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电器助理工程师|
总评分3.8|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是: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与冠心病的关系
摘 要: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胞,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传播,人群中的感染率高,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可能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其可能是通过影响纤维蛋白原浓度和干扰脂质代谢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2005年第6卷第24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作者:向小卫,汤彦,雷明慧,申国章,张启智
336*280 ads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收治我科的冠心病病人常规做尿素酶试验,将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CRP、TG、FIB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
专题推荐:
&&&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收治我科的冠心病病人常规做尿素酶试验,将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CRP、TG、FIB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缓解情况及半年内、一年内的冠心病再住院率。结果& A组患者的hs-CRP、TG、FI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B组患者则变化不明显;A组患者半年内及一年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积极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治疗的有效率,并可降低其短期内因冠心病住院的再住院率。
&&&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冠心病;&&&&& 相关性&& &&& 诸多文献报道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可收到良好疗效[2]。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3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收治我科的冠心病患者(诊断标准为:(1)心绞痛者冠脉造影检查阳性;(2)急性心肌梗死或陈旧性心梗)228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男146例,女82例。常规做尿素酶试验,采用深圳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Y1001Hp测试仪及碳[14C]尿素呼气试验药盒测定,结果14C-UBT≥100dpm/mmol CO2为阳性。其中尿素酶试验阳性患者130例,占总数的57.02%,其中男8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8岁。
  1.2& 方法& 将130例尿素酶实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68例,B组(对照组)6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给予为期两周的冠心病常规治疗(抗凝、调脂、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溶栓、调整血压等)。A组加用洛赛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冰克(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治疗2周。1个月后复查尿素酶试验,如果结果阳性继续给予2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入院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2周后抽空腹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比较。hs-CRP采用雅培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申能提供的试剂,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浆浓度;甘油三酯用酶法测定,采用美国雅培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上海申能甘油三酯液体试剂盒;纤维蛋白原测定用血凝法测定,采用德国BE公司全自动血凝仪,均按要求进行操作和判断结果。并以住院后半月内冠心病是否缓解(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消失,、心肌缺血、心衰等缓解)来衡量治疗效果;随访出院后半年内、1年内是否因冠心病再次住院。
  1.3& 统计学方法& Hp阳性及Hp阴性的冠心病患者入院时hs-CRP、FIB、TG水平的比较及Hp阳性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采用t;治疗的有效率及再住院率用χ2检验比较。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IB、T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冠心病缓解总有效率97.0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半年内再住院率治疗组10.29%,对照组为20.9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年内再住院率治疗组17.65%,对照组为35.4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表4。
  表1& Hp阳性的冠心病病人与Hp阴性的冠心病 略
  表2&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TG、FIB变化比较 略
  表3&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略&&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几率比较 略&&   3& 讨论
  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Hp阳性的冠心病人占冠心病总数的57.02%,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3]相似。Hp感染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其导致冠心病的机理可能是:(1)慢性Hp感染可导致血液脂质过氧化物酶、hs-CRP、纤维蛋白原增高,这些因素均为冠心病的预报因子;(2)Hp感染可引起机体维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这些物质缺乏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后者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的新的致病因素[4]。我们的研究发现:130例Hp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hs-CRP、FIB、TG水平显著高于98例Hp阴性的冠心病患者,与相关报道的结果相似[5,6];治疗组的hs-CRP、TG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却无明显变化。
  对于有Hp感染的冠心病人,积极地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可大大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我们的研究提示:治疗组冠心病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7.05%,而对照组仅为72.58%,与文献报道研究结果相似[2]。而且我们研究还发现,通过对有Hp感染的冠心病病人有效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其半年内及1年内的再住院率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冠心病患者,其hs-CRP、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含量持续较高水平,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可显著降低hs-CRP、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并可显著降低其近期的再住院率。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夏豪,李庚山.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心血管病学进展,):297-298.
  2& 张玉英,金跃.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的研究.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531-533.
  3& 李建军,李庚山.幽门螺旋杆菌与冠心病.心肺血管病杂志,):191-192.
  4& 董平栓.洛阳医专学报,):77-78.
  5& 王化改,霍喜娥.冠心病患者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的凝血与溶血系统改变.河北医药,):96-97.
  6& 李鹏,殷宝玲,张健.幽门螺旋杆菌与脂质代谢的关系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72.
  作者单位:442008 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中心ICU&   (编辑:海& 涛)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高血压杂志》1999年02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关系及对脂质代谢、血清免疫学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冠心病组(94例)和对照组(40例)血清HP抗体(HpIgG),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TC、TG、ApoA、ApoB含量。应用测定蛋白分析仪,通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G、IgA、IgM、C3、CIC含量。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19%vs27.5%,P<0.01),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idal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型心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46.6,R446.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祖文;[J];蛇志;2002年02期
吕宁,李新建;[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陈良海!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李刚!646000四川省泸州市,李代渝!646000四川省泸州市,刘远厚!646000四川省泸州市,罗兴林!646000四川省泸州市,薛莉!646000四川省泸州市;[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余红;陈素兰;张桂荣;;[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忠良;[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吴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亮;[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之华,林展增;[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陈邦一,樊兆红;[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15期
王显,林钟香,葛均波,张振贤,沈琳;[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4期
卢艳翠,于芝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01期
黄贵熙;[J];广西中医药;2002年03期
孙媛;[J];河北中医;2004年12期
李明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年01期
欧少福,伍庆国,秦双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05期
江海,蒋赛金;[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07期
左红,黎敬波,张敏,姜友平;[J];湖南中医杂志;1995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祖文;[J];蛇志;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娟;[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卡丽比努尔·雅克甫;[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刘立新;[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建生;[J];中国食品;1980年01期
李瑞芬;[J];中国食品;1980年05期
李瑞芬;[J];中国食品;1980年10期
肖珙,李鲁扬,李光华,曹秀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陈灏珠;[J];新医学;1980年09期
梁映寰;[J];新中医;1980年05期
;[J];广东医学;1980年11期
康雄飞;;[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2期
金鸿奎;孙瑞龙;;[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年09期
;[J];广西医学;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月琴;朱红;李强;陈会莲;杨瑞生;;[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马晓昌;尹太英;史大卓;徐凤芹;陈可冀;毛节明;陈明哲;;[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戴瑞鸿;王忠彪;李勇;罗心平;;[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吴世华;;[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刘小平;;[A];1998年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陈西南;汪思顺;;[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老年营养暨第二届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李志英;;[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刘冰容;陈日新;;[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二届全国营养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二届全国营养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张月明;;[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佟佳宾;[N];北京日报;2000年
晓风;[N];北京日报;2000年
洪昭光;[N];中国妇女报;2000年
陈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王俊;[N];中国建材报;2000年
贺耀宗;[N];中国老年报;2000年
卫新华;[N];重庆日报;2000年
李玲;[N];重庆商报;2000年
青青;[N];中国人口报;2000年
张建松;[N];中国水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霞;[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郭航远;[D];浙江大学;2003年
施育平;[D];浙江大学;2003年
赵治栋;[D];浙江大学;2004年
戴国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程爱娟;[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田松;[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张源明;[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侯爱洁;[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温林军;[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何勤;[D];青岛大学;2001年
邢美园;[D];浙江大学;2002年
唐欧杉;[D];浙江大学;2002年
高明东;[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徐延路;[D];青岛大学;2002年
周碧蓉;[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吕萍;[D];暨南大学;2003年
冯蓓莉;[D];浙江大学;2003年
黄寒梅;[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