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5356铝合金金相分析腐蚀金相应该用什么腐蚀液

6082铝合金焊缝制作金相用什么腐蚀剂好_百度知道
6082铝合金焊缝制作金相用什么腐蚀剂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铝合金通用的腐蚀剂是0.5%的HF或者Keller试剂。10%的NaOH也可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现在的位置是: &
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三点弯和双悬臂方法测量FeCrMoCu合金的阻尼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测量过程中试样的应力分布,研究了应力对FeCrMoCu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阻尼时预载荷使样品产生应力集中,使样品的磁畴壁发生移动从而降低了合金的阻尼性能。应力越大磁畴的可动性越低,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应力的加载方式也对FeCrMoCu合金阻尼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预载荷使双恳臂模式下样品上下表面都受到压应力,因此需要较大的应力才能使样品的磁畴结构达到饱和。其结果是对应的应变振幅Еmax较大,测得的最人阻尼性能Q^-1max偏低。而三点弯测试时,由于上下表面分别受到压应力和拉应力,应力的叠加使合金磁畴达到饱和的应变振幅Еmax较小,测得的Q^-1max较大。
考察了在拉拔过程中A6工业纯铝导线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了拉拔变形量对材料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6工业纯铝的拉伸强度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呈现三阶段式变化。在拉拔挤压变形下晶粒沿拉拔方向明显伸长,并逐渐形成〈111〉丝织构。在第Ⅰ阶段晶粒内部位错密度的显著增加强化了铝导线;拉拔产生的严重塑性变形导致铝导线中织构的形成,从而引起导线在第Ⅲ阶段强度的进一步提高。纯铝导线的拉伸断13主要为韧窝型断口。结合微观结构分析,讨论了A6铝导线强度变化规律。
对14mm厚的960MPa结构钢材的对接焊缝进行了低温断裂韧性试验,采用三点弯曲试件,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对960MPa高强度钢材焊缝的断裂行为进行分析。计算出母材、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断裂韧性CTOD临界值£与温度的关系,采用Boltzmann函数对其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得到韧脆转变温度,并对其断裂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韧性CTOD临界值矗随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与Q235、Q345、Q390及Q460相比,960MPa高强度钢材的δm值最低,其焊接热影响区的δm值比焊缝金属和母材均小,其韧脆转变温度也较高(-12.45℃),低温冷脆特征更加显著。
以钛酸四丁酯、酚醛树脂、无水乙醇、冰醋酸、盐酸胍和P123为原料制备氮掺杂TiO2,采用XRD、SEM、TEM、XPS、N2吸附-脱附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对氨基苯磺酸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氮源加入量对氮掺杂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锐钛矿型TiO2,一次粒径约为13.7nm,二次粒径约为100nm,颗粒间有堆积的介孔;氮的掺杂使TiO2在可见光区具有显著的吸收。随着N源加入量的提高,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光催化效果也随之增强。
采用阳极氧化法以HF水溶液为电解液制备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阵列,用场致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纳米管阵列的表面形貌、断面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并使用场发射测试系统测试其场发射性能,研究了HF水溶液的pH值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管径及管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电解液的pH值可改变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从而提高其场发射性能。当电解液pH值为2.0时TiO2纳米管阵列的场发射开启场强降为2.52V/μm,且具有较好的电流稳定性。
研究了冷却速率对A1-Zn-Mg-Cu合金厚板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冷却速率,合金的剥落腐蚀性能随之下降,腐蚀等级由EB级变成ED级,腐蚀电极电位更负,电流密度增加,极化电阻减小且与冷却速率呈线性关系。冷却的速率降低导致晶界析出相覆盖率增大,晶界析出相的Cu含量降低和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宽化是剥落腐蚀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摘要研究了超声波(100W100kHz)对电沉积c0.Ni合金层的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超声波可有效降低电沉积过程中浓差扩散的影响,促进阴极表面与镀液界面间的电子转移。超声波可降低Co-Ni合金层的Co含量并细化晶粒,使Co-Ni合金层更为平整。超声波影响Co-Ni合金层结构和形貌,可提高Co-Ni合金层的硬度以及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
采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实验机进行拉伸实验,测试20CrMnTi钢650-1050℃温度范围柱状晶区内的应力-应变曲线、高温强度、硬化系数及热塑性,研究了铸坯并高温力学性能参量与取样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距铸坯表旧距离的增加,铸坯抗拉强度降低,低温(650℃)下的硬化系数明显增大;750℃时,l#、2#和3#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均达到最低,约为60%;取样位置由l抖试样变为3#试样时,铸坯裂纹敏感区宽度保持在150℃左右,温度区间整体向低温区移动约17℃。以l#试样为参考,矫直过程中的铸坯表面温度应控制在825℃以上。
用真空熔覆技术在ZG45表面制备出20%WC+Ni和5%G+20%wc+Ni复合涂层,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常温摩擦磨损性能,揭示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Ni基同溶体和Fe,Ni等硬质相组成,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微观组织具有定向凝固组织特征:涂层内和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没有夹杂孔洞等缺陷:在摩擦参数相同的情况下5%G+20%WC+Ni涂层的摩擦系数及其波动范尉和磨损燎均低于20%WC+Ni涂层:20%WC+Ni涂层的磨损牢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而5%G+20%WC+Ni复合涂层的磨损率的变化情况则相反:20%WC+Ni涂层以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为主,5%G+20%WC+Ni涂层为微片层脆性断裂与氧化糜损为主。
使用传统ER5356焊丝及添加Sc、Zr、Er的ER5356焊丝对7A52铝合金进行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研究了Sc、Zr、Er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R5356焊丝中添加sc、zr、Er可有效细化焊缝处的组织,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单独添加Sc的焊丝效果最好,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可达322.5MPa,是母材强度的70.4%。
通过金相观测、断口扫描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研究了宽幅Az3lB镁合金铸轧板的组织分布,及其对板带边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3lB镁合金铸轧板的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析出相β-Mg17A12相及α+β异共晶组成,呈树枝晶形貌;β-Mg17A12相在AZ31B镁合金铸轧板坯的表层及边部主要分布于晶界处且密度较大、构成网状,而在板坯的心部和中部呈球状弥散于α-Mg基体中,构成层片状;在板坯边部枝晶间低熔点的共晶相及晶界上的β-Mg17A12相易成为裂纹源,并沿晶向外扩展,是铸轧过程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试样拉伸断口呈脆性解理断裂的特征,其力学性能呈明显的各向异性。
采用钨极氩弧焊熔覆技术在钢表面原位合成金属问化合物基复合涂层TiC/Ni3Al。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抗冲蚀性能,探讨了涂层的形成及抗冲蚀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钨极氩弧焊熔覆技术在钢表面制得的TiC/Ni3Al复合材料无杂质相,颗粒分布均匀;随着预置层中(n+C)含量的提高TiC颗粒的数量增加,材料的硬度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从熔合线到涂层外表面TiC颗粒的形态逐渐从细小球形转变为等轴状、树枝状:A1、Ni、Fe元素呈梯度变化,而Ti元素主要以TiC颗粒物的形式存在于涂层中。在不同冲蚀角度下复合涂层的冲蚀量均显著小于H13钢和0Crl7Ni7A1钢,表现出优异的抗冲蚀性能。
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EcR-PEcVD)法制备微晶硅薄膜,研究了放电气体对薄膜沉积速率、薄膜中H含量、择优取向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r作为放电气体时薄膜沉积速率比以H2作为放电气体时高1.5-2倍,但是薄膜的结晶度较低;以Ar作为放电气体时薄膜的H含量比以H2作为放电气体时的薄膜低;放电气体对薄膜的择优取向和晶粒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用中温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TiC0.81N0.48和TiC0.61N0.44O0.15涂层,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定TiCN和TiCNO涂层的硬度,用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涂层的结构,研究了TiCN和TiCNO涂层在700℃真空退火后的组织结构转变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退火后TiC0.81N0.48和TiC0.61N0.44O0.15涂层的硬度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TiC0.81N0.48和TiC0.61N0.44O0.15涂层在700℃真空退火时,C原子从TiCN晶格析出后先形成sp^3C随着退火时问的延长,sp^3C逐渐向sp^2C转变;随后sp^2C团簇增加,无序程度降低,TiCN逐渐分解为TiC和TiN相。硬度的降低,是由于涂层内缺陷密度的减少使应力释放,还与高温下TiC0.81N0.48和TiC0.61N0.44O0.15涂层组织结构的转变,特别是sp^3C和sp^2C的形成有关。与TiC0.61N0.44O0.15涂层相比,在700℃真空退火时TiC0.81N0.48涂层组织转变的进程加快,热稳定性能较差。
研究了Mg-9.8Gd-1.6Y-0.02Zn-0.5zr(GWl02)镁合金挤压棒材的显微组织和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520℃均匀化处理的GWl02镁合金的组织主要由过饱和镁固溶体、少量凝固期间析出的颗粒相Mg5(Y0.6Gd0.4)和非平衡相Mg3(Gdo0.5,Y0.5)组成。挤压变形并在200℃时效热处理60h后,从过饱和固溶体中弥散析出大量针片状β″相和β′相。该镁合金经过挤压变形后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挤压方向合金的抗拉强度显著低于挤压方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GWl02合金的强化,其主要原因是长周期结构相(LPSO)与位错的相互作用和晶界上无沉淀析出带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稀土Y对金属问化合物Mg17A112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能细化Mg17Al12的显微组织,导致形状不规则的Al2Y新相和连珠状的共晶组织α-Mg+β+Mg17Al12的出现。适量的Y能提高室温下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添加量为2.0%时(质量分数)性能最佳,过量添加使性能有所降低。
使用热处理风冷炉模拟研究了大型汽轮机转子内外径处的冷却速率对转子材料30CrMoNiV511钢的组织转变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冷却速率对转子材料的强度影响不明显,而对冲击韧性的影响显著。随着淬火冷却速率从50℃/min逐渐降低至7℃/min,淬火组织由下贝氏体逐渐向上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及其混合组织转变,冲击韧性由66J急剧降低到16J;当冷却速率降低到5℃/min以下时,组织中出现先共析铁素体,且上贝氏体铁素体粗大,碳化物分布极不均匀,冲击韧性极差。不同冷却速率转子钢的微观组织及碳化物析出形态和分布是决定其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论文](胡小锋;刘树伟;李秀艳;戎利建)
(王强;吴细毛;李春和;段启强;杨恩娜;张广平;张哲峰)
(王元清;刘希月;石永久)
(郝栋;姜春海;杨振明;张劲松)
(叶芸;颜敏;陈填源;蔡寿金;郭太良)
(李承波;刘胜胆;王国玮;金亚楠;张新明)
(盛敏奇[1,2];钟庆东;吕臣凯;万康)
(董志华;陈登福;龙木军;张星;申嘉龙)
(杨贵荣;赵虎;宋文明[1,2];李健;马颖)
(赵志浩;徐振;王高松)
(黄志权;黄庆学;马立峰[1,2];林金保;庞志宁)
(朱韬;纪秀林;张秋阳;王树奇;施伟)
(程华[1,2];钱永产;薛军;吴爱民;石南林)
(朱丽慧;张雨萌;彭笑;Peter L刘一雄)
(陈庆荣;杨忠;李建平;吴永兴;刘继林;杨志玲)
(杨子俊;李永刚;卫英慧[1,2];侯利锋;郭春丽)
(黄军波;何毅;霍洁;殷福星)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主  编:叶恒强
地  址:沈阳文化路72号
邮政编码:110016
电  话:024-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28/tg
邮发代号:8-185
单  价:20.00
定  价:120.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合金金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