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里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代价是什么意思?

虚拟币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的玄学
在币圈,“去中心化”是个很玄乎的概念。在技术上,在经济上,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什么是去中性化,什么样的去中心化程度高,什么样的去中心化程度低
我们见过的事物里,有什么是去中心化的?
去中心化常常和市场经济一起出现。就好像那个戈尔巴乔夫的经典问题:谁管理伦敦的面包的供应与需求?就是一个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思想的碰撞。简单来说,推动一个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发展起来,背后的思潮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奥派经济。
简单的用面包店的市场经济来看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不够的,面包店的面包无法互通,而比特币是一种互通的货币。为了解释这个全球互通的属性,大家也常用黄金来做例子,尽管黄金的开采和交易现在都不是自由的。
从互联网技术上看,第一个进入公众生活的去中心化产品,应该是BT下载。中心化的下载,是用户直接从网站的服务器上下载,能不能下,有没有速度,都要看网站的。在人多的时候就容易堵塞变慢。而去中心化的BT下载,用户可以从其他用户那里下载,同时也上传给别人。在人多的时候,速度会很快。最开始提供资源的节点下线了,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营,其他人依然可以继续分发下载。
所以,大家总结出来了去中心化的几个特色:Peer-to-peer
(节点间没有地位高低,没有中央单位),抗单点失效,服务分散运行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地域,等等等等。这些都没有太多争议。
比特币去中心化的争议
去中心化好理解,可是在比特币这个具体的事物上,什么样是去中心化就有很大的争议。
争议: 矿业的发展带来的是更中心化还是更去中心化?
我自己的观点是后者。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在矿业本身,而是在于对去中心化结构的理解,即:peer-to-peer 里的这个
peer (同侪,这字念柴)是谁?这个问题,如果你回答 peer 是你我这样的小散户,那矿业的发展显然是带来中心化,因为小散户没法用
CPU 挖矿了;如果你回答 peer 是算力,那么矿业发展是引入了更多的 peer和更去中心化。
(一封旧信,当年中本聪在邮件组里写的):
某人写给中本聪的评论:
中本聪的回复:
这封邮件写出了比特币最初的设计思路,值得一句一句好好看看。给中本聪写信的人,问的是如果你的系统有几亿人用的话,是不是要传输的数据太多了。中本聪给出的答复,把“普通用户”和“拥有服务器集群的专业人士”区分来开。初期没有用户的时候,所有人都运行节点,用CPU挖矿。但是成熟以后,普通用户只需要运行SPV钱包(轻钱包),查看和自己有关的交易,而把运行节点的工作交给“拥有特殊设备的服务器集群”,因为他们“尝试获得新币”。按照2008年VISA的结算速度,运行节点处理相当数量的比特币交易每天流量100G,流量成本18美金。
从这封回信来看,中本聪已经预见了矿池的出现,并且指出运行节点是矿池的事情,而不是普通用户的事。也就是说,比特币这个网络的去中心化,只是存在于矿池和矿池之间的这个网络里,和没有算力的用户没什么关系。没有算力的用户,也不需要运行比特币节点。在算力圈内,只要是有dual-SHA256的算力就可以参与挖,这是去中心的。而在用户这边,用户的SPV钱包需要联入算力圈之内,主要功能是识别最长链,并在最长链上验证和自己有关的交易信息。可是,对于以上说法,在币圈也是有争议的,我们继续来看。
争议:为了去中心化,应该让尽量多的人来验证完整的比特币区块信息吗?
一些off-chain钱包,比如币信,其实是你把币给了他们公司,他们公司帮你打理。这类服务完全不参与比特币数据的验证,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钱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全节点钱包。比如 Core 开发组的软件,BitcoinUnlimited
的软件,都是要同步一个几百GB
的数据库,里面存着从2009年到现在的所有区块信息。用全节点钱包,等于是在和矿池用一样的软件,相当于自己是一个一直没有挖到矿的矿工,一直在验证其他矿工提供的区块,以决定自己下一个块怎么挖。全节点要验证世界上每一笔比特币交易是否有足够余额可供支出、是否存在双花、脚本能否合规等等。按照每十分钟出一个1MB
满块的速度,每天增加144MB,每年增加52.6GB。
钱包。比太,electrum 之类,也叫轻钱包,只做简单支付验证Simplified
Verification。支付验证只判断用于“支付”的那笔交易是否已经在链里,在哪个块里。支付验证不需要看到完整的区块信息,只需要区块头的信息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按照每十分钟出一个块的速度,每年只增加4MB。普通用户要查看区块内的信息,就要使用像
http://blockchain.info 这一类的在线区块浏览器服务,自己电脑里没有存储这些信息。
争议就来了,如果用户都用全节点钱包,那去中心化是不是更高呢?
大概有这么几派观点:
极度反扩容派的论调:全节点钱包是最好的,并且最好开放8333端口让其他全节点钱包能找到你,更好地加入到这个节点网络里来,节点网络里的全节点越多越好。节点越多,越不容易被外力管制,也有更多备份抗灾。这样的态度伴生的必然是反扩容,甚至主张缩容。因为每年52.6GB的数据增加,对于个人节点已经是不少,这个数据量用用
SSD已经 有点贵了,大多数人只能用机械硬盘。如果说扩容并且交易量在几年内达到现在的1000倍,达到 VISA 级别,每年52.6TB
的数据,注定没法人人都这么运行。极端反扩容派的论调大概就是如此:此风不可涨!今天扩2M,明天扩3M,扩着扩着就有很多人的电脑运行不动了,破坏了去中心化。所以,链上的空间是宝贵的资源,不是给大家买咖啡用的,要竞价使用,所以BTC
的手续费就渐渐高起来了。
中间派的论调:承认普通用户的全节点有价值,但否认扩容会影响全节点的数量。知名的矿池老板,科普作家江卓尔先生,他的观点就是这样。如今电脑很便宜,硬盘也很便宜,扩容后交易量如果增大个几倍个几十倍,基本不会影响普通用户去设立全节点,毕竟现在一部电影都几十
GB 了,参与到“让比特币更加去中心化,为比特币历史数据多留一份备份”这么伟大的工程里来,这点成本不算什么。去掉1MB
的天花板,让用户群体变多的话,总的节点数量还是会更多的。Gavin Andresen
(其实他是极端派)说的话很有趣:“作为一个兴趣爱好,人们永远都可以运行的起比特币全节点。人们在别的兴趣爱好上(比如运动)花的钱要比这多多了。”
极端派的论调:不挖矿的用户的全节点对网络没有价值,仅仅是个人兴趣。即便作为备份,没有算力的个人节点在比特币网络停摆的极端状况下也因为高难度而无法让网络重新运作起来。如今的比特币网络完全不需要非专业的个人节点来做备份。我个人的观点是极端派,这段会解释详细点。
经济学上来说,普通用户没有动机去维护全节点,非要赶鸭子上架是不对的。普通用户,作为钱包里有钱要花钱的人,只关心自己的钱包是不是安全。只需要去看自己是不是有钱,自己能不能安全地发送交易,私钥不要泄露。普通用户的钱包,应该着重于保护私钥的安全,易于备份私钥,发送交易的界面清晰易用。至于这交易有没有及时被打入区块,有没有双花,还有区块内其他交易的信息,对普通用户来说毫无意义。能双花了更好不是么?如果要移动支付,大家一定会选择手机
APP,而不是笔记本电脑外挂硬盘,全节点是很难使用的。经济学上来说,对验证交易有兴趣的一方才应该运行全节点,也就是收款的商家,交易所,矿池,区块浏览器等等。以咖啡店和
Bitpay这样的支付商为例,用户只关心自己的手机 app 可以把交易信息发出去,尽快拿咖啡走人。而咖啡店关心这个交易尽快被
bitpay 确认后能收到法币。这里面只有 bitpay
关心,这个交易要有效,不要有双花,所以要尽快验证后广播给矿池。所以,bitpay
一定会投资设立验证快网速快又稳定的节点,做得好就可以签下更多的咖啡店赚更多钱。在这个观念里,让链上交易成本低,bitpay
这样的商家越好做,这样的企业节点就越多,去中心化程度反而更好。
普通用户的全节点对去中心化无益。极端派认为,没有算力的节点又去验证和自己无关的交易是没有意义的,验证了你也做不了任何事情来改变这个网络,你还是只能选择跟随算力挖出来的链,最终效果和
SPV 钱包是一样的。
普通用户的全节点对去中心化甚至是有害的。这里有一个“距离”的概念。理想状况下,一个 SPV
钱包,发送一笔交易后,这笔交易应该尽快抵达所有的矿池。所有的矿池都收到了这一笔交易的信息,如果后面再有人发一笔有冲突的交易(双花),就会直接被所有矿池拒绝。由于比特币的网络是渔网状的(small
world 模型),每个节点和另外 N
个节点连接,这个广播交易有一个扩散到全网的过程,从广播交易的节点到算力之间,要跳转几次,这就是节点间的距离。假设网络中除了矿池和区块浏览器的节点,还有大量使用家庭网络的个人节点,他们电脑卡网速慢,却增加了节点到矿池之间的距离,这个扩散的全网的速度可能会被拖累变慢,交易信息发送到了很多个人节点那里,但没有让矿池及时接收到交易信息。
作为一个兴趣爱好,人们永远都可以运行的起比特币全节点。BitcoinUnlimited
开发组和 nchain 凑了150万美金,搭了一套测试网络,运行每秒3000笔的比特币系统(1GB
区块,1000倍于当前交易量)。测试用的矿池并没有很高端的设备,大多是64G 内存配SSD的VPS,甚至有一部分16G
内存的台式电脑。测试相当成功,大区块之下所需的设备远远没有反扩容一派说的那么科幻,说只有 google
才运行得起来。搭建全节点的成本和在比特币产业里的其他成本来说不值一提,绝对不会影响有经济利益的公司机构搭建强壮的节点网络。
无论是上述哪派,都不得不面对着用户的需求:BTC
的链上太堵了,小额交易肯定不行了,连大额买币都困难了。扩大交易容量是必定的,极端反扩容派提出的是链下方案,或所谓的第二层网络方案,主张“小额交易走闪电网络,最后结算的时候再来链上”。而扩容派,特别是极端的扩容派,主张区块链技术比传统的结算网络(银行)的结构更先进更安全成本也更低,认为第二层网络是开倒车。如今,
BTC 彻底被反扩容派控制,扩容派已经全体挪到了 BCH 上,这两条路看看谁会走得更好呢?
www.tucaod.com
我的更多文章:
( 11:01:32)( 15:31:36)( 15:22:31)( 14:02:38)( 22:07:2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区块链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区块链去中心化表现介绍-闽南网
区块链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区块链去中心化表现介绍
来源:天畅网
  区块链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现在区块链越来越火爆了,连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都加入了,但是都提到了一点去中心化,这是个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去中心化意思:
  举个栗子,拿腾讯区块链来说,去中心化的表现就是:
  1、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区块链上记录的所有信息一旦记录很难篡改、无法隐藏,用户随时可以查阅,通俗的说
  2、永不宕机
  基于公有链的区块链,不受任何机构或者个人的影响,只要激励机制有效,互联网存在,区块链就存在
  3、民主决策
  自下而上的决策,区块链提出多种不同的共识机制,帮助用户有效的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共同参与重大决策。
原标题:区块链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曾少林
“夏夜与美食更配”在泉州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趁着夜里的些许凉意,约上亲朋好友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为什么说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根本的特征?为什么说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根本的特征?苏宁财富资讯百家号从区块链诞生以来,去中心化一直被业界作为区块链的核心属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一些业界大佬纷纷开始否认这一点,甚至有人声称去中心化这个词是区块链行业翻译产生的重大误导,呼吁翻译成“点对点”,任何区块链应用的规则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倾向,可能会误导很多区块链创业者,使其在探索区块链应用落地的过程中走弯路。什么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翻译自英语单词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缀de-、词干central、后缀-ization组成。其中,词干central意为“中心”,后缀-ization意为“……化”,而前缀de-则有离开、除去、取消、相反等含义。因此,将其翻译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确的。那么,去中心化具体而言是什么含义呢?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于2017年2月发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去中心化的含义。他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区分计算机软件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构、治理和逻辑。架构中心化是指系统能容忍多少节点的崩溃而可以继续运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个人和组织能最终控制这个系统;逻辑中心化是指系统呈现的接口和数据是否像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区块链是全网统一的账本,因此从逻辑上看是中心化的,这一点无可置疑。从架构上看,区块链是基于对等网络的,因此是架构去中心化的。从治理上看,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使得少数人很难控制整个系统,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构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为区块链带来三个好处:容错性、抗攻击力和防合谋。区块链与传统分布式系统的5点区别作为一种全新种类的分布式系统,区块链往往被错误地当作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或日志系统,实际上区块链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去中心化。现在我们来审视一下区块链与传统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1)一致性算法:区块链需要解决的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即网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欺诈节点,可能会故意违反协议或传输错误的数据,因此区块链往往采用拜占庭容错的一致性算法(通常称为共识算法),如BFT、PoW、PoS等;而传统分布式系统只需考虑节点失效和通讯错误的情况,往往采用paxos、raft之类的一致性算法,这类算法不能对抗欺诈节点。(2)中央控制方:在区块链网络中是不存在中央控制方的,没有一个节点可以控制或协调账本数据的生成,各节点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协调,生成一致的账本。而传统发布式系统则往往是由一个机构进行控制,统一调度各节点参与运算。(3)规则制定:区块链的规则就是共识协议,又称共识机制,共识算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共识机制一般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设计制定,并开发出相应的程序,提供给社区使用。这一点似乎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一样,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的改变、升级是需要社区对此有一致的共识,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则任何人都可以实施硬分叉,另建一个社区、一条链。这就是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过程。(4)计算模式:由于区块链节点之间不具有相互信任,因此区块链的业务计算是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的,智能合约代码在网络上的所有(或部分)节点上同时运行,其执行结果通过共识算法在全网进行验证,通过这种计算上的冗余来保证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系统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同样的运算只需在一个或少数几个节点上进行,结果也无需其他节点验证,可以获得很高的效率。(5)性能:区块链是以相对的低效率来换取公正,目前主流的公有链每秒只能处理几笔到几十笔交易,更高效的区块链软件正在研发之中;而分布式系统的性能理论上可以无限提升,目前已达到每秒数十万笔交易。由此可见,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系统,通过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实现了非信任网络环境下的最终一致性,代价是相对较低的效率。如果剔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因素,由一个或几个中心节点来控制整个系统,则这种效率的牺牲变得毫无必要,区块链就退化为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关于“多中心化”和“弱中心化”这两个概念似乎是国人发明的,也许是孤陋寡闻,笔者尚未找到国外有类似的概念,也没有找到对二者含义的明确描述。这里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来进行分析。所谓“多中心化”,意思是在链上存在多个中心节点,还有其他非中心的普通节点,所有的交易必须通过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其实,这种模型与区块链的“全节点/轻节点”模型是一样的,关键之处有二:一是在所有的业务场景下,轻节点是否有权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全节点来参与交易。也就是说,全节点之间是否可以自由竞争,如果存在一个业务场景,全节点是垄断的、排他的,这样的模型就不是“多中心”而是“单一中心”;二是全节点的数量是否足够的多。如果全节点很少,则很容易实现共谋,形成寡头垄断,这样的模型仍然是中心化的。至于“弱中心化”,就更像是个文字游戏,弱中心在某些场景下就是强中心、单一中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中心”了。“去中心化”不等于去监管人们之所以试图否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或许是因为错误地认为去中心就是要去监管。其实并非如此。监管与“去中心化”并不冲突,“去中心化”去的是中央控制方和中介方,而不是监管方。区块链技术从来就不排斥监管,监管节点可以方便地接入任何一个区块链网络。由于区块链的公开透明特性,监管机构反而可以更加方便地监控整个系统的交易数据,而且由于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交易一旦发生后即不可更改、不可删除,那种数据造假蒙蔽监管的情况就不可能发生了,更有利于监管机构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区块链将成为监管科技(RegTech)的重要工具。对于监管机构需要干涉交易的情况,如法院冻结资产等,区块链也提供了可用的手段,例如著名的以太猫游戏(CryptoKitties)中就有类似的设计。CryptoKitties中设计了一个CEO角色,该角色由掌握指定私钥的用户所有,通过智能合约,CEO有权随时停止以太猫的创生、繁殖和交易,如果将该角色的私钥交由监管机构管理,监管机构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介入,对系统进行所需的控制。这种监管机制仍然是去中心化的,因为所有的监管规则都事先写在智能合约里,即使是监管方也无法任意更改。这种去中心化的监管模式使得监管机构在获得必要的监管能力的同时,也必须依法监管,不能任意妄为。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根本的特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根本的特征,只有从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考虑,才能找到真正适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如中国银联跨行信用卡积分交换平台、苏宁金融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等。如果否认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本质去寻找应用场景,则将会是缘木求鱼,最终用低效率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心化系统。当然,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上只能有区块链。未来,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与中心化的传统互联网是可以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中心化机构可以作为普通的参与方接入区块链,为区块链网络上的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洪蜀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苏宁财富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原创解读财经要闻 传递苏宁金融智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专注AI,物联网,区块链,安卓以及相关安全技术
区块链去中心化有那么有用吗?
作者:maxdeat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你说的很多地方不对,但是这个问题本身,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我先说说问题本身,最后再来谈你说的。
我们首先来明确区块链的作用:
1,我们的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机制,都是中心化的。
2,绝对的去中心化并不优于绝对的中心化,这点类似民主和集权的关系,中心化拥有集权带来的好处,而民主带来的坏处,去中心化也一个没落下。基本上,中心和去中心的概念推广到社会体制,就是集权和民主。
3,区块链并不直接带来绝对的去中心化,它只是一个可以用来去中心化的工具。就如同议会制,选举,投票,三权分立可以作为民主的工具一样,不同的区块链,根据采取的共识机制的不同,几乎就像是绝对民主,代议制民主这些不同的民主制度一样,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
综上,区块链是一种工具,但是,它和很多人描述的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创造无政府主义或者绝对自由和平等的工具,它只是一种能够去中心化的工具。并不是使用了区块链就会带来绝对的去中心化,而是,在目前这种几乎任何服务或者应用都必须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提供的社会中,提供一种中心化的方式之外的,能够提供某种程度上去中心化的服务的选择。
——————————————————————————————
明确了区块链的作用之后,我们回到这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去中心化吗?
我的答案是:
但是,我们需要区块链的地方,并不是你想的那些。
有三个场景,我们需要去中心化。
1,已有中心,我们想要去中心。
2,没有中心,但是我们急需中心。
3,由于没有合适的中心,所以无法成立的场景。
我们来分开讨论这三种场景。
——————————————————————————————
1,第一个是最常被提到的场景。这里,中心可以是中央权威,例如政府,银行,也可以是第三方中介,例如滴滴,例如微信等等……然而,就像我说的,这是我们最先想到的,也是区块链最先应用的(比特币),但是,却未必是区块链最能一展拳脚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天然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同时,在成本上,区块链系统并不比中心化系统有天然的优势。此外,在匿名性,隐私性上,以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所能提供的优势很有限。所以说,现存的区块链系统和现存的中心化系统竞争的话,优势基本只有一个,就是去中心化,而劣势则非常多。
而相反,大量的区块链项目,尤其是采用ICO的公有链,为了吸引投资者,总是把目标市场定在某个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领域,把自己描写成某个著名公司或者应用的替代者,例如,我们要取代银行(支付宝),我们要取代腾讯(百度),我们要取代滴滴等等,而这些领域,恰恰是中心化竞争对手最强大的领域,因为很显然,如果对手本身实力不强,那么它凭什么这么出名?而以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无论是功能,输出,还是隐私性,区块链和这些成熟的中心化应用,几乎都没有一战之力。
于是,区块链在这个领域和中心化系统竞争,只有两种可能——
a,对匿名性和隐私性远超其他性能的应用:例如黑市交易,洗钱。这里明确一点,区块链并不天然提供隐私和匿名性,但是,由于任何中心化系统都不可能提供绝对的隐私和匿名,所以区块链技术是唯一有可能实现隐私或匿名的技术。然而,目前在隐私和匿名方面,区块链技术仍旧很局限,基本上,除了账本,也就是数值交换系统之外,其他的应用都无法实现。
b,中心化系统实在是做得太烂的情况:例如,津巴布韦币这种。但是实际上,但凡是中心化系统做得不太烂,易用性和性能都还是强于去中心化系统。所以,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性能和中心化系统还是差距很大,所以,除了某些性能不重要的应用,例如之前说的洗钱这种,否则,基本上一般大众还是会选择中心化系统,毕竟中心化的概念更深入人心。
但以上两点已经说明,去中心化本身,其实并没有天然的优势,和中心化系统比,最终还是看哪个更好用。
——————————————————————————————
2,这里,是很多人忽略的,但却是区块链最有希望落地的领域。
首先,这个领域的公有领域很少,因为基本上,在公众的范畴内,能够产生中介的领域,经过了这么久的互联网热潮,基本上都已经被第三方占据了。所以能够使用区块链而且还没有中心化竞争对手的场景,几乎不存在。
但是,在具体的,非公众领域,这种场景有很多。
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a)因为各种原因天然没法找到中介的。
b)利益太小没有中介生存空间的。
c)新出现还没有衍生出中介的场景。
a类——只要考虑一个多方场景,如果多方有利益冲突,有信任问题,但是没有中介的,大抵都是此类。从这种角度讲,朝核问题也算,而且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国际性事务上,如果涉及到五常,而且其中几方有分歧,基本都谈不拢,因为没有哪个机构有资格当五常的中介。
这个并不是特例,而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通常情况,能够作为第三方的,主要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还有一些互联网巨头。然而,它们之间想要找第三方的话,就会出现找不到第三方的尴尬情况。同理,如果涉及到跨国的一些大企业之间的合作,那么找不到可以信任的第三方的情况就很多了。
而区块链在这个领域就有大展拳脚的空间了,例如最早的联盟链之一ripple,以及目前最大面向金融领域的r3,都是这类公司。ripple主要面向的就是银行跨国交易的结算问题,这东西就是一个困扰了金融界很久的问题,传统方式效率非常低下,而又没有这些跨国银行中介都能够信得过的结构当中介。区块链就是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b类有很多,基本上,在产业链上横向或者纵向产生关联几个公司之间,经常会希望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但是又有信任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中介。如果这几个公司是金融机构,那么刚才已经说了找不到中介的问题。如果这里面其中有个企业占主导地位,那么它可以充当中心或者第三方的角色。然而,如果没有,这些企业也不是政府,金融或者互联网巨头,那么他们通常就会找政府,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巨头当第三方。
但是,有的时候你想找第三方,第三方却未必看得上你,或者,第三方开的价钱太高。
于是,通常情况下,这种合作就只能作罢。
然而区块链就提供了这种可能性,目前这个方向,例如物流,供应链这种涉及多方的场景,都是区块链应用的热点。
c类可以说是区块链应用的甜区,但是这方面的场景可遇不可求。目前我所知的一个很热门的领域是能源——去中心化的能源市场就是一个新兴场景,供给来自家用的太阳能板,需求来自电动车,而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又刚刚由智能电网完成。这个领域有中介的需求,但是暂时还没有中介进入,而这个时候区块链出现了,于是目前有不少在这方面应用的项目。
————————————————————————————————
3,其实,这是才是区块链的潜力所在。
以上,2是区块链能够迅速落地的领域,1是我们看得到的区块链能够逐渐取代的目标,而这里,才是区块链技术令人兴奋的部分——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应用和服务,都是中心化的,而现在,没人能够想象,去中心化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
在生活中,其实类似于2里面所举的因为缺少信任或者第三方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如果某个,或者某几个去中心化区块链达到了如同微信或者银行或者手机这种普及程度的话,人人都可以基于它架构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来解决信任问题,大到借贷,交易,财产转让,小到打赌,游戏,都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
这个,是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被人看好的原因,就在于它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去中心化吗?
答案是需要,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些,但是,可能比你想得还更需要。
最后回应一下你问题里面的部分。
1,可信度。首先,区块链不仅仅是可信的储存,可信的储存只是输出,区块链是一个能够保证输出可信的系统。
其次,其实,源头造假是个问题,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问题,造假账的可不一定是刚记上的时候就造假。诚然,区块链领域目前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保障数据来源的可信,因为区块链本身并不能保证这个。然而,区块链能够做到如果有人造假,他的记录可以被溯源,可以被检测,可以被追责,这个人可以被黑名单,很多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而在很多中心化系统中,你做不到这一点。
再次,你所说的例子,恰恰是中心化的问题。刷信用或者水军这种东西,技术上想要防止太简单了。之所以这种情况存在,恰恰是因为完全防止刷信用这种东西,对于中心是不利的。例如某宝,你难道觉得它是个中立的平台?是商家在养着它啊!它自然会站在商家一边,刷单这种事只要不过分,它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
2,安全性,区块链并不保证安全性。它不比传统系统更安全,也不比传统系统更不安全。如果说你觉得公私钥加密系统安全的话,你可以自己把你存在云盘里的东西加密一遍。如果你觉得记私钥太麻烦的话,你也可以把它存在你云盘里。
3,稀缺性,稀缺性和区块链以及去中心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4,容量。容量是大问题,去中心化系统容量天生不如中心化系统,所以,需要高容量的应用,可以根据需求选取中心化程度较高去中心化程度较低的区块链系统,基本上,所有的所谓大容量高并行低延迟的区块链系统,其实都有某种程度上的中心化,中心化程度越高越快。
之前已经说了,区块链提供的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而是,你可以用它在任何层面,进行任何程度的去中心化。所以,你对容量需求高,就少去中心化一点好了,至少在可靠性上,它可能会比完全中心化的系统强。
扫码向博主提问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擅长领域:
安卓开发及安全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如何去中心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