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患者吃了来那度胺可以活多久

追踪o新进展o其他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后 来那度胺长期维持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小发表时间:
(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如何进行来那度胺的维持治疗目前尚未定义,最近,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Qaiser
Bashir等的一个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ASCT后长期使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MM患者的生存期。(Cancer. 日在线版)本研究共纳入464例在ASCT后接受了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MM患者,其中46%的患者在ASCT 4个月内开始接受来那度胺治疗,54%的患者在ASCT
4个月后使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两组相比,早期治疗并未带来无进展生存期(PFS)或总生存期(OS)的获益。然而,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时间≤2年的患者相比,维持治疗时间&2年的患者获得了更长的PFS(HR=0.13,95%CI
0.04~0.38;P&0.001)和OS(HR=0.09,95%CI
0.03~0.26;P&0.001)。且维持治疗时间≤3年和&3年的患者相比,后者获得更长的PFS(HR=0.02,95%CI
0.00~0.44;P=0.012)和OS(HR=0.05,95%CI
0.00~0.83;P&0.037)。在安全性方面,464例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MM患者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仅为3%,且其发生率与维持治疗时间无关。因此,研究者总结道:对于接受ASCT治疗的MM患者,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而且维持治疗持续时间越长、获益越显著。(编译 温琦 审校 刘启发)
      多发性骨髓瘤新药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新药来那度胺
来拉度胺主要用于具有5q缺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的输血依赖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此外,到2006年1月为止,还有至少17项旨在评价来拉度胺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在世界各地展开。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Revlimid)fda批准revlimid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美国细胞基因公司的来那度胺(lenalidomide/revlimid)。revlimid为口服制剂,evlimid(lenalidomide)是由celgene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致死性血液疾病以及癌症的药物。该品是用于治疗孕吐曾引起数以千计的婴儿出生缺陷沙利度胺(thalidomide)的加强版,具有抗癌潜力。与沙利度胺相比,其不良反应更少,研究证明其不会引起婴儿出生缺陷。
2005年9月,fda肿瘤药物顾问委员会建议以revlimid用于治疗输液依赖型贫血症。输液依赖型贫血症是由于5q染色体异常相关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引起的。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接受了revlimid的上市申请。同时,该品在欧洲获得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罕用药物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罕用药物的地位。
celgene公司计划在2006年第一季度分别向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本品用于治疗复发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补充新药申请。revlimid对细胞内多种生物途径都有影响。目前celgene公司仍在进行本品的血液学和肿瘤学治疗作用评估,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实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全球大约有30万患者。当骨髓中的血细胞始终处于不成熟阶段从而不能履行其必要功能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就会发生。骨髓中充满了这些不成熟细胞,抑制了正常细胞的发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必须经常依靠输血来抵抗贫血、疲劳等症状,直到发展成为威胁生命的铁超负荷或者铁中毒。该疾病的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治本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控制症状。超过一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出细胞染色体变异,包括一个以上染色体的部分或完全缺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细胞染色体异常出现在5、7和20号染色体的q缺失。另一比较普遍的变异是8号染色体的额外复制。5q染色体的缺失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比例可达20%~30%。
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美国细胞基因公司的来那度胺的一个新适应证,即合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治疗已经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那度胺属免疫调节剂。在临床试验中,来那度胺合用地塞米松治疗的大多数副反应和严重副反应都较单用地塞米松疗法更为频繁。
在延长寿命方面,有研究显示,微量来那度胺能够大大提高免疫系统中用于对抗病菌、肿瘤等入侵者的化学物质数量。在这些保护性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浓度提高了100多倍。此外,增强身体防御能力也能够提高流感疫苗等疫苗的功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疫苗的免疫性会逐渐减弱。借助于这种药物,一个人的最后岁月将变得更健康,从理论上说,老年人可以更快乐地生活同时提高自身的生产力。
进一步研究显示,来那度胺能够以一种其他药物无法做到的方式提高cytokine数量。测试结果显示,微量来那度胺能够让cytokine白介素-2的含量提高120倍,浓度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根据《临床免疫学》杂志报道,这种药物同样能够提高另一种保护性cytokine——干扰素伽玛的水平。专家指出,服用这种药物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延长寿命,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晚年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大规模测试将于2011年进行,广泛采用这种药物有望在几年内成为现实。
本文由北京环宇达康医疗(Globe Cancer MDT Consultation Co.,Ltd)编译,癌症患者需要美国会诊和国际就医请拨打400-666-7998联系我们的医学经理,或者登录北京环宇达康医疗(Globe Cancer MDT Consultation Co.,Ltd)官方网站全球肿瘤医生网www.globecancer.com,了解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多发性骨髓瘤服用来那度胺第
指导意见:
多发性骨髓瘤,服用来那度胺第五疗程, 头皮发痒,额头浮肿, 吃西替利嗪片无效,可有口服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清淡饮食,少吃鱼虾,羊肉等高组织胺食品,多喝热水,利于预防过敏发生。
条回复,点击展开全部
参考信息不作为诊断医疗数据
版权所有:169健康网()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地塞米松|沙利_新浪网
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血液性疾病,属于浆细胞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目前,我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将逐年上升。目前难治、复发MM治疗仍是国内外面临的一大挑战。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卡非佐米+地塞米松或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是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主要方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学者认为,达雷木单抗联合新一代的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卡非佐米或泊马度胺可显著提高难治、复发患者的疗效。此外,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1配体、嵌合抗原受体重定向T细胞等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为难治、复发MM患者提供了治疗的选择。来那度胺,别称为雷利度胺,是沙利度胺的一个重要衍生物,是新基(Celgene)公司研发的第2代口服的免疫调节药物。来那度胺邻苯二酰环上C4位的氨基使其化学性质比沙利度胺更加稳定,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作用;相比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临床应用更安全,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沙利度胺,几乎无神经毒性和致畸性,对多种血液病和实体恶性肿瘤都有作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5年12月批准其用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的治疗,2006年6月批准其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2013年3月批准其用于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治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3年1月批准其用于经过至少一次治疗后MM患者的治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依鲁替尼、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方案在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表现出高效性,有效率达76%,应进一步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评估。由于来那度胺抑制血管新生和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各种肿瘤研究结果,未来该药必将在血液恶性肿瘤乃至良性疾病中起到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也会为多种血液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欢迎分享转载!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请问: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如何
请问: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如何
发病时间:不清楚
我父亲去年1月检查出多发性骨髓瘤,用过DVD,VAD等方案,疗效均不理想,每次化疗都感染,目前骨痛难忍,医生建议用万珂治疗,不知万科疗效好还是来那度胺疗效好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向医生提问
(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发性骨髓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