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毒蘑菇烹饪熟了还是刚煮熟的粽子不能吃吃

提醒兴国人|江西18人吃了这个中毒,紧急送医!这东西吃一口就可能送命!
紧急提醒!
在5、6月多雨的气候里!
又到了这东西致命的高发季!
程女士到山上采摘了大半桶蘑菇
洗干净之后
晚上7点来钟开始煮
一家四口因为中毒严重
被送到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
野生蘑菇味道鲜美,很多亲朋好友得知程女士采摘了大半桶回来,都过来吃饭,当晚共18个人食用了疑似毒蘑菇,没想到的是饭后,大家出现了腹泻呕吐的反应。
大家腹泻、呕吐情况加重后,18人都陆续被送往了医院救治,程女士一家四口因为严重被送到医院抢救,根据医生诊断,就是疑似野生毒蘑菇惹的祸。
这一家人所幸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介绍,每年这个季节都是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预防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采摘食用,仅凭经验或者认为开水里多煮就没事,甚至用所谓的银针试毒,都是不靠谱的。
鄱阳2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5月28日中午,鄱阳南山村姚万组村民邹金荣(女,54岁)和其儿媳李海芬(女,32岁)在家误食采摘的野蘑菇,午饭后李海芬前往浙江温州打工,深夜两点左右因肚子痛并出现呕吐,送往温州市附一医院治疗,经检测食用蘑菇是一种毒蘑菇,学名叫鹅膏毒肽类蘑菇,现已对其进行换血治疗,目前在重症监护室。
而早在去年,
江西就曾发生过
祖孙四人误食毒蘑菇
后紧急送医抢救的事件
由于误食毒蘑菇导致肝脏严重损伤
两个年幼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
蘑菇中毒跟其他的农药中毒不一样,蘑菇毒素会产生变异,也许很多村民觉得自己有经验,认为这个蘑菇我以前都吃过,没有中毒过,但为什么今年中毒了?其实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蘑菇毒素因为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发生变异。
江西省食药监局曾多次下方紧急通知,4-6月是蘑菇中毒高发季节,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自今年起,每年3月~6月在全省范围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百日宣传大行动。省食药监局提醒,居民千万莫贪鲜,采摘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中毒还伴随幻觉的
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
这绝不是值得尝试的
千万 千万 千万
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吃菌类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炒熟炒透后再吃
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如果菌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2.吃菌同时不要喝酒
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3.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
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4.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就医
食用蘑菇后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同时保留好那些蘑菇,方便医生研判和对症治疗。
还有这些蘑菇你不要采:
蘑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大家在选购、烹饪时,
千万不能大意哦!
请扩散周知!
来源:综合赣州发布、综合都市现场、南昌晚报、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家6口吃它丢命!眼下是生长旺季,千万别吃!
近期雨水丰富、气温升高,各类野生菌生长繁殖旺盛。
昨天,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健康提醒,我省已进入毒蘑菇中毒高发季节,请大家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
每年6-10月,是我省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因毒蘑菇种类繁多,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生物分类学知识,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也很难识别。
我省每年都有
食用野生菌中毒案例发生
(图片来源:当事人家属)
事发当天,他们去山上采了大概1公斤的野生蘑菇。一家人用蘑菇做了汤料放入面条中,6人都吃了。当天夜里,每个人都上吐下泻,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救治,潘大伯夫妇、大儿子及两个女儿、20多岁的外孙相继去世。
同年10月,浙大一院收治了1例吃毒蘑菇中毒的患者。患者是台州临海人,五十多岁,家里有桔树,他在桔树下采了蘑菇,觉得这些蘑菇和平时在菜市场看到的蘑菇很像,蘑菇盖中间是淡灰褐色的,边缘呈白色,菌柄也是白色,看起来不像有毒菇。他便煮了蘑菇汤,觉得特别鲜。
当晚,他上吐下泻,送到当地医院洗胃,又因可能暴发肝肾损伤,紧急送浙大一院救治后,顺利出院。
患者带来了吃剩的蘑菇,医生判断是白毒鹅膏菌,和永嘉那家人吃的是同一种菇。
我国有435种毒蘑菇 
有些吃1-3朵就可致命
野生菌俗称野生蘑菇,世界上有毒蘑菇约1000多种,据《中国毒蘑菇名录》记载,我国有435种。导致食用野生菌有毒的物质,主要是天然的生物毒素,也叫蘑菇毒素。  
(《中国毒蘑菇名录》展示的部分毒蘑菇)
误食毒蘑菇事件以6月-9月发生频率最高,其中7月为最高峰。
2011年-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中,由毒蘑菇引起的死亡人数为395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3.4%。
(图片来源:浙江健康教育微信 点击可看大图)
我省发生的几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主要由多肽类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等两类蘑菇毒素引起,它们会产生肝肾毒性和胃肠炎毒性,主要存在于鹅膏菌、褐鳞伞和盔孢伞菌中。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点击可看大图 )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点击可看大图)
还有些公认可食用的野生菌,也含某种毒素,导致部分不耐受人群中毒。如青头菌,肠胃不好的人群食用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某些牛肝菌或鸡枞菌,对部分人群会引起头痛、虚汗甚至幻觉等症状。
吃了野生蘑菇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能是中毒了
【毒蘑菇的认识误区】
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3.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5.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6.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7.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8.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9.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10.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惨剧。
(以上问答来源于浙江健康教育微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来源:浙医在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您目前所在位置: &
蘑菇相关问题
相关特产百科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特产
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 每年的夏秋季节,受到大量雨水的滋润,那大山里的一朵朵小蘑菇偏破土而出,一朵朵的可爱至极。但是,也有的蘑菇可爱的表面下,蕴藏着一颗狠毒的心。有些蘑菇是带剧毒的,一般不可轻易采摘不认识、不确定的蘑菇来食用。那么,想要辨别蘑菇是否有毒,你还得掌握一下的知识。
&可食用青头菌
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一、看生长地点
& 一般来说,无毒蘑菇的生长地区,一般都是比较清洁、干爽的草地,或是松树、桉树等比较干净的地方;而有毒的蘑菇,往往生长环境都是比较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阴暗、潮湿地带。
&可食用鸡纵菌
二、闻气味
& 云南地区的大多数可食用野生菌,都有固定的香味,而且没有明显的异味;而有毒的蘑菇,往往都是有辛辣、恶臭,还有很大阵苦味。
&漂亮的毒蘑菇
三、看外观形状
& 一般来说,有毒的蘑菇,颜色往往比野生可食用菌的鲜艳许多;而且菌伞上多呈现颜色为红紫、黄色,或是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漂亮的毒蘑菇
四、变色实验
& 如果你不确定你采摘的蘑菇是否有毒,那么可以按照以下两个小方法来做个实验:
& 1、变色实验:首先用个葱白,在蘑菇菌盖是哪个擦一下,如果从白变成了青褐色,那么说明有毒,如果没有变色的话,那么说明是无毒的;如果是有毒的菌类,煮熟以后遇上银器会变成黑色;遇到葱白则会变成蓝色或是褐色。
& 2、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 不过,在这里奉劝大家,不管在任何的季节里,对于不认识的蘑菇切忌不可以轻易的采摘食用,以免误食毒蘑菇而发生严重的中毒事件。自媒体综合滚动
江西18人吃这个中毒送医!这东西吃一口就可能送命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6月2日,程女士到山上采摘了大半桶蘑菇,洗干净之后,晚上7点来钟开始煮,食用后,一家四口因为中毒严重,被送到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
紧急提醒!在5、6月多雨的气候里!又到了这东西致命的高发季!
6月2日,程女士到山上采摘了大半桶蘑菇,洗干净之后,晚上7点来钟开始煮,食用后,一家四口因为中毒严重,被送到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
野生蘑菇味道鲜美,很多亲朋好友得知程女士采摘了大半桶回来,都过来吃饭,当晚共18个人食用了疑似毒蘑菇,没想到的是饭后,大家出现了腹泻呕吐的反应。
大家腹泻、呕吐情况加重后,18人都陆续被送往了医院救治,程女士一家四口因为严重被送到医院抢救,根据医生诊断,就是疑似野生毒蘑菇惹的祸。
这一家人所幸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介绍,每年这个季节都是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预防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采摘食用,仅凭经验或者认为开水里多煮就没事,甚至用所谓的银针试毒,都是不靠谱的。
鄱阳2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5月28日中午,鄱阳南山村姚万组村民邹金荣(女,54岁)和其儿媳李海芬(女,32岁)在家误食采摘的野蘑菇,午饭后李海芬前往浙江温州打工,深夜两点左右因肚子痛并出现呕吐,送往温州市附一医院治疗,经检测食用蘑菇是一种毒蘑菇,学名叫鹅膏毒肽类蘑菇,现已对其进行换血治疗,目前在重症监护室。
而早在去年,
江西就曾发生过
祖孙四人误食毒蘑菇
后紧急送医抢救的事件
由于误食毒蘑菇导致肝脏严重损伤
两个年幼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
蘑菇中毒跟其他的农药中毒不一样,蘑菇毒素会产生变异,也许很多村民觉得自己有经验,认为这个蘑菇我以前都吃过,没有中毒过,但为什么今年中毒了?其实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蘑菇毒素因为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发生变异。
江西省食药监局曾多次下方紧急通知,4-6月是蘑菇中毒高发季节,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自今年起,每年3月~6月在全省范围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百日宣传大行动。省食药监局提醒,居民千万莫贪鲜,采摘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中毒还伴随幻觉的
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
这绝不是值得尝试的
千万 千万 千万
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吃菌类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炒熟炒透后再吃
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如果菌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2。吃菌同时不要喝酒
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3。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
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4。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就医
食用蘑菇后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同时保留好那些蘑菇,方便医生研判和对症治疗。
还有这些蘑菇你不要采:
蘑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大家在选购、烹饪时,
千万不能大意哦!
请扩散周知!
来源:综合都市现场、南昌晚报、人民日报等
分享文章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Sina.cn(京ICP0000007) &&吃了毒蘑菇,不疯魔,也难活
吃了毒蘑菇,不疯魔,也难活
日05时05分来源:
在魔法世界里
蘑菇总是充满了奇妙的魔力
咬了一口蘑菇的爱丽丝
立刻变小,下巴撞到了脚面
又咬了一口
则瞬间变大,头也插进了树梢
现实生活中
如果你不幸吃到了致幻的毒蘑菇
或许有机会误入一个诡异的“空间”
有人戏言,那是蘑菇眼中的世界
兴全基金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主讲人/张辰亮
时长:约32分钟
我们来到了云南!
云南市场的食用蘑菇和我们平时吃的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菌不太一样。得益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被称为“食用菌王国”,当地人把野生菌亲切地叫做“菌儿”。
“吃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家昆明的菌儿餐馆挂着横幅。这“一条腿的”当然就是菌儿们了。
有的蘑菇被拿来泡酒:桌子上硕大的玻璃酒坛里泡着松露、松茸;另一边的烤架上还有烤蘑菇:在烤架上的个头如一元硬币、菌盖绿色的青头菌——把菌柄掰掉,往菌盖里倒入鸡汤,像一个个小碗一样放在架子上烤,菌盖背面的水分被烤出,正面又不断地吸收着鸡汤,蘑菇和鸡汤的鲜香就如此完美地结合了。
鸡枞:“九头身”野孩子
鸡枞是一种较为名贵的菌。鸡枞长在白蚁窝中,与白蚁共生。白蚁窝建在地下,鸡枞的菌柄必须足够长才能伸出地面“开伞”,所以鸡枞的菌柄如同“大长腿”,长度是菌盖的数倍。这种苛刻的生长条件使得人们无法进行人工养殖,因此“物以稀为贵”。
储存条件不佳的时候,人们在鸡枞中加入大量的油和辣椒炒制,制作成鸡枞油,是佐酒、拌米线的绝配。而新鲜的鸡枞煮出的汤,更是比鸡汤还要鲜美。
松茸:蘑菇也能做刺身?其实大名鼎鼎的松茸并不是云南人桌上的传统佳肴。因为觉得松茸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他们把它叫做“灰臭菌”。后来,在日本人的追捧下,云南松茸的销量猛增,松茸这才上了档次。
在菌儿餐馆,松茸的吃法也参考了日本料理的做法,做成了“刺身”。能够做成刺身的松茸都是当天最为新鲜的。生的松茸薄片像生鱼片一样摆在上面,蘸上少许的酱油和芥末,放入口中。
有人在吃完松茸之后,捧场地评价:“虽然说吃上去味道不是很浓郁,但松茸还是入口即化,那种王者之香在口中达到了生命的大和谐。”
但其实,最真实的评价是“没什么味”。论烹松茸的烹饪,还是油煎或者做汤,更加鲜美。
见手青:吃完能进小人国?见手青是云南野生菌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的蘑菇,可见当地的人们对这类蘑菇的偏爱。根据不同的颜色,又有黄见手、红见手等。见手青是牛肝菌中几个特定种类的统称——这几种牛肝菌用手一按,被挤压的位置就变为蓝绿色。因为按压导致牛肝菌内的多酚酶类释放出来,发生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见手青在云南的角色颇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种有毒的美味。中毒后重则死亡,轻则出现幻觉,可能会见到诡异的小人在跳舞。祛除毒性的方法也很简单:在高温中做熟即可。人们一般将其切片后高温爆炒,有人甚至整朵不切用油焖熟,可谓是烹者艺高、食者胆大的吃法。
北京安定医院在2011年和2012年曾经收治两位“见手青”中毒患者,记录下了他们的症状:
一位患者自称视野范围内全是不及33厘米的小人,穿红戴绿,活泼调皮,能听到他们在说话。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蘑菇立在小人之间。患者觉得这个场景非常美好,为了防止其消失,整夜念佛、喊叫。
另一位患者看到的幻象是一群兔子和松鼠,纷纷涌上来要咬自己。吓得他拍打双手,恐惧得不敢睡觉。
这就是见手青导致的“小人国幻视症”。这类蘑菇的毒素较为复杂,有毒蝇碱、蟾蜍毒,还有一种致幻物质——LSD。这种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能让人的感官极度敏感,眼中的一切变得像万花筒一样鲜艳,无生命的物体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听到它们发出声音。在“见手青”中毒的病例中,体现为看到很多的小人。
毒蝇鹅膏菌:吃蘑菇,变大!这种蘑菇恐怕是最具代表性的毒蘑菇形象之一。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有一种魔力蘑菇:咬一口变小,下巴撞到了地面;再咬一口,立刻变大,头插进了树梢。毒蝇鹅膏菌吃完以后就会有类似的感觉。
“超级马里奥”中的马里奥吃的也是它。这种蘑菇有7个变种,颜色不一,其中最经典的伞盖呈红色,点缀着白色的鳞片。各国百姓都不约而同地把它捣碎,拌上食物,用来毒杀苍蝇,因此命名为“毒蝇”,可见其毒性之大。
20世纪初,有人拜访过西伯利亚的科里亚克族部落,发现他们不会酿酒,而是把毒蝇鹅膏菌晒成干,泡在水或奶中喝下,代替酒来产生迷醉的体验。只要控制好剂量,这种毒并不会致死,而是会引发幻觉。人服下蘑菇汤后,眼中的事物或是变得巨大,或是变得极小,饮用者还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过一会儿又蔫头耷脑一言不发,然后再次癫狂一阵。
裸盖菇:可致郁的通灵体验!美洲印第安人的萨满巫师在作法时,有时会使用一类小型蘑菇。他们称之为“神之肉”。服用之后,会有通灵般的体验。
这类蘑菇属于“裸盖菇”。它们体内的光盖伞素和光盖伞辛是造成幻觉的有效成分。在一些西方国家,裸盖菇干是一种变相的毒品。服用后,感觉身边的事物都变得极其立体,如果看手机,屏幕上的图片都会仿佛立起来一样戳到眼前,并且会自己活动。你会大笑不止,感觉看到的一切都很可笑。有时也会感觉自己由水构成,随时会散架,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很多服用者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地上爬行。
以上幻觉的前提是服用时心情舒畅,但是一旦服用时想到伤心的事情,就会立刻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导致了许多自杀与他杀。因为裸盖菇可以强化人的情绪,长期服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鉴于此,很多国家都把裸盖菇列为毒品,连一向开放的荷兰也在2008年禁止了裸盖菇交易。
真实案例网友@我有一个小罐罐:我们玉溪每年都会中毒一片人。初中英语老师吃菌中毒来上课,开始抄了重复的一黑板板书,我们提醒她,她下来围着教室走了一圈,越看我们眼神越惊恐,最后吓得逃出教室,我们全班追她……事后她说我们变成了树藤想缠住她。黑君羊Holo:那年吃了见手青,满地的小天使绕着我跳舞,然后家里长满了青草还有七色的花~然后听到了交响乐,后来还有很好听不知名的流行歌调调,中途蹲坑还有小人盯着我看,看得我都羞涩了。然后就开始飞升,落地,又飞升,然后我就吐了。山有岚兮:见手青没炒熟,和弟弟一起吃了,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杯奶昔,不敢让他开车,我来开。遇到闯红灯带小孩的妇女,猛踩一脚刹车,弟弟痛哭流涕,说刹车太猛,奶昔泼洒了。
大部分蘑菇中毒者并没有机会
活着撑到描述
“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伴随幻觉的
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
这绝不是值得向往的
千万 千万 千万
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图片由主讲嘉宾提供
完整内容,请在WiFi状态下,观看视频
《博物》杂志策划总监
官方微博运营者
擅长以幽默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
热衷园艺手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豌豆不熟不能吃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