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中工笔手法的诗句指什么?

高中语文学习与考试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系列之七:诗歌鉴赏
【一】读懂诗歌
1.具备基本的诗歌阅读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和相对应的艺术手法等维度去解读诗歌。
(1)关注标题——内容、主题和类别;
(2)关注注释——难点、诗人遭遇、情感原因;
(3)关注意象——内容、主题和类别;
(4)关注情思语——主题;
(5)关注即时诗人——情感方向。
2.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按照形象分类——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去做分类阅读。
在阅读中重点抓意象,然后要有三个yi(意、艺、义)的意识,意——内容,艺——艺术手法+语言,义——主题。
【二】审读问题
(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三】科学答题
1)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
(1)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易出问题。
(2)具体陷阱点:
A.意境分析不当。B、手法分析张冠李戴。C、意象分析不当。D、主题挖掘以偏概全。
2)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
ABCDE五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到的词语做四要素的对应分析,比如是内容(意象、形象及其特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这四个要素涉及的艺术手法。
(2)结合诗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
将选项对应到原作品相应部分以及自己对原作品的解读。
(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
五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D的时候,要联系到ABCE去理解,判断。
1)主观题主要考点:
(1)思想情感概括与分析;(2)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诗歌(或诗句),如情景关系;(3)形象及形象的塑造。
2)答题要求
(1)分析题干,辨析题型,并分析出需要四要素中的哪些要素。要有三个yi结合的意识。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赏析(鉴赏)题,弄清角度,注意三个yi的综合运用。
3.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类别
A.借景抒情类
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
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叙事抒情类)
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艺术手法
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
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b.写物:动作、情态、绘声绘色绘形、描摹、勾勒等。c.写景:绘声绘色绘形、浓墨重彩、描摹、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d.共有:渲染、对比、大笔勾勒、工笔细描等等。
间接描写:烘托(主要是写人写物)、衬托(反面则为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等等)、象征、以虚写实、以实写虚……
写景还需要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角度、五觉(视听嗅味触)角度。顺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
B.抒情手法(关涉诗歌的主题)
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其中借景抒情可以细分为:触景抒情、即景抒情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当诗歌结尾句子为写景的,则称为“以景结情”。
另外有“从对方着笔”——曲笔。如,本来想表达自己思念对方,却不写自己,反而想象对方正在思念自己。
C.修辞【手法】(关涉诗歌的语言)
语音修辞:押韵、平仄、节奏。
词语修辞:字词的妙用。炼字型题。
句式修辞:整散句、长短句(诗歌中不考虑句式)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特别提醒:在题目中问到“表现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问到写景(描写的)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D..结构手法(关涉诗歌的结构)
律诗:四联分别为“起承转合”。
弄清楚“起承转合”各联的作用。起:照应标题,引出吟咏对象,引起下联的描述。承:承接首联,对引出的对象进行描写。转:由上联的描写“转”,或转入抒情言志,或转入别的内容的描述,或转换角度对对象进行描述。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卒章显志。
词(曲)(上下两片)。
上片开头句:起句,作用同律诗的“起”。下片开头(偶有上片结尾)句:过片,作用同律诗的“转”。下片尾句:结句。作用同律诗的“合”。
特别提醒:在面对写景诗中描写手法(或者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从景的构成要素出发思考。
A.线条——形状、形态——摹形、绘形\\\视觉
B.颜色——色彩、色调——绘色\\\视觉
C.光线——明暗、色调——(明暗)对比与反衬\\\视觉
D.声音——声寂、动静——动静结合(反衬)\\\听觉
E.气味——芬芳、气息——嗅觉
上述可能结合,出现——视听结合、视听嗅结合。
F.现实(眼前)——写实\\\\\\想象联想(如梦境)——写虚=====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3)基本题型
A关于如何表现对象特点。(赏析描写手法题相同)
a.描写手法(含描写角度)+修辞手法,举例证明。
b.这些手法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对象的何特点。
c.表达的情思。
B.某字运用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妙处(炼字型)
a.首先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有修辞手法或者活用一并说明。
b.将意思带入诗句描述诗句的内容(如景——画面、物的形象)。
c.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甚至结构上的作用。
C.赏析某一联诗句。
两个前提与意识:一是这首诗的类别——写景、写物、写人还是别的。二是这一联的语言性质——描写、描写结合抒情还是抒情……下面以描写景物为例:
a.指出描写的办法——描写的角度【甚至包括顺序】(时空角度与五觉即视听嗅味触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描写的语言(词语和修辞手法),并举例阐释说明。
b.运用这些手法如何表现或者突出什么画面的什么特点。
c.借助这个画面,表达诗人何种情思或者心境。
D.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或者诗歌情感很复杂),请结合诗句分析。
a总说有哪几种情感。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情感,注意每一种情感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表达出来的)。
E.人物形象(诗人形象或者抒情主人公形象)
a.先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来确定人物的身份地位,答题时,就答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人物的特点(内在的,近似于小说与传记中人物内在特点的分类方法)。
b.分点逐一阐释这些特点,每一种特点成为一小点,都是先观点后阐释(阐释即这种特点在诗歌中是哪一句或者哪几句或者哪个细节表达出来的)。
C.借助这个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特别提醒:情感的一情两面(以思乡为例):内在——对故乡的思念,外在——独处异乡的孤寂。
【友情提醒】
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
1.先观点后理由 2.先总后分式 3. 分点作答式
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
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
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19:40:5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图文】白描与工笔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白描与工笔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语文表现手法中的工笔是什么意思?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文】工笔与白描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工笔与白描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笔画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