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目

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与宁波一中学小升初题目雷同
发稿时间: 15:35:00
  央广网宁波6月7日消息(记者 曹美丽)6月7日上午,高考第一门考试语文结束。今年浙江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是这样的:有个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题目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马上贴出了一张《2017年镇海区内小升初蛟川面试卷》,该试卷第七题就是一个作文题,题目是这样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字的书,也有许多无字的书,请以“生活中的无字书”口述一篇不少于2分钟的小作文。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是一所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办中学。记者随后从校方得知:该试卷属实。
  小升初作文题目和高考作文题目雷同,这一消息引发了宁波本地网友的热烈讨论。网友纷纷表示惊喜。
责任编辑:蒋艳慧
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
今天上午,全国高考首日第一场考试前,中国青年网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发现不少家长来送考生进考场...
6月6日,正在江苏无锡参加2018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的佳丽来到太湖鼋头渚景区游览拍照。图为参赛佳丽身...
青岛,美丽的黄海明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她的底色。“青青之岛,亲亲上合”,今夏,青岛以其大美拥抱上海...
6月6日,在湖北省秭归县第一中学考点,监考教师在布置考场。2018年高考拉开帷幕。
6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对中国进行国事...
青岛,美丽的黄海明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她的底色。“青青之岛,亲亲上合”,今夏,青岛以其大美拥抱上海...
日前,武警四川省总队官兵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看望慰问这里的贫困群众,和村幼儿园的...
6月7日消息,近日,西安的一处兵马俑民宿火了,围绕着兵马俑的特色装修让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称挺把文化和民...
6月6日,贝克汉姆在祠堂内玩蹴鞠。当日,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参加在安徽蚌埠中华古民居博览园举行的G-EXPO...
6月6日,在湖北省秭归县第一中学考点,监考教师在布置考场。2018年高考将于6月7日拉开帷幕。新华社发(王辉富...
6月6日,正在江苏无锡参加2018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的佳丽来到太湖鼋头渚景区游览拍照。图为参赛佳丽身...
这是6月6日在英国伦敦骑士桥附近拍摄的起火的文华东方酒店。当日,伦敦文华东方酒店发生火灾,人员伤亡情况暂...
6月6日,长安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叶沛在车展上介绍长安汽车第三代悦翔车型。当日,2018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
这是6月6日在英国伦敦骑士桥附近拍摄的起火的文华东方酒店。
图表:大国仪仗新风采——解放军仪仗队列队变化新华社记者王东明陈聪颖曲振东编制图表:大国仪仗新风采——解...
加载更多新闻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你觉得“合时”吗?
关注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你觉得“合时”吗?
  新华社记者
  7日上午首场语文考试结束。“懵了”“好难”“有新意”“好发挥”……高考作文题,今年依旧被刷屏,各种评论声纷纷响起。
  文章合为时而著。让我们看看“场上学子”“场下各界”是如何评判这些作文题的吧。
  还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吗?
  “今年全国共9套卷子,其中北京作文题是二选一,因此共有10个作文题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长期关注高考语文命题,他浏览各地作文题后认为,今年的命题总体上比较稳定,既有传统的命题作文,也有近年来流行的材料作文。值得注意的是,有较为新颖的两者“结合式”命题,给学生更大发挥空间。
  全国卷Ⅰ卷作文是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在材料中提到“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类题目难以事先“押题”,又给学生发挥的余地。
  南昌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吴晓君说,试题紧跟时代脉搏,不仅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名片,也不避讳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瓶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题目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看学生是不是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思考深浅、繁简皆可,不多观察生活可不行
  山东卷作文题材料提到,“某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山东省济宁市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济宁市特级教师孙伟说,题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不同水平的学生皆有表述的空间。
  威海一中语文教师崔燕燕认为,读书这个话题学生很好展开思路。从中也可看到商家的人文情怀,文化经营者的慈悲,体味到被利益绑架的城市发展下难得的温情,写作的角度很多。
  网民“南柯会有一梦”认为,此题的几个切入点有:“平等,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奉献,书店工作者为有需要的人奉献。”
  求索知识,别忘了也要行万里路
  今年北京备选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引起了网民热议。“拍照带美颜吗?”“回家好好学摄影”“瞬间看到了祖国大好山河”等评论纷纷涌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戏剧戏曲学教研室主任张一帆说,这个作文命题很有人文气质,且让不同性格、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北京142中学一位考生说,他选了“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这个题目,写了一篇记叙文。他说,自己想到了许多见证祖国发展的画面。“我写想去雄安新区拍照、想去航母上拍照、还想去空间站上拍祖国等等”。他说,这个题目可以写的内容挺多,写着写着一看都800多字了。
  浙江卷题目提出,“有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一本是‘心灵的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一位考生说,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就想到电影《一代宗师》里的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既要广泛地求索知识,也要行万里路,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同时,需要注重内在的心灵探索。
  命题趋势多元,善观察、思考才有比较有优势
  有专家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部分省份的作文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还有的面向未来社会发展。这是近年来命题趋势多元化的表现,只要是善于观察、思考的学生都比较有优势。
  如全国卷Ⅱ作文题要求,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名句中选择部分串写文章。备选的素材中,既有杜甫、李清照的古代诗词,也有鲁迅等现代作家的名句,范围广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如全国卷III题目“我看高考”以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为背景,请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上海卷以“预测”为题,思路广阔,给考生充分发挥空间。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2017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许多题目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也不乏对传统的关照。保持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更加开放、多元和灵活,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充分发挥想象力空间。(记者赵琬微、王阳、余靖静、陈毓珊)
责任编辑:
940万考生7日迎来人生重要时刻——2017年高考。过去“一考定终身”,如今,家长和老师心态上比过去平和、理性:这只是孩子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
7日,西藏迎来2017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当天一早,拉萨市各族考生在老师和家长陪伴下陆续抵达设在市内的7个考点,迎接第一场考试。
7日,广东75.7万考生迎来2017年高考。在高考人数连续两年下降之后,今年广东参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考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高考作文原题】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加载更多新闻易烊千玺高考作文得心应手?宋祖儿走路看复习资料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是每个莘莘学子的重要节日。相比普通的学生,明星参加高考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今年参加高考的明星考生有易烊千玺、吴磊、宋祖儿、宋威龙、胡先煦、李兰迪……等。
  易烊千玺的高考成了最受网友关注的事情。
  易烊千玺晚上12点半到教室在黑板上写留言给同学,“大家加油,很高兴能跟你们一个班”附加一个笑脸。后续是易烊千玺的留言,已经荣升为5A级旅游景点了,没有人去擦黑板,同学调侃道只能等易烊千玺高考结束只有自己去擦一下了。
  然而更神奇的是今天上午结束之后,大家发现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出炉。神奇的是,网友发现今年正在参加高考的易烊千玺,考的正是全国一卷,而题目中的2035年正是半年前易烊千玺上春晚舞台是演唱过的歌词!这也是够神奇的了!
编辑:贾淼大数据看高考作文40年:材料题是主流 时事热点升温
关注新华网
  原标题:大数据看高考作文40年
  1977年,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采取分省考试的形式,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了高考恢复40年以来,超过200道全国或地方命制的高考作文题,发现历经变革至今,“材料题”是常客。2000年开始,传统文化和时政热点逐渐走上试卷。而在出题方式上,也出现了诸如半命题作文、“微写作”的创新。
  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教育部门对于语文学科的定位发生了转变,正在从纯粹的文学科目逐渐转变为现实性、基础性科目,出题人的眼光在移向当代,从更高的格局引领学生心智更加健全发展。
  连续十年出现 材料题是主流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高考40年来,全国卷一共44套试题中,一共有24套试题使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占比约55%;高考40年来,各地自主命题192套,其中有75套为材料作文,占比近40%。
  记者发现,材料作文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要求考生们读《画蛋》,写一篇读后感。随后,材料作文频繁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从1999年至2009年,全国卷均为材料作文,掀起材料作文新高潮。
  案例:1995年全国卷:给出阅读材料寓言诗《鸟的评说》,要求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2013年福建高考卷:要求根据顾城的《忧天》作文。
  分析:学而思网校高考研究中心向欧分析,材料作文是“主流”,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汉语是母语,读得多才有可能写得好”,而这两者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一考试形式能够同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输出”的表达能力。
  北京市教委校园促进项目中学组特聘专家、新东方集团培训师及语文项目创建主管杨洋分析,“命题作文范围比较大,写作的难度系数较大,评分的要求也会更高”。
  他解释说,而材料作文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框架内进行创作,更有利于进行比较,因此是更为“主流的选择”,“毕竟高考要在尊重命题的合理性基础上,照顾到学生的发挥和创新”。
  北京卷连续三年考传统文化
  在材料命题中,除了励志、寓言故事外,还有另外一个趋势,即国学和传统文化,以古人智慧而观今的作文题目越来越多。
  1982年,考生被要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题作文。2003年的全国卷选取了《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2004年湖北卷选取了唐朝刘禹锡的《昏镜词》等等。
  除此之外,近年来,传统文化更多见诸于卷面。据不完全统计,近40年来至少出现过14次,其形式包括古诗文、谚语、地方民俗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内容出现的更加“频繁”,18年来出现过12次。仅北京卷也在2014年至2016年,以老规矩、民族英雄、老腔等为题目要求行文。
  案例:2005年湖北卷:使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
  2009年上海卷:以“板桥体”做材料。
  2016年北京卷:“老腔”。
  分析:“传统文化是越来越热的点”,杨洋说,近年来高考作文很关注考察这方面的内容,关注的是考生对热点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思考这一核心能力。例如2014年北京作文题目“老规矩”,直接考察的就是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重礼仪、积累经验、有更好的仪态等等”,而到了2016年的“老腔”,是考察如何让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他认为,近年来的考察更加倾向于围绕传统文化领域的社会热点命题,其实是对教师教学的考验。当尝试做好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能够把眼光移向当代。如今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纯文学性在下降,这里的“下降”其实是个褒义词,因为好的人文教育是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的教育。
  2006年后时事热点年年考
  近年来,高考作文不乏接地气儿的热点话题。其实,1986年的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涉及了环保领域,就曾让人眼前一亮。
  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为“中国的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随后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成为一大趋势,至今连续12年出现在每年的作文题目中。
  记者发现,相比全国卷,各地自主命题时,更倾向于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2008年,汶川地震出现在地方卷中,也一度激发了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潮流。随后,社会热词“范儿”、“京骂”、“名人代言”、“高考30年”等,均成为高考作文题。
  其中,2011年作文卷中的社会热点较多,涉及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乒乓球赛中国夺冠;中国崛起三个话题。而在2015年,全国卷1和江西卷还出现了“女儿举报父亲”的“撞题”。
  案例:2008年全国卷I:使用社会热点材料“汶川地震救灾”
  2009年江西卷:使用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流拍作为材料
  分析:杨洋和向欧都认为,这体现出了命题对于语文学科定位的转变。“现在语文整体的地位已经凸现出来了”,向欧说,如今已经形成了“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的共识,任何科目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语文能力过关的基础之上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文学素养。
  另外,使用时政社会热点做材料的题目,通常要求写作议论文,这种文体相对于文学性的考察,更关注逻辑性。考虑到如今文理分科的大背景,向欧认为,这是对于理科生的平衡,“议论文比较重视逻辑关系。”
  文体题目持续“标新立异”
  纵观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乏创新之举。比如,看图写作,其实早在1983年当时的作文题便是“以图说话”,要求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作。
  据不完全统计,40年以来,全国卷至少有4年出现了漫画作文,其中,1996年的全国卷中,给出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要求学生以“我更喜欢漫画《__》”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谓是半命题作文的“鼻祖”。记者梳理发现,1996年至今,至少有8个年份的作文题目使用了半命题、漫画或者新事物、新提法作为材料。
  此外,2005年的重庆高考作文题中,出现了大作文和小作文两道题。多选,由此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新方式。2014年起,北京高考作文也引入了这一形式,并扩充为微作文“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以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挥余地。
  案例:2009年湖北卷:“站在__门口”
  2013年天津卷:“__而知之”
  2006年福建卷:1、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2、戈多来了;3、留下一点空白,三选一
  分析:不少当年看起来“怪异”的题目,还在多年后以“新瓶装旧酒”的形式出现。向欧举例说,2014年天津卷中“智慧芯片”的题目,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材料作文就有异曲同工之处,“当年的话题放到现在看都不太过时”,她认为,其实这既是一种“万用话题”的传承,又是选拔人才方面,更加看重对于社会中的新鲜事物的感想。
  高考作文题演变时间轴
  1977年 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采取分省考试的形式,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1984年 各省份开始统一采用全国卷考试,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写作达·芬奇故事《画蛋》读后感、使用古诗词和漫画等都曾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
  1985年-2014年 上海市1985年率先试点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后,全国前后共有16个省份尝试全部或部分科目自主命题。
  随之带来的不仅是高考作文材料的丰富,写作文体也出现了议论文、书信、记叙文、说明文、发言稿、对话等至少6种。
  2015年-2017年 自主命题省份减少,全国缩减到9套题。到了明年山东省使用全国卷之后,将只剩下8套试卷。
  毕业仍看不懂的作文题
  2005年湖南卷:“跑”
  2006年江西卷:燕子减肥
  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2012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2013年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2015年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2015年安徽卷:“蝴蝶是否有颜色”
  (记者 黄颖 邓琦)
责任编辑:
中国关键词、“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人生三本书、24小时书店、我和高考……今年恰逢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最能展现学生汉语文化能力和素养的高考作文题再次成为焦点。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各地高考作文题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人们如此热烈地讨论、分析,不仅因为这是一道分值最高的考题,更是希望从中寻获时代发展的号角与回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高考作文训练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