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扬这件小事,老师如何把招聘做到极致致

特级教师管建刚:8种方式,教你把“表扬”这件事做到极致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以订阅哦
全文长 4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表扬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表扬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总去看孩子的缺点,本质上,是我们自己心里装了太多的不宽容、不欣赏。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错事里也能看到好的一面,引导起来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管建刚,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1.奖励性表扬
对学生来讲,物质奖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颗糖果,一个作业本,一张照片,优先阅读老师带来的课外书,都会引发同伴的羡慕。 同伴羡慕眼神下的那颗糖,无比甜美;同伴羡慕眼神下读的那本书,是世间少有的奇书。 吃的、用的、读的,都可以作为表扬中的奖励,奖励“特权”,也可以。只要留心、留意,新的奖励内容、项目,会不断冒出来。物质奖励不是目的,目的是背后的肯定。
2.主题性表扬
做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所侧重,逐个击破。这段时间抓诚信,那段时间抓责任;此段时间抓纪律,彼段时间抓作业……有了阶段性主题,表扬也有了专题的配合。 表扬课的PPT 首页写:“责任专题表扬1”“责任专题表扬2”“责任专题表扬3”,如此,学生对专题的印象深了,自会朝专题所要的方向走。
3.制造型表扬
一不留神,表扬会集中到班级某几个人身上。一些同学坐在教室里,整天给别人鼓掌,整天听老师表扬别人,表扬越多越气馁,越不舒服。 所以,要做一张表格,今天表扬了谁,打一个勾,举手之劳。一个月下来,三个月下来,一看表,清清楚楚,哪个同学很久没表扬了,想办法表扬,想办法制造表扬的机会。 案例 金俊昊同学借了本《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世界名著,按我们的算法,阅读量可以乘以2,47万乘以2,等于94万字。 我问金俊昊:“你准备几天读完?”“我没想过。”“想一想吧。”“半个月吧。” “看一看总页数,按半个月来计算,平均每天要看几页?”一算,每天要看40页。 这一天,金俊昊看满了40页;第二天,也看满了40页;第三天,已经看到了182页。 “金俊昊看书有计划。”我当然不会说,金俊昊是在我启发下才做计划的,“一天40页,半个月看完《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并且,金俊昊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天看了60页。” 我朝金俊昊跷起了拇指。这个拇指,也跷给全班同学看。
4.匿名性表扬
开会,同事担心校长表扬她,一表扬,压力就来了。有点压力是好事,压力过头了可不好玩。同事怕身边的人孤立她,一有什么事儿,好像都该她站出来。 哦,表扬也要匿名啊,只描述那事,不说那主角。主角一听,哦,夸我呢。我称之为“匿名性表扬”。 案例 教室里,多了一盆水仙花。我对那帮迷恋“神探”的男生说:“交给你们一个光荣的任务,查出那人是谁。”三天过去了,我问“神探们”,他们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是谁。那天早上,她第一个到班级,随后,班里多了一盆水仙花。每询问此事,都引发一阵热议:到底是谁啊?每一次热议,那同学总是很兴奋、很开心。热议,是最好的表扬。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破案。实际上呢,我早就破案了。”三天后的表扬课,我朝那位同学看了一眼,她的眼神快速地、开心地闪开了。 大家嚷着要我公布谜底。“那位同学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就不要去查了。”我朝那位同学看了一眼,“她知道,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愿意这么做,她只不过先这么做了。” 讲台上的墨水快用完了,又出现了一瓶;过两天,讲台上,又出现了一大包餐巾纸。我问大家,有没有看见谁放的。“看见了,不告诉你。”一位同学调皮地说。
5.逆袭性表扬
常有此类状况,你指出那同学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这时,一帮同学不怀好意地笑起来,一帮同学同情地朝那同学看,那同学的头快钻到桌兜里了。 不能批评了,转而表扬,那学生刚要掉入万丈冰窟,一阵和风将他裹到春天里。明明要批评,却得到了表扬;明明有嘲笑,却得到了尊重。我称之为“逆袭性表扬”。 案例 语文课上,背、记“练习三”上的成语,背、记后,自己签名,确认。 “李顺婷背得不熟,记得也不牢,何以见得呢?”我拿出李顺婷的回家作业本,请前排的同学,读括号里的话,“还有点不熟悉,回家再背。” 一个同学小声嘀咕:“自作自受。” “对,一般人眼里,这叫自作自受,而我最看重、最欣赏的,正是李顺婷的自作自受。李顺婷的自作自受里,有着可贵的诚实,对自己的高度负责。”这回,轮到大家对李顺婷刮目相看了。 我问李顺婷:“回家,背了吗?”李顺婷的脸一下子红了,冲我摇了摇头。一个不完美的结果,我有点意外,大家也有点意外。 “承认自己没有背,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这才是真实的李顺婷、诚实的李顺婷。”我说,“今天回家,你一定会好好背的,是不是?”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大家相信吗?”“信!”
6.批评性表扬
没有批评的教育,就像没有监狱的社会,那是美好的理想,也是难以实现的理想。但我们似乎习惯了批评的相貌:怒气冲冲,暴风骤雨,声色俱厉。我们忘了给批评以甜美的形象,如,表扬式批评、批评性表扬。 案例 吕琪带来了苹果手机,正给张至远看,我碰着了:“你的手机?”他点头。“家长买给你的?”他点头。 “不要带来炫耀。”我请他关机,放好,“学生要炫的是什么,你懂的。” 第二天,我问吕琪,手机有没有放好。他说放家里了,不带来了。 我表扬了吕琪,听得进老师的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错能纠正。这样的表扬,吕琪不会太开心,藏着批评的表扬,谁听不懂呢。 也不只为了吕琪。我借表扬吕琪引发:“人活着,总要能够有一些地方炫自己。一个生意人,他炫自己挣了多少钱,应该。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炫有多少钱,比如老师,应该炫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老师到了教室,就说昨天我做家教,挣了多少钱,恶心不?” “嗯。”一同学大声应着。 “作为学生,我们不是去炫,我有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也不是炫,我的衣服名牌,我的书包名牌,我的手表名牌。你炫的,不是你的骄傲,而是你家长的骄傲。” 作为学生应该“炫”什么?我给大家看王晔、宋溢鸿的作业,不会做的题目,他们老老实实地写了“上网查”,他们把顾颖颖的学习方法,学到手了:“作为学生,这,值得炫——我又学到了一个好习惯、好方法。” 赵逢琛要练字本,要写字升级:“作为学生,这,值得炫,炫出自己向上的力量、上进的行动。” 一个学生该炫什么。这个早上,由表扬吕琪引出的话题。
7.弥补性表扬
老师左手扔出了批评、惩罚,右手的表扬要紧随其后,我称之为“弥补性表扬”。 学生努力了,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这个时候,也要弥补性表扬。老师不是神,也会冤枉学生,用表扬来弥补自己的失误,能有效弥补师生间失和的感情。 案例 师生问好,大家站得很有精神,潘维奕歪着脑袋,斜着身子。我提示了两遍,潘维奕还想着他的心事儿,叫不醒。 我掏出手机,拍下他的姿势,他也没发觉。看着那照片,大家哄笑起来。潘维奕不好受了。我不说话,让“不好受”再呆一会儿。 “下一张照片,我很欣赏,照片中是谁呢?”依然是潘维奕,他正专心地复习着数学。第一节课,数学单元测试。 我常给学生讲:做事,要分得清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次要的事”。一会儿要数学考试,那就要把课外书放一边,阅读课外书,重要而不紧急,紧急的事先做。 “看照片,我知道了,潘维奕分得清什么是‘紧急的事’。”潘维奕绷紧的脸,有了笑意。 批评了学生,理智上,学生知道老师为他好;情感上,不一定能接受。找个地方夸一下,情感上的抵制,消解了大半。
8.滞后性表扬
一般地,及时表扬能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不一般呢,表扬也要滞后。 事情弄清楚、想明白需要时间,而不一时冲动,这个时候,表扬要滞后;几个表扬的事凑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洪流,从而更有冲击力,表扬要在等待中滞后;帮助学生设定奋斗目标,完成目标后给予奖励,让目标本身来管理学生,这种情况,表扬也要忍住,忍到目标达成的那一天。 案例 张奕晗的作文,写对妈妈的不满、生气、愤怒,很有力量,录用。过了一天,她说,不想发表了,妈妈看了《周报》会伤心的。 徐子怡的作文录用了,她的心情很沉重。那作文,批评朋友的:发吧,会伤害友谊。不发吧,到手的“作文·举人”,没了。 徐子怡问我该怎么办?我答:你自己拿主意,友谊和举人,哪个重要。 她回:友谊重要。失去了积分,我还可以挣,友谊没了,或许再也回不来了。管老师,我决定不发作文了。 张奕晗和徐子怡两个故事,我放一起肯定:“写作文要有情感,要有情绪。然而写出来后,如果伤害了世上美好的东西,比如,伤害了友情、亲情,怎么办?她俩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些事件,单个出现,不具有冲击力。出现了一个事件,等一下,几个相同事件出现了,再夸,就有了冲击力,能产生更好的效能。 我要求学生“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没有当日完成的,要扣一个作业分,扣到单元考试的成绩里。也有加分,加分也直接加到单元考试里。 几年前,学生没有“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我这样发短信告知:
×××同学,你的默写作业,再次没有完成,要扣作业分1分,遗憾。----管老师
开设了“表扬课”,我的短信变了,柔和了:
×××同学,你的默写作业没有交来,很遗憾,今天你没有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期待明天有一个全新的你。----管老师提醒
现在,我常这样提醒没有“当日作业,当日完成”的同学:
亲爱的××同学,据我的统计,你的默写作业本暂时没有交来。请你查看一下书包,是否在自己那里。也可能我统计错了,敬请原谅,也请回复。----管老师友情提示
我这个人,冷峻多于热情,挑刺多于欣赏,批判多于赞美,这不是个好的思维方式。 开设“表扬课”,也是以表扬学生,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透过以上短信,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精选文章推荐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来源:星教师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在线教育:关于表扬这件小事,老师如何做到极致?3、戒过期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或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不但能够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为的信念,维护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够教育其他学生,促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迟到或过期的表扬会错过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期,不但会令激动淡然,而且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4、戒敷衍教师表扬学生时,如果能够充满激情就会感染、吸引每一位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如果在表扬学生时,神情冷漠,显现出“例行公事、走过场”的情绪,就会让其他的学生觉得受表扬的学生也不过如此,更有可能让受到表扬的学生产生失落感,挫伤其自尊心。5、戒失真教师表扬学生只有实事求是,被表扬的学生才能坦然接受,其他学生才能正确对待,表扬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大家都了解某个同学没有这方面的优点或长处,或者该同学并没有突出的成绩,而老师偏偏说他如何如何出色,就容易给人溢美之嫌,不但弄得该生难堪,也会给教师自身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6、戒不公教师在学生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和正义的代表,但是有些教师受“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影响,只看到少数学生的优点,却看不到大多数学生的亮点。个别的教师信奉“一俊遮百丑”,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也都好;甚至对后进生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把本来应该对他们的表扬化为乌有。其实学生里最渴望得到表扬的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多数学生,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来之不易,更应该得到教师的积极发掘和表扬。7、戒理想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应该避免把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泛化、理想化而无限制地拔高。应该让学生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在这方面的最大值也许还不如另外一方面的最小值大,使他们永远保持上进的动力。恰当的表扬最好指向其“最近发展区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表扬的积极效应。8、戒横向比较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无论干什么事都让学生比较,乃是一种拙劣的教育手段。然而,许多教师在表扬学生时,总是习惯于把学生横向比较,以至于无意中打击了一大片。表扬学生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多做纵向比较,把学生的过去和今天相比,表扬其进步的一面。9、戒手段单一表扬学生的方法和手段要多种多样,切忌只求物质刺激或口头表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其他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表扬的方法。
2共4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平板/笔记本
HiLink生态产品
终端云服务专区
【兴趣态度】把小事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花粉达人&
来自:ALE-TL00
本帖最后由 金舟 于
08:49 编辑
& & 成功,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书面词义吧!但到底什么是成功呢?估计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吧!有人认为成功就是有房有车,每天出入高档场所;还有人认为成功就是做老板,拥有自己的大事业;也有人认为成功就是当官掌权,被人前呼后拥。
成功.jpg (96.45 KB, 下载次数: 5)
21:47 上传
& & 对于成功,我的理解是把一件小事做到精致,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今天晚上看电视,一个节目吸引了我,讲的是桂林90后小伙秦坤用一张白纸折成螳螂,卖出了21万元的天价,这个不是白领,不当官,也不做老板的平凡的年轻人,难道就不是一名成功者吗?一张毫不起眼的白纸,经过秦坤的一双巧手,就变成了“天价”的艺术品,实在是令人惊叹。这种极致就是成功!
纸螳螂.jpg (97.91 KB, 下载次数: 6)
21:47 上传
& & 这不禁让我想起读大学时,我们经济学教授给我们讲的一句话:人一辈子只要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就算是成功!当时听这话,也没有什么感觉,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也从这个“一件事”里懂得了认真执着的意思,秦坤就是把折纸这一件事,一件小事认真执着的做到了极致,这就是成功。
IMG_711.jpg (312.94 KB, 下载次数: 7)
21:47 上传
& & 我的一名同学,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退学,这很不让人理解,好不容易考取大学,就这样放弃了。更难以理解的是,他的选择竟然是为了当厨师,但他还是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老师同学们的惋惜,依然选择退学去了上海拜师学习烹饪。凭着自己的这股劲,现在,他已经成为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他把自己的爱好——做菜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这就是成功。
IMG_820.jpg (152.42 KB, 下载次数: 7)
21:47 上传
& & 其实,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起步于小事,然后点点滴滴的追求精致,做到极致,经过不懈的努力,从小地摊做到大商场;从大排档做到大酒店;从小企业做到上市,甚至是国内、国际五百强。
IMG_854.jpg (121.98 KB, 下载次数: 7)
21:47 上传
& & 生活中,各个领域纷繁复杂,但不管怎样,都万变不离其宗,可学可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我们要抓住自己目标的那一件小事,不厌其烦,静心用心,把它一步步做好,做精致,做极致,这其实就是成功。
& & 免责声明: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因本文给您带来不适,敬请谅解,本人不负任何责任哦!
恭喜获得9.19日之星&
好赞~鼓掌~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浏览器
有态度有想法,支持你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荣耀7 PLK-CL00
支持支持,好帖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ALE-TL00
本帖最后由 金舟 于
11:24 编辑
欢迎朋友们观帖点评拍砖。
恭喜获得9.19日之星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ALE-TL00
北门阳光 发表于
有态度有想法,支持你
感谢阳光大大的支持。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ALE-TL00
明月夜春江岸 发表于
支持支持,好帖
谢谢朋友的支持
width:100%">
&已臻大成&
来自:华为P9 Plus VIE-AL10
人一辈子只要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 就算是成功
抓住自己目标的那一件小事 不厌其烦 静心用心 把它一步步做好 做精致 做极致 这就是成功
有思想 有内涵 支持好友 祝你成功 ~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HUAWEI NXT-CL00
支持好友。。。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HUAWEI MLA-AL00
图文都很美!!赞
width:100%">
&花粉达人&
来自:荣耀畅玩5X KIW-TL00H
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离成功就近了,就怕把事做杂了,杂了,离成功就远了。
width:100%">
1000万花粉
纪念花粉俱乐部注册花粉数超过1000万
好基友勋章
花粉好机友,注册时间大于99天
随手拍达人
在“花粉随手拍”中发布优质随手拍即有机会获取勋章。
大富翁勋章
达到1万花瓣后可申请获得大富翁勋章
夕阳下的新时代广场清晨里滇池边 最清新滴空气p20马代之旅大 美 深 圳 湾【花粉随手拍】雨后芙蓉湖你好!平潭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空间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关注花粉俱乐部
举报邮箱:
|关注花粉俱乐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号|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关于表扬这件小事,老师如何做到极致? | 智见
表扬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表扬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总去看孩子的缺点,本质上,是我们自己心里装了太多的不宽容、不欣赏。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错事里也能看到好的一面,引导起来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管建刚老师就开了一门“表扬课”。每天早上,三五分钟,专做那些表扬学生的事儿。
表扬有什么难的,动动嘴皮子、说说好话嘛。看了下面管老师的各种表扬术,你会发现,表扬,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儿。
奖励性表扬
对学生来讲,物质奖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颗糖果,一个作业本,一张照片,优先阅读老师带来的课外书,都会引发同伴的羡慕。
同伴羡慕眼神下的那颗糖,无比甜美;同伴羡慕眼神下读的那本书,是世间少有的奇书。
吃的、用的、读的,都可以作为表扬中的奖励,奖励“特权”,也可以。只要留心、留意,新的奖励内容、项目,会不断冒出来。物质奖励不是目的,目的是背后的肯定。
▼资源链接
《47种让孩子尖叫的奖品》
主题性表扬
做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所侧重,逐个击破。这段时间抓诚信,那段时间抓责任;此段时间抓纪律,彼段时间抓作业……有了阶段性主题,表扬也有了专题的配合。
表扬课的PPT 首页写:“责任专题表扬1”“责任专题表扬2”“责任专题表扬3”,如此,学生对专题的印象深了,自会朝专题所要的方向走。
一个专题有那么多表扬吗?有,完全有。以作业专题为例,我们就做了12种表扬。
▼资源链接
《恰当表扬,让班级养成良好作业习惯》
制造型表扬
一不留神,表扬会集中到班级某几个人身上。一些同学坐在教室里,整天给别人鼓掌,整天听老师表扬别人,表扬越多越气馁,越不舒服。
所以,要做一张表格,今天表扬了谁,打一个勾,举手之劳。一个月下来,三个月下来,一看表,清清楚楚,哪个同学很久没表扬了,想办法表扬,想办法制造表扬的机会。
金俊昊同学借了本《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世界名著,按我们的算法,阅读量可以乘以2,47万乘以2,等于94万字。
我问金俊昊:“你准备几天读完?”“我没想过。”“想一想吧。”“半个月吧。”
“看一看总页数,按半个月来计算,平均每天要看几页?”一算,每天要看40页。
这一天,金俊昊看满了40页;第二天,也看满了40页;第三天,已经看到了182页。
“金俊昊看书有计划。”我当然不会说,金俊昊是在我启发下才做计划的,“一天40页,半个月看完《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并且,金俊昊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天看了60页。”
我朝金俊昊跷起了拇指。这个拇指,也跷给全班同学看。
匿名性表扬
开会,同事担心校长表扬她,一表扬,压力就来了。有点压力是好事,压力过头了可不好玩。同事怕身边的人孤立她,一有什么事儿,好像都该她站出来。
哦,表扬也要匿名啊,只描述那事,不说那主角。主角一听,哦,夸我呢。我称之为“匿名性表扬”。
教室里,多了一盆水仙花。我对那帮迷恋“神探”的男生说:“交给你们一个光荣的任务,查出那人是谁。”三天过去了,我问“神探们”,他们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是谁。那天早上,她第一个到班级,随后,班里多了一盆水仙花。每询问此事,都引发一阵热议:到底是谁啊?每一次热议,那同学总是很兴奋、很开心。热议,是最好的表扬。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破案。实际上呢,我早就破案了。”三天后的表扬课,我朝那位同学看了一眼,她的眼神快速地、开心地闪开了。
大家嚷着要我公布谜底。“那位同学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就不要去查了。”我朝那位同学看了一眼,“她知道,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愿意这么做,她只不过先这么做了。”
讲台上的墨水快用完了,又出现了一瓶;过两天,讲台上,又出现了一大包餐巾纸。我问大家,有没有看见谁放的。“看见了,不告诉你。”一位同学调皮地说。
逆袭性表扬
常有此类状况,你指出那同学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这时,一帮同学不怀好意地笑起来,一帮同学同情地朝那同学看,那同学的头快钻到桌兜里了。
不能批评了,转而表扬,那学生刚要掉入万丈冰窟,一阵和风将他裹到春天里。明明要批评,却得到了表扬;明明有嘲笑,却得到了尊重。我称之为“逆袭性表扬”。
语文课上,背、记“练习三”上的成语,背、记后,自己签名,确认。
“李顺婷背得不熟,记得也不牢,何以见得呢?”我拿出李顺婷的回家作业本,请前排的同学,读括号里的话,“还有点不熟悉,回家再背。”
一个同学小声嘀咕:“自作自受。”
“对,一般人眼里,这叫自作自受,而我最看重、最欣赏的,正是李顺婷的自作自受。李顺婷的自作自受里,有着可贵的诚实,对自己的高度负责。”这回,轮到大家对李顺婷刮目相看了。
我问李顺婷:“回家,背了吗?”李顺婷的脸一下子红了,冲我摇了摇头。一个不完美的结果,我有点意外,大家也有点意外。
“承认自己没有背,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这才是真实的李顺婷、诚实的李顺婷。”我说,“今天回家,你一定会好好背的,是不是?”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大家相信吗?”
批评性表扬
没有批评的教育,就像没有监狱的社会,那是美好的理想,也是难以实现的理想。但我们似乎习惯了批评的相貌:怒气冲冲,暴风骤雨,声色俱厉。我们忘了给批评以甜美的形象,如,表扬式批评、批评性表扬。
吕琪带来了苹果手机,正给张至远看,我碰着了:“你的手机?”他点头。“家长买给你的?”他点头。
“不要带来炫耀。”我请他关机,放好,“学生要炫的是什么,你懂的。”
第二天,我问吕琪,手机有没有放好。他说放家里了,不带来了。
我表扬了吕琪,听得进老师的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错能纠正。这样的表扬,吕琪不会太开心,藏着批评的表扬,谁听不懂呢。
也不只为了吕琪。我借表扬吕琪引发:“人活着,总要能够有一些地方炫自己。一个生意人,他炫自己挣了多少钱,应该。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炫有多少钱,比如老师,应该炫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老师到了教室,就说昨天我做家教,挣了多少钱,恶心不?”
“嗯。”一同学大声应着。
“作为学生,我们不是去炫,我有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也不是炫,我的衣服名牌,我的书包名牌,我的手表名牌。你炫的,不是你的骄傲,而是你家长的骄傲。”
作为学生应该“炫”什么?我给大家看王晔、宋溢鸿的作业,不会做的题目,他们老老实实地写了“上网查”,他们把顾颖颖的学习方法,学到手了:“作为学生,这,值得炫——我又学到了一个好习惯、好方法。”
赵逢琛要练字本,要写字升级:“作为学生,这,值得炫,炫出自己向上的力量、上进的行动。”
一个学生该炫什么。这个早上,由表扬吕琪引出的话题。
弥补性表扬
老师左手扔出了批评、惩罚,右手的表扬要紧随其后,我称之为“弥补性表扬”。学生努力了,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这个时候,也要弥补性表扬。老师不是神,也会冤枉学生,用表扬来弥补自己的失误,能有效弥补师生间失和的感情。
师生问好,大家站得很有精神,潘维奕歪着脑袋,斜着身子。我提示了两遍,潘维奕还想着他的心事儿,叫不醒。
我掏出手机,拍下他的姿势,他也没发觉。看着那照片,大家哄笑起来。潘维奕不好受了。我不说话,让“不好受”再呆一会儿。
“下一张照片,我很欣赏,照片中是谁呢?”依然是潘维奕,他正专心地复习着数学。第一节课,数学单元测试。
我常给学生讲:做事,要分得清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次要的事”。一会儿要数学考试,那就要把课外书放一边,阅读课外书,重要而不紧急,紧急的事先做。
“看照片,我知道了,潘维奕分得清什么是‘紧急的事’。”潘维奕绷紧的脸,有了笑意。
批评了学生,理智上,学生知道老师为他好;情感上,不一定能接受。找个地方夸一下,情感上的抵制,消解了大半。
滞后性表扬
一般地,及时表扬能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不一般呢,表扬也要滞后。
事情弄清楚、想明白需要时间,而不一时冲动,这个时候,表扬要滞后;几个表扬的事凑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洪流,从而更有冲击力,表扬要在等待中滞后;帮助学生设定奋斗目标,完成目标后给予奖励,让目标本身来管理学生,这种情况,表扬也要忍住,忍到目标达成的那一天。
张奕晗的作文,写对妈妈的不满、生气、愤怒,很有力量,录用。过了一天,她说,不想发表了,妈妈看了《周报》会伤心的。
徐子怡的作文录用了,她的心情很沉重。那作文,批评朋友的:发吧,会伤害友谊。不发吧,到手的“作文·举人”,没了。
徐子怡问我该怎么办?我答:你自己拿主意,友谊和举人,哪个重要。
她回:友谊重要。失去了积分,我还可以挣,友谊没了,或许再也回不来了。管老师,我决定不发作文了。
张奕晗和徐子怡两个故事,我放一起肯定:“写作文要有情感,要有情绪。然而写出来后,如果伤害了世上美好的东西,比如,伤害了友情、亲情,怎么办?她俩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些事件,单个出现,不具有冲击力。出现了一个事件,等一下,几个相同事件出现了,再夸,就有了冲击力,能产生更好的效能。
我要求学生“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没有当日完成的,要扣一个作业分,扣到单元考试的成绩里。也有加分,加分也直接加到单元考试里。
几年前,学生没有“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我这样发短信告知:
×××同学,你的默写作业,再次没有完成,要扣作业分1分,遗憾。
【管老师】
开设了“表扬课”,我的短信变了,柔和了:
×××同学,你的默写作业没有交来,很遗憾,今天你没有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期待明天有一个全新的你。
【管老师提醒】
现在,我常这样提醒没有“当日作业,当日完成”的同学:
亲爱的××同学,据我的统计,你的默写作业本暂时没有交来。请你查看一下书包,是否在自己那里。也可能我统计错了,敬请原谅,也请回复。
【管老师友情提示】
我这个人,冷峻多于热情,挑刺多于欣赏,批判多于赞美,这不是个好的思维方式。开设“表扬课”,也是以表扬学生,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透过以上短信,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来源 | 星教师(new_jiaoshi)
责编 | 赵方
新一代的德育|拒绝总统的老师 |挑战式学习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聚焦新学习主题盒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工作做到极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