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颈的症状有哪些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是由颈肌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及间断性痉挛引起的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的倾斜,使头部多动及表现出各种异常的姿势,是锥体外系反应的一种类型,常伴有头部震颤、徐动或痉挛样不自主运动。可在任何年龄组发病,以中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男女差别不大。

  • 擅长:  脊柱疾病、老年性骨关节疾病与骨质疏松症、小儿先天性

  • 擅长:  擅长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

  • 擅长:耳显微外科、面神经外科和耳鼻咽喉科-头颈肿瘤外科,尤其在面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医生及网友等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健客-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做最值得信赖的智慧健康服务平台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颈肌总是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性倾斜。患者常常因为颈部活动异于常人而产生自卑抑郁心态,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叫都很 不利。精神因素如焦虑、反应性抑郁症等对此病的症状轻重起着一定的调整作用,情绪的冲动甚至是此病加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该病病情多变,从轻度或偶尔发作至难于治疗等不同程度。本病可持续终身,可导致限制性运动障碍及姿势畸形。病程通常进展缓慢,1~5年后呈停滞状态。部分患者发病后5年内可自发痊愈,通常为年轻发病,病情较轻。有1/3的患者有其他部位张力障碍的表现,如眼睑、面部、颌或手不自主运动(如痉挛),在睡眠状态时可消失。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要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肌电图检查进行区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西医之外的中医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

  中医止痉汤配合的治疗方法:

  用自拟止痉汤。柴胡12g,白术12g,川芎15g,当归,白芍20g,天麻10g,钩藤(后下)30g,茯苓15g,龙骨,牡蛎20g,灵芝2g,甘草 lOg。先将药用凉水浸泡,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min,滤出药汁,再加适量凉水,煎沸15min,再滤出药汁,将两次滤出的药汁混合,少量频服,1131剂,30日为一疗程,症状消失后缓慢减量停药,个疗程后就会有明显效果。

  经过治疗头的异常运动或异常头位消除,头位正,颈的生理运动保留,无残余偏斜。头的异常运动或异常头位基本消除,生活、工作无碍。身体部位得到改善,头的运动范围较前增加,遗有一定程度的残余偏斜。头的异常运动或异常头位无改变,或经过一段时间后原病型复发,但不包括新发生的病型。

  痉挛性斜颈属于中医“痉病”范畴。《内经》里面提到:“诸风掉旋,皆属于肝。”掉即震掉、颤抖之意,揭示本病主病在肝。止痉汤方中川芎、柴胡疏肝解郁,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止痉,龙骨、牡蛎、灵芝镇肝潜心安神,白芍柔肝止痉,茯苓,白术健脾益肝宁心。诸药合用,共达止痉之效。全方既有逍遥散的疏肝解郁之效,又含天麻钩藤饮之平肝熄风之功,复加柴芍龙牡汤之镇柔之力,共具疏肝解郁、平肝熄风、镇肝潜阳解痉作用。《日本汉方医学精华》一书指出本病是由于紧张,胸锁乳突肌出现的发作性痉挛。主张用抑肝散加芍药甘草治疗,本方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配合心理输导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效果好。

  对于痉挛性患者我们不应该有歧视心态,不仅疾病对患者带来生活的不便和身体的不适,患者因为颈部异于常人而产生的自卑内向更进一步影响了治疗。如今的医疗设备先进,医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相信一段时间的疗程就能治愈,家属也应该多多支持和鼓励患者早日到医院治疗。如今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方法比西医治疗的疼痛少了很多,更多的人选择了中医,虽然时间没有收痊愈那么快,单疗效显著。中医疗法的尝试给害怕手术和其风险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