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产生100千克小麦需氮磷钾的作用顺口溜各多少千克?

产品公司资讯展会百科病虫害品牌图片
>> 冬小麦如何施肥?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如何施肥?冬小麦施肥技术
时间: 9:30:26 浏览次数:533 专题: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植地区和面积非常广泛,每年的冬小麦施肥问题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那冬小麦究竟该如何施肥呢?小麦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升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的变化,小麦植袜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栋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子粒,需吸收纯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干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音的比例约为1比0.4比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朗76%和82.4%,钾主要集中于茎叶,占全株总含量的77.6%。 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从出苗至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冬小麦对组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菇到越冬,一是从按节到孕穗,后面的高绦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每667平方米产412干克冬小麦植株分析结果,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朗总量的40%,磷占20%,钾占20%;从拔节到扬花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蜂期,约吸收氮4叫。磷67%,钾65%。子粒形成以后,吸收养分明显下降。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对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聚和子粒发育有重要作用。基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股在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5吨酌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氮肥做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10千克或碳酸氢铵15-20千克。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服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做追肥。 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做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15千克或碳酸氧铵25-40千克。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酌氮肥用做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7千克或碳田氢铵30-50千克。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做基肥。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千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50千克。基肥,最好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于小麦的吸收。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667平方米施氯化钾5-10千克。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锌1千克左右。 2.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做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菜和次生根的生长沟有良好作用。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或晚潘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着。每667平方米种肥可用尿素2-3千克,或硫孩铵5千克左右,或过磷酸钙5-10干克。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揭施。碳酸氢铵不宜做种肥。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现分别叙述如下: (1)苗期追肥: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也称秋季追肥。一般是在出苗后的分菜初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碳园氢铵5-10干克或尿素3-5千克或少量的人类尿。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萌。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插麦,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侵的泥团、湿田等低产土壤,早施公肥效果更好。但是对于墓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曲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2)越冬期迫肥:也叫“腊肥”,在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肥肥习惯。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件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庇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菜,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茁迅速转化、升级。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偏晚,个体长势差,分荣少的三类苗,分赣初期投合迟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挠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5-10千克或尿素3-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3)返青期追肥: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菜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l5-20千克或尿素5-7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菱壮莫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迟返青肥。 (4)拔节期追肥: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蒙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获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稳大粒多。通常将拉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 ①过旺茁: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闭现象。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 ②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0-15干克或尿素3-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氯化钾3-5千克,并配合浇水。 ②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菜很少,表现缺肥: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按25-40千克或尿素l0-15千克。 (5)孕掐期追肥:孕稳期主要是施偏肥,用量少。一般每667平方米施5-10千克硫铵或3-5千克尿素。 (6)后期施肥:小麦抽摄以后仍需要一定的园、磷、钾等元素。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愿的办法。抽稿到乳熟朗如叶色发黄、有朋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一2%浓度的尿素。每667平方米喷溶液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出,每667平方米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昔酸、氢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就是冬小麦施肥技术的详细介绍,种植冬小麦的农民朋友,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施肥的方法,结合具体的种植条件和环境,合理地施肥。
百科知识:磷酸氢二钾批发,广汇化工厂,磷酸氢二钾
报价价格:
更新时间:
行业类别:
发布企业:
氢二钾厂家介绍1.对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 &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据科学测定,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公斤氮、1.2公斤、3.0公斤氧化钾。& &2.小麦吸收营养三要素的临界期和很大效率期&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很大效率期。小麦在营养的临界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一定数量虽然不多,但敏感而迫切。如果这种养分缺少,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即使以后再补充这种养分,也难以弥补损失。小麦不同养分的临界期,磷酸氢二钾,出现时期不同,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分化的四分体期,这两个时期氮素营养供不上,磷酸氢二钾厂家,就会使分蘖和穗粒数明显减少,造成减产;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
磷酸氢二钾厂家介绍1.用纯中和磷酸后所得到的磷酸氢二钠溶液,浓缩到15°Be时,加入液体烧(29.5%),并继续浓缩到24~30°Be,等到反应进行中所发生的CO2全部逸出后,在上过滤。2.将滤液放入结晶器内结晶,然后用脱水,即得。3.化学反应式如下:H3PO4+Na2CO3→Na2HPO4+H2O+CO2↑磷酸 纯 &磷酸氢二钠 水 二氧比碳4.磷酸氢二钠分子式中的第三个氢原子再用烧中和,即生成磷酸三钠。反应式如下:Na2HPO4+NaOH→Na3PO4+H2O
磷酸氢二钾批发,广汇厂,磷酸氢二钾由青州市广汇化工厂提供。磷酸氢二钾批发,广汇化工厂,磷酸氢二钾是青州市广汇化工厂(www.ghchem.com.cn)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新的信息,联系人:曹经理。
&&&&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 联系电话:,,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 本页网址:
缓存时间: 13:12:40
免责声明:“磷酸氢二钾批发,广汇化工厂,磷酸氢二钾”信息由相关发布企业发布,云商网对此不对信息真伪提供担保。
风险防范建议:合作之前请先详细阅读本站。云商网保留删除上述展示信息的权利;我们欢迎您举报不实信息,共同建立诚信网上环境。
本站图片和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用户上传发布的图片或文章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诚信公平网络环境!
Copyright & 2010
&公安机关备案号:<font color="#
缓存时间: 13:14:36超高产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分配与运转规律的研究--《作物学报》1998年06期
超高产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分配与运转规律的研究
【摘要】:在小麦超高产攻关试验田内,研究了亩产9405 kg·hm(~2)的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分配与运转规律,结果表明: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三种养分均出现在分蘖初期,第二峰值氮磷出现在起身期,钾则出现在拔节期;植株对三种养分的吸收速率呈多峰曲线型变化,其养分吸收的最大速率期,氮、钾出现在返青-孕穗末期,磷出现在返青-扬花期;小麦每生产100kg籽粒需氮(N)、磷(P)、钾(K)的数量分别为3.65、0.46和3.86kg。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S51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海祯,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邵新胜,聂安全;[J];华北农学报;2002年S1期
韩燕来,谈啸,谭金芳,介晓磊,马彦波,李青松;[J];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10期
李迎春;彭正萍;薛世川;甄晓林;姜孟辉;高菲;李海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顾长善,朱新开,李国生,朱冬梅,韦洪珍,郭文善;[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2期
邵兴华,高炳德,章永松;[J];科技通报;2005年01期
李世娟,周殿玺,李建民,王璞;[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谭金芳,介晓磊,韩燕来,郑义;[J];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01期
熊明彪,雷孝章,宋光煜,曹叔尤;[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1期
石玉;于振文;;[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郭天财,王之杰,胡廷积,朱云集,王晨阳,王化岑,王永华;[J];作物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玉;于振文;;[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潮海;[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王仰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杜永;[D];扬州大学;2007年
孙敏;[D];扬州大学;2007年
石玉;[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姜宗庆;[D];扬州大学;2006年
郑险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沈玉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伍维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周君良;[D];扬州大学;2002年
武美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何文清;[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杨勇;[D];扬州大学;2001年
赵德华;[D];扬州大学;2001年
李青常;[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丰庆河;[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邵兴华;[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治军;单玉珊;仲崇媛;丛惠芳;;[J];山东农业科学;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慕美财,韩守良,单玉珊,张晋秋,曲家彩;[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戴良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胡田田,李岗,韩思明;[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5期
唐玉霞,孟春香,贾树龙,刘春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年02期
赵海祯,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邵新胜,聂安全;[J];华北农学报;2002年S1期
戴良香;刘东强;王荫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邵孝侯,俞双恩,姜翠玲,马绍川,缪大宏,徐茂;[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卓名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卓名贵,吴国良,常玉华;[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曹国军,周百娟,郭士伟,张大克,刘兆荣,李庆学,刘清阁,张德利,解文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翟丙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张治川;[D];武汉大学;2005年
张军;[D];扬州大学;2006年
朱新开;[D];扬州大学;2006年
杜永;[D];扬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丽肖;[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裴雪霞;[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丰庆河;[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汪强;[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苗玉红;[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冯伟;[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苏伟;[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张会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李迎春;[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黄联联;[D];扬州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俊英;[J];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王盼忠,徐惠云;[J];甘肃农业科技;1997年01期
张国印,赵同科,孙祖琰;[J];河北农业科学;1998年02期
康建宏,何文寿,储燕宁,张晓岗,陈素生;[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高翔;[J];麦类作物学报;2001年01期
高炳德,李江遐,周燕辉,赵利梅;[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高炳德,赵利梅,王文玲,张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高炳德,葛海峰,王文玲,张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霍晓婷,杨建堂,王文亮,韩燕来,赵月平;[J];土壤通报;2001年04期
顾世梁,惠大丰,莫惠栋;[J];作物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少风;[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赵宏伟;[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吴永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王俊儒;[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翟丙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张富仓;[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樊廷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曹翠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孙传范;[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贾良良;[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邰书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周全卢;[D];西南大学;2007年
彭羽;[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齐永青;[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吕修涛;[D];扬州大学;2001年
樊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邵兴华;[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李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冯俊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李青常;[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均湖;李素真;王秋云;孙雷鸣;赵凯;;[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张强,戴其根,许轲,张洪程,霍中洋,王曙光,黄严帅;[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韩晓增;裴宇峰;王守宇;祖伟;刘丽君;;[J];大豆科学;2006年02期
郭天财,冯伟,赵会杰,朱云集,王晨阳,阎耀礼,罗毅;[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9期
郭天财,姚战军,王晨阳,王书丽,罗毅;[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张丽华;贾秀领;张全国;杨利华;马瑞昆;;[J];河北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李世娟,周殿玺,诸叶平,李建民,兰林旺;[J];华北农学报;2002年01期
郭天财,冯伟,夏百根,方保停,王书丽;[J];华北农学报;2004年02期
蔡瑞国,王振林,李文阳,张敏,周筑南;[J];华北农学报;2004年04期
刘文菊;李美茹;赵全利;李科江;张西科;刘微;;[J];华北农学报;2006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岳素清;索全义;孙智;张连云;安靖;;[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明彪;[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化党领;[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张永平;[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吴永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何绍福;[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黄绍敏;[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张军;[D];扬州大学;2006年
郑险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李友军;[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石玉;[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美英;[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武美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朱华玲;[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丰庆河;[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冯伟;[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郑海霞;[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张永江;[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王向东;[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谭飞泉;[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柴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继林,孙元敏,郭绍铮,黄玉鸾,陆桂玉,唐银凤;[J];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国苍;董学敏;廖召发;杨买全;刘成林;;[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田伟;谢晓亮;周巧梅;温春秀;刘铭;;[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曾胜和;付明鑫;张磊;高志建;何帅;夏东利;张荣;;[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群;李潮海;李全忠;薛帅;;[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董合林;王润珍;李鹏程;刘爱忠;;[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罗峰;高建明;裴忠有;李子芳;孙守钧;;[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黎忠祥;栾国强;桂媛;;[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苏海兰;陈菁瑛;唐建阳;黄颖桢;黄玉吉;;[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兰晓飞;卢秋英;张善;张德才;李树青;李冲;高志华;丁华;;[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刘先齐;申明亮;闰光凡;张玉方;;[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四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新乐市木村乡农技站 毛根利;[N];河北科技报;2011年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姜京宇;[N];河北科技报;2010年
赵红梅;[N];河北日报;2010年
孝感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余宏章;[N];孝感日报;2011年
南乐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 程珂蕊;[N];河南科技报;2011年
石家庄市行唐县西秀村 赵英良;[N];河北农民报;2010年
樊明富;[N];遵义日报;2010年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N];农资导报;2010年
高福平;[N];吕梁日报;2010年
湖北省孝感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余宏章;[N];农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春燕;[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王巧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冯晓英;[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文芳;[D];西南大学;2012年
王德兴;[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王荣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彭雪松;[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张丽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柴婕;[D];浙江大学;2012年
赵新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扶胜兰;[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王德成;[D];扬州大学;2010年
宁大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小麦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有哪些_百度经验
&&&&&&生活常识小麦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百度经验:jingyan.baidu.com小麦施肥技术之小麦种植怎么施肥保高产?对于小麦种植,想要保高产,施肥很关键,有一句俗语叫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所以小麦种植施肥是高产的重中之重。我们从常见的氮、磷、钾入手,一般来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1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千克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3.0千克氧化钾,根据这个续费规律,我们科学施肥。一般来说,小麦的生长周期是125-135天,相对较长,在此阶段要注意小麦需肥的规律,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及时的补充相应的大量或种微量元素,确保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肥料。冬小麦区在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撒施后耕翻入土,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植保站土壤分析的情况进行施肥,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化肥和有机肥结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小麦产量。目前我国产小麦多在北方区域,但由于北方区域相对来说降水量较小,在施肥的时候尽量采用深施,也就是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一般来说降水区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小麦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由于我国当前不少区域由于常年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适量的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质情况,对小麦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小麦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施拔节肥,不过要看小麦生长行情,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可以适当的早施拔节肥,如果苗情好,分蘖情况也好,可以适当的晚施,小麦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由于每年5月份北方天气多干热风,此时为了防止干热风危害,可以适当喷施0.2%磷酸氢二钾叶面肥1-2次,效果较好。小麦施肥还需要注意瞎买两个关键需肥期,即小麦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灵活掌握这两个时期至关重要,营养临界期是指在小麦幼苗期,由于根系还很弱小,吸收能力差,所以苗期需磷十分迫切。氮的营养临界期是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候,冬小麦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两个时期。生长后期补施氮肥,只能增加茎叶中氮素含量,对增加穗粒数或提高产量已不可能有明显作用。我们再来谈谈小麦营养最大效率期,所谓小麦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小麦吸收养分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度最快、施肥增产效率也最高的时期。冬小麦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到抽穗期,此时生长旺盛,吸收养分能力强。需要适时追肥,以满足小麦对营养元素的最大需要,获得最佳的施肥效果。最后总结一下,小麦所吸收的养分大部分来自当季施入的肥料,做好科学合理的施肥对小麦增产增收是十分必要的。原作者:中国化肥网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投票(1)已投票(1)有得(0)我有疑问(0)◆◆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我为什么投票...你还可以输入500字◆◆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你还可以输入500字相关经验00000热门杂志第1期房屋装修全攻略3331次分享第2期愚您同乐376次分享第9期实用房子装修攻略1567次分享第1期欢度春节 合家团圆276次分享第1期年货选购技巧588次分享◆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小麦百科:小麦每生产100斤,需要的氮、磷、钾的量需要多少?小麦百科:小麦每生产100斤,需要的氮、磷、钾的量需要多少?钱景投资百家号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稻麦巴巴团队宗旨:让每一位农民朋友成为一名文化人!稻麦巴巴:根据水稻、小麦的生长阶段实时跟进,在第一时间用最朴素的语言帮助农民科普知识、解决实质性难题。【今天主要讲解小麦种植对于肥料的使用】小麦每生产100斤,需要的氮、磷、钾的量需要多少?小麦种植生产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小麦需肥特点我们也非常熟悉了:每生产100斤小麦,需要氮、磷、钾的量大致分别是:3斤、1斤、3斤。其中产量越高,需要的钾量也就越大。小麦底肥的使用,由于复合肥的种类繁多,选用哪种最好?小麦施肥,底肥建议选用氮、磷、钾含量15-15-15的复合肥。施肥量要根据产量决定,亩产1000斤以下的地块,施肥量100~120斤,这是底肥。底肥的使用还要根据土质补氮肥:黄褐土即农民说的黄土,底肥采用15-15-15一亩用100斤左右就可以。但砂浆黑土,还要再配合10~15斤尿素。为了高产,对于小麦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后期在哪个阶段还要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小麦要获得高产,还要注意拔节前追氮,追肥多少要根据施肥时间早晚,以及小麦的长势而定。拔节期的追肥是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又称前氮后移技术。小麦后期施肥,主要是叶面肥喷施肥料,主要在小麦灌浆期通过喷雾方式喷雾磷酸二氢钾,如果有脱肥现象的,还可以补喷氮肥。小麦后期施肥,主要是补充磷钾肥,防止出现早衰、同时预防干热风的危害。叶面喷肥可以根据情况进行2~3次。关于小麦一生所使用的肥,今天就讲解到这里,若有不足或其他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看到后会及时回复。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钱景投资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钱景投资和你分享不一样的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市场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