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是什么意思

本人前几天检查,总胆红素32.70,直接胆红素6.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本人前几天检查,总胆红素32.70,直接胆红素6.07,谷丙转氨酶16,谷草转氨酶24,葡萄糖3.66,总胆固醇3.39,甘油三酯1.71,是有什么问题吗?请高手指点。
医生回复(1)
指导意见:胆红素 ;总胆红素正常值 4~20。直接胆红素正常值 0一6.0。间接胆红素正常值 1.7--13.7.总胆红素34~170 为轻度黄疸1总胆红素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为肝脏疾病所致。 2、总胆红素总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疾病所致;轻度增高也可见于标本溶血.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轻微升高,这种情况主要考虑: 1、肝源性黄疸:如肝炎、脂肪肝、饮酒或某些药物等引起胆红素增高。 2、不除外溶血疾病与标本溶血可能.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1、尿常规与尿三胆(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检查,有助于黄疸性质鉴别。 2、乙肝五项与乙肝病毒DNA检测。 3、肝胆B超检查,除外脂肪肝、肝硬化等。 4、注意有无饮酒史、服药史等。 建议再 复查一次胆红素,除外检验因素影响,如仍高,应进一步检查原因。胆红素增高
我的图书馆
胆红素增高
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英文缩写TBIL或STB。参考值:3.42~20μmol/L。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在1.7-20.5μmol/L之间,17.1-34.2μmol/L可视为隐性;34.2-170μmol/L之间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则为重度黄疸。
  空腹[1]12小时取。
血清中的[2][3][4]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与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总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类、、利福平、、安乃近等药物。
  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
  总胆红素偏低见于:
  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5]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厌食的人如果缺锌,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
  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
  1、从人的胆汁中提取胆红素的直快法
  2、胆红素常温制取工艺方法
  3、胆红素的定量方法
  4、胆红素的制备方法
  5、胆红素精制工艺流程
  6、胆红素快速提取方法
  7、高分子树脂型胆红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8、高含量快速提取胆红素的方法
  9、狗体引流提取胆红素的方法和装置
  10、高效应封闭法制取胆红素技术
  11、活猪体外引流胆汁的装置及胆红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12、活猪引流胆汁的一种方法
  13、碱化游离-氯仿萃取制胆红素技术
  14、利用人废胆结石提取胆红素的方法
  15、双稳法由胆汁制取胆红素的方法
  16、利用人废胆汁提取胆红素的方法
  17、酶法合成胆红素
  18、溶液中胆红素的测定方法
  19、牛胆汁提取胆红素的生产工艺
  20、双管体内合成胆红素的技术
  21、獭狸胆红素和獭狸血红素及其制取方法
  22、提高活猪引流胆汁中胆红素含量的新方法
  23、提高引流胆汁中胆红素含量的方法
  24、吸附胆红素的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25、血液分解法生产胆红素新技术
  26、一步法提取胆红素的工艺
  27、一种胆红素氧化酶的制备方法
  28、用试纸快速测定胆红素含量的方法
  29、直接快速提取胆红素的方法
  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1.生理性升高:新生儿黄疸。
  2.病理性升高:
  (1)胆道梗阻:可有很大升高;
  (2)甲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3)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轻度或中度升高;
  (4)胆汁郁积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5)急性酒精性肝炎:胆红素愈高表明肝损伤愈严重;
  (6)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如Gilbert综合征可轻度升高。
  3.病理性降低: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若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偏高这三种胆红素都偏高则说明了肝脏有一定的损伤。[6]
  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而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
  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
  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在胆红素(胆汁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肝细胞承担着重要任务.首先是衰老红细胞分解形成的间接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运到肝细胞表面时,肝细胞膜微绒毛将其摄取,进入肝细胞内,与Y,Z蛋白固定结合后送至光面内质网中,靠其中葡萄醛酸基移换酶的催化作用,使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直接胆红素(色素I,II混合物);在内质网,高尔基氏体,溶酶体等参与下直接胆红素排泄到毛细胆管中去.可见肝细胞具有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功能.
  总胆红素偏高的症状[7]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会出现皮肤黄、小便黄和眼睛黄症状,所以总胆红素偏高一般也被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偏高也会引起其他不良症状,因为肝脏损伤造成的总胆红素偏高会营养到其他人体器官从而造成连锁反应。
  2、刚出生的新生儿在24小时以内出现的皮肤、巩膜发黄,被叫做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有一些婴儿在出生的20小时以内出现皮肤、巩膜发黄现象,被叫做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这类症状一般经过治疗才可痊愈。
  总胆红素偏高的症状虽然不是肝炎的特有症状,但是在肝炎患者中最常见,因此,在出现黄疸时要考虑是不是感染了肝炎,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总胆红素升高其实就是大家所说的黄疸,引起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种:一种是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一种是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
  总胆红素偏高是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出现的异常讯息,总胆红素偏高本身不能说明会不会传染性,要结合其他检查指标来确定有没有传染性。如果总胆红素偏高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本身有传染性,比如乙肝,总胆红素偏高时会传染。如果是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总胆红素偏高,是不会传染的。建议您检查一下乙肝两对半、甲肝等,找准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去除了病因,总胆红素值就降下来了。
  总胆红素偏高的治疗[8]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之外,食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1、坚持清淡的饮食原则。
  2、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避免高脂肪、高糖类的摄入。
  4、多吃一些菌菇类的食物。
  5、不要喝酒。
  对于总胆红素高的患者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等,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比如苹果、梨、香蕉、葡萄、柑橘等。多吃一些含有优质蛋白质食品也是总胆红素偏高的食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以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另外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适当的使用一些可以补充体内缺少的微量元素。
[9] 总胆红素偏高,不要单单的依靠药物来治疗,饮食上也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但能够对病情起到缓解的作用,还能够配合药物治疗抑制病情的发展。
  第一、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饮食宜清淡,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每天可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B、C、E等,对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比较好。蔬菜、瓜果、芋类、菌菇类、海带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助于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的营养平衡。
  第二、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多吃一些鱼、肉、豆制品等食物,这类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人体血液、肌肉组织的生长,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第三、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每天都应吃一些米饭、谷类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这类食物可以补充入体热量,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
  第四、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吃一些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的食物比较好,这类食物以营养丰富而见长,丰富的蛋白质是修复肝细胞的基础。
  第五、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燕麦、玉米、红薯、魔芋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促进消化,从而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
  第六、总胆红素偏高的患者应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如木耳、蘑菇、平菇、鸡腿菇、海带等,这类食物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并抑制癌症的发生。
  在肝功能检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遇到总胆红素升高的情况,那到底该怎么办呢。肝病专家认为,一旦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首先不要惊慌,不能自乱阵脚,因为造成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都是肝炎引起。其次,肝病专家认为应进一步接受检查,了解造成总胆红素偏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属于哪一种黄疸。最后,根据病因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这样才能解决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
  总胆红素偏高,患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掌握病情的发展态势,检测病情的发展变化,对自身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宜多食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但肝脏不好的人不宜食用动物肝脏类食物。忌饮酒,酒精中的乙醇对肝脏的伤害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研究表明,重度饮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至30%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10%至20%将发展为肝硬化。平时应多饮水,喝水可以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能够促进腺体,特别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这样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可以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造成的的损害。
  二、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让身体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增强,帮助肝肾代谢的废物,比较快地排泄出去---流汗,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平时要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但要注意肝不好的人不宜剧烈运动。
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定量测定结果应低于17μmol/L,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其中直接胆红素占血清总胆红素的比值应小于35%.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可出现巩膜、皮肤的黄染。总胆红素的检测能确定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及黄疸的类型,对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有很重要的价值。
  当总胆红素 & 85.5μmol/L,为轻度黄疸,85.5~171μmol/L为中度黄疸,& 172μmol/L为重度黄疸。
  连续动态观察总胆红素量的变化有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总胆红素长期持续升高(大于4周)多为阻塞性黄疸,如结合胆红素 & 40%可排除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迅速升高,2~3天即达171~256.5μmol/L多为肝细胞性黄疸。
  婴儿出生时经常会遇到间接胆红素偏高,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婴儿刚出生24-72小时之后,出现巩膜、皮肤、尿液黄,间接胆红素偏高,此时婴儿精神好,吃奶旺盛,不哭不闹,一周之后逐渐减轻,两周内消退干净,早产儿一般3周内消退,黄疸出的晚,退得早,这属于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们都不必担忧。
  婴儿出生一天内,出现黄疸,间接胆红素偏高,并且此时精神不佳、拒奶、哭闹,两周之后不退,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婴儿总胆红素正常值
  婴儿总胆红素正常值是3.4-17.1 umol/L(0.2-1.0mg/dl) ,直接胆红素为0.50-3.4 umol/L(0.03-0.2mg/dl)。
  一般来说婴儿刚出生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消退。除了食欲不振以外,对孩子是没什么影响的。 如果黄疸从孩子出生24小时内就有的话,并且3周都没消退,或是退后又复发,则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一、长期厌食的人,可能体内缺乏锌。因此,缺锌是总胆红素[10]低的原因之一。
  二、总胆红素偏低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
  三、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
  正常人体胆红素主要来自血中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最后变成胆红素,分为非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分别从大、小便中排出。正常时血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胆红素。胆红素的研究是临床医学中古老而又重要的课题。
  血清胆红素测定是肝、胆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重氮盐法检测胆红素被临床实验室广泛采用,但该法易受许多因素的干扰、试剂无法长期稳定,在疾病诊断中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和应用,要求不断推出新的胆红素测定方法[1]。钒酸氧化法容易污染仪器,对别的测试产生影响。
  总胆红素的酶法测定早有报道,其方法学较为成熟,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试剂可以长期稳定,特异性好,干扰少,但因为酶的来源、纯度、稳定性及一个波长测定不同胆红素成分等问题,应用具有局限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未能得到推广。提高酶法胆红素测定特异性的关键是选择BOD对胆红素特异性氧化的反应条件,尽可能地加快BOD对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氧化。复星长征公司研究出的产品跟重氮试剂的临床相关性较好。
  材料和方法
  重氮盐法检测试剂盒(罗氏公司);钒酸氧化法检测试剂盒(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酶法检测试剂盒(复星长征公司)。
  仪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标准与质控品 标准品采用试剂配套校准品 定值质控液(RANDOX)clinqa定值血清。
  测定方法 几种总胆红素测定方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干扰液的制备
  脂肪乳干扰液:临床用50%的脂肪乳剂,以生理盐水10倍稀释到5%。
  血红蛋白干扰液的制备:抽取4ml新鲜血液置于生理盐水试管中,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数次后,加入蒸馏水反复摇匀,使红细胞完全溶解(镜下瑞氏染色检查),离心沉淀后吸取上清液。
  精密度评价
  取朗道高值和低值的质控血清各1份,同时测定TB20次,计算批内精密度。以上述血清在暗室中各自分装成20份,并于-20℃避光冰冻保存。每天取高、低质控各1份,待其在避光状态下完全溶解后测定TB,计算批间精密度。
  线性评价
  将5个不同浓度的Clinqa定值血清的标本随机排列,测定每份标本中的TB,重复测定4次,取其均值为测定值,与设定值做线性对比。
  干扰实验
  按照NCCLS关于干扰试验的评价方案施行,分别对高、低值混合血清做该实验。
  比对实验
  应用NCCLS评价方案:对50例不同TB浓度的测定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在去除离群点后,以重氮盐法作为比较方法,钒酸盐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作为实验方法,计算其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并对其均数进行比较。
结合胆红素(SDB或DBIL)
  结合胆红素属于胆红红素的一种,其代谢部位通常是肝脏,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测定肝功能,尤其是黄疸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肝脏疾病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常反映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不能由肝细胞和胆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胆淤积性黄疸明显;临床上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胆红素血症。
  正常范围
  小于6.0微摩/升(<0.35毫克/分升)
  检查介绍
  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加,为阻塞性黄疽;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假如胆红素过高需要停止输液退黄治疗,假如只是轻度偏高,能够考虑用些中药调理,如吃些舒肝利胆的药物,如鸡骨草胶囊或舒肝利胆片。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故要合理布置饮食,生活要有规律,肉体要高兴,留意动静分离,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请留意以下几点:
  1、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医生也建议胆红素高的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调节,注意观察,定期B超,肝功能等复查。
  2、饮食忌油腻,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用且易消化吸收。
  3、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4、多喝小分子的矿泉水,一天要2500毫升。
  5、少吃油腻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猪蹄等。
  6、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给,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肝细胞受损之后,结合胆红素偏高,或者胆道有问题的时候,结合胆红素就不能排入肠道,使得结合胆红素偏高。当结合胆红素偏高而间接胆红素不升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梗阻性黄疸(也称阻塞性黄疸),而结合胆红素偏高和间接胆红素偏高都偏高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是肝细胞性黄疸的原因,这是造成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有部分是先天性体内缺乏某些酶,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的,当出现结合胆红素偏高,应积极到医院接受综合检查,查出病因,对于胆红素过高(胆红素高的危害)的人来说,应该进行输液退黄治疗。如果只是轻度偏高,可以考虑用些中药调理。
  结合胆红素是有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此时称之为间接胆红素,入肝后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值是1.71-7μmol/L(1-4mg/L),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危害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肝炎性黄疸,此时间接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都偏高。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梗阻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偏高,多见于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综上所述,结合胆红素偏高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结合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 如此制造的称为蛋白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变成(饱含胆红素),而从胆道排泄。 除了新生儿之外,一般人的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上的差异。此外,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 红细胞受到破坏有溶血现象时,会变成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当肝细胞有异常时会引起直接型、中间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管、胆道系统阻塞时,会引起直接型。有异常值时的处理方法配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实掌握病情,再治疗致病的原因。依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急性肝衰竭处置、血液透析、肝外胆汁淤滞紧急处置等方法。 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
健康咨询描述: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监测显示总胆红素24.6,正常区间为5.1-19;间接胆红素15,正常区间为5.1-12.8;直接胆红素9.6,正常区间为1.7-6.8;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彩色B超显示肝脏、胆、胰腺、脾脏、双肾、前列腺未见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过肝病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什么导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是否有什么疾病?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主治范伟: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慢性结肠炎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根据您的叙述看是隐性黄疸,可以见于肝胆疾病和溶血性疾病等疾病,少数可以是家族性黄疸,这种疾病与溶血等情况有关&&&&&&指导意见:&&&&&&由于您现在已经进行肝胆等部位的检查,所以现在初步怀疑是家族性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但是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建议您积极就诊于内科进行查体,并进行红细胞脆性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现在可以根据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例如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在明确诊断后在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疾病百科| 肝病
挂号科室:肝病科
温馨提示:应早期接种疫苗,预防肝炎。
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食欲不振、精神肢体疲倦、右上腹不适和疼痛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食疗、保健治疗
参考价格:15
参考价格:3.8
参考价格:82.3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
参考价格:¥30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1...
参考价格:¥29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偏高其它都正常
病情分析:
你好!在肝功里面,反映肝功最灵敏的指标是转氨酶,如果在肝功转氨酶升高的同时胆红素也升高,说明肝损害较重。
指导意见:
而对于肝功胆红素只是轻度单纯性升高的患者,意义并不大,可能跟抽血时溶血所致。
以上是对“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偏高其它都正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只是偏高一点,可以先不予处理,观察,饮食上清淡
指导意见:
这段时间忌酒,不要暴饮暴食,忌辛辣,不要劳累,然后复查,应该没什么事,不要过于紧张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检查结果来看,胆红素轻度偏高,这是属于胆红素暂时代谢异常,不用担心的。
指导意见:
对于你现在的情况,只是胆红素略高点,常见的原因是熬夜、剧烈运动等,先调整一下生活习惯,适量多喝点水,过段时间再复查看看。
条回复,点击展开全部
参考信息不作为诊断医疗数据
版权所有:169健康网()轻度胆红素升高不必担心
  轻度胆红素升高不必担心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二病区主任 杜晓林
  我的体检报告出来了,绝大多数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但肝功能指标中有几项数值稍高,化验提示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都稍高出正常值。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病。
  &&郑州读者小王
  肝功能化验结果中,除了各项肝酶、蛋白等之外,还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和即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胆管出现梗阻性疾病,比如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各种淤胆性疾病等。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溶血反应、输错血等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血液中大量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有些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细胞大量破坏,将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三种胆红素均升高的现象。
  总胆红素升高,超过了一定的数值,会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小便发黄等症状,称为黄疸。而化验结果提示总胆红素轻度升高,皮肤黏膜、巩膜等未出现黄染的现象,称为隐性黄疸。发现有隐性黄疸,一定要先排除一些疾病,比如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药物肝等。如果平时很健康,检查也没有发现其他肝损害的疾病,那么隐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是饮酒、熬夜、劳累等因素引起,而非某种疾病。
  出现轻度胆红素升高不需要担心,但要在生活上调整,少饮酒,清淡饮食,不熬夜,不过度劳累,不随便吃药,特别是一些成分不明的所谓&保健药&,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