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平价冰雹的功过格是什么

HTTP/1.1 404 Not Found《中国古代史 11份》 www.wenku1.com
中国古代史 11份日期: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名词解释三省六部 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政府最高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隋代科举制 为隋代通过考试选拔人材的制度。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由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故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后来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起到奖拔寒庶、抑制门阀的重要作用。租庸调 唐代前期的赋税制度。规定课户每丁纳租粟二石。租调征收时,据收成好坏,定减免办法。五品以上官员及皇室、外戚等俱可按规定免赋役。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绢粟。租庸调制必须配合以均田制的施行才能实行,客观上需有安定的政治环境及健全的户籍制度才能准确按丁授田及征收赋税。租庸调项目分明,官吏无从作弊,此外百姓所交纳的都是本身已有的,如粟出自口分田,布帛出自永业田,故不需改售农作物为货币的纳税,避免了因物价升降带来的影响。府兵制 府兵设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每开府各领一军,士兵各从将军之姓。隋初军府改名骠骑府,有时也置骠骑府并行的车骑府。府兵制体现了兵农合一的性质,但是平时虽是兵农合一,但府兵仍需定期服役,相当于预备兵。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年到649),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较快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标榜儒家传统的德政,继续完善唐朝前期的各种制度,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并且注意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调整民族关系,精减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唐王朝出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古代社会著名的治世之一。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边镇守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玄宗天宝十四年 (公元755年) 十一月,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 、范阳(今北京) 、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 1 -经过长达八年的拉锯战,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艰苦努力下,终于于公元763年成功平叛。安、史叛乱虽然被扑灭,但是长期的战争缺使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开元盛世所积累的社会财富一时消耗殆尽。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荣富强,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开元盛世: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2)抑制食封贵族(3)压制佛教势力(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5)搜检括户,限制土兼兼(6)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因为上述各项措施的有力实施,开元年间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藩镇割据:唐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局面。玄宗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以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有节度使,且各节度使拥兵自立,不从朝令以至叛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宪宗朝虽执行削藩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阻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加深,直到唐亡后,各藩镇相互兼并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两税法: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势力发展,均田制被破坏,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安史之乱后,为解决财政危机,德宗采纳杨炎建议于780年行此法。即按田亩征收地税,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户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并以征钱为主。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朋党之争:唐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是两种不同出身官僚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牛党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领,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为首领,代表士族地主。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40余年,两党斗争的焦点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选官和如何对待藩镇问题,最后牛党得到宣宗的支持而胜利。牛李党争对唐朝社会没有积极意义可言,牛李两党都是当时的腐朽势力,无论谁掌权,都不可能较大地改进当时的社会状况。相反,两党在斗争过程中,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使唐后期的政治更加腐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北宋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之后,虽鼓舞了宋朝军队的士气,但他急于求和,于是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洲之盟”。和约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的产物,是宋、辽势力均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结果。此后,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 2 -海上之盟:北宋与金达成的联合灭辽的协议。北宋统治集团看到辽朝有必亡之势,想借助金人的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徽宗便先后派人取道海上出使金朝,协商攻辽大计。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两方同时夹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北京)。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海上之盟签定以后,燕京被金占领,但金无意将幽云诸州交给北宋,反而了解到北宋的软弱,从而加速了攻宋的步伐。靖康之难:北宋被金朝灭亡的历史事件。金朝占领开封以后,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因兵力有限,且一时难以适应那里的生活,所以在占领开封四个多月,大肆搜括以后,于靖康二年四月初一日撤兵北去,带走了包括徽钦二帝、后妃、宗室、朝官等三千多人,以及掠夺到的大批金帛、宝货、仪仗法物等。北宋至此灭亡,史书上称这次事件为“靖康之难”。徽钦两帝都被降为庶人,后来分别在南宋绍兴五年和三十一年死于五国城。绍兴和议: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签订条约,规定:(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邓两州及商、秦两州之半予金; (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绍兴和议”是宋高宗、秦桧一伙乞和投降、打击和破坏抗金力量的产物。但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况,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四等人制 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色目意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欧洲来华的各族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广行省与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驱口:宋元时代金军、蒙古军在战争中俘虏的汉族人户。原意为“被俘获驱使之人”,即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元代驱口除战俘外,还有因债务或饥荒而卖身为“驱”的。驱口另有户籍,和一般编民有别,非经放良或赎买,不能改籍。在法律上,驱口“与钱物同”,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主人可以随意买卖或馈赠。驱口一部分用于手工业和家内劳动,大部分用于从事农业生产。驱口的大量存在及身份地位的低贱,是元代社会中奴隶制因素的集中体现。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 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 3 -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皇族内部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七月(1399),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取得了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票拟、批红:是明代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明宣德年间,内阁的地位显著上升。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章奏,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亦谓“条旨”。自此票拟遂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票拟进呈皇帝裁决,皇帝用红笔在奏章和票拟上批答,称为批红。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以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再拟,称为“改票”。批红权后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大礼仪之争 明武宗死后无嗣,由堂弟朱厚璁继位,是为世宗,在立庙时,如何称呼生身父母,引起争议。首辅杨廷和主张,世宗应尊其伯父、武宗之父孝宗为皇考,生父为皇叔考,张璁等人为迎逢皇帝心意,主张其生父为皇考,孝宗为皇伯考,并尊生母为圣后,结果张璁得宠,升任首辅而杨廷和被免职,追随杨廷和的一班人或下狱,或流放。这一事件对嘉靖朝政治影响颇大。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当权宦官王振怂恿英宗率军五十万人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明军在土木堡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中。史称“土木之变”,该事件对明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东林党:明后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万历年间,由顾宪成、高攀龙等发起,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时政,得部分士大夫支持,时人称“东林党”。他们以清流自视,反对横征暴敛,主张改革朝政,任用贤能,澄清吏治。因而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产生矛盾。阉党对其大加打击迫害,直到崇祯帝继位后惩治魏忠贤及其党羽,东林党人所受迫害才告停止。一条鞭法: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目的在于扭转财政危机。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并直接上交地方官府。该法的实行,减少了征收的环节,简化了手续,并呈现出“摊丁入亩”的趋势。它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更名田:原意是更换田主姓名,实际是清初采取的一种局部分配土地的政策。康熙八年,清政府把一部分明末藩王所占田地归还给原来的佃户耕种,永为世业,称为“更名田”。更名田的实行,实际上是清政府对明末农民业已夺回藩王所占庄田事实的承认。三藩之乱:清初吴三桂等的叛乱。吴三桂等原为明将,降清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政权。清初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耿继茂为靖南王,守福建:称为“三藩”。后来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其中以三桂- 4 -势力最大。康熙十二年(1673)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叛乱,耿精忠、尚之信也响应吴三桂。这些叛乱,后来陆续被清兵击败。三藩乱平,尽撤藩兵回北京,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摊丁入亩:清代的一种新的赋役制度。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的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从而把丁银固定了下来。雍正时,清政府采取彻底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从此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人为科征根据的丁役制基本上被废除,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愈益松弛化。文字狱 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仅庄廷鑨《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军机处:官署名。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以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成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纪大臣,通称大军机。但任命时亦按个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通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宣统三年(1911)内阁成立后撤销。 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一年(1413)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土归流以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金瓶掣签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廷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设立了“金瓶挚签”制度,特颁发两金瓶,一贮北京雍和宫,一储拉萨大昭寺。凡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所觅若干个“灵童”的名字署于象牙签上,置签于瓶中,分别在雍正宫、大昭寺,由理藩院尚书或驻藏大臣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驻藏大臣权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清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统治。- 5 -乾嘉学派:清著名经学流派。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辑佚等各方面。研究方法重视实证,长于考据。至乾隆、嘉庆时代,达到全盛阶段,故统称为乾嘉学派。在惠栋、戴震的各自师承影响下,又派生了吴派和皖派。他们都分别在经、史、子、集与文字、音韵、训诂、辑佚、校勘等方面,做出成绩,留下有影响的著述,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资料。简答题隋朝政治经济改革:政治:①改革官制:中央设三省六部制,地方设州县两级②府兵制成熟,并与均田制结合③制订《开皇律》④创立科举制度经济:①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又受到一些贵族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所以均田制不可能彻底实行,农民少田缺地的情况必然存在,但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②改定赋役:隋朝的赋役制度沿袭了北朝而又有所改革,它与隔的均田制相适应,隋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更多了,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④整顿货币和度量衡,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隋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评价隋炀帝的是非功过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固然凶暴荒淫,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隋建立过程中以及在他的统治时期也曾做过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情。现分述如下:在隋统一的过程中,杨广率军灭了陈,对中国的统一作了巨大贡献。此外,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南北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隋炀帝抗击了突厥,经营西域,同时派人打垮了吐谷浑,重通丝绸之路,维护了辽阔的疆域;隋炀帝废除了过时的周礼之官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创立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隋炀帝还兴办学- 6 -校,广索史籍,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隋断帝在位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无疑是进步的,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着深刻影响,其历史功绩是巨大的。但是隋炀帝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刚愎自用,不恤下情,推行的一系列暴政,使得社会矛盾迅速发展和激化。其暴政表现在:大修离宫,游幸江都,三侵高丽,屠杀人民。隋炀帝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死伤无数;他还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三侵高丽,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破坏,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一场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暴即将来临。两税法背景:(1)土地兼并逐步发展 ,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2)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 。内容:(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5)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6)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影响: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负担。 但是实行中的弊病也不少:①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②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 7 -③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 ,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于是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由于没有更好的税制来代替,这种税制就成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基本税制了。两税法的作用在于: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已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两税法规定贵族. 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实行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武则天的是非功过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是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以铁腕剥夺土族势力的政治权力,并且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门阀制度更进一步有利于有才的庶族参与政事。在她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降标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她还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广泛招揽人才,首创殿试,同时又增开武举,选拔军将。为了广揽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鼓励官和百姓自荐,以求进用,开元名相姚崇、宋璟都是这次时发现提拔起来的,所以史称“当代谓知人之明,果朝赖多士之用”。武周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国人口继续上升,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但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其中错杀了许多好人,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她还大肆佞佛,到处筑佛造像,浪费无度,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虽然武则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每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立之为历代女子之典范,她以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夺得皇位,向传统士族和封建势力提出了挑战,并给之以沉痛的打击,她任人唯贤,统治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她的开阔胸襟和雄才伟略。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唐太宗的统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吸取隋亡的教训,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著名的水能覆舟之说也是出自他的感叹。二是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善听正确意见。他登上皇位后,名相名将辈出,著名名相谏臣魏征去世后的铜镜之说成为以后朝代王者的统治座右铭。三是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合县并州,以减轻人民负担。四.. 他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推动唐朝文学艺术发展,在维护唐朝统治地位上都起到一定作用。五.. 初登位时,他还注意个人“戒奢从简”,节制自巳享受欲望的同时,要求大臣廉洁奉公,只有这样统治才能巩固。唐宋南方兴起及影响- 8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中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隋朝修建了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更是迅猛发展;而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时期,北方的战乱又使大批的民众迁移。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还有,南方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因战乱等原因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后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次,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副相,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分取其财权。第三,改革军制,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同时,实行“更戍法”。第四,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在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采取被动的守势,而将重兵驻扎在内地。第五,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弊端也产生了“冗兵”、“冗官”和“冗费”日甚一日,封建国家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进入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局面加深,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范仲淹等人主张的改革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而失败。在此情况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放款,按户等高低规定贷款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②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③募役法:差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④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然后将田地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⑤市易法:由政府拔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⑥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 9 -①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将,将练其兵”。②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农闲练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逻。另外,还推行保马法和在开封府设军器监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影响:王安石的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某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失败原因:新法触及了北宋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加之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品惠卿等人的矛盾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导致变法失败。对岳飞的评价岳家军的战斗实践,证实了它的战斗力之特别强大。至于其所以特别强大的原因所在,固与岳飞平素的操练和教阅分不开,而更加重要的,则是因为具备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都具体反映出来,岳飞是如何地要把他的部队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还具体反映出来,岳飞确实是一个卓荦不群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为着光复故土,南北重新统一,维护文明和进步,岳飞不屈不挠地奋斗了后半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履践着自己“尽忠报国”的誓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他作为一位历史伟人,受到中国人世代的尊崇和纪念,是理所当然的。指挥大兵团,发动进攻战,战强敌而胜之,威震敌胆,环顾两宋三百年间,唯岳飞一人而已。他的战略战术,他的军事思想,是两宋军事思想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珍贵宝藏。岳飞和他指挥的岳家军不但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于遭受金兵的蹂躏,而且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爱戴。他领导的抗金斗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应该给以充分肯定。至于应该怎样给岳飞定性,中学历史课本在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又从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出发,没有说他是民族英雄(整个中国古代史里,只有两个被称为民族英雄:一是戚继光,另一是郑成功)。实际上,我认为,“民族英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中学历史课本指的是狭义的。如果从广义来说,不但反抗外国侵略可以称民族英雄,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国内反抗民族压迫、民族奴役的斗争中建功立业的也应该算为民族英雄——他们是本民族的英雄。甚至在其他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方面有卓越建树,为本民族和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也可以视为民族英雄。否则,偌大的中国,长达几千年历史里只有两个民族英雄是说不过去的。 蒙古征服的评价- 10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辽阔地区,既充当了征服者,又充当了人类文明不可匹敌的文化载体。成吉思汗通过他一生的奋斗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轨迹,推动了整个世界进入了现代文明时期。促进了亚欧之间经济文化的直接交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比如,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重新编织了亚洲以及欧洲的政治界线,把众多的民族从祖传的领地驱赶出来,散布在欧亚大陆。这次征服,在改变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个性的同时,从根本上重组了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这四大宗教的影响力。然而,最为重要的是,蒙古人开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扩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次缔造了[世界]这一概念。但在征服中的大量屠杀,是带有血腥的征服,给世界各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丞相制度的废除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秦、汉以降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为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明太祖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又设立东厂,明宪宗再设西厂,合称“厂卫”,由宦官统领。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1、恢复奴婢的人身自由2、缓和人身依附关系。用宗法家长制的少长关系冲淡良贱的隶属关系,工匠分住坐和轮班两种,在服役期间之外,都自由。3、鼓励农民自由耕垦。4、实行移民屯垦,分民屯、军屯、商屯。5、组织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修。6、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张居正改革背景:明王朝进入中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出现了中衰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赋税和负担日趋加重,形成大批的流民,随着与政府矛盾的加深,爆发了多次流民起义,阶级矛盾激化。明代中期开始,宦官对政治的干预日益严重,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着政治权势大肆搜夺和勒索财富;英宗以后的皇帝个个昏溃无能,挥霍无度,朝政混乱;随着土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内政混乱的同时,原来的蒙古贵族大举南下,骚扰明的边境。这种情况逐渐发展,明中后期后,政府的政财危机逐渐加重,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张居正主持改革。内容:(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官吏的工作时限,延误者受到追治,并对当时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腐败官场作风,进行了整治。(2)军事改革:张居正主张封蒙古俺答汗为师义王,授意宣府,大同,山西总督王崇古经理此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征来,为加强西北和东边的防卫,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给予专断之便。在广东地方,任凌云翼为两广军务提督,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3)水利整治,张居正推荐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4)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影响: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朝政权,但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抗。另外,历史积弊太深,太远,已是积重难返。万历十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此后,某些改革的成果虽然保留了下来,而大部已废殆,不能遏制明王朝衰落的步履。李自成的得失与成败李自成在明末所有农民军首领中,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一位。他性格坚韧不拔,从不妥协,在所有农民军首领中,他是从未投降过明庭的一位。商雒山一战,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等十余骑亡命逃窜。但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并没有气馁,很快又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他勉强可以算作一个战术家,但明显缺乏战略眼光。失败原因:1. 没有建设好一个巩固的根据地。李自成就没有这种稳固后方,一仗小败,得不到及时休整补充。对比之下,安禄山那点势力,因为后方巩固,虽名不正言不顺,也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点上,李自成甚至不如安禄山。2. 缺乏正确的远景整体战略指导3. 对集团军政缺乏严厉整顿。李自成在这两面都失败的透顶。进入北京后他甚至不能有效地约束部下,令人悲哀。铁木真说,如果连自己的部下都管制不了,与其做汗,还不如去牧羊。李自成确实相当失败。其部下的所作所为直接逼反吴三桂。4. 缺乏“国际”眼光。5. 缺乏真正的军事才能.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积极1.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2. 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消极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清初入关的措施1、严明军纪,争取向附2、笼络汉族官绅,扩大政治基础3、宣布减赋免税,巩固社会基础4、制止某些人借“搜捕贼孽”首告纷扰、进行私人报复行为5、严禁贪污,痛绝中官弊政6、剃发令。汉人剃发依从满俗7、圈地8、强迫汉人“投充”和严申“逃人法”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1、设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阁臣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3、设南书房,削弱了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4、设军机处,职责之一是恭撰上谕5、六部,与明朝基本相同6、设理藩院,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7、设内务府,管理宫廷皇室事务,由满族王公大臣担任地方:1、地方行政组织设省府县诸级2、设保甲制度,控制基层社会3、特别行政区的管理制度。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西藏地区设驻藏大臣管理,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东北地区设将军,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如何巩固统一1、平定三藩之乱2、统一台湾3、平定准格尔部上层分子的叛乱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5、西藏地区设驻藏大臣管理,实行政教合一制度6、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7、平定张格尔的叛乱 清初恢复生产的措施1、停止圈地2、实行“更名地”,还田于民3、奖励垦荒4、整顿赋役制度5、废除匠籍,以银代役论述题论开宝形势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奢侈无度;政事付于奸毒有数的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吏治败坏;又穷兵黩武,喜大建功,进行“拓边”,国力耗虚。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封建政府大肆搜括农民,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这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2)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形成。开、元之际,府兵之制破坏,募兵之制渐兴,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地方节度使反叛中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更有甚者,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土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抓到手里,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领兵最多,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安史之乱经过了叛军向唐王朝发动大举进攻、唐王朝强力反击、叛军再次进攻和唐王朝再次反击、取得胜利四个阶段。唐军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既未直接受到安史兵变,经济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战乱频起,生灵涂炭。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安史之乱后形势如何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经济和制度方面此后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转入后期。此后的政治形势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1)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了,但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为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力。同时,在内地也多置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藩镇与唐中央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它们“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四镇之乱、淮西之乱、河朔三镇之乱使唐中央无力与藩镇较量,割据局势愈演愈烈。(2)为了平叛,唐中央不得不把边防军调往内地,造成边防空虚,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南方也经常受到了南诏的侵扰。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3)唐自高宗以后,特别是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五品以上者达千余人,甚至有些人官至三品,如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尤被重用。此后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们掌握兵权,控制将相,废立皇帝等,到唐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4)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重要事件有德宗时朝官反对宫市;文宗太和初,用宋申锡为相,谋除宦官事;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昭宗时崔胤引朱全忠谋灭宦官。天宝形势与安史之乱根源1. 土地兼并严重。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2. 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710年在边地设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发展到兼管行政、财政、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3. 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玄宗怠于政事,纵情享乐,政事委于李林甫、杨国忠,政治更加黑暗,社会矛盾尖锐。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影响1.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2.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3. 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4.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明是怎样加强专制制度的(1)、加强政权建设。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九年六月,明太祖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分。这样将地方的权力分化,使三个机构互相监督,避免地方的割据势力。随后,明太祖裁撤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听命于皇上,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十五年,又仿宋制设置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以备顾问。到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2)、改进监察制度。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官阶虽低,权威甚重。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一套监察体系。负责稽查各部。(3)、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府所管仅是军籍和军政,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仍在皇帝。在军队的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设立卫所,卫所官军皆为世袭,京师卫军分由五军府分统的内卫和皇帝亲军系统,卫所军队来源是世袭军户,征兵,归附兵长生军和从平片中征调的垛集军。(4)、抑制豪强,整顿吏治。明太祖针对地主富豪多聚族而居的特点,多次大量地把他们迁往他乡,使这些豪强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基础。太祖十分重视吏治的整顿,严禁各级官吏玩忽职守,渎政害民,高级官员要接受御史的监督,中下级官吏定期考核,称职者升,平常的复任,不称职者降,品德卑劣的罢职为民。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两次大兴党狱,不但元勋宿将被杀殆尽,而且许多江南豪族也被诛杀。(5)、兴办学校,扩大科举。明代的学校大体有三类:国子学,府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采用科举的办法选官;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章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6)、加强法制。洪武三十年正式颁布《大明律》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力,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太祖颁布亲自编撰的《大诰》,随后,又颁行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假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其目的是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依据。它是太祖重典治吏政策实践的反映。(7)、实行特务统治,以禁止内臣干政。太祖时设锦衣卫,成祖时设东厂。宪宗时设西厂。三者只对皇帝负责,毋需经司法机关批准即可随意缉拿官民。 对康熙的评价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解决了三藩叛乱,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同时,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如治理黄淮河流,奖励垦荒,蠲免赋税,实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编纂《明史》、《全唐诗》等;在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他本人对西方科技的学习,他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皇帝。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官场腐败之风颇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对康熙帝的评价1.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2. 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 但是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 增加了人民的痛苦。3. 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与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亦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4、亲征朔漠,和善蒙古5、重农治河,兴修水利6、移天缩地,兴修园林7、兴文重教,编纂典籍8、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也不能有个人的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八股文”。这就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使很多人成为皇帝的奴仆。它是加强君权的一种措施。4、迁都北京(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决议迁都北京。1407年开始大规模规划北京和建造皇城。此后不久在昌平北天寿山南麓修建皇陵,表示了他迁都北京的决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同时为加强君权,继续推行削藩政策。明成祖时国力达到了非常强盛的地步。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关于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自灭亡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一个朝代的灭亡原因总是多方面的,但也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现在的高中教科书上将其简单的归为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以及天灾等原因,这虽然是比较笼统说的,但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对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其事件本质和深层次原因,并理清整个事件的脉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纵观各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探讨,才会有真正所得。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探讨和相关的研究是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一、 内部原因1、政治体制。明灭元之后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张薇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这种制度已经暴露了弊端,到明末越来越清晰,以致最后全部显露出来,等于机器的运转已经不正常,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崩溃。但她还认为这种危机是可以调节的,不过到了末期,在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就无法挽回了。 董倩在对明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做研究的时候,认为“明政府希望通过考满之法,选出一批有实际经验、老成持重的官员来。但考满过于注重资格,使一批年轻有为之士疲于熬资力而无法到重要岗位上去施展才能,发挥作用。” 以致后来朝中没有可用之材的局面。万明认为,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已经显露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缺点,也预示着明王朝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2、军事策略的失误。万明认为,在援朝战争中,明朝将辽东的兵力大部分都抽到了朝鲜,投入了援朝之战,使女真族乘机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可控制,而遭其祸。 崇祯在危乱之际,还杀害忠良和守边大将的行为,造成最后“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也算是军事上的失误,这里就不加叙述。3、宦官的原因。宦官对历朝以来影响是很大的,冷东先生在《也谈崇祯年间的宦官》中认为宦官参政的主要作用,就是败坏军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还认为宦官作为一种制度在历史上重未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周晓光却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明末的宦官制度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在《论明代崇祯年间的宦官》一文中结论说:“崇祯年间宦官参与政事,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监督官员和强化官僚机构的作用。” 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面说:“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 到明末时期,这种斗争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危机而终止,一直到明朝灭亡才算是结束。4、前代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明朝亡与万历时期,黄松筠说崇祯承继了万历和天启两朝的弊端,回天无力。但他还认为是两大不幸造成了崇祯的悲剧命运,还有一个就是遇到了皇太极这样的强手。 万明女士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在前朝就种下了祸根。二、外部原因1、内忧。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o福建叁》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彭安玉认为,朝代更替的原因很多,但农民的压力是主导原因。他还举例说明了农民负担轻时,则社会繁荣,农民负担过于重时,则天下难安。 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所以农民起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为是李自成攻灭了北京。2、外患。明王朝与女真族的关系,本来是附属国的关系。在明初到明末,中央汉族政权给女真族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援助。栾凡从经济上阐释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他说:“明代女真族的对内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包括与明朝政府、与辽东汉人、与朝鲜政府、与朝鲜百姓的贸易,女真内部的贸易以及通过明政府及商人做中介与江南丝织业的贸易等,形成了一个地域广阔的贸易关系网。” 阎立新从民族融合的角度阐述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最后打垮了先进的明朝,他说:“满族正是在不断汲取邻近民族优良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养料的过程中发展和强大起来的。当满族由边远落后的辽东山区挺进先进文明的辽沈汉人聚居区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权力的稳固,汉族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又渐渐侵透其肌肤,并不断融入血肉之躯,满族由一个渔猎民族迅速蜕变为农耕民族。这种大幅度向文明迈进的步伐,历史上也是少见。因而,满族才能够使经济得到飞跃发展,同时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不久,既以所向披靡之势长驱直入山海关,进入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原地区,并迅速地被卷入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也有的学者认为崇祯是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军事奇才和敌手,像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3、自然灾害。早《明史》中有记载:“崇祯三年九月辛丑,大雨雹。四年五月,襄垣雨雹,大如伏牛盈丈,小如拳,毙人畜甚众。六月丙申,大雨雹。七年四月壬戌,常州、镇江雨雹,伤麦。八年七月己酉,临县大冰雹三日,积二尺余,大如鹅卵,伤稼。”还有“崇祯八年七月,河南蝗。十年六月,山东、河南蝗。十一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大旱蝗。十三年五月,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大旱蝗。十四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又有“崇祯十六年,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止。明年春,北畿、山东疫。” 看明末那么多灾害,与明朝灭亡的原因自然是有关系的。还有许靖华的“全球小冰期理论”,认为明朝灭亡与全球的气候有关,明末至清初期间处于第五个小冰期,引起了民族的大迁移,也就是为什么满清攻明的原因。 北大的朱锦红副教授在《盘点过去,循着———古气候留下的痕迹》一文中认为“从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到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连年干旱,这个前所未有的干旱期很可能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有很大影响,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灭。”三、两个重要人物的的原因1、崇祯。首先是他的性格弱点,在铲除魏忠贤后,对身边的人都不信任,满朝文武没一个人会使他满意的,于是对他们走马灯似的不是罢官就是杀害。吴思先生认为,崇祯这样的做法是自毁长城,他列举了一些事实,就算在最后一刻还与大臣蒋德景发生冲突,罢了他的官。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皇帝“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巡抚尚且如此,其他官吏、无耻文人更是出书铺、学馆,甚至到私人书房中用偷、骗等卑鄙手段,获取告密材料。”王兴亚先生列举了崇祯的用人的方式,“一是取士不以德才为据所用多为庸鄙之徒。二是朝中大臣更换频繁,没有形成稳定的领导集团。三是不相信臣下,言而无信,诿过于人,挫伤了百姓的积极性。四是以重典绳下,滥杀滥罚,致使臣下畏罪饰非,同他貌合神离。” 他认为这样从根本上导致了无法挽回明王朝的败局。晁中辰也认为,崇祯是的大灾荒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崇祯帝用人多疑, 赏罚颠倒, 自作英明, 委过臣下, 终至亡国。 其次是最后的战略失误,吴思在另一文中说崇祯在最后时刻滥杀滥罢,并征重税,这是作茧自缚,是皇帝自己闹得天下乱。2、吴三桂。吴三桂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明末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写道:“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看法。段振离说,“假若李自成能善待吴三桂的父母妻妾的话,哪怕仅仅是暂时利用,那么,这段历史也会重新改写。” 关于吴三桂降清的动机,现在史学界有三种观点,既“反清复明”、“降清”、“既未降清也未复明”, 无论哪种观点,吴三桂降清都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无疑这是没有争议的,吴三桂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但也有学者持比较进步的态度,如傅金纯认为明清之战是民族之间进取意识的较量,北方狩猎民族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他认为“大批有能为的汉人自愿或被迫的投向中华民族的另一个子民族去寻求出路,而且他们受到新兴民族的接纳,进而激发了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才能,从而取得了中原民族的主导地位。这便是民族发展、人类发展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历史上不是吴三桂,也一定会有“李三桂”、“王三桂”或别的什么人开关放满清入关。”四、一些其他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明朝的民族优越感也是断送明王朝的原因。在赶走了元朝统治者后,当时存在着明显的民族优越感和对过去传统的回忆。这虽然有利于持续无可比拟的中国文明,但其代价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概念相反的、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还有刘亚洲的“精英论”是从人才上去看的,还是有一点道理的,但是过于偏激。 (明朝灭亡原因)明朝土地与财政明朝土地制度的特点:1 从土地的所有者构成来看, 明朝的全国的土地分为: 地主所有地, 自耕农所有地, 军垦田, 皇庄, 藩王占地, 国家储备地, 即传统的私田和官田.2 从赋役制度来看, 有: 官绅不纳粮, 税以粮钱物并举, 万历间推行一条鞭法, 以银交税3 从田亩勘查登记制度来讲, 有: 鱼鳞图册, 考成法4 存在的土地问题:传统的土地兼并, 明朝特有的土地献附, 地方政府巧立名目的各种摊派, 杂税, 如火耗, 运耗等明朝的土地构成:1 官田 官田的来源,大者承袭元代所有的官田,以及元代皇室、王公、贵族、臣僚等籍入田地;元末丧乱20年造成的大量无主荒地;此外,还有罪犯的没人地等。(1)赏赐给王公、贵族、勋戚、功臣等的赐田,此项赐田,一经赏赐私人就成为私田。(2)分配给百官的职田和边臣的养廉田,为补给官员俸禄之用,此种田地官不能私有,仍属官田性质。(3)屯田,明代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4)皇室和官府直接经营的官田,即皇庄、官庄。(5)用来饲牧军马官马的牧地、草场、牧场,以及园林、池沼、围场、苑囿、陵地等。(6)学田及其他。2 民田 在民田中,有地主土地所有和农民土地所有两种(1)地主土地所有: 地主土地所有,即大中小地主阶级所有的土地。其中包括:王公、贵族、勋戚、达官、显宦、地主、豪强、富贾、大贾、寺观僧道等占有的大量肥沃的土地。这些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土地的途径是:(1)封建官府的赏赐。(2)依仗权势的巧取豪夺。(3)中小农民为避免赋役投靠势家所奉献的田产。(4)奸人为获赏而投献的他人田产。(5)利用金钱购买的土地等。(2)农民土地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即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亦即直接生产者的小额土地。这些农民所有的小块土地,多系从他们的前代继承的祖产,或者是他们自己开荒占有的土地。这是有地者或无地者的中间阶层,从全国范围来看他们人数众多,他们拥有的土地数量也相当可观,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小土地所有者,他们的经济地位是很不稳固的。他们时常因为赋役、债务、地租以及天灾等原因破产,出卖土地,失去生活依据。 由于明代实行官绅不纳粮的政策, 官绅有不缴纳税赋的权利, 从而使一些平民百姓将自己的土地以献附的名义隐匿到官绅的名下来逃避赋税和减轻剥削, 地主趁机大量的并购, 并纳土地, 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国家税收的流失, 引起了土地的大量的兼并. 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后果, 由于封建社会的国家税赋收入主要来源于自耕农, 那就是, 国家为保证税收不得不向自耕农增加赋税, 而自耕农为逃避赋税不断的将土地隐匿到官绅地主名下, 这就逐渐陷入一个死循环, 国家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 到了崇祯年间, 国家财政已近于破产, 官绅阶层不纳税的特权已经成为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由于纳税的自耕农越来越少, 国家的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 国家财政困难,兼至发生饥荒,没有钱去赈济;发生战争,没有钱支付军饷。没有钱赈济灾民,饥民作乱; 没有钱发军饷,饥兵军变。饥民与饥兵结合导致大规模的国内叛乱。政府军队缺乏战斗力,导致国家既无法消除外部侵略,也无法肃清内部叛乱。财政危机导致军事危机,军事危机导致更大的财政危机,就是因为国家为了筹措军费, 不得不增加三饷, 裁撤驿站, 从而导致了农民起义, 烽烟四起. 如此恶性循环,明朝最终走向灭亡- 21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过格心得体会8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