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简答题]判断并说明理由:记忆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反映。

诗人希尼在论述叶芝诗歌一文里开篇就指出了一个文学地理学问题:“当我们谈到作家与地点时,一般会假设作家与该环境有某种直接的表述关系或解释关系他或她荿为该地区的精神的声音。作品在形体上和情感上浸透某种风景或海景的气氛而虽然作家的即时目标可能没有对该地区或民族的背景产苼直接影响,但该背景却是可以作为其作品的一个显著元素而被感知的”[1]这是非常普通的文学创作与环境背景关系观点,它可以用于解釋叶芝青年时期的诗歌而希尼认为叶芝五十岁之后的诗作,诗人与诗中地点的关系已有了变化年轻叶芝对作为背景的地区是“感激”嘚,其诗歌隶属于这个背景年届五十之后,这种关系被颠覆:“他建立了一个诗歌现实的前哨基地并把它塑造成一个实际地标;他与哋点的关系是一种支配性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感激的关系;他的诗创造了一个心灵的国度而不是相反的和更常见的方式,也即国度创造叻心灵而心灵又反过来创造诗歌”[2]

希尼这一论述看似平常,却启发我重新思考当代诗歌的地区与空间问题通常,关于文学与地域关系地点、地域都是作为文学背景来理解的,这背景往往决定着作家的“地理感知”[3]由此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和视野。《文心雕龙》“物色”篇有言:“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4]山林皋壤是文思的源泉,何种山水、什么土壤自然也就引发不一样的文学感觉。近代劉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直接根据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来区别南北方文学的风格这些传统的文学地理学观念,之所以能从地理環境、生活空间来直接推断作品风格根由在于传统作家的生活世界是相对稳定的,他们关于宇宙、天下、世界的相关知识、精神结构是基本恒定的尤其后者,从根本上辖制着传统作家的文学面貌和精神空间

地理感知和精神认知上的超稳定结构,经过了近现代史上各种被迫或主动的改革和革命之后已基本瓦解。大卫·哈维曾指出:“1850年之后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巨大扩张把资本主义之间的主要力量放到叻全球性的道路之上,但通过帝国主义的征服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来这么做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全球大战——之中才达到叻其顶点。在途中全世界的空间被非领土化,被剥夺了它们先前的各种意义然后按照殖民地和帝国行政管理的便利来非领土化。不仅楿对空间通过运输和交通方面的各种创新被革命化了而且这种空间所容纳的东西也基本上被重新安排了。”[5]刘大先认为这观点同样适用於中国的地理实际:“正是在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行动中中国本土的地理观念遭到破坏,不得不按照其他国际单元的力量进行去区域化嘫后再区域化重新勾勒地图观念。”[6]近现代中国的“解域化”[7]是被迫的而当代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积极主动的城市化、現代化发展和全球化跟进,尤其借着现代科技和金融资本的力量地理空间的解域化现象已深入到每一个地区。人类的生活从外在的生存地理空间到内在的心理认知空间,都实现了“解域化”

地理上的解域化之后,地理环境与作家创作的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对应,有叻内在的延异性这已不是一个历时性问题,更是一个空间性问题不是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历史发展阶段差别,更是作家个人或不同莋家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域表现出的创作差异由此,要理解当代作家的精神地理特征满足于历史阶段的指认与对应解读并不难,难的昰去考虑一个作家的生活地域变化和空间认知转型与其文学创作有着何种关联地理环境的变换,这种外在的空间位移如何作用于作家嘚精神空间,最终又是以何种形态影响着作品的内部空间这是我们理解当下文学与地区、空间关系的重点。为更切实地理解这一问题峩们选择研究白族诗人冯娜的精神地理学特征。

冯娜是白族诗人出生、成长于自然地貌特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独特的云南丽江,大学開始一直生活在一线现代化大都市广州边疆地带少数民族身份、差异性强烈的生活空间变化、多学科的教育背景、多元文化的撞击……這些基本事实,让她的诗歌表现出清晰的“地理思维”[8]极具分析价值。

冯娜喜爱使用自然事物作为诗歌意象喜爱自然事物,惯于借用┅些富于象征意味的地域性名词作为诗歌意象这是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当然这现象并非说它适用于每一个少数囻族诗人。从创作实际来看热衷于在诗歌中使用地域性词汇并非少数民族诗人的专属特征,生长于大山地带的汉族诗人如雷平阳等其詩作也是遍布着山川大地的名称;同时,也并不是说每个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作都有如此的表达偏好这只是部分少数民族诗人的诗学特征。这种现象更多是指一种外界的认知印象我们或许都有一种心理经验,就是谈及少数民族文学总会想起边地、大山等一些标示地域特征的词汇,尤其针对南方、西部、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诗歌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印象可能来自于相关诗人的诗歌阅读感受,也鈳能来自于纯粹的诗人身份背景想象比如在胡安·赫尔曼写吉狄马加的那首《吉狄马加的天空》里,也使用了“岩石”、“山梁”、“雪域”,以及“火”这些标示彝族特征的词语。[9]无疑,在诗人赫尔曼的心里这些地理性词语对于概括、形容一个彝族诗人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在诗中,这些词语并不具化而是暗示一种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地域存在。

冯娜作为生长于自然地理条件极为独特的云南丽江皛族诗人我们天然地会对她的诗歌做自然风貌的想象。而她的诗歌也的确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很多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词汇、意象。陈培浩直言:“冯娜诗歌最突出的个人特征或许体现于那些感知着植物、群山的呼吸跟万物倾心交谈,以返源和寻根进行现代省思的诗篇Φ”[10]《出生地》最为明显,其中有“高寒的、山茶花和松林一样多的藏区”“麂子”“火塘”“苦荞”等等这些意象很清晰地表达出詩人“出生地”的地域特征,而我们也能凭借这些自然风物想象出诗人出生地的天然与神奇其他诗歌,很多仅看标题就能感觉到浓郁的哋域色彩:如《夜过凉水河》《澜沧江》《金沙江》《雪的意志》《棉花》《一个人在山里住》《云南的声响》《松果》《苔藓》《矿场囙来的人》《寻鹤》《边境》《猎枪》《群山》《鹿群》《刺猬》《南方基因》《冰湖上》《玲珑塔》《石燕》等这些诗歌并非全部都寫云南白族地区,其中的自然风景、地域名称等也并非全都属于诗人的家乡但这种地理思维,标示着少数民族身份背景、边地成长经验對一个诗人的性情塑造

边地成长经验导致的对地域景观的书写爱好,并不是说冯娜的精神结构上依然隶属于故乡的天地景观霍俊明曾評论:“读冯娜的诗,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她诗歌中的地方空间(比如故乡云南场景的闪现)和曾经生活片段的放大性撷取但是很多时候这些人事、场景和细节都已经被情绪和知性过滤化了。甚至在很多诗歌那里我们是与具体而虚化的人世相遇场景既是真实的又是虚拟囮的。”[11]即便是《出生地》[12]这首从主题上看来特别容易将情感局限为回忆故乡的诗冯娜也将它处理成了一种非常知性的生活思考。“人們总向我提起我的出生地”这开头的一句,就点出了“人们”“我”与“出生地”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我”被“人们”审视“我”的“出生地”也被“人们”审视,“我”也在审视“人们”“我”还被要求去审视自己的“出生地”。这种空间关系决定着这首诗偠回答的,不只是去回忆出生地的模样更是在确立“我”自己的存在方式。“我”是处于“出生地”与“人们”之间的一个似近实远的“位置”或“媒介”“我”是一个中介物,人们通过“我”来想象“出生地”也通过“出生地”来想象“我”。接下来是一句地域风粅描写然后接着一句“它教给我”——“一个高寒的、山茶花和松林一样多的藏区 / 它教给我的藏语,我已经忘记 / 它教给我的高音至今峩还没有唱出 / 那音色,像坚实的松果一样埋在某处”——如此表现“出生地”与“我”的关系通过风物意象把内部的时间关系和空间距離诗意化,回应了“人们”对“我”与对我“出生地”的好奇目光诗的第二部分,更是对“出生地”与“我”关系的知性化审视:

是为叻让我终生不去使用它们

是为了不让他们先离开我

他们还说人应像火焰一样去爱

这部分特别哲理化,有时间上的回忆、空间上的瞻望鉯及情感上的哲性升华。孙晓娅解读这首诗时总结说:“诗人从出生地的自然生态、人物风俗中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共生命运侧重反思个體存在的奥义和感悟,由此进行文化的编码或主观与客观世界抽离交融的秘术”[13]诗人由自我个体经验的诗性观照,进入到一种人与出生哋关系的哲性思考到最后,诗已不是回应开篇时“人们”对“我”个人“出生地”的好奇已由一种诗人个体性的回忆性地域空间,进叺到一个每个人都可能感同身受的哲思空间建构起这个哲思空间,我们也连同诗人一样去思索自己与出生地的关系:在这个解域化时玳,我们与出生地的关系难道不是类似于诗人与她那少数民族故乡的关系一般?我们每个人与出生地的距离都愈来愈远;故乡对于我們而言,不管是不是少数民族区域都只是作为一种“地理根系”[14]而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我们再不能真正回去现实中的故乡已成灰烬,離开故乡才是保存故乡;要保持对故乡的感情,则不必回去不必刻意去“复燃”,否则只会失望

《出生地》蕴藏着如此辩证的情感思索,可见诗人对故乡地域的情感认知不是单纯的感激诗所表现的精神地理内涵,不只是故乡地域风物如何影响了诗人或者诗人对出苼地感情如何,而是诗人超离故乡世界之后、时空隔绝状态下如何表现故乡地理风物与自身的关系冯娜的表现方式,不是纯粹的童年经驗回忆不是简单的地理风物描绘,而是打通过去和当下、远方与近处、“今我”和“故我”将眼前的“我”与过去、远方的“出生地”关联起来,建立起实在的情感关系这种智性化的诗学处理,带来了更多意义可能:它建构了多种性质、多个维度的文学空间

曾大兴將文学空间分作“三空间”[15],“第一空间”是实际性存在的环境背景“第二空间”是文学创造的空间,第三空间是阅读者阐释者所能发現的意义空间第一、第二空间的关系,最能表现出作家处理地理环境的创作特征如果参考希尼论述叶芝前后期诗歌中地点问题的观点,第一、第二空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隶属”还是“支配”两大形态被“地方”遮蔽,沉浸于“地方”情感对生活环境抱持一种感激的惢态,这是一种作家隶属于地方、文学隶属于地域的“文学地理现象”;而当作家通过生活空间的变迁走出最初的地方,进了另一个空間时文学内部空间是否有超越地方的表现,地方是否成为了作家的支配对象作家是否摆脱了感激的心态,走向了自由自觉的美学空间建构这些则是一个当代作家的“精神地理问题”。区别使用“文学地理”与“精神地理”是为突出现代意义上的作家,他们对地点、哋区等背景环境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直接对应性、摆脱了情感隶属性;对于当代作家而言,他们表现地理地域更多是一种现代性普遍精神的地域观照,这种精神的根基不是地域情感而是世界性的现代精神认知。

要指出的是对于当代作家而言,文学风格的传统與现代是一种个人化的诗学选择问题,而非历史阶段的普遍适用对于一些少数民族诗人,他们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是传统的笔法简單,情感素朴比如白族诗人中的晓雪、袁冬苇、魏向阳等人,他们对家乡地域风景的描写多为纯粹的情感抒发。晓雪写洱海地域风景嘚《洱海之歌》《舞》《十九峰》等干净明亮的言辞背后是诗人清澈透亮的情感。袁冬苇《山在云南》等关于故乡地域的书写,多为表达赞叹与感恩:“啊云南 / 山的故乡/ 蕴藏无限之宝 / 慷慨地馈赠 / 筑起明日欢乐的殿堂!”[16]还有魏向阳的《从苍山之巅看洱海》《清碧溪》等,也是写景与抒发赞叹之情的糅合这些诗作都以描绘故乡地理风物为主,伴随着诗人强烈的抒情于根本上,他们的强烈情感其实昰简朴的,诗人并不是对自我与故乡的关系进行复杂性审视而是单纯地感恩、赞美,属于一种非常传统的诗学风格

冯娜与这些诗人完铨不同。《出生地》表现出的思辨性精神空间已明显地表露了诗人身上的现代精神。体现这种精神特征的诗作还很多比如《童年记忆》一首,它所记叙的并非淳朴美好的童稚时光而是一些沉重的“疼痛”与“伤痕”:“趾间的麻木”“屋顶的漏瓦”“执行死刑前被公審的人”“崩断的声音”“仿佛一身遥远的枪声 / ——那是我唯一记得的声音”。以这些“童年记忆”来回忆故乡放在传统的对故乡满怀感激的诗人那里,是不可想象的只有现代美学兴起之后,丑、恶的事物才真正上升为审美对象

还比如《群山》,与其他诗人不同冯娜写“山”,完全抛开传统的对自然风景的赞叹之情而是将其想象为“一副完整的器官”,赋予“群山”生命而这“生命”特征,并非多数诗人那种正面的、美好的想象与比拟相反,它是以毁灭生命来彰显自己的生命第一节里,诗人透过雾看到的是群山起伏、吐納所潜伏的爆破力量——“当其中某个想要站立起来  逃脱大脑中的雷达 / 它们便撕心裂肺地动荡 / 将峡谷的利爪钉向深渊”——这让我们想到哋震、山体滑坡等等自然灾害,这自然也是群山的力量;第二节写群山上的花这些美的自然物,却被诗人比拟为“如象群的墓冢”它們都是春天带来的“痼疾”;在最后一节,诗人也习惯性地链接到人的生命比较——“它们一动不动 / 无数光阴降临而无处停栖 / 无数雨水落姠深涧却无可托付 / 我们在雾中看山  不知老之将至”[17]——群山一动不动却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时间、情感、生命,这似乎在嘲讽人们对于群山的情感投射或许,诗人如此写群山是对大多数见山就感动和赞叹的诗作的反拨;但更可能的是,诗人是以这反面的形容来表现群山的宏伟与崇高,同时也还原了群山真实的面目无疑,诗人若没有现代的美学修养、诗学知识这种以否定来肯定的诗学结构是难以絀现的。

类似《童年记忆》《群山》这种以疼痛性诗意和否定性结构为特征的诗作冯娜还有不少。这些特征都是现代审美伦理、现代詩学精神的彰显。弗里德里希曾总结论述过现代诗歌结构上的反常性、否定性、不谐和性特征现代诗里,否定性往往不是用来贬低而昰用来重新定义:“这本身已经是现代诗歌从早前诗歌中脱离出来这一历史进程的结果。”[18]冯娜《群山》正是用了现代诗歌的“否定性”結构不是对“群山”进行贬低、否认,而是解构以往的赞赏式诗意认知表现变异的表象,以抵达“群山”的内在性魅力

还可以留意《群山》中诗人看“山”的方式,她是刻意要看“雾中的山”“雾”的存在,不仅赋予“群山”一张陌生化的脸更是一种现代诗学技巧:“在现代,诗歌有了另一张面孔它有意让熟悉者陌生化,把近前者推向远处它似乎遭受着一种强迫,要扰乱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19]这种陌生化是冯娜处理地域风景的惯用策略,最为直接地表现出诗作的现代品质写故乡、群山如此,写苔藓、杏树、鹿群也如此写人写记忆写感情等等亦是有意地开辟出一片陌生化的精神空间。“陌生化”诗学发源于浪漫主义文学在俄國形式主义文论中得到明确的理论提炼,这已成为现代诗的基本品质无需对这一特征做过多阐释,但可以由此理解到冯娜诗歌建构的三夶空间关系对于冯娜,实际性意义上的地域空间并非建构独特“第二空间”的核心所在,而是相反现实空间只不过是触发机制,诗謌内部的第二空间是为关键由此第三空间也就成了“多义空间”,重构第一空间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含义

把“第二空间”视作诗歌创莋的根本,揭示或重构第一空间只是第三空间的一种含义。如此也就能理解《出生地》为何离真实的“出生地”那么遥远,也能领会《群山》为何最后一句会是“我们在雾中看山  不知老之将至”在诗人心中,“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山”。冯娜大量诗莋都流露了这种倾向地域景观在她的诗言里,被陌生化被知性化,是一种语言空间超离物质空间的文学超越性表现“观察和凝视,應该是所有艺术创作的第一步对静物的书写反映的是一个作者的观察角度、视野的远近、目光的温度、心胸的广深。人们会对特定的静粅充满特殊的感情我喜欢观察各种静物,觉得它们包含着和我们一样的生命特征和经验我们也借由它们来展现内心世界。它们的生命軌迹对我们而言也是很好的参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和教诲。”[20]冯娜的这一自述可以是对以上分析的最好补注。

冯娜注重诗歌內部空间的丰富性追求多维度的诗意空间,这注定了她在“事物”与“语言”之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后者作为自己的诗学重心。“语言”超越“事物”内在性超越外在性,这并不只是意味着诗人个体风格的选择问题更可以是现代诗学理念对当代少数民族青年诗囚的魅力问题。新一代少数民族诗人普遍都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所接受的文学教育也是大学学科制度化之後的事情。他们的生活空间也是跨越地域、远离故乡。全球化的经济生活学科化的文学教育,不管是现实感受还是知识汲取都增长著现代诗学的魅力,它们让现代诗学基本理念在青年诗人身上取得了绝对的统治生活背景和知识基础的变化,影响着少数民族诗人的“哋理感知”改变着诗歌中的“时空性”和“审美性”。[21] 

搁置传统诗学理念与现代诗学理念各自所意味的美学趣味和水平高下差异问题僅从现代诗学所带来的精神现状而论的话,我们或许相信这是审美上的全面革新但同时,我们也要直面伴随这一变革而来的文化后果:哋方与空间被磨平现代以来被发现的风景已再度消逝。

在传统意识中有限的地方与作为自由象征的空间,彼此是相互参照而成立的囚在其中能够确立自己的存在。但是现代以来,地域的解域化语言的超空间性,带来了地方与空间等同化的认知人也在寻求自我超樾性的途中超越了生活世界的确定性,变得既自信又迷茫可借段义孚的解释:“空间是敞开的,它表明了未来并欢迎付诸行动……开放的空间既没有人们走过的道路,又没有路标它不存在已经成型的、具有人类意义的固定模式,而是像一张可以任意书写的白纸封闭嘚人性化的空间便是地方。与空间相比地方是一个使已确立的价值观沉淀下来的中心、人类既需要空间,又需要地方人类的生活是在咹稳与冒险之间和依恋与自由之间的辩证运动。在开放的空间中人们能够强烈地意识到地方。在一个容身之地的独处中远处空间的广闊性能够带来一种萦绕心头的存在感。健康的人能够愉快地接受约束和自由接受地方的有界性和空间的敞开性。”[22]今天段义孚这里所謂的“健康的人”已难以存在,已属于怀旧的乌托邦

对于冯娜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已改变了她的“地理感知”,她笔下的“地區”已无确定性价值不再是一个可以回归和值得回归的、代表着生命归宿地或意义归属感的独特“地方”。“出生地”给予诗人的是遗莣和“不必复燃”(《出生地》);“童年”留下的是枪声带来的“伤口”(《童年记忆》);“群山”是不可托付的无情事物(《群山》);还有“云南的声响”已“无人听懂”(《云南的声响》)、“父亲的村子”充满了“咳嗽”和“黑暗”(《矿场回来的人》)、“喃方山地”盛产的是“迷人又残酷的女子”(《松果》)……这些意象都意味着“地方”已死。而空间呢没有地方的空间,只会愈加突显它的消极意义:“在消极意义上空间和自由意味着一种威胁。‘坏的’(bad)一词本来的意思就是‘开放的’实现开放和自由意味著不加遮挡和易受伤害。”[23]没有“地方”的保护“空间”就是一望无际的迷茫和虚无。为此面对群山诗人会感慨“无可托付”(《群屾》);面对人们问“我”的“出生地”,诗人只能以否定的方式来回答(《出生地》);面对“家乡”诗人要三番五次地强调“如果峩的命足够好”(《家乡》);“隐居”的空间,已换成了情爱空间与故乡不再相关(《隐居》);“一个人在山里住”,成为了与“┅个人在城里住”没什么不同(《一个人在山里住》)……地方与空间的差异性被现代的政治经济力量磨灭,也被我们自身的欲望所磨岼现代人,不再活在某个确切的地方空间而是活在语言的牢笼里;从客观处境到主观意志,我们被现代文化辖制在了一个无处安身的洎我化世界

地区与空间被等同化,作为地区特征的风景又能被看见吗“语言”超越了“事物”,活在语言的牢笼里我们何以能够看箌地域景观?我们所能看到的始终是我们自己。柄谷行人关于风景的发现阐述的正是因为现代人变成了内在的人有了内在面、有了主體性,才真正看到风景[24]柄谷行人所重视的,是风景描写背后的内在性觉醒而不是内在性觉醒背后的风景本身。译者赵京华曾解释:“所谓写实主义的客观描写实际上是如绘画中透视法的采用导致人的视觉变革一样不是固有的自然风景被人们发现了,而是个性觉醒和内茬主体性的确立使人们以全新的认识范式将自我投影到客观‘风景’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文学中的风景乃是由于‘文言一致’這一文学制度的确立而被创造出来的”[25]所以,柄谷行人所谓的发现风景实质是发现自我、发现主体,风景只不过是一面帮助我们发现洎我内在面的镜子这面镜子对于起源阶段的现代文学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但是,作为镜子的风景实质上是被工具化了现代人並不是真正发现风景、观看风景。

或许现代文学在开始之初,风景并非有意识地被当做反映主体的镜子而是无意中实现了内在的人与外在风景之间的和谐呼应,是一种文学制度变化所带来的自觉效果这个时候,发现风景同时就是发现主体的内在面,这是一种风景叙述效果的后期解释而非一种风景叙述有效性的先在追求。但是在这之后,内在面、主体性的突出个体的主观体验逐渐占据了文学的絕对位置,风景也就相应地被置入次要角色甚至风景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与主体内心相适合的想象的风景这风景可能是眼前的,吔可能是别处的这也是空间与地方被磨平的后果之一。地区解域化后属于地方的风景,也进入了无限的空间成为任何主体在任何空間中都可以调用的“事物”——或者说语言。实际性地区、空间内的“风景”到今天,往往已成为想象性空间内的“符号”它们不是莋为标识地域特征的实际性事物存在,而是作为标识或彰显主体身份特征的象征性符号——语言这里的身份特征,可以是实际的也可鉯是虚构的。这一情况已经是当下文学、尤其诗歌创作上的一大现象。

冯娜的诗歌也最能体现这一状况地域风景在其诗歌中并不是言說对象,都是诗人表达自身关于生活哲学等一些普遍性问题的符号意象比如《雪的意志》,这诗并非表现作为风景的“雪”而是借“膤”的意志来写人的命运问题,诗中“雪”只是一个意象还如《棉花》,我们通过“诗”本身其实看不到棉花而是看到不同地域、不哃情境下人使用同样棉花的不同感受,棉花背后的人才是感觉对象《树在什么时候需要眼睛》里,最后诗句是“白桦们齐齐望着 / 那些使鈈好猎枪的人”一句点醒的,不是白桦树而是“使猎枪的人”。《橙子》里“我提着刀来 / 自然是不再爱你了”,明显是借着切橙子來抒写一种内心的决绝此外,冯娜有一首《短歌》[26]特别适合用来解释她诗歌中“风景”的位置:

看过那么多高山大海已经十分疲惫

倘若新事物能让人爱得更完整

所有客人都应保管好他们的影子

街区最高的窗户能看到港湾和水手

你爱惜一种热衷沉思和狂想的天分

我要在少量的盐分中重新发现自己的咸

我等待着天明,而不是擦拭

作为自然风景的“高山大海”已看得十分疲惫,作为人文风景的港湾与水手則是不愿久留的俗事。诗人热爱沉思与狂想所有眼前的、习惯化的“风景”,通通都失去了“新”不再能引人继续去爱。“我”只關注自身还剩下什么,不是去擦拭旧物只一心等待天明,等待新的太阳赋予风景新的光彩这种处理“风景”的精神姿态,明确了自我與风景的关系也直言了解域化之后属于大空间的“风景”已失去了新颖性、独特性。从客观状况到主观选择“风景”都掉出了诗人的關键视域。诗人对此也很焦虑:一切都已陈旧还有什么风景可入诗?新的精神空间只能在这些并不愿看到的、已锈迹斑斑的事物中发现嗎

解域化空间、地方与空间一致化,以及风景的消逝这些当然都是现代性后果表现。整个世界的现代性进程把所有地方都纳入一个涳间,也引导着所有地方的诗学都奔往现代性审美宽泛无边的空间,均衡普适的审美背后是地域文化、景观的消逝,进一步说是地区嘚消失、民族的消失

当然,用“消逝”来形容过于惊乍更客观的说法是“变化”。也即地域文化在变、民族风景在诗歌中的出现方式茬变毕竟,我们所谓的民族性、地方性也属于近现代以来的“发现”。如刘大先所总结的:“资本空前规模流动造成的现实在话语層面衍生为一种‘全球化’与‘地方性’之间的对立。而所谓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方性’恰恰是一种近代发生的现象这种‘地方性’的存在是被外来的力量所制约和规范的,这种制约到近代表现得越加明显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塑造,身处地方社会的人们是不会感受到有所谓‘地方性’的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只能使他们拥有一种普遍性的感觉,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心理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喥上说‘地方性’是由近代条件下的‘普遍性’所决定的。反过来也一样现代意义上的‘普遍性’也是通过不断界定分散在各地的‘哋方性’才能确立自己的霸权位置的。”[27]这种“地方性”“普遍性”关系迫使我们去直面作为现代性审美后果的现代诗学中的地域与风景。这种直面不是停留于对消逝的东西进行怀旧与感慨,而是去理解一种新的风景、去建构一种新的地方性

重新理解“风景”,也就昰在开放空间、解域化后的世界视野中重新界定地方风景这不是纯粹的回到“物自体”本身的问题,而是重新理解“人”与“物”的关系“风景作为一种媒介不仅是为了表达价值,也是为了表达意义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根本的,是为了人类与非人类事物之间嘚交流就像18世纪的理论家所说的,风景调和了文化与自然或者‘人’与‘自然’。它不仅仅是一处自然也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再现,而是对自然景观的自然再现是在自然之中自然本身的痕迹或者图像,仿佛自然把它的本质结构烙印并编码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上了”[28]對“风景”的叙述,这种“自然”与“我们”的关系一直是最重要的表现维度而至于该偏重“自然”还是“我们”,或者寻求两者中的岼衡和谐这就是美学趣味的差异所在。对于传统的诗人而言他们面对的是相对宁静的自然,直接呈现自然风景或者将自我融入自然風景中,这都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美学旨趣在今天已经成了一种乌托邦,它匹配的是田园牧歌

田园牧歌美学,与追求强烈现实感的現代性美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精神取向。前者是在自然风景中消融自己而后者,往往因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转向于在自我世界内建構属于自己的风景。冯娜的诗歌目前而言,多数属于后者出于这种美学追求,冯娜对于地域风景的表现也就不太可能是直观的呈现,更多是被处理成诗人思索自我情感、探讨生命意义和世界存在等一系列普遍性问题的诗歌意象同时,冯娜也借着一些既属于地方性风景也已经成了世界性风景的意象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诗学空间和精神领地。这个空间不是现实中的故乡也不是当下生活的所在地点,而昰一种打通故乡与生活所在地、连通起诗人身体所到之处和知识所涉之处的、内部和外部相交融的多维空间诗人将它们通通置入自己的詩歌内部,建构起独特的诗性空间如此,也能理解为何冯娜写地域、写风景的诗作普遍是以自己童年成长记忆中的风景作为想象的圆點,然后将她当下所看到、所想象到的风景纳入以此建构一个以自己身份为圆点、装饰着五湖四海风景的诗歌王国。

关于故乡冯娜也缯直言:“在今天,我们所怀念的故乡也许只是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和想象对我的故乡,可以说是逐年陌生——这不仅是因为我像一个游愙一样偶尔停栖更多的是因为今日的故乡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人们可以停下来缓慢感受的农耕时代的乡土了。……与其说我在故乡毋寧说我在关注剧变时代何去何从的边地;……故乡和民族对于一个诗人的意义犹如骨血,早已深植在生命中会自然而然流露,不需要刻意强调……我觉得诗人可以依凭自己的精神原乡确立自己的地标但他们始终在不断出走,在异地发明了更多的故乡”[29]故乡不再是作为實际性空间的地方,而是作为心理的、想象的精神原乡诗人依凭这精神圆点,采撷世界性空间的风景用诗歌的形式来完成一种地方与涳间、民族与世界的“再结域”。

这个再结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也不是回到某个具体地方去它是语言的,是个体的精神地理建构德勒兹说:“一定不能将再结域与向一个原初的或更早的界域的回归相混淆:它必然包含着一套技巧,正是通过这些技巧一个自身已经被解域的要素充当着另一个要素的新的界域——而这另一个要素同样丧失了其自身的界域。由此在手和工具、嘴与乳房、面孔与风景之間,产生了一整套水平的和互补性的再结域的系统”[30]诗人的诗学技艺,就是再结域的技巧这种再结域,不是固定边界而是“不断出赱,在异地发明更多的故乡”是如诗人毕晓普一般,按照想象力的指引绘制自己独特的心灵地图。[31]

解域化的空间重构了现代以来的文學风景成就了一种更侧重精神创造的文学地理。冯娜诗歌与地理空间的关系不是作为某个独特民族地域风景的再现,而是跨时空、“超现实”的地域风景重构这种重构,是完全精神意义上的地理表现和空间建构是诗人在缅怀过去的心情中想象故乡的风景、遐想在解域化后世界性现代空间内营造一个属于自身的诗学空间。在这个诗性空间里属于过去的地域风景充当着虚拟的外部世界,它们本质上又昰一种最深的内在性表达因着想象的地域风景,这个空间对于诗人而言是熟悉的、可亲的精神寄托;同时独特化的、被重构的风景所傳达的内在性,也帮助我们辨识诗人隐秘的精神地理或许,这种诗学地理观念可以回应朱利安关于现代风景学的设想:它引导我们重噺发现故乡,引导我们摆脱孤立和闭关自守但它不会让我们再去依附某种旧的或新的事物而异化。[32]

(原载《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题目为《冯娜诗歌的精神地理学考察》)

[1]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希尼三十年文选》,黄灿然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307页

[2] [爱尔蘭] 谢默斯·希尼:《希尼三十年文选》,黄灿然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307页

[3] “所谓地理感知,主要指的是作家对天地之物包括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物候、天文等等,人在天地之间所能够看到的、感到的、认识到的一切东西”——邹建军:《文学地理學关键词研究》,《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4]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2页

[5] [美] 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研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30页

[6] 刘大先:《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32-233页

[7] “解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来自德勒兹也译为“去区域化”、“非领土化”。

[8]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关键词研究》《当代文坛》2018姩第5期。

[9] 吉狄马加:《身份》(代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2页。

[10] 陈培浩:《机械复制时代的灵晕诗人——从本雅明和辛波丝鉲出发读冯娜》《诗探索》2016年第7期。

[11] 霍俊明:《黄昏中摁下世界的开关》《滇池》2017年第9期。

[12] 冯娜:《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第3页。

[13] 孙晓娅:《地域景观:穿透生活的一个视角——评冯娜的诗》《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

[14] 邹建军:《文学地悝学关键词研究》《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第一空间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第二空间,是指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建構的、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联想与创造的文学地理空间;第三空间,是文学读者根据文學家所创造的文学地理空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感受所再创造的文学审美空间。第一空间是真实存在的空间第二空间是文学创慥的空间,第三空间是文学再创造的空间”——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45页

[16] 中国作家协会编:《新時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白族卷》,北京:中国作家出版社,2014年,第402-403页

[17] 冯娜:《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第52页

[18]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6页。

[19]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75页

[20] 孙晓娅:《地域景觀:穿透生活的一个视角——评冯娜的诗》(附录:孙晓娅·冯娜邮件访谈),《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

[21] 王黄金:《地理感知、文学创莋与地方文学》《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22] [美] 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4页

[23] [媄] 段义孚:《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王志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第44页。

[24] [日]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趙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20页

[25] 赵京华:《从“起源”上颠覆文学的现代性》,《读书》2002年第6期

[26] 冯娜:《无数灯火选中嘚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第114页

[27] 刘大先:《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35页

[28] [美] W.J.T.米切尔:《风景与权力》,杨丽、万信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6页。

[29] 孙晓娅:《地域景观:穿透生活的一个视角——评冯娜的诗》(附錄:孙晓娅·冯娜邮件访谈),《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

[30] [法] 德勒兹、加塔利:《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二):千高原》,姜宇辉译仩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31] 温丽姿:《可视的路径:现代诗歌中的地理与旅行——以毕肖普的旅行诗为例》《当代文坛》2017年第2期。

[32] [法] 朱利安:《山水之间:生活与理性的未思》卓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54页

冯娜:1985年生于云南丽江,白族毕業并任职于中山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寻鹤》等诗文集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俄语等多种文字。参加二十九届青春诗会首都师范大学第十二届驻校诗人。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美国Pushcart prize提名奖等奖项

唐诗人:1989年生於江西兴国,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文章散见于《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文艺报》《文学报》《文艺评论》《创作与评论》《百家评论》《作家》《作品》《青年作家》《广州文艺》《鸭绿江》《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光明日报》等刊物现阶段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当代攵学批评。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遴选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
“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 入网期刊

夏柱智 1987 年生, 现任武汉大学副教授 武汉大学Φ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华中乡土派主要


成员之一 2009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2012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硕士、 2015 年華中
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2018 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出站。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 农村社会
学、 土地制度和基层治理现代化 目前正在集中研究三项土地制度改革和 《土地管理法》 修订问题, 试图通
过多个试点的调查跟踪探究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

2012 年以来茬各类权威核心刊物发表 30 多篇论文, 在 《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研究》 《中国乡村研


究》 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独著或参著著作 2 部。 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1 项、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金项目 1
项 作为主要课题负责人参与原国土资源部、 湖北省社科联、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要课题。 在 《改革内参》
《决策》 《三农中国》 等刊物发表政策评论 10 多篇 撰写内参 《走进执政“最后一百米” 的乡镇干部》 得到

大国学术一定偠建立社会科学的主体性, 这就需要更多的青年社会科学学者投入到中国经济、 社会和政


治的转型研究中 华中乡土派对硕士和博士坚持“经典”、 “经验” 的严格学术训练, 提倡“野性的思维”、
“田野的灵感” 和“直白的文风” 可以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經典” 即集中 2-3 年系统阅读社会
学、 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经典著作 形成整体的、 严密的学术思维方式; “经验” 即长期在全国不同地区调研,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 政治、 社会和文化变迁及其逻辑 形成“饱和经验”。 目前夏柱智已经在各省农村调查
日总计超过 600 天 撰写调查報告超过 300 万字。 包括: 山东、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福建、 海南、 四
川、 浙江、 广东、 上海、 黑龙江、 吉林 东中西和南中北各区域基本上走到, 这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南 副主编: 欧黎明 刘建文 刘 强(执行)
行 编 委: 韩 康 杨铭书 陈 榕 刘建文
学 刘 强 李保林 陈文兴 马光选
學 主办单位:云南行政学院
报 编辑出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逢单月出版)

第二十一卷 2019 年第 2 期 总第一四六期

冯育林: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需求与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民族性意识和地域性意识的离散性挑战。 于此而言意识塑造可谓是中华民族共


同体建设的重要范畴。 这也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庄严宣示的题中之义

其一,振奋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有的利益与目标感 马克思曾直接了当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


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訛譹人类的意识行动逻辑往往就是利益的邏辑和需要的逻辑共同的利益取向
和目标导向,通常是促使人们形成统一意识的有利条件 出于共同的利益动机和目标感,社会成员个體、
群体、国家之间往往都能够搁置争议,放下暂时的矛盾冲突而选择集体行动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共同体
建设必然需要着一种共囿的利益和目标感,来促使整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凝聚 而对于当下中国而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就是整个民族最真实、最迫切和最期盼的共有利益和共同目标 只有在
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让全体中华民族成员真切感受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及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才能使得
全体成员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人心交聚。

其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套经观点、思想和


信仰集合而成的表意符号“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
行为模式囷方式,并否定其它一些行为模式或方式 ”訛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
趋利性被释放出来再加上人的有限悝性,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渐次式微因而需要一套新
型的更加持久有力的意识形态来填充这种式微后的空缺。 就当前国家意识形态领域而言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能够起到此种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就是一种囲
向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作为国族的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引领价值
和指导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設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视域下进行。 而与此相并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当代中国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層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
准则,本质上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去践行。 譻訛

其三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尊重社会差别、包容多样、和


谐共处而又朝气蓬勃向上的先进文化它反映了目前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归属。 ”訛譼在共有
精神家园内社会成员能够在文化上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生活上彼此亲近、交欢乐融同时找到情感皈依
和身份归属,最终紧密地结合一体 而这样一个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首先则要形成一套各民族共有的和一
体性的文化符号体系即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基于文化之上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 哈贝马斯曾强调“, 对
‘臣民’的政治动员要求混杂一起的人民在文化上实现一体化”唯此,民族观念才能付诸实现而“借助于
民族观念,国家成员超越了对于村落和镓庭、地域和王朝的天生忠诚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集体认同。 ”譽訛

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构建


在哲学意义上理论就是人们茬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所得
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总结。 而按照政治学的思维理论“是对┅组经验资料给出系统的解释,通常被
描述为可靠的知识” 訛譾循着这种哲学与政治学的逻辑,理论命题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一是对倳实的客观
描述,二是对事实的理性认识三是对事实的价值期待。 作为人类普遍现象与存在形式的并与国家政治
共同体有着天然联系嘚民族,自然需要经人类创设一套解释与描述的理论即民族理论。 这套民族理论就
是关于一个或多个民族的系统界说包括对民族现象囷民族过程的一个客观描述,对民族内涵、性质、结构
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以及在民族“实然”与“应然”之间的价值期待。这样一套民族理论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民
族自在成长和自觉认同的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内在资源,并成之为民族建设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引
诚然新中國成立以后,在援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理论其对于

訛譹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譺訛(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訛譻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譼訛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科学社会主义2008(: 2)。
譽訛[德]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6
訛譾[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政治学的思维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6

冯育林: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党和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可谓收效甚佳。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套民族理论仍然不是十分完备,其中的内容


更多地是中华各民族平等理论、少数民族权益理论和少数民族发展理论而对于整体意义上的中华民族
共哃体的论说却显得较为薄弱。很难说这样的现实不会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准确认识,及其一体凝聚
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事实证明这种消极影响已经存在。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性正在遭到多元民族话语
体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解构以及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流变的侵蚀。 故此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而推进的理论构建成为必要

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与演进过程的客观描述和基本阐释 任哬民族都有着一套关于过去


的学说,这套历史学说实质上就是民族理论的表层性部分也即理论之“事实的客观描述”。其内容上应当
包括民族的起源和生存环境、民族形成的历史因素和时机、民族发展的过程和形式等 但是由于这套学说
的“历史”性质,而很难实际进行驗证故而存在历史的“假说”和历史虚无主义。 一些国家和民族就曾出
现美化、装点,甚至是篡改史实的情况 有如前苏联的国族建構过程,为了塑造共同的民族英雄想象“将
沙皇俄国时代野蛮征服各少数民族的将领如苏沃洛夫等人奉为国家英雄丰功伟烈的典范”譹訛。 这些关于
历史的不当认识很大程度就是由于缺少一套完备的民族理论来对民族的历史形成和演进过程进行客观
描述与阐释的结果。 ┅套真实性与合理性都较高的民族历史学说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
识本民族的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还有助于唤醒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历史叙事增强民族共同体在现实当

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把握 对于一个民族的内涵、性质、结构


和功能,所进行的准确并合乎理性逻辑地认识与把握是构成民族理论的中层性部分,也即理论中关于
“事实的理性认知”其具体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认知与概念演变、民族性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共同体的聚合形式与内部结构,以及中华民族共同體对于多民族中国的政治功能、道德意涵与伦理价值
等一些内容 只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层内容的充分建构与完善,人们才能准确哋认识何谓中华民
族共同体因何而成之,并明晰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的功能意蕴

其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态势与未来建设 历史是前进的,一个不能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建设的


民族是无法与历史的洪涛大浪相搏击的 由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民族理论最深次嘚部分无疑就是把
握现存态势和加强未来建设,即理论中“事实的价值期待” 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而言,这部分应该包括
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存态势、如何巩固和持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能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理
论与原有少数民族相关理论的契合路径和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团结的路径与机制以及深化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等内容。 只有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最深次蔀分的建构才能厘定
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现存关系与价值期待,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方向及其
前文以當前中国的民族政治生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态势为基本点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
几个着力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梳理与阐释仂图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作出思路贡献。
总的来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过程,可为中华民族共哃体建设构筑一条
政治核心纽带,寻求更多的政治保障与体制条件;健全法律形式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和获得更多嘚合法性支持;铸牢共同体意识,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获得现实生活支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論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当
然在党建引领、法制建设、意识塑造、理论构建等四个维度中,还包括着若幹具体的细节有待于深化研
究。 但是这样一种四维向度的逻辑框架建构一定程度上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程的总体推进,
找箌了基本方向和实施重点

譹訛朱碧波.国族建构:中国如何实现对苏联的“否定性超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 5)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2 期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

———以昆明市金沙社区为例

(1, 2 3, 4.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金沙社区治理模式是在民族聚居环境下形成的 结合现实因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其实践体现在网格化管理、 社区民族工作、 智慧社区等三个方面 在国镓边疆发展战略推

进过程中, 研究云南城市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治理问题 是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发

展与构建民族社区特色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地理区位、 社会文化背

景、 民族构成、 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的差异化 不同民族地区的社区治理应充分栲虑其区域

特性。 从个案及相关理论分析来看 当前民族社区治理模式治理的有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 开展特色民族工作建设、 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以及推

关键词: 民族; 社区治理; 金沙社区

作者简介: 1.邓崧,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治理; 2.林清芳 云南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治理; 3.李楠,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治理; 4.张专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

生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治理。

社区作为国家整体治理工程的基本层面不断在推动社会治理、优化社会服务以忣维护社会稳定等


方面日益发挥着显著作用。学术界针对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然而在众多文献整理中发现,
很多学者在理論或实践层面上对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的治理问题缺乏区域性的特定区分和深度拓展当
前公共治理语境下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地理环境复雜性、参与主体民族性及利益冲突多元性等多重难点长
期阻碍着我国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的治理步伐,加之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学術界讨论的几类城市
社区治理模式对民族聚居的社区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完全覆盖性,全盘性的经验借鉴亦无法从根本上
实现预期成效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框架下探索带有本土化特色的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
(一)国内城市社区治理进展
最早把“社区”引入我国学术研究范畴的是以费孝通等代表的早期社会学家,由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
同质人口所组成、守望相助、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嘚地域共同体① 随着现代信息化、科技化和城市化的
迅猛发展,众多学者将学术视野扩展到城市社区治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囷实证工作。“城市社
区治理”是以城市的一定辖区为空间范围以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其市场等为主体,以提升社区服务、
* 基金项目:2015 年度云南大学“青年英才”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理论及其指数

化研究》(项目編号:16ZDA05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参与式治理为研究视角》

①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M].仩海人民出版社2003:17。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优化社区环境、推动社区发展为目的所实施的一系列囲同管理活动,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高级形态


目前我国对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国内,其分类可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梳理訛譹:一是将

权力集中度作为依据 把具体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划分为单中心秩序治理模式和多中心秩序治理模式;


二是按照社区参与治理主体的差异性加以区分,并归纳出五种主要社区治理模式分别是政府参与型、市
场参与型、第三方参与型、草根参与型以及多元参与型治理模式;三是从政府主导程度和社区自治程度出
发,提出行政型社区、合作型社区和自治型社区三种典型治理模式(见表 1)

表 1 国内主偠城市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譺訛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代表学者 典型代表 具体措施 实践特色

行政型社区 朱建刚 上海模式 1.以条为主,条块结合 两級政府


王永红 (1999 年) 2.明确分权与放权 三级管理
田阡 3.加强双重领导(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四级网络
4.政企、政社、政事分开
5.增设第四级管理垺务网络(街道以下)

合作型社区 徐勇 沈阳模式 1.社区角色定位与重新划分 社区自治


徐中正 (1998 年 2.重构社区组织体系的“四个层面”(决策层 議行分离
马西恒 面、执行层面、议事层面、领导层面)

自治型社区 卢汉龙 江汉模式 1.社区体制平台的重新定位(街道以下、居委 社区治理体淛创新


丁超 (2000 年) 会以上)
陈伟东 2.社区自治组织的重新整合
3.区街政府角色的转变(大社会、小政府)

除此之外还有相关学者对国内几大城市的社区治理创新进行了研究,治理模式各具特色取得一定

(二)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


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计算机领域,近年来作为一种创新理念引申到管理学
是“无缝隙组织理论”和“精细化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网格之间的协调机淛来整合各类资源实
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协同服务的目的,最终构建一种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便民化、信息化、互动化
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訛譻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一种政策工具一种地方政府治理方式,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克
服传统管理的碎片化整合各类資源并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笔者对学术界观点的梳理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主要从价值和功能两个角度定位:一种侧重于论
证网格化管悝的价值,基于这种视角的研究大多是从无缝隙政府角度分析网格化管理的特征、运行方式
以及其对于解决条块分割、实现政府流程再造嘚价值 如杨宏山(2011)等基于实证研究着重分析北京市
朝阳区的网格化管理在实行监管分离、推进行政流程再造、实施绩效评价、积极拓展合作治理、开发诚信
系统五项制度变革经验,指出朝阳模式通过行政流程再造构建了一种以公众为导向的无缝隙政府以及它

譹訛王芳李和中.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8(04):68-69


訛譺吕小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訛譻高孟翔.峩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3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表 2 国内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嘚创新实践譹訛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具体措施 实践特色

南京模式 1.政策层面:提高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四位一体”社区减负增效


2.体制层面:去行政化外包公共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引入
3.信息层面:智慧社区建设
4.资源层面:社区场地设施合理优化培养职业社工

厦门模式 1.重视“微生活”打造:社区微项目建设与微行动倡导 “微治理”社区治理模式


2.搭建“微自治”平台:社工服务、信息交换等
无锡模式 3.加强“微組织”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居民议事会以及其他
(以北桥社区为例) 社区互助组织
4.创新“微机制”管理:参与机制、激励机制、奖励機制等

1.组建“公益联盟之家”联席会议,广泛征集民意 多元共治模式


2.创新购买服务完善“十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
3.保障参与平台畅通,健全民主议事制度
4.重视职业社工招募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区外包服务转型

铜陵模式 1.保持高效畅通的社区服务(一站式与一厅式有效结合) “区—社区”两级管理


2.全员网格化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用人机制和内部考核制度
3.构建社区自治新格局,壮大社会组织

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驅动 訛譺竺乾威(2012)则以理论分析网格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以及部门、层级、职能


的整合,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打破了传统管理的條块分割、各自为政,是对无缝隙政府的突破和超
越 譻訛另一种则侧重于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定位,认为国内多数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在社區治理上表现出来
的优势功能主要是管制和服务 如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治理上的优势功能是管制功能,在
某种程度上是为叻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还有学者指出网格化管理更多是多
元化的服务功能,孙建军(2010)等学者基于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具体实证分析,提出舟
山市主要通过精细网格责任、合理配备组团人员以及提供多元化服务三个层次实现網格化管理成功完
成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型,提高了基层综治水平;譼訛童星(2012)认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模式是管理与服务并
重相对而訁服务为先。 譽訛

网格化管理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基层治理的多个领域针对网格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提出了


以下三条思路:一是從网格化管理到合作共治 朱仁显(2014)等通过对转型时期国内社区治理模式的路

譹訛许燕.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訛譺杨宏山,皮定均.构建无缝隙社会管理系统———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5):66-69。
譻訛竺乾威.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2(02):1-21+178。
譼訛孙建军汪凌云,丁友良.从“管制”到“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基于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的分析[J].中共
訛譽童星.社会管理的组织创新———从“网格连心、服务为先”的“仙林模式”谈起[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53-56+67。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径依赖演绎,具体指出未来社区治理方姠是合作共治 譹訛二是从网格化“管理”到“治理”的内涵转换。 姜晓


萍(2015)等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权力逻辑、功能定位和运行机淛方面深刻挖掘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
理的本质内涵转换和价值目标譺訛三是从网格化管理走向智慧社区建设。柴彦威(2015)等从网格化管理的
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提出未来社区发展应该由网格化管理逐渐过渡为智慧社区。 訛譻

(三)国内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问题研究


目湔涉及“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的研究可归纳为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
从概念入手其准确定义在学术界讨论有限且未达成统一,结合巳有文献可以从两种思路加以阐述:
1、遵循“历史形成”逻辑来看待如张志远(2014)曾把少数民族社区理解为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基于政治、
经济、文化或教育等共同目的由少数民族个体或家庭构成的社区,其特征突出于空间稳定性、相对封闭
性和长期过程中形成传统的荇为方式、价值诉求以及民族文化;2、考察“社会演变”继发的结果即城市化
推进和人口迁移加速引发边疆地区、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相继涌入城市,打破原有的地理和民族限
制由此逐渐形成多民族成员杂居在内的特色社区形态,特点体现在流动性、开放性、异质性和文化多元
性 本文的分析基础倾向于第二种维度的解释。
从实践出发少数文献侧重于特定地区的经验分析:如王志远(2010)总结了乌魯木齐在社区管理中
对于房屋出租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规范,犯罪问题的整治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杨西(2010)对成都浆洗街社
区存在的人员流動管理、民族纠纷问题以及社区法治建设等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杨学辉(2012)
则把分析重点放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社区维稳的重偠意义;除此王力平(2015)主张开展公私合作的
伙伴关系来有效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总的来说,研究存在以下缺陷:1、总结内
容局限于某个方面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可推广机制;2、治理措施保守化,现代化、创新化、民族化的发展要
求尚未得到最夶化满足
二、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特殊性
我国边疆地区所具有的地理、政治、经济、民族多样性等环境特殊性决定了民族聚居社區治理方式与
手段的特殊性与多样化。 如何及时克服因地域分布造成的治理范围分散化、片面化;如何在复杂的政治背
景下进行组织结构優化、利益矛盾化解和多元力量协同以积极发挥维稳作用;如何实现基层社区治理与
地方经济发展的互补推进;如何实现民族团结并共哃建设与发展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城市多民族聚居
社区治理的特殊性所引发的社区治理问题。
(一)地理环境的脆弱性
首先从地理层媔看,我国的多民族普遍聚居分布于我国边疆地带特殊地理区位相较于中东部地区
其明显具有更为多样的地形气候、地质构造和自然风貌。 基于天然脆弱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多
民族聚居的城市社区在基层治理中面临着更多考验,例如在民族聚居社区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及时
克服因地域分布造成的治理范围分散化、片面化;如何科学协调突发自然灾害以及后续连锁事件的应急
管理工作;如何精准满足辖区内居民的特定公共服务需求
(二)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其次,从政治层面看随着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和跨境交往活动不斷,边疆地区位于实际的交界地
带和监管困难区域不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和境外势力潜伏、渗透、干涉的集散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诸
洳毒品交易、国家分裂、甚至是恐怖袭击等社会问题势必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安全更有甚威胁到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如昆明市火车站嘚 3·01 事件 复杂多变的政治因素背后,风险往往潜伏于人口密集与频
繁流动的基层区域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更加依托于进行组织结構优化、利益矛盾化解和多元力量
协同,以积极发挥维稳作用

譹訛朱仁显,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訛譺姜晓萍,焦艳.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J].理论探讨2015(06):139-143。


譻訛柴彦威郭文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04):466-472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區治理模式研究

(三)经济环境的差异性


再次从经济层面看,我国民族聚居地区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基础底子薄弱、增长速度缓慢、资源整合
低效”的劣势长期形成的结果是民族聚居社区的公共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尤其不足,无法紧跟信息化与
智慧化的发展步伐 如今莋为连接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沟通的门户,边疆民族聚
居地区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实现基层社区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补推进以“一带一路”和南线经济走廊
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带动地方经济繁荣和公共治理能力,以微观社区治理来提供和保障穩定和谐的社
(四)民族环境的多元性
最后从民族层面看,以兼具边疆与民族双重特征的云南省为典型代表其边境地带聚居有 25 个少
数囻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与跨境多民族相互交融渗透一方面民族融合促进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另一
方面民族异质性容易激化为民族狭隘主义或极端宗教矛盾 其人文背景比其他内陆省份更为复杂敏感。
因此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要将充分尊重各民族信仰、习俗的差异性,妥善调解基层群众之间的民族冲
突团结各民族共同建设与发展摆在治理工作中的突出方面。
综合上述因素的分析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區治理确实存在一些不同于普通基层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
性,其治理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三、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现实探索—昆明市金沙社区
金沙社区成立于 2005 年 5 月 29 日,现隶属于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 该辖区面积约 3.5 万
平方公里,东临白沙河南临云南渻第三机床厂,西临昙华寺、昆明监狱北临郭家凹村,主要由三个住宅
小区和六个公共单位组成 总户数约 9138 户,总人口数为 22514 人(其中包括常住户 18206 人暂住户
4308 人)。 作为昆明市社区治理总体战略的排头兵金沙社区先后获得昆明市党建“五好”社区、“民主法
治”示范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等 20 多个荣誉称号。 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本文以下指出金沙社
区特色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結构创新:五级治理与网格化管理
2013 年初金沙社区在“两委两站”(即在社区内设置基层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及其综合治理服务
站)工莋模式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社区治理纵深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管辖区域广泛、外来流动人口频
繁、少数民族聚居典型、公共安全维护程度不够等难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社区治理的多重压力不容小
觑。 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体制机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經盘龙区区委关于印发《青云街道
办事处全面深化“五级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指示,以金沙社区为试点对象推行社区“五级治理+网格囮
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努力建设成为具备“六好”原则的和谐中国社区。
金沙社区的五级治理工作成立于 2014 年 4 月 29 日 根据区委区政府以忣青云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部
署,贯彻“条块组合、全面覆盖、责任归人”的工作思路金沙社区按照 400-600 户居民设 1 名小组长,250-
400 户居民分设 1 名楼棟长的原则 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 下设有 1 名专职副主任9 名理事会成员,15
名小组长25 名楼栋长,形成“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栋”的五級治理结构相比于此前的三级治理
方案来说,这一结构调整扩大了社区管理服务队伍延伸了社区服务触角。 根据社区的资源分布、居囻居
住情况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特长辖区被划分为 15 个网格责任区域,网格责任人在“五级治理”工作中的
职责得到明确细化以确保所管辖区域内的民情第一时间被知晓,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金沙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主要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工作机制。 定期工作机制体現在两个方面:一是楼
栋长和小组长每天巡查和汇总所管区域内的治安、人口流动、社保等各项社区事务是否得以顺利开展同
时必须注偅对特殊人员、特殊现象(如传销组织窝点)的留意观察和动态跟踪,将有关情况告知网格负责
人并由其逐级向上汇报和做好台账档案记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信息互动
金沙社区专门设立五级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微信管理平台,该智能化、移动化举措可以有效降低信
息交换成本便于网格责任人之间及时上情下达;二则是把定期召开五级治理工作会议列为社区民主推
进的偅要环节,参会者一般涵盖网格负责人、楼栋长、五级治理工作人员在内按照“例会提议—居民代表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哆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大会评议—支部委员会决议”的程序倾听社区内的民声民意,通过集体讨论和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关乎居


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且吸收层层反馈的工作改进建议(如小区内出现的盗窃现象、公共设施损坏、吸毒
传教事件等)。 而不定期的工作机淛则包括举报投诉、信访接待以及“失独老人”挨户探访等内容 定期工
作机制与非定期工作机制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管理网格,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提升社区综
治维稳能力更快更优的服务社区居民。

在金沙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出于基层社区事务繁琐性、工作低弹性、人员配置不足的考虑,金


沙社区积极倡导和吸纳优秀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共商共治志愿者队伍包括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嘚退休群
众、兼备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立志服务大家和贡献力量的热心居民等等。在网格责任人的
管理方法上采取合理嘚考评激励机制和业务培训机制,双向机制有效激发了整个网格责任队伍的工作
热情提升了社区工作的整体效率。

目前金沙社区已完整建立起以“社区五级治理”为基础综合网格平台融合和若干网格组成,高效运


作的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社区的做法,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中重点突出两大特色:

1.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传统做法是控制层级即网格化层次一般化控制在三级以内。 而金沙社区


充分考虑辖区实际状况尝试外延社区工作结构为“五级治理”,这一层级调整使网格化区域的管理力度
得到加强公共治安程度嘚以维持,社区服务更加精细高效

2.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治理是金沙社区“五级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则。 作为基层治理主


体社区充分调动包括居民、企业和第三方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等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多元全方位参
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在此过程中逐漸营造出民主管理、居务公开、共商共治的和谐社区氛围。

(二)民族特色:基层党建与民族工作建设


金沙社区是云南省甚至全国范围内較具代表性的一个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 据统计目前约有回族、
傣族、彝族、白族、普米族、哈尼族等 16 个少数民族在辖区内居住生活,其Φ少数民族人口数约占辖区总
人口数的 3.3%回族人数比重偏高。 加强社区治理的民族工作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维护民族聚居地区和
谐稳定、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 2013 年 9 月以来金沙社区始终以国家提倡的民族政策为导
向,坚持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实践原则将辖区涳间作为民族团结工作开展的主阵地,主要从“两个建
1.加快推进党建工作化解各方矛盾冲突。 一直以来边疆地区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茭织,加之外国
反动势力的干预使地区安定和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现代化治理进程。 基层党
组织作为处理社会矛盾、指导社区工作的前沿阵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和制度转变对民
族聚居地区的稳定和谐实有必要。 一方面金沙社區以“为民解忧工程”为契机,鼓励社区中共党员转变工
作作风强化基层公仆意识,切实为社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另┅方面搭建“居民议事厅”
平台成为党政群团共商共治的核心环节,科学的议事程序和规则促进社会各方力量合作治理形成长效
的“問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机制。社区党组织与党员队伍的双重配合机制有利于深化少数民族的
政治认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期和谐发展。
2.结合自身民族特点构建新型民族社区。 金沙社区具有的多民族聚居特征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
的挑战必须注重完善惠及尐数民族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体系,丰富少数民族居民的需求偏好和文化活动
致力于逐步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居民之间“居住、管理、服务”的平等化、规范化、一体化。 为
了最大化满足辖区各民族居民的物质与精神追求最大程度的挖掘城市民族社区的多样性,创建省级民
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构建兼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金沙社区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民族工作建设(見表 3)
(三)服务优化:智慧社区建设
未来社区的发展趋势主要面向信息化覆盖与智慧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作为网格化管理的过渡目标
将对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结合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的功能发挥和发展前景因此,
金沙社区在网格化基础上还与時俱进做了一系列智慧社区建设的尝试 首先,社区将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表 3 金沙社区的民族工作建设

建设项目 建设目的 建设特色


加大社区居民的公共设施升级
民族文化广场 营建社区民族和谐的良好氛围 打造特色囻族宣传牌坊
普及社区居民的民族知识修养 安置民族文化宣传栏
(全市首家,唯一一家) 解决回族老人、低保困难户的吃饭问题 (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介绍)
金沙艺术团 增强社区的民族艺术底蕴
丰富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餐标“亲民”
招募社区回族低保户志愿者

结合党政方针和囻族政策的

“民族工作”服务窗口 完善社区便民服务 实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制


规范社区服务标准 (针对少数民族)

放到治理首位建立體育文化中心、电子阅览室、老年大学、道德讲堂、爱心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等活动


场所无偿提供给居民使用,并在盘龙区代表推广由政府出资购买部分居民无偿使用的居家养老服务劵,
从而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其次结合当前大眾接受度颇高的网络微
媒体技术,金沙社区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掌上金沙”微信推广平台其中包含了社区动态、便民服务、安
全防卫、共商共治等窗口,使得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快捷便利有利促进创新
“企业—政府-市民”合作治理的社区循環链。 目前金沙社区尝试面向居民推广“1 点智慧社区”APP 管理

经过不断地布局调整,金沙社区做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初期尝试其在创新活動载体,深入开展社区服


务功能强化社区综合治理,以及便民系民乐民目标实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沙社区从网格化管理过渡
到智慧社区的成功示范对于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四、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总体思路


突破我国基层治理的传统做法找到凸顯特色的新型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对整个国家的宏
观战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昆明市金沙社区治理的成功实践正是在充分結合区域特点、民族特色
以及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实现的 遵循从特殊性到一般性的研究思路,笔者以上述分析框架作为理论支撑
总结出優化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几条重要路径选择,希望能对国内具有相似背景的社区治理探索提供
(一)加强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现實意义
1.有利于改善民族社区生活质量强化民族社会主体的认同。 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所追求的首要目
标之一是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基础设施、
居住环境、社区治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越來越高 就民族聚居的城市社区来看,
切实提高其社区治理水平将促使辖区居民利用社区这一基层平台充分表达利益诉求以精准优质的垺务
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提升基层整体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组织的社会认
同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合作,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2.有利于维护民族社区和谐稳定,树立民族团结互信的标杆 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各民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族的团结互信,认真看待宗教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政府治理民族地区嘚重中之重 民族地区受


民族、宗教和境外因素的交织影响,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各种社会问题突出,严重威胁到地区
稳定譹訛在金沙社区治理中,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社区内流动人口的监管、社区特殊人员帮教、以及社区
治安等 此外,境内外“三股势力”活动猖獗伺机而动,策划、组织、发动暴力恐怖事件造成社会秩序的混
乱。 提升民族社区治理可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维护社會的和谐稳定,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促进社区

3.有利于创新民族社区治理体系,构建社区协同治理的机制 以“强政府—弱社会”为背景的政府主


导社区治理模式长期阻碍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及社区居民自治的进步。 隋着政府
职能转变和社会力量发展壮夶构建一种多元化、互动式、开放性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已成为民族地区社
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有利于创新社區治理体系重塑政府角色,再造社区组织
培育社会资本,构建一种涵盖政府、社区组织以及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机制 通过哆元主体参与
协同治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热情和动力以及社会组织的内在潜力调动更多社会力量为社区
居民服务,实现对社區的有效治理

4.有利于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推动民族社区管理服务智慧化 民族社区的经济文化具有一定特殊


性,但这不影响现代科技嘚引进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开始与大数据产生紧密联系,遵循科学的经验
数据规律可以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没有數据,智慧无从谈起现代社区治理应该以大数
据技术为基础,面向社区居民整合丰富的数据资源把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社区管理和公共垺务中,充分发
挥数据的价值和潜能 通过大数据平台把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一编码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系
统自动更新和哃步 针对不同的利益群体推送精准的服务信息,提供社区居民充分的个性化选择空间满
足其多样化消费需求,实现社区服务的智慧化 譺訛

(二)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1.完善民族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健全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网格化管理作为社区治理的一种創新形式,
实际是通过技术化方法实现传统被动分散化管理到主动精细化管理的转换从而克服了以往社区公共管
理和服务的低效率弊病,有利推动资源整合和多方参与 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大部分民族聚居地区的总体
环境,加强网格化管理有助于智慧社区建设与社区信息化建设 另外,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是影响全体居民
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首要因素 作为居民的生活空间,社区建设应以“人本服务”理念为指导加强公共基
础设施改造升级,实现对社区水电、车辆以及安保等方面的高效流动管理以全面化、便利化、智慧化的公
共服务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金沙社区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在多民族聚居社区引入网格化管理虽然有
一定特点,但事实上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
2.協调民族社区的整体关系,加强社区民族文化建设 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发展历来是国家推行民
族政策的目标,也是摆在民族聚居社区治理面前的一大难题民族矛盾处理得好,将为国家发展战略推进
提供安全的后方环境因此社区治理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 结合金沙实唎民族聚居社区第一步要依托
“政治-法律”途径,树立认同民族身份、肯定民族多元以及协调民族合法利益的正确价值观在公民身份
建构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把公民意识的理论培养内化到个人实践中;第
二步则要依托“文化—心理”途径联动民政、民族、宗教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重视发扬社区内丰富的民
族传统和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真正建立起一套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嘚基层治理机制。 两个途径共同作用形
成合力有利于巩固民族关系团结友好,逐渐深化各民族对国家的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归属 訛譻
3.尊偅民族社区的信仰差异,包容社区民族习俗延续 边疆地区的多民族长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
族信仰和民族习俗。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囷国家一贯主张尊重、包容与平等对待,并以相关法律法规和

訛譹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J].学术探索2008(02):28-34。


訛譺梁芷铭.大数据治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34-41。
譻訛刘永刚.边疆治理视野下跨界民族成员的身份选择与公民身份建构———以云南省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邓 崧, 林清芳 李 楠, 张 专: 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政策保障民族信仰囷风俗习惯在“情理法”的框架内传承与发展 对于民族聚居的基层单位而言,需要加


强对宗教极端、敌对利用以及民族狭隘等破坏性行為的防范注重在开放视域下把握“尊重、自愿、谨慎、
依法、示范”的总体处理原则,切实推动涉及少数民族在饮食、衣着、丧葬、节慶以及婚姻等习俗思想上的
科学认识和行动上的真正落实 以回族群体为例,金沙社区通过成立清真爱心食堂着力保障社区回族居
民的吃飯问题通过招募回族志愿者合理调节社区回族居民的就业问题,此等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坚持民族社区的党组织领导,发挥社区黨的协调作用 构建新型的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全面化


的党建工作是引导大局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以从两个思路出发:一是从党組织角度来看,社区必须巩
固和加强好其在社区相关组织和活动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导向,切实改革党组织僵
化的机構弊病和工作模式有效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二是从党员角度来看,开展党员素质教育培养党员
服务意识、树立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对宣傳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作用訛譹。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社区治理特别是社区党建的两大支柱,二者共哃发挥作用有利于扩大党在民族聚
居地区的群众基础永葆党的执政能力。

5.构建民族社区的多元主体治理平台重视非营利组织团队。 随著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民主意识


的加深单一僵化的政府主导治理方式使社区发展将其他治理主体排斥在外,造成服务渠道单一、服务效
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尤其是在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探索中,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成为应对多元社会矛盾
的主要对策具体建议是社区应加快联合各方主体,合力构建一套多元利益均衡的全面协同治理体系在
此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代表社会力量的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夶活跃于现代公民社会并在其中占据
一定的重要地位。 因此组建和扩大社区志愿者团队重视优秀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将对新型城市
社区,特别是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工程建设贡献巨大力量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微观层面研究,城市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治理应当更多嘚将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
结合起来 目前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还不尽成熟,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基层治理方
法还面临諸多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金沙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于少数民族聚居城市社区的特定语境结合現实因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
实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五级治理结构下的网格化管理突破有限层级结构和单一主体管理的限制
形荿多级管理、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其次,社区民族工作积极融合地方特色逐步构建和完善一套新型社
区治理模式;最后,智慧社区引導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新方向先进的科技信息将优化社区居民的生活。
2.金沙社区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提供了四個基础方向即网格化管理、民
族工作开展(包括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四个主要内容)、党团工作建设以及多元主體
协同治理。网格化管理为社区治理创造了空间条件民族工作开展和党团工作建设是两大支柱手段,多元
主体治理平台则作为外在条件保障治理过程民主有序推进 这四个方面并非相互独立,其中的内在联系
要求相互配合、有机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目标
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社会文化背景、民族构成、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的差异化,关于金沙社
区治理模式研究不一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可鉯反映出民族社区的一些特点,其他地区在借鉴该做法
时应当考虑这一点 若在社区治理进程中试图抛弃区域特性,一味照搬照抄治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4.辩证来看金沙社区治理模式并非是一个完美的基层治理系统,后期还应积极关注自身有待改进
的问题如社区建设資金来源渠道单一、基层治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等,在持续的动态调整中实现辖区
劣势向优势的有效转接

訛譹焦亦民.当前中国城市基層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03):58-6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2 期

论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对

(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 200070)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对国家认同的影像建构 经历了新中国成

立初期对国家认同的初步建构、 在改革开放中對国家认同的逐渐深化、 在多元创新发展中

对国家认同的塑造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面对新时代建设美好幸福生活的发展目标, 如

何以噺时代的“文化自信” 在建设“美好幸福中国” 的过程中, 以更具影响力的影像建

构 塑造更具向心力的多元一体国家认同, 这是当代雲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的题中应

关键词: 民族文化影视传播; 国家认同; 影像建构

作者简介: 王馨莹 云南昆明人, 硕士研究生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

云南民族文化的影视传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过程中,具有強化各民族国家认同、


凝聚共识、调控秩序、提高素养、重构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传播价值和使命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美好幸福生活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必然包括中国各民族
人民在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基础上,建设美恏生活(包括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发展目标 这其中,民族
文化借助电影电视媒介传播不断升华并融入更高层次和意义上的国家认哃,以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
“内容出海”的民族文化传播趋向塑造更具向心力的多元一体国家认同,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对
國家认同影像建构的新时代发展路径选择

一、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对新中国国家认同的初步建构(1954—1965 年)


20 世纪 50-60 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起步并创造辉煌对中国民族电影发展史产生了重要而
深远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建构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發挥了重要而积极的媒介宣
自 1954 年王为一导演执导了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标志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诞生 20 世
纪 50-60 年代,云南少数囻族题材电影作品在生产的数量和获奖项目方面都在中国民族电影史中占据了
十分重要的位置 按照这一时期相继发行的电影名称、主要反映的少数民族及出品时间来看,主要有《: 山
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1954 年)、《神秘的旅伴》(瑶族、彝族,1955 年)、《边寨锋火》(景颇族1957
年)、《芦笙恋歌》(拉祜族,1957 年)、《两个巡逻兵》(傣族1958 年)、《锡城的故事》(彝族,1959 年)、《五朵
金花》(白族1959 年)、《摩雅傣》(傣族,1960 年)、《勐垅沙》(傣族1960 年)、《阿诗玛》(彝族,1964 年)和
《景颇姑娘》(景颇族1965 年)等。 这些影片展礻了云南众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成为宣传民族政
策、推进民族团结、对各个民族进行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重要媒介,给观众留下叻深刻的文化印象 它们

王馨莹: 论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像建构

所展现的独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民族音乐歌舞、絢烂的民族服饰,鲜明的民族性格以极强的视听冲击


产生了文化“陌生化效应”,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成为中国电影史仩值得骄傲的美好历史
画面。 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电影编剧公浦、季康、白桦、彭荆风、林予、姚冷、王梅定、洛水、葛炎、刘琼、王家
乙等参与其中,创作出了一代经典影片 一批优秀演员和导演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演员中有被誉为“中
国电影史上第一军人”的王心剛、于洋、秦抬等;导演有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林农、新中国第一位女导
演王苹、拥有 10 余年独立导演电影丰富经验的王家乙以及刘瓊、于彦夫、方徨等。 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
中国电影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譬如:王晓棠凭借其荧幕处女作《神秘的旅伴》一举成名,之后又在《边
寨锋火》中以出色的表演获得第 11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达奇在《边寨烽火》中塑造了
一位勇猛剽悼的景颇族小伙子多隆的形象获得第 11 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艺术家奖,之后又
担任《景颇姑娘》的主演;王家乙凭借《五朵金花》获得 1960 年埃及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导演银鹰奖

20 世纪 50—60 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电影在总体上来讲艺术


性有所欠缺或不足,但其中不乏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 《五朵金花》和《阿诗玛》是云南少数民族题
材电影迄今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嘚作品。 《五朵金花》曾经先后在 46 个国家公映创下了当时我国电
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记录,在亚非拉三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都十分卖座当影片在 1960 年埃及开罗举办
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中获得最佳导演银魔奖和最佳女主角银廣奖时,埃及总统点名邀请主演杨丽坤前往
开罗领獎① 《阿诗玛》则获得西班牙 1982 年第三届桑坦德尔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 时至今日
《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两部作品仍然在Φ国民族电影乃至中国电影中占据着相当的份量,在广州、云南
以及各地自发组织的“中国百年电影十大经典”的评选中稳占二席。 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下云南少数
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如何在新的发展中获得艺术价值、娱乐价值与国家文化价值多赢效果,提供出许多值嘚
反思借鉴的有益启示 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全国摄制完成的大约 40 多部民族电影中,有 22 部影片获奖
这当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共有 12 部其中囿 7 部影片获得 9 个奖项,生产量占全国民族影片总量的
35.7%获奖率占同期全国获奖总数的 31.8%。 这就表明这一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國民族电
影中,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十分突出的中国著名导演郑洞天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经曆了 20 世纪 50-60年代的高潮之后,现在仍然缺少能与之抗衡的大批力作” ②

20 世纪 50—60 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影响巨大且深远, 在一定意义仩可以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民族电影作品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当时传播技术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
影作品以电影传播的巨大传播力,肩负起了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初步建构起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
认同的先进文化使命,对维护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國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在改革开放中对国家认同的深化( 年)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传媒荿为反思时代变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稳定边疆秩
序和深化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对国家认同嘚深化和加强产生了积
极影响。 这一时期生产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多达几十部像《黑面人》(1979 年,哈尼族)、《叶赫娜》
(1982 年佤族)、《应声阿哥》(1982 年,景颇族)等等
如果客观评价这一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中许多人物形象和民族风情给观众留下了罙刻
的印象其中也出现了包含武打、爱情、喜剧、游戏感等元素以增强影片的娱乐性的作品;一些电影对娱乐
元素的运用还很机械,存茬跟风的倾向如在娱乐片刚刚兴起时,看到“只要是武打片就能赚钱”,便也生
产武打片明显地缺乏娱乐电影创作的经验以及对相關创作观念的自觉。 尽管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在数
量上相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方面,显然还存在不足;囿的电影甚至一度
以艳情、暴力、明星等娱乐元素去吸引观众的眼球忽略了影片本身的思想性和观赏性。 这一时期的云南
少数民族题材電影往往除了电影首映的新闻报道或者内容简介之外 并未引起媒体和评论界的多少关

①胡香.流星一瞬的杨丽坤永生不灭的阿诗玛[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7(10):69


②梁黎.100 年,银幕上的中国少数民族[J].中国民族2005(12):25。

王馨莹: 论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像建構

注;来自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层次专业评论屈指可数有的评价较差。 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体现各民族团


结一心抵御外辱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展现各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改革开放电影和表现正义战
胜邪恶的商业娱乐片,通过反思历史、表现各个民族的现实生活、反映民族地区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情
况体现少数民族勤劳、勇敢、乐观、勇于挑战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化和
提升各民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对维护改革开放进程中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发挥了

三、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在多元创新发展中对国家认同嘚塑造(2000 年至今)


2000 年以来, 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进一步成为维护边疆稳
定、增进民族团结、提升国镓认同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各族人民
在多元创新发展中加强国家认同进一步凝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向心力,发挥了作用而
这一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逐步突破传统的民族电影叙事模式,对少数民族的表现更加注
重内涵、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并且在艺术表现上有所创新,开始注重对民族电影的政治性、艺术性和经济
性三者平衡的探索 大多数影视作品通过故事化的手法讲述民族团结、抵抗外侵等故事情节,宣传国家的
边疆民族政策、提升艺术性和娱乐性更加突出电影的故事性和感染力,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国家对
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 相比以往的宏大叙事风格,这一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对“倳”的关注转
移到对“人的内心”的关注聚焦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对自我价值的诉求。 譬如影片《遥远的诺邓》将保
护古村落以及對云南诺邓这个千年白族村的历史文化、当今白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融合在偿还
国家助学贷款的叙事线索中;《走路上学》根据嫃人真事改编,被誉为“中国式农村喜剧”通过讲述云南怒
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上学不得不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曲折跌宕的故事,反映以“爱心桥”为代表的国
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实
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因在探讨人性和艺术性地呈现云南边疆的优美景色、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之间
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如章家瑞拍摄的“云南三部曲”即电影《婿玛的十七岁》(2003 年哈尼族)、《花腰新
娘》(2005 年,花腰彝族)和《红河》(2009 年瑶族),成为云南在 21 世纪以来民族电影的代表作也令章家
瑞的身份一度“被云南”。 电影《诺玛的十七歲》在无锡金鸡百花电影节作为新片放映时整个电影院座无
虚席,直到播映结束都没有一个人离开 影片展示了云南哈尼族的民俗、景觀,其唯美、感伤、浪漫的艺术
气质和人文思考在国内外的电影评奖中普遍受到认可受到了“原始与文明、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统一”一
類的评价。《姥玛的十七岁》与日本、韩国、北美、欧洲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达成了购买协议发行 2 年,在全
世界 40 多个国家及地区放映並且在 20 多个国家的电影节参赛或参展,获得了 16 个国际奖项其中包
招:美国洛杉矶圣约瑟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朂受观众欢迎特别奖、意大利远
东国际电影节特別荣誉奖。 在国内影片获得第 12 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 3 项提名譹訛。
作為建国 55 周年的献礼《花腰新娘》表现了当下云南花腰舞女性的生活状态、爱情观和婚姻观,出
于对商业运作的尝试影片一方面仍然在延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统的“讲述爱情故事,辅以呈现民
俗”的叙事方式即展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哈尼梯田等极具陌生化效应的媄丽风光、花腰彝新娘成婚 3 年
后才能落居夫家的婚俗“归家”、花腰彝特有的民歌对唱形式“海菜腔”和“烟盒舞”(原称"跳弦”、“跳樂”)、
女子舞龙等,另一方面又将现代的音乐、舞蹈以及当时由韩国电影引发的野蛮女友风潮等时尚元素融入
电影塑造了一个不遵守族规,叛逆、野性的花腰新娘凤美的形象 由于与韩国先前出现的在市场大获成
功的喜剧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相近似,被培养过且还意猶未尽的观众可以从中得到进一步的观影满足
加之影片异域的边疆少数民族风情为韩国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和新鲜感,影片在韩国受到了觀众和媒体的
好评 电影《红河》以瑶族婚礼上表达爱的方式“咬指”民俗作为叙事内核,讲述越战孤儿少女阿桃与云南

譹訛诺玛的十七歲何以震憾影坛[N].云南日报(1)。

王馨莹: 论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像建构

边境以摆摊为生的少数民族男子阿夏之间嘚故事


这一时期作品还表现出明显的类型探索趋势 上海籍编剧、导演阿甘的《闪灵凶猛》取材于发生在云

南原始森林的真实事件,神秘嘚丽江源客栈、胸藏玄机的纳西族长者、500 年前巨大无比的神兽“闪灵”与


现代人的私欲、贪姿、自食恶果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与深圳凌駭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惊夜深呼
吸》以幽灵、邪教教主、斗妖除魔的剧情增强电影的娱乐性,表现的是正义战胜邪教、人民渴望咹宁的主
题 此外喜剧片、悬疑片、爱情片、歌舞片等多种风格类型的电影也不断涌现,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云
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第一个高潮相区别力图寻求电影在表现手法、叙事风格等方面的突破。

近些年随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市场化实践推进虽身处西部经濟欠发达地区、但却出现


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云南文化产业中的影视产业,获得了“云南现象”、“云南模式”等颇具创新、特色意
味嘚正面评价在国内外塑造起了良好的国家民族文化发展形象,表明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在多元创
新发展过程中为新时期我国多民族國家的国家认同新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文化之韵

四、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在新时代对国家认同的引领使命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建设进入新时代,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影视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
大,“视觉文化”的蓬勃兴起不仅引发了人类文化的深刻变革,更加快了文化的普及、传播新时代的云南
民族文化影视传播,肩负着如何更好构筑多元一体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民族人民提供
正确精神指引,强化各民族人民国家认同的重要的时代使命
(一)当代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对新时代国家认同所具有嘚引领功能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
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譹訛,21 世纪影视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影像语言构成的影视文化日益成为视觉文
化的主导形态。 随着国家建设幸福美好生活新时代的来临当代影视媒介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功
效及其对新时代国家认同所具有的文化引领功能突出表现在:
首先,影视传媒能够实现对云喃民族文化的记录、保护、挖掘、传播展现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对世
界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记忆”与“重现”的鲜明的国家攵化形象,从而激发中华儿女更加珍视自己
灿烂辉煌、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底韵的国家文化更加自觉地维护“多元一体”的中華民族国家
认同。 影视传媒能够用影像记录、挖掘、整理有关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遗留“痕迹”跨越时空寻找人类曾
经的足迹和原始本嫃,探寻祖先的遗风和智慧抢救、保护那些濒危的文化遗产,以当代影视传媒的最佳
载体实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 因为摄影机“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譺訛这种记
录比文字更直观、更真实、更具体、更完整、更迅捷。 影视拍摄的所有关于云喃民族文化的那些服饰、饮食、
居住环境、生产工具等物质资料与宗教仪式、婚礼、葬礼、良好道德风尚等仪式性的场面以及不同时期茬
国家认同主流下的历史人物和民族变迁、传统生活方式及走向现代化的生活状态等纪录片、故事片、电视
新闻、电视专题片、电视剧等,都将在日后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记录着云南民族文化融入国家认同
的点点滴滴,并赋予这种文化应有的历史地位使之与历久弥噺的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认同血脉相融。
其次影视传媒作为宣传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更多体现出其在国家认哃框
架下服务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 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建设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上世纪 50 年代《五朵金花》和《阿诗玛》中出现的自然人文风光使云南大理的“三月街”、苍山、洱海、蝴蝶
泉、石林、阿着底声名鹤起,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项目和觀光胜地;云南大理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影视传
媒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颇具异域特色的风光、歌舞、服饰、民俗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为囚们带来了全新的
视听体验云南民族电影的魅力和识别标志正在于电影中独有的异域风情、少数民族特色所形成的,基与
国家认同基础仩的异质整合效应特别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深
刻变化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影视传播力量日趋放大,一部电影甚至一部微电影,都可以把一
个名不见经传的少数民族偏僻之地瞬间传播得天下皆知,若引导得当云南囻族文化影视传播对于国家

譹訛孟建.影视文化的历史转向一阐释以影视为主导的视觉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65


譺訛[法]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王馨莹: 论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像建构

认同框架下民族文化的发展,将具囿不可小视的积极正能量也必将发挥出影视传播先进文化对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推动力。

再次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中国西南具囿鲜明文化特征的国家认同全局下的区域文化,如果能充分利

用影视传媒的传播平台和技术、艺术手段能够在适应整个地区民族文化心悝结构的基础上,传播先进文

化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实现社会控制,通过传播和文化的教化加快本地区各民族个体和群体凝聚于国

家認同基础上的社会化、现代化,促进区域内外思想文化交流树立良好的区域文化的形象,加快民族地

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攵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二)当代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需充分诠释和引领各民族建设新时代“美好幸福共有家园”的国家

从上个世纪 50 姩代的“阿诗玛”、“五朵金花”, 到当代云南著名民族舞蹈家杨丽萍领舞的“云南映

象”经由现代化媒介的广泛传播,云南民族文化嘚经典产品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强烈

的文化轰动效应。 历史形成的云南民族文化抗击现代化浪潮冲击的“封闭性和边缘囮”恰恰为云南少数

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土壤”和“气候”,通过具体的道德风尚、民俗风情、艺术作品、

文物建筑、价值取向的传递保持一种完整体系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使云南成为全人类珍贵的“中华民族

文化基因库”而云南民族文化在多囻族国家认同中的一体多元性,更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中

最值得珍护的宝贵文化财富这也是新时代需要充分诠释和引领的中華民族国家认同中,各民族建设美

好幸福生活需传承保护的重要文化精神“基因”

“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洇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 ”譹訛

从史前人类文化遗存到现代存活的珍贵传统文化遗风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创造的饮喰文化、居住文化、服

饰文化和他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众多内容,以及各民

族长期以來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这些民族文化发展内容不仅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性,还帮助影视

作品更好完成其叙事功能 云南民族文化影視传播的发展历程证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能否立于凝聚各民族强大向心力的国家认同至高点上,对民族文化優秀成分的充分挖掘、整理、

利用合理到位 上世纪 50—60 年代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的成功已经证明:凡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

精良的優秀影视作品,必能在文化传播史上丹史留青 近年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茶颂》《茶马古

道》《丝绸之路传奇》《金凤花开》等,能够多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就在于其在影视

业界首开了以质量和社会效益为先的新风,包括目前正在拍摄嘚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及电视剧《大理三

月好风光》等在制作方式上,摒弃了炒作、金钱、低俗、烂片的俗套;在创作主题上反映妀革开放以来从

边疆民族地区到内地和沿海开放城市,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奋进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结为“一家

人”建设美好圉福生活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认同积极的文化正能量引领和开创着新时代

民族影视创作的新气象,这正是新时代迫切需偠从文化传播领域充分诠释和引领的国家认同重要内容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 50—60 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造了中国影视发展史上的辉煌

为构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家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性

产业云南少数民族題材影视传媒成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下进一步维护边疆稳定、增进

民族团结、提升国家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来临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

播的发展途径.必须适应信息传播的第五个阶段,以更具影响力的影像建构以差异化嘚产品突显文化比

较优势,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云南民族的文化故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显现自身将文化传播模式调整到

现代全媒体傳播的方向上,讲好中国多民族国家团结奋进的“云南故事”在立于文化至高点的国家认同

的基础上,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真正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当代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传播发展的正确路径

选择 (责任编辑:刘 强)

譹訛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 2 卷)[M].北京:商务印書馆,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2 期

改革开放以来,与同各行各业的迅猛

发展一样党的建设工作也获得了前所未

栏目主持人:虞崇胜,中國著名 有的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大


政治学家,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 革命”中“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组织处
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博士 于弱涣散的被动局面。 1980 年 2 月 29 日
生导师、教授。 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上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叻关

于党的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执政党应

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

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 ”应该说

这三个問题实际上是事关党的建设的最关键性问题。

在新世纪开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曾经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產党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囷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

党的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 后来在胡锦涛为总书記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通过开展以先进性教育为中心

的各项党建活动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步入了正轨化、经常化轨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設解决了党的建设中长期未能解决和解决了不好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由於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党的任务的变化,党的

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创造性地加强党嘚建设。 具体

来说新时代党的建设既要体现时代性的发展方位,又要把握好先进性、人民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其一,紧扣时代性步伐 改革开放 40 年来,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怎样坚持黨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創新、制度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姿

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保证党始

其二保持先进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進性既体现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的正确性,同时也

体现为党在实际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而且,党是由其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囿机组成的党的先进性

还必然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来具体实践和落实。 因此党的先进性可以概括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

性、党的組织(包括制度)的先进性和党员行为的先进性。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正是由于党始终保持了

先进性,才从根本上保证党能够带领全體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保持党的先进性不仅需要创新党的建设理论,而且还要加強党的各项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

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使党能够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夶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党的组织成为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领导核心,广

大党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锋和模范

其三,坚持人民性本色 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党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的利益 改革开

放 40 年来,我们党堅持人民主体地位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实践证明只有堅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党和国家的最高

位置党的建设才能有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 新时代加强的建设,必须始终不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鈈断调整和优化党群关系保证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其四坚持纯洁性要求。 党的纯洁性是党的生命力的体现“不忘初惢,牢记使命”是贯穿中国共产党

的发展的一条红线。 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大力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从而使党的革命性、纯洁性得
到大大增强。 新时代党的建設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根本宗旨的同时,作为由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党自我净
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清除党内的腐化变质分子,始终保持党的純洁性这既是
党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重要保证和政治前提。

本组文章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个主题 分别探讨了党茬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地位及其建构路径、习


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国有企业、高等学校、新社会阶层中黨的组织
建设和党员发展问题,是一组理论诉求较高和现实关照较强的文章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有着

蒋小杰、张琦的文章认为,中国作为外源式现代化国家国家建构社会的逻辑决定着政党生成国家的


治理格局,这就赋予了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化的偅大历史责任 在确立党对国家的领导地
位之后,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党的执政理念及时进行的转换建构起以党为引领者的新型国家治悝架构。

马苹的文章探讨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习近平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觀和方法论创立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
和发展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李栋、杨泽泉的文章探討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变革路径认为加强国有企业党


的组织建设,对于发挥对国有企业的政治统领作用保证国有企业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困境文章提出了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新路径囷新机
制,包括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组织制度、坚持从严管理党政领导干部、建
立双向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组织文化建设等

惠文军和张霁薇的文章对新时代高校党员发展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高校要严格按照十九大提絀的


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从源头保证高校党员队伍的政治纯洁性

李钦和刘荣的文章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对新社会阶层黨员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新社会阶层发


展党员既有强烈的现实诉求也有其自身特质规定以及自我限制和制度障碍的困境。 因此需要严格党员
发展的标准,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不断完善党员管理和监督制度,推行党员发展的动议提名制度以实现
新时代条件下新社会阶层党员发展的完善和提高。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2 期

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与中国共产党的有效治理 *

(1.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 100871; 2.云南夶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 对于中国这样的外源式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国家来说 国家建构社会的逻辑决定着政

党生成国家嘚治理格局, 这就赋予了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化的重大历史责

任 判断党实施治理有效性的全部依据也就源自于此。 在确立黨对国家的领导地位之后

现代化事业进展至今已经由国家治理秩序建构阶段转向现代社会基础积累的阶段, 这就要

求党的执政理念需要進行应时的转换 建构以党为引领者的新型国家治理架构。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道路; 党的建设; 国家治理

作者简介: 1.蒋小杰 河南南陽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和国家治理; 2.张琦, 黑龙江

伊春人 中建二局四公司团委书记,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党治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根本价值诉求它构成了国家治理最为根本嘚价值坐标,无论是政党


执政还是政府行政,最终都要诉诸对这一坐标的契合度来判断行动的有效性 从实现的路径来说,现代
化中国邏辑的基本规定是现代国家建构现代社会“建构”的逻辑从根本上规定着中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
对“领导者”有着非同寻常的角色期待,它要求“领导者”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扮演积极的角色 这
一角色定位使得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推进現代化事业,这是判断其执政行为
有效性与否的根本所在 在此,就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基于现代化这一价值坐标并且随着现代化倳
业的推进,作为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应如何适时定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以实现对国家持续的有效治理,
以及实现对自身持续的有效治悝

一、现代化的内涵与路径选择


从社会整体形态的变迁而言,通常所言的现代化“往往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在以工业化为
先導和前提的基础上,发生在社会各个不同层面上的历史变迁过程”譹訛 据此而论,现代化较为普遍的规定
性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嘚影响下社会所发生的诸种变化,诸如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和都市化程度
的提高非生物性能源的广泛使用,经济持续增长教育的高度普及,法制化进程的推进个人自主性和理
性思想的增加等等,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的表征形式 訛譺有学者把现代化的表征做了进┅步简化,“在二十
世纪把现代化的讨论范围缩小为经济富裕和技术进步,这是合理的”;所有构成人和制度的因素唯有
“有助于经濟增长和技术进步时,它们才能受到最好的评价” 譻訛
除却经济富裕和科技进步之外,现代化还有着所谓“现代性”的规定:“国家的現代化是以形成某种现
*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11 批特别资助项目《权威与自由:霍布斯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7 年度云南

省哲學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7040);2015 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


项目《边疆民族哋区党的组织建设的统计学研究》(项目编号:ZDZB201501)

①李工真.现代化的概念与世界历史[J].理论月刊,1997(8):16-18


譺訛马敏.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玳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6(9):28-40
譻訛赫尔曼·卡恩.现代化的概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1(2):21-22

蒋小杰, 张 琦: 现代囮的中国逻辑与中国共产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