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军事指挥某方面的才能 英语有点才能但成绩不好应该适合干什么工作?

热 词& && &
比林彪更有军事才能的红军指挥员是谁
&&&&来源:&&&&
&&&&&&字号
黄公略与彭德怀关系很深,伍中豪却与林彪很像。两人同是黄埔四期生。不同的是,伍中豪编在步兵科第一团八连,林彪编在步兵科第二团三连。黄埔军校从第四期开始,按成绩分别将学生编入军官团与预备军官团。伍中豪所在的第一团是军官团,林彪所在的第二团为预备军官团,可见伍中豪在黄埔的成绩优于林彪。
今天很多人很难记得伍中豪了
黄公略与彭德怀关系很深,伍中豪却与林彪很像。
两人同是黄埔四期生。不同的是,伍中豪编在步兵科第一团八连,林彪编在步兵科第二团三连。黄埔军校从第四期开始,按成绩分别将学生编入军官团与预备军官团。伍中豪所在的第一团是军官团,林彪所在的第二团为预备军官团,可见伍中豪在黄埔的成绩优于林彪。
两人都是从叶挺的部队里走出来的。林彪一开始是在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当排长、连长,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伍中豪则是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的新兵营当连长,二十四师师长就是叶挺。
林彪参加南昌起义,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红四军二十八团,林彪为该团一营营长;秋收起义部队被编为三十一团,伍中豪为该团三营营长。
两人一起当团长――林彪为二十八团团长,伍中豪为三十一团团长。
两人一同当纵队司令――林彪为第一纵队司令,伍中豪为第三纵队司令。
两人又一同当军长――林彪任红四军军长,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
伍中豪长林彪两岁,两人都是红军中年轻优秀的指挥员。这两个人的经历非常相像,但两个人的作战风格却是各异。林彪指挥的部队,运动速度非常快,飘忽不定。运动战和伏击战是林彪的两大特长。
据萧克将军回忆,林彪的指挥有个缺点,就是不大稳得住,利于进攻,固守就差一些。但是,伍中豪指挥的部队在固守这方面要比林彪强。两人各有优长,当时被称作红军中的两只鹰。
萧克将军还回忆说,伍中豪没有林彪那种架子,他是北京大学文科三年级学生,是学文学的,有较好的旧学功底。
伍中豪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喜欢下象棋,那个时候红军中没有一个人能下得赢他。福建长汀有位老人精于象棋,在那一带名声很大。当时,红军还没有攻占当地,相当于敌占区。伍中豪某个晚上偷偷摸进这个老人家里,专门与他下象棋。那天晚上,伍中豪在屋内与老人连下五盘棋,输了三盘,赢了两盘。伍中豪当然很不服气,最后一把推开棋子,说3个月以后再战。
在当时,对于林彪和伍中豪的军事才能,红军中都是公认的,可惜伍中豪“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6月,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因病在闽西长汀福音医院治疗。10月,出院归队,途经安福县遭地主武装袭击,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首诗作于1929年5月,是红军早期将领伍中豪生前的铮铮誓言,也是伍中豪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多次在根据地干部会上,表扬伍中豪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是文武全才。
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三位杰出的红军战将,皆牺牲过早。残酷的牺牲让我们知道,不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而是一个挫折接着一个挫折、一个失败连着一个失败,才摔打和筛选出一批优秀的红军战将。
(责编:陈鑫宇、周斌)军校都学什么
培训,不可能,军校生长军官的选拔是通过考试,高考或者是军内考试选拔,
高中生参考报考指南,军内考试,首先要有人推荐,其次要考过
一、军校类型 我国的军校分为全军院校和军兵种院校两大类。 全军院校是指由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对考生来说,选择这种院校,在毕业时选择面比较宽,学员将面向全军,包括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或其他陆军在内进行分配。全军院校下面又分综合院校和专业院校两类。综合院校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口径相对于专业院校来说较宽,专业数量相对较多,对考生来说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大。 军兵种院校,主要指各军兵种所属的各类院校,其主要特点是学员一般只在本军兵种范围内进行毕业分配,而不是面向全军。比如,海军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是到沿海的海军部队工作;空军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到空军部队工作;第二炮兵或陆军其他兵种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也只在本兵种范围内工作。 二、军校专业详解 军校招生时一般分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除了这两类专业外,还有一类专业———“合训分流”专业。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分清他们的区别。 1.指挥类专业 指挥类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军兵种培养军事指挥管理人才。 由于该类毕业生将在军队基层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军官以及机关工作的岗位上任职,因此对其培养要求也特别高,具有“战时能指挥,平时能管理”的双重能力。军事指挥军官主要包括排长、连长、营长,海军部队的部门长、舰(艇)长等;政治指挥官主要包括连(分)队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大队)政委、舰(艇)教导员或政委等;后勤指挥军官;各种日常和战场保障勤务分队的分队长和指挥军官,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机关,也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军官的岗位,主要包括各类军事参谋、政治干事、后勤助理员等。 军校的指挥专业对培养对象在文化基础、身体素质、政治素养、个人气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是因为军队的初级指挥军官不仅要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学会如何带兵、如何管理,在有战备需要时,还要善于组织和指挥。所以,军队指挥专业要求考生在具备一般考生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如下条件:强健的体魄;适合作为指挥员的良好气质;较强的吃苦精神;热爱军事指挥专业等等。如果你是男生,身强力壮且具备指挥领导才能,那就选择军事院校的指挥专业。这样更能在带兵方面出成绩,更能胜任更高的领导(指挥)工作。 试举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为例。考生被录取后,经过4年或5年的培训将成为海军初级指挥军官。学员毕业后将分配到海军舰艇部队的初级指挥岗位,第一任职通常为舰艇部门长或分队长。当然,还有一部分学员准备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也将根据其专业分配到相应的指挥岗位。根据海军部队编制构成及其干部成长规格,指挥类军官按初、中、高三级,实行技术指挥、兵种战术指挥、合同战术指挥、战役指挥四层次培训。也就是说,如果干得出色,将有机会到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原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学习兵种战术指挥,然后成为一名副舰长或舰长。进入海军中级指挥岗位前,必须到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深造,学习合同战术指挥。海军高级指挥军官都要到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学习战役指挥。 2.非指挥类专业 专业技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非指挥类专业,担负着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其毕业学员主要到部队的各个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需要,一般评任专业技术职务。军队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均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和技术设备,有很强的师资力量,既能培养从事实际技术工作的操作人员,又能培养高技术人才。 如国防科技大学,该校的非指挥类专业为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该专业又包括......余下全文>>
文化课和普通大学的课程结构差不多,很多了,毕业时除了文化课答辩,最令他们头痛的就是毕业考核。我们的考核分为以下几个项目:射击、400米障碍、基本单兵战术、队列、5公里武装越野、简单器械体操(即单杠与双杆)。这些内容都是要在大学四年中学习完成的,每学期都会学习一两个内容。其中最痛苦的要数400米障碍、单兵战术和5公里武装越野了,因为这几个项目最考验人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是一个军校指挥类学员是否合格的重要体现。也许大家会觉得军校学员的生活除了累点也没什么,其实不然。我们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外,也有竞争、也有压力。因为学习、训练和管理是一体化的,哪一项做得不好都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会影响自己的毕业前途。比如,如果我们的毕业考核里面的项目有一项没有合格,不仅无法拿到学位证书,更会影响到分配问题和进一步求学的问题。此外,训练的危险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前不久单兵战术课上我们队上有一名同志因为动作不佳导致左大腿股骨粉碎性骨折;前不久其他学院的毕业考核上,一个学员在跑5公里的时候内脏衰竭死亡。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军校也有残酷的一面。有用,人最需要坚强应该用得到
部队考军校的毕业文凭和高中考军校的一样 一本 二本 专科 以此类推 所学专业要根据你的军种
当然 你的后台硬的话可以转专业 专业虽说自己能选择 但是要根据你自己的军种去考量
不然会吃亏 只要是军校毕业就有军衔 但是要看你的文凭是什么了 部队考军校竞争很大
希望你能成功
想读军校的考生注意::在提前批志愿添写所报军校名(录不录取 不影响其它志愿的添报)。在接到当地武装部通知后去领表 添表、后去当地派出所政审盖章、再参加军检(一般是在当地省军区医院军检),如果被录取 在10天左右就会接到军校录取通知书。
注::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读警校毕业又不包分配工作;而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国防建设了,军校生(本科)入学即入伍(有军籍)、享受军队供给制[准尉]学员待遇,发放军贴费;交通、学习和生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寒暑假回家还报销往返路费;其家庭享受军属待遇,4年本科毕业就是:解放军副连级中尉军官、结婚后配偶还可随军、有社会地位受人尊重、等等。。。。由于有这么多的优越待遇,所以估计今后报考军校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军校的录取分数也会越来越高,军检也非常严格,要有思想准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军中清华。计算机、通讯、电子、军用火器和材料都是最出色的,可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离不开《国防科大》的点点滴滴。《国防科大》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军事人才的最高学府上了一个新台阶。按当今国际风云变化趋势,《国防科技大学》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生力军和人才库。
其他回答(5)热心问友军队系统内部的文凭!不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内热心问友军校全称是解放军某某某大学,某某某是兵种,比如像:石家庄陆院,西安空大。洛阳外语。本科文凭,当然如果你考进去了,毕业还想再继续,你可以考研,在军校里读硕士。
里面学的跟你选择的专业有关,比如你选择指挥,那么你就会学习关于指挥的一切,顺带着武器也会有接触。总之你学什么专业,就学跟这专业沾边的一切。
专业当然是你自己选
军队里面考军校比较黑暗。说白了,什么优秀不优秀、是不是班长都无关紧要。只要所在单位出示相关证明材料就可以。第二年义务兵和一级士官在年龄范围内都可以报考。年龄是最重要的,谁都改不了。一旦改了被发现,要追究很多人的责任。其他考试科目都是形式,文化课却很重要,语文,政治,数学,物理等。具体还要看报考专业。参考资料:军队任职经历第六章 政治思想考核第二十五条 对士兵考生的政治思想考核,主要考察政治信念、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服役态度和工作成绩,以及考生家庭主要成员的现实表现,客观、准确地作出鉴定。经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报考军队院校。第二十六条 对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考生的政治思想考核,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工作的规定执行。第七章 军事科目考核第二十七条 报考军队院校的士兵考生,必须参加军事科目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文化科目考试。报考初级指挥专业的,考核军事共同科目和军事专业科目;报考其他专业的,考核军事共同科目。参加考核的人数一般为参加文化科目考试人数的一点二倍。第二十八条 军事科目考核的内容和计分方法,由总参谋部军训部会同总政治部干部部确定。总参谋部军训部负责组织命题和拟制考核方法。第二十九条 军事科目考核的组织实施,以各级司令机关为主,政治机关和后勤机关协助。考核成绩由主考单位填入《军事科目考核成绩登记表》。第八章 体格检查第三十条 考生的体格检查,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规定的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取消其报考资格。第三十一条 士兵和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考生的体格检查,必须在大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或者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指定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生应当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体格检查表须经主检医师签名和医疗单位盖章。第九章 文化科目考试第三十二条 全军文化科目统一考试的科目、分值,由总参谋部军训部会同总政治干部部确定。命题、审订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由总参谋部军训部负责。全军文化科目统一考试,由各级干部部门会同军训(院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第三十三条 高中毕业的士兵考生,文化统一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六门;初中毕业的士兵考生,只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四门。第三十四条 士兵参加文化科目考试的人数为招生总数的一点五倍以上。考场设在师(旅)级以上单位,考生座位必须单人单桌、单行。监考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严格考场纪律。第三十五条 考试结束后,必须按照保密要求将考生答卷密封、上送和接收。阅卷评分由大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组织。文化统一考试成绩应当通知考生本人。第三十六条 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考生的文化统一考试,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规定执行。第十章 录 取第三十七条 对士兵考生,应当根据招生数量、条件及专业要求,结合本人志愿,从政治、军事、文化、身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录取对象由大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确定,招生院校审核录取。第三十八条 初级指挥专业一般在本兵种士兵考生范围内录取,少数特殊专业在本专业士兵考生中录取,其他专业统一录取。进入录取范围内的考生,按照文化考试成绩确定培训层次,优先满足本科和大专招生计划。保送对象免试入学仅限定于中专班,如本人参加文化统一考试,达到大专或者本科录取要求的,优先入大专或者本科班学习。第三十九条 对驻......余下全文>>
高考报考军校,关键是成绩要好,一般起码上一本线,此外体检政审要合格如果在部队有关系,可以先去当兵再考军衔,成绩要求相对低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第一名、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31个本科专业、96硕士学科专业、51个博士学科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部委级重点学科、5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高校》第二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郑州)〈54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重点学科〉第三名、空军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29个本科专业、29个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重点学科、5个军内重点学科〉第四名、解放军理工大学 (江苏南京)〈29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军内重点学科〉第五名、海军工程大学 (湖北武汉)〈20个本科专业、18个硕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第六名、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13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军内重点学科〉第七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8个本科专业 指挥〉第八名、空军雷达学院 (湖北武汉)〈21个本科专业〉第九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河北石家庄)〈7个专业 培养陆军基层指挥军官〉一类军事院校(也就是在一本线上)有,括号内为院校所在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市)、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市)、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市)、炮兵学院(合肥市)、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市)、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市)、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市)、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市)、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市)、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市)、海军工程大学(武汉市)、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市)、空军工程大学(西安市)、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安市)、武警医学院(天津市)、武警工程学院(西安市)。第十名、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丰台)〈本、专科专业31个,硕士博士点14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军校都学什么》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关于陈毅的军事指挥能力
我的图书馆
关于陈毅的军事指挥能力
    一  陈毅确实不是专业军事干部,1927年他以革命的激情担任南昌起义队伍的团政治指导员。  陈毅出生于1901年,26岁的非军事干部,除非极特殊的天分,不可能会打仗。  据说,林彪对于陈毅的到来有些嘲讽:不会打仗。  和陈毅相类似的李先念也曾经被余天云嘲讽。  陈毅是中共党内比较多才多艺的人,比如下棋、比如写诗,那一样都不外行,但那一样都不是顶尖。  陈毅是聪明人,是一个涉猎领域比较广的聪明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受影响。  参加南昌起义,说明陈毅认识到军事斗争的重要性。在南昌起义部队大溃散的时期,陈毅坚决不肯离开队伍。  陈毅认识到革命成功必须依靠枪杆子而不是上街喊口号。  陈毅的这种思想决定了他一定要认真学习军事。  陈毅不可能有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机会,只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陈毅在革命军中,长期是政工干部,到了1932年前后,才开始担任军区领导人。  无论红军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专职的军区领导人大多是军事二把刀,野战军领导才是顶尖军事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高岗、华东的张云逸和晋冀鲁豫的滕代远都是资历很深、地位很高、能力很强的人,但论到打仗,确实弱一些。  陈毅在江西军区,兼任政委。  公平讲,红军时期的陈毅,军事指挥能力进步非常的快,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军事干部,但和彭德怀、林彪等人相比,确实有太大的差距。  业余运动员和职业选手是有差距的。  陈毅和彭德怀、林彪的差距,不是高屋建瓴的全面统筹,而是具体的军事斗争。  比如,让毛泽东和陈毅指挥一个营进攻阵地都有些困难,对于这些政工出身的干部来讲,具体军事素质确实弱一些:怎样充分使用火力?在什么时候发起冲锋?  主力红军长征后,陈毅在南方游击,“像野兽一样的生活”。游击队时期,每一个人的都必须是战士,都必须能够独立生存,否则只能是死亡。  不适合游击的瞿秋白就死亡了。  坦白说,不管一个人是否会打仗,只要能够挺过三年游击战争而不死,他一定是合格的战士。  坊间有人评价黄埔军校:他的课堂是战场。  黄埔初建,学生还没有毕业就上了战场,蒋介石都险些阵亡,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血雨腥风,只要活下来都是人精。  三年游击战争之后,无论项英还是陈毅,其实都已经是军事干部,都能够指挥打仗,至于他们是能够胜任一个连长还是团长,这个是另外一回事情。  抗战爆发,新四军初建,干部非常的短缺,很多长征干部回流担任领导,陈毅担任了一支队的司令员,并且不兼政委。  从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开始,到整个抗战结束,陈毅始终是军事干部正职而且不兼政委。这说明,陈毅已经是中共党内公认的非常能打的干部。  但是,相比较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人,陈毅确实有太多的偏好,这说明他的思维太活跃,这种太活跃的思维影响他的军事指挥能力的进步。  据林彪说:他一直非常重视政治。  我认为,这话很实在。  就林彪的内心而言,他非常关心政治,但战争时期的林彪更加关心军事指挥,所以,他约束自己的一切爱好,只管打仗。  如果林彪和陈毅智力相当,如果其他条件相当,陈毅当然不是林彪的对手,因为他精力过于分散。  举一个例子。  陈毅的成名在黄桥,陈毅在黄桥的成名是成功统一战线。  黄桥的一线指挥是粟裕。  黄桥打仗,既需要统战,也需要一线指挥。陈毅不能既搞统战,也搞一线指挥——人的精力不允许。  这样一来,黄桥大战锻炼了陈毅的外交能力,也锻炼了粟裕的指挥能力。  假如,假如周恩来、叶剑英也领导黄桥大战,因为这两位是专职统战干部,陈毅肯定窝在一线指挥的岗位上。  工作的分工,固然与天分有关,但也与偶然因素相关。  黄桥之战,是陈毅在抗战时期指挥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反而锻炼了粟裕。  在这之后,陈毅虽然地位进步很大,但能够接受大兵团作战锻炼的机会反而不多。  相较而言,陈毅去延安后,粟裕反而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还有一个巨大的事例。平津战役开打后,聂荣臻认为可以和平解决北平问题。林彪拒绝了。  于是,聂荣臻获得这一巨勋。  聂荣臻不如林彪会打仗,这个几乎是事实。但是,就指挥平津战役而言,聂荣臻的贡献实际更大。和平解决北平,实际牵扯到和平解决绥远的董其武兵团。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让聂荣臻指挥平津战役,应该不弱于林彪。  如果让陈毅指挥平津战役,就他那个统战能力,弄好了兵不血刃也能解决天津。  但是,如果让陈毅或者聂荣臻去指挥华野开打杜聿明,那就麻烦,因为他们不长于直接指挥几十万人阵地战和运动战。  我们知道,对于彭德怀在朝鲜战场的粗线条指挥,一直有非议。  但是,朝鲜战场不同于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过于狭小的战场和过于密集的军队,过于机械化的美军和艰难的后勤保障,战争必须服从政治的苦恼,这一大坨限制,要求朝鲜战争必须是残酷的牺牲和硬杠。  让陈毅、聂荣臻去朝鲜,发挥不出他们统战能力,至于刘伯承,就过于心慈手软,彭德怀这种敢于牺牲的狠人反而比较适合。  解放战争开局,因为战争对象变成比较不能打的国军,抗战时期的游击战退居次要位置,运动战和大兵团作战成为最重要的作战方式。  这一巨大的变化,让极多的抗战时期临时顶岗的政工干部遇到了大麻烦:罗荣桓、黄克诚很快就只能政工,至于聂荣臻,让傅作义打的鸡飞狗跳。  能够游击的项英当然能打仗,但在皖南被围,其弱于大兵团指挥的能力就暴露无遗。  如果让叶挺指挥十几个人打游击,他很可能不是项英的对手,让叶挺拉队伍建立根据地,那就太难为人了——不带这样开玩笑的。  如果叶挺不死于黑茶山,让他指挥兵团正规战,是否中共第一,这个不好说,但估计一定是最高层次。
  二  毛泽东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毛泽东说的非常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有一个前提:必须能够接触战争实际。  比如,让中共十帅和十将一起学习指挥海军打仗或者指挥空军打仗,这样才能看出他们指挥战争的天分——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  但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为战争对象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作战指挥技能。  抗战时期,共军能够一次性消灭日军一千人就是巨大的战绩。彭德怀百团大战的结果证明,以当时共军落后的武器和落后的训练,和日军硬杠,结果只能是死光光。  在黄桥,新四军可以一次性消灭一万多国军。  请问:抗战时期,国共双方谁能以少胜多消灭日军一万人?  所以,抗战时期,共军断乎不可硬杠,游击是最佳选择。  游击,对于指战员自身的单兵素质要求很高——必须能跑——但对于战略区领导的军事统筹能力的要求很低。  中共在抗战时期,贡献最大的当然是聂荣臻和罗荣桓,都以弱小力量发展了庞大的战略区,都担任了军区司令员。  但在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仅仅担任政委,聂荣臻虽然军区司令员,但非常不长于大兵团。  1949年,四野南下,因为罗荣桓的病,林彪邀请聂荣臻担任政委。聂荣臻拒绝后,邓子恢担任了第二政委。  从邓子恢担任政委来看,各大野战军政委的军事指挥能力都远远不及司令员。  习仲勋、邓小平、罗荣桓当然不如彭德怀、刘伯承和林彪能打。  最难评价的是华野和三野,他的三个最高的领导人陈毅、粟裕、谭震林表现非常特别。  淮海时期的谭震林指挥了多个纵队打仗。到了渡江战役,谭震林和粟裕、刘伯承三人各自独立指挥一个集团作战。  独立指挥两个兵团几十万人打仗,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谭震林可以胜任,虽然弱于粟裕。  陈毅当然更加可以。  陈毅是解放战争后期,四大野战军中唯一一个军政一肩挑的干部。  在解放战争时期,凡是不能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资深领导人,贺龙、张云逸、张鼎丞、李先念、聂荣臻都没有担任野战军军事正职。  陈毅是唯一的例外,他确实被赶出了野战军,然后又回到了野战军。  这种孤例说明,陈毅在解放战争初期,确实没有完成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工作,独立指挥大层面的战役,他确实弱于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徐向前。  陈毅最大的失败是1946年的泗县。这一仗败得的非常的苦,参谋长宋时轮也被赶去当纵队司令员,而且是十纵。  泗县战役后,陈毅被迫道歉,然后丢失了战役指挥权。  在这之前,陈毅和粟裕就战役方向发生了激烈争论。我坚决认为,陈毅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解放战争初期的陈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弱于直接的一线指挥,或者说,他还没有获得指挥几万人进攻一个城市的战役实践。  陈毅认为,宋时轮可以替代粟裕在黄桥的那个角色。  麻烦来了,宋时轮也没有独立指挥几万人打仗的实践。从后来的发展看,宋时轮更长于打阻击而不是进攻。  陈毅和粟裕合兵后,打了很多胜仗,比如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也打了很多败仗,比如南麻。胜仗的功劳怎样界定?败仗的责任谁来承担?  1948年,毛泽东将陈毅赶去中原,其实就是对粟裕的欣赏。  我很少读到陈毅在中原时期的诗篇。波澜壮阔的淮海时期,我们也极少看到陈毅的诗篇。  不写诗篇,说明什么呢?说明陈毅认识到集中精力工作的重要性。  1948年11月,刘伯承单独出击平汉路,陈毅、邓小平率领中原野战军主力成功攻克开封、郑州,然后挑了宿县。  对于陈毅在淮海战役前期的表现,我认为应该用完美来评价。  在没有刘伯承的岁月里,陈毅完全可以独立指挥一个野战军。  反过来,粟裕独立指挥华野时期,经常对抗毛泽东的命令,尤其不能按时汇报工作,惹起毛泽东对于单纯军事干部的忌惮。  1949年,陈毅回流三野继续一肩挑,实际已经沦落为粟裕下级(山东兵团政委)的谭震林也获得第一副政委的职衔,大体和粟裕相当。  我曾经也是比较粉丝粟裕的,不过,多年后发现,粟裕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将,甚至于是一个顶尖的战将,或者是中共第一战将。  但是,粟裕把控全局的能力相对要弱,弱到只能是大将之首。  在陈毅去了上海后,粟裕金门惨败。金门的海岛特点,也许可以为粟裕辩护,但,三野在金门战役中暴露了太多指挥的失误,这个只能是粟裕承担。  文革时期,毛泽东委托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宏观思考中苏屯兵百万的大政方针。  陈毅牵头提出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四帅这一思路,深刻影响中国将近二十年,为邓小平改革开放提供了国际环境的战略支持。  文革时期,粟裕较得毛泽东器重,但毛泽东没有将战略思考这种宏观问题交给粟裕,也没有交给肖劲光。  陈毅和粟裕的区别,是典型的将帅差别。  很多人将粟裕不能成为元帅归之为偶然性,这是不对的。  能打和不能打,不能绝对标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  从整体看,陈毅更长于宏观把握方向而略弱于具体指挥。  在中共十帅中,陈毅和叶剑英是文治最突出的两位,也是经历多次党内残酷斗争而不死的两位,也是在生命的后期继续贡献的两位,也是去世时备享哀荣的两个。  这个不容易。  扯了半天,到底陈毅和粟裕谁更能打?看战役的层次和要求。  粟裕适合比较单纯的战役指挥,陈毅更能把控全局。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成绩不好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