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读了我爱你那么多免费阅读书还是没有用

你买了很多书,为何依然没有过好生活
你买了很多书,为何依然没有过好生活
发表于 17:36:07
文: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注册催眠师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小可
又到双11,各大电商都在打折,自然少不了书商,于是不少人在购物车下单了一些心理书籍,又有不少人在问,最近可以买点什么心理书籍。往年碰到这样的时候, 我也会兴冲冲地下单不少攒了一年想买的心理书,也会很热情地答复询问书单的朋友,并开列不短的书单给他们。可是,到了今年,却提不上这个兴致。倒不是已经 没有书可以推荐,而是对买这些书、推荐这些书的行为本身产生了疑议。
到底,我们买这么多心理书,是派什么用处呢?
废话, 买书当然是用来看的啊!可是,这是真的吗?我曾经询问过许多跟着我一起买了不少书的朋友,书看的怎样了,很多人的答复都是,书太多了,还没来得及看。看 来,大多数的心理书还是“束之高阁”。我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当初拿到这些书的时候,我很是激动,可前阵子搬家,看到了很多心理书却都还没拆封过,甚至都 不记得自己买过这本书了。似乎,当初的购买,只是为了拥有而已。似乎拥有了这些书,就已经能够给自己一些帮助和安定。可是,如果真是如此,为何又要一而 再,再而三的买书呢?
除了极少部分专业人士为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外,大部分人买心理书,无外乎有一些困惑得不到解释,有一些情绪得不到纾解,希冀通过阅读这些书找到答案,心情得到平复。可是大多数的心理书太过专业,其实只是适合专业人士阅读,因此对很多期待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来说,实际帮助意义不大,这也是为何我觉得开列书单其实意义不大的原因之一,不过必须承认,这些年也有不少书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作者也试图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表达复杂和深奥的人的内心世界。可是,我们通过读书理解一些人性和人心,或者看到了一些对自己处境的解释,并不代表我们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更别说能够由此产生真正意义的变化。且不说这些书良莠不齐,而且有不少的解读是断章取义,甚至是高度概括化的,不能很好的“对症下药”,哪怕是高度负责的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也只是告诉我们一些自己的心得、自己的见解,“仅供参考”还真是“仅供 参考”。而生活本身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本书可以涵盖和指导的。
然而,人们总是热衷买书,不管看不看,不管有用没用。读书 本来就是“自由而无用”的事,但是我们似乎在这些书上寄托了很多情感。一本书,几十块钱,据说说透了人们的婚姻恋爱里发生的事儿,据说说清楚我们孤独的原 因,据说能够教会我们怎么与人交往,据说可以疗愈我们的童年,据说可以改善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据说能够遇见未知的自己,与花费许多其他的精力、财力的 事情相比,实在是太容易的一件事。可是,光光买书不看,只是满足了我们的占有欲,光光看书不改变,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许多人年复一年的买心理书,自己的困惑却依然还在,自己的心结依然没有解开,于是又不断不断的买,似乎新出的书,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新希望,买下它,读了它, 可能就会有转机。读了一阵,可能也好过一阵后,旋即又进入到并不很好的状态,于是,又在寻求另一本书会不会带来一些奇迹。可是,要把我们的生活过好,还真不是一本书就可以做到的,那些我们通过读书参悟到的东西,是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是否真正投入地持久地坚持,亦或者是否真正确信, 还是来源于我们自己是否真正下定了改变的决心,是否真正有勇气去尝试,而这个过程,远远不是坐在屋子里,泡一杯咖啡,读一本书,那么惬意和舒适。
这 些年,推荐书、朗读书的风气在心理界尤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只期待读书就能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就像眼下很多人通过 上各种培训班、听各种微课,精神分析学习好了,学习认知行为,然后学习人本,然后学习家庭治疗,学习催眠,学习完形,从这个平台的微课到另一个平台的微 课,天天报名学这个学那个,似乎乐此不疲,却没有意识到,光光学习是不够的,如果学习真能解决问题,或许也就不用学习那么多了,需要学习那么多才能解决问 题,只能说心理咨询实在是太低效了。在热热闹闹的推荐各种读物、各种培训 班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读书和学习,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而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那个自己。如果那个自己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精神状态 还没法与书里的那个世界同步,那么,我们即使买下所有的心理书、读完所有的心理书,依然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而读书和学习或许还是我们逃避去面对的一个借口。你看!我读了这么多的书,了解了这么多了,也该发生点变化了!怎么还没有变化呢!但是,好像也只有读书和学习能够慰藉我们,于是书还是照买,培训还是照上,微课还是照听,陷入这个循环往复中不能自拔。
当 然,说这番话,并不是说不要读书了,很多心理书还是写的很好的。抛开那些专业到只有做心理咨询才需要看的以外,一些心理读物还是非常适合普通人学习参考 的。而且会想到读心理书至少说明,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困惑,也在期待做点改变。读书是可以指点迷津的,也是推动我们交流思考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困 住,解不开的时候,通过书可以让我们豁然开朗,也可以借由这个载体,让我们与其他人有了共同的语言,而一群人的交流分享,对我们从泥潭中走出来会更有帮助 一些。可是,书能做到的也就止于此了,接下去的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走。
因此我停止了盲目买书,也停止了盲目推荐书的活。宁愿少读少买, 也要把书真正读懂读透,更重要是身体力行。买书读书,对于不同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每本书也有每本书的价值。有些书,只是在专业领域需要看,那就推荐给真正 从业的专业人士看看,当然也是根据他所处的阶段,没必要在一个人对心理咨询都不太熟悉的时候,给他推荐什么高难度的书,这不是帮助人,而是在害人。而有些 书,则是对某些人群比较有价值,那就推荐给他们看看,而且光看或许并不能发生多大的效果,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就以书为媒,人们读书无外乎是想借此 吸取一些能量,而通过读书,结识一些愿意共同去面对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的朋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促进,是更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更值得 去做。
今年的双11,一样的大促,心理书一样热门。你要问我推荐点什么,我倒是要问问你,你有什么困惑,你想解决什么。有些东西,看点书可能就通了,而更多东西,书不能给你,也不必期待下单买本书,就可以保佑一路平安。书不去看,就是一堆废纸,而去看它,也仅仅是一张地图,而路一直在我们脚下。
或许也是时候,放下书,出去走走了。
责编:绵羊仔
投稿、版权事宜请联系QQ:,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如对版权信息标示有误,也请联系上述QQ。一杯咖啡微信平台文章系公益运作,由原创及摘编组成,如工作有疏漏敬请理解及指正。
英国心理学硕士、大学心理讲师、心理治疗师
致力于科学循证的心理治疗,以实证研究的心理治疗方式为取向
50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xinli_5000
写的很好,我现在就是处于这种自动化思维中,决定改变了。很感谢!
一杯咖啡心理为什么你总读不完一本书,试试这些方法?
  每次看完一本书就特别有自豪感
  感觉自己的肚子里又多了一吨墨水
  但过了一周或一个月
  似乎已经记不起书里出现过什么内容
  最大原因是什么?
  读书方法不对!
  为了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
  并转化为终身财富
  Star君为大家科普几种读书笔记方法
  将读过的书都能和脂肪一样
  全部吸收起来!
  在科普读书方法前
  Star君想提前各位小可爱说一下
  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1、首先要了解这是一本什么的书籍,是工具书、自传还是小说?(明确分类)
  2、整本书所围绕的中心主题是什么?核心理念是什么?(可通过前言获知)
  3、原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结构去阐述他的观点或者陈诉他对主题的理解?(先留问题,一边看一边思考)
  接下来就是
  各种大神读书方法了!
  思维导图读书方法
  适用范围:人物自传、小说、工具书、教科书、史料等。
  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快速扩散大脑思维,对于内容梳理也非常有帮助,易划分每一章节的内容和理清逻辑顺序。
  那么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1、编制一个时间方案,在分支上写好各个内容的时间节点;
  2、总览全书或这篇文章,将目录、标题、结果、结论、小结进行主要分支,在阅读时,在主要分支上记录关键内容进行再分支;
  3、在阅读上,把疑问都建立在主要分支上,阅读完之后,可以从知乎、豆瓣等平台看其他读者的点评,尝试把疑问都解决掉。
  思维导图软件推荐:
  康奈尔笔记方法
  适用范围:教科书、工具书、复习资料等。
  康奈尔笔记方法可以帮助在阅读中有效地做笔记。将笔记本分为三部分:线索栏、笔记栏、总结栏,有效梳理书中的内容,提升阅读效率!
  在某宝搜索【康奈尔笔记本】,就能出现很多已经设置好版式的笔记本了。
  1、记录:在笔记栏内记录一些有意思的论据、概念等内容;
  2、简化: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线索栏;
  3、背诵:把笔记栏遮住,只用线索栏中的摘记提示,回忆笔记栏内容;
  4、思考:将随感、思考、体会等内容,写在下方空白区域作为总结栏;
  5、复习:每周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温习,在温习的时候先看总结栏,适当看笔记栏。
  卡片索引读书法
  适用范围:教科书、外语书、复习资料、工具书等。
  卡片索引读书法主要是建立起一个卡片索引,可以随时复习你每天阅读的内容。它的优势在于可定期检查所阅读的内容,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对于阅读难记的内容,卡片式可以随时随地携带阅读,适用于背诵和记忆。
  卡片应该怎么进行分类?
  写什么?
  术语卡: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
  人名卡: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主要人物的个人简介;
  金句卡:收集一些个人感到有意思,有记录价值的句子;
  技巧卡:积累自己学到的技巧,方便日后进行学习。
  卡片可以到某宝搜索【读书卡片】关键词,就会出现类似很多这样子的小卡片,非常方便!
  圈圈画画读书方法
  适用范围:所有书籍。
  圈圈画画读书方法是大多数小可爱在读书时代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包括Star君,这种方法很简单,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圈圈画画,对于千篇一律的文字,可以用醒目的符号或者颜色笔进行标记,不失也是一种高效阅读的方法。
  1、边读书边做记号,把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利用书签进行标记;
  2、将选好的重要内容摘抄下来,写下个人评价与感想;
  3、摘抄、感想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三角形、圆形、星星。最好明确每个符号的涵义,以免混淆;
  4、记录下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便于在日后的重读笔记时,可以快速了解读这本书时自己的感想;
  5、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注书里的分析、结论等,通过颜色的划分强调书本重要的内容;
  6、画底线,在画底线出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在空白处编号,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将关键词或者句子圈出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筛选读书笔记方法
  适用范围:教科书、外语书籍、阅读材料等。
  这种阅读方法适合比较有耐心的同学,大多使用与教科书和英语阅读书,反复阅读增强记忆,筛选出自己认为重中之重的内容,提取最有价值的内容!
  1、第一次通读。
  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
  一边阅读一边把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把做过记号的地方折一个角或夹一张书签,每一次打开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2、第二次重读。
  读完一遍后,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把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用折角做顺序编号。
  3、第三次标记。
  第三次阅读后就用笔做标记。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性将内容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这样的方法避免了阅读的中断,能够保持阅读的流畅感。通过通读和重读,也能够更好地判断哪些才是真正摘抄的重点。
  了解完以上的读书笔记方法
  接下来就需要实践方法的可行性了
  读书!
  Star君为大家推荐几本好书
  让你在寒假期间也能收获满满!
  《解忧杂货店》
  《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最受欢迎的作品,Star君看完全书后,第一感觉就是:“太不可思议了!”,每一节似乎是单独的情节,把书看完后才知道是连贯一体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用杂货店作为承载体,东野圭吾缜密的逻辑使这部小说在温情的同时兼具推理小说的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是讲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跟其他历史读物不同的是加入了小说的写法,让整本书充满了幽默风趣,同时结合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虽然一样是讲述历史,但作者用了一种充满生气与活力,让每一个人物不再只是一段文字的叙述,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让Star君这种不看历史的人也欲罢不能。
  《怪诞行为学》
  讲真,这本书是Star君为了研究我们领导某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才读的!比如,他为什么会在下午三点半的时候买加大杯的一点点给我喝?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人与人之间很多现象的发生我们都不能理解,作者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看完后,让Star君对很多事情都解开了迷雾,其实领导买一点点给我喝就想让我在推文里面夸她有前有后又多金而已。(不存在的!)
  用行为经济学家的角度看世界,从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会全然不同。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
  相比以上Star君写的读书方法,这本书更能很好的教大家完整有效的阅读,这本书的作者在读书方法上给了很多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带着问题找书的关键和重点,尝试质疑书中的观点,自己判断得出结论等,这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阅读指导书,是我们家有前有后又多金的领导强烈推荐的哦!
  今天Star君分享的又是满满的干货
  希望各位小可爱把寒假时间都利用起来
  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转发并截图到在微信公众号后台
  回复【思维导图】
  即可免费获得
  思维导图软件“X mind”安装包!
  # 今日互动 #
  分享你认为好看的书并附在留言区
  大家一起进步呀!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依然一事无成
这两年,知识付费的兴起,纷纷让很多优秀的写作者从中获利,收入的可观程度不亚于某些大企业的CEO。很多人也想乘着时代的红利分一杯羹,可惜知识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努力就可以习得,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那些人们眼中的幸运儿,也不过是长年累月的,在夜深人静亦或他人聚众狂欢时孤军奋战的结果。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我一直都喜欢写作,每天也有阅读,大学到现在每天的阅读从没停过。李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可是7年过去了,我却没有输出过像样的东西。
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都只是停留在过眼,却没有过脑的阶段。很多时候脑子里明明有很多想写的东西,却以“今天太累”、“没时间”、“晚点再写”为借口,最终一拖再拖。
今年的6月初,在决定加入猫叔训练营那天,我开始坚持每天800字左右的写作。
写完回过头去看,觉得还挺好。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我会坚持下去。
因为行动,就是最好的开始。&
不管你心中藏有多少学识,明白多少道理,只有行动,面对具体的问题,我们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好的调整,制定符合自己的策略。&
一个老师说,仅仅是查字典这个好习惯,就可以甩掉大部分的人。
哪怕微小的行动,积累起来的力量都是惊人的。《微习惯》就是对这种现象做了最好的解释。可惜很多人都是好高骛远,总希望一蹴而就。
为什么很多人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他们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验证,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出应有的调整。&
你信吗,我们听过的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要你行动起来,哪怕仅仅拿几个去认认真真的实践,就足以让你过上不错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你读过很多书,却依然没什么长进?
最近出了许多读书的APP,还有许多带人读书的社群,还有整天给人推荐书的公众号。朋友圈里也整天有推荐免费读书、听书、看书的公众号刷屏。
这令人很不解!
自民国始,中国一直有各领域专家荐书的传统,像知名教授给大学新生推荐几本暑假阅读的书籍、某个专业的大拿们给自己专业的学生推荐必读书等等。但这种大部分的是面对的学生(本科生,博雅教育阶段,打下全面的基础)或者某个专业的人们(推荐专业的经典书籍)。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或者某个专业的入门者们,各领域的高手用他们的专业性背书然后推荐相关读物,有必要也有价值。
但现在面向职场人士推荐书籍却做成了一门生意,而且推荐的许多书都是未经过“检验”的,是昙花一现还是有真正的价值,谁也说不好。不信你找10年前的畅销书看看,还有几本能持续有价值、有人读的呢?
但作为生意却可以赚钱:我推荐的书我这里有卖,出版社和书商联络这些推荐书的各类网红们炒作一本或几本书等,让一众粉丝们付款他们数钱。有没有价值不论,只要有人买就成,推荐的书也是五花八门、天上地下,良莠不齐。
有需求就有供应,他们做这种生意也没啥。但对于致力于成长的你来说,不要认为读了、听了很多这样的书你就会长进,这只是一种愿望而已。
个人的成长一定需要读书,但读什么书却是个大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年龄层次、职能和岗位、专业不同,所读的书一定是差异化的。而且我们建议,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你最好先在你的专业上有所积累,再去读那些普遍性的书籍。有许多人读了很多思维导图的书,会画很漂亮的图,但就是没有思维,那有什么用?许多人书没读几本却整天研究什么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但所有思维的前提都是要有原料,你脑里空空如何独立、如何思考?
要读专业的书籍,问你资深的同事远比问逻辑思维什么的靠谱很多。
对于领域内的新手或准备新学一个领域时,找几本教材对照着读比大部分市面上的书更靠谱;
当你积累了较多经验时,你欠缺的地方就是你读书的需求,这个时候没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该读什么;
当你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大部分书已经没有你需要的内容了(书有出版周期),你需要的是去网上看最新的文章和论文。
后来我们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很多人争相参与读书会的状况
可能核心在于没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因为没有方向,但又认为自己应该学习,所以原来是随便乱读,后来发现还有人推荐、还说的特别好,就如溺水时找到了一根救命的绳子,就跟着人家的思路走了。
但说实话,这样的书读再多其实也不会给你带来竞争优势,只不过让你有学习的感觉,让你知道了各行各业的一些常识而已。因为没有在一个领域正向持续的积累,大部分这些内容很难发挥作用。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实在没有方向,那就围绕你现在做的工作找几本最基础的书去看吧。找那些不太容易读的,读完了不酣畅淋的,慢慢去研究体会,结合你的工作发现自己欠缺的再去看相关的书籍、网上的文章。
这样的阅读方式,一定比你参加的那么多读书会或者网红们推荐的书效果好很多。
读书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很个体的活动。对于成年人而言,在读书上,不拒绝别人的推荐,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定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才是真正读出效果的根本。
【外一篇】
你今天翻的书,是你明天数的钱
我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爱读书,哪怕多少人推荐过的,销量破多少万的,反正就不爱看,原因就是,看书没有玩手机的吸引力大。
“为什么要交女朋友?难道手机还不够好玩吗?”
是的,手机现在几乎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碎片时间,但是非碎片时间,大家更加不愿意用来看书,毕竟碎片时间要玩手游,大量的时间要玩端游,是吧?
这个就是大部分年轻人之所以那么穷的原因。
2013年数据,中国人的每年人均阅读书籍,仅仅4.39本,也就是几乎2-3个月才看一本书,有些同学看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2-3个月居然还可以看一本书啊,那还不错啊。
而作为世界是最聪明的民族,犹太人,一年人均阅读书籍位为64本,也就是一个月看5.3本,每个星期不低于一个本书啊!
可能和第一比,差距太远,我们只和亚洲人比,韩国是11本,日本是8.5,这个也有两三本的差距了。落后不要紧,落后还不爱学习,那才是要命。
为什么我们不爱看书?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比过往任何一代,都要焦虑,着急。
做什么都希望马上看到成效,而看书,偏偏是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就会有看了没有什么卵用的错觉。
是的,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所以我的大学期间,也是极少看书,另外也是因为我们大学教科书,比国产的恐怖片还难看,你根本很难看得进去。
那么我喜欢上看书是一个怎样的转折点呢?
大概是刚毕业时候,女朋友从她的实习公司,拿回来一本日本人写的设计书,然后我看着也不厚,无聊时候就翻翻看,结果大吃一斤!
里面的理论配合图例,讲得太易懂了,阅读完全没压力!
几天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最关键的地方是,看完居然马上在工作中用得上,解决了设计上的问题(对于新手来说,设计原理实在是救命草)。
自此以后,我对看书改变了看法,不是书难以阅读,而是你没找到好书而已。
2007年,我去了上海,比较奇葩的是,我把我的设计专业书也一起带走了,不多不少,十几本还是有的,占了我行李箱的50%的空间,2008年我到了深圳,又把书快递了回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满满的大箱,快递员几乎要骂娘,实在太重了。
自从可以从书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改变了买书的态度,以前还是比较在意书的价格,太贵还是会心疼一下,后来工资上去了,接单也多了,买书基本不看价格,因为我知道一本50块钱的书,给我的实际价值肯定不会低于5000(一两个页面设计就回来了),所以买书根本控制不住我的手。
书中自有黄金屋!原来就是这样体现的!
比较庆幸我毕业的时代,还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我的碎片时间,很多都是用来看书,上厕所拿着,睡前拿着,没有灵感的时候也拿着,因为我坚信,这个就是巨大的宝藏。
到今天,说真的,已经没有什么生存的压力,但是阅读依然是我一直保持的习惯,一个月不低于2-3本的阅读量。因为一个人的年龄越大,越需要知识去填充你的人生,否则你的见解和一个毕业生差不多,那是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毕业11年来,我看过的书,乱七八糟的加起来,应该是3位数,过半是自己专业的书籍,不同时期,看不同的书。
上周我下单买了3本比较经典的书,一本关于理财,一本关于解决问题,一本关于设计。我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看完了那本关于理财的(200页左右),弄懂了2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那本书才不到40块钱,但是这个知识将来为我挣的钱,我相信不会低于40万。
关于看书的方法,我买的每一本书,都是带着问题去买和去看的,因为我要它为我解决我的问题,带领我走得更远。
我们都只是二三十岁的小年轻,对比期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学者,我们真的只是个幼儿园级别的学生而已,凭什么就敢不阅读呢?
各位门友,其实我们99%的人智商都是非常接近的,为什么有人在金字塔顶部,有人在底层,完全是因为我们的思维,知识,行动所决定,而读书就是改变你的思维和知识的重要方式。
少充值点游戏币,拿来买本好书看看吧。
想象一下几年后的你,躺在马尔代夫数着钱的日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还会买三无产品?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书怎么那么多土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