐,走在前面的已开始修建临街楼房了。我家那座靑瓦土墙的老屋,自然也在拆毁之列。
(271.02 KB, 下载次数: 0)
23:18 上传
& & 在老屋被拆毁的那天,母亲说一定要我陪她去现场看看。当我陪着八十五岁高龄的母亲来到老屋旁边,看见县城建投雇用的挖掘机准备开挖。记得过去母亲常把这三间土墙屋比作“鸟窝”,因为不仅是她和继父的“爱巢”,而且还孵育了这个家,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都在这里出生或长大。只看着挖掘机从屋顶开始往下挖,扑面的灰尘弥漫了整个空间,轰隆的响声像是砸在了母亲的心头。眼前这个“鸟窝”就要消失了,她真的有点舍不得!此刻,我透过漫天灰尘发现,母亲的双眼似乎早就噙满了泪水。我的眼睛也跟着湿润了。
(265.59 KB, 下载次数: 0)
23:18 上传
& & 是啊,随着岁月的汩汩流逝,老屋仿佛蜷缩在不经意的回忆中。如果说老屋是一台旧式放映机,那么由过去的岁月制作而成的电影胶片,都通过记忆的银幕放映出来,即使满是酸甜苦辣,也铭刻在心。
& & 六十年代初,我和姐姐随母下堂来到上茹冲。那时候的上茹冲,刚从老屋院子的集体食堂分出来,原来为加入集体食堂而拆毁了的房屋,还来不及修复,整个小院子只剩下几座土墙屋。继父当时没有房子,三十一岁了还借住在一个堂伯家里。母亲带我们过去时,住的也只有一间屋子和一铺床,做饭呢则在堂屋里,与另一位堂伯家共用。后来,二伯腾出了一间土墙屋,继父和母亲便带着我们搬过去,才算有了一个“窝”。那年秋收以后,继父在田里放了泥砖,于土墙屋的旁边接了一间房,盖上稻草,作为灶屋用。这座两间的土墙屋,坐落在小院子的西南角,屋前庭院里有一棵老橙树,屋左是一条连接两个小院子的巷子,屋右、屋后则是叫牛角丘和秧丘的水田。这一瓦一茅的土墙屋,台阶却是青条石砌成的。檐前木梁之间搭起了竹竿,作晒衣服用,梁下还挂满了长长短短的锄头、耙头等农具。前面的墙壁上斜插竹钉,一年四季挂着斗笠、蓑衣之类,典型的农家特色。那个年代我们家里四壁皆空,一贫如洗,除了母亲带过来的一铺旧式雕花牙床和两条雕花圆凳,继父仅有一铺简易平板床、一个水缸桌子,据说还是军用汽车箱板子做的,此外再没有任何家什。
(174.69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 & 那间盖瓦的土墙屋,连继父也说不清是哪个年代修的,因为修建时间太久了,墙壁上已经明显风干开坼。这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屋子作为住房,却床头对床头地开了两铺床,剩下的空间不多了。继父和母亲带着刚出生的大妹妹住旧式牙床,才几岁的我只好跟着姐姐住平板床,我住在床的东头,紧挨前面的墙壁。深秋的一个夜晚,我睡得很沉,全然不知从开坼的土墙上掉下来一块墙体,大约有几十斤重,砸在我住的那头左边,离我的小脑袋瓜仅几公分远。第二天一早,母亲把我从睡梦中摇醒,指着旁边那块掉下来的墙体,一边摸着我的小脑袋瓜,一边说着我的崽呀命真大,就差那么一点点,全靠菩萨保佑哦!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听着母亲在说着什么,又看着那块掉下来的墙体,似乎也明白了。经历这次墙体掉落事件,母亲心中有所念叨,其实那个年代不相信迷信,未等恢复宗教信仰,母亲早就信佛了,一直信到老。
(225.67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 & 随着妹妹们一个个出生和成长,一间住房早就不够用了。于是,继父和母亲将右边挨着牛角丘水田的养猪棚改作灶屋,原来盖稻草的灶屋经过清扫后作为住房,开了两铺床,让我们几个姊妹住。我和姐妹住在墙壁黑黑的茅屋里,只有两扇小窗透光,夏天虽然有点热,冬天呢,那呼呼的北风被挡在外面,暖和极了。到了春夏之交的雨季,茅屋顶棚全是湿漉漉的,那些被湿气孵出来的千脚虫,一条条爬满了屋子的地面,有时候还掉在床铺的被子上,看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但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夏秋时节,我正好开始读初中,每晚都要趴在床边的雕花圆凳上做作业,那时候点着昏黄的煤油灯,蚊子嗡嗡地叮咬我的手脚,母亲便拿着一把蒲扇坐在我身后,帮我驱赶蚊子和扇点凉风,感觉是那么地温馨。
& &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继父靠着做木工的手艺挣了点钱,才把茅屋草棚掀掉,买来了靑瓦盖上。那时候几个姐妹陆续长大,我从初三开始就在学校寄宿,即使寒暑假回来,也只有借住在两个伯伯家。之后,我当上了椒山小学的民办教师,接着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并且又回到县城中学当起了老师,算基本上离开了老屋,离开了家,甚至包括寒暑假在内,偶尔回家住上一晚,也总是叫妹妹们到伯伯家搭铺。八十年代中期,我开始谈对象,母亲和继父看我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填平了屋前倒水和倒垃圾的阳沟,用泥砖在与二伯房子的空隙处,盖起了一间较为宽大的瓦房做堂屋。盖房子时,我已从设在小镇的中学调到县城边上的一所中学任教,便利用星期天回家帮忙。那时候继父也已经五十多岁了,看他吃力地往上面递泥砖,满头汗水,也满身疲惫,真是有点于心不忍。继父为了给我结婚办得客气点,将我和姐妹们住的那间屋子用石灰粉刷得透亮,还特地做了一铺镶镜花的架子床、一担挑箱、一张桌子和几条骨牌凳,并且请人用红油漆漆好,显得喜气洋洋的。
(228.32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 & 1989年暑假,我由县城中学直接调到市直机关工作,不久便将前妻和儿子迁了过去。从那以后,我一家三口除了过年过节,平时很少回家。姐妹们呢,从姐姐开始,再到大妹妹、二妹妹等,就像小燕子一个一个飞出去了,最后只剩下母亲和继父两人守着“空巢”。原来他们住的土墙屋,因为墙壁开坼厉害,加上继父年纪大了,不能上到屋顶检瓦,屋内常常漏雨,慢慢变成了危房,屋子后面则用树干撑着。他们只好在堂屋开了两铺床,曾给我作新房用的那间房子,依然保留着床铺和其它家什,我们回家时也偶尔住一下。我永远不会忘记,继父在老屋度过的最后时光,当时我接到母亲打来的继父病危的电话,便急忙赶回来将他老人家送进医院,最后在抢救无效的情况下,我三天三夜陪护在继父身边,看着老人家安祥地离开人世。此后,这空空如也的老屋就只剩下母亲一人了。
(229.09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 & 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我于2010年带着现在的妻子和小女儿回到了家乡县城居住。因老屋太破旧,且早已成了危房,我们便租住在平安路临街四楼的一套房子,也想把母亲接过去住。谁知母亲一口咬定四楼难爬,其实她是舍不得离开老屋,并找出理由说,老屋得有人撑着,否则就会倒塌。就这样,母亲坚持住在老屋。而我呢,却对母亲放心不下,除了经常买菜给她吃,还时不时带着小女儿过去看她。老屋不仅岌岌可危,而且屋顶到处漏雨,每到风雨之夜,我十分担心母亲的安危,甚至整夜合不了眼睛。前年春夏时节,雷雨加冰雹肆虐了一夜,我站在窗前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心里着急万分,第二天清早便匆匆跑到老屋去看母亲,母亲却安慰我说,自己住惯了的房子,还怕被风雨吹倒么?大约前几年,母亲在原来住的土墙屋门槛边看见一条大蛇,伸着脑袋,吐着舌须,确实被吓了一大跳,再加上继父走后感到孤独,因此得了一场大病。我估摸那条蛇是从老鼠洞爬进屋里的,却故意跟母亲开玩笑似的说,那是继父的魂魄在显灵,他是想着过来陪伴您,目的是为了减轻母亲害怕的心理。
(248.5 KB, 下载次数: 0)
23:20 上传
& & 去年底,我把浯溪御园的新房子装修好,便将母亲接来同我们一起住。母亲却恋恋不舍那座老屋,每十天半月就回老屋一次,与跟她同龄的两个伯娘拉家常。在老屋被拆之前,我陪着母亲来到老屋收拾东西,她连一些生活用具都舍不得丢,想全部搬到我们住的新房子里。老屋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打开门透着一股湿气和霉味。屋子后面的荒坎上依然爬满了牵牛花,看着那些紫色的、蓝色的花朵,于晨风中摇曳,还是那么美丽。
& & 老屋已经随着时光老去,不管我留恋也好,惋惜也罢。有人把老屋比作一枚雕刻的印章,永远地印在主人心底,我想再恰当不过了!
& & 老屋虽然被拆毁了,可我总觉得老屋还在。
& && && && && && && &
(256.19 KB, 下载次数: 0)
23:20 上传
日深夜草就于荷锄轩& && && && && &
仅以此文献给今年的母亲节和伟大的母亲们!& && && && && &
楼主有才,非常精彩的原创内容
总评分:&红网币 + 10&
今日热点丨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品读真情图文,有所感悟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就是一枚雕刻的印章,永远地刻在乡愁的心底。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就是一枚雕刻的印章
头像被屏蔽
品读真情图文,有所感悟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编辑采用?非常感谢!这帖子连我自己都找不见了,原来哪位好心人改了标题,嘿嘿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是永远值得留恋的地方。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们家的老屋也在这场大美湘潭的浪潮中灰飞烟灭。
在线时间 小时
让我无限的伤感。父辈的心血毁于一旦。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都有如歌如泣的故事……!
在线时间 小时
记住乡愁,看老屋是生我养我的好地方。
在线时间 小时
平均价格: 4000 元/m²
[url=]价格说明[/url]价格走势贷款计算[url=]降价通知[/url]
用户评价:
4.16(5条点评)
最新开盘:&&
[url=]交房时间[/url][url=]开盘通知我[/url]
楼盘地址:&&祁阳县祁阳县陶铸广场南侧
主力户型:&&三居(建面117㎡) &&
更多详细信息&&
[url=]收藏[/url][url=]分享[/url]分享
楼盘对比[url=]扫描到手机[/url]
咨询电话:400-890-8509 转 615103
在线时间 小时
老屋都有如歌如泣的故事……!
在线时间 小时
足迹刘叔好,谢谢!迟来问候
在线时间 小时
足记刘叔好,谢谢!迟来问候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大宝1981朋友好,欢迎点评!
在线时间 小时
对老屋,对母亲和继父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情感!
在线时间 小时
荔溪老农说的大好,谢谢!97岁台湾老兵四川寻亲 惟愿有生之年再踏故土(图)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我们希望尘封了77年的信息依旧有用,也希望少年离乡、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爸能够重新踏上故土,再见一面血脉相连的亲人。”
爷爷已经97岁了,他的亲人可能都不在人世了。但能带爷爷回到他的出生地,看看家乡、寻寻亲人,哪怕只是找到爷爷父母的坟墓,给他的父母上一炷清香,他才不会留下遗憾。”
抗战老兵胡定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一首《回乡偶书》,道出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重返家乡的酸楚。在海峡对岸的台湾, 97岁的四川老人胡定远,年轻时曾先后在湖北一带对日作战,后又参加远征军前往抗击日寇,此后一直留在台湾。
3月1日,胡定远的老伴辞世,老人更加思念远在四川泸州的亲人。由于年事已高,加之不识字,他无法与家乡亲人取得联系。虽然离开故土整整77年,但老人记忆不灭,还依稀记得故乡的一些地名。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前往泸州,根据老人模糊的记忆,一站一站实地寻访。在成都商报记者微信视频的另一端,97岁的胡定远则跟随记者的摄像头,重见思念已久的故土,期待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寻根梦……
家住桃园市八德区的胡定远老人虽已是97岁高龄,但眼不花、耳不聋。与成都商报记者视频聊天时,他仍保持着浓重的泸州口音。据老人介绍,他1920年生于四川泸县凤凰乡6保2甲(经查证应为凤仪乡),在家里排行老九,上面有五个姐姐和三个哥哥,还有个妹妹。父亲叫胡文范,外号“山神仙”,母亲姓王,患眼疾不能视物。由于在战乱年代,胡家曾搬家多次,最后搬到哪里,老人说自己也记不清了。
赶场被抓壮丁
抗战、留台 一别家乡77年
胡定远老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家兄弟姊妹众多,在老家时,他没有名字,家里人都叫他“老幺”。1940年4月,快满20岁的他从姐夫家出发前往白米场赶场买粉条,半路被抓壮丁,从此跟家里失联。
胡老回忆说,自己被抓当天,直接从泸州合江县大渡口码头被押上船,行水路至万县,关押一夜后直接被船送到了湖北抗日。参军后,长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胡定远,意思是要他远征平乱。1940年,胡老随军在缅甸打人。日本投降后,他于1946年从缅甸坐船到东北,再登陆台湾高雄,随后留在台湾。
胡老说,刚到台湾时食不果腹,生活异常艰难,一年后日子才稍有好转。1981年,他和老伴结婚,此时他已61岁。胡老与老伴的儿子彭先生一家生活,情同亲人。在家人和社工的悉心照料下,他身体健康,只是一直惦记着老家泸州。
去年,胡老因肝癌做了手术。今年3月1日,老伴又离世。这让他更加想念泸州老家的亲人。
胡老不识字,也没有过去的照片,但年份日期都能一一细数,部分地名依稀记得。“我们希望尘封了77年的信息依旧有用,也希望少年离乡、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爸能够重新踏上故土,再见一面血脉相连的亲人。”胡老的继子彭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胡定远老人与台湾 亲人在一起
散不去的乡愁
妻逝、自己患癌 有生之年想寻四川亲人
彭先生介绍,小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妈妈一人拉扯他长大。1981年,妈妈与胡老结婚,从此他就跟随两位老人一起生活,他也成了胡老的继子。30多年来,一家人和和美美。
去年,胡老罹患肝癌,前往桃园署立医院施行手术,这让彭先生一家很揪心。孙女彭怡惠19岁,正读高中三年级,每天放学后就去医院看望住院的爷爷,“爷爷经常提起抗战”,但她每次都能感到爷爷的眼神很失落。
今年奶奶去世后,彭怡惠发现爷爷更加低落。“我能为从小疼爱我的爷爷做些什么呢?英雄爷爷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能否在他有生之年圆他的梦?”彭怡惠把自己的苦恼告诉父亲,父亲认为继父心里装着的一定是七八十年的乡愁。
“当年糊里糊涂被抓去当兵,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台湾,那种心里苦,是男人流不出的泪。”彭怡惠告诉父亲,她下决心帮爷爷寻找在四川的亲人,圆爷爷最后的心愿。“爷爷已经97岁了,他的亲人可能都不在人世了。但能带爷爷回到他的出生地,看看家乡、寻寻亲人,哪怕只是找到爷爷父母的坟墓,给他的父母上一炷清香,他才不会留下遗憾。”彭怡惠写下寻亲信息,希望借网络力量帮爷爷寻亲。她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彭先生说,老人将在5月19日进行第二次肝癌手术,“我希望趁他身体还硬朗,带他回四川走一走看一看,了却他的最后心愿。”
一站站实地探访 一处处视频辨认
初步确认胡老 曾在泸州合江县望龙镇生活
胡老记得一些家乡的老地名,如“三龙桥、河坝、四望山、大渡口”,他家曾住在泸州蓝田坝机场附近,离家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地方有个白米洞,旁边还有个白米场。但老人最后居住的泸县凤仪乡6保2甲已经易名,确定为现在的泸县立石镇玉龙村鹅公丘。
经调查,鹅公丘现在没有姓胡的人。战乱之际,胡定远家人搬去了哪儿、遭遇了什么也已无从得知,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记忆可能已经模糊,这为寻亲增加了难度。
彭先生说,老人的寻亲信息自3月12日发布以来,已收到很多网友的留言。目前还没有关于胡老亲人的准确信息,这让老人有点失望。“一说起四川寻亲就激动,睡也睡不太好。”
寻找白米洞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与胡定远老人取得联系,老人反复强调他记得有个叫白米洞的地方,下面是个山洞,上面是寺庙。记者查询得知,泸州市合江县有个白米镇,而老人则称,他是在到白米场赶场买粉条,半路被抓走的。那么白米镇是不是就是77年前的白米场?镇上又有没有白米洞呢?
成都商报记者赶到白米镇街村,向一位老人打听白米洞,老人说当地人都知道白米洞。在老乡的指引下,成都商报记者在现白米镇政府宿舍楼下,发现一个巨大的山洞,里面摆满桌椅,像是一家火锅店。山洞前高后低,足有150余平方米。在山洞里经营火锅的曾德明,恰好是70岁的白米本地人。曾德明告诉记者,白米镇就是白米场,白米洞上方恰有古寺,后改为学校,再后建成了宿舍楼。“但是,附近没有人姓胡,也没听说有人被抓壮丁去了台湾。”
问路碾子山
曾德明对胡定远的寻亲举动很好奇,通过成都商报记者的微信,曾德明与远在台湾的胡定远视频通话。“确实是我们合江口音,应该是当地人。”曾德明根据胡定远提供的信息“碾子山”,突然想起他有个远房嫂嫂姓胡,好像已90多岁,就在距离白米洞不远的“碾子山”。在曾德明的带领下,成都商报记者找到碾子山的胡志全。但89岁的胡志全通过视频见过胡定远后,明确表示不认识。
接连两处没有找到亲人,电话那头的胡定远老人非常失望,情绪相当低落,甚至抱住脑袋,作痛苦沉思状。曾德明是个热心人,听说胡定远是抗战老兵,他决定和成都商报记者一起寻找老人的亲属。“说合江话,又知道白米场、白米洞、碾子山,应该是这一带人。”曾德明向当地好几个年长的胡姓老人打听,但所有人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探访太慈寺
就在线索快要中断时,胡定远老人突然想起他曾在一个叫太慈寺的地方居住过半年,“在白米到望龙之间的太慈寺,那里有尼姑。”曾德明眼前一亮:距离白米镇不远,确有太慈寺,以前是很大一座庙宇。行车几公里后,成都商报记者在合江县望龙镇一个叫太慈寺村的地方被曾德明叫停。可是一打听太慈寺,当地村民像炸了锅:“太慈寺早毁了,现在只有太慈寺村。”
更让人失望的是,当地十数位村民证实,当地没有胡姓村民,也没听说有人在台湾。“要是他自己都记不得住址,肯定找不到了。”一位老人说。
“太慈寺虽然毁了,但是寺庙所在山体、地貌有没有变化呢?”成都商报记者决定不放弃,去实地看一看,再通过视频让老人认一认。78岁的太慈寺村民李世容自告奋勇带路,一路讲解太慈寺风物典故。李世容问胡定远记不记得寺里有口生铁大钟?胡定远经提醒,突然想起来了:大钟就在太慈寺山门处,打开寺门对面就是点“天灯”的小山包。“灯杆山?这就对了。”李世容说,太慈寺对面叫灯杆山,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会点灯。
确认灯杆山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村民口中的太慈寺,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山头,寺庙所在位置已盖起五六座民房,对面“灯杆山”上也不见灯杆,只有一座小平房。 “这是太慈寺大门位置,这是石狮子位置,这座瓦房的屋基原来是寺庙大门和石梯,对面是灯杆山。”在摄像头前,李世容比划着向镜头那边的胡定远介绍太慈寺的风物,以期唤起老人的记忆。刚开始看到太慈寺旧址上建起的楼房时,胡定远在镜头前痛苦地摇头,好像这里并不是他少年记忆中的所在。
“慢一点,你再从电杆处照过去。”就在成都商报记者准备关掉摄像头时,胡定远突然精神一振,让记者将手机摄像头沿着太慈寺大钟所在地旁边的水泥电杆,往对面山头移动。“对了对了,就是这里,就是灯杆山,没错。”胡定远说,年少时他们特别穷,有时候居无定所。因此,他曾在太慈寺生活半年,对这里的山形地貌印象非常深刻。
至此,成都商报记者一站站寻访,并与老人视频连线一处处确认,终于初步确认胡定远曾在泸州市合江县望龙镇生活过。
胡老的疑似侄儿李家由(右)和侄孙李幸福
疑似侄儿现身?今日将视频确认
在寻访白米洞、碾子山、太慈寺后,被继子一家安排午休的胡定远老人,实在无法入睡。他反复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我的大姐夫姓李,家住距离白米场不远的石坝上,我就是从石坝上去赶场被捉走的。”
对此,当地村民仍困惑不已,在白米镇附近,有两个叫石坝上的小地方,但好像都没听说谁和台湾老兵有关系。热心村民找来当地胡氏族谱,也没有找到线索。“姐夫家里当时家境还好,专门做冬粉卖。”胡定远提供的卖冬粉信息,当地人也不明所以,“没听说石坝上李家卖过冬粉的。”
“那个老先生说他的姐夫,肯定是1949年前卖冬粉嘛,你们当然不晓得。”曾德明突然说,“我听说石坝上有家姓李的村民,老头子曾卖过冬粉。”随后,曾德明带着成都商报记者再度出发,一路打听,找到了跳登子石坝上。老支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李光明的老母亲姓胡,他有个七舅舅,九十多岁死的。67岁的李光明排行老九,但不在家,儿子李幸福对奶奶的姓氏一问三不知,爷爷叫啥名,他也不清楚。就在这时,李家长子李家由出现了。这位83岁的老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父亲李奉先确实曾做过冬粉,母亲胡方详,听说有个“幺舅”在小时候走失了。“我外公在太慈寺住过,有个‘幺姨’肚子被火烫伤过,没结婚就死了。”
而在胡定远老人提供的信息中,最独特的就是他有个妹妹,比他小6岁,小时候由于烤火,在肚子上烫出伤疤。“这是一个非常隐私的信息,除了胡家亲人,不可能有人知道。”李家由认为胡定远提供的信息就像“暗号”,与他家亲人的情况高度吻合。但对于胡定远可能就是自己失散77年的舅舅,李家由仍然不敢相信:“七八十年了,他还活着?”今日,成都商报记者将再赴李家,让胡定远和李家由一家视频连线进一步确认。
成都商报官方微博今日将对胡定远老人“认亲”进行视频直播,邀请您一起见证川籍老兵跨越海峡的世纪寻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大蛇无双3年内发售!
查看: 234|回复: 6
性别男&UID770005&帖子111&主题5&精华0&龙晶0 &龙威0 &积分0&阅读权限2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0&好友0&注册时间&
有生之年啊,没想到大蛇还真出3了,看预告都打到奥林匹克山了,只能买买买啦
UID370109&帖子2614&主题293&精华0&龙晶-3 &龙威0 &积分0&阅读权限2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0&好友0&注册时间&
家机独占的话就没办法了
性别男&UID430452&帖子4657&主题87&精华0&龙晶2 &龙威0 &积分13&阅读权限100&好友2&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13&好友2&注册时间&
家机独占的话就没办法了参见仁王——
性别男&UID565543&帖子3507&主题33&精华0&龙晶0 &龙威0 &积分4&阅读权限7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4&好友0&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cc74p21 于
15:42 编辑
远吕智同学又要被被各路猫猫狗狗怼回坟地了
性别男&UID838534&帖子5&主题0&精华0&龙晶0 &龙威0 &积分0&阅读权限2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0&好友0&注册时间&
参见仁王——来自全新龙空Android客户端
UID350932&帖子3672&主题63&精华0&龙晶0 &龙威0 &积分5&阅读权限9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5&好友0&注册时间&
<td class="t_f" id="postmessage_年内?黄花菜都凉了好吗!
性别男&UID557841&帖子265&主题7&精华0&龙晶0 &龙威0 &积分2&阅读权限70&好友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精华0&龙威0 &积分2&好友0&注册时间&
3年内?黄花菜都凉了好吗!是「年内发售」
Powered by有生之年终于看到卡卡西的真容了,不过还是待会口罩比较帅_新浪网
有生之年终于看到卡卡西的真容了,不过还是待会口罩比较帅
有生之年终于看到卡卡西的真容了,不过还是待会口罩比较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微信:doyo_game
有生之年!解谜游戏《Rime》确认五月登陆全平台
&&自打索尼宣布放弃《Rime》后,这款曾经的PS4独占游戏就成为了多平台的作品。而在不久前又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付出了水面:拖沓多年的《Rime》确认要在今年5月上市了。
&&《Rime》在2013年首次宣布,并且在2014年的科隆游戏展上发布了新预告片,随后该游戏的开发商Tequila Works从索尼的手里买回了游戏版权,今年8月找到了两家小型游戏发行商负责发行工作。在告别PS4独占后,《Rime》已经确定要登陆Xbox One与PC平台,并在不久前同样确认了Switch版的存在。
&&在开放世界动作解谜游戏《RiME》中,玩家要操作一个小男孩在开放的小岛上解决各种谜题,并设法逃离可怕的诅咒。游戏风格与《ICO》和《塞尔达传说:风之仗》相似,但这款作品由虚幻4引擎制作。
http://www.doyo.cn/article/294529
阅读本文后,您的心情是:(选择后可查看结果)
人气:2017
今日关注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生之年共相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