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开大理石矿的专业规划人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员承包商开山队 安全技术人员等在拉萨 联系18225606303

湖南桃源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湖南省桃源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
前 言 ……1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
(一)规划范围…… 1
(二)规划期限 1
二、区域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评价 ……1
(一)区域位置…… 1
(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评价…… 2
三、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分析 ……7
四、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8
(一)主要成就 ……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一)发展机遇 ……12
(二)面临的挑战 ……15
六、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发展原则…… 16
(三)发展目标 ……18
七、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21
(一)产业总体定位 ……21
(二)重点发展产业 ……21
八、空间功能布局 ……28
九、建设重点和任务…… 30
(一)培育产业集群,构造特色产业体系…… 30
(二)注重集约发展,促进生态化转型 ……31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整体竞争力 ……33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34
(五)加强人才引进,营造具有自主创新的人才环境 ^36
十、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7
(一)加强对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与领导…… 37
(二)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38
(三)创建高水平的融资、招商和管理平台…… 38
(四)强化组织领导与实施监测 ……40
附件 1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43
附件 2 规划图件…… 50
附件 3 规划编制说明…… 51
(一)规划编制过程 ……51
(二)规划编制依据 ……53
(三)规划指标的测算与确定 ……55
(四)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65
桃源县位于湘西北,常德市的西南部,总面积4441.22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97.27万人,城镇化水平38.40%,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5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7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5.5:32.2:32.3。设立桃源工业集中区是桃源县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需要,是推进桃源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桃源工业集中区位于桃源县东北部,其前身创元工业园始建于2001年,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已发展成由创元工业园、陬市工业园和漳江工业园组合而成的工业集中区。近期规划总面积6.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83平方公里,土地开发率为61.7%。其中创元工业园位于县域北部石长铁路以西盘塘火车站附近,跨盘塘、架桥两镇,距县城35公里,距常德市19公里,现状用地面积1.46平方公里;陬市工业园位于陬市镇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主要依托S306和S226发展,现状用地面积0.84平方公里;漳江工业园位于县城北郊,省道S226线横贯境内,西至桃花大道、北至古堤主干渠一带,现状用地面积1.53平方公里。
集中区目前基本形成以铝材、纺织、建材、机械制造和农林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到2010年底,集中区拥有已投产企业3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并拥有一大批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及筹建项目。2010年,集中区实现利润总额25336.7万元,上交税金总额23080.08万元,实际到位外资2370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6.9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亿元;2010年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为1607万元/公顷。
桃源工业集中区是带动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桃源在湖南西北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核。为了进一步抓抢发展机遇,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高起点、高标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工业集中区综合竞争力,顺利晋升省级工业集中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的意见》(湘发[2011]25号)、《湖南省省级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审批实施意见》(试行)(201203)、《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的要求,结合集中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规划到2015年集中区总面积达6.2平方公里,包括创元工业园、陬市工业园和漳江工业园。其中,创元工业园北起盘回大道,南至创元大道,西起人民路,东至石长铁路,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陬市工业园北起纬四路,南至S306,西起经二路,东至常张高速,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漳江工业园北起青林路,南至延溪路南侧,西起桃花大道,东至漳江北路,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
规划到2020年总面积扩大到8.9平方公里,其中,陬市工业园北起陬市大道,南至S306,西起经二路,东至常张高速,面积扩大到2.55平方公里;漳江工业园北起青林路,南至延溪路南侧,西起漳陬11万伏高压线,东至采菊路,面积扩大到3.93平方公里,盘塘工业园面积保持不变。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年,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二、区域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评价
(一)区域位置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部,沅水流域下游,是环长株潭城市群连接成渝经济区的节点,是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湘西大开发的桥头堡,是湖南“长益常张经济走廊”的中点,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桃源县紧邻常德市区,常张高速、常吉高速在县城附近交汇,G319、S226、S306纵横县境,石长铁路穿越县境西北,沅水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拥有千吨级码头,可以直接通往长江航道,水运便利,桃花源机场距县城仅15公里,形成了航空、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等综合发展的交通路网格局。凸显的区位优势使桃源向东可对接环长株潭城市群,向西南可对接成渝经济区,向北可对接武汉城市群,通江达海能力逐步加强,资源和地缘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利于桃源县加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桃源工业集中区位于桃源县东部,紧邻常德市,与常德市经济联系密切,区位优势明显,行政界线跨漳江镇、青林乡、陬市镇、盘塘镇及架桥镇,常张高速、省道226通过区内,形成工业走廊,将集中区三个园区自南向北连结在一起,往北通张家界、重庆,往南接怀化、吉首;石长铁路从区内的创元工业园穿过,东连京广,西接枝柳;陬市工业园紧邻沅水,水路可南抵长沙,北通岳阳,经洞庭湖入长江,上达重庆,下抵上海;桃花源机场紧邻工业集中区,航空运输便利,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独具优势的交通网络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形成了东与长株潭对接、北联武汉经济圈、西通成渝经济圈、南承珠三角的重要区位优势,为工业集中区的对外开放与联系奠定了基础。
(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评价
桃源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有的地形、地貌,优越的生态环境,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造就了桃源县得天独厚的山地、水电、矿产、农林和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优势为集中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依托,使集中区具有转化并形成较强经济能量和产业链条的良好条件。
1、农林资源
桃源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林资源丰富,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粮食、油料、肉类产品已跻身全国百强,桃源黑猪、桃源大种鸡、桃源大叶茶等名优特产享誉中外。历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桃源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及国家商品粮 、优质油料、优质棉、瘦肉型牲猪、蛋品出口重点县和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县。 1994年就被列为全省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的桃源县,如今有柑桔30万亩、楠竹68万亩、茶叶5万亩、苎麻15万亩,生态林60万亩、经济林25万亩,林木蓄积量733万立方米,年砍伐量25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8000万根,年可砍伐量4000万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6%,野生葛、魔芋、猕猴桃、板栗、药材等都有较大数量,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湖南无公害茶油、茶籽油生产示范基地县。
目前,桃源县已形成了大米、棉麻、果蔬、油料、茶叶、生猪、禽蛋等农产品与深加工体系,新型的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以稻米精深加工为主的万福生科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以大米淀粉糖、大米蛋白为核心产品的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企业,推动了桃源县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2、电力资源
桃源县能源充足,电力发达。电力供应充足,是全国电气化试点县。全县属国家电网的35KV—110KV变电站有8座,变电容量131400KVA。桃源小水电建设名列湖南前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310座,总装机容量43231千瓦,年发电量2446万千瓦时。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凌津滩水电站总装机27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亿度。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创元火电厂于2007年建成投入运行,全县总发电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时,可为桃源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3、矿产资源
桃源县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有矿床、矿点、矿化点102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61处,矿化点32处,此外还有温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等。县境内有丰富的石煤、石灰石、大理石、黄金、金刚石等二十多种矿产。其中石煤储量达14亿吨,平均发热量1450大卡/公斤。石灰岩储量达300多亿吨,大理石储量达数百亿立方米。所产桃花石、大理石、辉绿石、玛瑙石驰名海外。黄金、白银、钒、粘土、金刚石等矿产也有相当规模,含量都超过工业品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桃源县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桃源优质资源方解石矿石发展起来的磊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把桃源的资源优势变作了经济和产业优势,成为目前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超微细重质碳酸钙浆料生产企业,带动了桃源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4、旅游资源
桃源自然景观旖旎,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从县城溯沅水而上,两岸青山如画,江中碧水如缎,漳江夜月、菉萝晴画、马援石室、桃川仙隐、穿石缭青、水心古寨等名胜古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连成一串,构成了一幅奇绝天下的美丽画卷。国家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堪称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近年来,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带动了桃源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环境不断提升,桃源县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5、水力资源
桃源县溪河纵横,水力资源丰富,沅水流经县域99公里,贯穿县域东西,其支流分布较多,水能蕴藏量达43.95万千瓦。黄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遍布县域,电站、电力、排灌、水轮泵站星罗棋布。目前,全县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6座,总蓄水量8.5亿立方米,已开发建成小水电站60处,装机容量37392千瓦。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桃源工业集中区的用水及用电提供了坚定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6、劳动力资源
桃源县是人口大县,劳动力资源丰富。201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980232人。同时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县人口总抚养比由“五普”的37.21%下降至“六普”的36.76%,全县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处于“人口红利”期,即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同时,近年来,人口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为桃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源。
专栏1:桃源县主要资源优势 1.桃源盛产水稻、棉花、茶叶、油菜等农产品,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花、优质油料生产基地,是国家生产基地县,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同时,位于常德市以常吉、常张高速为轴线的油茶产业带上,是常德市的重要油茶基地之一;桃源大叶茶等地方特产享誉国内外,其中,桃源野茶王更是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丰富的粮油茶棉资源为桃源县以大米加工、茶油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为纺织业的改造提升奠定了基础。 2.桃源县地处雪峰、武陵两山脉隆起带的东北端及中新生代洞庭凹陷的西南角,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古称“仙境宝地”。矿产资源从种类、数量上比较,都是常德市资源较为丰富的县。探明县内有白钨、锑、金、铁、钒、铜、铅、锌、铀(磷铀矿)、汞、黄铁矿、石煤、油页岩、重晶石、磷、石膏、金刚石、玛瑙、含钾岩石、桃花岩(大理石)、膨润土等20多种矿产。 3.桃源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桃源人口总量平稳低速增长,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0305人,占3.5%;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13914人,占13.3%;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37196人,占39.4%;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7919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占43.8%。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三、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分析
为应对有限环境容量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突出矛盾、节能减排刚性要求与产业结构渐进调整的矛盾,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区域内的环境容量。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及 “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集中区的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气(SO、NO),废水(COD、氨氮)和固体废物。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通过相关计算方法,2020年SO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为9452.3 t/a,氮氧化物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为4655.6 t/a。依据中国环境规划院《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关于对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说明》计算水环境COD、氨氮总量,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根据计算, 2020年COD总量控制指标为941.8t/a,NH-N控制指标为125.5t/a。根据环境容量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应严格筛选入园企业类型,以低能耗、轻污染、高效益企业为重点引进对象。集中区各园区产业定位各有侧重,按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及《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相关规定,漳江工业园可优先发展具有桃源地方资源特色的农产品加工、纺织业、电子信息业;创元工业园依托园区内创元铝业现有电解铝产业线,主要发展排放工业废气中不产生氟化物的铝材料业,延伸产业链;陬市工业园优先发展农林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同时,由于漳江工业园、陬市工业园处于城市上风向,建议限制引入具有高架点源的行业如:水泥行业、铸造行业、焦化、石油化工行业等。
四、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一)主要成就
1、县域综合实力较强,对集中区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桃源县域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51亿元,在湖南省现有的88个县域中位列第20位,经济发展水平靠前。同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43.8:27.0:29.2调整为:32.2: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2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419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走向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41.82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88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7.89亿元。截止201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达到97.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9万人,农业人口82.68万人,坚实的县域经济实力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桃源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
2、集中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桃源工业集中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稳步增长,经济贡献率显著增强。2010年集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加至100.6亿元,年均增长达44.3%,完成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1.75%,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实收资本14.51亿元,法人资本12.35亿元,吸收港澳台资本2.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3.25亿元,实现利润额2.53亿元,创造税金2.3亿元。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目前,企业已拥有专利数300余项(其中2009年到2011年获专利70余项)。集中区作为桃源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劳动力就业和城市化进程,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集中区产业分工趋于合理,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工业集中区成立后,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三个工业园的产业分工不断合理优化,根据各自的区位特征和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各具产业特色的空间格局,创元工业园以铝加工产业为主导、陬市工业园以机械、农产品加工产业为主导、漳江工业园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
同时,“十一五”期间,桃源工业集中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初步形成了相关企业及其政府支持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呈现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面貌。其中以创元工业园及陬市工业园产业集群效应最为明显。目前,创元工业园已初步形成了以创元铝业、创元发电有限公司、创元新材料、晟通科技熔铸和铸轧分公司等为龙头企业,以火力发电、铝材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为主体的铝加工产业集群;陬市工业园则初步形成了以万福生科为龙头,以大米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2010年,集中区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0.14亿元,占集中区工业总产值的89.6%,其中,铝材加工产业占68.9%,先进制造产业占8.4%,农林产品加工产业占7.2%,纺织产业占5.2%,集群发展初步显现。
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桃源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明显。除国家重点项目常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外,启动了县城中区开发、青林至北圆盘公路改造项目;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新线等重点工程;完成了漳江大道综合改造、沅水大桥匝道整修等36项市政工程和县城外环路改造。改造县乡公路173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1972公里;完成农网改造180个村,电气化建设150个村,新增126个村通宽带,完成3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了优越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创元工业园东部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向东排入岩巴宕溪;西部建有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排入园区废水管网后,可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花树桥溪,同时,创元工业园拥有生活垃圾填埋厂、弃渣场和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厂,一般工业固废可送至创元电厂弃渣场处理,危险固废则由创元铝业危险固废处理厂填埋处理。 “十一五”期间,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不断加大,尤其是漳江工业园和陬市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投资有了较大提高。
表4.1“十一五”桃源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资情况表
漳江工业园
陬市工业园
创元工业园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放经济发展较快
工业集中区作为桃源县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放经济发展较快。“十一五”期间,集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末,集中区吸收港澳台资本约占2.17亿元,其中港、澳、台投资的企业营业利润约占3.86亿元,中外合资的产业营业额是1.13亿元。集中区总资产贡献率16.7%,资产负债率为62.71%,产销率为93.37%。至2010年,集中区拥有已投产企业26家,并拥有创元铝业、万福生科、大华机械等一大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招商引资的大力实施,对园区的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效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桃源县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总体来看,集中区缺乏合理的工业发展引导模式,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集中区布局较分散,三个园区之间距离较远,不利于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加大了建设成本。且集中区在沅水水系中处于常德的上游,工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区域产业转移与重构
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转移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产业转移势不可挡,湖南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不我待。2007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鼓励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新一轮的经济转移战随之打响,位处内陆的湖南正面临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桃源县紧邻常德市,与武陵、鼎城、澧县、石门等区县紧密相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丰富的农业、林业及劳动力资源,利于承接常德市加工、机械、建材等一批传统的制造和加工业,甚至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实现园区工业的飞跃和跨越发展。
2、“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陵山片区建设
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是国家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的新举措。《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建成“两型”产业体系。桃源位于环长株潭城市群的范围内,并处于长益常张经济走廊上,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无疑会给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带来良好的机遇。同时,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加快实施,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将会更大,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交通运输枢纽的地位更加突出。桃源地处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中间节点,有利于工业集中区依托丰富的生产要素、良好的工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桃源工业集中区的不断提质升级发展。
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扶持湘西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积极推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2011年,《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正式出台,把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扶贫攻坚带来了新机遇。而桃源县紧邻武陵山区,处于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陵山区的中间地带,武陵山区的产业协作发展与经济建设必将提高大湘西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同时为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机遇,提高桃源工业集中区的产业环境。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产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湖南省与长江产业经济带联系的重要节点,是湖南的“北大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有利于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促进湖南湖北两省跨省合作、产业互补、经济互动,拉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应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洞庭湖经济圈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重视。桃源工业集中区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的西洞庭湖经济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将带动工业集中区与长江产业经济带的经济联系,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4、加速产业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等政策,加快了内陆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的步伐。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工业集中区纳入省产业园区体系建设当中;《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工业、农业、科技和物流园区,促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向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的地方集聚。2011年,《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加大对县的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县域加快发展。2011年,《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县域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桃源区位和资源优势等,承接常德市等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的绝对优势,积极发展县域园区建设,振兴县域经济。各级政府对工业集中区建设都给予极大关注,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条件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
从国内外发展环境来看,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拥有一系列发展机遇,但是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启动,各个地区之间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已开始进行资源整合,工业集中区发展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而从常德市的范围来看,桃源面临着区县发展的挑战,武陵、鼎城、澧县、石门等区县迅速崛起,津市、临澧、安乡、汉寿等市县快速发展,207国道工业走廊和澧水流域产业走廊正在规划建设,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区域发展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指标成为工业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对其在产业选择、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桃源国家级生态县的建设更是对工业集中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严的要求,这给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约束。且随着工业集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自身投资环境中的各种弊端也开始暴露,集中区的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集中区内交通、供水、供电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仍需加强。
六、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武陵山片区建设为契机,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业集中区综合竞争力为宗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中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作用,按照“集中布局、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环保、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工业集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集中区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桃源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县域乃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二)发展原则
1、生态环保,低碳发展
保护集中区生态环境,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协调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构建综合效益良好的,宜业宜居、高效和谐的绿色生态型工业集中区。
2、壮大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把工业集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铝材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发展增强集中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支撑力。
3、项目突破,借势发展
产业的发展要落实在具体的项目上,积极引进大型骨干企业或重大工业项目,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集中区的发展支撑,带动集中区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充分依托现有的基础和发展优势,并与常德市的路网系统以及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对接,降低开发成本,借势加快发展。
4、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及扩散,促进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同时,充分发挥桃源农林矿产等特色资源优势,引导集中区朝个性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5、转变方式,集约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加强工业集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集中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努力提高集中区投入产出水平,进一步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6、科学规划,加快发展
立足于保护工业集中区内的生态环境,突出高效节约用地及工业化和科技、生态的良性互动,以高起点、宽视野、前瞻性地研究制定科学的集中区发展规划,并做好与上层次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合理引导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引导集中区的开发时序建设,并根据各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因地制宜,培育适应集中区资源禀赋的主导产业,形成高效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步伐。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构建主导产业突出、集群优势显著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建成职能分工科学、空间布局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城,将桃源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桃源县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我国重要的铝制产品生产基地,湖南省重要的农林产品加工基地、湖南省具有特色的循环工业园区,尽快实现工业集中区提质晋升为省级集中区进而跨入省级先进开发区行列的目标。
2、土地开发目标
——到2015年,集中区面积扩大到6.2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37平方公里。其中,创元工业园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陬市工业园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漳江工业园2.37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为3.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5%。2020年扩大到8.9平方公里。
——到2015年,土地投资强度达到2160万元/公顷以上,土地产出效益达到3709万元/公顷以上;2020年投资强度达到2565万元/公顷以上,土地产出效益达到4899万元/公顷以上。
3、经济发展目标
——2015年力争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215亿元以上。2020年,力争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36亿以上;工业总产值400亿元以上。
——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0.38亿美元以上;利用内资56.5亿元以上。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0.55亿美元以上;利用内资95.3亿元以上。
——2015年工业税收金额达到6.6亿元以上;2020年工业税收金额达到13亿元以上。
4、节能减排目标
——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19.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20.16%,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12%,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29.07%,工业污水处理率达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达85%以上;集中区绿化覆盖率达20%。
专栏3:桃源工业集中区主要指标预测表
十二五年均增速(%)
经济发展目标
技工贸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
实际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内资
上交税金额
历年累计 固定资产投资
土地开发目标
土地单位面积 投资强度
万元/ 公顷
土地单位面积 产出强度
万元/ 公顷
节能减排目标
工业污水处理率
固体废物 综合处理率
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
COD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
SO2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
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
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
注:带[]的数字为五年的累计数。
七、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产业总体定位
以“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为发展取向,按照“两型理念、循环发展”的要求,以桃源县现有工业为基础,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繁荣县域经济为目标,以集中区建设为载体,巩固提升铝材加工产业、优化拓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改造提升纺织业。
(二)重点发展产业
1、巩固提升铝材加工产业
大力发展以创元铝业、创元新材料、晟通科技为代表的循环型有色金属冶炼业,通过发电—阳极—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不断延伸铝材加工的上下游产品,加快铝型建材的精细化加工,构建以炼铝、铝材、铝材精深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铝电联营的产业的优势,围绕“热、电、铝、板、块、粉、盐、碱、精、加工”十大产业链条做文章,走铝电联营,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实现铝电双赢。
同时,构建铝业循环环保体系。按照3R原则,走循环生态发展之路,努力构建铝产业循环经济环保体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布局铝产业项目和配套项目,建立高效、低耗、少排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降低铝工业各类资源的消耗量;回收和利用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提高经济效益;并构建循环产业链,创新全新的由“铝产业链、配套产业链”组成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铝产业链: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铝电联产工业生态链:煤-电(供应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气(供应氧化铝)-煤灰渣(生产建筑材料)产业链。建立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废铝分选、预处理、再生铝生产示范项目等再生铝的示范项目,提高再生铝的综合利用水平。到2015年,铝材加工产业实现产值135亿以上。
2、培育壮大农林产品加工产业
基于桃源县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桃源工业集中区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独具优势。以万福生科、辣妹子食品、康多利油脂、蜀中情、文源林业、万家油脂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以万福生科为代表的稻米深加工业,同时发展粮食加工、油脂加工、茶叶制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以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为发展方向,突出标准化、系列化、品牌化、产业化特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功能性食品,着力打造食品产业集群,走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到2015年实现产值25亿以上。
——生物农业产业。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重点发展以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稻米精深加工业,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新型技术,加快高麦芽糖浆、米胚油、大米结晶葡萄糖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发展,培育壮大以生物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其科研投入、人才引进方面采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家具制造产业。以桃源县丰富的林木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桃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家具人才和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并积极承担常德家具产业的转移,在陬市工业园大力发展家具制造等林产品加工产业。
——茶油深加工产业。以康多利油脂、文源林业、万家油脂等企业为龙头,发展茶油深加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满足社会大众对生态产品、天然绿色食油产品的需求。
3、优化拓展机械制造业
以陬市镇的大华机械、德威造船、巨龙建材、中天机械、中材混凝土、昌盛钢球、林宏锅炉、常摩制造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工程机械制造业为主要突破口,推动桃源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成长。加快锅炉、柴油机、船舶等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快工业零部件生产配套的开发研制步伐。重点吸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生产制造企业进入,鼓励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以精密制造技术为核心的轻纺机械产品进行开发制造,推动工业集中区成为全县的机械制造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值30亿以上。
同时,延伸机械制造的产业链,发展工业生态链,实现机械制造业的循环发展。首先由区外提供原材料,同时区内各配套企业提供相应的模具与零部件产品,最后由区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生产,为工业集中区内的纺织、食品加工、新材料等各产业提供装备。而企业产生的废旧边角料可由一体化资源利用回收中心统一分类处理后,提供给区内外金属加工企业或非金属加工企业作为原材料,回收再利用。
4、改造提升纺织业
突破印染、设计瓶颈,壮大棉纺织与特种化纤,改造提升纺织业,以鑫玉花、杰新纺织等企业为龙头,以高档纺织品生产、高技术纤维生产等产业为主导,发展高档纺织工业。加强与常德市汉寿、临澧等纺织中心的产业联系,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鼓励高档纺织品的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加强各种差别化、功能化的高技术纤维生产,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进一步提高纺织产品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市场份额,立足引进提高技术装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重点扶植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市场占有率高的纺织企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20亿以上。
——生活用纺织品。大力推广精疏、自动络筒、紧密纺、喷气织机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高支精疏纱、紧密纺纱等系列面料产品,将集中区建成常德市乃至湖南省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同时,加强自主服装品牌培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高档服装及家纺产品制造,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技术。
——生产用纺织品。大力发展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传媒等产业领域的经编网布、短绒布、广告基布、篷帆布等产品。
八、空间功能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状况、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对集中区进行合理定位和优化布局,形成“一廊三园,一心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廊”:指依托常张高速公路、S226发展的工业走廊,该走廊自北向南将创元工业园、陬市工业园以及漳江工业园联系为一个整体,是工业集中区与外部交通联系的主轴带。
“三园”:分别指创元工业园、陬市工业园和漳江工业园。
——创元工业园:包括盘塘镇南部与架桥镇北部的区域,东邻石长铁路,南接常张高速公路架桥互通,北通207国道,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着重延伸铝材加工产业链,发展以铝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铝业循环经济。
——陬市工业园:位于陬市镇北部,紧邻鼎城区,南以S306、S226为界,西至畹田村,北至黔常张铁路,规划面积2.55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充分利用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以及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常德市产业转移,加强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周边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重点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以及以装备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建设高水平的先进制造工业园区。
——漳江工业园:中心城区以北的区域和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南部的区域,紧邻中心城区,西至桃花大道,北至古堤主干渠一带,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依托县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集中区发展建设重点,重点发展纺织以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一心”:指位于漳江工业园内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主要依托县城,充分利用县城的服务设施,中心内设置集中区管理委员会,承担桃源工业集中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综合功能的区域,为桃源工业集中区的高效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核心服务功能支持与保障,同时在创元工业园及陬市工业园内分别配置小型的综合服务区,为工业园区的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
“四区”:指四大产业园区,分别为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纺织产业区、机械制造产业区以及铝材深加工产业区。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区布局在陬市工业园和漳江工业园,主要以万福生科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稻米深加工、茶油深加工等产业;纺织产业区布局在漳江工业园,主要以鑫玉花等企业为基础,发展高档纺织业;机械制造产业区布局在陬市工业园,以大华机械等为龙头,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铝材深加工产业区布局在创元工业园,以创元铝业等企业为龙头,培育铝材加工产业集群。
集中区按照“一区一主业、临区相配套、全区大联动”的布局思路,引导产业分区发展,并加强各园区的空间协调和衔接。
九、建设重点和任务
(一)培育产业集群,构造特色产业体系
围绕铝材加工、工程机械、食品加工、纺织、新材料等集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打造产业链补充足够的血液。重点培育和延伸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保健食品)——深加工——农产品营销产业链、采矿——冶炼——工业原材料加工——工业零部件制造——工业品制造产业链以及电力—铝业—高附加值深加工—新材料—环保建材产业链。并注重引进骨干企业,推动配套厂商主动跟进,加大扶持本地企业与龙头企业进行配套的技术开发的力度。
同时,严格按照集中区发展规划进行项目招商引资及布局,并结合集中区实际,重点培育以万福生科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创元铝业为核心的铝业冶炼加工产业集群、以汽车和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机械产业集群、以鑫玉花为代表的轻纺产业集群、以科辉墙材为代表的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可采取如下举措:(1)在工业集中区建设时,有意识地引导与产业集群垂直分工相关的企业到区内发展,通过向前或向后拉伸产业链,促进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且行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的形成;(2)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产品关联度高、加工能力强的配套企业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3)积极拓展产业集群在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加强调查研究,分析产业集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加强指导,搞好跟踪服务。
围绕产业集群,将工业集中区打造成湖南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以及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举措包括:(1)完善体制机制等外部环境,加大对产业基地的扶持,通过推进集中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为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良好服务。(2)用好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形成鼓励集中区重点建设业态发展、吸引人才、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体系。(3)充分发展龙头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将其生产经营领域向上下游的产业延伸,努力构建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真正实现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基地作用和项目载体作用。
(二)注重集约发展,促进生态化转型
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存量土地,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避免集中区以“摊大饼”式扩展,努力实现工业集中区内各产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和集中区建设的科学有序。强化产业的集中、集群发展,加大开发强度,在提高生产生活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采取高容积率开发,通过建设多层厂房增加容积率,或者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开发立体空间,满足仓储用地和停车用地的要求,促进用地的集约使用。同时,在集中区建设中采取以社区为主导的开发程序,促进园区功能的社区化,加强集中区内教育、文化、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让工业集中区具有高品质生活水准。同时,整合现有企业,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循环经济是继知识经济后国际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实践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今,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循环、绿色、生态经济是工业集中区及企业长期、牢固地占领市场的有力措施和发展战略,因此,在充分发展工业集中区经济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图9.1 资源循环利用框架
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建设应始终坚持“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注重物质的循环使用,推行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能源,并营造良好的投资和人居环境,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构建和谐园区、生态园区的核心内容。立足桃源县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万福生科、科辉墙材,磊鑫科技等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绿色节能”的原则,在项目选择中坚持高起点、大规模,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规模化生产,避免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入集中区,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节约资源。同时,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建设集中区的生态网络,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损耗,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降低废弃物的危害,实现集中区的清洁生产,从而建设成为低碳型工业集中区。并通过加强点源消除烟尘、区内烟尘污染综合整治及强化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防止烟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针对水污染开展碧水工程,关闭水污染企业,投资建设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加大对沅江的防污治污力度。对噪声进行强力整治,争取为集中区内的居民营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空间,通过集中区的生态转型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方便的活动与交流条件,形成一个生产与生活相协调的新型生态集中区。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在工业集中区各方面的努力下,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如果按照更高的标准来看,目前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比如部分土地尚不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区内管网、路网、水网、物流、仓储系统还不健全。因此,在集中区的建设过程中,要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引入专业的仓储物流公司,采取商业化运营,或者集中区管委会与项目投资企业合作进行集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随着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道路建设的进度。尤其由于集中区园区布局较为分散,因此,应加强园区之间交通联系,缩短园区之间的交通距离,促进园区集中发展。并按照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区划,对不同功能的道路实施分级,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快速畅通的公路网。增强水、电、气供给能力,抓好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加强污水管道连通工作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光纤、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基础通信网和信息交互网建设,建成覆盖全区、以光纤为主的宽带信息交互网和综合数字业务网。
此外,在当前的形势下,集中区服务环境的优化、区域市场环境的优化和社区人文环境的优化,也尤为重要,只有软环境和硬环境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形成综合竞争实力,更多地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1、重新树立招商引资理念
招商引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资本流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促进工业集中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桃源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首先应重新梳理招商引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上的指导原则,充分发挥桃源县经济开发区的整体优势,调动一切力量,发挥各部门的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大项目,进一步优化政策和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促进桃源工业集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不仅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念,还要树立以开放招商的理念,努力“借梯登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自身发展。并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理念。要转变以政府组织,大包大揽的招商形式,逐步走向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题,充分利用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真正把企业、项目推向招商引资的前台,实现招商的市场化运作。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一是项目开发产业化。要继续推进桃源工业集中区的重点招商,注重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提高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增强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二是项目推荐多样化。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参加各类展销会走出去招商;要适时地邀请各类投资商前来桃源工业集中区参观考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快捷方便的优势,建立招商引资专网,开展网上招商。三是项目落地平台化。要着力打造桃源工业集中区的引资平台,使之成为项目落地的首选地,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四是项目服务一体化。要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简化审批环节;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建立联动机制,从项目洽谈到项目审批、落地、生产经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3、提高招商引资的准入门槛
引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做到“绿色招商”。招商项目要由单纯追求引入的数量型转向择优筛选的质量型。在注重引资的同时,重视引进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理念,提高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不断促进产业升级。
(五)加强人才引进,营造具有自主创新的人才环境积极开展人力资源体系进园区活动,切实解决企业用工从哪里来的问题。
1、建立“主动出击”的人才引进机制
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工作来抓。深入开展人才需求动态调查,引导各层次人才向集中区有序集聚。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和用人单位相结合的人才储备机制,拓展和疏通引进渠道,引进集中区内各大产业链亟需人才,实现团队引进、规模引进。创新和谋划引进形式,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区域合作,分类建立人才数据库,推动合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打牢集中区跨越式发展的智力储备。同时,引导企业“以人为本”和谐用工,引导劳动者“服务地方,报效家乡”,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2、完善人才自由流动机制
建立促进人才流动的良好机制,统筹集中区人才开发,通过引进、企业整体迁移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集中区流动。通过政策扶持、市场配置、创办领办新的企业实体等方式,调整、引导富余人才向人才短缺的产业、企业、岗位流动,鼓励实行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的用工方式,优化集中区人才布局。政府要协调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开发人力资源。同时,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推进全员聘用制成果,规范合同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制正常化、规范化,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管理、考核评价、收入分配、职称制度等综合配套政策,吸引人才向工业集中区流动。
3、建立自身人才开发体系
以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为目的,全面推进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形成带动和支撑集中区建设的优势人才群体;以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大力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为主要途径,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大批层次高、通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十、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与领导
工业集中区具有自身的优势、环境、机制和运行规律,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领导和科学管理。对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一要依靠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要依靠法制手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并以法律条文作为处理和调节政府、企业、外商的各种经济关系依据和准则;三是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按照“效能、服务、公正、发展”的原则,制定各种政策加强对集中区的宏观管理,不断完善现有的行政管理和保障体系。加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的领导与管理,同时,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转变管理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机构、大服务”服务型管理原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加大政府对工业集中区的扶持力度,充实完善原有的有关实施办法和优惠办法,增强工业集中区的吸引力,极大的推动工业集中区的发展。
(二)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平台。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不断深化教育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科技研发机制,进一步做强做优各类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探索解决科技创新融资难题的新途径。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
(三) 创建高水平的融资、招商和管理平台
1 、 创建高水平的融资平台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和深化服务手段,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针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新材料制造基地等项目提供专项服务。对开发区企业进行宣传,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组织召开银企联谊会,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向其推广有价值的金融产品,做好综合授信等相关工作。二是通过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和多元化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的社会投资领域、范围,鼓励并引导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形式,广泛参与集中区建设。深入挖掘集中区无形资产,对集中区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等,进行拍卖转让,对一些能获得盈利的园区供水、供电、停车场等全面推向市场,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管理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集中区公共设施建设。
2 、 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
首先,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抓手,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实施企业登记绿色通道工程,对外业务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积极推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难事帮办的特殊性服务。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工程的政策条例和企业登记便民工程实施办法,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园区和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确定专人实行全程帮扶、跟踪服务。围绕企业名称审批、登记年检、商标注册、争创名牌等方面,全方位搞好咨询服务。其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集中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步骤,坚持定项招商、定点招商、定责招商。突出集中区平台、交通区位、技术资源优势,包装推介先进机械制造、铝材加工、新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类招商项目。有针对性突出招商类别。
3 、 建设高效快捷的信息平台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网站为企业服务;加强与省市州网站的对接,与各网站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努力提高电子政务快捷高效的服务能力。以民生领域和企业基本服务为重点,努力建设用户满意的服务型集中区网站,紧紧围绕政府及集中区工作部署,积极做好信息发布、政府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的报道,为集中区企业提供各种基础性政务管理及信息服务,满足区内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形象宣传、产品宣传、商务运作、资源集成等的需求。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减少站内外资源错误率,增加网站更新资源数量,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并逐步建立网站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内容保障体系建设。
4 、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平台
集中区的开发建设与规范管理应保持同步,只有管理跟上、措施到位,集中区的开发建设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和科学的规划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为此,要制定符合集中区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开发建设实施办法,从指导思想、建区原则、发展目标、企业入驻、项目建设、内部管理、行政措施等方面,明确集中区自身系统建设要求、入园企业建设和各类操作程序,以规范和引领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健康发展。
(四)强化组织领导与实施监测
1、强化园区科学管理
坚持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原则,合理布局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树立经营集中区理念,进行科学化经营管理。借鉴经营城市做法,善于依托外力,发掘内力,不断创新集中区建设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从而形成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形成优势集中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2、加强指导与协调
桃源县和常德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集中区的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和发展重点,集中力量推动集中区建设,切实落实集中区的权限和政策,促进资源和项目向集中区集聚;妥善处理好集中区建设与被征地农民的关系,政府对征地、拆迁等补偿性工作要提前抓好抓细,对承诺的事项要彻底兑现,不能用损害农户等弱势群体的利益来换取优惠政策的出台,要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强行“阻工”现象,探索建立征地村组及其村民与政府共同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加强对集中区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通过适时考核等形式,督促集中区建设出效益、上水平。
3、实施监测与评估
加强对集中区发展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综合监测分析,按照省级开发区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和完善集中区统计指标体系,实施集中区年度统计公报制度,确保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严谨性,加强对能源损耗、环境污染等方面指标的统计,并向社会展示集中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绩效考核
为促进集中区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各有关部门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落实评价程序和考核内容;加强绩效考核成果运用,成为促进集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机制,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对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规划任务落实、规划目标实现。
附件1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单位:万元
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2010年底完成投资
年计划投资
一、工程项目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万吨/年 熔铸项目
分两期建设,新建7条熔铸生产线,年产14.7万吨工业用大件铝合金铸坯件。
年产280万件铝合金车毂压铸件项目
建设年产铝合金汽车轮毂280万件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创元铝业12万吨铸轧生产线
建设12万吨铝材铸轧生产线。
3000T/A球形铝粉和2000T/A铝粉颜料生产项目
采用氮气雾化法生产开发铝锭下游产品,生产 高级铝粉颜料产品。
汽车热交换器建设项目
建设汽车热交换器生产线
再生铝生产建设项目
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建设10万吨挤压坯锭生产线。
氧化铝废渣烧制200万吨水泥 熟料建设
提取氧化铝后的废渣,采用湿法水泥生产优质 水泥熟料。
大板铝生产技研究与工厂化生产
生产车用铝材。
杰新纺织6万纱锭新型纺织印染生产线建设项目
新建6万纱锭新型纺织印染生产线。
京龙机械整体扩改工程
建设年加工5万件汽车零部件生产线
开展前期工作
龙行天下体育用品建设项目
占地面积约300亩,总建设期为36个月,生产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等。
民展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
拟征地300亩,固定资产总投资2亿元,生产电子产品
福千府食品
征地50亩,建设食品加工厂
康多利油脂建设项目
征地50亩,新建年产5000吨食用油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等
开展前期工作
桃源鑫玉花纺织二期扩建工程
征地100亩,新建5万锭生产线
开展前期工作
鸡粪大型沼气发电项目
建设规模10MW沼气发电。
开展前期工作
文源林业项目
建设有机茶籽油、绿色茶油、茶皂素粉、茶粕等生产线。
开展前期工作
桃源常摩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工程
征地6000平方米,新建精加工生产线1条,年产变速箱体5000件,叉速器壳体30000台
桃源科辉墙材四期扩建工程
新建年产加气混凝土砌块50立方米,板块30万立方米,标准砖2亿块
桃源节碎米资源利用建设工程
年利用节碎米2.3万吨,新建年产1.6万吨大米结晶葡萄糖和3000吨蛋白粉生产线
常德市巨龙混凝土制造项目
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
万福生科四期扩改项目
麦芽糖日产400吨、糖渣循环利用、农产品 综合开发。
机械零部件模具、铸造、机加工生产建设项目
建设年模具生产能力5000副,年铸造能力20万吨,年机加工能力40万件
5万吨规模塑料杯果冻生产线 合作项目
年加工柑桔2万吨
磊鑫科技GCC表面改性活化干粉新材料生产
年产98级浆钙10万吨 高目度活化干粉3万吨
专用有机肥建设项目
年产20万吨专用肥
棉花副产品综合利用
在陬市镇新建厂房5栋,面积3000㎡;购置设备70台套
年发电量9000万度
桃源县生物质发电厂
年处理各类秸秆资源25万吨,年发电量1.88亿度
正在编制可研
医用大米葡萄糖工业化生产
年产100吨医用大米葡萄糖
鞋业产业转移项目
建设规模约5000名工人的制鞋厂
辣妹子食品整体搬迁
整体搬迁至漳江创业园 
大华机械新增2万吨油缸生产线
为中联重科配套建设2万吨油缸生产线
中天机械5万套液压油缸总成生产线
为三一重工配套生产5万套液压油缸总成
巨龙二期100万吨干粉砂浆
10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
中材搅拌站一期
100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
二、基础设施项目
采菱大市场项目
建一个集建材、家具及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市场,包括门面楼、服务门面楼、办公楼、辅助用房、仓库楼以及绿化带、停车场等辅助配套设施等
漳江创业园道路建设
建设以创业大道为主的三纵五横交通网络。同时完善配套设施。
桃源县旧货交易市场
占地75亩,建筑面积6000㎡,交易大厅、门面、办公楼、拆改厂房
漳江物流中心
占地40000㎡,建筑面积8000㎡
占地70亩,对原有冷库进行改造,新建高温库
桃源港区1000吨级码头新建项目
建2个1000吨级、3个500吨级码头泊位,库场及专用设施
省道S226至漳江工业园区公路
一级公路,路基宽24.5米,建设里程5公里。
规划项目建议书
信息产业园建设
以电子制造企业为主,纳入县工业园建设
万福生科物流项目
建设仓储设施
大华工业园建设项目
桃源县机械工业基地建设。
桃源华星物流建设工程
征地300亩,新建10万平方米的仓库、物流中心等
林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一期征地1000亩,产加销一体化建设
贮备棉仓贮建设
陬市镇:新建厂房10栋,面积8000㎡;购置通风设备20台套; 贮备皮棉1万吨
桃源县扩改暨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
将湖南桃源国家粮食储备库(现位于陬市镇)共47栋90790平方米仓库进行维修改造,整合湘鲁万福、三尖农牧、陬市泰香米业等10多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建立桃源县粮食现代物流中心
已完成项目核准
桃源县陬市物流园区
占地20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车坪50000平方米
陬市港区1000吨级码头新建项目
建2个1000吨级、3个500吨级码头泊位,库场及专用设施
桃源重点城镇综合建设
对 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正在编制可研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
全县各乡镇100处沼气净化工程建设
重点建制镇垃圾填埋场工程
兴建集中式垃圾填埋场(按50年设计)
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工程
兴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创元天然气改造
进行油改气工艺改造
工业集中区天然气
敷设管道天然气
工业集中区污染处理
在陬市、漳江新建两处工业污水处理厂
附件2 规划图件
(一)区位分析图
(二)用地规模及时序引导图
(三)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图
附件3 规划编制说明
(一)规划编制过程
2006年,湖南省明确提出“新型工业化”战略思路,产业园建设得到高度重视,2011年第十次党代会更是强调要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目前,湖南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结构转型升级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快湖南省由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以及部分县市区自办的工业相对集中区构成的产业园区体系建设,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1年25号),提出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地推进工业集中区的规范发展,建立包括工业集中区在内的产业园区体系。桃源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县域经济力量强,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优势,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建设,将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1、前期准备阶段(日-11月25日)
制定工作、技术方案;成立规划领导小组、确定技术成员;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
2、基础调研与资料收集阶段(日-12月4日)
对桃源工业集中区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了解集中区基本情况,召开集中区管委会座谈会、相关政府部门座谈会、集中区企业座谈会,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同时收集集中区规划编制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3、方案编制阶段(日-日)
在现场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明确桃源工业集中区在规划期间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主要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任务与保障措施等等。
4、征求意见与评审阶段(日-4月)
规划成果编制基本完成后,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评审,并根据相关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成果。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
2.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5月.
3.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湘政[2009]4号.
4.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通知,湘政发[2007]12号.
6.绿色湖南建设纲要,2012年4月.
7.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3月.
8.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湘发[2009]4号.
9.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1]25号.
10. 《湖南省省级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审批实施意见》(试行)(201203).
11.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
12.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13.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4.桃源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
15.桃源县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6.桃源县盘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7.桃源县架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8.桃源县陬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桃源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桃源县漳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
22.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
23.桃源县盘塘镇总体规划()
(三)规划指标的测算与确定
1、经济指标数据说明
参照“十一五”桃源工业集中区主要指标发展情况(表1)、“十一五”桃源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常德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等。
表1 “十一五”桃源工业集中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完成情况
年均增速(%)
经济发展目标
技工贸总收入
工业增加值
实际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内资
上交税金额
历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基础设施投资
土地开发目标
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
万元/ 公顷
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强度
万元/ 公顷
节能减排目标
工业污水处理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COD比2010年下降
SO2比2010年下降
注:带[]的数字为五年的累计数。
——产出强度计算说明:
(1)根据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强度=工业总产值/已开发面积。
(2)根据2005年已开发用地近2.2平方公里,其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为7.29亿元/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已开发用地3.83平方公里,其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为26.26亿元/平方公里;根据2015年预计已开发用地6.2平方公里,预计其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为37.09亿元/平方公里;根据2020年预计已开发用地8.9平方公里,预计其单位面积产出强度48.99亿元/平方公里。
——投资强度说明:
投资强度=历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开发面积
——节能减排指标预测说明:
节能减排指标为桃源县环保局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要求并结合桃源县自身特点预测所得。
——集中区用地规模说明:
根据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桃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规划集中区近期用地面积6.2平方公里,近期开发新增建设用地2.37平方公里。
2、集中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2 年桃源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表
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
大专以上学历数
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
技工贸总收入
工业增加值
规模工业增加值
高新技术产值
3、环境容量分析说明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及 “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集中区的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气(SO
),废水(COD、氨氮)和固体废物。
大气环境容量:选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A-P 值法计算桃源县工业集中区各园区SO
总量,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总量控制区所在地区,按 GB/T查取总量控制系数 A 值(取中值)
(2)按功能分区的控制浓度(年平均浓度限值)Ci
(3)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 Ai值
(4)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5)根据总量控制区所在地区,按 GB/T13201-91 表1查取低源分担率值,确定各个功能区低矮源(面源)允许排放总量:
(6)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 Qa和低矮面源允许排放总量 Qb
水环境容量:依据中国环境规划院《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关于对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说明》采用一维模型计算水环境COD、氨氮总量。
式中:Wi——第I个排污口允许排放量,t/a;
Ci——河段第I个节点处的水质本底浓度,mg/L;
C——沿程浓度,mg/L;
Qi——河道节点后流量,m3/s;
Qj——第i节点处废水入河量,m3/s;
u——第i个河段的设计流速,m/s;
X——计算点到第i节点的距离,m。
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采用2005年湖南省地表水系容量核定推荐参数KCOD=0.231/d。
横向混合系数取0.05~0.2(流速大于0.5,取0.2;流速小于0.1,取0.05)
4、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及分析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区域经济的发展限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资金、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供求水平都会存在差异。因此,在产业选择中,应根据桃源县的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利用丰富的农林资源发展做深做精农产品加工业。
(2)产业关联原则:产业关联是通过产品供给和需求形成的相互关联,是产业间发生联系的依托和基础,也是诱发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不仅有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市场边界,促使集中区成为通力合作、协调分工的整体,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供需粘性,诱发产品需求连锁、资本投入连锁、人力资本连锁和技术扩散连锁。在产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桃源县当前的产业基础,考虑所选产业与现有产业的相关性,壮大现有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桃源县的铝材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在铝材加工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型建材等产业,形成铝产业集群。)
(3)政策支持原则:在产业选择中,充分考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一致性。(常德市十二五规划中桃源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为铝材、纺织、食品等。)
(4)两型发展原则:考虑所选择的产业是否符合“两型”条件,优先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技术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好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合理选择产业类型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抓好以万福生科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主导产业分析:
根据比较优势、产业关联、政策支持、两型发展等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结合《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桃源县应在国家产业调整和产业振兴的环境里,充分利用桃源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铝材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造、轻纺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1)铝材精深加工产业
从产业基础看,桃源工业集中区铝材加工产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创元铝业作为铝材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是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和“十一五”规划重点培育的核心企业,是湖南省唯一拥有电解铝及深加工产业链企业,是我国唯一能够规模生产航天军工所需“低硅低铁”电解铝企业,产业比较优势突出。从市场前景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及铝型材用途不断扩展,全球铝型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2001年全球铝型材消耗量约869万吨,2009年增长至1550万吨。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建筑材料等领域对铝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铝材精深加工产业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农林产品加工产业
从资源条件看,桃源县盛产水稻、棉花、茶叶、油菜等农产品,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花、优质油料生产基地,是国家生产基地县,丰富的农林资源为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从市场前景看,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快速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制品的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机械制造产业
从产业发展基础看,桃源工业集中区中大华机械、常摩制造等企业发展基础良好,借着中联重科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华机械的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工程机械零部件、船舶制造等的开发研发进度在加快,发展势头良好。从市场前景来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同时,伴随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加快调整,产业调整转移为桃源机械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纺织产业
从资源条件看,桃源县是国家优质棉出口重点县,为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原料基础;从产业基础看,以鑫玉花、杰新纺织为龙头企业的纺织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同时,常德以纺城著称,依托常德市,延伸纺织产业链条,发展潜力较大;从市场前景看,棉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入世10年来,我国的纺织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状态。2011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4786.5亿元,同比增长26.8%。近年来,传统产业用纺织品持续迅猛增长,同时,随着国内服装品牌的增长速度加快,对纺织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大。
5、产业及功能布局说明
——产业布局说明:
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产业突出”的要求,根据集中区的发展现状、各产业园生产性质及产业间的关联度等,结合当地风向(主导风为东北风)、沅水水域生态保护,产业布局如下:铝材加工产业有一定污染,主要以创元铝业等为龙头,规划布局在集中区的北部,离镇区较远,同时铁路运输便利,减少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纺织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以现有的鑫玉花、杰新纺织等为龙头,布局在离县城较近的漳江工业园内,便于工人的集散;机械制造业以现有的大华机械为基础,布局在陬市工业园的东部,用地发展空间较大,且紧挨沅水码头、常张高速,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器材和产品的进出。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业以现有的万福生科和康多利油脂等为龙头,在漳江工业园和陬市工业园都有分布,陬市工业园西部由于用地有限,因此,将规划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漳江工业园进行引导。
——管委会布局说明:
规划漳江工业园为未来发展重点,因此,集中区管委会设置在集中区内的漳江工业园内,依托县城,交通便利,便于对集中区的管理,且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基础较好。
6、其它数据说明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11家,其中超过1亿元的有6家,已投产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4家。
(1)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11家:
创元铝业、创元新材料、晟通科技铸轧分公司、创元发电、晟通科技熔铸分公司、大华机械、万福生科、三尖农牧、辣妹子食品、鑫玉花、巨龙建材。
(2)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6家:
创元铝业、创元新材料、晟通科技铸轧分公司、创元发电、万福生科、三尖农牧。
(3)已投产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4家:
万福生科、磊鑫科技、创元铝业、创元新材料。
(4)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
表3 桃源工业集中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表 单位:万元
2012年投资
计划总投资
项目起止时间
桃源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漳江工业园建设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万福粮食现代物流
桃源县大华机械厂
新增油缸生产线
年产5万套液压油缸总成生产线
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万福四期扩建
常德市科辉墙材有限责任公司
科辉年产3亿元块粉煤灰页岩烧结砖项目
鑫玉花纺织有限公司
鑫玉花而起扩改
东莞战胜磨具有限公司
龙行天下体育用品项目
深圳民展科技有限公司
民展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
文源林业有限公司
油茶综合开发
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
辣妹子整体搬迁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天然气改造节能减排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铝杆线一期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铸轧一期技改
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
年产10万吨铸棒生产线
7、——2010年,桃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5亿元,在湖南省现有的88个县域中位列第20位,总体经济实力靠前。
表42010年湖南省88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县(市)名称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县(市)名称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望城县(区)
数据来源:2011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注:湖南省88各(区、市)未包括怀化洪江区。
(四)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规划,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加强与其它规划的衔接。在本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其它各类规划的衔接,在确定发展用地规模、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等方面,与《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桃源县盘塘镇总体规划()》、《桃源县漳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桃源县盘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桃源县架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桃源县陬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桃源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桃源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桃源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送审稿)》等相关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在主要发展目标确定上,主要与常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桃源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
(1)与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衔接
根据《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常德市工业发展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位载体,以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优化产业链为重点,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优先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装备制造、纺织、食品、烟草等支柱产业,鼓励发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医药等新兴产业,合理发展建材、林纸、电力、盐化工等重点产业。园区的发展应突出特色,要将各地工业园发展与产业集群建设相衔接。具体来说,汉寿工业园区应重点发展纺织、医药、机电产业;桃源工业园应重点发展铝材、纺织、食品产业;石门工业园应重点发展食品、建材产业;临澧工业园应重点发展纺织、机电建材产业;澧县突出发展食品、医药、纺织、盐化工产业;津市重点发展机电、纺织、林纸、盐化工工业;安乡重点发展基地啊、医药、林纸等产业。
由上可见,桃源工业集中区在产业选择上与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相符合的。
(2)与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衔接
根据《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桃源县的发展定位为将桃源建设成铝材、建材、机械、电力、农产品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工业基地,以稻、果蔬、畜禽、楠竹、茶叶为特色产业的现代农业基地,以站场、仓储、包装、运输、装卸相配套的现代物流基地。重点培育九大产业集群: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的食品产业集群;以万福生科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桃花源为代表的旅游产业集群;以创元铝业为核心的铝业冶炼加工产业集群;以凌津滩水电站和沅水桃源水电站为代表的能源产业集群;以汽车和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机械产业集群;纺织服装和制鞋产业集群;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和商贸流通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基地、新型工业化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同时围绕创元、漳江、陬市、热市四个园区,建设好符合产业集群要求、功能完备的工业园区。
由上可见,桃源工业集中区的选址以及主导产业选择与桃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相一致的。
(3)与《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桃源县盘塘镇总体规划()》的衔接
根据《桃源县县城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发展方向为向北发展,同时城北区为未来主要工业区和物流商贸区,重点发展食品、纺织、机械、旅游品等一、二类工业。根据《桃源县陬市镇总体规划()》,规划镇区形成“一心、二轴、三区”的总体格局。 “一心”为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布置公共服务设施,行政办公、医院等用地。“二轴”为镇区发展轴线。“三区”分别为:休闲娱乐区、新型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镇区北面的工业园区内,园区内工业等级主要为一类工业,不能突破二类工业,工业园区总面积约为5.77平方公里。根据《桃源县盘塘镇总体规划()》,盘塘镇城镇总体布局为“一心、两轴、五区”,“五区”分别为盘塘新街以东的文体休闲区、居住区;盘塘新街以西的带状居住区;南部生产区;创元工业园区。同时,创元工业园规划用地主要以二、三类工业为主。
由上可见,桃源工业集中区的选址用地与城镇总体规划是相一致的。
上一篇:[ 02-27 ]
下一篇:[ 05-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