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沈阳大帅府门票的作文

我家在紧邻大帅府东面的红楼房龄都五十多年了,地都塌妶了 啥时动呀 那位朋友能告诉俺。谢谢呀!l_百度知道
我家在紧邻大帅府东面的红楼房龄都五十多年了,地都塌妶了 啥时动呀 那位朋友能告诉俺。谢谢呀!l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帅府,政府保护历史建筑,我看它附近也悬.
区政府正找买家呢!得有开发商想在那搞开发,区里才会统一拆迁。目前没听说那个开发商看好那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大帅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参观大帅府作文 300字-400字-作文网
300字-400字小学生作文:参观大帅府作文
参观大帅府作文 300字-400字 文/夏灏轩
张氏帅府位于沈阳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四周围筑着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内部分为东、西两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我们今天也来到了大帅府参观。一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尊张学良的塑像。我们在塑像前拍了几张照片。 在大帅府里我知道了古代各国的抄票,还有秦朝的铜板,是秦始皇发明的,因为秦始皇希望天地方圆,所以圆的铜币中间有个方孔。我们还知道了宋朝的刀币,还有美国的连体抄等许多钱币。我还知道了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张氏帅府中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 大帅府是我学习历史的好地方。
参观大帅府 夏灏轩 300字-400字
>> 不是你想要的?去
浏览更多作文。<<
作文《参观大帅府》约300字-400字左右,由网友自由发布,未经严格审核,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同时欢迎各小作者来我们的作文网投稿发表您的文章,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写作知识,分享成长点滴。
参观大帅府 相关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
赞助商链接
Copyright &
www.gov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找到了篇写于凤至晚年的文章,贴来贴吧,配合帅府微博系列【张学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907贴子:
找到了篇写于凤至晚年的文章,贴来贴吧,配合帅府微博系列
作者简介  孟芳琳 父亲是18军进藏部队干部,于是她1955年6月出生于然乌湖畔,3岁后被送到成都的西藏人民政府办事处幼儿园长大,直到16岁才见到父母。1977年恢复高考,和妹妹一起考入,她和妹妹分别在哲学系和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财贸党校教哲学。1987年9月远渡重洋到美国洛杉矶加州国际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任职加州审计公司会计。自1996年至今在洛杉矶医疗保险公司工作,现任医疗数据分析部门经理。
尽管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有一幅暗淡的画面却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疏星点点的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山上,一幢平层别墅里,我搀扶着下肢几近瘫痪的老太太去了厕所,回到床上。老太太再也睡不着,倚靠着床头,失神的目光蒙着一层白翳,空洞地注视着窗外无边的黑夜。  我知道,她已经这样眺望了快五十年。她能望到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彼岸么?床灯下,稀疏的白发微微颤动,我知道她此刻心潮难平。她在想什么?当年东北大帅府的锦绣繁华?九一八事变的铁马冰河?还是陪伴丈夫在溪口、沅陵的幽禁岁月?  她就是于凤至。像一颗来自久远的彗星划过夜空,在行将陨落的时刻,发出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人生轨迹与她有了交集。  一、面试  1987年9月中旬,我辞去上海财贸干部管理学院的教职,只身一人到美国洛杉矶的加州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刚下飞机的时候,口袋里只揣着当时外汇管制只允许兑换的47美元。  因为白天要上课,所以我必须尽快找到一份夜间上班又能提供食宿的工作。翻遍当地华文《世界日报》,总算在角落里发现一则招聘启事:好莱坞山华裔老人急征管家,夜间护理,提供食宿,月薪600美元。  第二天一早,我便迫不及待地请朋友送去面试。  繁忙的101号高速公路途经著名的好莱坞玫瑰碗露天音乐剧场。车从旁边一条叫巴瀚的小街出来,便拐上了迂回曲折的山间小路。两边茂密的树林,扶疏的花草,掩映着一幢幢精致的别墅。车到山顶,停在一幢乳白色的平层别墅前,门牌是:雷克瑞治路2904号。  开门的是一位叫郑太太的中年妇女,操一口台湾腔国语,领我进了餐厅。餐桌旁的轮椅里坐着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太太,皮肤白皙,形体消瘦,约摸八十多岁,有白内障的眼神显得有点茫然,但精神不错,紧闭的嘴唇透露几分威严。  她看着我,发问,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你是从中国大陆来的?”  “是的,从上海来的。”  “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这下我头晕。我怎么知道她是谁呢?便摇摇头。  “我是张太太!”  张太太是谁?我更晕,只好小心翼翼地问:“请问您是哪位张太太?”  “这你都不知道?”她显然有些不快,“张学良,你知道不?”  哇!我恍然大悟,连忙说:“张学良将军?当然知道。那您老就是,于—凤—至?”  她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后来我知道,她十分在意“张太太”这个称呼,即使1963年与张学良离婚后,她仍然坚持要别人称她为“张太太”,以至于那个姓郑的管家夫家姓张,按道理也应该叫“张太太”,但于凤至却不容许她叫“张太太”。所以我们都管那个张太太叫郑太太。  接下来的面试就容易些了。老太太再发问:“你读过大学么?”  “读过。”  “哪所大学毕业的?”  “上海复旦大学。”  老太太略一沉吟,又说:“复旦大学?没怎么听说过。”  幸亏我对母校的历史有所了解,否则如今在中国名列前茅的大学被她如此一说,岂不冤枉?原来二三十年代的复旦确实名气不大,它的蜕变是1952年院校调整之后的事。  她看看我的窘相,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说:“我可是读了东北大学文法科的。”  我苦笑一声,心里说,那是自然的,东北大学不就是你老公创办的吗?  “好吧,大学不怎么的。那么英文懂吗?剑桥大学怎么说? 牛津大学怎么说?写下来。”她把餐桌上的纸笔推到我面前。  呵呵,这可难不倒我。当我把写着“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University of Oxford”的字片送到她面前,她端详着,嘴角露出笑容,说:“你录取了!”  二、悲情  跟老太太卧室相通的一个小房间就是我的睡房,只要老太太床头的铃声一响,我就必须立刻起身,搀扶她或是上厕所,或是擦身,或是喝水。平时她的起居饮食倒十分简单,早餐总是牛奶、面包。中午、晚上就更简单,因为牙口不好,永远都是猪骨头熬的浓汤放在冰箱里结冻,需要时挖几勺,放些菠菜、西洋菜等绿叶蔬菜加热熬烂,这样就面包吃。所以那个掌勺的郑太太基本没事,成天关在自己的卧室读日语小说。  只是苦了我。老太太晚上睡不着觉,我白天上课再累,这时也只好强打精神坐在床边陪她聊天。  老太太最喜欢听我说大陆的老百姓至今还牢记张将军,牢记张夫人。说到“西安事变”,她笑了,话匣子打开了。  于凤至字翔舟,父亲于光斗早年开烧酒作坊,发迹后富甲一方,任吉林怀德县商会会长,曾经慷慨资助过被官兵追杀的草寇张作霖。张作霖入主奉天以后,向于光斗面谢,在于府中见到美丽贤淑的长女于凤至,占了卦帖,说有“凤命”,便力主为张学良订下终身。两人于1916年完婚,其时,张学良只有15岁,于凤至年长3岁。张学良参与父亲的军机大事,四处征战,她以长媳身份留守大帅府,协调张作霖几个夫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内务。待到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她毅然挺身而出,与五夫人一道隐忍悲痛,秘不发丧,巧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周旋,使张学良得以秘密潜回沈阳奔丧,并于无声中完成东北军政大权的移交。之后,她又全力支持张学良“易帜”,实现中国统一,并在张学良诱杀杨宇霆、常荫槐等亲日元老派的策划中,起到他人不能取代的作用。换言之,张学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建树,也即顺利完成东北易帜,结束最黑暗的北洋政府和军阀混战时代,于凤至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这个世界在男人眼里,也许都是权势和金钱,而在女人眼里,只有一个字:情。从老太太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跟张学良这个男人的情义。  有几天,她的神情显得十分焦躁,总是叮嘱我去门外的邮箱查看有没有来信。郑太太告诉我,原来在我到来的前两个月,也即1987年7月份,于凤至从报纸上看到蒋经国在台湾宣布解严,已经有一些国民党老兵前往大陆探亲,她顿时眼前一亮:被蒋介石幽禁了五十年的张学良应该可以彻底获得自由了吧?于是,她立刻托人写信寄到台湾。信中,她向张学良倾诉四十多年的分离相思之苦,希望在有生之年再见一面。这是两人于1963年离婚后的第一次通信,深情款款,不能自已;嘱愿切切,只盼归鸿。  9月底的一天,我在邮箱里见到一封从台湾北投发来的信,收信人是 Mrs. H.Z.Chang, 笔力十分苍老。应该就是了!我兴奋地跑回房,将信交给了正坐在餐桌旁的于凤至。  你能够看见她面部表情的变化。惊喜,激动,用颤抖的手直接撕开信封,都等不及我取来拆信刀。但瞬间,我发现她的面部表情又变了,双唇紧闭,嘴角拉了下来。讶异,不可置信,愤怒,失望,悲伤……她又反复看了几遍,便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桌旁的垃圾桶。  是什么样的信能激起如此的轩然大波?我捡起信纸,展开一看,一张白纸上只有五十来个核桃大字:  凤至姐:  谢谢你的来信。感谢上帝,我的一切都很好。更感谢主,领导我在他里面有喜乐平安。愿上帝祝福你,愿你在他里面有恩惠平安。  汉卿手启 九月二十一日  就是如此的简单、平淡?那四十多年海天旷隔的倾诉呢?相期此生再见的回应呢?当初那些海誓山盟呢?什么都没有!  我能感觉到她那颗充满希望的心被彻底烧毁。连续几天,她失神地坐在轮椅里,只是茫然地看着前方。  我知道,她此刻一定是回想起“西安事变”发生后,远在英国的她别离儿女,万里赴难,赶到浙江奉化去陪伴已被关押的丈夫。  她一定是回想起,在湖南沅陵幽囚的岁月,张学良写给她的那首诗:“卿名凤至不一般,凤至落到凤凰山;深山古刹多梵语,别有天地非人间。”  她也一定是回想起,1964年张家派人从台湾到洛杉矶,带来张学良要求离婚的协议书,理由是张加入了基督教,教会不允许一夫多妻,他希望给身边的赵四以名义,让于凤至退出。她极度愤怒地拒绝,当即给远在台湾的张学良打电话,要亲自听他的一句话。张学良让她自己选择,说:“我们永远是我们”。这一句话像符咒,让她彻底缴械,同意离婚。因为这句话让她以为,她与张学良在生死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夫妻之情是牢不可破的,而婚姻只是一纸名义。为了换得汉卿更好的生存状况,她连命都可以不要,还怕离婚么?  接下来的日子,能明显看到老太太的身体衰弱下去,空洞的眼神里是深深的悲情。  三、 惊魂  好在她的长孙女康妮经常过来。康妮就住在旁边那幢于凤至为张学良、赵四购置的别墅里。她一来总是怀里抱着猫,身边跟着一群大大小小的狗,平添许多生气。  于凤至生过四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张闾琪12岁就夭折了。长女张闾瑛住在旧金山。长子张闾珣,后来去台湾治病,1986年死在台北荣总医院。二儿子张闾玗给于凤至担任私人秘书,帮母亲料理财务,领一份薪水。闾玗因车祸死于1981年,享年62岁,育有二女一子,二女儿泰瑞,儿子莱斯利,因住得远,都跟于凤至来往不多。长女就是康妮,中文名张居偊,她只比我年长十岁,所以共同话题就多了。她知道我的公公严北溟教授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及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便托我求字。当一幅墨宝跨洋过海寄到时,康妮特地请人精裱,配制镜框,悬挂于客厅墙上。因为我白天上课,傍晚搭乘公交车到山脚下,徒步上山还有一段路,所以康妮就主动提出每天开车在山脚下接我。  对这祖孙二人,我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  两年后,我因为转学而离开了于府,但康妮一直跟我保持联系,每年都照例收到她寄来的圣诞贺卡。可是自2003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她的音信。我打电话去,也成了奇怪的空号音。我知道康妮在1990年老太太故世后继承了遗产,以后变卖了山上的别墅,搬到很远的一个叫羚羊谷的地方,因地址不详,无处查询。岁月流逝,时光渐渐冲淡了心里的疑虑。只是偶尔会想起,康妮还好吗?  今年二月份,我偶然读到一本书,是国内张学良研究专家赵杰先生所撰的《张学良在美国的最后岁月》。文中提到,作者几年前去好莱坞福乐园祭扫于凤至的墓,发现旁边有一新增的墓位。作者写到:“也许他(她)感受到长辈的寂静和寂寞,现在由自己来添置空格了。金属铸就的墓碑上显示着康斯坦斯·张的生卒年月”。  看来作者并不知道这个墓碑下埋的是谁,连性别是“他”还是“她”也不能确定,但是我在刹那间意识到,这是康妮!康斯坦斯正是康妮的名字。怪不得自从2003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她的圣诞卡,原来她早已离开人世,享年只有59岁……
为何都是伤感呀。
最近在书店粗略看了陈廷一的宋子文新传,里面有关于张学良的家事。。。原来张的大儿子英文名叫马丁,大概在张得胃溃疡的时候(1942年左右),书中说是因蒋介石的迫害(?)患上精神疾病(我可能记错了,我记忆中宋子文在信中说得病的可是老二啊(?!)这个我以后再核对)书中说张的老二愿在飞机工厂工作,因要照顾哥哥而辞职(由于我看的时候不是很仔细,可能在表述上有出入)书中还提到80年代台湾有报道说曾经是张大帅时期参与铁路建设的一个美国人,回国时大帅给了一笔钱,这人后来用这笔钱做生意成了富翁,后为报答大帅一家,曾经给还在软禁中的张学良一笔巨款。(书中没写那人的名字,我认为应该就是那个帮助过在美国的于凤至、后又抚养张闾琳成人的吉米埃尔德)
另,佟静著的《宋美龄的晚年岁月》里提到宋美龄关于张于赵之间离婚结婚一事,里面说1951年于凤至派吉米埃尔德到台湾打听张学良什么时间能被释放,吉米埃尔德去问顾维钧时说“于凤至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能不能让美国人出面商谈张学良释放问题(可能跟原话有出入)。。。顾维钧的回答是“释放是时间问题”。。。(1951年的事我还是第一次见,其他书里好像没有提到过)个人觉得书中对这桩离婚结婚之事的叙述还是比较客观的。
图为:1987年张学良写给原配妻子于凤至的一封信。 邵晓鹏 摄
图为:张学良写给子女的信。 邵晓鹏 摄
张学良的家书图为:张学良写给子女的信。 邵晓鹏 摄
离婚原因那里会不会有什么出入?感觉这样说来,少帅也是太过负心了。
看这里!这里有关于于凤至孙子女的消息
张闾芝说闾旬因为喜爱骑车,在山上遭遇大雾掉下山崖。
这篇文章曾经在《读者》上被刊登过,我一向不看《读者》,我喜欢《意林》,可是偏偏那一次买了《读者》,这文是《读者》上继《德芙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一文后我印象最深的了。
第一次看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从“大帅府”到革命圣地延安,他走上了一条与父兄完全不同的道路从“大帅府”到革命圣地延安,他走上了一条与父兄完全不同的道路史料趣事百家号张学思是人民军队的优秀将领、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之一、爱国名将张学良之弟。日出生于奉天(今沈阳)大帅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处长、平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宁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新中国诞生后,先后担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海军参谋长,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日受迫害含恨病逝。张学思,这位大帅府走出的“四公子”可谓一生传奇。他出身军阀家族,却走上了一条和父兄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6岁成了曹锟的“六姑爷”张学思出生于1916年1月6日。张学思出生不久,张作霖在奉天火车站、图书馆,接连遭遇两次暗杀,但都平安脱险,不久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从此飞黄腾达。张作霖认为这是张学思的降生给他带来的好运,加之这个儿子从小聪明伶俐,甚得张作霖的欢心。张作霖和他的子女们在张学思6岁那年,张作霖给他订下一门亲事,老丈人是直系军阀首脑曹锟。当时,直皖战争刚刚结束,中国的时局变成了直奉对峙。为了缓和日趋紧张的矛盾,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决定与直系军阀首脑曹锟联姻。于是,年仅6岁的张学思成了政治斗争的筹码,与曹锟的六女儿曹士英定了亲。可是,张曹联姻不到两年,亲家就变成了冤家。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学思的这段“啼笑姻缘”就这样“流产”了。14岁离家,接触进步思想日,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大哥张学良执掌东三省军政大权。那一年,张学思12岁,正在奉天同泽中学读书。他好学上进,经一位同学介绍,认识一位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教师王西征,张学思很快被王西征的学识所吸引,他说服母亲,将王西征聘请到大帅府授课。王西征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是张学思走上进步道路的启蒙教师。受他的影响,张学思开始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也是在他的鼓励下,1930年,14岁的张学思离开奉天到北平求学。左起:张学思 张学良 张学铭经历了父亲被日军炸死的惨剧,亲眼目睹了日军在中国种种侵略暴行,面对国恨家仇,张学思很快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在北平期间,张学思接触了一些革命志士,受到了初步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思想的影响,并通过阅读一些政治书籍和进步小说,使张学思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从此立志要做剥削阶级的叛逆者,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17岁的张学思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参加反帝大同盟,抗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同年4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5岁质问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丧,举国震惊,张学良一时间也成了全民所指的“罪人”。正在北平汇文中学念书的张学思痛感于国恨家仇,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可是,同学们在大骂张学良“不抵抗主义”的同时,也将愤恨发泄在张学思身上。他们甚至用墨汁在张学思的衬衣上写了7个大字:“不抵抗将军之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件事刺痛了张学思,他羞辱难忍。有一天,他来到张学良办公的顺承王府,径直闯进了哥哥的休息室,一见面就说:“大哥,我真没想到你会变成这个样子!”张学思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气愤地说:“为什么下令不抵抗?为什么丢弃东三省?为什么要背上千古骂名?”张学良还是头一次见到四弟如此冲动,让他坐下来慢慢说。张学思没有坐下,他解开身上的粗布长衫,衬衣上“不抵抗将军之弟”7个大字,赫然跃入张学良的眼帘。张学良从沙发上蹦起,情绪激动:“四弟,大哥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转身看着张学思,眼睛变得血红:“四弟,请你相信我,你大哥绝不是那种卖国之人,杀父之仇、失土之恨,我张学良是不会忘的,总有一天,我会用行动洗刷耻辱!”那一刻,张学思明白了,哥哥是有血性的军人和爱国者,他不会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失去的家园。21岁为张学良传密令,成永别1937年8月,张学思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前往奉化溪口雪窦山探望被拘禁的张学良。张学思来到雪窦山,当晚下榻在关押张学良的“别墅”中。由于特务的跟踪防范,几天过去,兄弟二人根本就没有单独接触的机会。张学思就在张学思临走的前一天,雷雨大作。早饭后,张学良对四弟说:“今天不能出去逛了,走,到书房里看看画报去。”于是,借赵四小姐张罗着和特务们玩牌的机会,张学良把四弟领到书房一角,用3个书架和1个报架挡住了门窗外的视线。张学良示意张学思别吱声,他指了指墙壁,暗示装有窃听器,然后拿出纸和铅笔,兄弟俩进行着无声的谈话。张学思以最快的速度在纸上写着:抗战的形势……共产党的主张……东北军的情况……人民的愿望……张学良看完后,用橡皮擦去铅笔字,又在纸上写起来……交流中,张学良告诉四弟,东北军如能团结,抗日战争扩大,他就有恢复自由的可能,让四弟把此话传达给东北军各军长。他要四弟多看进步书,回东北军去,抗战到底。张学思接过大哥递来的一张张字条,默读着,泪水止不住地从腮边滚下,把字条打湿了。他擦泪挥笔,写下几个大字:“您的话我一定办到!”没想到这次相见竟成了兄弟二人的最后一面。22岁奔赴延安,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张学思早年读完《论持久战》之后,就对毛主席仰慕已久。1938年10月,张学思在周恩来和刘澜涛的安排下,从武汉奔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这年12月,张学思在周恩来的引见下见到了毛泽东。在杨家岭,张学思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毛泽东问道:“你就是张学良的弟弟吧?”张学思回答:“是的,我是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现在改名叫张肪。”毛泽东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能来延安,不简单喽!”他亲切地端详着张学思那清秀的面孔问道:“你二十几岁啦?”“报告主席,我已经22岁了。”“你还是个娃子嘛!”毛泽东慈祥地笑了,问道:“你感觉怎么样啊?能过得了这里的生活关吗?要不要钱花?”张学思的脸唰地一下红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焦急地说:“主席,您可别把我当成小孩子呀!”毛泽东爽朗地大笑起来,他亲切地对张学思说:“你是少爷公子出身,过去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初到延安来,我担心你生活受不了哟!”毛主席亲切的关怀,使张学思感到格外的温暖。他觉得有许多心里话要向毛主席讲,他告诉毛泽东,延安生活虽苦,但觉得比什么地方都好,延安能革命,能抗日,他什么都不怕。毛泽东听了之后很是高兴,鼓励张学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为中国革命作出更多的贡献。”日,肖劲光(右一)陪同毛主席接见张学思同志。24岁倾心雇农出身的进步姑娘1940年初春的一天,延安女子大学举行报告会,吸引了周边许多院校的学员。张学思也与东北干部队的同学来到女大礼堂。开会前,张学思被一位聚精会神地翻阅画报的年轻姑娘所吸引,不由得凑了过去与姑娘聊了起来。此后,为了能再见到这位姑娘,女大一有报告会,张学思就早早赶到会场。当他第三次来到女大礼堂时,撞见了老乡顾大姐。顾大姐亲热地和张学思唠起磕来。张学思乘机向她打听起那位姑娘。“哦,你问的是谢雪萍,我们是同班同学。”张学思通过顾大姐了解到:谢雪萍出身于广东省德庆县的一个雇农家庭。14岁那年从家里逃到广州,到纺织厂做工。1938年,经八路军广州办事处的介绍,谢雪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当时,她刚刚18岁。“大姐,我想请你……当个红娘!”张学思突然鼓足勇气说出了心里话。顾大姐被张学思的诚恳所感动,爽快地答应了张学思的请求。在顾大姐有意安排的几次“偶遇”后,两个人迸发出了爱的火花。1940年秋天,张学思和谢雪萍在宝塔山的窑洞里,与东干队另外几对新人一道,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在以后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两人甘苦与共,互敬互爱,被大家誉为“模范夫妻”。1950年春天,张学思夫妇与母亲在大连合影。张学思、谢雪萍夫妇39岁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49年末,张学思受命到大连创建海军学校并任校长。8个月后,人民海军第一所正规高等学府——大连海军学校正式开学了。至此,新生的中国海军有了自己培养人才的基地。1955年,时任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的张学思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第二年,张学思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深造。当苏联得知张学思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时,竟不同意接收他来留学。最后,是周总理亲自出面找苏方协调,张学思才得以成行。左起政治部主任李东野,副校长兼副政委张学思,副政委刘华清(摄于1953年)1961年,张学思任海军参谋长。这期间,他随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部署指挥了对金门的炮击和封锁,参加国产潜艇的远航训练,率巡逻艇编队远赴西沙群岛作设防视察……为人民海军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周总理称誉他为“海军的好参谋长”。海军学校学员方队接受张学思将军检阅54岁含冤离世“文革”中,张学思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在北京某营区的一间阴暗、潮湿、不通风,只有10平方米的房子里,精神和肉体上遭受了残酷的折磨。1970年,张学思病情恶化,重度营养不良。周恩来得到消息后,以急件下达到医院,立即指示抢救,但由于张学思被折磨得病情太重,还是于日含恨离开了人世,享年54岁。张学思与周恩来邓颖超1971年9月,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向毛主席上书,为丈夫鸣冤。日夜,毛泽东读罢这封信,流下了眼泪。他对张玉凤说:“在延安的时候,我就认识了张学思,他是一位很进步的青年,长期接受革命培养。想不到,这么一位海军的干才,被他们活活整死了,可惜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军委和海军党委给张学思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史料趣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知名博客达人,每天分享新鲜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帅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