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2345网上投诉查询市网上群众工作部

武汉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 群众“上访”变“上网”
“群众上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干部就要去哪儿。”昨日,武汉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成立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的方案。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针对“网上群众工作部”成立缘由、运行模式等作出详细阐释,他强调,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网络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做到民情主动搜、民意主动引、民声主动应、民事主动办,及时回应百姓关切,走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开辟“第二信访局” 变群众“上访”为“上网”
“网上群众工作部”的设立,是武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信息化时代信访工作的创新举措。
昨日会上,陈一新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思索:为什么群众的事办不好?群众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群众的困难得不到克服?
“背后体现的是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此前,陈一新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不能不闻不问,“把老百姓所思所求放在心坎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陈一新提出,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开辟“第二信访局”,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跑腿”,变“上访”为“上网”,让老百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网来网去”解决信访问题。
“‘网上群众工作部’的成立,是将网民留言的回应办理上升为市委决策,在领导体制、组织架构、力量整合和运行机制上进行顶层设计。”来汉以来,陈一新一直心系网民留言的收集办理工作。他曾讲述,自己每晚都要上网察看网民留言,关注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今年2月中旬,市委办公厅创立新工作机制和平台,形成网民留言每日清单,及时交办督办。近期,市委督查室和长江日报联创“武汉城市留言板”,市属118家单位“在线驻守”,及时回应办理市民群众的诉求意见。
陈一新说,对于党委政府而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党委政府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效率,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扩大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市民参与,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一举多得、一石多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虚拟机构 实体运作 整合市长热线及“城市留言板”等多个平台
新设立的“网上群众工作部”是什么样的机构?具体怎样运作?昨日,陈一新一一详细部署。
他指出,“网上群众工作部”是一个集网上民情收集、网民诉求办理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管理机构,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挂靠市信访局办公,负责网上群众工作的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
相较于传统信访模式,“网上群众工作部”有三大特点:
——整合服务窗口:通过整合“12345”市长热线、市阳光信访平台、长江网“城市留言板”、110联动服务等网上服务职能,设立一个平台、两种入口(“武汉城市留言板”、12345电话),解决群众诉求多头重复交办的问题;完善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短信“三位一体”受理方式,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构建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统筹诉求办理:建立群众诉求集中受理、自动交办、分级督办、限时反馈、群众评价的工作流程,形成环环相扣的一条龙全程办理工作链条,做到网上群众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有难必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集成信息资源:及时收集汇总网络民情,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共性问题的解决。
解决问题不及时要问责追责 年底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
抓好“网上群众工作部”下步工作,陈一新从“机构成立”“机制建立”“责任落实”等方面做出部署。
他要求,市级“网上群众工作部”成立后,要及时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各区要结合实际,成立区级“网上群众工作部”。要抓紧制定出台网上群众诉求办理办法,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考核等工作机制。
抓好问题解决落实,陈一新强调,要建立“每周会商、每月通报、每季讲评、半年小结、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对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得力的,要进行问责、追责,年终要对各单位办结率、警示次数、群众满意率进行统计,作为市对各地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钟和)
(责编:周恬、张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具体有何规划?重点和难点在哪里?5月31日9:30-11:30,围绕市政协1号建议案,主办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及有关会办单位共11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上线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回答网民提问。
5万余人参与政协1号建议案上线互动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6月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汪洋&通讯员李建虎)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具体有何规划?重点和难点在哪里?5月31日9:30-11:30,围绕市政协1号建议案,主办单位市国土规划局及有关会办单位共11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上线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回答网民提问。
  互动活动由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与市政府督查室联办,互动原文可登录长江网长江论坛()查看。
  短短两个小时的互动活动吸引了5万余名网民登录长江论坛参与,留言提问百余条。通过多平台新闻传播224万多人次。
5月31日,围绕市政协1号建议案,11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上线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回答网民提问 长江日报记者刘斌&摄
  规划明确“长江文明之心”的功能定位
  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武汉历史之城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哪些?互动活动中,有网民希望了解具体的规划。市发改委在回复中表示,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历史之城,首要的重点任务在于深入挖掘武汉历史文化资源,解读武汉的长江文明的内涵,谋划顶层设计,完成历史之城的概念规划。
  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将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启动项目前期策划。策划过程中将与“十三五”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重点考虑与有关历史人文、文化产业、生态景观、四水共治、市政交通等专项规划的充分对接。
  市规划局表示,通过规划进一步提升和明确“长江文明之心”的功能定位,将其打造为以长江文明传承创新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为主题,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空间载体,实施生态复修、文脉复归、老城复兴工程,让武汉成为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对话交流世界文明的重要平台,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
  据了解,围绕主城区长江段,规划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定位确定设计方案,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让“长江文明之心”成为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新坐标。
  “十三五”以来,市发改委已经参与策划和推进了一批如武汉博物馆二期、江汉关博物馆、武汉琴台美术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武汉盘龙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及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修缮等文化项目,较好地展示了武汉的自然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
  市园林和林业局主要负责生态景观专项规划的打造,拟凸显历史之城城水交融的生态特色和古今辉映的景观形象,营造“生态+文化”的特色滨水空间,勾画江湖相济、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
5月31日,网友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踊跃提问,各主会办单位负责人认真回复网友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梳理延伸城市文脉,让历史活在当下
  “长江文明之心”范围内集中了武汉地区80%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品牌,如何体现长江文明?互动过程中,不少网民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以及发扬光大建言献策,还有一位网民写下万字留言抒发个人意见。
  网民拳拳爱城之心让参加互动活动的工作人员感动。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文明之心”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密集,我们应当珍惜、保护和传承下去,并在社会发展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功用。比如,充分发挥该区域的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品牌的展示与教育功能,把历史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守护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文化魅力。
  参加互动活动的各区也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江岸区专门成立了“武汉市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专职实施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近几年来,重点推进了中山大道江岸段(一元路至江汉路)、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周边等环境整治及“汉口文创谷”建设工作。
  硚口区在近期建设项目中,严格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产,如硚口面粉厂、武汉化工厂老厂区等已经纳入近期建设项目中,以保护再利用为改造目标进行整体更新建设。
  江汉区在南部片区旧城改造中,注重对具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做到保护中利用。通过留存、微改造等深度挖掘片区积庆里、永康里、联保里等老旧里弄特色建筑风貌,建设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风貌街区。
  汉阳区的古琴台、却月城、鲁山城、汉阳县、显正街以及近代张之洞的“十里工业长廊”都是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点。目前汉阳钢厂已经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汉阳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明确要求开发商必须保护这些近代工业遗迹。
  武昌古城是武汉三镇中建城历史最久的,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集楚文化、黄鹤古楼文化、辛亥首义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学府文化、园林文化于一体。武昌区主要围绕武昌古城区域打造“长江文明之心”。
  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
  市城建委表示,市城建委在“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中:一是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二是继续加强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通达性。三是加强城市绿道和慢行道路系统建设,串联山水湖泊美景,给市民提供更好的登山、亲水体验,更多的休息游玩空间。四是配合城市水务、园林等部门,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公园绿地、城市绿道建设,提升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整体提升城市品质。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想问一下市水务局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互动中网民提问。对此,市水务局在回复中介绍,为了确保长江、汉江优质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主要领导任长江河长,层层组织密集的河湖长责任网;大力推进四水共治项目,对两江四岸的防洪、截污、排涝进行治理,2018年全市将建设四水共治项目446个;严控污染源,对沿江排污口进行清查治理,对300多个污染企业关停并外迁,对沿线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清查、清理;继续开展两江四岸的江滩绿化景观建设,修复沿江生态环境。
责编:陈玉君
长江互动传媒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暂无回复,这事你怎么看武汉创设网上群众工作部 “信访局”24小时不下班
   武汉创设网上群众工作部,有了24小时不下班的“信访局”
诉求一键直达 部门接单回应(聚焦机构改革)
湖北武汉市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将市长热线、城市留言板、阳光信访平台等融为一体,群众投诉、咨询、建言等扫码即可网上留言,110多家单位“接单”,办理答复全部“晒”在网上。
从多头跑到网上办,从效率低到马上办,从等靠听到主动办,运营仅半年多,网上群工部克服难点、革除痛点、打通堵点,升级群众办事体验,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5年多了,现在每晚能睡上踏实觉了。”武汉汉阳区玫瑰苑小区居民梅清(化名)激动地说。原来,小区附近玉龙路的KTV存在了很多年,每晚通宵放低音炮、摇滚音乐,还伴有歌声。多年来,小区居民分别给多个部门打电话、写投诉信、上访,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2017年6月,梅清试着在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网上留言反映情况,变化就这样发生了:汉阳区政府牵头协调文体局、公安局、城管委等多个部门,依法取缔了违规经营的50余家KTV,这些办理过程和结果还都“晒”在网上。用梅清的话说,“大快人心。”
百余热线统一整合
虚拟机构编制未增,多家单位跨部门集中办公“据不完全统计,过去武汉各部门、单位的政务热线多达百余条。遇到事情,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打架,老百姓挨个部门打电话,结果就是没人管。”网上群众工作部受理办理组组长、武汉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叶杨说。
日,武汉市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以下简称“网群部”),挂靠武汉市信访局。作为虚拟机构,不增加一个人的编制,为了实体运作,打破传统行政壁垒,由市信访局、市政府应急办、市委督查室、长江日报等几家单位跨部门集中办公,分别成为网群部的综合协调组、受理办理组、督查考评组、综合分析组,将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相关的资源、力量、机制全部集成在一起。
综合协调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督办处理,受理办理组对群众诉求进行受理办理,督查考评组对各单位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反馈、考核,综合分析组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对策意见,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网群部通过整合武汉城市留言板、12345市长热线、市阳光信访等几大民情收集办理平台,确定两大入口:网络受理办理平台——武汉城市留言板、电话受理办理平台12345市长热线。同时,武汉市又成立17个区(含功能区)级网群部,统一整合区内群众诉求平台,如汉阳区12345市长热线、区阳光信访平台(领导信箱)、12319城管热线“8合1”,硚口区将区长热线纳入统一整合。
“这样能够解决群众诉求多头重复交办,最后谁都不管的问题,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路。”叶杨说,截至日,网群部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超81万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达到99.37%。同时,群众还可以通过扫码,在手机上填写诉求表单,第一时间提交办理单位,还可以随时上网追踪办理进度,进行满意度评价。
部门办理看“颜色”
受理回复全程公开,满意率低将被通报问责“加快办理,黄色预警了。”近日,武汉市某市直部门的网群工作人员被提醒。该工作人员感慨:“以前常说群众办事要看脸色,现在是部门办理看颜色。”
“颜色”是网群部制定的统一办理时限提醒机制,通过绿灯、黄灯、红灯提醒督促责任单位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与过去各平台"后台处理",一对一反馈相比,如今,网民留言、部门受理、部门回复、网民点评,每一步都在网上公开、曝光,督促部门提升办理质与效。”督查考评组组长、武汉市委督查室主任黄江波说。
不仅如此,网群部还设置了完整的督查考评工作机制。每周在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上公布上一周100多家单位办理群众诉求情况排名,督查考评组依据每周排名,约谈按期办结率低于80%、满意率排名末位的单位负责人,并通过明察暗访、上门督办,对久诉不办,虚假、敷衍办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办,督促整改。
“11月首周的群众满意率排名通报出来后,有家单位满意率为零。”督查考评组相关负责人说,约谈中发现,竟是因为唯一的办理人员休假导致了案件超期。“人员可以休息,但工作不能断档。”约谈督办后,该单位完善工作制度,设A、B岗,没有再出现超期未办的情况,群众满意率也很快上来了。
“通过督办,工作责任层层压实,有个区被约谈后,立即通报批评区属14家群众满意率低的部门,规范办理程序,建立二次督办制度,加大追责问责力度。”黄江波说。
截至日,网群部已约谈办理单位相关负责人170人次。对于多次被约谈的5家单位,上门进行专题督办调研;对于27家被约谈单位,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反馈整改情况,累计下发督办单103件。通过持续的督查,群众满意率达到86.6%。
大数据治理成“高参”
整合分析投诉建议,助力精细化治理“网上群众工作部成立半年来,不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关心城市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些建议经过研究被采纳,推动城市治理更科学、更精细。”综合分析组组长,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总编辑陈光说。
网民程炜提出使用自动化技术提高车辆年检审核效率,武汉市交管局研究后及时采纳,引进开发了信息比对系统进行自动审核,市民年检小轿车时间可从5分钟缩为10—15秒。“地铁单程票可以退了,付费区可以充值了,列车广播精简了。”武汉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说,这些都源自市民的呼声建议。
一个人的难事、建议处理好不算完,网群部还让“大数据”成为城市治理“高参”。截至日,已形成近200期分析报告,包括《每日清单》148期、《一周汇总》28期、《民情快报》13期、《民情专报》5期、《民情特报》1期,供武汉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日23时,在武汉读研的小刘在网上留言反映租房遭遇“黑中介”,次日便接到了武昌区房管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将调查中介公司。2天后的凌晨2时8分,小刘又收到了武昌区在网上的公开回复,“除了回复,办事人员一直在跟我沟通,告诉我调查现状和今后的行动。”小刘说。
小刘反映的线索也进入了分析人员的视野,第二十二期《一周汇总》分析报告反馈了“黑中介损害大学毕业生留汉新政实施”。报告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汉市公安局开展打击黑中介专项行动,半个月抓获了22名犯罪嫌疑人。
“在许多武汉市民眼里,网群部是一个24小时不下班的问政、便民平台;而在决策者眼里,这更是一个吸纳群众智慧、促进城市共治的平台。”武汉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徐精华说。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
开辟“第二信访局”
  本报武汉5月19日电&&(记者田豆豆)近日,武汉市委通过成立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的方案,开辟“第二信访局”,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跑腿”。  据了解,网上群众工作部集网上民情收集、网民诉求办理为一体,挂靠市信访局办公,完善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短信“三位一体”受理方式,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全天候服务;建立群众诉求集中受理、自动交办、分级督办、限时反馈、群众评价的工作流程,形成环环相扣的一条龙全程办理工作链条,做到网上群众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有难必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市、区级网上群众工作部成立后,对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得力的,要进行问责、追责,年终要对各单位办结率、警示次数、群众满意率进行统计,作为对各地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市网上群众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