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一年级阅读短文文怎么做呀?

今天先给大家讲个段子,然后再装正经(正经脸)

2017年浙江省高考现代文阅读文章《一种美味》成为了网红(如上图),最后一题也当然不负众望地恰巧问的是“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考生们也是一脸懵逼,吾非鱼焉知鱼之光。大家在微博上向作者巩高峰寻求标准答案,纷纷留言:“那诡异的光究竟表达了啥?”

就在大家期待着作者的“标准答案”之时,作者也表示实力蒙圈:“标准答案没出,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啥……”

讲完这个段子,从小到大做了无数阅读理解的我陷入了沉思,想起了那些年度过的鲁迅。

鲁迅:我闭上了眼发现世界一篇漆黑,睁开了眼发现世界也是黑色的。

问题:为什么世界是“黑色”的?(5分)

鲁迅答:因为有个小兔崽子拔掉了我的电闸!

老师:为什么作者描写的窗帘是蓝色的?(6分)

学生答:因为窗帘是蓝色的。

老师说:错!蓝色的窗帘具有愁绪的意味,表达作者当时困郁的心境……(省略50字)

作者说:我那窗帘真的是蓝色的!

高中的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成范文。

老师在台上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怆凄凉地读着我的作文,有个同学都感动哭了,被老师叫起来问为什么哭。

她当时说了一大堆,从我的文笔到内容的真挚感情,说的真的比我写得都棒!

我甚至以为文章是她写的了!

我不是一个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文思泉涌和创作才华的人,但当时我真不好意思了……

总觉得她说的不全是我,文章的意思,少了点东西,又多了点什么。

各位试想一下这件事情的诡异之处:我的内心世界被我自己包装好之后展露在了别人的面前,有一堆人在那里评头论足把我想到的没想到的都挖了出来,然后像推导数学公式一样下了个定论还赋予了分数,这个分数还决定了命运……

人活世上确实需要一个标准。

但是,这个标准衡量出了生产者不愿意承认的东西,你还能叫他标准答案吗?

晚体现了时间,晚安作为一个道别语可以有多种解读意义,此处加了惊叹号,意味着对这个世界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强烈表现出鲁迅对这个吃人的世界的愤恨和不满……(得分10分/满分10分)

知识被教错是很少的,因为知识很容易被验证,更多的是形成认知的错误。

就像现在,我每次读书时如果觉得自己的理解和多数人不一样,就想着去找豆瓣或者知乎上的“标准答案”。

就像现在的您,知道了高考作者自己做不出答案的时候,就在怀疑高考标准答案的正确性了。

凡事必有对有错,是人就分好坏,这是我们在学小学课文的时候养成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延伸到了阅读理解中,就成就了一只眼神中散发着诡异的光的网红鱼……

需要理解的是,阅读理解考的不是文学写作能力,这些作者已经具备了的能力,不是出题的初衷。如果你能“设身处地理解作者在想些什么”,那你就是作者了,没必要考作文了。

阅读理解考的是,任意原文作者都不具有的素质与能力。

当文章被选为考题时,它就成为脱离作者的存在,是一篇具有应试价值的文字,其中答题需要的逻辑,发散思维,文学功底等,才是这篇文章“核心所在”。考生就是要从一篇文字中运用自己的能力洞察出看似不合情理实则逻辑缜密的答案。

这是属于读者的试题,与作者无关。

上学的时候,读过一句话:

“一篇文章,写出来只有被阅读、被理解,它才算是真正完整了。”

想来,很有道理。因此之后做阅读,看一些解读,开始带着崇敬、细致的心了。

阅读理解不是过度解读,而是对文章的再创作。

因为文章根本不存在过度解读。写东西时,它是作者的;而写好了,它将属于读者。

如果不让孩子明白这点,他们是无法爱上阅读的。

阅读理解本身没错。只是,应试教育,缺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只剩下了探究的结果了。不是你来解读题目,而是它去解读你。

下回陪孩子读语文书的时候,我还是会让她去思考那些奇奇怪怪的课后阅读题目。

只是,我得告诉她,这是在创作,不是在答题。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阅读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