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很空虚,有负罪感的来源,该怎么办?

DESCRIPTION1 來眞的 十 一 学 校 专 属 教 育 评 论 杂 志 2 0 1 1 . 0 1 创 刊 号 起头儿的 主笔 & 采访 & 专题策划 及写作(拼音排序) 其他撰稿人(出场顺序)…Recommended“ 10岁女孩在抖音上与陌生男子聊天内容不堪的新闻,再次将抖音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是什么让未成年少女孩沉迷抖音,对上面的话深信不疑?为什么很多APP一刷就停不下来?为什么自称为内容聚合平台的APP读完后却觉得没有任何成长?” 很多用户都觉得,一些平台一旦开始使用就很难停下来,比如今日头条,一刷就是半天,想看一会儿就睡觉却刷到大半夜。越是沉迷在这些平台上难以退出,他们也就越来越焦虑——对于这种刷过即弃的内容,就像退出网络游戏后的网瘾少年,看多了之后往往留下更大空虚,以及杀死时间引发的后遗症——焦虑。这样的阅读者,被称为“被捕获的焦虑式阅读者”。我们采访了几个玩抖音或刷头条的人,他们往往不知不觉刷着刷着一上午就过去了,却什么也没记住。或者只想看一下推送的相关新闻,却身不由己被其他资讯乱入,回过头来才惊觉。受制于短暂的感官刺激,他们就是“被捕获”的猎物,沉浸在今日头条和抖音推荐的一个又一个诱饵内容里,这些诱饵散发出惑人心智的气息,稍有偏差人们就会一步步沉迷在今日头条为他们打造的“信息牢笼”里,无法自察。在这些人中,我们挑选了五个最普通也最有代表性的故事,讲述今日头条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0149岁退役老兵 我是为了家里人健康,最后儿子却屏蔽我老王 个体户 49岁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当兵退役后就一直靠在家门口经营小卖部为生,两年前与今日头条结缘,自此就迷恋上了养生,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有次点进去了一篇养生文《人到中年必须要知道的三件事》,感觉每一个字都是真理,绘声绘色的,比看电视、读报纸要强多了。当时就毫不犹豫的就把这篇文章转给儿子和老伴看。因为看病保健虽然看西医好得快,但中医的日常保养“治本”。从这以后,就沉迷在上面的做人道理和养生,觉得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今日头条上面说的明白。这些养生内容也“特别符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就不知不觉信以为真,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理解不了怎么就入了迷。看了这么多,也做了不少。开始按上面的说法开始忌口,用白醋泡脚、淘米水洗脸之类的,也听起来还算有一些道理,最起码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吧。可能是后来做的太过火了,就相信“让你不生病的三道养生菜”、“大白菜排毒你绝对想不到”、“这9组食物不能两两同时吃!”,并一个劲的向儿子和老伴推荐,还特别自豪,觉得自己成了半个郎中。儿子一直在说这些都是“标题党”、“假新闻”、“谣言”,也感觉到儿子的不耐烦和无奈,但是总是忍不住发给儿子,想让儿子多注意身体,大概年纪大了,也就希望家人身体好好地这点追求了,没想到被儿子屏蔽了,心里不是滋味。那会儿还向前来小卖部买东西的人传授这些从今日头条上看来的养生经,人家买什么菜都要插上两句,“这个菜不能和这个菜一起吃”、“今日头条上的王大夫说&&”,虽然他们表面笑笑就过去了,现在想想这张老脸都丢尽了。现在不看了:“有问题还是要去医院,这些东西看多了跟着做自己也累”。0221岁大学生 看过“十八禁”就再也做不回自己陈书豪 大学生 21岁 重庆市沙坪坝区没事的时候就会玩抖音、刷微博、看头条、LOL。但是自从在今日头条上刷到“十八禁”内容后,整个大学生活就完全换了样,现在还特别后悔。其实到现在都不明白,在头条上刷刷新闻和影评,怎么就会刷到这种视频,而且还越刷越多,漫画、图文、视频都有。一开始特别羞耻和不好意思,但忍不住在寝室关灯后躲在被窝里偷偷看。
当时年轻,荷尔蒙冲动又没有女朋友,收到的次数多了就不自觉看了起来,这些“十八禁”图文并茂诱导性内容让人浮想联翩,更可况是当时的自己。等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正常学业的时候,自己的精神和生活早已天翻地覆,曾经那个好学的自己不知所踪。最受打击的是,在这种内容的刺激下,自己终于没能控制住去洗浴中心做了打破道德底线的事情,这是整个人生中最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带来的负罪感是难以估量的。心里始终藏着愧疚和不安,甚至有些不敢面对未来的生活。如果没有一开始的那篇文章,或许一切都是另一个样子吧。0328岁职工 假奢侈品又怎样,省钱有面子小芳 工厂职工 28岁 山东省潍坊市28岁,有个可爱的女儿,自己在药厂里上班,老公是个普通的公务员,日子一直平淡而知足。有次刷抖音看到主播在卖心仪好久的一款MK包包,商场三千多的价格在上面只要不到400,当时怀疑过是假货但是还是忍不住下单了。上班背去有同事围过来问,没敢说是抖音买的,只能说是老公送的,没想到同事们都夸这包好看,就觉得这次买对了。后来持续关注这个博主,也关注抖音给推送的其他主播,看到那些颜值高的男女就一发不可收拾,想着为什么别人的生活都这么丰富多彩,能花钱买名牌?抖音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接下来陆续刷到自制口红、自制腮红,还有仿造大牌手表的视频&&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不少用户都与发布这些视频内容的达人们交流经验或者联系购买。看到大家都买了,也跟着视频里的链接在网点下了单。
尽管知道这些人是在制假贩假,甚至在为造假贩假的微店网店做广告导流,但是这些网红达人光鲜亮丽带来了很大的诱惑。感觉用上那些带YSL、迪奥、香奈儿logo的口红、粉底、腮红就会高人一等,说个话都有底气。那段时间就像鬼迷心窍似得,疯狂在抖音购买大牌仿货,还带到工厂向同事们炫耀,信用卡刷了一万多。看着卡里的钱越来越少,自己越来越焦虑,却还是忍不住去买。最终阻止这一切的是假货带来的报应:脸大面积泛红、爆痘。也不得不告诉老公自己刷了一万多在抖音上买假货的事情,老公又气又心疼,赶忙带着去了医院。老公后来告诉自己,这些平台缺乏监管,浮华生活容易激起人们的攀比心和对贫富差距的不真实感受,制假贩假内容泛滥也易对用户造成引导,损害用户的财产和健康安全。现在基本上是在专柜买真品,那些假货统统扔掉了。感觉还是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以后女儿长大想美了,也会培养她正确的审美和消费观念。0425岁打工族 只想考个证,却丢了7年积蓄程伟 打工族 25岁 山东省济南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赚钱,穷人的孩子也想去上学,却没想到被骗了辍学之后7年打工积攒下的全部积蓄。从18岁开始外出打工,在工地上一待就是7年。因为平时手脚麻利肯干活,工地上打工这几年也攒下了一点积蓄。家庭条件变好一些后,学历一直压在自己心头上。业余时间一直在读书看报充实自己,不甘心趋于现状,想要圆自己的大学梦。
男孩子还是要先立业后成家,不然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过苦日子。带着这种想法,加上多年闯荡社会的经验,自己意识到没有学历是无法改变生活谋出路的,不但容易上当受骗,想要好的工作都有学历门槛,最起码是专科,但是连这个自己都达不到。所以就计划一边打工,一边自考大专。平时更多关注和大专一些相关的信息,在这时看到了今日头条上“北京针对低学历上班族发布免考通道”的广告。在印象中觉得今日头条是个大公司,上面的内容肯定是真的,就一点都没有怀疑。所以,当时就拨打广告页面刊登的客服电话,想要进一步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己就成了虚假广告的受害者,在诈骗人的引诱下把长期打工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三万块钱全投了进去,这是全部积蓄。按说不该相信的,当时对方说的实在是太真实了,后面画的饼太诱人。仔细想想,其实这则虚假广告并不是毫无漏洞,加上太过信赖今日头条平台,所以如此轻易上当受骗。这么大一家公司,居然没有严格的审核就直接把广告推送给广大用户吗?到现在还是想不通这个问题。0528岁妈妈 带儿子刷抖音,手机掉到火锅里陈婉 淘宝店主 28岁 重庆24岁生了孩子,26岁开了个淘宝店边带孩子,老公是做设计的,两个人生活上没有什么压力。白天带着4岁的儿子在店里卖卖衣服配饰,没人下单的时候就刷刷抖音,遇到好玩的也会模仿,带着儿子一起拍一个,儿子软萌又会表演,收获了好多点赞。有一次带着儿子和闺蜜一起吃火锅,聊到了抖音上最近有个晒娃教程的账号,闺蜜特想看就发给她了,眼看着有博主又发了几个新的,自己也刷起来了,刷着高兴,一不留神手滑,手机“啪叽”就掉进油锅里,两个人对视了几秒突然狂笑,自己真是又心疼又好笑。
自己一直是佛系带孩子,觉得这样没有多大问题,直到有个父亲模仿抖音摔断女儿脊椎的新闻出来,才惊觉自己也存在这方面的疏忽。后来发现儿子刻意模仿抖音上的一些视频自己拍,还有一些成人之间特别难堪的举动,意识到原来让孩子看抖音是错误的,成人之间的一些动作和举止是不能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以后可能会给他带来多深的心理和行为影响都不得知。现在都会带着孩子看一些益智的动画片和绘本,像是《猫和老鼠》这样的,有时间也会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动物,或者去做一些手工,让儿子有一个除了抖音之外精彩的童年,也是为了保护孩子,给他一个干净的成长环境。互联网虽然带给用户一些便利,但也是两面性的,如果不能分辨其中的信息,一个手机资讯App就能轻易的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的生活。上述的抖音、今日头条造成了老王的迷信和偏执,毁掉了陈书豪原本作为一名优秀学生的灿烂人生,还让小芳陷入购买假货与人攀比的虚假欲望泡沫,打碎了程伟对大公司的盲目信赖,惊醒了新一代父母的育儿观念&&今日头条作为国民级手机新闻资讯平台,价值观的缺乏与利益的干预,让虚假新闻和广告横行,对用户产生不良引导与影响。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内容和资讯的更迭速度极快,造就了用户一边焦虑一边沉迷的阅读方式。资讯阅读的需求固然需要,但需要学会理性运用推送的内容,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上了年纪或者还未成年的用户群体。不要因为平台的虚假、偏激、利益化,而让它控制我们的情绪和人生,变成“失智”的人。毕竟有时候只是这个钢铁世界因为金钱、利益产生的新闻失实和舆论偏颇,不要让他们盲目裹挟我们前行。不要沉迷在让人上瘾的“精神毒品”中,而是选择有正确价值观、给人力量,能引导人砥砺前行的内容,方能在这个躁动的世间留有一方安心的天地。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5c7c3d5a2fbcf371c19dadce1dc13f3a.jpeg我不想活了我是一个26岁的女的,过了年马上27了,没结婚,没男朋友,从来没谈过恋爱,连初恋都没有过,不是我长得不漂亮或者没人找我,是我一直不想谈,为什么呢,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小的时候长得特别漂亮,后来长着长着不漂亮了,我就非常自卑,很失落,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我从小就是个很失落很自卑的人。后来我努力学习到了中学的时候好不容易学习很好了,我变得很自信很满足,总算觉得自己正常点了,可是当时有个目标怎么都达不到,就是做到最好,于是我就觉得书上电视上的人遇到这样的事好像都该一蹶不振才对,于是我也不学了,其实当时也不是非得这样,可能我太自卑了,只能跟着别人的做法学,我觉得就算一蹶不振也比不知道怎么办好,那样更害怕,然后就一蹶不振了10年,没努力了10年,我怎么觉得是自己强迫自己不努力一蹶不振的,其实我可以不用这样,每天不努力都觉得很空虚很难受,很有浪费时间的负罪感,还改不了,停不下来,只能一天一天这样下来,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反正已经10多年了,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怕了,已近很长了,不知道还会有多长,简直是无限的。我从小就学不要浪费时间,却没想到自己已经浪费成这样了,还停不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天一天这样过下去,我觉得这太可怕了。这种状态当然没信找对象,对男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的同学都结婚生孩子了,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呢?我怎么才能过正常日子呢,我想正常怎么就这么难呢?别人也给我介绍的男的全被我冷走了,这种心态怎么可能有兴趣谈恋爱啊,他们跟我相处就像隔着一块冰,我可能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可能等我够好了就想谈恋爱了。大家都说我挺漂亮,可为什么我一直都没谈过恋爱呢,大家都说我挺漂亮,家里也不穷,也不笨,有一个清闲稳定的工作,许多人都很羡慕我,觉得我什么都有,可我就是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就是没有幸福感呢?怎么才能有幸福感呢?该问题已得到3位专业咨询师解答,送出3朵鲜花,26736次浏览提问于日 16:05解&&答推荐查看关金霞二级心理咨询师138-心云流水三级心理咨询师135-三级心理咨询师135-你好!你从自卑开始,变得严重地否定自我,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认知和负性情绪,但并不是你就没有渴望幸福的欲望,而是你的认知方面出了问题。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咨询。【郑重提醒:因文字咨询局限无法全面了解情况,以上回复仅供参考】此解答获提问者评价:满意,送鲜花二级心理咨询师138-长着长着不漂亮了,我就非常自卑,很失落,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一蹶不振了10年?&&&&可我就是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就是没有幸福感呢?怎么才能有幸福感呢?&&&&&幸福的感觉来自内心,但发现幸福也是一种能力?一个26岁的成熟女性,从来没有喜欢过任何一个男性???这是有多么糟糕的被否定被指责才会有的感受呢????我心很疼,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我只看见眼前这个受伤的女孩,这10年的自我放弃和挣扎?这是一朵花没有开放却没有开放的心情的状态?是这样吗?长着长着不漂亮了???好好想想,这种感觉,想毕会帮到你一点点!【郑重提醒:因文字咨询局限无法全面了解情况,以上回复仅供参考】此解答获提问者评价:满意,送鲜花&回复&:差不多吧,就是因为小时候不漂亮那个事变自卑了,然后好不容易学习好了,有点自信和满足了,因为我做不到最好我还扔了,然后我的自信和自尊就全没了,我干什么要自我放逐呢,我可以不这样啊2年前二级心理咨询师你好!&&&&&&&感觉你是一个比较有觉察力和内省力的姑娘,也是一个追求上进和完美的人,所以你一直带着这样的要强生活和成长,很自然迷失了自己,因为你不清楚自己到底怎末做才算最优秀?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所以你在迷茫中徘徊了十年光景。&&&&&看得出你很自责,甚至为自己要成为“圣女”而焦虑,所以你变得纠结和矛盾不安,只是我好奇的是你是如何看待爱情和男性朋友?如果说仅仅因为所谓的自卑让你不愿意与男性朋友交流,这似乎有些牵强?毕竟你的工作和自然条件在证明着你很优秀?&&&&看得出你所焦虑似乎是源于周围的文化伦理道德的舆论压力带给你的?&&&&我们的传统伦理道德有个认同感,似乎只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才是正常人,似乎只有结婚生子享受婚姻的天伦之乐的生活才是我们正常的生活,可能这些恰恰是我们被文化道德绑架让我们痛苦的根源!!&&&&站在人性的角度,其实婚姻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我们一生的幸福,并且婚姻也是有生命,当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或者夫妻不和,很自然就会导致婚姻解体,此外我们会发现如果选错了婚姻仅仅是我们找错了人或者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我们可以重新做出选择,当然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我i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代价。&&&&看得出你的痛苦和自责似乎还和你你至今还过着“单身狗”的生活有关,虽然和你的个性有些千丝万屡的联系,但并非你不可爱,也并非你优秀,或许这么多年你很享受这种生活,只是暂时的被社会伦理舆以及爸妈的压力束缚的不够自信而已!&&当然,如果心理存在某些心结而无法释怀,这个心结影响到了你与异性的交友,是需要你考虑借助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自己打开心结,前提是你渴望获得一份传统的爱情和婚姻,并且愿意为此而做出改变!&&&&&&&&&&&&&&&&&&&&&&&&&&&&&&&&&&&&&&&&&&感兴趣体验专业的咨询,点击QQ,帮助你重塑自我,收获爱情!【郑重提醒:因文字咨询局限无法全面了解情况,以上回复仅供参考】此解答获提问者评价:满意,送鲜花
您可能感兴趣的贴子已获6位专业咨询师解答已获4位专业咨询师解答已获4位专业咨询师解答已获6位专业咨询师解答已获5位专业咨询师解答
大家在案例热门城市:《沉重的肉身》读书笔记(部分)
一、引子:
叙事与伦理
叙事可以改变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命若有若无、破碎不堪、遭到挫伤时,叙事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的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的无常抹去的自我。
如果谋得幸福是伦理学的基本主题,那么,叙事对于人们谋求幸福就是必不可少的,它可能既是人们关于幸福(或不幸)的知识,又可能是人们在幸福之中的时间和空间。
“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随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梭伦)。这个神无处不在。这个神名叫偶然。人的叙事是与这个神的较量,把毁灭退还给偶然。
叙事不只是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也讲述尚未经历过的可能生活。一种叙事,也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构想。
伦理,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学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
伦理学自古有两种:理性的和叙事的。
理性伦理学关心道德的普遍状况,叙事伦理学关心道德的特殊状况,而真实的伦理问题从来就只是在道德的特殊状况中出现的。
理性伦理学的质料是思辨的理则,它想搞清楚,人的生活和生命感觉应该怎样。
叙事伦理学的质料是一个人的生活际遇,它想搞清楚一个人的生命感觉曾经怎样和可能怎样。如果你曾为某个叙事着迷,就很可能把叙事中的生活感觉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想象乃至实践的行为。叙事伦理学的道德实践力量就在于,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他(她)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道德的实践力量是理性伦理学没有的。
别人讲的故事,不仅有助于我明朗自己面临的道德困境,也有助于我搞清楚自己的生存信念。
小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红岩》、《烈火金钢》、《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的故事,于是孩子们就分成两个阵营不断厮杀。
后来,有个大孩子,每天晚上给我们讲故事,福尔摩斯、雨果、凡尔纳,我发现自己的命运被那些夜晚的叙事决定了。
4、现代伦理
在现代社会,随着平等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经济、政治生活形式的变化,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生活实践的可能性。
现代伦理就不是像古老的伦理那样,依据一套既定的道德体系来整饬属己的生命经纬,而是依据个人的心性来编织属己的生命经纬。现代性伦理是个体化的,于是,故事就多起来。
现代的叙事伦理有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
5、邻家女孩
我初到香港时,一天我用余食喂猫,有两只小猫来食。一只干瘦,长得不好看,一只长得圆润,特别好看。我驱赶长得不好看的小猫,想只让长得好看的小猫食,不料被邻家十五岁的女孩Yukine看见了,她说:
am born,英文原意是"我被出生了",中文却是“我出生了”。我觉得英文的意思对。我的生命起点不在我自己手里,我不能决定我的身体、心性、意志,我自己的诞生完全是偶然的造化,不是我出生了自己,而是我被出生了。
语文课本中全是儒家的道德命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充满主动态的九个字令我好生恐惧,觉得像我这样生性弱小的人的生活希望被剥夺了,我天生就没有修身齐家的能力。就像这只丑小猫,它活该?谁会给丑小猫带来安慰?
马太、马可和路加还有约翰讲的故事中有好多麻风病人、妓女,他们都是一些没有能力去践行主动态的道德生活的人,他们只能甘于受歧视。正当他们绝望时,耶稣突然闯进人间,给麻风病人、妓女和弱小的人带来上帝的国。
我活在此世此刻,既不是为了献身给建设人间天堂的道德事业,也不是随无常的风把我这片落叶般的身子任意吹到哪一个恶心的地方,而是在挚爱、忍耐和温情中拥有我此时此地的生命。
我羞愧万分。我经历了一个伦理事件,让我明白了一些生活伦理,
六、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
1、小说叙事与现代伦理
昆德拉说,“如果我们想在走出这个世纪的时刻不像进入它时那么傻,那就应当放弃方便的道德主义审判,并思索这些丑闻,一直思考到底,那怕它会使我们对于什么是人的全部肯定受到质疑。”
卡尔维诺提出小说的所谓“存在的功能”:
一是轻逸,它指信赖看起来注定要消亡的东西,“信赖那仅在依稀可见的踪迹中包含着的道德价值”,消除世界带给人的无法忍受的石头般凝重。
二是迅捷。指这样一种生命感觉:让现代生活中时间相对性的逻辑显露出来,挽留住极为短暂的时间,或捕捉到相距遥远的时间;
三是叙事的易见。使个体自己的生活“不至于窒息,或者化解成为混乱不堪、过眼烟云般的白日梦”。
四是叙事的繁复。是一种理解的伦理:让自己陷入多维关系网,充分理解生活世界的多层面和多面性。生命的多面性正是现代伦理的终极世界,其中充满相互排斥和相互矛盾的东西,人们必须放弃界定它的愿望,更不用说寻求确切答案了。
2、现代小说兴起之谜
现代哲学和科学热衷于构造形式理性的观念世界,与此同时,一种全副心思关注生活世界、勘察个人的具体生存的学问有声有色地形成了,这就是近代欧洲小说的兴起。现代小说询问什么是个人的奇遇、探究心灵的内在事件、揭示隐秘而又说不清楚的情感、解除社会的历史禁锢、触摸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角落的泥土、捕捉无法捕捉的过去时刻或现在时刻缠绵于生活中的非理性情状,等等等等。
据昆德拉说,塞万提斯的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在其中找不到一种明确的、可以解决人生悖论的道德信念,只能找到一连串生命疑问。它肯定或认可了人生的道德相对性和模糊性。塞万提斯使我们把世界理解为模糊不清,要面临的不是一个绝对真理,而是一堆相对的互相对立的真理,因而唯一拥有的把握便是智慧的无把握,这同样需要一种伟大的力量。
原来有一位掌管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能分清善恶的上帝,如今,这位上帝被放逐了,人生就成了一个充满不可解决的道德悖论的过程。在灰蒙蒙的道德雾霭中,人们才需要小说。
小说存在的理由,包括它关注个别人的具体生活,它看到了上帝退位后人生充满不可解决的悖论处境,它提供了一种“伟大的力量”来承受人生的相对性和道德模糊性,特别是小说陪伴和支撑了每一个在自己身体上撞见悖论的个人捱过被撕裂的人生伤痛时刻。生活在被悖论撕裂的伤痛时刻中的个人需要的并不是清清楚楚的理析——更何况根本就不可能指望人人都是理智的,而是叙述性的陪伴和倾听:难受的时候,听一个命运相似的人的故事或讲讲自己经历的故事,心里就好受多了。
小说呢喃叙事的时间和空间,就是过去教堂里喃喃祈祷的时间和空间。
3、自由主义小说伦理
现代哲学史上一直有人想以种种方式解决生存的终极悖论。解决生存的终极悖论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典型: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理性与胡塞尔的先验理性;另一种类型是基尔克果的信仰跳跃或尼采的生命沉醉。
P.F.Strawson说:伦理领域是一个只有各种个别真理而没有真理体系的领域,换句话说,要求一个人均一地注视生活而同时又要求他注视到生活的全面是荒谬的,因为一个人不能两样都做。
昆德拉说,真正的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这是小说的永恒真理。
昆德拉还明确地说,小说的天质是反专制主义的:小说作为建立在人类事物的相对和模糊性之上的世界的样板,与专制的天地是不兼容的。专制的真理排除相对性、怀疑、疑问,因而它永远不能与我所称为的小说的精神相苟同。“唯一真理”的哲学会引出专制社会。“唯一道德”的伦理学会导致专制道德,总想把人生中的悖论搞清楚,如果它是不可解决的,也要知道何以不可解决,这是一种冥顽不化的形而上学思维。哲学,据黑格尔说,就是消除偶然性。在这种消除偶然性的思想欲望中,隐藏着专制主义的萌芽。昆德拉就要全盘攻击哲学。
对于卡夫卡来说,“资本主义是世界的一种状态,是人的灵魂的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卡夫卡说“我只看到东西在流动、在运动、在变化,我是叙述者”。
4、人义论的叙事伦理
现代性事件并非等于道德这回事没有了。善恶分明的道德法则消逝了,善恶相对、模糊的道德还是有的。只要人在这世界中扎堆,就不免磨擦出善恶、不免有道德的事要发生。
什么是一个信念?它是一种确定、固定不变的思想,而“有信念的人”则是一个被限制的人;
自由主义伦理不是古已有之,而是传统的宗法式道德坠落的结果。不过,自由主义伦理并不是唯一的结果,而是几种结果之一——另外还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和保守主义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和保守主义伦理还在寻找人类生活中确定、共同的价值“基础”,都是一种神义论的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构造出历史理性的新神来重新规定人的可能性;保守主义伦理学则竭力施展招魂术,要把过去的神重新唤回到现代社会中来,让人不要掉进现代社会的陷阱。
对昆德拉来说,小说既不是供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嚼物,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动员工具,而是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性,寻求在不确定的人生可能性中可能生活得幸福的条件。
卢梭是人义论的理论大师,在卢梭的《忏悔录》中,社会公民上升到最高判决人的位置上去了,万能的上帝和造物主沦为人类法庭中的见证人。
5、幽默神圣清洗道德归罪
道德归罪是依教会的教条或国家意识形态或其他什么预先就有的真理对个人生活作出或善或恶的判断,而不是理解这个人的生活。
那句在妓女面前“谁可以扔石头?”的质问,就是对人间的道德法庭的否定。但基督信仰并不以为,人就可以自己为自己创造“终极语汇”,在道德的模棱两可中心安理得地沉醉。
吊销道德归罪的生存支配权,先得吊销上帝的道德法官形象。用什么方式吊销?现代小说叙事传统提供的吊销方式是幽默的亵神。这种亵神省却了与身穿道德法衣的神及其道德谱系争执的麻烦,因为与道德的上帝争执是无用的、不会有结果的。其语言方略是对神的拟人式想象,或者说把无神论的上帝想象反过来运用:上帝不过是人的形象的放大,亵神的幽默只需要把放大的上帝形象还原成人的形象就可以了。
昆德拉看到,通过亵神的幽默剔除道德上帝的法权,生活世界中道德的模棱两可的本来面目就显露出来。昆德拉说“大便是对上帝的否定”就是一个例子。
传统的上帝语汇有如下三个特点,唯一性——因为其背后拥有一个确定的本质性实在;可以为确定无疑的道德归罪提供尺度;从而可以为个体人处于稳定的道德状态提供依靠。
现代小说兴起之后,出现了一群“反讽者”(ironist),他们认为,“终极语汇”其实只是每一个人随身携带的一组私人语汇,每个人形成自己的“终极语汇”都是偶然的。他们追求个人的“终极语汇”的多样性和新奇性,在生活实践中则寻求道德的多样性和生活信念、生活方式的新奇性,其实,这都是一种诗性的(纯属私人自己创造来为自己所用的)语言游戏。
6、在道德相对性中沉醉
道德的模棱两可意味着人生世界无可归罪。可是,道德相对性不等于道德虚无主义,排除道德归罪并非等于小说不讲道德。
在道德相对性中沉醉不是说怎样都可以,而是各人有自己的道德。个人,即我思,取代作为一切之基础的上帝。他的虔诚从此只属于他的主观世界。
相对性道德就是每一个体有自己的、只属于自己的道德神,由我思、我欲、我愿设立的道德法庭。
各人都有自己的身体,每个人的身体想象不同。昆德拉并不打算让个体生命成为无根的飞蓬,个体伦理的根是系在个体自己的自然偏好上的。
道德相对性的世界无异于一个道德无政府状态,道德的相对化就是个体的自我感性的绝对化。
由于各人有各人的道德上帝,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就是由无数个体的绝对的道德原则构成的,这些道德原则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只有相对性的道德世界。具有自己的道德上帝的个人在社会中生活,与他人交往,就会出现个体化的道德冲突,产生道德事件。由此构成道德的关系都是相对性的,个体就面临如何在只有相对性道德世界中自持的问题。
生活是模棱两可的,既让人亢奋,又令人恶心。无论性感还是生活感,都只是一个个人自己的感觉。自由主义的小说叙事既要捕捉让人亢奋的瞬间,又要把握令人恶心的时刻,两者都是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的感觉。
7、兴奋的伦理价值
取消社会政治的情感法庭的结果就是个体情感相对的绝对化,意味着绝对认同、完全投身于个体自身相对而有限的现在的时刻,忘却往昔与将来,“兴奋的一剎那重于整个一生”,幸福就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这一意义上,自由主义伦理是反浪漫主义伦理的。重要的不是为什么而兴奋,而是兴奋本身。
但是,兴奋不可以从情感化方向来理解,那样会使兴奋道德化。古典的情感总有自己的对象——为了什么而动情。兴奋不为了什么,正因为如此,它才让
人感受到幸福的密度。
每一次兴奋、即刻的兴奋是人生中“一种不可摹仿的幸福,这种幸福表现为飘然而不负责任的想象,表现为发明和使人惊讶的快乐,甚至是通过一个发明而使人惊骇的快乐”。在这一刻里,没有判断、欣赏、反思,没有观念化、意识形态化的激动,只彻底浸淫在自己的身体感觉之中。
9、行走在生存雾霭之中?
昆德拉的小说叙事伦理学宣称,要照亮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都无法进入的神秘之地,这神秘之地就是不寻求生命意义、不为什么事业奋斗的人生。为生活本身寻找一种意义、为这或那种事业奋斗,会错过兴奋的生存晕眩。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生存感觉的差异就在于此:托马斯一直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特丽莎只想过相契的俩人生活。托马斯最后承认,他差点错过了幸福。
寻求意义的人生必然导致归罪的人生,因为,所要寻求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的身体能够拥有的东西,难免成为捆束人身的道德绳索。
如果“兴奋的道德”战胜了“审判的道德”,人生过程就变得迷雾(道德的模棱两可)般迷漫。在雾中,人是自由的,但这是在雾中的人的自由。
昆德拉懂得人的道德自由的有限性。他提供的这种心安理得的自由伦理,不是大智大慧、洞彻人生的伦理,而只是一种在有限的现在中享有的自适伦理,一种自慰的自由。无需寻求有意义的人生,就好像无需寻求令自己心跳的爱者,既然如此,自慰的自由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问题是,在迷雾中前行,过不寻求有意义的人生的生活,是否真能心安理得?自慰的自由是否真的舒服得很?
七、一片秋天枯叶上的湿润经脉
卡夫卡生命中充满了“婚还是不婚”彷徨。
卡夫卡与菲莉斯在1914年的五月底订婚,七月卡夫卡就提出解除婚约。半年后,卡夫卡与菲莉斯重逢,从此开始维持了差不多两年的暧昧关系——其间还同居过。1917年七月,卡夫卡再度同菲莉斯订婚。同样不到半年时间,卡夫卡又提出解除婚约。
卡夫卡是一个会写作的男人,作为男人,卡夫卡喜欢长得漂亮的女孩子。他有过三次与“妩媚的女孩子”的爱遇,据说(有新发现的书信为证)还曾与自己的未婚妻菲莉斯的女友有过一个私生子。
卡夫卡说他害怕同一个女人(并非只是菲莉斯)进入共同的日常生活。卡夫卡对婚姻生活没有一点信任,他相信,人世间可能有美好的爱情,但绝对没有美好的婚姻。想结婚和害怕同一个女人共同生活都是过于人性的愿望和感觉,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奇怪的是这两种心情绞在了一起。
对卡夫卡这种心性过于敏感的男人来说,订婚和解除婚约都不是随意的小事,而是个人的形而上学大事。
写小说对于卡夫卡来说,是自己平生的呼吸。但直到解除婚约之前,婚姻和写作对于卡夫卡在如下意义上同等重要:两者都是卡夫卡把自己从父亲带给他的“虚弱、缺乏自信心、负罪感”的生命性情中解救出来的努力。
可是,卡夫卡发现,婚事与讲故事是两种相当不同的生存方式。前一种自制人工氧气的行为需要一个女性的她者,后一种自制人工氧气的行为排斥任何一个他者。
为了写作,孤单是必要的。为了写作,卡夫卡想做“地窖人”甚至活的“死人”。他找妻子的尺度因此不是两厢情愿,而是这个女人是否能承受一个“地窖人”、甚至活的“死人”。
而妻子构成一种生活的情调、一种生命的空气:共同生活中相互逗趣、相亲、缠绵、搀扶的空气,与孤独地喃喃叙事的空气不同的空气。要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卡夫卡只想点着灯看书——当然最好有一个女人依偎在身边,而这个女人(如果是自己的妻子)想与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怎么办?在夫妻关系中,作为丈夫——卡夫卡清楚得很——自己孤独的权利是受限制的。
一个妻子要求的是她的存在,结婚就意味着他有义务向她提供这种存在。
卡夫卡十分清楚自己的脆弱:很难同女人在一起生活。因此,婚姻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恶的诱惑,触及到他的性情中原本隐藏得很深的陌生感、同情心、肉欲、胆怯和虚荣。
既想孤独,又想有一个女人在身边,这就是卡夫卡的身体感觉的悖论。
卡夫卡与菲莉斯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写了几百封信,不外乎尝试不仅要菲莉斯明白,而且接受,卡夫卡想要她的时候,就希望她在身边,不想要的时候,就要限制她想要与他在一起的权利。
菲莉斯回信中说过他是个“自私”的男人。这差不多已经是一种道德上的归罪,对卡夫卡造成了心理压力。
本来,卡夫卡要在孤独中编织故事,只是要摆脱父亲的教育带给他的“虚弱、缺乏自信心、负罪感”,如今他感到也必须编织故事来摆脱未婚妻带给他的“虚弱、缺乏自信心、负罪感”。
卡夫卡的个体心性与昆德拉完全不同,他有道德感,不是一个没有生活原则的油子,不把个人的生命之路看成“迷雾中的小道”,以道德“迷雾”取消正道与邪道的分别。
他的作品首先需要为他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提供忠告。
他认为,因为不可忍受的和不可企及的生活都是身体的世俗感觉,身体的感觉本身就是牢房。
(书中有很长一大部分,是对卡夫卡作品中一些语句的解读。但目前,我对卡夫卡这种情感重负还缺乏深刻的共鸣,这一部分暂时还没有耐心读下去。)
八、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
1、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据说,叙事作家的本领全在于对生活感觉的敏感,能够感受出黄昏的恐慌、清晨的厌倦……
生活的敏感浸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言语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
叙事家大致有三种:只能感受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的,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是叙事思想家——基斯洛夫斯基就是这样的叙事思想家。
基斯洛夫斯基觉得,“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
于是,基斯洛夫斯基开始编故事。
《盲目的机遇》讲的是一个叫Witek的小伙子,总是急匆匆地去赶那班定期开出的火车。
第一次,他跳上了火车,遇到一位虔诚的共产党员,布满革命皱纹的话使他成了革命积极分子……
又一次,他追赶火车时无意撞上铁路警卫,被拘捕、判刑劳教,与一位“反动分子”关在一起,结果自己也成了“分子”……
再一次,他没有赶上火车,意外地与一位女同学相逢,于是结婚、读大学,当医生,在出国访问时,遇飞机空难……
重复三次的“上火车”是一种叙事隐喻,表现个人生命中极有可能的偶然性,与历史必然性相抵触的偶然性。所有的偶然加在一起,也不会得出一个必然:尽管一万年来太阳每天升起,也不能证明太阳明天必然会升起。太阳一万次的每次升起,都是偶然。
偶在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有各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有可能成为现实性。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样的机遇在等着我们。……在情感的范畴里,我们可以享有较大的自由,但在社会生活的范围里,我们却大大地受到机遇的主宰。有很多事我们非做不可,或者我们必须变成某种人。
对个体生命有绝对支配权的无常,像湿润的雪花沾在身上。
《永无休止》中,Zyro三十出头,夫妻关系并不融洽,但也没有到无法过下去的地步。丈夫死了,Zyro的生活变成了空落落的大厅。Zyro想要摆脱这个缠绕着自己的幽灵,鼓足勇气把自己的身体拋给一个个素昧平生的男人。
Zyro再也经受不住身体的沉落,丰润的手臂在索索央求守住肌肤之亲这最后一道生存边界时渐渐干涸。一天夜里,Zyro无奈地闭上对生活湿润的眼睛,打开了煤气……
基斯洛夫斯基关心的是:个人在遭遇偶然的生存裂伤后如何继续生活?
伦理问题根本上是人的在世性情问题。
一个人在世的生存关系受自己的性情支配的,每个人的性情都是一个随机形成的价值感觉秩序,它决定了个人的生命感觉和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只能这样而不是那样生活。对这一个人来说如此轻逸的生活,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比死还不如。
Zyro孤零零的无奈感是她的个体性情的必然。
人民伦理要求人人做好人(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基斯洛夫斯基的叙事在思考“做好人”的难处:邪恶之所以会滋生,是因为人们总会在某个阶段发现自己没有能力行善。邪恶的原因是挫折感。
这是伦理的悲观主义。
4、红色伦理和白色伦理的欠缺
自由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道德困惑?
基斯洛夫斯基的回答是否定的:政治并不能解决最重要的人性问题,生命意义问题“我们永远得不到答案”。如果道德和谐的设计变成一种政治制度的自然法,还会成为专制的正当性基础。而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没有了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生活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
《红》提出的是一个康德式的问题:爱怎么可能?
时装模特儿瓦伦婷偶遇独居的退休法官,他性情古怪,动不动就怒气冲冲,整天在家监听邻居(一位富商)的婚外情电话。
四十年前,老法官还是一个法律系学生,他偶然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劈腿。他离开了她,一直把爱锁在心底。
“这份美是纯的吗?抑或永远都有些缺陷?”
老法官的未婚妻是纯美破损的象征,纯美破损不意味着变成了邪恶或不道德,而只意味着生命的过程。
面对瓦伦婷的指责,老法官告诉她,自己对面是一个看起来温馨的家庭,丈夫常常拿着手提电话在屋外草坪同情人调侃,他的妻子和女儿并不是不知道,却只能偷偷流泪,装出生活得好幸福的样子。
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爱?
纯粹的爱情只能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再合,可是,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后,分别被生命的无常拋到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哪怕一模一样的)另一半的机会已近于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让瓦伦婷与退休法官的相遇显得像被切成两半的同一个苹果,又让他们相逢在错过的时间夹缝中。
“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
《白》中,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从波兰移民到法国,突然变得性无能。卡洛的妻子以丈夫性无能为理由上法院诉讼离婚。
情爱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性能力是随机而生的个体生理和心理基质造化的偶然结果。人人生而不平等(自然性的身体差异),也不可能平等。然而,政治和经济平等的意识形态影响到个人的性情,改变了个体的身体交往的伦理感觉。
卡洛受尽种种羞辱,只有返回波兰。回到本土,卡洛不仅发了一笔横财,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复了。
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们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情爱中的平等是由财富和生理条件构成的,而且这两项条件相互勾连。找对象,其实是在寻找一种相对的灵性和身体的平等,爱情是个体差异(这可能变成不平等的)因素偶然达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质疑的不是经济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个体性情上的平等。
基斯洛夫斯基通过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诉求的虚幻性,嘲笑现代意识形态中过于夸张的平等伦理。
5、蓝色伦理的脆弱
基斯洛夫斯基讲的故事大都与人身的在体性欠缺有关。人身的欠缺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的欲望,人身的在体性欠缺本来算不了什么。
人性的苦恼都来源于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的欲望之间的差距。任何政治制度皆无力解决。
保障个人生命的自由,不允许一种历史的、总体的价值目的扼杀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想象,是自由主义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性条件。然而,由于个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自由主义伦理碰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既然承认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是恒在的,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是易碎的,又如何可能把维护个人生命理想的自由欲望作为政治制度最低限度的正当性条件。
当人们在政治制度层面肯定自由理想的同时,如何在伦理层面肯定自由理想?《蓝》探讨的正是自由伦理的欠缺。
《蓝》的故事开头是一个幸福家庭驱车远足,一个偶然的车祸打碎了幸福。
朱丽叶在医院里醒来才知道丈夫和女儿都在车祸中丧生。活着还有意思吗?朱丽叶吞了一大把什么药但没有死成,医院制度不允许死的自由欲望,只认可不自由的死。
朱丽叶如何活下去?
朱丽叶感到自己身上的消极自由是不堪承负之轻。丈夫和女儿的死对她突然面临的个人自由投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
自己的过去使朱丽叶无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必须逃离自己的过去,然而她丈夫太有名,就像自己隐没不去的身影,成了她的在世负担。
基斯洛夫斯基要表达的是:即便在个人情感这一最为属己的领域,人的愿望自由也是有限的。你无法从曾经发生过的事中完全解脱出来。
朱丽叶住的公寓里有一位喜欢跳脱衣舞的女邻居,一天深夜,这位脱衣舞女郎在台上脱衣时,发现自己的父亲坐在下面。纷乱的悲戚令她不能自已。
朱丽叶看到,脱衣舞女其实同她一样,深陷在自身的过去和自己的生命愿望的矛盾之中。脱衣舞女的“我喜欢”必得面对她父亲的眼睛,正如朱丽叶的“我想要”必得面对自己虽然已经死去的丈夫和女儿。
6、只为了一个人一生中仅持续了五分钟的亲吻
解决个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与生命理想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从古至今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一些圣贤说生命热情和愿望都是徒劳的、无用的、伤身的,劝导人们放弃自己的生命热情和愿望,人应该安于自己生命的欠然(道德寂静主义);另一些圣贤劝导人们把自己私人的生命热情和愿望转移到集体性的——社群、民族、阶级、国家甚至总体的人类的生命热情和愿望中去,由此克服个体生命的欠然(道德理想主义)。
基斯洛夫斯基对生命既悲观、又热情,他认为要珍惜生命悖论中爱的碎片。即便一个人对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无从避免的生活悖论中被撕成了碎片,依然是美好的人生。
悖论中的爱第一个含义是个体生命的热情和理想,要在此世中爱,就得甘愿成为碎片。爱就是对成为碎片的生命热情和理想有信心和盼望,对它永生不悔。
悖论中的爱的第二个含义是在悖论人生中的包容和忍耐,不轻视每一颗在生命挣扎中破碎的心,不夸张自己的生命想象的受伤,体谅每一个在生命的挣扎中成为爱的碎片的生命。
朱丽叶不再逃离,她领悟到,获得情感的自由需要另一种爱的能力。朱丽叶停下寻求自然权利的自由的脚步,转身走向安东,
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作品中,生命的道德不是黑白分明,也非雾霭迷蒙,而是悖论中的爱的蔚蓝色。一个个体的生命是由一连串偶然聚合而成的,个体没有一个恒在的依持,个体幸福是残缺的,个体的爱也是破损的,在偶然中成为碎片。尽管如此,基斯洛夫斯基固执地要抱慰在爱中挣扎得遍体鳞伤的个体,珍惜残缺和破损的爱的碎片。
在柏林大街上,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认出了基斯洛夫斯基,拉着他的手哭起来。原来,这女人与她女儿虽住在一起,却形同陌路有五六年;前不久,母女俩一同看了《十诫》,看完电视后,女儿吻了母亲一下。当然,“这个吻的爱只持续了五分钟”。尽管如此,只为这一个只有五分钟的吻,基斯洛夫斯基觉得,自己的创作艰辛也值了。五分钟的吻就是一个“爱的碎片”。
爱的碎片只是生活中的诸多碎片之一,然而,却是唯一可以支托偶在个体残身的碎片。
这种珍惜是一种信念——蔚蓝色的信念。
九、艰难的自由伦理
基斯洛夫斯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1、无法追究的个人性情
雅泽克今天上街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要杀死一个人。他几次故意招惹别人,如果对方发怒,就当做杀死对方的理由。最后,他碰到一个拒载醉汉的司机,杀死了他。
雅泽克有一个妹妹,十二岁,活泼可爱。一天晚上,她被汽车碾死了。开车的司机是雅泽克的熟人。妹妹的死使雅泽克的生活感觉变得晕黄起来,他觉得生活可恨,要找一个人报仇。
雅泽克的辩护律师是刚从法学院毕业的见习律师,自从走进法院那天起,他就觉得,律师是相当尴尬的职业,好像站在一把巨大的剪刀中间,一边刀刃是法理的抽象性,另一边刀刃是个人性情的具体性。
见习律师从法学院学到的只是抽象的法理知识,在生活中碰触到的却是人的偶然性情。面临考验的不是运用法理知识处理实际个案的技能,而是运用法理条文的人的良知。雅泽克杀人案让见习律师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更高的法理问题:对谁做到公正?
对谁公正是一个伦理问题。
雅泽克妹妹的遭遇是偶然的意外,但并非每个这样的不幸者的兄长都会产生要找一个人报复的念头。雅泽克身上有一种暴烈性情,这性情把一桩意外事件感觉成道义事件。可是,他应该为这种性情负责吗?
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安排也许可能把因人的性情的随机因素导致的破坏性降到最低程度,却不可能彻底消除人的性情的随机因素导致的恶。司法制度能惩罚不正当的故意行为,却不能填补生活中因个人性情而产生的偶然性裂缝。
人的自然性情都是有欠缺的,那么,谁可以决定惩罚的正当性?也许,基斯洛夫斯基觉得还应该追究雅泽克杀人行为的非个人因素。
基斯洛夫斯基的叙事把一桩杀人案件变成了一桩个人性的道德反省案件(通过见习律师的角色),让人面对自己的伦理困境,让个人道德意识的感觉由冷漠变得敏感起来。
2、平安夜我该与谁在一起?
雅努什是个出租车司机。雅努什同前妻艾娃分手已经好几年,各自结了婚。艾娃对生活品质要求很苛刻,她既觉得只有雅努什才能给她带来幸福,又觉得他在生活细节上不能符合她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于是没完没了的抱怨磨损了爱情。
艾娃的丈夫很爱她,但她无法忍耐没有令身心颤然的爱情但不乏温暖的婚姻生活,同丈夫分居了。艾娃对孤单特别敏感,总想有一个可以向他诉说的男人,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诉说的陪伴。所以,艾娃不时打电话同雅努什聊天倾诉。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有一大片暧昧的领域,很难明确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雅努什的第二任妻子性情温和、质朴,她清楚,雅努什是个责任感很强的男人,她并不对这种更多基于责任而非爱情的婚姻提出异议。
平安夜,雅努什的门铃响了。艾娃站在寒雪纷飞的门外,说她丈夫今早突然失踪了,问雅努什可不可以开车带她去找寻。
答应还是不答应?为什么雅努什得离开家庭的平安夜,去帮过去的恋人?
雅努什犹豫片刻,答应了艾娃的请求。他觉得自己是出于对过去的感情的责任答应艾娃的。
可是,有这样的责任吗?
责任在这里既没有道德依据,也没有法理依据,也许只是一个使某种情感合法化的理由。况且,尽到对艾娃的责任,又如何可能尽到对妻子的责任?
雅努什对妻子说了个谎,或者说因这一责任对另一责任撒了谎,就出去了。无论因为什么,他撒谎对吗?
雅努什其实心里明白,艾娃的丈夫不是失踪了,而是早与她分居了。雅努什没有戳破艾娃的谎话,那会伤害她在寒冬的节日里的孤单。
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忍受同情。有的女人把同情视为侮辱,把责任视为伤害。艾娃不是这种女人,她只需要自己所爱的男人能陪伴自己。
这两个人在一个虚构的理由中一起度过了平安夜,他们寻找到的,对艾娃来说,是同雅努什在一起的时光。天快亮时,艾娃对雅努什说:“一个人过平安夜很难,我已经连续三年一个人过平安夜了。今年实在不行了。我跟自己打赌,如果把你留在身边直到早上七点,就可以活过来。”时间正好七点,艾娃从衣袋里摸出两粒毒药,扔在地上,用脚踩碎。
雅努什回到家。妻子什么也没有问,只是把他抱住。
妻子的谅解并不让雅努什释然,他觉得对不起她。其实,雅努什答应艾娃陪她找寻谎称失踪的丈夫,也不是同情,而是谅解,知道她撒谎而谅解她的处境。谅解是对人性的脆弱的体谅,谅解比同情、责任都难,谅解才能解开情感的缠结。
如果雅努什不答应艾娃,艾娃会谅解吗?如果她能谅解,就不会敲雅努什家的门了。谅解是一种明智的心性,这种心性是性情的结果,不是可以习得的。
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其实才是真实的道德生活本身,不是道德规范在活着,而是具体的个人在活着。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
人在具体生活中往往难以尽到道德责任,即便人尽力想要尽到。自由主义伦理学承认生活中充满伦理困境,就是不承认生活织体本身是按道德戒律编织起来的。对于律法论或决疑论的伦理学来说,不存在两难伦理处境。关注、正视生活中细微的两难伦理处境——像雅努什遇到的那样,是自由主义道德意识的首要品质。
3、偷窃亲情?
如果人心灵的私有财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是否可能获得内在自由?偷别人感情上的东西,算不算犯罪?算什么犯罪?
要确定什么叫做偷一个人心中的私有财富,相当困难,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可能经常发生一个人偷另一个人心灵上的东西的事。例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爱他(她),得到了他(她)的感情,然后又转身走掉了,而他(她)却因为这些情话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此跌入不幸,算不算心灵上的东西被偷窃?
梅依卡的母亲生梅依卡时难产,再也不能生孩子了,为此她一直很伤心,怪罪梅依卡使她不能再生育。梅依卡得不到母爱,从小养成了忧郁的性情。
梅依卡十七岁那年,高中老师波伊特克对她说了好多含糊其辞的情话。忧郁了十几年的梅依卡得到了无法得到的安慰,而波伊特克却让她怀了孕。波伊特克劝梅依卡堕胎,梅依卡无法接受。
为了梅依卡的前途,母亲说当作是自己的女儿给梅依卡的孩子报户口。
梅依卡大学毕业,女儿玛嘉已经六岁。梅依卡想要回女儿,母亲说:“她属于我,我死后属于你。”梅依卡觉得母亲偷走了自己的女儿。
梅依卡决心带着玛嘉出国,从家中“偷”走了玛嘉。
按法律,玛嘉是梅依卡母亲的女儿,从孩子的情感经历来说,梅依卡的确算偷了孩子,甚至偷了孩子的感情。
玛嘉经常在半夜哭,梅依卡的哄抱不管用,她已经习惯了梅依卡母亲的哄抱。
梅依卡的母亲拒绝承认偷了梅依卡的女儿,她说当初梅依卡自己同意把女儿给她。波伊特克也拒绝承认偷了梅依卡的情感,说梅依卡当时自愿同他发生感情。他们问,说偷另一个人心灵上、情感上的东西,这个问题真实吗?人与人的感情纠葛可以用"偷"来界定?
母亲当初说为梅依卡好的那些理由都是真的,并没有要欺骗她。波伊特克当初对梅依卡说的情话,也是真的,只是后来对她的情感变了。要寻找到这件事在道德上的对错,根本没有可能。
梅依卡只好带着女儿出逃,母亲和波伊特克追到火车站,玛嘉对梅依卡的母亲叫着“妈妈”,奔了过去。
梅依卡带着被偷得空荡荡的心,独自上火车走了。忧郁症将会陪伴她一生。
生命个体的偶在性与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规范性不相吻合。对伦理问题的思考,是从伦理秩序的规范性出发,还是从生命个体的偶在性出发,完全不同。
自由的伦理必然会是艰难的伦理。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谎言?什么是真相?何谓诚实?何谓不诚实?它们的本质如何?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
基斯洛夫斯基说,这就是《十诫》提出的基本问题。
4、我想信任却没有能力
传统的婚姻是由神性或天意的绳索系起来的,人们把婚姻看作姻缘也好,看作上帝的安排也好,看作八卦排得顺也好,总之不是个人能够单独决定的。个人自由伦理认为:婚姻是由人意的绳索系起来的,这人意就是个体人的性情——所谓两情相悦。然而,个体人的性情恰恰最不可靠。这还不是说人的性情易变,因此不可靠;而是说,个体性情极具差异,个体性情中的欲望极其多样,如果婚姻以性情为基础,就是不可靠的。缔结以性情为基础的婚姻,几乎就等于缔结必然要破裂的婚姻,除非两个人运气好,碰巧性情相合。
在传统的婚姻关系中,信任并不太重要。自从婚姻由人意的绳索系起来后,相互之间的信任就变得重要起来,它成了以个人性情为基础的婚姻的安全网。如果这网破裂了,人意的,而非神意的婚姻的碎裂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洛麦克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知道了自己患上了功能性的性无能。洛麦克觉得,没有性能力的婚姻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洛麦克对妻子说,她最好改嫁。
汉嘉回答:“夫妻之爱并不仅是每周两三次的五分钟呻吟,不在两腿之间,而是在心里。我只要能抱着你就满足了。”
性的需要归属于个体的总体情愫,要抑制它比较容易,一旦性欲成了自在自为的性情,要抑制它的渴求,就相当艰难了。洛麦克不太相信汉嘉能自己解决性的渴求,因为他自己清楚这种需求的自在自为。现代文化对性渴求的塑造,使它成了人的自我人格的标志。
汉嘉果然陷入情与欲的挣扎,开始与过去的同学斯普勒约会。洛麦克则开始跟踪汉嘉。
那天,洛麦克从衣柜的门缝中看到汉嘉,她对斯普勒说:“我们不要再来往了……我会失去已经拥有的想与他一起生活的人的拥抱。”
斯普勒闷闷不乐地走了。汉嘉突然看到洛麦克藏在衣柜里的眼睛:“监视我?为什么监视我?我软弱,但我在挣扎。我想得到你的信任,而不是监视。”婚姻就这么破裂了。
也许,如果汉嘉没有与斯普勒幽会,洛麦克会信任她。
洛麦克对妻子的信任以什么为基础?以汉嘉的清白为基础?
基斯洛夫斯基会说不是这样。信任不以什么为基础,它是对汉嘉的爱,包含体谅她的软弱和过错,理解她的挣扎,理解她选择的艰难。信任不是猜疑的反面,而是爱的支撑,
洛麦克一开始就没有信任汉嘉,那夜里的交谈后,洛麦克心里留下的是恐慌和不安。汉嘉与斯普勒的幽会,不是洛麦克对汉嘉失去信任的原因,而只是印证了他对汉嘉的猜疑,信任的丧失是爱的丧失,猜疑、不安、恐慌只是爱的丧失的结果。
爱的丧失往往是因为一个人把自己的爱的对象想象为天使,实际上是自己的性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伦理行为变得艰难,首先不是因为社会的道德观念秩序混乱,何谓善、恶已经没有了社会共识,人们难以找到可以遵循的道德品质,而是虽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信任,却做不到。自由伦理的艰难表现为个体的道德能力的软弱,有心愿,甚至有意志向善,却没有体力为善。
“我竟不明白我所做的;因为我所愿意的,我不去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既然这样,我所做的并不真的是我在做,而是我里面的罪在做的。”
如果从生命个体的偶在性出发思考伦理问题,首先得面对个体人的性情,而不是一些已成文的教导人应该如何的道德命题。人的性情在传统伦理学中从来就是基要问题,只不过在中古时代的伦理学中,所谓性情主要指人的自由意志,在现代伦理学中,所谓性情主要指个体人的欲望。
5、虚构的亲情?
安卡出生五天时,母亲出了事,把她托付给朋友麦克抚养。他们一直以父女关系相处。
安卡在艺术学院表演系。上小品课时,老师对安卡在爱情场景中的做戏总不满意,说她搞不清亲情与爱情的差异,掌握不好自己的感情意向。
从表演理论上讲,亲情之亲有三种可能的基础:血缘的、两性的和随机的共同经历。但这些都只是机缘性的基础,并不牢靠。真正牢靠的亲情基础是个人的性情。
自然之情其实脆弱得很,自然的本质上是随机的,并非亲情的必要条件。恶劣的父子、夫妻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少见。相反,性情相契的相逢在构成关系,但由此构成的关系又是随机的,可能是血缘亲情式的(父女、兄妹),可能是情爱式的,可能是朋友式的。
两年前安卡开始有男朋友。当时,安卡有一种背叛谁的感觉,她看得出麦克也闷闷不乐。安卡想:“为什么他一直没有再婚?他还不到五十岁,他在等待,等待谁?等待我长大?”
安卡觉得自己与麦克就是这种难逢的相契,安卡想改变同麦克的关系的性质:不再是父女关系,而是情侣关系。
那天晚上,安卡和麦克点着蜡烛谈了很久。麦克认为,你母亲毕竟把你托付给我,我只能把你当女儿来爱。”麦克并不是不欲,而是不愿划破现有状态的幸福光晕。至今的父女关系是幸福的条件,尽管这种父女关系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不敢拆除这种虚构。他知道欲望的限制,欲求太多,失去的可能更多。
第二天早晨,麦克离开安卡走了。安卡在窗口呼喊他:我不再要求别的,我仍然叫你父亲,我还是你的女儿,只求你别离开我。
无论父女,还是夫妻,只是一种伦理规序,不一定会产生幸福,没有那种神怡的性情状态,纵有父女、夫妻之名,也不算幸福。
问题是,欲望是不是完全自由的?现代伦理意识在肯定个体欲望的自然权利时,是否同时夸大了个体欲望的自由?
现代人看破了种种传统上宣称神定的伦理不过是人的产物,把道德准则的立法权交给每一个体人的性情的自然权利——所谓依据个人的良心,传统的伦理禁忌就被打破了。
现代之后,理性的道德良知演变成了感觉的道德良知。就是从自由意志到自由欲望的转变——意志的向善成了感觉的自适。在现代之后,情感成了伦理学中的惟一要素。
现代伦理的基本诉求是,要人成为自在自为的人,这就怂恿个体欲望的自由想象突破传统的宗法道德的规约。
安卡的想法是不是乱伦?按自如的感觉伦理来看,依自己的自如感觉改变了俩人的关系,他们不是乱伦。
遵从欲望感觉去生活,会不会使人成了自己的身体感觉的奴隶,而不是获得了想象的自由?我们不断地想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但又永远为自己的激情与感觉所禁锢。
所谓“外在的自由”是liberty ,内在的自由是freedom,限制liberty的是社会化的各种条件,限制freedom
的是人自身,这就是自由主义伦理学认为任何政治制度都不可能改变的个体人的道德处境的理由。
人身具有有限性。现代伦理意识中,我在身体的欠然、人身的有限性成了具有自然权利的个体欲望的无限性。内在的自由是从个体的欲望意志的无限性开始的。
个体幸福的自由想象不可能是随心所愿的,而是易碎的激情。如果安卡成熟了,她就会懂得,人实际上也是“所有复杂且经常是相对的分界的囚徒”,就会像麦克那样,守住相对的分界。
6、不可模仿自己没有的激情
基斯洛夫斯基说“道德不见得总是对的”,道德规戒往往是荒谬的。然而,人也不可完全依赖自己欲望的自由想象,必须对人身的有限性诚实,这是自由伦理的基本德性。
亚瑟的父亲是个老集邮家,一生献给了集邮。他的两个儿子——亚瑟和杰西,从小就搞不懂,父亲为什么对那些陈旧得发黄的小纸片入迷。几个月前,老父亲死了,亚瑟和弟弟继承了这笔邮票遗产。
制造商可以制造对商品的欲望,但制造欲望也还要依据欲望去制造,让某个商品尽可能符合欲求者的欲望,才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一件东西的价值,只为欲望者的欲望而存在。欲望无法模仿,对一种事物的激情也无法模仿。模仿别人的欲望或激情,都可以叫做一个人对自身不诚实。
兄弟俩商量后一致同意把这些邮票拿去卖掉,他们发现:这些邮票值几十万元。兄弟俩激动起来,放弃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给收藏室安装警报器,窗户装上铁栏,买来一条大狼狗,整天守护着这些邮票。
老父亲死之前一直在寻找一张红色邮票,兄弟俩开始模仿起父亲的集邮激情,四处搜寻那枚邮票,他们听说一个邮票商的女儿的肾坏了,愿意用邮票换一个肾。
换肾手术被安排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手术很顺利,两兄弟拿着那枚邮票回家,发现家中的邮票被盗窃一空。两兄弟开始相互猜疑,分别向警方举报,说是对方设计独占了老父亲的遗产。
每个人都是自己欲望的囚徒。个体人要获得自由,意味着不是自己欲望的囚徒。如果个体欲望是个体生命热情的来源,重要的就不是摆脱而是掌握自己的生命欲望,对自己诚实。
对自己诚实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热情,虚伪则是模仿自己身上没有的生命热情。
基斯洛夫斯基觉得,要做一个纯粹诚实的人很难,自由伦理就是艰难的伦理:我们所有的行为和曾经面临过的状况,都是我们没有其他出路的结果。不仅因为很多时候人不易把握自己的欲望,而且因为个体人的欲望想象的实现可能性是多样的,个体人没有能力知道,哪一种可能性是自己的欲望想象的真实实现。
当欲望想象面对各种可能性时,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别的所有可能性就被放弃了。个体人并没有能力知道哪个选择是最好的,只能相信某个选择是最好的,如果个体人不愿意像古代智者教导的那样,放弃或限制欲望想象,只是选择相对的绝对物的话。于是,个体欲望的任何选择都是一次生命的冒险。
要是一个人在可能性面前老是选择不定,就会因为生命时刻的延误而患上致死的忧郁症。
自由伦理的艰难也在于选择幸福时的艰难。
7、谁可以替我选择?
瓦伊达的丈夫才三十出头就患了癌症。瓦伊达找到主治医生,说:“我丈夫有不育症,我们一直没有孩子。他患癌症后,我以为他活不久了,就与别人有了一个孩子。现在看来,我丈夫好像还能活过来。如果丈夫能活过来,我宁可堕胎,不想让他知道我同别人有了一个孩子。不过,医生告诉我,如果我堕胎,可能再不能怀孕。请告诉我实情,我丈夫是不是活不过来了?“”
医生说:“你想把自己的艰难抉择转交给我?从职业的角度讲,我帮不了你的忙。我能诊断病人的病理状况,但不能诊断病人的意志状况。你丈夫肯定活不过来了,但我无法知道他能活多久。你得自己决定。”
“什么叫道德?道德把生活中的事分为善和恶,善是完满的,恶是有欠缺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是完善的,人的生命总有欠缺。你如今的两种选择都会是恶的。不过,你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一件事是完满的还是有欠缺的?给事物的自在目的排上等级秩序,某物的存在目的高于另一物。靠这样的等级秩序,你才可以知道善的选择——更高的(等于更完满的)存在目的,譬如说新生命的存在权利高于垂死生命的存在权利。可是,这样的目的等级秩序在如今的生活中很难建立起来。
当你面临两个看起来同样有价值并且联系在一起的存在目的时,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就成了对另一个目的的伤害,你就无法避免选择带来的恶。选择这一事物的善(幸福),也就选择了另一事物的恶(不幸)。
“用道德来判定人生的复杂性和可能性不仅是徒劳的,我觉得这恰恰才是不道德的。重要的也许是,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是真实的。真实的选择未见得是善的。
人们常常用一条道德理由,来逃避自己的选择必得要承负的负担,好让自己心安理得,其实只是在自己欺骗自己。我们没有办法逃避自己生命中的挣扎处境。挣扎就是在两种都有欠缺的愿望中必须自己做出选择。
两个月后,瓦伊达堕胎的限期马上就要过了,她打算明天去堕胎。
这天夜里老医生没有睡好。他想,与其对瓦伊达讲关于选择的重负,不如自己做出一个沉重的选择。
第二天一大早,他拦住瓦伊达,对她说了谎:“你丈夫马上就要死了。”
只要做出一个伦理选择,就会出现恶的问题。构成伦理困境的生存性要素主要是欲望和偶然。从生存论上说,偶在就是个体生命潜在的、尚未实现的可能性。偶在的个体生命是正在成为自己的现实性的欲望生命。对个体人的选择来说,善与恶是相互牵缠在一起的。在道德牵缠中,个体人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它不可推卸或转让。
自由主义伦理观要求个人对自己的伦理选择必须自己承担责任,不可推给道德规戒。在可能性中作出抉择,才是自由的人。
在道德可能性的选择中,个人的自由伦理就出现了。所谓自由伦理不是自如,而是个人承负自己的伦理抉择。
基斯洛夫斯基的自由伦理观关注和强调的不是自由决断本身,,而是自由决断背后的道德承负。这道德承负牵涉到两个问题:自由决断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以及决断之后的道德处境。
个体人在自身的偶在中做出选择时,可以依据的信靠者有三种:拟人化的神,理性化(包括智能型如佛教、道教)的生命原则,自如的欲望。基斯洛夫斯基信靠哪一种?
哪一种都不信靠。
9、人生薄冰上的“除我以外……”
八岁的巴伯家门前有一个小湖,冬天他喜欢在上面滑冰。但冰的厚度是偶然的、不确定的,随季候而变化。巴伯经常问自己:“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冰厚到我可以在上面玩?”
个体人的欲望想象的实现需要靠某种信念来支撑。现代的自由伦理同样有“除我以外,你不可敬拜别的神明”的诫命,这个“我”就是理性的良知和感觉的良知。巴伯的父亲信奉理性良知的神明,他精通计算机,又是一个数学家,相信一切都可以在计算机中用方程式计算出来。
如果某个人信靠了一位全能者,他自己也就差不多成了一个有全能感觉的人了——比如巴伯的父亲。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相信有这样的全能神——无论是机械神还是拟人化的神,这人对生命就会有如履薄冰感。担心是对生命没有把握的感觉,
如履薄冰的担心是偶在个体的心性质素,它随机地在某个人身上出现。一方不可能说服另一方相信自己的感觉。
圣诞节前一天,小巴伯想要滑冰,他按照父亲的教导打开计算机询问计算结果。计算机说:“I am ready。”
巴伯上了冰湖,葬身湖底。
基斯洛夫斯基要表明的是理性信仰的欠缺。
伦理自抉有各种可能性,就是没有可能有一个保障个体人生命完整的依托。基斯洛夫斯基觉得,偶在中的选择往往是个体人没有出路的结果。
在海德格尔或萨特的自由决断伦理中,有一种强力意志,尽管它被看作有欠缺的。无神论实存主义伦理学并不否认、反而强调个体人的有限性。不过,作为个体欲望的主体性意志自由的有限性代替了作为人的罪性,人自身的欠然就变成了人的自由的一种肯定性能力,有限性不再是无限性的反面,而是自由的无限性的形式,人身的有限性就成了人的一种命定的自由。对于萨特来说,这命定的自由就是“你自由决断,你就存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命定的自由不像萨特的自由决断论那么主体主义,它被说成是所谓存在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两种自由决断论来说,是人身让自己成为有欠缺的,而不是上帝让人身成为有欠缺的,这样,人自身的有限性就成了人的一种自由的命运。
自由决断论的有限性就是自然性的、非精神性的,恶也因此成为自然性的、与善没有关联的,甚至成为人的自由的本质了。恶与自由都是人自身的一种自然的本性。
昆德拉的自由伦理是这种自由决断伦理学的一个变种,它承认人自身的欠缺,承认人自身只是一个肉身的偶然存在,但乐于在自身的欠缺中沉醉,在既不知生又不知死的生存迷雾中找寻和选择兴奋的瞬间。在这种沉醉中由于并没有真正的生存选择,到头来人只有让自身沉入缓慢的兴奋,而这兴奋又恰恰是其唯一的选择。
在基斯洛夫斯基那里,选择的自由只是人性脆弱的结果:人性的脆弱无法为自己的伦理抉择提供自足的道德支撑,自由伦理不仅是艰难的,而且是欠然的自由。即便具有这既艰难又欠然的选择自由的人,也无从推开自己的自由选择的道德承负。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正义这回事,我们永远不可能得到它。唯一的正义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那杆秤上,而我们的秤非常微小。我们既卑微又不完美。即便是脆弱的自由选择也是有道德承负的。
《十诫》中经常出现一个不说话的年轻人,只是用一双充满疑虑的眼睛凝视着故事中的主角。这个空白人物象征或激发对自由选择的道德承负:在伦理自觉的思考中,个人才能找回自己心中的那杆秤。
对于昆德拉来说,自由伦理意味着超逾善恶的区分,拒绝道德的归罪,在道德的相对世界中自己如尔。
基斯洛夫斯基不仅相信善恶之分,而且是绝对的——有如旧约中的上帝。
旧约里的上帝是一位要求很多、很残酷的神。他毫不宽贷,残忍地要求子民服从他定下的一切规矩;而新约里的上帝却是一位宽容而善良的老头子,任何事都得到他的原谅。旧约的上帝赋予我们极大的自由与责任,他观察我们的反应,然后加以赏罚,想求得他的宽恕是不可能的事。他是永恒、明确、绝对的仲裁。
基斯洛夫斯基根本不接受律法道德观。谁可以来评定一个人的行为是道德的?评定道德者自身必须是义人,但人是有欠负的,没有谁是义人,也就没有人可以充当道德的评判者。只有上帝才是义,人没有能力作出道德评判。
9、不可冻结的负疚
<span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楷体_GB年纳粹占领华沙,一个好心的裁缝把六岁的犹太女孩伊利莎白藏起来。裁缝需要为伊利莎白搞一张出生证明书,才能躲过搜捕。一个年轻的信仰天主教夫人索菲娅答应帮忙,在约定好的时间,索菲娅却说,不能为伊利莎白提供假的出生证明,因为天主教徒不能说谎。
伊利莎白她浑身发抖,紧紧拉着裁缝的手。在“不能作伪证”的道德教条与这只温暖的手之间,是伊利莎白六岁生命的生或死。在一个幼小生命生死存亡的时刻,“不能作伪证”的理由道德吗?
最后,伊利莎白还是侥幸得救了。但童年生死经历带来的恩与欠压在心头二十几年,窒息了她的生命感觉。伊利莎白决定马上去华沙找索菲娅。
索菲娅老了,不是自然的衰老,是生活摧残的老。她说:我的一生都为那次说谎不安。这倒不是因为说谎本身,而是说谎的后果。当时我参加了一个秘密组织,专门营救受纳粹迫害的人。我们接到消息说,裁缝是盖世太保的线民。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就不敢为你出具证明书了。生活的偶然事件让人一生要做到不说谎很难。为了我们的秘密组织不被盖世太保破坏,我说了谎。我们当时清楚地知道这样做对你的后果。一个生命的受伤,经常是出于一场偶然的误会。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当时有理由的选择是心安理得的。
“什么是负疚?负疚是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欠缺的道德承负。负疚出于如果我当初……那么就……的假设心愿,一种修改自己的生命痕迹的愿望。如果不是因为一个人心中有与自己实际有过的生活不同的生活想象,就不会有这样的心愿,也就不会有负疚。人尽管并不能支配生活中的各种机缘,偶然的误会造成生存裂伤,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但人应该以一种情感对待撞到自己身上的生存裂伤。负疚是信念性的情感,对生存裂伤感到歉疚的情感。我觉得心里有一双上帝的眼睛在看着自己,虽然我的上帝从来不说话,但他一直在我心里。”
人义论自由伦理承认人自身就是难免的疾病,但我是无辜的,我在的身体不该承受这样的伤痕。可是,谁应该为我在的身体不该承负的伤痕负责?
人义论自由伦理把罪性改写成有限性后,自然在性的欠然中的恶就终有一天会被看作是人自身的自由的表达或条件。对于神义论的自由伦理来说,不可避免的伦理处境中我在身体的受伤,是我在的身体不该承负的。尽管如此,罪性的欠然中的恶仍然是反自然状态中的不安、挣扎和负疚,个体人的自由伦理“终究意难平”。
伊利莎白找到裁缝。裁缝避而不谈过去的事,他不觉得自己有让人欠恩的权利。恩是一种义,对于基督徒来说,义在上帝手中,不在人手中。自己拥有的恩不过是另一个人生命中偶在的裂伤,老裁缝不接受伊利莎白的恩情。
自由伦理有两种不同的品质:昆德拉在道德相对性中沉醉的晕眩伦理和基斯洛夫斯基在道德相对性中的挣扎伦理。
人义论自由伦理心安理得,神义论自由伦理“终究意难平”。
据昆德拉的看法,心安理得的自由尤其体现在“兴奋”的现在此刻的沉醉中。与此相反,“终究意难平”的自由在“兴奋”的现在此刻的沉醉中看到纯粹情感可能的受伤。
10、不可玩耍的情感
十九岁的多米克偷偷爱上对面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玛格达。多米克偷了一架高倍望远镜,隔着广场偷看玛格达。
玛格达有许多男朋友,难道兴奋就是她的内在?多米克觉得玛格达在糟塌自己,想阻止她。
有一天,多米克从望远镜中看到玛格达伏在厨房的桌子上伤心地哭,没有男朋友在身边。这是多米克第一次看到她哭,看到她内心的苦楚。她把自己的身体放逐出去,灵魂却在哭。爱是相互的注视和关注。在那些男人手中,她只是碎片、物品。
多米克找到玛格达。玛格达对多米克说,世上没有爱,只有做爱。男人只是想做爱。多米克说,自己也是男人,但只想看到她,和她在一起。玛格达说,那是因为他还年轻,不懂得什么是兴奋。她慢慢教多米克学习兴奋,要他模仿她的男朋友的动作。
人义论的人民伦理通过国家道德阉割了人的道德意识,人义论的自由伦理通过兴奋道德阉割了人的道德意识。
基斯洛夫斯基却认为:不可轻浮。不仅有美好的感情,而且这感情不可轻慢、猥亵。这是两种自由伦理的性情差异。
多米克跑回家,划破手腕上的动脉。
从医院出来,多米克接到玛格达打来的电话,她说自己错了。
玛格达曾经爱过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在她身上制造了兴奋后,转身找另一个女人制造兴奋去了。这个男人的兴奋焚毁了玛格达的爱,空虚的肉体为了捱过黑夜的锋利寻求种种陌生的兴奋,灵魂在破碎的想象中哭。如今,玛格达以同样的兴奋焚毁了多米克的爱。
她感到伤心,想找回多米克的爱。
被玛格达焚毁了的多米克的爱,让玛格达找回了自己的被焚毁了的爱。
多米克冷漠地看着玛格达:“我已经不再偷看你了。”
多米克和玛格达都变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罪感的来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