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柑橘病毒病的防治还有细菌病以及真菌病害都用什么杀菌剂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农作物病害防治经历[资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图谱,农作物病害,桃树病虫害防治,葡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梨树病虫害防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农作物病害防治经历[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土传病害专用杀菌剂
真菌/细菌/病毒性均可
优质杀菌剂产品云大化工杀菌剂乙蒜素,欢迎选购!
手机扫码快速拨号
进入手机版
有效成分含量 :
水分含量≤ :
急性经口毒性 :
生产厂家 :
孟州云大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4小时见效,3天治愈!成本低,价格相对低廉!
蔓枯病、软腐病、死苗病、枯萎病、烂秧病、赤霉病、青苔病等
特色服务 :
专业植保技术指导
产品名称 :
是否危险化学品 :
产品特性 :
内吸性极强,双向传导,见效快,3天治愈!
适用作物 :
西瓜、白菜、黄瓜、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7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金堂县公众信息网-
号一周农事指南
集中精力抓好雨季防灾减灾农业管理
据近期气象预测,本周天气仍然以多雨天气为主,局部时有强对流天气发生。农业生产上一是要防范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应对,二是要千方百计组织好农业业生产管理,强化玉米攻苞授粉和水稻孕穗管理,集中做好7月中旬二代二化螟防控、稻瘟病防控等工作。三是做好秋作生产准备,注重大田排湿和田间杂草等生产管理,四是做好水果病虫草害防治,做好柑橘壮果施肥等管理。
一、高度重视天气变化,深入做好防洪抗涝准备。
&&&& 根据当前天气变化,各地应根据县防洪办防洪工作要求,深入做好防洪抗涝准备工作。一是要随时关注天气情况,提前做好灾害天气应对管理,二是一旦发出预警,应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手段告知当地群众,并积极帮助群众做好防洪抗涝准备工作。三是各地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做好当前生产管理培训,重点对当前多雨天气生产管理加强指导。
二、深入做好当前大田旱作管理。
&& 目前我县大春生产正是大面积玉米抽雄授粉期和花生开花下针期,也是红苕大面积伸蔓期,持续降雨天气不仅影响玉米授粉,也为当前作物间杂草等防除带来不利,同时降雨伴随大风也最容易引起秸秆倒伏和渍害。因此生产上首先应突出旱作生产进行开沟排畅,让作物生长健壮。其次对正在抽雄玉米地块积极做好人工授粉工作,以保证大春玉米高产不下滑坡。如果遭遇强降雨伴随大风天气,各地农技人员应尽快深入田间地头掌握情况,并针对生产实际帮助当地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工作。
三、加强水稻孕穗期田间肥水管理,切实做好二代二化螟和稻瘟病等防治工作。
& 我县水稻7月中旬正处孕穗期,这一时期最易发生螟虫和稻瘟病危害,因此当前生产上一是要对生长较差田块可适时追施一次穗肥,以磷钾肥为主。二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做好二代二化螟防控,提倡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一次施药有效防控当前水稻各种病虫害。
二代三化螟防治最佳适期在7月19日—25日,二代大螟最佳防治时期在7月28日—8月5日,在防治二化螟时即可兼治。稻瘟病预防颈瘟的最佳适期为破口期至抽穗期,在水稻孕穗齐穗期间如遇低温,连日阴雨,应抓住雨停间隙施药预防穗颈瘟,三代稻苞虫防治适期为8月1—5日。生产上可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征特性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病虫害兼治防控。
四、深入做好晚秋生产工作。
& 进入7月,我县也拉开了晚秋生产序幕,重点做好秋玉米、秋豆、秋苕、秋菜等播栽工作,各地应根据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发展间套作,以增加一季收入。秋辣椒:及时翻地开厢,排除田间积水。7月上中旬育苗,早熟品种应晚播,中熟品种宜早播,每亩穴(双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按照市价2元/共斤计算,预计产值5000元/亩。
莲花白:7月底至8月中旬均可播种,待苗6~7片真叶,苗龄4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宜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免高温日灼伤苗。定植密度为每666.7平方米株,株行距50厘米×50~60厘米;亩产量3000公斤,按照市价1.2元/公斤计算,预计亩产值4200元。
菜玉米:7月初至8月初育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9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密度株左右;亩产量1000公斤,按照市价2元/公斤计算,预计亩产值2000元。
五、做好大田果蔬管理工作。
& 一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多雨水气侯对生产不利,加强开沟排水工作。二是夏季作物生长迅速,特别是果菜类作物需肥量增大,应及时追肥以免脱肥早衰。三是搞好伏菜管理和秋菜衔接,为蔬菜周年供应打好基础。四是做好当前柑橘壮果期肥水管理,做好果园排水防渍和行间覆盖等工作。
2018年水稻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一)二代二化螟。预计今年属于中等偏重发生,最佳防治适期为7月26日—8月3日。主要依据为:1.传统剥虫:(1)县植保站于6月20日在清江镇双堰村剥查一代二化螟幼虫49头。其中,2、3、4、5龄幼虫分别为9头、20头、15头、5头, 3龄最多,占比40%以上;(2)县植保站于7月6日在清江镇、云合镇剥查一代二化螟幼虫26头,蛹5个。其中,4、5、6龄幼虫分别为3头、10头、13头。2.据县植保站6月29日在清江、高板调查,一代二化螟危害枯心率0.3%,较2017年(0.92%)、2016年(0.73%)同期偏低,一代亩残虫量153头,较前三年残虫数量偏低。3.据清江镇、金龙镇测报灯灯下诱蛾和性诱综合分析,今年二化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螟虫发生高峰期不明显,发生期较长。
(二)二代三化螟。预计今年属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防治最佳适期在7月17日—23日。
(三)二代大螟。近年水稻大螟在我县局部区域有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7月28日—8月5日。
(四)稻瘟病。预计今年属中等发生。主要依据:(1)水稻种子包衣剂推广面大;(2)带药移栽工作抓得扎实,且农户本田预防叶瘟施药水平较高,田间至今未见苗叶瘟;(3) 据县气象局预测7中旬至8月上旬我县雨水仍然较多,有利于稻瘟病发生。
(五)纹枯病。预计今年属中等偏重发生。因今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雨水偏多,纹枯病发生较重,据我局植保站7月6日在清江镇、高板镇和云合镇多点调查,纹枯病病丛率为2.1%,病株率为0.78%。据县气象局对7中旬至8月上旬雨水的预测,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蔓延和扩展。
(六)三代稻苞虫。中等发生,防治适期为8月30—3日。
(七)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两迁害虫,在我县偶发。
(八)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
(九)福寿螺。中等偏重发生。
二、防治策略
水稻穗期主要防治对象:二代二化螟、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由于我县七月上旬发生连续较强的降水,可能使我县今年水稻各类病虫灾害较往年更为严重。
(一)水稻虫害。重点防治二代二化螟,兼治二代三化螟、二代大螟,防治适期在卵盛孵期即水稻孕穗期至破口前期用药;重点防治丘陵、晚熟品种和偏放氮肥过量的田块里的稻苞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粘虫在我县属于偶发虫害,需要认真做好田间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立即施药防治。特别需要注意加强对暴雨后稻飞虱的田间调查。
(二)水稻病害。结合防治二代二化螟兼治穗颈瘟、纹枯病和稻曲病。
(三)福寿螺。突出抓好人工摘除卵块和防治第二代幼螺,压低基数。
三、防治意见
(一)害虫理化诱控。
1.灯诱 本田按30—40亩/盏安装杀虫灯,诱杀螟虫、稻纵卷叶螟、粘虫、稻苞虫、稻蝗等趋光性害虫成虫。
2.性诱& 按1.2亩/套悬挂性诱剂,诱杀危害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成虫雄虫,减少交尾几率、减少产卵量,控制下一代害虫基数。
(二)生物防治。
(1)生物导弹& 在7月中旬二化螟产卵盛期,按5-6枚/亩,间隔一周分两次悬挂1%棉核.赤眼蜂杀虫卡(释放生物导弹),寄生螟虫卵块,减少下一代害虫基数,控制虫害。
(2)生物农药& 在幼虫孵化初期(1—3龄),亩用1.8%阿维菌素倍液或禾生绿源(甜核.苏云菌)1000倍液或Bt剂(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1%甲维盐1000倍液叶面喷雾。
(三)科学用药。
1.正确选择农药。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动态,优先运用农业防治、植物免疫诱导、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手段并准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控。
水稻穗期农药使用建议3个配方(任选一个配方):
配方①亩用35%氯虫苯甲酰胺9g +有机硅(助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0 ml+2.5%井冈·枯芽菌300
&&& 配方②亩用20%甲维·三唑磷80ml+30%己唑醇10g;
&&& 配方③亩用45%毒死蜱100 ml +25%己唑醇20 ml +30%苯甲.丙环唑20 ml +10%吡虫啉20 g +杀虫单40 g。
福寿螺:用6%四聚乙醛颗粒500—700克/亩无水层撒施。
(2)依规使用农药。
在采用化学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剂量、方法使用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
(3)减量控害技术。
在施药时,可通过添加减量增效助剂(如有机硅、激健、聚穿等),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防控成本、保护天敌和生态的效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养鱼田禁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在防治螟虫时确保施药时和施药后要保持田间覆盖有水膜,可达到更好的防效。
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玉米施肥“五字诀”
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既需要施足底肥,又需要施好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而要做到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关键在于掌握“广、稳、增、控、补”五字诀。
广施有机肥
玉米是高产作物,其产量水平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在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措施中,首先是要广泛施用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有机肥投入量应不低于4000千克。
夏玉米要施好追肥。在单产5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9~12千克;单产300~500千克的中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7~10千克;单产小于300千克的低产田,每亩施氮肥量应稳定在6~8千克。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以提高氮肥利用效果。
当前,磷肥的作用已得到人们的共识,但施用磷肥要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合理确定和控制用量。在高、中、低3种产量水平的田块中,每亩磷肥施用量应分别控制在7千克、6千克和5千克的范围内。春玉米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夏玉米可以随施氮肥时施用。磷肥施用应强调深施、早施。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中速效钾肥含量逐年下降,缺钾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玉米生长对钾素的需求,必须全面增施钾肥。在高产田,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为每亩8千克左右,中产田为7千克左右,低产田为6千克左右,氮、磷、钾施用的比例应为1∶0.5∶0.6。
因玉米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及施肥结构变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玉米缺锌症状已大面积出现。补施玉米锌肥,可在玉米浸种、包衣时候进行,也可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普遍施用1~2千克的硫酸锌,还可在玉米专用肥中或玉米苗期叶面喷药、喷肥中添加锌肥。
杀菌剂忽略方式方法,喷施等于白费!
喷施杀菌剂是防治作物病虫草害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1、严格防止药害
杀菌剂药害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般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另外,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例如波尔多液一般不会造成药害,但对铜敏感的作物却可能产生药害;豆类、马铃薯、棉花对石硫合剂敏感,药害的几率较高。同时,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不同,一般幼苗和孕穗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
提醒:药害产生与气象条件如气温、日照等有一定关系,一般高温干旱、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等条件下用药极易引起作物药害。
合理配制浓度杀菌剂喷雾施用时,需要稀释成适当的浓度,浓度过高就极易造成药害,但浓度过低,则达不到用药防治病害的效果。
提醒:不同的杀菌剂其有效浓度有特殊要求,配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可随意加大或缩小。
2、谨慎药物混用
不少杀菌剂为碱性农药,故不能与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杀虫剂混用。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呈碱性,不能和1605、乐果、敌敌畏等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和反应而失效。还有一些杀菌剂如多菌灵、白僵菌等不能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托布津等杀菌剂混用,否则会造成杀虫(菌)微生物丧失生理活性而失效。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杀菌剂都不能与其他农药混用,有少数杀菌剂与农药混合后还能起到增效的作用。例如,乐果与酸性杀菌性如代森锌或可湿性硫黄或胶体硫等混用。
3、选准喷施时间
喷药时间过早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降低防治效果;喷药时间过迟,则因大量病原体已经侵入寄主或造成危害而事倍功半。因此,施用杀菌剂时应根据作物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以及具体发生情况及时用药。
通常杀菌剂的喷施时间应掌握在发病前(保护用药)或发病初期(防患于未然)为最佳。
4、掌握用药次数
杀菌剂的喷药次数主要是根据药剂残效期的长短和气象条件来确定。
一般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遇特殊情况,如施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一次。
5、提高用药质量
杀菌剂的喷施质量包括用药数量和喷施质量。既不要因为用药过多增大成本、造成药害,又不要因为用药过少而无法达到用药目的。喷药时要求雾点细密、均匀,要喷遍植株茎干和叶片正反面,力求做到不漏喷。
6、注意规避抗药性
长期施用单一的杀菌剂(主要是内吸杀菌剂),会导致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即使多次重复用药也无济于事。
碱性农药有哪些?
我们常常在农药说明中看到这样的字样:“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那么,究竟碱性农药都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多数有机磷类和其他常用杀真菌用的药剂都属于偏酸或微酸性的,而胺类、石灰、草木灰、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都属于碱性或强碱性农药。
常用的碱性农药有:波乐多液,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成的天蓝色悬浮液,是一种保护剂。
松脂合剂(松碱合剂),是松香和烧碱(氢氧化钠)或碱面(碳酸钠)熬制成的强碱性松香皂液。对害虫和螨灯有很强的触杀作用。
石硫合剂(石灰硫磺合剂),是石灰、硫磺加水煮制而成的强碱性农药,具有杀螨、杀菌作用。
五氯酚钠,其水溶液呈碱性,是一种触杀性的灭生性除草剂。
作物真菌病施用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由于它有明显的向顶输导性能,除叶部喷雾外,也多作拌种和浇土使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中多种病原菌具有活性,但对卵菌、链格孢菌、长蠕孢菌和细菌无效。多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及大田作物细菌病害的防治,常见多菌灵有25%、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等。
防治番茄早疫病、瓜类白粉病、甜菜褐斑病,从病害初发期开始,用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雾防治1次,连喷3~5次。
防治黄瓜、西瓜等瓜类移栽定植前枯萎病,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1.5公斤,加细土25~30公斤拌匀,均匀地撒在定植沟或穴内,结瓜期再用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防治棉花苗立枯病、炭疽病,用50%可湿性粉剂1公斤,对水10~20公斤,拌棉种100公斤,堆闷6小时后播种,或用50%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24小时,晾干播种。
防治花生黑斑病、茎腐病,用50%可湿性粉剂0.5~1公斤,与花生种100公斤拌匀后播种。
防治小麦赤霉病,于小麦抽穗盛期,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隔5~7天再喷1次。每次每亩喷药液75~100公斤。
防治水稻纹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在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期各喷雾1次。
防治红薯黑斑病,移栽前,用50%可湿性粉剂倍液,浸渍瓜苗茎基部5分钟。
防治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和谢花后,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各喷雾1次,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防治苹果褐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从苹果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7~10天后再喷1次。
防治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从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每隔10~15天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
畜牧水产管理技术
汛期过后防鱼病
每年夏季前后,各地相继进入多雨季节,暴风暴雨、特大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应对灾害,尽快恢复生产,防止灾后养殖病害的暴发,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现介绍几个关键技术措施:&&
1、修复水毁工程清理养殖水体
及时修复水毁工程汛期过后,要动员一切力量,尽快修复池塘、水库、湖泊、堤坝及稻田田间工程。仔细检查养殖池塘堤坝与设施,对养殖设施工程损毁严重的,应及时进行拦网。对于毁损的进出水闸、防洪渠道,应将淤泥、杂物清干净。对于破坏的供电设施、增氧机等机械设备也要尽快修复到位,为灾后复产养殖创造良好基础。对可能存在溃坝隐患的堤埂要抢抓时机进行加高加固,最大程度减少鱼类逃逸损失。
全面清理养殖水体尽快利用人工清挖、泥浆泵抽吸等措施清除池塘和主要进排水口的淤泥,在养殖稻田四周开挖沟渠进行科学泄水,及时修补受损网箱等,并做好池塘渗漏检查修补工作,发现渗漏及时维修,确保养殖池塘的保水性能。同时,汛期过后要将水体中浑水抽出,换注新水,并彻底消毒池水。池塘水位要保持适中,一般以1.5米~2米为宜。及时清塘消毒,培育水质,每亩水面按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00千克~150千克化水全塘泼洒,同时用50千克茶麸打碎浸水一昼夜后全塘泼洒。对有活鱼的池塘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对池塘消毒,如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等。及时清除死鱼,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其腐烂而污染水体,造成疾病蔓延。
2、准确盘点存鱼适时补放改养
及时盘存准确盘存出水体存鱼数量与种类,为灾后补放复产提供依据。对于被大水全部淹没的鱼塘,可迅速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直接测出池中的鱼种存量。对于水面较小的池塘,可降低水位,在温度适中、溶氧较高的晴天上午拉网,以测出池塘中的存塘鱼种的数量、品种和规格。对于无法干塘和拉网的大水面,用投饵吃食量来估算,即某一水面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所吃的饲料量除以该饲料的投饲率,大致就是该塘口鱼种的存塘量。
3、选择适宜品种科学合理补放
科学选种补放的鱼种一定要保证种质纯正,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生长速度快。选择补放品种时要结合鱼种来源、运输条件、市场价格等因素合理选择,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稀养翘嘴、罗非鱼等速生品种,还可以利用水体培养大规格鱼种,以鱼种收入补生产收入。如果鱼种供应不及时,可采用多次补放的方式,或采用多品种合理套养。
合理放养补放鱼种的时间要在晴天上午9时~10时或下午4时~5时,刮风、下雨、低气压时不要放种,以免引起意外。补放前,先用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分钟~2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对于受灾十分严重,补放鱼种困难的水体,可以就此降低养殖密度进行稀养,采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以规格之大补品种之少,从而实现增效增收。
4、选用优质饲料加强饲料投喂
选择优质饲料汛期后因为池塘存鱼量相对较少,为了不影响当年收益,一定要投喂全价优质鱼用饲料,促进鱼类快速健康生长。特别是补放夏花鱼种的水体更应投喂全价饲料。同时,多雨季节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必须要针对各养殖品种的食性特点投喂优质饲料促其生长。
科学投喂饲料暴雨灾害过后鱼类的体质较差,必须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配合饲料可添加维生素C、中草药、多糖等,以增加鱼类对致病因素的内在抗病力。投饵坚持定时、定质、定位、定量的原则,保证各种鱼类吃足、吃匀、吃好,健康快速生长。在初期适当减少日投饲量,水质清新后,再恢复正常投喂。
5、定期调节水质恢复养殖水体
严格消毒水体暴雨过后,鱼塘水质变化较大,可选择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碘制剂等全池泼洒消毒;网箱养殖可以在网箱四周用漂白粉挂袋;在食场周围,挂装有二氧化氯挂袋,连续消毒3天,坚持严格消毒水体,防止病菌扩散。
及时培育水质暴雨过后池塘水体普遍较为浑浊,水质偏瘦,养殖户可根据所养品种不同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改善水质条件。若池塘水体比较混浊,泥沙含量较大,影响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条件的可将池内浑水排出,换注新鲜清水;无法注入新水的池塘,可用生石灰按每亩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澄清水体。在对池塘等进行消毒处理5天~8天后,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剂,改良池塘水质。经常开启增氧机,特别是晚上和后半夜要适时开机增氧。
6、加强鱼病防治严防疫病流行
开展综合预防汛期后经常观察鱼类的吃食、生长和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对鱼种、食场、工具、饵料等进行消毒,防患未然。平时加强水质管理,投喂优质饵料,适时轮捕轮放,减少应激反应,并用维生素C、多维、大蒜素、活菌类等拌饲料投喂,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要捞除水域中腐烂变质的死草、杂物,减少有机耗氧,施用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减轻毒害。
强化疫病监测灾后死鱼应及时打捞,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暴发。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集中高温处理等,其中以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最为有效。提高灾后疫病防治意识,加大疫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或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止疫病暴发成灾。积极储备渔用物资,适时购入鱼药、渔需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7、强化日常管理创优养殖环境
创优养殖环境由于持续降雨,池塘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能力弱,水体溶氧少,易引起水质恶化和鱼虾缺氧泛塘。因此要加强巡塘,坚持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变化,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发病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暴雨过后养殖环境要安静,减少人畜或车辆等活动,减少拉网次数,避免鱼类产生应激反应。
加强日常管理夏季时鱼类生长较快,随着鱼体的增长,超过水体的载鱼量时,就会发生缺氧死鱼的危险,所以应做好轮捕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以免梅雨期鱼塘载鱼量过多诱发各种病害。加强投入品管理。高温季节饲料、鱼药、肥料等投入品极易发生霉变,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或受潮,以免成分溶解散失。注意强化投喂,合理调节水质,严防鱼类病害,做好日常精细化管理,确保灾害之年生产得以恢复和收入不受影响。
夏季猪群热应激的危害与对策
夏天对于猪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煎熬,由于猪的汗腺系统不丰富,加上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因此猪在夏天抵御炎热环境中的排汗散热能力较差,易遭受热应激导致损失。除哺乳仔猪以及保育前期仔猪所需的环境温度偏高以外,对于生长育肥猪和成年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5-20℃,湿度60%-80%。对于种猪来讲,当环境温度达到24℃和33℃时,就分别达到了警戒状态和危险状态,而在夏季,可以说猪大部分时间处在热应激和严重的热应激环境之中。对于规模化猪场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热应激是动物在高温条件下,自身无法通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调节新陈代谢而做出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猪在热应激情况下,具体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喘息;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嗜睡、活动量减少、躺卧时伸长躯体、喜欢睡在湿的地方或滚窝粪尿,并且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热应激导致育肥猪生长性能下降:育肥猪在遭受热应激时,猪机体内分泌异常,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乱,造成机体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的代谢活动降低,造成猪增重速度减慢。同时为了适应热应激,机体用于抗应激的营养能量水平比例上升,而用于生产需要的比例减少,使猪的生长育肥能力进一步下降。
2、热应激造成猪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热应激破坏了猪体温调节平衡,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以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在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或隐性感染的条件下,疾病爆发的风险大大增加。
3、热应激使猪传染病发生风险增高:由于热应激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使机会致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比如夏季的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并且热应激还可以导致严重的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为猪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最近几年夏季开始复发的猪丹毒也与热应激具有一定的关系。热应激还可以导致母猪产后三联症增多,使母猪淘汰率升高。
4、 热应激导致种猪繁殖性能下降
①热应激导致公猪性欲变差,精液品质下降:公猪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异常精子数量增加,导致精液品质变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温度每上升1℃,精子活力下降0.1。因此热应激可以导致公猪的利用率下降,母猪配种后的受孕率和产仔数下降。
②热应激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遭受热应激后,后备母猪性发育缓慢,经产母猪产后恢复时间延长和断奶后发情晚,排卵数减少,配种早期的胚胎死亡数量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32℃时,不孕和重复发情母猪数增多,可达到20%,流产率上升。在热应激条件下的,母猪产程时间延长,分娩时体力消耗增加,死胎数增加,并且母猪分娩后容易出现产后三联症(无乳-乳房炎-子宫炎),导致母猪死淘率增加,利用率下降,猪场生产成本上升。
缓解规模猪场猪群热应激的措施
1、防暑降温:遮阳棚、树木、风扇、通风、湿帘、喷水等通风和降温措施仍然是缓解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2、加强管理,尽可能在早晚较凉爽的时候饲喂,避免中午时分注射疫苗等;此外还需降低养殖密度,增加充足清洁的饮水,
3、提高营养水平:猪在遭受热应激的环境下,采食量下降,反而猪抵抗应激时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平比正常生产条件下升高许多,因此需要补充营养物质,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应激的能力,其中青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均具有抗应激的作用。其中补充锌可以部分缓解急性和慢性热应激破坏生长猪肠道完整性症状;谷氨酰胺可以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从而部分消除热应激;许多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和E,也对缓解热应激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微生态制剂在热应激的情况下,也可以缓解猪的热应激,具有促生长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烟的病害防冶和病毒病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