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如果拔牙,能停氢氯吡格雷片吗

波立维的这些知识你得知道波立维的这些知识你得知道潮家百家号被喻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致死原因,而冠心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心脏病。据统计,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人是冠心病患者。 患上冠心病的患者以及植入支架手术的患者对这款药一定不陌生。波立维作为一种治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处方药,用药还是要十分谨慎小心的。那么,患者用波立维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购买波立维前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成分和功效。波立维的成分是硫酸氢氯吡格雷,属于抗凝剂、抗血栓形成和纤维溶解剂,能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波立维的注意事项是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异常出血情况,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由于创伤、手术或其它病理原因而引起出血增多的病人,患有易出血病(如溃疡)的病人,严重肝病患者,以及孕妇、哺乳妇女慎用。儿童不宜使用。择期手术,且无需抗血小板治疗者,术前1周停用波立维。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适应症为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起作用。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而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复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有关。从第一天起,每天重复给氯吡格雷75mg,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在3-7天达到稳态。波立维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处方药,成人和老年人服用必须更加小心,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具体情况还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注意因过量服用而出现如紫癜、鼻衄等出血现象,中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疹和其它皮肤病,腹泻等副作用。有一部分患者是不能吃波立维的:特殊的心脑血管患者如儿童不宜服用;还有择期手术,且无需抗血小板的治疗者,术前1周必须停用本药;还有由于创伤、手术或其它病理原因而引起出血增多的病人、患有易出血病(如溃疡)的病人、严重肝病患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与此同时,使用波立维期间应定期做身体检查,时刻留意身体异常出血情况,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特别是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容易受如情绪的刺激、运动量的变化的影响,应每年做一次身体检查,对治疗中风和身心健康也有好处。还有一个问题,是小编通过咨询调查一些服用波立维的患者而得知的:波立维的价格问题。相当多的患者反映波立维的价格真的好贵呀!对于这个小编也只能无奈的摇头,但只要能对患者有好的效果,贵一点又何妨呢。在这里,小编告诉提醒大家在购买这药的时候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真实可靠性。那么,波立维药如何分辨真假?波立维真假查询,方法如下:1、查看药品包装上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是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分包装。国药准字J。2、观察波立维药品包装和药品的性状。正规的生产厂家药品包装纸质好、印刷清晰、表面光洁无污渍,一般印有厂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区号及号码等。正品药品的说明书上应该内容详细,字迹清晰。口服剂波立维为粉红色,圆形,双凸,刻痕薄膜包衣片,一面刻有《75》,另一面刻有《1171》。3、采用理化试验法鉴别。理化试验法的鉴别方法比较复杂,大家可以上网或查阅书本得知,这里就不为大家详细作介绍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潮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网罗时尚家居风格,盘点创意家装灵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使用华法林 个体差异大(合理用药)
&&&&百拇医药网阿司匹林的14种用途、5大用药误区和8项用药注意
阿司匹林最先来源于柳树皮,在19世纪末开始人工合成。它还成就过一个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最先用于解热镇痛药,后来科学家对其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用途,小到解热镇痛,大到预防肿瘤。所以有人给它一顶江湖帽子——“神药”。
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ASA)(75~325 mg/d)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起到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作用。但随着低剂量A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且多为长期服用,甚至终生应用,ASA不良反应亦较常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阿司匹林的14种用途
1、镇痛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也不能排除中枢镇痛的可能性。对慢性钝痛有效,而对急性锐痛和剧痛无效。
2、解热作用
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但是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3、抗炎、抗风湿
其抗炎作用机制尚不太清楚,可能由于其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关于其抗风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4、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的生成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用于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6、用于糖尿病
阿司匹林可能有促进内原性胰岛素分泌及肝糖元合成,抑制肠道对糖的吸收和促进组织对糖的摄取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
7、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据研究发现,经常服用阿斯匹林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危险性明显降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症恶化。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具有增强脑血流量,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8、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
研究表明,PGE2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极为密切,随肿瘤生长其水平逐渐增高,阿司匹林能降低PGE2水平,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肿瘤组织合成TXA2增加,阿司匹林对防止肿瘤病人的高凝状态显然有意义,且有抗肿瘤转移作用。阿司匹林治疗5年或以上:胃肠道癌症20年死亡风险降低35%。
9、用于男性避孕
人精液中含13种PG,总量达300mg/ml有利于精子的运行和受孕,阿司匹林可使精液中PG浓度降低,导致精液中出现较多畸形精子,运行不畅而起到降低受孕的概率。
10、降低耳毒性抗生素对听力损害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合用阿司匹林会减少听力损害的发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进入人体后,与体内铁元素结合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它能损伤毛细胞。毛细胞一旦受损,内耳就会丧失探测声音的功能,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阿司匹林被分解为水杨酸盐,它能阻止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抗生素所致耳聋的发生。
11、治疗胆道蛔虫
口服吸收后,自胆汁排泄,使胆道环境改变,蛔虫厌酸而退出胆道。
12、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患者胎盘组织和血小板比正常妊娠者全盛显着增多的TXA2,而胎盘,脐带PGI2及尿中排出PGI2代谢物则减少,正常的PGI2/TXA2平衡被破坏。因此用小剂量APC恢复此平衡,可望预防或治疗该病。
13、女性不孕和习惯性流产
阿司匹林可抑制PG合成,可用于治疗由于PG增高所至的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症,因为体内PG增高可促进输卵管蠕动加强,破坏受精卵与子宫内膜的同步作用,增加了子宫收缩力,使卵巢黄体分泌孕酮降低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
14、老年性白内障
英《医学新闻》第244卷第23期报道:在芝加哥美国眼科科学院召开的会议上,耶鲁大学附属医学院的眼科学教授戈特勒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老年性白内障的病程发展可能有一些延缓的作用。可使本病形成推迟10年,可减少45%或更多的患者免于手术。其确切抑制机制临床应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认为白内障患者血浆中色氨酸含量增高致晶体中醛糖还原糖活性增高,而阿司匹林不仅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还可降低血浆中色氨酸的含量,故认为阿司匹林至少可减缓白内障的发生。
上面说了阿司匹林这么多用途,其实关于它的新用途研究还有很多。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还是用来抗血小板聚集,其次解热、镇痛,还有用于川崎病等。其它有些功能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大范围用于临床。
服用阿司匹林5大误区
很多人是通过“自诊”服用阿司匹林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一项涉及6.8万名患者的新研究发现超过1/1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当。
1. 服用阿司匹林,你是否经过专业医生的风险评估?
如果未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不可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心脏病或卒中风险取决于已知和未知的多种因素。如果医生对患者心脏病和卒中风险评估不准,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和卒中就不一定恰当。
当然如果停用,也不能随意停用,也需经过专业评估。
2. 服用阿司匹林病史,你隐瞒了吗?
当你因其它疾病就诊时,你应该向医生说明。因为它与其它药物有相互作用,更常见的是如果这段时间要接受其它手术,你应该知道手术的额外风险。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平诊手术,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手术、检查或拔牙前至少5天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急诊手术,则需再次评估手术必要时间。
3. 阿司匹林并非灵丹妙药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阿司匹林在疾病健康领域的作用很大,包括退热、解痛、抗癌,因此有时其作用会被夸大。但阿司匹林并非灵丹妙药,并非万能药物。
在心脏病和卒中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服用阿司匹林更重要,而不是单纯服用阿司匹林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免于心脑血管病了。
也有人将它当作降脂药物使用,误认为是他汀类降脂药。
4. 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真有这么神奇吗?
网上传言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所有怀疑心脏病发作的人都需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命。真有这么神奇吗?
心肌梗死发作时,阿司匹林可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对心肌梗死急救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下降20~30%。
欧洲的胸痛指南中建议,怀疑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应立即呼叫急救,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但非专业人士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消化道疾病或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急救时,剂量不能太小应达到300 mg,应嚼碎服用,吸收迅速尽快发挥药效。
5. 与其它药物合用,要慎重
与其它药同用时会增加额外的风险:
① 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② 阿司匹林与抗凝药中的双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
③ 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④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
⑤ 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
⑥ 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1. 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 mg(大多推荐每日75 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凝聚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2. 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阿司匹林还会与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华法林等血液稀释药物以及氯吡格雷(波立维)或噻氯匹定(抵克立得)等抗血小板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3. 老年人胃粘膜对损害因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损伤
4. 为预防ASA所致的胃肠出血并发症,可同时服用预防胃粘膜损伤的药物,采取预防性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合用
5. 选用合适的ASA剂型
目前在临床上对长期服用低剂量ASA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均应用肠溶衣型或缓释型ASA,这样可减低对胃粘膜的局部直接损伤作用。
6. 重视服药者的病史
目前一致认为,过去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尤其是过去服用非载体抗炎药(NSAID)或阿司匹林(ASA)时曾发生过类似病史者,这些患者属服用ASA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应慎用和禁用。
7. 服药前和服药期间进行检查
在用药前最好先查血,如红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期间如患者有上腹不适,应及时检查或停药。
8. 做过支架的患者该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因冠心病做过支架的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后,停了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这是不正确的,目前研究证实,氯吡格雷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用于二级预防。
正确的做法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后,停用氯吡格雷,单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过敏,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
1. 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
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 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版权声明:此公众号属纯公益性。我们注重分享,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来源: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医学之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服药阿司匹林的5大误区、8项注意和4大危害
来源:脑血管病预防与治疗
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ASA)(75~325 mg/d)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起到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作用。但随着低剂量A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且多为长期服用,甚至终生应用,ASA不良反应亦较常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服用阿司匹林5大误区
很多人是通过“自诊”服用阿司匹林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一项涉及6.8万名患者的新研究发现超过1/10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当。
1. 服用阿司匹林,你是否经过专业医生的风险评估?
如果未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不可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心脏病或卒中风险取决于已知和未知的多种因素。如果医生对患者心脏病和卒中风险评估不准,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和卒中就不一定恰当。
当然如果停用,也不能随意停用,也需经过专业评估。
2. 服用阿司匹林病史,你隐瞒了吗?
当你因其它疾病就诊时,你应该向医生说明。因为它与其它药物有相互作用,更常见的是如果这段时间要接受其它手术,你应该知道手术的额外风险。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平诊手术,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手术、检查或拔牙前至少5天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如果急诊手术,则需再次评估手术必要时间。
3. 阿司匹林并非灵丹妙药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杰作。阿司匹林在疾病健康领域的作用很大,包括退热、解痛、抗癌,因此有时其作用会被夸大。但阿司匹林并非灵丹妙药,并非万能药物。
在心脏病和卒中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服用阿司匹林更重要,而不是单纯服用阿司匹林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免于心脑血管病了。
也有人将它当作降脂药物使用,误认为是他汀类降脂药。
4. 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真有这么神奇吗?
网上传言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宝之一,所有怀疑心脏病发作的人都需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命。真有这么神奇吗?
心肌梗死发作时,阿司匹林可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延缓疾病发展有一定作用。对心肌梗死急救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死亡率下降20~30%。
欧洲的胸痛指南中建议,怀疑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应立即呼叫急救,同时服用阿司匹林。但非专业人士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消化道疾病或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急救时,剂量不能太小应达到300 mg,应嚼碎服用,吸收迅速尽快发挥药效。
5. 与其它药物合用,要慎重
与其它药同用时会增加额外的风险:
① 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② 阿司匹林与抗凝药中的双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
③ 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④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
⑤ 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
⑥ 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1. 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 mg(大多推荐每日75 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凝聚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2. 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阿司匹林还会与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华法林等血液稀释药物以及氯吡格雷(波立维)或噻氯匹定(抵克立得)等抗血小板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3. 老年人胃粘膜对损害因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损伤
4. 为预防ASA所致的胃肠出血并发症,可同时服用预防胃粘膜损伤的药物,采取预防性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合用
5. 选用合适的ASA剂型
目前在临床上对长期服用低剂量ASA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均应用肠溶衣型或缓释型ASA,这样可减低对胃粘膜的局部直接损伤作用。
6. 重视服药者的病史
目前一致认为,过去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尤其是过去服用非载体抗炎药(NSAID)或阿司匹林(ASA)时曾发生过类似病史者,这些患者属服用ASA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应慎用和禁用。
7. 服药前和服药期间进行检查
在用药前最好先查血,如红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期间如患者有上腹不适,应及时检查或停药。
8. 做过支架的患者该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因冠心病做过支架的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后,停了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这是不正确的,目前研究证实,氯吡格雷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用于二级预防。
正确的做法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后,停用氯吡格雷,单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过敏,可以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
1. 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
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 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并明确标明来源及作者,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冠心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主要包括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及冠脉搭桥(CABG)。其中冠脉介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的手段之一。介入术后治疗重点强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余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治疗原则(通常熟悉的ABCDE原则)基本一致。对冠心病而言,冠脉介入手术如同修好了“一条大路”,但是介入术后“大路”的维护、“道路”畅通还是离不开内科药物治疗。因此PCI术后用药是否合理,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决定冠脉介入手术临床成功及远期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具体来讲,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1、&冠心病介入术后哪些药是需要用的?答:1)&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特别是植入冠脉支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这点极其重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只要无禁忌至少服用12个月,在很多特殊情况如有支架内血栓形成倾向者,可考虑适当延长联合用药时间。阿司匹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冠脉支架植入目前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主,如果植入金属裸支架,波立维至少服用1个月。2)&他汀类降脂药。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3)&根据病情需要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及硝酸酯类药物。4)&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药物,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则需要相应的降压药、降血糖药物。&2、&抗血小板药物如何应用?答:冠脉介入术后,尤其是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应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等心脏不良事件。1)&阿斯匹林100-300毫克、本品宜在饭后温水服用不可空腹服用,1次/日,1个月后改为100毫克、1次/日,长期口服;2)&氯吡格雷75毫克(波立维、泰嘉)、1次/日,口服1年以上(药物洗脱支架)或至少1~3个月(裸金属支架)。服抗栓药物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及肝肾功能,减少或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3)&另外在下述患者中,其服抗血小板治疗需个体化,如左主干、慢性闭塞、复杂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严重病变者需适当增加氯吡格雷用量由每日75毫克增加至150毫克、1次/日,持续1-2周后改为75毫克、1次/日;个别患者因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阿司匹林+波立维基础上,再加服西洛他唑(培达)50~100毫克、2次/日,口服6~12个月;4)&有出血性胃部病变病史者、近期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者,PCI术后禁用阿斯匹林,根据病情需要可单用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毫克/日,或联合使用培达50~100毫克、2次/日,同时应用胃粘膜保护剂;5)&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患者,应注意自己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有无黑便等,应定期检查血常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造成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如有胃痛或黑便应及时到消化科或急诊科就诊。虽然抗血小板药物有副作用,但多数情况下不会构成严重后果,所以患者不应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若遇到需要停用的情况(如需行外科手术),应先咨询手术医师或心内科介入专家再做决定。&&&&&&&3、PCI术后血脂正常患者是否要停用降脂药?答:冠心病介入术后一般需要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术后血脂正常,并不等于血脂达标。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不在于降脂,而是调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化进展,不要单纯根据血脂的指标来判断应用指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目前临床上很多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血脂可能出现反弹,目前观点是他汀治疗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根据具体情况,血脂达标稳定后,可以减量服用。&&&&&&&4、冠脉介入术后是否需要用硝酸酯类药物?应用疗程?答:1)&对心梗后已行PCI并达到完全血运重建且无心肌缺血患者,若无其他硝酸酯应用的指证(如严重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等情况)可不再应用硝酸酯类药物;2)&对虽已行PCI但未达到完全血运重建(如罪犯血管远端仍有残余狭窄或非罪犯血管仍有未处理的病变)的患者,仍应使用硝酸酯类药物;3)&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冠脉得到了完全血运重建后,硝酸酯类药物应用1-3个月症状改善后可停用。&&&&&&&5、介入术后有关中药的治疗问题冠心病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在于瘀血痰浊闭阻心脉,不通则痛。目前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如丹参片,丹参滴丸,三七等。应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发现很多中药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等作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浓度,清除氧自由基,同时还具有抗缺血、缺氧、保护心肌细胞功能的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但是目前在国际上,冠心病介入术后中药治疗是否合适,尚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不过,如何应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中药作用机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相信中药治疗冠心病前景广阔。&   6.他汀类调脂药物可能损伤肝脏,能长期服用吗?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有稳定甚至逆转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作用,PCI术后患者只要能耐受他汀类药物,均应长期服用,但应注意监测肝功能、肌酶。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很低(小于1%),对肝脏的损害多为一过性,多发生在用药后1~2月内,轻度升高继续用药多可恢复正常,多数一过性肝酶轻度升高患者继续长期服用是安全的。在用药后肝酶升高超过3倍时可考虑停药,停药后密切观察肝酶变化,多数患者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80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必有时可减量。另外,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会有全身乏力、肌肉酸胀或肝功能异常等,应在服药后1-2月或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复查肝功能和肌酶等。&&  7.若术前一直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冠脉介入术后,还继续服用吗?&如果心律失常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冠脉介入治疗,干预了“罪犯“血管(引起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后,一般可有效地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量甚至停用。但术前有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史,如室速,室颤,冠脉介入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继续服用。8.&若术前一直服用治疗心衰的药物,冠脉介入术后,还继续服用吗?&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可以部分缓解心衰症状,治疗心衰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有时可减量,但不能完全停用。9.&心脏换瓣术后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还可继续服华法林吗?&换瓣术后患者可继续服华法林,但要密切监测PT,&INR,&维持INR&1.8~2.5。无论哪一类患者因故需提前停药或减药,一定要电话咨询相关医生,切勿仅听取非心内科医生或非介入医生意见或自行停药,以免发生不良后果。&11.&&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拔牙或其他外科小手术,需要停阿司匹林+波立维吗?在PCI术后6个月之内,不主张做此类手术,除非紧急情况。若病情需要手术,不主张停氯吡格雷。具体情况应与心脏介入医生会诊酌情处理。&总之,&冠心病介入术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有很多患者依从性较差,认为做了PCI手术就万事大吉了,擅自停药,以至于发生致命的心血管事件。我们呼吁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通过日常门诊随访需要了解围PCI术期一般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尤其是重点领会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必有性及其他药物的合理应用,这对于冠心病PCI手术远期预后至关重要。最后特别强调,PCI术后一旦有心绞痛发作,应尽快至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就诊!&
展开显示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氯吡格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