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协会,我要加入烟标协会

谁会这道题:1911年,中国《烟草专_百度知道
谁会这道题:1911年,中国《烟草专
1911年,中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开始接受一些西方生活习俗 B.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吸烟 C.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烟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行情】浅谈烟标收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民间收藏品的烟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励炼,正经历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何去何从?是烟标收藏爱好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作一些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烟标收藏的历史评价
历史见证。任何一件收藏品都记载着当时的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等多种要素。同样,烟标作为卷烟工业发展史的一个标记,记述着烟草生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重大事件、经济发展都深深地烙在了烟标上,通过烟标都能找回他们的影子,成为永久的记忆和留念。
文化特征。一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烟厂的发展信息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烟标来传递的,卷烟型号、价格、烟盒图案等都是通过烟标来实现的,折射出卷烟质量、品牌的设计水平以及生产设计人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说烟标是烟厂的名片,是企业的形象一点也不夸张。当然烟标的文化特征还有许多,如烟标的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等。
百科全书。一张烟标就是一个故事,一厂烟标就是一部百科全书。烟标的发行除受《商标法》的限制和行业特殊要求外,没有其它的条条框框约束,设计者在图案选择、色彩搭配、警句编写可随心所欲,充分发挥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一厂标不仅反映出一个厂的历史,更多的是折射出当地的历史沿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处留心皆学问,收藏者尚若细心寻觅,总能在烟标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还能引导你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
填补收藏空白。在我国的传统收藏中,烟标是泊来品,不被收藏界看好。即使是有人收藏也是个人行为,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由于大批烟标爱好者的加入,挖掘和抢救了烟标收藏,形成了一种烟标收藏文化。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收藏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赢得市场份额。烟标从无价、无偿交流,进入到有价、有偿交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仅提高了烟标的价值,还活跃了流通领域,繁荣了经济。特别是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降低了收藏“门坎”,满足了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收藏欲望。
应该说烟标收藏的历史价值还远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人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几十年来,喜爱烟标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收藏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导致许多人为它倾倒,如痴如狂,梦寐以求的去找标藏标,就目前来说7788收藏上的烟标藏品应该是国内最为丰富的。烟标市场价格在不断攀升,这样一来烟标收藏的历史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二、 烟标收藏现状
众所周知,烟标是卷烟的包装盒,收藏卷烟包装盒不仅和它的设计水平、印刷质量有关,还和它生产的品种以及品种更新有直接的关系,品种越多人们喜爱的程度就高,品种更新得越快人们对收藏的兴趣就越浓,烟标品种的变幻影响着收藏队伍的变化。
烟标收藏起于何时、兴于何时、衰于何时没有准确的时间来界定。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将1997年第一届全国烟标文化节到2017年第十八届烟标文化节(定在2017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为时间节点,可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以前为兴起阶段,1997年至2012年为持续发展阶段; 2012年至2016年底为衰减萎缩维持阶段。主要表现是:收藏人数减少,老品种在减少,烟标交流会减少,收藏刊物所剩无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烟标品种制约了收藏。烟标协会和烟标收藏队伍大多数在1985年左右组建或形成,这一部分人成了烟标收藏的主力军,也决定的烟标收藏的方向,影响或诱导着烟标收藏。这一部分人主要收藏早期标、文革语录标、中烟标和“三无标”。1982年以后,中国烟草公司成立后,对烟厂进行统一管理,要求烟标进行注册,按国家工商局的规定,对烟标标注“注册商标”的字样(标注“注”和“R”)。有不少厂家开始生产这种“注册”标(有不少厂生产时间持续到80年代中期)。
1986年左右,为了顺应国际潮流,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规定将烟草的焦油含量标注在烟标上。1966年美国的烟草商,在卫生部门的压力下,首先在烟标上加印警句,并影响了全球。1987年前后,香港开始在烟标上加印“香港政府忠告市民,吸烟危害健康”。我国上海卷烟厂在“中华”,淮阴卷烟厂在“白凤”,南宁烟厂在“冰花”,厦门烟厂在“特”烟标上标注“吸烟危害健康”等警句。199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要求所有的烟标都要加注警句。从1992年开始,国内烟厂统一在烟标上标注条码,并开始和已经生产了84S型号卷烟。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收藏品种,被称为“R、含焦、条码”标,在收藏的档次上降低了一个层次,也直接的影响了收藏队伍的发展。
烟标形式的变化影响了收藏。在烟标上标注警句后,商家为了抑制这种“恐慌”,生产了带过滤嘴的香烟,在包装上形成了84S软横标和直翻盖卡标。一部分收藏者不喜欢84S横标和直翻盖卡,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收藏风格。有一部分收藏者接受并喜欢上了84S横标和直卡标,就转型去收藏84S横标和直卡标。
价格驱使增加了收藏难度。如果说烟标种类制约了烟标收藏,那么烟标价格就是烟标收藏的瓶颈。早期标、文革语录标、三无标在未形成收藏品前,被废弃了一些,存量是有限的。仅有的一点存量本来就满足不了收藏的需要,但被一些先知先觉者低价收,高价卖,抬高了价格,无形中增加了收藏成本和难度,使一部分真正喜爱收藏的人难以承受,失去了信心,改变了收藏方向或离开收藏。
收藏队伍青黄不接。由于烟标收藏起步较晚,最早进行收藏的人已到50、60多岁的年纪,稍早进行烟标收藏的年事已高退出了烟标收藏。如保定烟标协会几十年来,只有老的退出不见新人加入,即使有些年轻人加入也不十分专注,全国其他烟标协会也是如此。烟标收藏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很严重,只见老人去不见新人来。
重收藏不重视研究。在烟标收藏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家收藏协会创办了近百家刊物,发表研究文章上千上万篇。进入2012年后刊物逐渐减少,寥寥无几,研究文章也锐减。当然坚持得最好的应该是刘建军主编的《烟标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出刊,是烟标刊物中的楷模。重“藏品”轻理论,也是造成刊物难以维继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不少烟标爱好者宁愿花高价买一张烟标,也不愿意自己出钱订一份刊物或购买一本相关书籍。
影响烟标收藏的成因还远远不只这些,这些表象也不是烟标收藏的全部,但有些问题不仅存在而且到了应该引起注意的时候了,希望能引起烟标爱好的关注,让烟标收藏繁荣昌盛。
三、 烟标收藏的几点建议
以新兼老。现在的直卡标品牌越来越多,式样也越来越漂亮,深得烟标爱好者的喜爱,成为收藏新宠。84S软横标也在不断推出新品。可在直卡标和84横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某个专题或某个领域进行集藏,并融进一些早期标、语录标、“三无标”提高收藏水平。如果有经济能力也可以进行传统的或全方位的收藏。
以标养标。由于卷烟的地方主义保护,很多品种在异地买不到,还有一些非卖品在异地也见不到,可以利用地方优势和人脉关系,和异地标友进行交流,达到增加品种,以标养标的目的。
专题收藏。专题收藏是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获的一种收藏方式,而且要求知识面比较广,不少烟标爱好者组织了如花卉、人物、动物等专题,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这里仍然要介绍几个扩展式的专题。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专题,可以延伸10个题目进行烟标收集。1、黄河概说;2、黄河发源地流经的省、市;3、黄河的支流、电站及水利设施;4、黄河沿岸的城镇;5、黄河沿岸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6、黄河流域的物产;7、黄河的航运事业;8、古往今来与黄河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传说;9、沿河的重大建设成就;10、黄河的中国梦。通过这个专题可引伸出长江等河流的相关专题。如果做《伟大的祖国》烟标专题,涉及的烟标不仅多,还要求具有历史、社会、经济、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3D收藏。3D盒收藏给人一种很好的视觉效果,直观、立体
感强体便于欣赏。已经有很多标友进行了3 D盒收藏,而且有相当规模。3 D盒收藏也可以做成专题,那就更有意义了。还有一种与3D盒相近的收藏,实物烟收藏,这种收藏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多层次收藏。进行什么样的收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和知识能力选取。如抽烟的标友收藏“极标”(标、内衬纸、烟支等)就比不抽烟的人来得容易。喜欢商标的可以收藏同名的烟标与商标进行收藏,喜欢名片的可收藏同名的名片与烟标,还可以收藏同名的火机与烟标。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收藏,烟标收藏发展至今品种品类愈尽繁多,支数、年代、样式、题材、地域、形态跟质地等均有分类,单7788收藏上在售的烟标藏品就高达400多万件。所以,只要我们去认真地琢磨、仔细地研究总有一种收藏适合你。
以上提到的几种收藏方式,并非笔者的发明创造,只是将集友们正在实践的事,进行了一些归纳,有的只是点到为止,还有许多与烟标有关的收藏没有提到,希望集友们在实践是进行很好的总结,介绍给烟标集友。本文只是一些浅显的认识,有不当之处,望集友雅正。(以上内容由保定烟标协会秘书长潘国权提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7788收藏网交流会信息已达3千多条,上百条近期交流会不断更新.
中国古玩市场地摊集市大全
今日搜狐热点价格(元)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尺寸:长9.4*宽16*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类别:其他
印制方式:其他
材质:纸本
尺寸:长10*宽4.5(cm)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尺寸:长5*宽5*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尺寸:长12*宽9*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尺寸:长16*宽9.5*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尺寸:长38*宽26*高(cm)
尺寸:长18*宽9.5*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精装
尺寸:长18.2*宽9.5*高(cm)
尺寸:长16*宽9.5*高(cm)
尺寸:长12*宽12*高(cm)
印刷时间:
装帧:平装
烟标册到页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博宝艺术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资讯
1968年,河南省新郑卷烟厂生产的“芒果”。
  元旦期间,南京举办了一场全国性的烟标交流会,姚维和许多喜欢烟标收藏的深圳玩家都趁着假期赶到南京交流一下藏品。每年会有很多场这一类的全国性烟标交流会在河南、河北、湖北,以及江浙地区举行,深圳许多藏家都会经常赶往各地交流藏品。姚维与收藏烟标20多年的杨银生一直有个愿望,他们想在深圳成立一个烟标协会,在深圳办一场全国性的烟标交流会。杨银生说:“全国有50多个省市、地区有自己的烟标协会。深圳收藏烟标的大约有二三十人,我们一直在筹划成立一个协会,让大家觉得自己也是‘有组织的’。”  让烟标交流会开到深圳来  烟标收藏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在这之前,人们管它叫烟盒子或者烟壳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喜欢把这些烟盒子叠成三角形或叠成锁状来进行游戏,大人们则利用烟标背后的空白记录一些日常事务。杨银生说,“许多能留存下来的烟标都有明显的三角折痕或被当作借条、收据的凭证记录。”从上世纪70年代就从事烟草行业的杨银生收藏了70多个品种、几千张烟标,有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8分钱一盒的“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的“中华”、金城公司出品的“金钱”、60年代国营郑州卷烟厂出品的“黄金叶”、地方国营河南省郑州卷烟厂生产的“解放”、1957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白金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大庆”、商标设计曾获国际金奖的“老伴”等等。杨银生说:“从这些烟标图案以及卷烟包装工艺上可以看到时代发展的痕迹。”  每年年末,姚维都要去参加全国烟标交流拍卖会。去年的交流拍卖会在湖北省鄂州举行,今年将移师杭州。在深圳,像杨银生、姚维一样喜爱烟标收藏的人不少。目前,烟标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全国性的交流拍卖会,而这一类的交流会几乎没在深圳召开过。姚维说:“其实深圳玩烟标的藏家实力比较强,他们收藏的烟标无论从品种、数量、稀缺度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能把这些喜爱烟标收藏的人组织起来,全国烟标交流会就能开到深圳来。”  烟标收藏以专题为主  1902年,天津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球牌”是我国最早的卷烟商标。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卷烟厂生产了众多品牌的香烟,为了香烟热销,许多烟厂都为自己的产品外观寻求最佳设计。有山名、地名、花名、人物等等,种类繁多,更有同一名称品牌、不同图案、不同字样、颜色的系列烟标。杨银生收藏了一枚“中华牌”日上市的第一个版本的烟标,拿着这枚有着明显折痕的烟标,杨银生说,“‘中华’是新中国第一个香烟商标,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一标”,而这么多年来,这个牌子不断在演变,到新世纪,共推出了系列烟标63个版本。”  烟标种类繁多,收藏爱好者多数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给烟标收藏分类。有专收民国“老标”、“三无标”的,也有收“抗战标”、“文革标”、“知青标”等等,有的按年代收藏,有的按专题系列收藏。杨银生给自己定下了收齐百花、百山、百水等系列烟标的目标,“红花”、“花王”、“花月”、“花好月园”……“太行山”、“红塔山”、“长白山”、“花果山”、“白云山”……“金沙江”、“长江”、“荆江”、“鸭绿江”……看着20多年的积累,讲述着每一枚烟标背后的故事,杨银生完全沉浸在收藏带来的快乐中。  深圳藏家“东西”好  无论哪一类收藏,都讲究“物以稀为贵”。在杨银生的藏品中,有一张民国时期的促销香烟的广告卡,正面是蓝老刀牌香烟的宣传画,背后印制着西历1912年和大清宣统四年。杨银生说再过两年,这张烟卡就有一百年的历史了。他还收藏了一张“黄鹤楼”出品的梅兰芳戏装锦集,都是难得的藏品。才来深圳两年多的刘永发把民国“老标”作为自己的收藏重点,“黄锡包”、“至尊”、“皇后”、“红美人”……他的3000多张藏品全部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  在深圳,许多烟标爱好者手中都有多枚称得上“物以稀为贵”的藏品。在医疗系统工作的廖晓东,手里就有一张上世纪40年代中民手工卷烟厂出品的“飞将军”陈纳德烟标、公营大连烟厂出品的“女将军”李贞烟标,他还有一张志愿军使用的烟票。姚维则收藏了几百张民国时期的烟卡,有《三国》系列的、《水浒》108将等等,这些藏品都是市场上的稀有品种。  “文革”标是一大亮点  去年在鄂州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烟标交流拍卖会上,一枚昆明卷烟厂生产的“土改”牌烟标被江西省烟标收藏协会会长以一万元拍下,创出了国内烟标拍卖的新纪录。当时姚维就在拍卖现场。面对着火速增长的烟标收藏市场,不断升温的烟标拍卖行情,姚维既欣喜又担忧,“再涨下去,我们就玩不起了。”曾经在湖北红安卷烟厂工作过的他对“知青”标有着特殊的情怀,红安卷烟厂曾经名为红安知青卷烟厂,生产过“红安”、“试制”、“仙人掌”、“柳叶”等多枚带有时代特征的烟标,姚维一直无法割舍这段“知青”情怀,“‘知青’标中有不到20个品种,我要把它收齐。”  “文革”标是烟标收藏中的一大亮点专题。这类烟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济南卷烟厂出品的“工农兵”、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出品的“劳动”、国营南昌卷烟厂生产的“爱民”、青岛卷烟厂出品的“前进”、“红舞”等等,有的上面印有毛主席诗词、有的是工农兵形象、有的是样板戏等等,那一段历史不经意间印刻在了一枚枚烟标上,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烟标收藏靠专题  ●“三无标”  “三无标”是许多烟标收藏者专注的题材,范围在1964年至1985年间。“三无标”是指烟标上无焦油含量、无吸烟有害健康、无条形码这三样。在刘永发的藏品中,一枚广州卷烟二厂出品的“银行”、广州卷烟厂生产的“庆丰”就属于“三无标”。  ●“文革”标  “文革”标属于“三无”标的一个特殊种类,范围在1966年至1976年间,大约有800种。这类烟标带有明显的历史印迹,像河南省新郑卷烟厂生产的“芒果”,上面印有日的字样。四川省温江专区工农烟厂生产的“喜儿”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中”烟标  “中”烟标是特指1964年至1968年间,带有“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出品”的烟标。像“劳动”、“彩蝶”、“星火”等等,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者。  ●“知青”标  “知青”烟标是指1966年至1982年间,由每个地方知青办管理的知青卷烟厂生产的烟标,像湖北红安知青卷烟厂、河南鹿邑知青卷烟厂、兰州知青卷烟厂等生产的烟标。知青烟标的品种不到20种,有“红安”、“蜜蜂”、“大桥”等等。  ●“3D”标  “3D”标是烟标市场上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不拆的保持立体的烟盒。包括软盒、铁听盒、塑料(1,-1.21%)盒、木盒及没有开封的烟等。“3D”标因为所占空间大、整理存放不方便而并不被大多数藏家接受,近些年,“3D”标的市场价格上升得非常快。(胡云涌)  烟盒上的记忆  ○许石林  我们那儿讲究年节“看先生”——“看”,在陕西关中方言里有一个意思就是:谢。“看先生”就是年节带上礼物对一年来给自己或家人看病的医生表示感谢。我父亲因为是医生,每当年节,就有许多人来“看”他,有的还结伴而来。所以每年端午、中秋、春节,我父亲就能收很多礼物,所谓礼物,不过是一包点心、半斤茶叶、一瓶酒,很少有送烟的——送烟不能送一盒,要送一条,但一条烟就太贵了,一般人送不起。不过来“看先生”的人,都会拿着烟来抽——有的人家,有人在外地工作,我们那里叫“干事儿的”,“干事儿的”挣工资,送的礼物档次就高,抽的烟牌子也多。现在想想,也许是在外地“干事儿的”人,买包烟在人面前炫耀一下——我们那里说是“扎个势”,不见得他日常就抽这种烟。这样,我小时候就收藏了不少烟盒儿。“羊群烟”最便宜,烟盒上的图案是草原风光,不过因为多,所以当时看不上。现在想想,那个烟盒真是好看。最稀罕的,应该是当时的一种古巴烟,烟盒很别致。还有一种好像是保加利亚的烟,整支烟都是扁的、椭圆型的,给我的印象很深,多年来都没有再见过这种烟。  我收藏的烟盒品种其实不多,受那个时期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这些烟盒保存了好些年,后来不知去向了。不过,曾经收藏烟盒的经历,让我一直保持着对烟的好奇心,比如旅游,看见烟盒别致的烟,自己不抽,也买一两盒玩玩儿。  现在的烟盒设计,那些卖得很贵的烟,印刷很讲究,但设计普遍很粗俗、浅薄。烟盒上的图案、线条、色彩,挑逗的是人肤浅的商业欲望,没有其他的深意,没有美术家的精心创作。我觉得过去的烟盒像“大前门”、“羊群”、“哈德门”等等的烟盒都很好看,很值得收藏。现在的新烟盒也可以收藏,但却是收藏中的下品。  小小的烟盒,其实折射出一个时代人的主流文化趣味。  烟盒应该是好好设计一下的,真正的艺术应该在实用中发挥作用,将实用性的艺术意味单独剥离出来,成为所谓纯艺术的说法,我一直不认可,就像哲学家金岳霖先生不喜欢吃纯粹的糖,但是他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我喜欢夹杂在别的东西里的甜”。好东西应该是用来养人的,比如烟盒这种东西,就是用来养眼的。当然,人们对烟盒的包装设计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看见那些印刷尽管所谓豪华但粗俗浅薄,就不愿意选择,这些信息反馈到烟厂,烟厂就会改包装设计。  可是,现在的人一般只管烟贵不贵,不管盒子怎么样。烟盒也是记忆一个时代的媒体,所以,现在的烟盒上凝结着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人的精神风貌。
“文革”标“红舞”
民国“老标”红美人
地方国营开平县烟丝厂出品的“工农兵”烟丝包装纸
1936年英格兰生产的“海军牌”3D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协会好加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