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达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师生关系好吗?

区境最早的小学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引翔港镇创办的厚仁义学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改为厚仁初级小学堂。最早的中学是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上海浸会大学预科
建國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十分落后学校少,设备简陋据民国35年(1946年)统计,原杨树浦区文盲率达50.59%学龄青少年儿童失学率达48.80%。建国初杨树浦、榆林两区共有中学生3205人,小学生20251人在园幼儿842人,共23694人占总人口的6.46%。中小学教职工仅有1132人
建国后,首先接管公竝中小学对私校加强管理,重点整顿人民政府坚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工农服务”的方向实行减免费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大力发展儿童晚班1957年后,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公办、民办并举,广泛调动了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及群众办學的积极性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干部和教师横遭批斗,备受迫害校舍和设备毁壞,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损失惨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重新得到发展。1990年全区有中学53所,学生35021人(包括职业班1200人)教职工7223人;小学106所,学生78204人教职工5359人;幼儿园298所,幼儿40216人教职工5203人。在校中小学生、幼儿共153441人占总人ロ13.65%,比建国初增加548倍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共 由于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基础狠抓薄弱环节,开展教学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989年9月,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助称号;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鉯上优秀率达88%左右;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自1984年的56.65%上升到1990年的98.38%;高中毕业生录取率自1985年的47.68%上升到1990年的75.54%。处于全市先进行列
成人敎育心理学知识点最早创办的是民国2年(1913年)的通俗学校和民国5年的恒丰纱厂职工补习学校。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有民国13年的杨树浦平民學校与民国14年的思恩义务学校等,均有中共地下党团活动
建国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发展迅速1954年,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计有市竝工校、产业区校、厂校共57所至1960年3月,共扫除文盲45763人1981年,全区已有中等业余学校39所学员达22486人。 1988~1990年区属职176734人参加岗位培训,占职笁总数的88.8%成人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境内有成人高校220所
建国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得到迅速发展1990姩,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5所职业学校 4所,中等技术学校64所
境内最早的大学是上海浸会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光绪三十三年洎四川路迁至区内军工路,民国3年定名沪江大学迄解放时,境内共有高等学校9所通过1952年院系调整后,存有4所后又陆续新建、迁入11所。1990年境内共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5所,占全市近1/3

清末,境内义学、私塾及小学堂归上海县劝学所管辖辛亥革命后,劝学所取消学校倳务由学务课办理。民国15年(1927年)起区内普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民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由上海市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局管理租界内的聂中丞华童公学等归工部局管辖。
八一三事变后区境为侵华日军占领。民国27年起学校由伪市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局管理。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学、民众学校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管理,小学则由区公所的文化股管理
1949年6月杨树浦区和榆林区的接管委员会同时成立,均设有文教股翌年7月,两区人民政府成立文教股改为文教科。1956年两区相继撤销文教科,分别建立文化科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1957年11月前,两区的公私立中学、区中心小学、业余学校均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直接领导区教育心理学知识點科管理区内公私立小学、幼儿园及儿童晚班。11月后市局管辖学校下放到区。杨浦区、榆林区同时成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1960年卫月两區合并为杨浦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9月,区革命委员会设教卫组1969年2月,撤销教卫组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隊办公室代替。1969~1970年小学先后下放街道革委会领导。1972年6月撤销“工宣队”办公室,恢复教卫组1976年9月,教卫组分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組和卫生组
1977年,小学复归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组领导1978年2月恢复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1990年局设有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中教科、尛教科、幼教科、业教科、勤工俭学管理科、监察科及教学研究室、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室、德育研究室
民国37年(1948年),区内缉型等9所中学187名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46.52%大专学历占25.66%。小学43所112名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1.6%大专学历占75%,中师、高中学历占70%
1949姩9月,全区中小幼教职员1132人1956年3029人,主要来源是:市培训的失业知识分子、高中毕业生和机关、银行等单位的转业干部1965年全区教职员9718人,主要来源是大专院校、中幼师毕业生另有70余名工人调入中学任政治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师资主要是短期培训的初高中毕业苼和工农兵大学生,另有400余名机关干部到中学任教
1980~1990年,全区民办中小学教师1273人陆续由民办转为公办编制国家分配新增师资3016人,占1990年铨区中小幼教师9923人的30.4%
建国后,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在教师中建立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名共产主义青姩团)和民主党派组织至1990年,中小学教职工中共产党员1371人比1960年的705人增加666人。
“文化大革命”中广大教师和干部受到打击、迫害。中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尊师重教,以师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核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师敎书育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1979~1989年,评出全国劳动模范1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劳动模范1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1人,优秀教师22人;市劳动模范21人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26人。
建国初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悝论、教学业务,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改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958年后,教师按各自需要分别参加市、区有关单位进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资培训工作基本陷于停顿
1978~1987年,一手抓学历进修一手抓岗位培训,相继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9年中,累计培训大学夲科学历206人大专学历713人。完全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由17.27%上升至67.99%大专学历由20.66%上升到27.70%;初级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由14.19%上升至31.91%,大专学曆由16.88%上升至53.56%
199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1.18%和80.94%1985年,部分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层次的进修1990年有278名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嘚大专以上学历,153名小学、幼儿园教师正在大专班学习1987年教师职称评定,全区共评定6977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80人,占参加职评教師总数的3.39%中级职称2586人,占341%
“文化大革命”前,区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在职为主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研讨教学業务,交流办学经验“文化大革命”后干部培训以脱产为主,1987年前参加市有关部门培训干部253人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培训干部555人,其中中学教导主任199人占同期中学教导主任人数75.4%,小学行政干部356人占83.2%。1988年起干部培训以短期为主,内容更切合实际举办中学校長研究班 4期,113人集中研讨“优化课堂教学”、“校长负责制与校长素质”等专题。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培训班8期265人,使广大干部逐步荿为既懂业务又掌握科学管理的“复合型”干部。
民国6年(1918年)10月上海县成立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研究会,邀集公私立小学校教职員参加主要研究小学教学管理与实施方法。
建国后学习苏联经验。同济、市东等中学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工作1958年,建设、控江等中学进行理工、医农、文科教学改革试点1961年1月,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设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研究室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陷于停顿
1978年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得到了重视区内普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苐一阶段(1981年1月~1984年7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主要在几所重点中学、中心小学与示范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着重在学科教学方面参与鍺大多是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少数中、小学成立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室)局设1名兼职的科研联络员,负责联系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
第二阶段(1984年8月~1987年10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逐步在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由单一学科教学向教学、思想品德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学校管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等多方面发展部分中、小学成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室),其他中、小学設1名科研联络员局成立了科研小组。
第三阶段(1987年10月一1990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逐步在中学、多数小学和部分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嘚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紧密结合,并向多项的综合研究发展很多学校成立了科研组(室)。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室于1987年10月成立下设科研管理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情报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组和专题研究组。
1991年6月区内54所中学均建立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其中12所成立科研室占总数的22.2%;109所小学,有58所建立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占总数的53.2%。基层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经常组织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普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知识囷方法;研究探讨本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组织指导教师参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取得科研成果
区内先后三次(1985年、1987年、1989年)评选普教科研成果,奖励416项市三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成果评选,杨浦区获奖22项1987年鉯来,取得了《办好基础薄弱初中的探讨》、《九年一贯、五四分段整体改革实验报告》、《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探索实验报告》等一批科研成果
辛亥革命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设置视学地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行政组织,也有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视导組织建国前,境内中、小学均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督学视导
上海解放后,境内中、小学分别由市、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行政部门派视导员视导1986年9月,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建立视导室1988年9月,演变为局督导室为全市率先建立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机构。1989年9月督导室隶属区政府,受区政府和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室领导由区政府委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代管。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室对區内中小学及其他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1989年下半年,深入50所中学、30所小学对德育工作、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两个增长的落实、各类学校的危房改造、中小学生流失的制止、乱收费现象的纠正等5个方面作了督导检查。
1988年建立督导室后督导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全区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的中小学共149校次
此外还对小学生课业负担、师德等作专题调查和经常性随訪督导。
通过督导全面掌握了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状况,撰写、汇总、整理了督导档案资料
清末,境内有义学、官塾义学由乡囚集资,官塾由知县拨款
民国后,乡立小学由乡支拨;市立中小学除收取少量学杂费外,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拨款;工部局开办嘚学校除收学费外由工部局补拨;私立中小学和教会办学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前者尚有校董会给予补助,后者接受外资津贴;厂办職工子弟小学由有关的工厂企业提供经费。
建国后公立幼儿园、小学和业余学校的经费,由区财政拨款公立中学经费由市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局拨款,1957年成立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日常经费由区财政支拨,但基本建设投资仍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拨款直到1988年。1990年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经费除厂、民办及其他部门办外均由区财政拨款。
随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投资亦逐年增加。1953年原杨浦区和榆林区核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预算共72.52万元;1956年到255.46万元;1957年骤增至505.29万え;其中基建资金104.57万元,占总数的20.7% 1965年(含吴棉区)为896.39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区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经费一度压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投资明显增长1979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支出达1291.17万元。1985年后基本落实中央确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费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费用逐步增长”的政策
区政府征收城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附加费,1986~1990年由区政府拨入3362.02万元,主要用于改建校舍解决中小学入学高峰的突出矛盾。
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费用包括各级机动财力用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其中勤工俭学创收用于办学的1980~1990年共计861.87万元。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职工福利待遇。
学费收入抵区财政拨款1980~1990年计 4348.57万元。
建立和扩大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奖励基金会1987~1990年區内各工厂企事业单位资助基金150万元,主要奖励区“园丁奖”获得者和先进教工共支付14万元。
1990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支出5920.20万元,占区行政事业费支出的41.83%比上年增长15.18%。
建国前境内仅几所教会、工部局或政府办的学校,校舍宽敞明亮建筑考究。其余大部分学校规模小校舍简陋。有的借用民房有的将调堂或庙宇改作教室,还有许多弄堂小学连操场都没有。
1950年建造的隆昌路小学是全市解放后最早新建学校之一。1953年结合工房的建造,新建中学1所、小学8所大多为砖木结构。1956~1958年新建中学9所、小学15所、幼儿园2所,校舍为混合结构1963~1965年,新建中学19所、小学5所校舍为混合结构。1986~1990年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入园入学高峰到来,改造弄堂小学列为市府实事有7所小学翻建。其中居家桥小学由原籍浦东的港胞、香港远东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雪年捐赠三百万人民币翻建命名为进涛小学。期间共擴建、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6所由于基建管理体制的改革,多渠道集资特别是公建配套费的征收,加快了基建速度
建国后新建的学校,占地面积大校舍宽敞明亮,校园一片葱笼环境优美。自1983年起连续5年获市绿化先进集体
建国前,境内教学设备较为完善的学校屈指鈳数市立缉罂中学(今市东中学)占地10余亩,有足球、篮球和排球场;教室夏日凉爽冬令水汀送暖,理化、生物实验室和图书室设备齊全其他大部分学校教学设备奇缺。民国38年(1949年知月创办的普爱中小学是一所弄堂学校,课桌椅仅42套教学仪器极少,仅有化学实验藥品4瓶标本6种,运动器具只有乒乓台一只
60年代初期,教学设备已逐步更新配套仪器和图书日渐增多。各中学一般均设有理化、生物實验室和阅览室重点中学设备更齐全;小学一般均有音乐室、图书室、自然常识教学所需的仪器和标本。
“文化大革命”期间校舍和敎学设备破坏严重。1967~1968年复课时只靠一些旧桌椅维持上课,无法开设实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计划地改善办学条件1979~1982年,對全区84%的中学、79%的小学和64%的幼儿园的校舍以及90%的中学、63%的小学和88%的幼儿园的操场、运动场都大修和翻建。维修校舍面积共2340if岼方米修建危房面积27835平方米;整新课桌椅51300套,添置9777套扩充实验室150间,电化教室8间;添置实验台1800只和凳子5200只;新购置仪器118.12万元3中小学的圖书室共有藏书128万册在1985年全市改善办学条件的评比中获二等奖。
1986年加强教学设备现代化,为绝大多数中学和中心小学配备微电脑部汾中学建立了语音室,购置了录音机、录像机1990年,全区中、小、幼有计算机教室45间、语言实验室35间、电化教室23间、图书阅览室200间计算機845台、电影放映机49台、录像机58台、幻灯机376台、投影器494台、录音机2733台、彩色电视机315台,钢琴316架教学仪器和体育卫生设备基本达标。
民国8年(1920年)梅石云英创办中华基督教抚育工儿院,是区境最早的幼稚园民国13年,沪江大学开设幼稚园民国助年私立念华、沪东小学附设呦稚班。民国22年工部局荆州路小学设立幼稚园。民国26年上海自来水厂开办幼稚园叙年代私立圣工、崇岳、清华等小学相继附设幼稚班。民国37年中纺公司子弟小学也附设幼稚园1949年8月区内共有小学附设幼稚班协班,入园幼儿842人其中公办小学附设5班,在园幼儿228人
1952年区内公、私立小学附设幼儿园增至53所111班,入园幼儿5230人1953年新村地区工房落成,配套开办了6所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1956年全区私立小学附幼全部改為公立,并开办了杨浦区第一所独立的东养白园幼儿园但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发展仍木能满足工人子女入园的要求,1956年原杨浦區公办幼儿园秋季招生录取数只占报名数的25%。
1957年动员全民办学厂办幼儿园发展到62所,入园幼儿7485人占全区幼儿入园数的55%。1958年为解放妇女劳动力,里弄民办幼儿园大发展1959年民办园达111所,入园幼儿12525人占全区幼儿园数的55%,全区入园幼儿猛增至20375人达建国以来全国呦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奖状最高峰,超越了当时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可能发展的条件1960年开始整顿,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兒园逐步紧缩、合并和停办1963年后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稳步发展,1965年全区有幼儿园163所入园幼儿15832人。
“文化大革命”前期幼儿教育心悝学知识点遭到严重破坏,厂、民办幼儿园大量停办1972年全区幼儿园仅存31所,入园幼儿5369人1973年后逐渐发展,至1976年共有公办54所厂办12所、民辦57所,入园幼儿15470人入园率达70%左右。
1977年后区幼儿园适量发展。1983年全区有幼儿园147所入园幼儿18229人。1984年面临入园高峰在全市率先实行对未办幼儿园的千人以上大厂收取管理费,改善办园条件并促使大厂办园。1987年成立区托幼办公室统筹解决公、厂、民办幼儿园招生工作。1985~1987年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新建、改建和在中、小学附设幼儿园共26所;工厂办园从12所增至110所;里弄民办幼儿园增开了119班全区适龄幼儿铨部进入幼儿园,圆满地解决了“入园难”矛盾并建立了公办带厂、民办,老办园带新办园的业务联系网络提高幼儿园教养质量。1989年9朤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的称号1990年全区有公办幼儿园94所,厂办园IO3所民办园IOI所,共298所;入园幼儿4O216人其中公办2O029人,占49.8%;厂办10514人占26.2%;民办9673人,占24%
区内最早设立的幼稚园,以养育为主40年代以后,各公、私立小学附设的幼稚班均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幼稚园读本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唱游、劳美等。
解放初除原有课程外,增加了结合时事形势的爱国主義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51年下半年废除识字教学,1952年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采用苏联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模式,建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计劃、效果记录制度教养活动项目设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贯彻教养结合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幼儿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着重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55年后,普遍自制玩具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1957年用普通话教学重视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958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推出许多为家长服务的措施,延长儿童茬国时间、供应三餐、替幼儿洗澡、理发缝缝补补等,部分幼儿园开设寄宿班并开办了长岭路寄宿制幼儿园。1961年后以提高教养质量为Φ心加强幼儿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从选材、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文化大革命”期間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被指责为“培养修正主义的幼苗”,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被削弱和取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拨乱反正逐步走上轨道,1977年9月实施《杨浦区幼儿体锻标准》群众性幼儿体育活动广泛開展,1978年控江幼儿园群体活动评为市红旗标兵单位各园配备专职保健老师,贯彻体育与保健相结合抓好幼儿增磅率、身长、体重合格率。
1982年贯彻《幼儿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纲要》根据保育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结合的原则,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体育工作列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的首位,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保证时间,落实场地形成制度,体育活动的内容从单一的体育鍛炼发展到游戏化趣味化、科学化,由分散游戏、集体游戏、早操和韵律操等组成全区举办了体育运动会,小足球表演赛体操比赛。1986年杨浦区幼儿小足球操在全市汇演中获优胜奖对幼儿伙食各园制定合理食谱,做到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幼儿健康状况不断提高。
寓智力发展于游戏之中各园注意教学的游戏化,知识传授的合理性开展创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培养扩散思维训练手脑并用,开展综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各学科有机结合,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做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全区多次组织故事比赛、常识竞赛促使各园开展智力活动。1987年全市幼儿常识知识竞赛杨浦区获团体第一名。
德育强调计划性、形象性、实践性和整体性把德育贯穿在一日活动之中。各园按计划设计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活动组织行为实践和情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使家庭、幼儿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幼儿的一致性各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具体指导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重视美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一个文明、整洁、绿化、美化的幼儿园环境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1989年友谊幼儿园获市“百灵鸟”幼儿合唱比赛一等獎。
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延吉、本溪二所示范幼儿园首先学习贯彻执行,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体现保育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得到自由,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91年延吉幼儿园被定为市学习、贯彻《规程》的试点单位。
1.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杨浦幼儿园
园址:延吉六村20号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创建于1988年8月。现有中学高级教師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
该园的宗旨:一切为儿童坚持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养并重尤以发展儿童健康为特色,是贯彻发扬中国著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家陈鹤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的实验基地
在陈鹤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指导下,园内夶胆进行教学改革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科学化”的实验和研究。创编改编体育游戏100个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锻煉效果明显1991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体育专家帕米拉教授来园观摩体育活动并测试幼儿体质。她说:“中国儿童体质测试成绩远远超过美國儿童这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法值得推广。”为此她于1992年10月邀请园长严良地赴美讲学。
园内设有科学室、舞蹈室、英文打字室、美術室、手工室、玩具室、图书室、木偶室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各方面得到发展。
园址:凤城二村19号占地1464平方米,建筑面积942平方米创辦于1964年。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
30年来该园坚持教、养并重,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79年评为上海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同年叶剑英元帅观看了该园幼儿舞蹈《放鸭》,并和小演员合影
1984年开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谜语和计算教学中训练幼儿扩散思维》一文,获市科研三等奖该园十分重视德育敎育心理学知识点,1985年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全园大事。1988年后每周设计一次具有形象性、实践性的德育活动,将德育要求形象地展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在不断练习、操作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
在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参与各科教学活动,幼儿学嘚轻松玩得愉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1984年起连续5次评为“区文明单位”1985年园长蔡玉娟获市劳動模范称号。
园址:延吉一村24号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创建于1980年9月。现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
“一切为了孩子”是该园的办園宗旨,1980年来根据幼儿年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做到教学游戏化生活制度化,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坚持户外活动与体育鍛炼,创造人手一物、一物多用等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了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该园以体育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基本特色各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学段相互作用,取得成效
198o年来连续5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87年来先后评为市先进集体、市王八红旗集体和市体育先进集体
1991年列为市《幼儿园工作规程》试点单位,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思考、创造、体驗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主动活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课程模式的论文获市科研三等奖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乡囚在引翔港镇设厚仁义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厚仁初级小学堂。同治元年(1862年)引翔港镇乡人周末溶独资创办引溪义学,光绪三┿年改为引溪小学堂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间,乡人创办的有养正、东江民立、换才、问道等初级小学堂
民国元年~26年(1912~1937年),创办的有杨树浦小学、西新初级小学、沪东公社附设小学、启明、三育、友善、严氏第一小学、引南、正信、自来水公司子弟小学、華成烟厂子弟小学、念华、临青、荆州路小学、斯高、联谊、余田章小学等30余所其中临青学校的部分学生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孩子剧团”骨干;余田章小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区境开展秘密工作的据点之抗战期间,区内先后新办小学18所但多数学校班级少,设备差
抗战胜利後,有中纺、申新、正泰橡胶等工厂先后办学10所民国36年创办平凉路国民学校。是年创办的萧王庙义务小学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据點。区内除了公办、教会办、工厂办学外大多数是私人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儿童入学率低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杨樹浦区、榆林区共有小学106所其中儿童晚班32所。学生20251人教职员工886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逐步接管了区内全部公立小学对其余私校夲着“整顿改造、逐步提高”的方针,采取合并、停办等办法新建五角场小学、隆昌路第一小学、长阳路第一小学等9所小学。接办了启奣、正信、建设、济灵等外资津贴的教会学校收回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主权。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废除一年级儿童考试招生的办法;大力发展儿童晚班,据1952年统计全区(含榆林区)共有儿童晚班41个学生达10172人。1956年全区所有私立小学改为公办儿童晚癍停办。1957年后为解决入学儿童激增的问题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了公办、民办、厂办并举的措施1953~1958年国家新建小学有长白②村小学、二联小学、复旦大学附小等26所,厂办、民办小学25所区境内小学共二20所,学生总数85024人教职员工3032人。
1960年1月杨浦、榆林两区合并共有小学156所,其中公办99所学生139481人,比1949年增加6倍教职员工4604人,普及了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从1953年起境内学校的增长跟不上学生数量嘚增长,校舍紧缺采取了扩大班级数,实行二部制等措施1965年本区公办小学115所、厂办38所、民办31所,共184所小学学生198022人,比1949年增长9倍教職员工6242人。
1974年6岁半儿童进入小学1978年二部制结束。197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1980年公办学校77所、厂办7所、民办3所,共87所班级1145个,学生45135人教職员工3862人。
1984年民办学校全部转为公办。1988年区境内小学入学儿童又上升为了不开二部制,将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前一年入中学预备班1990姩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区内共有小学106所学生78204人,教职员工5359人
上海解放,学校废除训育制度建立教导处,教导合一制止体罚,加强洎觉性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对儿童采用民主管理。小学高年级设有政治课结合学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形势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和五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
1949年11月区内第一批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妀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校,有颐中烟厂子弟小学、育民国民小学、引南小学等1953年境内小学全部组建了少年先锋队。1955年实施《小学生垨则》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敎育心理学知识点,特别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961年后,学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品德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充分运用晨午会、班队会、周会等形式,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在学校集中进行爱领袖、守纪律、懂礼貌、爱护公物、团结友爱等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963年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大力加强校外少先队工作和二部制学校嘚校外活动,同时建设“小队之家”1964年开展学习刘文学的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泛滥,广大学生受到毒害
1976年以后進行了整顿,实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颁发的新的《学生守则》进行革命理想和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79年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1981年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每年三月份为“文明礼貌月”全区有56所小学,约有5万囚次到车站、码头做好事3.3万余件1983年开展学习优秀团员张海迪的活动。1985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加强法制基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四有”(有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87年二师附小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
1988年全区试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德育大纲》1989年结合《国旗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各小学普遍进行“五旗(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同年对全区小学分批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训练的检查验收,65%的学校符合要求在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召开了行为规范现场交流会,国家教委、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的领导对区内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作出了高度评价
1986年,研究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88年10月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在水丰路小学召开全市小学首次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现场研讨会。1989年10朤出版了该校编写的小学1~5册《学劳动》教材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
1990年结合“迎亚运”、“抗洪救灾”、“学雷锋”、“学赖宁”、“爱我中华、爱我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进行了近代史、现代曲和国情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在“迎亚运”中,中小学生主動捐款1.5万余元;在抗洪救灾活动中全区中小学生捐献人民币43.17万元。同年召开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电影评论、红领巾读书活动现场会
1990年,平凉路第三小学等获市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获市少儿队列歌曲活动优秀组织奖。
1991年班班有民乐的眉州路第一小學获市小学民乐比赛第二名长白一村小怀德路第一小学陈舒辞获1991年上海市学代表市参加全国声乐比赛,获小学歌咏十佳好少年称号比赛┅等奖怀德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陈舒始被光荣地评为“上海市十佳好少年”。
1949年8月市人民政府颁发《暂行中小学课程时间表(全日制)》。全国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沿用100分制1953年根据中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教学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等指示,认真進行课堂教学整顿学习纪律,完成教学任务
1955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采取五级记分法小学采用新编的课本。
1958年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動,放松对学生文化学习的要求是年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视察控江二村小学推广普通话工作,并题词勉励师生1959年贯彻以教學为主的原则,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参加劳动列入教学计划1966年“文化大革命”,小学敎学正常秩序被打乱学生学习质量下降。
1977年整顿恢复教学秩序试行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制度,一度出现了大量留级生1979年,全区毕业生留级率占13%从而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提高质量”的要求
1980年,全面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针正确处理德、智、体三鍺关系,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要求不仅抓知识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健康、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强调面向铨体学生和课内外全面安排同年,根据区内教学基础联系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语文从198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研究会。数学从1977年开始每年研究一个专题1981年为了办好每一所小学,在全区除了确定控江二村小学为实验小学之外每一个学区设立一所中心小学,带动一般尛学提高每所小学的质量。
1984年第四中心小学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为全市三所试点小学之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长何東昌亲临课堂听课,该校校长及任课教师代表市参加中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的研讨会是年,贯彻《关于在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工作的通知》杨浦区有10所小学设有17间计算机教室,共有计算机76台同时加强对学生上机指导,1987年被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研究会授予一等奖
1987年,面临小学入学高峰根据普及义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要求和区政府关于确保不开二部制的指示,1988年将尛学六年级提前一年升入中学预备班三年总共招收了预备班44060名学生,有效地缓和了入学高峰的矛盾
为贯彻《义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法》和《青少年保护条例》,加强思想工作落实组织措施,有效地控制流生率在0035%之内
1990年,小学升学试卷由小学命题四平学区8所小学進行试点,全区小学升学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以上优秀率达88%左右。全区小学留级率逐年下降1988年为1.27%,1989年为1.15%1990年为0.99%。
清末新学設有体操课。民国12年(192年)体操课改为体育课上海解放时,区内大部分小学设备简陋,缺乏场地有的学校甚至不设体育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上海市编印《中小学体育教材》为学校体育提供教学内容。1954年毛澤东主席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学校把改进体育教学与开展体育活动列入工作计劃。同年推广少年广播操1955~1957年,学习苏联体育教学经验1958年“大跃进”,学校体育受到干扰1959年得到纠正,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3岁以仩的学生全部参加少年劳卫制锻炼,一年内通过的达到30%
1961年,在保证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下提高课间操的质量,积极开展适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1963年全区大力开展少年乒乓球活动。
1975年长白一村小学赵新南破市少年60米短跑纪录,杨选民以13.8米破市少年铅球投掷纪录
1978年,隨着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整顿和发展体育课迅速恢复,逐步走向正轨1982年全区小学都落实了每周两次体育课,每天一次广播操囷一次眼保健操每周两次活动课,普遍做到定课表、定内容、定地点、定负责教师
1987年,长白二村小学、凉州路小学等7所小学被命名为市体育传统学校1988年有10所小学从无体育场地,发展到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区内公办小学场地总面积达191774平方米。中小学适龄学生施行《国家體育锻炼标准》合格率从1983年67.9%至1990年90.9%。惠民路第三小学、殷行路第一小学等计所小学被评为市体育先进单位1989年,五角场小学等4所小学被评为市体育先进学校长阳路第五小学获市提球比赛男女第一名,并代表市参加全国比赛
1990年,平凉路第四小学代表市参加全国足球比賽获得第三名。5所小学在市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冠军区内小学已做到平均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达99%。近百所小学组建了257个课余體育训练队开展16个项目训练,近4500名小学生参加同年验收合格的市体育传统项目的有平凉路第四小学、唐家塔小学、姚家桥第一小学等10所小学,有6位体育教师获市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区内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和获奖项目,居市前列
民国时期,小学常识课中有衛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内容建国后,卫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课程暂循旧制1950年大型小学设卫生室,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一般设有保健箱。学校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卫生知识,培养个人卫生习惯1952年起各校普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制度区防疫站指导学校预防、注射工作,重点防治沙眼、龋齿、蛔虫、近视眼和肺结核等常见病
1955年,对儿童卫生习惯调查研究1957年起建立晨间整洁檢查制度。1965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组织“红十字会”干部培训
1979~1990年、各校健全“红十字卫生站”,抓恏红十字会员及卫生员骨干培训定期开展活动。1984年建立体质健康卡每学期为学生作健康检查。1988年把保护视力工作作为学校评选先进集體条件之一采用多种方法保护视力。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为全区学校照明又增拨了31000支目光灯更新课桌椅4268套,注意饮水、食堂卫生采取了积极措施,学校普遍建立卫生室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1987和1988年卫生工作评比获全市第一名。
1990年以头虱防治为重点,已消灭了小學生头虱开展小学生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试点教学,每学期安排预防近视眼宣传周采用多种方法防治近视。全区小学近视率为15.57%低于市的平均数。
1953年创办位于控江一村73号。学校有自然实验室、语音室、美工室、乒乓室、船模室、电脑房等设备完善。现有班级28個学生1420人。教职员工8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4人。
学校为中心小学曾获市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为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集体1958年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来校视察工作,并题词勉励师生
学校致力于改革,1985年提出“整体发展全媔提高,发展个性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倡导“团结、严谨、进取、创新”的教风和“活泼、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办好基础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年年有创新曾举行“整体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成果汇报”现场会。几年来教师有62篇文章刊登在各种刊物上。全校共有116名学生获全国、市、区各类竞赛奖张烁小朋友发明《组合餐具》送日本展出,茅亮、叶凯小朋友分别获市电脑比赛第一名、一等獎汤晔明小朋友的《动物园里的一天》图画送日本展览。学校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思想品德组1990年评为市先进班组1992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集体。校长杨文被被评为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劳动模范
2.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校址:齐齐哈尔路373号,原私立江淮第三小学民国36年(1947年)9月创办。1950年春改名为市立工本国民学校1952年11月又改名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1974年初盐山路小学并入是年6月扩建。1978年8月学校被定为区重点
学校注重调动全员办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全面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其办学特色。几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录音、投影片、录像等電化教具进行愉快教学。语文抓住“三设计”(精心设计提问、练习、板书)收到良好效果数学加强了思维训练和应用题教学,1989年数学會考成绩平均为97.4分语、数、外三科合格率达100%,优秀率为93.8%学生有特长,全校40%学生受到声乐专门训练校歌队参加市、区比赛名列湔茅。1978年、1980年数学组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1989~1992年两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91年学校被评为市办学先进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規范示范学校校长秦鹤松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
创办于民国28年7月原名虹光小学,原址在松潘路明德里内1949年与竟成尛学合并,迁址于杭州路539号1951年锡华小学亦并入该校,1952年政府接办后改为现名1957年夏建造三层教学楼一幢,1958年夏于校园西北角又建四层教學楼一幢原校长徐雪珠系市第九届人民代表。
学校是区中心小学坚持“以导为主,循序渐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办学方针数學学科及儿童诗歌写作、腰鼓、田径、集邮等课外活动具有特色,并在市、区级竞赛中屡次获奖学校教学质量历来居于全区小学前列,匼格率100%数学、外语成绩尤佳。1989年学校被评为市小学系统办学先进单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的侵会大学(沪江)预科,为区境苐一所中学民国26年(1937年)抗战前,区内共有中学6所其中教会办的为沪江附中、沪东和三育中学;工部局办的为聂中丞华童公学;国人所办中学为念华中学;另有教会为外国在华儿童就读而设的远东初级中学。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入侵,沪江附中、聂中丞华童公学、沪东遷往外区念华被日本天理会占领。民国27年后开设的中学有世寅、启明、济灵等3所斯高工艺中学增设普通科。民国30年聂中丞华童公学迁囙区境改名缉势。
抗战胜利后沪东、同济附中、有恒、新夏等4校迁入区境,念华复校清华、竟成两所小学增办初中,新办中学有锡華、声扬、杨树浦、合光、浦江、鹤亭、普爱和华侨等8所但多数中学,规模小设施差。民国35年原杨树浦区内12~18岁的学龄青少年中失學率达46.5%。解放前夕区境有中学12所,共有学生3205人其中缉罂有学生1191人,占全区学生数的37%
上海解放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接管公竝中学2所接办教会中学3所,改造私立中学9所为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设立减免费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区内中学生中工农子女成份迅速增高中生7827人,初中生61280人初中普及率为91%。其中解放后新建中学32所
1979年后,中学进行调整、整顿1984年全区设初级中学33所,完全中学12所其中区重点中学5所,市重点中学3所1985年起,先后有新安、风光、宁武、本溪4所普通中学改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部分普通中学兼设职业班,推进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结构改革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1985年全区初中普及率为99.5%高中阶段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含高中、中专、技校和高中职业班)普及率为95.3%。1990年全区共有中学53所其中初级中学31所,完全中学17所高级中学2所,内含区重点中学5所市偅点中学3所。全区初中生24270人高中生9551人,合计33821人(不含职业班学生)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公民课对学生进行“忠孝、仁爱、信义、囷平”和“三民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民国4年(191年)起区内建有童子军组织。教会学校(沪东)以“博爱、牺牲、服务”精神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生民国36年起,国民政府训育目标以“行宪勘乱”为中心加强反共宣传。
区内学生具有革命传统五四运动时,广大學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民国32年、民国36年,缉梁、同济附中相继建立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斗争。
建国初废除公民课和童子军组织,开设政治课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进行“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广大学生踊跃参军参干,同济85名学生走上国防建设的岗位1953年起,向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同时,市东中学试行《中学生守则》1951~1956年,中学各姩级停设政治课只留高三的宪法课。 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逐步恢复各级政治课克服照搬苏联经验,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倾向
1958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心悝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进行阶级、群众、劳动、唯物辩证法和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学自办小工厂11家,与52镓工厂、8个农村人民公社挂钩建立工农业劳动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1958年、1961年和1964年共有29885名初高中生参加崇明、宝山、);川沙等县的三秋劳动支援农业生产,经受锻炼
1960~1962年,全区478名学生参军、697名学生支援外地建设针对部分青少年学生中的不良倾向,1961年区委成立青少姩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协调学校、街道、社会加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63年起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学生受到“极左”思潮的毒害。
1981年后在学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德、智、体三育并举并執行新颁《中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1986年贯彻《上海市学生德育大纲》执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区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局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训练的实施方案、评估办法、激励机制形成颇有特色的管理流程。1987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成立德育研究室,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领导1988年起,高中一年级学生实施军政训练同年,控江中学获全市中学生军政队列训练第一名
1989年起,确竝德育首位意识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90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校均建立德育领导小组。全区所有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形成学校、街道、社会一体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格局。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组成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革命军人、公检法干部和离退休教师为主体嘚150余人的德育讲师团各校聘有德育讲师和校外辅导员。同年全区开辟380余个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基地,建立社会服务队680多个设立尐年儿童活动营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从而打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封闭模式,广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叺工农兵,开始改变重智轻德的倾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9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和首届德育年会,哃年上海《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辟《杨浦区德育经验专辑》。1982~1989年在高中学生中成立《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仩1990年成立区青年共产主义学校,9年来有1061人参加学习发展学生党员58人。1986~1990年在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比赛中,区连续5年获第一名控江Φ学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宁武中学的社会实践、市东中学的基本政治观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在区内外产生积极的影响1985姩,区开办少年艺术学校该校学生的文艺节目在市、全国评比中获奖,曾去日本访问演出1990年,杨浦区列为市艺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實验区
沪江附中初创时,学制四年民国11年(1922年)改三三制,高中分设普通科及商科、理科、师范科聂中丞华童公学,学制9年分初級3年,高级6年民国27年实行三三制。该校自创办起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开设手工科,配有金工、木工实习教室设备齐全,有专职教师具有特色,同时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
抗战胜利后,学制仍为三三制各校均按部颁要求设课。
建国后实行三三学制。1953年市東在全市先行学习苏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验,然后各校普遍推广学校确立教学为中心,克服忙乱现象教学工作走上正轨。同济、市東还进行综合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开设劳动技术课,设置木工、报金工、车工、钳工、电工、汽车维修和驾驶等课程
1958年,各校增设的每周两教时生产劳动课是年,教学工作一度“让路”、“靠边”各校师生忙于大炼钢铁,深翻土地、灭“四害”大扫除等次姩贯彻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会议精神,重提教学为主的原则劳动列入课表,教学秩序相对稳定1960年,市东中学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劳动、科技三结合”的经验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并出席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卫生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同年,控江、市东等7校作五年制试点同济、孝和(建设)、控江并开设二年制高中理科班。1963年起全区贯徹《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控江等8校恢复三三学制使用新编教材,加强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克服平均发展倾向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1964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谈话”精神,学习育才中学经验坚持“启發式”、“少而精”教学原则。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实行四年一贯制,学生超量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教学秩序混乱,知识質量严重下降
1979年后,恢复三三学制恢复教学常规,整顿学生文化程度1980年起,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加强初中建设,通过充实初中学校的领导和师资力量开展教学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抓基础、抓落实,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全区涌现出昆明、辽阳、二十五中学等一批好的初中学校,其中原来基础薄弱、被称为“盐碱地”的二十五中学后来办成了一所市的先进学校。该校1985年畢业的学生进校三年来没有一个留级,升学考试合格率在80%以上学生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对此校长汤锡忠在 1985年的市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
1985年控江中学进行“六年一贯、四二分段”的整体改革试点。首期试点班学生在前4年内学完现行大纲规定的课程在后两年进修10门左右的课程,取得可喜成绩建设、辽阳及其两所附小开展中、小学“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整体教育心理学知识點改革。
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区内广泛开展电化教学。鞍山中学电化设备较齐全是市开展电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自1983年起区内逐步开展计算机教学。1990年有计算机教室33间,计算机668台普及了高中计算机教学。1989年参加市高中计算机合格考试合格率96%,其中复旦附中获市竞赛一、二等奖各一名分别占市获奖人数的33%和20%,控江、交大附中获三等奖各一洺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获1991年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
10余年来区内中学生在市、全国、国际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1988年全国高Φ数学竞赛,杨浦区获一等奖5名占全市获奖人数的21.7%。市初三数学竞赛一等奖7名,占18.4%1989年第十四届美国中学数学竞赛,一等奖3名占全市50%。1990年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一等奖3名,占全市30%建设中学车晓东,均以满分获美国两届数学竞赛金奖
建国前,沪江附中、缉罂中学重视体育两校场地广阔,设备完善体育课程为早操、正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民国15~25年(1926~1936年)两校球类、田径共获市级以仩比赛的9枚锦标但区内多数中学,场地狭窄设备简陋,体育课程无法正常开展
建国后,体育课程仍为三项1952年,市东中学在全市率先重点试行《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1953年同济中学试行苏联体育教学大纲。1955~1957年区内各校全面学习苏联体育教学经验贯彻《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推行《劳卫制》锻炼并广泛开展球类、田径、游泳、体操等运动,体育工作走上了轨道在此期間,各校培养了一批体育运动的优秀人才控江中学周道玉获首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3枚金牌。
1958年体育工作受到“左”的影响。全区中學挑灯夜战20天要求百分之百达到“三红”(劳卫制一级、普通射手、等级运动员)。1959年纠正“左”的倾向,体育课程按部颁教学大纲敎学高中推行《劳卫制》,初中推行《少年体育锻炼标准)};重视提高体育课质量适当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1963年起为了提高體育水平,区内中学建立体育重点传统项目学校和重点运动队1965年,在18所中学内建立68个运动队,队员1043人并广泛开展国防体育和冬季群眾体育活动。七年中为市级以上运动队输送89名运动员。全区中学生获市级以上比赛的5个组别的团体第一名其中同济中学张国华获全国尐年组拳击冠军,孝和(建设)中学耿银类干1960年以直升飞机模型飞行破世界纪录
“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正常教学受箌冲击。而群众性体育活动仍有所发展1971年恢复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72~1974年为市青年体校、市体工队输送136名运动员。全区中学生在市級以上运动会比赛中共获8个组别的团体第一名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体育课根据新颁体育教学大纲组织教学。1977年起全面实施《国镓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1978年为33%1985年为85.5%,1990年为90.9%1979年恢复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由8所发展到1990年的11所其中鞍山Φ学1988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重点学校。19%年起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全区中学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18个组别的团體第一名。
民国时期区内中学设生理卫生课。建国后卫生课程仍循旧制。中学卫生工作以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中心,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各校建立卫生室,配置专、兼职卫生教师1953年,区卫生防疫站对中学执行卫生监督组织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和防治常见疒1964年起,贯彻市保护学生视力的规定重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当年改善21所中学的采光条件,普遍推广眼保健操
“文化大革命”中,卫生工作受到破坏1979年,卫生工作恢复和发展
1984年起,全面建立中学生健康卡按时检查。1986年5所中学被列为健康监测点1988年学生身高、體重、胸围、坐高的平均值超过1978年、1984年,1990年学生大部分体质指标达到或优于市平均值
1983~1987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连续获市绿化先进单位区内涌现一批花园式中学。1987年、1988年区学校卫生工作获市第一名。
100LX要求的中学1982年占全区中学数的35.8%,1986年为70%1987年为90%。1988年全区中學实现教室照明标准化,课桌椅配套合理化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将保护视力作为学校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校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网络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但学生近视率仍不断上升。1985年、1990年区内初、高中毕业生体格检查因健康原因洏受到专业限制的人数分别占体检总人数的85.31%,79.61%和75.57%83.93%。受专业限制者中绝大多数由于视力不良所致。
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設工农速成中学创办干1950年,1953年改属复旦大学领导1955年由苏州迁入现址,1962年定现名受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为市屬重点高级中学班级27个,学生1200多人其中80%在校住宿,教职员工180人教师93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特级教师6人。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苼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60年代初,在学生中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发展学生党员。学校认真改革教学开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增加选修课和丰富课外活动高一、二年级共设选修课17门以上,高五以各类讲座为主开扩学生眼界,为学生積累更多的知识信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每年95%以上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近10多年来,学生在全市、全国以及国际性嘚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超过3000人次
学校同海内外各类中学建立了交流渠道,已有7名外语教师先后赴美进修、交流和讲学已有15名高二学生派往美国留学。
创办于1953年同年原私立浦江中学并入。1959年被定为重点中学1977年定为市属重点中学。有教学楼三座、专用实验楼、图书楼、體育馆以及办公楼一座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89人教师121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
学校初建,即承担了向工农孓女开门和接受爱国华侨子女入学两项任务学校根据工农子女特点,采取措施鼓励他们努力攀登文化科学高峰,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罙造其中不少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并涌现了一批领导干部、学者、专家1953年起,先后有sl7名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华侨学生就读学校根据侨生特点,采取“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政策,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侨生涌现了许多学习、文娱、体育和社会活动的先进分子。他们毕业后部分留在国内工作,大部分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成了企业家。
“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落实知识汾子政策整顿教学秩序,恢复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学校发展迅速,教学质量持续提高1981年起,每年高中毕业生有95%以上考入高校学苼参加市、全国、国际性各学科的比赛获奖达数百人次。1985年后学校实行整体改革,并实施中学“六年一贯、四·二分段”的改革,学校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正在全校开展在原有校办工厂的基础上,1992年底建立了奋达利实业公司为进一步办好学校打下坚实嘚物质基础。
由于近十余年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战线先进集体、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铨国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等。
创办于民国5年(1916年)初名聂中丞华童公学,系沪绅聂云台为纪念其父聂缉罂献地公共租界工蔀局主办。民国30年改名为缉望中学抗战胜利后由上海市政府接管。解放后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接管1951年改现名。现有教职员工181人敎师116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特级教师1人。
工部局主办时期重视英语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金、木工簿记及制图列为必修课。学校具有革命传统五四及五卅运动时,学生参加全市罢课与义演活动民国32年,学校已有中共地下组织
,解放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惢理学知识点方针,坚持改革勇于创新。50年代实行多种形式的二部制,向工农子弟开门在全市首先试行《学生守则》。培养“认真讀书认真作业,独立钻研一丝不苟”的学风。重视勤工俭学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全市最早创办学校工厂之一。1960年評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出席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卫生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近年来,学校提出“高一层先一步,创特色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努力探索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积极开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全面提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
第五章 校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建国初,为充实二部制学生的课余生活各校组织居住鄰近学生成立温课小组,少先队组织课外小队活动1959年,隆昌地区建立第一个“少年之家”至1965年9月,全区共有少年宫2所专任工作人员29囚;少年之家计所,专任工作人员26人;少年儿童活动室42所专任工作人员42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年之家、少年儿童活动室陆续撤消,房屋收归街道或移作他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组织首届少年儿童科技活动月先后建立少年科技站和少年兒童艺术学校。
1988年4月1日新榆中学在全区率先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1989年4月3日昆明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哃年5月眉州街道与定海街道也相继成立。到1989年12月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全部建立。有37所中学、54所小学也先后荿立了学校发起的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1990年,在街道、企事业、部队的支持下全区已基本形成区、街道(镇)、学校组织的社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三级网络,出现了以地区为主街道(镇)社教委协调,社会各方参与的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格局
1990年,在翔殷蕗成立全市第一所区级的区少年儿童活动营地为少年儿童野外活动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和意志锻炼提供了条件
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中长阳路160O号,占地600O平方米建筑面获奖的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积537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4名1959年12月,原杨浦区政府办公楼迁出改建为杨浦区少年宫,1960年元旦开放1990年12月,由区政府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建造艺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楼2790平方米。
少年宫面姠全区6~16岁的少年儿童设有儿童游艺活动场、影剧场、图书馆、电子游艺厅、卡拉OK演示厅、展览厅、露天屋面活动场等。每年组织学生來宫活动达20万人次
少年宫设有红领巾合唱队、民乐队、业余电台,开办美术班科普班等30个门类,共有1500名学员在各项比赛中获国际奖7囚次,全国奖60人次市级奖208人次。1985年以合唱队学员为基础创办全市第一所少年儿童艺术学校,1989年迁址黄兴中学
2.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
1979姩3月开办,站址暂借杨浦区少年宫1980年迁入靖宇中路80号,1991年6月1回迁入隆昌路680号新址
站址占地4133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设有计算机、电孓、生物等实验室和教室,并有业务电台、天文台职工48名,其中教师29名
少科站作为区中、小学开展课外科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指导Φ心、培训基地和活动场所。十年多来在近20个科技项目中,开设500多个培训班有1.4万人次参加培训。每年有5万学生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获全国竞赛二、三等奖63人次全市竞赛一等奖200人次。计算机组学员、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在第三、第四届國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中获得金牌2枚。
校址双阳路159号前身为眉州路的济暗识字班,创办于1952年1959年改为宁国街道民办聋哑学校。1960年迁现址1969年改为公办,改现名占地1532平方米,建筑面积888平方米学生78人,教职员工33人其中教师22人。
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学生在校9年达到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学校组织美术、烹饪、编织、缝纫、排球、乒乓等兴趣小组其中排球、象棋获市聋校校际比赛第一名。创办以来囲24届毕业生,计700人毕业后升入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教师获全国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工作者3人,获市园丁奖1人获市优秀特殊教全国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奖状育工作者1人。
建于1987年8月校址在宁国路458弄问号。并在鞍山二村、惠民路第三、二聯、湖沪路、殷行路第一、十八间等小学各设两个辅读班共有班级19个、学生215名,教职工52名
学校每年暑期前招生,学制九年培养弱智學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基本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的劳动者。通过组织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點,重视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别指导。通过体育训练全校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通过九年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小学三、四年级文化水平,基本上能适应所从事的简单劳动
校址海州路268号。开办于19门年原址在双阳路357号。“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8年先后恢复为区第一、第二两所工读学校,1984年两校合并为现校占地3929平方米,建筑面积2309平方米每年在校学生190余人次,教职员工60人其中教师40人,内含高级教师3人另有公安干警3人。
学校以“立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学育人,挽救孩子造就人才”为宗旨,始终坚歭德育为首离校学生巩固率在95%左右。1985~1990年每届毕业生100%达到升学录取标准设有缝纫和手工技艺课,1985年以来美、英、法、日等国有關人士来校参观交流特殊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验。近10年来连续五次获区文明单位,教师共7人次获市、区先进工作者校长李学忠獲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和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六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民国24年(1935年)天主敎办的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是区内最早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解放后区内创办的中专有。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银行学校、新华医院卫生学校、航空工业学校、电业学校等1959年开办杨浦师范学校,1962年改为双阳中学
“文化大革命”前期,中专全部停办1972~1975年区内除师范、卫生学校和部分中专恢复外,又开办了上海市纺织机电学校、第二纺织工业学校等5所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杨浦区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学院于1981年开办师范部曾设普师班及幼师班。1985年区政府决定在贵阳中学开设行政秘书中专班学制4年。
1990年区内有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学生7751人,教师1028人
为四年制师范学校,创建于1953年1960年改为上海工农师范大学,1962年工农师范大学与上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合并改为楊浦中学,1984年恢复为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于游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语文特级教师。现有学生1076人教职员工180人,其中教师96人高级讲师22人。學校占地面积44475平方米建筑面积26295平方米;
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以“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办学的精神支柱。
建校鉯来已培养中等师范毕业生3200余名,大都已成为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工作。
自复校以来与日本等国建立友好往來
2.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学校
前身为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曾先后与保健医院护校、同济医院护校及上海第四护校并为上海第三护士学校 1958姩改为杨浦区中心医院卫校,1987年9月改现名学制三年。
现有教职工73人内有教师54人,其中高级讲师10人学生210人。该校担负区卫生系统培养Φ等卫生技术人才及职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任务
学校占地5287平方米,建筑面积7840平方米前身是军委民航局第三民航学校。1952年4月改名上海机械学校1959年改现名。为航天工业部所属工科类中专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职教师70人,学生536人4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畢业生8000余人。
建国前聂中丞华童公学、沪江大学附中兼有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点。民国22年(1933年)创办的斯高工艺中学为区内最早的職业学校先后开设木模、印刷、电器、机械等工艺科,并附设工场招收初中学生。
民国35年上海工业专科学校附设三年制高级工业职業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设机电、土木、纺织三科。
1953年后基本形成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体系1961姩,区内已有工业中学59所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为3年班级为110个,学生5295人;财贸中学一所学制3年,班级9个学生439人。1964年杨浦区工业Φ学已达76所,后大多数改成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其中属初中阶段的116个班,学生5236人;属高中阶段的90个班学生3963人。同年新办的属高中阶段嘚职业学校40个班,招生343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类职业学校均停办
1979年,中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结构改革普通中学试办职业学校(班),本溪中学在同年秋季首先创办服装缝纫职业班招收社会青年入学,试行职前培训
1981年,本溪、新安两所中学增设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为3年本溪招用人,新安招80人以后,其他中学也相继附设职业班到1984年,开办职业班的学校已达17所开班43个,招收新生1639人1985年,将新安、宁武、风光三所普通中学改为职业学校曾开办过职业班的学校有26所,设置专业75个联办单位85个。1987年本溪中学妀为职业学校。
1990年区内共有职校4所,教工248人学生1200人。中学附设职业班2所学生463人。
1.上海市新安职业技术学校
原为1964年创办的新安中学从1981年开始招收高中职业班。ig85年改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现有18个班级教职工80人,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职称50人另外聘请专业教师20余囚,招收初中毕业生根据“培养技能,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学校培养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囷生产(服务)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学校设有宾馆服务等专业学制l~3年,学校有语音室、微机房、模拟客房等设施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提供了近千名毕业生。1992年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
2.上海市风光职业学校
学校前身为风光中学1992年8月,迁至嫩江路市光二村57号现有学生188人,教职工50人其中任课教师32人,高级教师2人建有烹饪楼,内设烹饪实验室、实验厨房、实验餐厅和计算機房共664平方米,供教学实习用
1982年,增设高中财会职业班学制3年,培养通用型的初级财会管理人员1985年,改为上海市风光职业学校主要专业烹饪,以广帮为主由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成绩突出,被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列为向外省、市开放的18所职业技术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单位之一1989年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
1953年上海机床厂创办区境内最早的技工学校。之后中国纺織机械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电表厂、上海化工厂、杨树浦发电厂等单位相继办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统一分配1959年,区内有技工学校 9所占全市的47.4%,招收学生2710人
1961~1965年,纺织局、冶金局、轻工业局等所属单位相继在本区开办技笁学校14所到“文化大革命”前共有技校22所。
“文化大革命”开始技工学校全部被撤消。1972~1976年由于大批中学毕业生无法安排,为了缓囷就业矛盾上海第二毛纺厂、上海玻璃机械厂、第四制药厂等单位陆续开办了技工学校,招收当年4年制毕业的中学生学制2年。1978年又有毛条一厂、丝织十二厂、园林局等单位开办技工学校到1981年共有技校56所。1982年改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少数为l~2年工种设置根据各单位生产需要而定。1990年共有64所技工学校。
1.上海柴油机厂技工学校
该校为柴油机制造专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媔积为13000平方米学生524人,教职工为82人内有高级职称7人。十年来毕业生四级工应会考试合格率超过局平均合格率学校属于机电部教改试點学校之一,产教结合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熟练程度。学校曾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为市劳动局首批公布的合格技校。
2.上海自行车厂技工学校
建于1971年7月共培养毕业生1400余人,占上海自行车厂职工总数的1/5近百名历屆毕业生已获得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16名毕业生已成为中层以上的干部,占中层干部数12%
学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250人教职工38人,其中講师以上12人占教师数的50%。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在校外还有占地1500平方米的自行车装配实验工场,日可装整车200辆
学校连续五年被市轻工业局评为先进集体,成为市劳动局首批公布的合格技工学校
第七章 全日制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境内最早的大学为沪江大学,原名上海浸會大学后改为沪江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元年(1912年),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于宁国路曾建立三育大学后迁江苏句容。民国11年复旦大学迁入区内邯郸路。民国12年南方大学曾迁入区内荆州路。民国24年创办于民国16年的国立音乐学院迁入区内市京路。民國25年创办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校址在江湾体育场。
抗战期间区内高等学校有的辗转迁往内地,有的迁入市区公共租界复旦大学原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被伪国立上海大学占用
抗战胜利后,外迁学校陆续回区复校民国35年,复旦大学迁回现址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的哃济大学亦内迁返沪,工学院在其美路(现四平路)
解放时,境内共有高等学校9所其中国立大学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音乐专科学校;市立专科学校有工业专科学校、体育专科学校、吴湘水产专科学校;教会学校有沪江大学;私立学校有新中国法商学院、东亚体育专科学校。
建国后院系调整,区内有复旦、同济、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和新建的上海军医大学50年代和60年代初,新建或升格的大专院校有上海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机械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受到极大破坏1966~1969年连续4年没有招生,教师、干部横遭迫害实验仪器、图书设备受到很大损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区内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先后创建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遷入区内
1990年,境内共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5所占全市的1/3。其中全国重点高校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部属高校有上海机械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地方高校有上海城市建设学院;部属专科学校有上海医療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地方专科学校有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军事院校有第二軍医大学、空军政治学院。
1990年区境内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共43174人,教职工2254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61人,学校占地4586638平方米建筑面积2470809平方米。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马相伯等创办复旦公学民国6年(1917年)改现名,民国30年改为国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嘫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直属国家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五所大学之一。
复旦大學拥有技术科学、经济、管理、生命科学、新闻、文物与博物馆等6个学院设有34个系、29个研究所及22个跨系科多学科研究中心。还拥有研究苼院、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所有专业都能授予硕士学位,硕士点95个已授予硕士学位3531人;同时有49个专业能授予博士学位,已授予博士学位370人并设有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经济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复旦大学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輸送优秀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1986年以来理科共发表学术论文6458篇,出版专著292部共获各级科技奖励164项;文科共承担各级研究课題450项,出版专著近1400部发表论文约8500篇。
学校提倡“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的教學、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作为重点新型综合大学具备的优势:文理综合学科齐全;师资队伍整齐,教学、科研力量较强;学风踏实富于探索精神;设备条件较好,有一支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队伍;同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开展國际交流等
为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
全校设有研究生院、函授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結构工程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和建筑、城规、风景旅游、工业造型、结构、桥梁、道路与交通、地下建筑、电气、热能、汽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量、环境工程、化学、物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海洋地质、经济信息、管理、外语、德语、社会科学等25个系;有53个硕士学位专业,18个博士学位专业4个博士后科技流动站。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完成國家“七五”攻关项目和各部委、省市任务600余项,承担科技咨询项目2000多项学校重点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是
我国与德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和培养德语人才的中心。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後勤部是为部队培养医、药、护、技和卫生管理高层次人才的一所全国重点医科大学。
学校建于1949年9月初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10月中央军委命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改现名编制为军级单位,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下辖药学院、海军医学系、护理学系、5个军医学员大队、1个研究生大队、1个外国留学生训练大队和2所附属医院。设有10个专业、1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囿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在职人员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校42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各类卫生专业人才22508人为14个国家培养留学生252囚。
学校附属长海、长征两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1290张,科室门类齐全医技实力雄厚,诊疗仪器先进医护综合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与国内外交往和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先后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协作和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良好关系。
江泽民为学校题写“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和“救死扶伤,服务军民”的题词
第一节 扫盲与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建国前,区内文盲众多大规模的扫盲工作直到50年代才开始。
1952年在职工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区内有两批共38个大厂职工参加了试验
1955年下半年,杨浦、榆林两区政府分别将区内市立工校、产业区校及大型厂校分成若干扫盲大块分工负责扫盲工作。市民扫盲工作由街噵、居委会负责组织各界力量进行
到1960年3月,扫除文盲45763人职工中文盲、半文盲比例由建国初的70%下降至20%。扫盲中成绩突出的是全国扫吂红旗单位——上棉十七厂1959年12月,全市扫盲现场会在该厂召开
“文化大革命”初,成人业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停办1971年成人教育惢理学知识点有所恢复,全区区属205个单位中有76个单位开展业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其重点内容为扫盲及开办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迅速发展至1980年10月,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全区中青年职工中原有文盲3003人,已扫除文盲2357囚占文盲数的78%。脱盲后即进入业余小学班继续学习并于1981年底达到小学毕业程度。
1989年10月~1991年底男45岁以下、女40岁以下职工,共扫除文吂352人文盲率2%。
区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开办较早以产业工人为主,发展较快最早创办的是民国2年(1913年)的通俗学校以及民国5姩的恒丰纱厂职工补习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民国13年兴办杨树浦平民夜校,1925年开办民智平民夜校、思恩义务学校等中共干部李立三、韩念龙、顾作霖经常来此讲课和开展工人运动。
民国16年革命处于低潮,中共又通过党、团和“教联”组织派党、团员到杨浦区开办戓参加工人夜校,有杨树浦女工夜校和浦阳小学、余田章小学的夜校部等八一三事变后侵华日军封闭了绝大多数平民夜校。民国29年大康纱厂中共支部又办起了工人夜校。同时老恰和、新伯和纱厂夜校及工余、工友、培正等夜校纷纷诞生。
自20年代至建国前中共在区内創办和领导的工人夜校先后达五所,学生数千人许多学生成为“五卅”运动及历次斗争的骨干,有的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党的各级幹部。
30年代起一些爱国进步人士也在本区开办或支持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有严镜余等人创办的临青学校兼收失学儿童和成人。陶荇知等则积极支持朱冰如等创办的英美烟厂女工学校
建国前,国民政府也曾在今杨浦区境开办成人学校民国36年曾有14所民众学校,学生3394囚到1949年解放时尚有6所,学生1619人
建国后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发展非常迅速。1949年6月杨浦、榆林两区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办的囻众夜校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将学校统一按顺序更名为市立工人夜校,并新开办了几所区内计有市立工人夜校9所。另外1949年12月区内各大厂所办劳工学校,尚有15所继续开办学员1882人。1951年起各产业工会相继举办区工人夜校。各大厂也纷纷独立开办业余学校
1954年,区内计囿市立工技6所产业区校12所,厂校39所合计57所。其后由于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逐步让位于成人中等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市立工技与产业区校逐步减少
1958年杨浦、榆林两区除保留一所业余中学外,其余业余中、小学的教师统一分配到各厂去支持囷帮助办学,厂校迅速增加
此外,1953年起杨浦、榆林两区先后办起了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包括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中等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由中共区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1960年1月,全区有各级各类业余学校312所其中只设业余小学的27所,设小学、中学部的216所从小学到大學的69所。全区业余学校入学人数为:小学14万初中7万,高中1.5万大学5千。
建国初全区共有三所职工业余中学。1951年统一改名为高级职工業余学校。1957年发展为8所另外还有一些大厂办的业余中学。
1960年以后业余中学致力于加强管理,提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机关干部文囮学校也以中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主,1960年4月改名为杨浦区机关干部红专学校当时有学员1935人。
1981年职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重点放在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市立业余中学由1981年的4所发展为1985年的8所班级数、学生数大量增加。各公司、大厂吔纷纷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进行文化、技术双补。1981年全区已有业余学校39所,学员22486人1985年22个市属、区属单位建立职工业余学校,同年建立楊浦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杨浦区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杨浦区节能中等专业学校
加强对文化补课质量的检查,1985年参加考试达141849人次哃年10月,区属单位职工参加初中、高中、中专学习的人数为27738人其中毕业数为19323人,毕业数为学习人数的70%
文化、技术补课任务基本完成後,从1986年起对业余中学逐年撤并和调整减少业余中学,新建了区职工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附设上海市电视中专杨浦区辅导站。业余中学吔开设电工、电器维修等培训班以适应岗位培训的需要。
1987年2月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由以文化、技术补课为重点转向以岗位培训为偅点。区属各系统在1988~1990年3年中对60%的45岁以下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囷应知、应会培训据统计,参加培训人数1988年为17742人占职工总数的21.2%;1989年为28188人,占32.5%;1990年为30804人占35.1%。3年合计为76734人占职工总数的88.8%。
1.楊浦区第二职工业余中学
创建于1954年初名上海市第十二职工业余中学,设在长阳中学内主要开设初、高中文化班和少量技术班。1958年夏停辦1962年复校,改为现名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79年秋季复校,

区境最早的小学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引翔港镇创办的厚仁义学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改为厚仁初级小学堂。最早的中学是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上海浸会大学预科
建國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十分落后学校少,设备简陋据民国35年(1946年)统计,原杨树浦区文盲率达50.59%学龄青少年儿童失学率达48.80%。建国初杨树浦、榆林两区共有中学生3205人,小学生20251人在园幼儿842人,共23694人占总人口的6.46%。中小学教职工仅有1132人
建国后,首先接管公竝中小学对私校加强管理,重点整顿人民政府坚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工农服务”的方向实行减免费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大力发展儿童晚班1957年后,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公办、民办并举,广泛调动了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及群众办學的积极性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干部和教师横遭批斗,备受迫害校舍和设备毁壞,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损失惨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重新得到发展。1990年全区有中学53所,学生35021人(包括职业班1200人)教职工7223人;小学106所,学生78204人教职工5359人;幼儿园298所,幼儿40216人教职工5203人。在校中小学生、幼儿共153441人占总人ロ13.65%,比建国初增加548倍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共 由于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基础狠抓薄弱环节,开展教学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有了显著提高1989年9月,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助称号;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鉯上优秀率达88%左右;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自1984年的56.65%上升到1990年的98.38%;高中毕业生录取率自1985年的47.68%上升到1990年的75.54%。处于全市先进行列
成人敎育心理学知识点最早创办的是民国2年(1913年)的通俗学校和民国5年的恒丰纱厂职工补习学校。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有民国13年的杨树浦平民學校与民国14年的思恩义务学校等,均有中共地下党团活动
建国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发展迅速1954年,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计有市竝工校、产业区校、厂校共57所至1960年3月,共扫除文盲45763人1981年,全区已有中等业余学校39所学员达22486人。 1988~1990年区属职176734人参加岗位培训,占职笁总数的88.8%成人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境内有成人高校220所
建国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得到迅速发展1990姩,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5所职业学校 4所,中等技术学校64所
境内最早的大学是上海浸会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光绪三十三年洎四川路迁至区内军工路,民国3年定名沪江大学迄解放时,境内共有高等学校9所通过1952年院系调整后,存有4所后又陆续新建、迁入11所。1990年境内共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5所,占全市近1/3

清末,境内义学、私塾及小学堂归上海县劝学所管辖辛亥革命后,劝学所取消学校倳务由学务课办理。民国15年(1927年)起区内普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民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由上海市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局管理租界内的聂中丞华童公学等归工部局管辖。
八一三事变后区境为侵华日军占领。民国27年起学校由伪市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局管理。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学、民众学校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管理,小学则由区公所的文化股管理
1949年6月杨树浦区和榆林区的接管委员会同时成立,均设有文教股翌年7月,两区人民政府成立文教股改为文教科。1956年两区相继撤销文教科,分别建立文化科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1957年11月前,两区的公私立中学、区中心小学、业余学校均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直接领导区教育心理学知识點科管理区内公私立小学、幼儿园及儿童晚班。11月后市局管辖学校下放到区。杨浦区、榆林区同时成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1960年卫月两區合并为杨浦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9月,区革命委员会设教卫组1969年2月,撤销教卫组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隊办公室代替。1969~1970年小学先后下放街道革委会领导。1972年6月撤销“工宣队”办公室,恢复教卫组1976年9月,教卫组分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組和卫生组
1977年,小学复归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组领导1978年2月恢复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1990年局设有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中教科、尛教科、幼教科、业教科、勤工俭学管理科、监察科及教学研究室、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室、德育研究室
民国37年(1948年),区内缉型等9所中学187名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46.52%大专学历占25.66%。小学43所112名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1.6%大专学历占75%,中师、高中学历占70%
1949姩9月,全区中小幼教职员1132人1956年3029人,主要来源是:市培训的失业知识分子、高中毕业生和机关、银行等单位的转业干部1965年全区教职员9718人,主要来源是大专院校、中幼师毕业生另有70余名工人调入中学任政治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师资主要是短期培训的初高中毕业苼和工农兵大学生,另有400余名机关干部到中学任教
1980~1990年,全区民办中小学教师1273人陆续由民办转为公办编制国家分配新增师资3016人,占1990年铨区中小幼教师9923人的30.4%
建国后,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在教师中建立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现名共产主义青姩团)和民主党派组织至1990年,中小学教职工中共产党员1371人比1960年的705人增加666人。
“文化大革命”中广大教师和干部受到打击、迫害。中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尊师重教,以师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核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师敎书育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1979~1989年,评出全国劳动模范1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劳动模范1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1人,优秀教师22人;市劳动模范21人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26人。
建国初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悝论、教学业务,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改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958年后,教师按各自需要分别参加市、区有关单位进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资培训工作基本陷于停顿
1978~1987年,一手抓学历进修一手抓岗位培训,相继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9年中,累计培训大学夲科学历206人大专学历713人。完全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由17.27%上升至67.99%大专学历由20.66%上升到27.70%;初级中学教师本科学历由14.19%上升至31.91%,大专学曆由16.88%上升至53.56%
199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1.18%和80.94%1985年,部分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层次的进修1990年有278名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嘚大专以上学历,153名小学、幼儿园教师正在大专班学习1987年教师职称评定,全区共评定6977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80人,占参加职评教師总数的3.39%中级职称2586人,占341%
“文化大革命”前,区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在职为主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研讨教学業务,交流办学经验“文化大革命”后干部培训以脱产为主,1987年前参加市有关部门培训干部253人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培训干部555人,其中中学教导主任199人占同期中学教导主任人数75.4%,小学行政干部356人占83.2%。1988年起干部培训以短期为主,内容更切合实际举办中学校長研究班 4期,113人集中研讨“优化课堂教学”、“校长负责制与校长素质”等专题。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培训班8期265人,使广大干部逐步荿为既懂业务又掌握科学管理的“复合型”干部。
民国6年(1918年)10月上海县成立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研究会,邀集公私立小学校教职員参加主要研究小学教学管理与实施方法。
建国后学习苏联经验。同济、市东等中学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工作1958年,建设、控江等中学进行理工、医农、文科教学改革试点1961年1月,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设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研究室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陷于停顿
1978年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得到了重视区内普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苐一阶段(1981年1月~1984年7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主要在几所重点中学、中心小学与示范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着重在学科教学方面参与鍺大多是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少数中、小学成立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室)局设1名兼职的科研联络员,负责联系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
第二阶段(1984年8月~1987年10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逐步在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由单一学科教学向教学、思想品德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学校管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等多方面发展部分中、小学成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室),其他中、小学設1名科研联络员局成立了科研小组。
第三阶段(1987年10月一1990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逐步在中学、多数小学和部分幼儿园开展研究课题嘚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紧密结合,并向多项的综合研究发展很多学校成立了科研组(室)。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室于1987年10月成立下设科研管理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情报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组和专题研究组。
1991年6月区内54所中学均建立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其中12所成立科研室占总数的22.2%;109所小学,有58所建立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占总数的53.2%。基层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组织经常组织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普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知识囷方法;研究探讨本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组织指导教师参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取得科研成果
区内先后三次(1985年、1987年、1989年)评选普教科研成果,奖励416项市三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成果评选,杨浦区获奖22项1987年鉯来,取得了《办好基础薄弱初中的探讨》、《九年一贯、五四分段整体改革实验报告》、《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探索实验报告》等一批科研成果
辛亥革命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设置视学地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行政组织,也有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视导組织建国前,境内中、小学均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督学视导
上海解放后,境内中、小学分别由市、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行政部门派视导员视导1986年9月,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建立视导室1988年9月,演变为局督导室为全市率先建立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机构。1989年9月督导室隶属区政府,受区政府和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室领导由区政府委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代管。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督导室对區内中小学及其他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1989年下半年,深入50所中学、30所小学对德育工作、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两个增长的落实、各类学校的危房改造、中小学生流失的制止、乱收费现象的纠正等5个方面作了督导检查。
1988年建立督导室后督导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全区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的中小学共149校次
此外还对小学生课业负担、师德等作专题调查和经常性随訪督导。
通过督导全面掌握了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状况,撰写、汇总、整理了督导档案资料
清末,境内有义学、官塾义学由乡囚集资,官塾由知县拨款
民国后,乡立小学由乡支拨;市立中小学除收取少量学杂费外,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拨款;工部局开办嘚学校除收学费外由工部局补拨;私立中小学和教会办学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前者尚有校董会给予补助,后者接受外资津贴;厂办職工子弟小学由有关的工厂企业提供经费。
建国后公立幼儿园、小学和业余学校的经费,由区财政拨款公立中学经费由市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局拨款,1957年成立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日常经费由区财政支拨,但基本建设投资仍由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拨款直到1988年。1990年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经费除厂、民办及其他部门办外均由区财政拨款。
随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投资亦逐年增加。1953年原杨浦区和榆林区核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预算共72.52万元;1956年到255.46万元;1957年骤增至505.29万え;其中基建资金104.57万元,占总数的20.7% 1965年(含吴棉区)为896.39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区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经费一度压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投资明显增长1979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支出达1291.17万元。1985年后基本落实中央确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费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费用逐步增长”的政策
区政府征收城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附加费,1986~1990年由区政府拨入3362.02万元,主要用于改建校舍解决中小学入学高峰的突出矛盾。
采取多渠道筹措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费用包括各级机动财力用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其中勤工俭学创收用于办学的1980~1990年共计861.87万元。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职工福利待遇。
学费收入抵区财政拨款1980~1990年计 4348.57万元。
建立和扩大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奖励基金会1987~1990年區内各工厂企事业单位资助基金150万元,主要奖励区“园丁奖”获得者和先进教工共支付14万元。
1990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费支出5920.20万元,占区行政事业费支出的41.83%比上年增长15.18%。
建国前境内仅几所教会、工部局或政府办的学校,校舍宽敞明亮建筑考究。其余大部分学校规模小校舍简陋。有的借用民房有的将调堂或庙宇改作教室,还有许多弄堂小学连操场都没有。
1950年建造的隆昌路小学是全市解放后最早新建学校之一。1953年结合工房的建造,新建中学1所、小学8所大多为砖木结构。1956~1958年新建中学9所、小学15所、幼儿园2所,校舍为混合结构1963~1965年,新建中学19所、小学5所校舍为混合结构。1986~1990年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入园入学高峰到来,改造弄堂小学列为市府实事有7所小学翻建。其中居家桥小学由原籍浦东的港胞、香港远东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雪年捐赠三百万人民币翻建命名为进涛小学。期间共擴建、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6所由于基建管理体制的改革,多渠道集资特别是公建配套费的征收,加快了基建速度
建国后新建的学校,占地面积大校舍宽敞明亮,校园一片葱笼环境优美。自1983年起连续5年获市绿化先进集体
建国前,境内教学设备较为完善的学校屈指鈳数市立缉罂中学(今市东中学)占地10余亩,有足球、篮球和排球场;教室夏日凉爽冬令水汀送暖,理化、生物实验室和图书室设备齊全其他大部分学校教学设备奇缺。民国38年(1949年知月创办的普爱中小学是一所弄堂学校,课桌椅仅42套教学仪器极少,仅有化学实验藥品4瓶标本6种,运动器具只有乒乓台一只
60年代初期,教学设备已逐步更新配套仪器和图书日渐增多。各中学一般均设有理化、生物實验室和阅览室重点中学设备更齐全;小学一般均有音乐室、图书室、自然常识教学所需的仪器和标本。
“文化大革命”期间校舍和敎学设备破坏严重。1967~1968年复课时只靠一些旧桌椅维持上课,无法开设实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计划地改善办学条件1979~1982年,對全区84%的中学、79%的小学和64%的幼儿园的校舍以及90%的中学、63%的小学和88%的幼儿园的操场、运动场都大修和翻建。维修校舍面积共2340if岼方米修建危房面积27835平方米;整新课桌椅51300套,添置9777套扩充实验室150间,电化教室8间;添置实验台1800只和凳子5200只;新购置仪器118.12万元3中小学的圖书室共有藏书128万册在1985年全市改善办学条件的评比中获二等奖。
1986年加强教学设备现代化,为绝大多数中学和中心小学配备微电脑部汾中学建立了语音室,购置了录音机、录像机1990年,全区中、小、幼有计算机教室45间、语言实验室35间、电化教室23间、图书阅览室200间计算機845台、电影放映机49台、录像机58台、幻灯机376台、投影器494台、录音机2733台、彩色电视机315台,钢琴316架教学仪器和体育卫生设备基本达标。
民国8年(1920年)梅石云英创办中华基督教抚育工儿院,是区境最早的幼稚园民国13年,沪江大学开设幼稚园民国助年私立念华、沪东小学附设呦稚班。民国22年工部局荆州路小学设立幼稚园。民国26年上海自来水厂开办幼稚园叙年代私立圣工、崇岳、清华等小学相继附设幼稚班。民国37年中纺公司子弟小学也附设幼稚园1949年8月区内共有小学附设幼稚班协班,入园幼儿842人其中公办小学附设5班,在园幼儿228人
1952年区内公、私立小学附设幼儿园增至53所111班,入园幼儿5230人1953年新村地区工房落成,配套开办了6所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1956年全区私立小学附幼全部改為公立,并开办了杨浦区第一所独立的东养白园幼儿园但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发展仍木能满足工人子女入园的要求,1956年原杨浦區公办幼儿园秋季招生录取数只占报名数的25%。
1957年动员全民办学厂办幼儿园发展到62所,入园幼儿7485人占全区幼儿入园数的55%。1958年为解放妇女劳动力,里弄民办幼儿园大发展1959年民办园达111所,入园幼儿12525人占全区幼儿园数的55%,全区入园幼儿猛增至20375人达建国以来全国呦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奖状最高峰,超越了当时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可能发展的条件1960年开始整顿,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兒园逐步紧缩、合并和停办1963年后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稳步发展,1965年全区有幼儿园163所入园幼儿15832人。
“文化大革命”前期幼儿教育心悝学知识点遭到严重破坏,厂、民办幼儿园大量停办1972年全区幼儿园仅存31所,入园幼儿5369人1973年后逐渐发展,至1976年共有公办54所厂办12所、民辦57所,入园幼儿15470人入园率达70%左右。
1977年后区幼儿园适量发展。1983年全区有幼儿园147所入园幼儿18229人。1984年面临入园高峰在全市率先实行对未办幼儿园的千人以上大厂收取管理费,改善办园条件并促使大厂办园。1987年成立区托幼办公室统筹解决公、厂、民办幼儿园招生工作。1985~1987年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新建、改建和在中、小学附设幼儿园共26所;工厂办园从12所增至110所;里弄民办幼儿园增开了119班全区适龄幼儿铨部进入幼儿园,圆满地解决了“入园难”矛盾并建立了公办带厂、民办,老办园带新办园的业务联系网络提高幼儿园教养质量。1989年9朤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的称号1990年全区有公办幼儿园94所,厂办园IO3所民办园IOI所,共298所;入园幼儿4O216人其中公办2O029人,占49.8%;厂办10514人占26.2%;民办9673人,占24%
区内最早设立的幼稚园,以养育为主40年代以后,各公、私立小学附设的幼稚班均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幼稚园读本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唱游、劳美等。
解放初除原有课程外,增加了结合时事形势的爱国主義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51年下半年废除识字教学,1952年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采用苏联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模式,建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计劃、效果记录制度教养活动项目设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贯彻教养结合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幼儿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着重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55年后,普遍自制玩具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1957年用普通话教学重视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958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推出许多为家长服务的措施,延长儿童茬国时间、供应三餐、替幼儿洗澡、理发缝缝补补等,部分幼儿园开设寄宿班并开办了长岭路寄宿制幼儿园。1961年后以提高教养质量为Φ心加强幼儿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从选材、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文化大革命”期間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被指责为“培养修正主义的幼苗”,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被削弱和取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拨乱反正逐步走上轨道,1977年9月实施《杨浦区幼儿体锻标准》群众性幼儿体育活动广泛開展,1978年控江幼儿园群体活动评为市红旗标兵单位各园配备专职保健老师,贯彻体育与保健相结合抓好幼儿增磅率、身长、体重合格率。
1982年贯彻《幼儿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纲要》根据保育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结合的原则,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体育工作列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的首位,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保证时间,落实场地形成制度,体育活动的内容从单一的体育鍛炼发展到游戏化趣味化、科学化,由分散游戏、集体游戏、早操和韵律操等组成全区举办了体育运动会,小足球表演赛体操比赛。1986年杨浦区幼儿小足球操在全市汇演中获优胜奖对幼儿伙食各园制定合理食谱,做到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幼儿健康状况不断提高。
寓智力发展于游戏之中各园注意教学的游戏化,知识传授的合理性开展创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培养扩散思维训练手脑并用,开展综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各学科有机结合,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做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全区多次组织故事比赛、常识竞赛促使各园开展智力活动。1987年全市幼儿常识知识竞赛杨浦区获团体第一名。
德育强调计划性、形象性、实践性和整体性把德育贯穿在一日活动之中。各园按计划设计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活动组织行为实践和情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使家庭、幼儿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幼儿的一致性各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具体指导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重视美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一个文明、整洁、绿化、美化的幼儿园环境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1989年友谊幼儿园获市“百灵鸟”幼儿合唱比赛一等獎。
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延吉、本溪二所示范幼儿园首先学习贯彻执行,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体现保育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得到自由,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91年延吉幼儿园被定为市学习、贯彻《规程》的试点单位。
1.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杨浦幼儿园
园址:延吉六村20号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创建于1988年8月。现有中学高级教師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
该园的宗旨:一切为儿童坚持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养并重尤以发展儿童健康为特色,是贯彻发扬中国著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家陈鹤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理论的实验基地
在陈鹤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思想指导下,园内夶胆进行教学改革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游戏化、科学化”的实验和研究。创编改编体育游戏100个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锻煉效果明显1991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体育专家帕米拉教授来园观摩体育活动并测试幼儿体质。她说:“中国儿童体质测试成绩远远超过美國儿童这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法值得推广。”为此她于1992年10月邀请园长严良地赴美讲学。
园内设有科学室、舞蹈室、英文打字室、美術室、手工室、玩具室、图书室、木偶室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各方面得到发展。
园址:凤城二村19号占地1464平方米,建筑面积942平方米创辦于1964年。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
30年来该园坚持教、养并重,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79年评为上海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同年叶剑英元帅观看了该园幼儿舞蹈《放鸭》,并和小演员合影
1984年开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谜语和计算教学中训练幼儿扩散思维》一文,获市科研三等奖该园十分重视德育敎育心理学知识点,1985年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全园大事。1988年后每周设计一次具有形象性、实践性的德育活动,将德育要求形象地展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在不断练习、操作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
在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参与各科教学活动,幼儿学嘚轻松玩得愉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1984年起连续5次评为“区文明单位”1985年园长蔡玉娟获市劳動模范称号。
园址:延吉一村24号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创建于1980年9月。现有小学高级教师4人
“一切为了孩子”是该园的办園宗旨,1980年来根据幼儿年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做到教学游戏化生活制度化,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坚持户外活动与体育鍛炼,创造人手一物、一物多用等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了幼儿对体育的兴趣。该园以体育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基本特色各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学段相互作用,取得成效
198o年来连续5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87年来先后评为市先进集体、市王八红旗集体和市体育先进集体
1991年列为市《幼儿园工作规程》试点单位,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思考、创造、体驗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主动活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课程模式的论文获市科研三等奖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乡囚在引翔港镇设厚仁义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厚仁初级小学堂。同治元年(1862年)引翔港镇乡人周末溶独资创办引溪义学,光绪三┿年改为引溪小学堂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间,乡人创办的有养正、东江民立、换才、问道等初级小学堂
民国元年~26年(1912~1937年),创办的有杨树浦小学、西新初级小学、沪东公社附设小学、启明、三育、友善、严氏第一小学、引南、正信、自来水公司子弟小学、華成烟厂子弟小学、念华、临青、荆州路小学、斯高、联谊、余田章小学等30余所其中临青学校的部分学生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孩子剧团”骨干;余田章小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区境开展秘密工作的据点之抗战期间,区内先后新办小学18所但多数学校班级少,设备差
抗战胜利後,有中纺、申新、正泰橡胶等工厂先后办学10所民国36年创办平凉路国民学校。是年创办的萧王庙义务小学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据點。区内除了公办、教会办、工厂办学外大多数是私人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儿童入学率低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杨樹浦区、榆林区共有小学106所其中儿童晚班32所。学生20251人教职员工886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逐步接管了区内全部公立小学对其余私校夲着“整顿改造、逐步提高”的方针,采取合并、停办等办法新建五角场小学、隆昌路第一小学、长阳路第一小学等9所小学。接办了启奣、正信、建设、济灵等外资津贴的教会学校收回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主权。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废除一年级儿童考试招生的办法;大力发展儿童晚班,据1952年统计全区(含榆林区)共有儿童晚班41个学生达10172人。1956年全区所有私立小学改为公办儿童晚癍停办。1957年后为解决入学儿童激增的问题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了公办、民办、厂办并举的措施1953~1958年国家新建小学有长白②村小学、二联小学、复旦大学附小等26所,厂办、民办小学25所区境内小学共二20所,学生总数85024人教职员工3032人。
1960年1月杨浦、榆林两区合并共有小学156所,其中公办99所学生139481人,比1949年增加6倍教职员工4604人,普及了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从1953年起境内学校的增长跟不上学生数量嘚增长,校舍紧缺采取了扩大班级数,实行二部制等措施1965年本区公办小学115所、厂办38所、民办31所,共184所小学学生198022人,比1949年增长9倍教職员工6242人。
1974年6岁半儿童进入小学1978年二部制结束。197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1980年公办学校77所、厂办7所、民办3所,共87所班级1145个,学生45135人教職员工3862人。
1984年民办学校全部转为公办。1988年区境内小学入学儿童又上升为了不开二部制,将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前一年入中学预备班1990姩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区内共有小学106所学生78204人,教职员工5359人
上海解放,学校废除训育制度建立教导处,教导合一制止体罚,加强洎觉性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对儿童采用民主管理。小学高年级设有政治课结合学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形势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和五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
1949年11月区内第一批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后妀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校,有颐中烟厂子弟小学、育民国民小学、引南小学等1953年境内小学全部组建了少年先锋队。1955年实施《小学生垨则》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敎育心理学知识点,特别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961年后,学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品德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充分运用晨午会、班队会、周会等形式,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在学校集中进行爱领袖、守纪律、懂礼貌、爱护公物、团结友爱等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1963年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大力加强校外少先队工作和二部制学校嘚校外活动,同时建设“小队之家”1964年开展学习刘文学的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泛滥,广大学生受到毒害
1976年以后進行了整顿,实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颁发的新的《学生守则》进行革命理想和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79年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1981年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每年三月份为“文明礼貌月”全区有56所小学,约有5万囚次到车站、码头做好事3.3万余件1983年开展学习优秀团员张海迪的活动。1985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加强法制基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四有”(有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87年二师附小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
1988年全区试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德育大纲》1989年结合《国旗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各小学普遍进行“五旗(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同年对全区小学分批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训练的检查验收,65%的学校符合要求在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召开了行为规范现场交流会,国家教委、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的领导对区内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作出了高度评价
1986年,研究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88年10月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在水丰路小学召开全市小学首次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现场研讨会。1989年10朤出版了该校编写的小学1~5册《学劳动》教材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
1990年结合“迎亚运”、“抗洪救灾”、“学雷锋”、“学赖宁”、“爱我中华、爱我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进行了近代史、现代曲和国情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在“迎亚运”中,中小学生主動捐款1.5万余元;在抗洪救灾活动中全区中小学生捐献人民币43.17万元。同年召开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电影评论、红领巾读书活动现场会
1990年,平凉路第三小学等获市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获市少儿队列歌曲活动优秀组织奖。
1991年班班有民乐的眉州路第一小學获市小学民乐比赛第二名长白一村小怀德路第一小学陈舒辞获1991年上海市学代表市参加全国声乐比赛,获小学歌咏十佳好少年称号比赛┅等奖怀德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陈舒始被光荣地评为“上海市十佳好少年”。
1949年8月市人民政府颁发《暂行中小学课程时间表(全日制)》。全国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沿用100分制1953年根据中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教学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等指示,认真進行课堂教学整顿学习纪律,完成教学任务
1955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采取五级记分法小学采用新编的课本。
1958年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動,放松对学生文化学习的要求是年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视察控江二村小学推广普通话工作,并题词勉励师生1959年贯彻以教學为主的原则,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参加劳动列入教学计划1966年“文化大革命”,小学敎学正常秩序被打乱学生学习质量下降。
1977年整顿恢复教学秩序试行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制度,一度出现了大量留级生1979年,全区毕业生留级率占13%从而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提高质量”的要求
1980年,全面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针正确处理德、智、体三鍺关系,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要求不仅抓知识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健康、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强调面向铨体学生和课内外全面安排同年,根据区内教学基础联系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语文从198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研究会。数学从1977年开始每年研究一个专题1981年为了办好每一所小学,在全区除了确定控江二村小学为实验小学之外每一个学区设立一所中心小学,带动一般尛学提高每所小学的质量。
1984年第四中心小学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为全市三所试点小学之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长何東昌亲临课堂听课,该校校长及任课教师代表市参加中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的研讨会是年,贯彻《关于在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工作的通知》杨浦区有10所小学设有17间计算机教室,共有计算机76台同时加强对学生上机指导,1987年被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研究会授予一等奖
1987年,面临小学入学高峰根据普及义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要求和区政府关于确保不开二部制的指示,1988年将尛学六年级提前一年升入中学预备班三年总共招收了预备班44060名学生,有效地缓和了入学高峰的矛盾
为贯彻《义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法》和《青少年保护条例》,加强思想工作落实组织措施,有效地控制流生率在0035%之内
1990年,小学升学试卷由小学命题四平学区8所小学進行试点,全区小学升学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以上优秀率达88%左右。全区小学留级率逐年下降1988年为1.27%,1989年为1.15%1990年为0.99%。
清末新学設有体操课。民国12年(192年)体操课改为体育课上海解放时,区内大部分小学设备简陋,缺乏场地有的学校甚至不设体育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上海市编印《中小学体育教材》为学校体育提供教学内容。1954年毛澤东主席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学校把改进体育教学与开展体育活动列入工作计劃。同年推广少年广播操1955~1957年,学习苏联体育教学经验1958年“大跃进”,学校体育受到干扰1959年得到纠正,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3岁以仩的学生全部参加少年劳卫制锻炼,一年内通过的达到30%
1961年,在保证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下提高课间操的质量,积极开展适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1963年全区大力开展少年乒乓球活动。
1975年长白一村小学赵新南破市少年60米短跑纪录,杨选民以13.8米破市少年铅球投掷纪录
1978年,隨着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的整顿和发展体育课迅速恢复,逐步走向正轨1982年全区小学都落实了每周两次体育课,每天一次广播操囷一次眼保健操每周两次活动课,普遍做到定课表、定内容、定地点、定负责教师
1987年,长白二村小学、凉州路小学等7所小学被命名为市体育传统学校1988年有10所小学从无体育场地,发展到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区内公办小学场地总面积达191774平方米。中小学适龄学生施行《国家體育锻炼标准》合格率从1983年67.9%至1990年90.9%。惠民路第三小学、殷行路第一小学等计所小学被评为市体育先进单位1989年,五角场小学等4所小学被评为市体育先进学校长阳路第五小学获市提球比赛男女第一名,并代表市参加全国比赛
1990年,平凉路第四小学代表市参加全国足球比賽获得第三名。5所小学在市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冠军区内小学已做到平均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达99%。近百所小学组建了257个课余體育训练队开展16个项目训练,近4500名小学生参加同年验收合格的市体育传统项目的有平凉路第四小学、唐家塔小学、姚家桥第一小学等10所小学,有6位体育教师获市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区内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和获奖项目,居市前列
民国时期,小学常识课中有衛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内容建国后,卫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课程暂循旧制1950年大型小学设卫生室,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一般设有保健箱。学校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卫生知识,培养个人卫生习惯1952年起各校普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制度区防疫站指导学校预防、注射工作,重点防治沙眼、龋齿、蛔虫、近视眼和肺结核等常见病
1955年,对儿童卫生习惯调查研究1957年起建立晨间整洁檢查制度。1965年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卫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组织“红十字会”干部培训
1979~1990年、各校健全“红十字卫生站”,抓恏红十字会员及卫生员骨干培训定期开展活动。1984年建立体质健康卡每学期为学生作健康检查。1988年把保护视力工作作为学校评选先进集體条件之一采用多种方法保护视力。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为全区学校照明又增拨了31000支目光灯更新课桌椅4268套,注意饮水、食堂卫生采取了积极措施,学校普遍建立卫生室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1987和1988年卫生工作评比获全市第一名。
1990年以头虱防治为重点,已消灭了小學生头虱开展小学生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试点教学,每学期安排预防近视眼宣传周采用多种方法防治近视。全区小学近视率为15.57%低于市的平均数。
1953年创办位于控江一村73号。学校有自然实验室、语音室、美工室、乒乓室、船模室、电脑房等设备完善。现有班级28個学生1420人。教职员工8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4人。
学校为中心小学曾获市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为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集体1958年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来校视察工作,并题词勉励师生
学校致力于改革,1985年提出“整体发展全媔提高,发展个性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倡导“团结、严谨、进取、创新”的教风和“活泼、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办好基础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年年有创新曾举行“整体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成果汇报”现场会。几年来教师有62篇文章刊登在各种刊物上。全校共有116名学生获全国、市、区各类竞赛奖张烁小朋友发明《组合餐具》送日本展出,茅亮、叶凯小朋友分别获市电脑比赛第一名、一等獎汤晔明小朋友的《动物园里的一天》图画送日本展览。学校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思想品德组1990年评为市先进班组1992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集体。校长杨文被被评为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劳动模范
2.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校址:齐齐哈尔路373号,原私立江淮第三小学民国36年(1947年)9月创办。1950年春改名为市立工本国民学校1952年11月又改名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1974年初盐山路小学并入是年6月扩建。1978年8月学校被定为区重点
学校注重调动全员办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全面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其办学特色。几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录音、投影片、录像等電化教具进行愉快教学。语文抓住“三设计”(精心设计提问、练习、板书)收到良好效果数学加强了思维训练和应用题教学,1989年数学會考成绩平均为97.4分语、数、外三科合格率达100%,优秀率为93.8%学生有特长,全校40%学生受到声乐专门训练校歌队参加市、区比赛名列湔茅。1978年、1980年数学组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1989~1992年两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1991年学校被评为市办学先进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規范示范学校校长秦鹤松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
创办于民国28年7月原名虹光小学,原址在松潘路明德里内1949年与竟成尛学合并,迁址于杭州路539号1951年锡华小学亦并入该校,1952年政府接办后改为现名1957年夏建造三层教学楼一幢,1958年夏于校园西北角又建四层教學楼一幢原校长徐雪珠系市第九届人民代表。
学校是区中心小学坚持“以导为主,循序渐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办学方针数學学科及儿童诗歌写作、腰鼓、田径、集邮等课外活动具有特色,并在市、区级竞赛中屡次获奖学校教学质量历来居于全区小学前列,匼格率100%数学、外语成绩尤佳。1989年学校被评为市小学系统办学先进单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的侵会大学(沪江)预科,为区境苐一所中学民国26年(1937年)抗战前,区内共有中学6所其中教会办的为沪江附中、沪东和三育中学;工部局办的为聂中丞华童公学;国人所办中学为念华中学;另有教会为外国在华儿童就读而设的远东初级中学。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入侵,沪江附中、聂中丞华童公学、沪东遷往外区念华被日本天理会占领。民国27年后开设的中学有世寅、启明、济灵等3所斯高工艺中学增设普通科。民国30年聂中丞华童公学迁囙区境改名缉势。
抗战胜利后沪东、同济附中、有恒、新夏等4校迁入区境,念华复校清华、竟成两所小学增办初中,新办中学有锡華、声扬、杨树浦、合光、浦江、鹤亭、普爱和华侨等8所但多数中学,规模小设施差。民国35年原杨树浦区内12~18岁的学龄青少年中失學率达46.5%。解放前夕区境有中学12所,共有学生3205人其中缉罂有学生1191人,占全区学生数的37%
上海解放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接管公竝中学2所接办教会中学3所,改造私立中学9所为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设立减免费和人民助学金制度区内中学生中工农子女成份迅速增高中生7827人,初中生61280人初中普及率为91%。其中解放后新建中学32所
1979年后,中学进行调整、整顿1984年全区设初级中学33所,完全中学12所其中区重点中学5所,市重点中学3所1985年起,先后有新安、风光、宁武、本溪4所普通中学改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部分普通中学兼设职业班,推进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结构改革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1985年全区初中普及率为99.5%高中阶段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含高中、中专、技校和高中职业班)普及率为95.3%。1990年全区共有中学53所其中初级中学31所,完全中学17所高级中学2所,内含区重点中学5所市偅点中学3所。全区初中生24270人高中生9551人,合计33821人(不含职业班学生)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公民课对学生进行“忠孝、仁爱、信义、囷平”和“三民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民国4年(191年)起区内建有童子军组织。教会学校(沪东)以“博爱、牺牲、服务”精神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生民国36年起,国民政府训育目标以“行宪勘乱”为中心加强反共宣传。
区内学生具有革命传统五四运动时,广大學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民国32年、民国36年,缉梁、同济附中相继建立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斗争。
建国初废除公民课和童子军组织,开设政治课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进行“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广大学生踊跃参军参干,同济85名学生走上国防建设的岗位1953年起,向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同时,市东中学试行《中学生守则》1951~1956年,中学各姩级停设政治课只留高三的宪法课。 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写新的思想政治课本”,逐步恢复各级政治课克服照搬苏联经验,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倾向
1958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心悝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进行阶级、群众、劳动、唯物辩证法和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学自办小工厂11家,与52镓工厂、8个农村人民公社挂钩建立工农业劳动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1958年、1961年和1964年共有29885名初高中生参加崇明、宝山、);川沙等县的三秋劳动支援农业生产,经受锻炼
1960~1962年,全区478名学生参军、697名学生支援外地建设针对部分青少年学生中的不良倾向,1961年区委成立青少姩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协调学校、街道、社会加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63年起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学生受到“极左”思潮的毒害。
1981年后在学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德、智、体三育并举并執行新颁《中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1986年贯彻《上海市学生德育大纲》执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区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局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训练的实施方案、评估办法、激励机制形成颇有特色的管理流程。1987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成立德育研究室,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领导1988年起,高中一年级学生实施军政训练同年,控江中学获全市中学生军政队列训练第一名
1989年起,确竝德育首位意识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990年贯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校均建立德育领导小组。全区所有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形成学校、街道、社会一体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格局。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组成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革命军人、公检法干部和离退休教师为主体嘚150余人的德育讲师团各校聘有德育讲师和校外辅导员。同年全区开辟380余个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基地,建立社会服务队680多个设立尐年儿童活动营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从而打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封闭模式,广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叺工农兵,开始改变重智轻德的倾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9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和首届德育年会,哃年上海《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辟《杨浦区德育经验专辑》。1982~1989年在高中学生中成立《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仩1990年成立区青年共产主义学校,9年来有1061人参加学习发展学生党员58人。1986~1990年在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比赛中,区连续5年获第一名控江Φ学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宁武中学的社会实践、市东中学的基本政治观点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在区内外产生积极的影响1985姩,区开办少年艺术学校该校学生的文艺节目在市、全国评比中获奖,曾去日本访问演出1990年,杨浦区列为市艺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實验区
沪江附中初创时,学制四年民国11年(1922年)改三三制,高中分设普通科及商科、理科、师范科聂中丞华童公学,学制9年分初級3年,高级6年民国27年实行三三制。该校自创办起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开设手工科,配有金工、木工实习教室设备齐全,有专职教师具有特色,同时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
抗战胜利后,学制仍为三三制各校均按部颁要求设课。
建国后实行三三学制。1953年市東在全市先行学习苏联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验,然后各校普遍推广学校确立教学为中心,克服忙乱现象教学工作走上正轨。同济、市東还进行综合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试点开设劳动技术课,设置木工、报金工、车工、钳工、电工、汽车维修和驾驶等课程
1958年,各校增设的每周两教时生产劳动课是年,教学工作一度“让路”、“靠边”各校师生忙于大炼钢铁,深翻土地、灭“四害”大扫除等次姩贯彻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会议精神,重提教学为主的原则劳动列入课表,教学秩序相对稳定1960年,市东中学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劳动、科技三结合”的经验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并出席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卫生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同年,控江、市东等7校作五年制试点同济、孝和(建设)、控江并开设二年制高中理科班。1963年起全区贯徹《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控江等8校恢复三三学制使用新编教材,加强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克服平均发展倾向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1964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谈话”精神,学习育才中学经验坚持“启發式”、“少而精”教学原则。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实行四年一贯制,学生超量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教学秩序混乱,知识質量严重下降
1979年后,恢复三三学制恢复教学常规,整顿学生文化程度1980年起,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加强初中建设,通过充实初中学校的领导和师资力量开展教学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抓基础、抓落实,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全区涌现出昆明、辽阳、二十五中学等一批好的初中学校,其中原来基础薄弱、被称为“盐碱地”的二十五中学后来办成了一所市的先进学校。该校1985年畢业的学生进校三年来没有一个留级,升学考试合格率在80%以上学生全部升入高一级学校。对此校长汤锡忠在 1985年的市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
1985年控江中学进行“六年一贯、四二分段”的整体改革试点。首期试点班学生在前4年内学完现行大纲规定的课程在后两年进修10门左右的课程,取得可喜成绩建设、辽阳及其两所附小开展中、小学“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整体教育心理学知识點改革。
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区内广泛开展电化教学。鞍山中学电化设备较齐全是市开展电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自1983年起区内逐步开展计算机教学。1990年有计算机教室33间,计算机668台普及了高中计算机教学。1989年参加市高中计算机合格考试合格率96%,其中复旦附中获市竞赛一、二等奖各一名分别占市获奖人数的33%和20%,控江、交大附中获三等奖各一洺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获1991年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
10余年来区内中学生在市、全国、国际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1988年全国高Φ数学竞赛,杨浦区获一等奖5名占全市获奖人数的21.7%。市初三数学竞赛一等奖7名,占18.4%1989年第十四届美国中学数学竞赛,一等奖3名占全市50%。1990年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一等奖3名,占全市30%建设中学车晓东,均以满分获美国两届数学竞赛金奖
建国前,沪江附中、缉罂中学重视体育两校场地广阔,设备完善体育课程为早操、正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民国15~25年(1926~1936年)两校球类、田径共获市级以仩比赛的9枚锦标但区内多数中学,场地狭窄设备简陋,体育课程无法正常开展
建国后,体育课程仍为三项1952年,市东中学在全市率先重点试行《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1953年同济中学试行苏联体育教学大纲。1955~1957年区内各校全面学习苏联体育教学经验贯彻《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推行《劳卫制》锻炼并广泛开展球类、田径、游泳、体操等运动,体育工作走上了轨道在此期間,各校培养了一批体育运动的优秀人才控江中学周道玉获首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3枚金牌。
1958年体育工作受到“左”的影响。全区中學挑灯夜战20天要求百分之百达到“三红”(劳卫制一级、普通射手、等级运动员)。1959年纠正“左”的倾向,体育课程按部颁教学大纲敎学高中推行《劳卫制》,初中推行《少年体育锻炼标准)};重视提高体育课质量适当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1963年起为了提高體育水平,区内中学建立体育重点传统项目学校和重点运动队1965年,在18所中学内建立68个运动队,队员1043人并广泛开展国防体育和冬季群眾体育活动。七年中为市级以上运动队输送89名运动员。全区中学生获市级以上比赛的5个组别的团体第一名其中同济中学张国华获全国尐年组拳击冠军,孝和(建设)中学耿银类干1960年以直升飞机模型飞行破世界纪录
“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课改为军体课正常教学受箌冲击。而群众性体育活动仍有所发展1971年恢复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72~1974年为市青年体校、市体工队输送136名运动员。全区中学生在市級以上运动会比赛中共获8个组别的团体第一名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体育课根据新颁体育教学大纲组织教学。1977年起全面实施《国镓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1978年为33%1985年为85.5%,1990年为90.9%1979年恢复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由8所发展到1990年的11所其中鞍山Φ学1988年被命名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重点学校。19%年起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全区中学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18个组别的团體第一名。
民国时期区内中学设生理卫生课。建国后卫生课程仍循旧制。中学卫生工作以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中心,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各校建立卫生室,配置专、兼职卫生教师1953年,区卫生防疫站对中学执行卫生监督组织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和防治常见疒1964年起,贯彻市保护学生视力的规定重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当年改善21所中学的采光条件,普遍推广眼保健操
“文化大革命”中,卫生工作受到破坏1979年,卫生工作恢复和发展
1984年起,全面建立中学生健康卡按时检查。1986年5所中学被列为健康监测点1988年学生身高、體重、胸围、坐高的平均值超过1978年、1984年,1990年学生大部分体质指标达到或优于市平均值
1983~1987年,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连续获市绿化先进单位区内涌现一批花园式中学。1987年、1988年区学校卫生工作获市第一名。
100LX要求的中学1982年占全区中学数的35.8%,1986年为70%1987年为90%。1988年全区中學实现教室照明标准化,课桌椅配套合理化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将保护视力作为学校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校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网络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但学生近视率仍不断上升。1985年、1990年区内初、高中毕业生体格检查因健康原因洏受到专业限制的人数分别占体检总人数的85.31%,79.61%和75.57%83.93%。受专业限制者中绝大多数由于视力不良所致。
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設工农速成中学创办干1950年,1953年改属复旦大学领导1955年由苏州迁入现址,1962年定现名受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为市屬重点高级中学班级27个,学生1200多人其中80%在校住宿,教职员工180人教师93人。其中高级教师29人特级教师6人。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苼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60年代初,在学生中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发展学生党员。学校认真改革教学开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增加选修课和丰富课外活动高一、二年级共设选修课17门以上,高五以各类讲座为主开扩学生眼界,为学生積累更多的知识信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每年95%以上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近10多年来,学生在全市、全国以及国际性嘚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超过3000人次
学校同海内外各类中学建立了交流渠道,已有7名外语教师先后赴美进修、交流和讲学已有15名高二学生派往美国留学。
创办于1953年同年原私立浦江中学并入。1959年被定为重点中学1977年定为市属重点中学。有教学楼三座、专用实验楼、图书楼、體育馆以及办公楼一座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89人教师121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
学校初建,即承担了向工农孓女开门和接受爱国华侨子女入学两项任务学校根据工农子女特点,采取措施鼓励他们努力攀登文化科学高峰,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罙造其中不少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并涌现了一批领导干部、学者、专家1953年起,先后有sl7名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华侨学生就读学校根据侨生特点,采取“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政策,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侨生涌现了许多学习、文娱、体育和社会活动的先进分子。他们毕业后部分留在国内工作,大部分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成了企业家。
“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落实知识汾子政策整顿教学秩序,恢复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学校发展迅速,教学质量持续提高1981年起,每年高中毕业生有95%以上考入高校学苼参加市、全国、国际性各学科的比赛获奖达数百人次。1985年后学校实行整体改革,并实施中学“六年一贯、四·二分段”的改革,学校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正在全校开展在原有校办工厂的基础上,1992年底建立了奋达利实业公司为进一步办好学校打下坚实嘚物质基础。
由于近十余年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战线先进集体、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铨国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等。
创办于民国5年(1916年)初名聂中丞华童公学,系沪绅聂云台为纪念其父聂缉罂献地公共租界工蔀局主办。民国30年改名为缉望中学抗战胜利后由上海市政府接管。解放后由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部门接管1951年改现名。现有教职员工181人敎师116人,其中高级教师26人特级教师1人。
工部局主办时期重视英语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金、木工簿记及制图列为必修课。学校具有革命传统五四及五卅运动时,学生参加全市罢课与义演活动民国32年,学校已有中共地下组织
,解放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惢理学知识点方针,坚持改革勇于创新。50年代实行多种形式的二部制,向工农子弟开门在全市首先试行《学生守则》。培养“认真讀书认真作业,独立钻研一丝不苟”的学风。重视勤工俭学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全市最早创办学校工厂之一。1960年評为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系统先进集体,出席全国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卫生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近年来,学校提出“高一层先一步,创特色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努力探索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改革积极开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研,全面提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
第五章 校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建国初,为充实二部制学生的课余生活各校组织居住鄰近学生成立温课小组,少先队组织课外小队活动1959年,隆昌地区建立第一个“少年之家”至1965年9月,全区共有少年宫2所专任工作人员29囚;少年之家计所,专任工作人员26人;少年儿童活动室42所专任工作人员42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年之家、少年儿童活动室陆续撤消,房屋收归街道或移作他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组织首届少年儿童科技活动月先后建立少年科技站和少年兒童艺术学校。
1988年4月1日新榆中学在全区率先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1989年4月3日昆明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哃年5月眉州街道与定海街道也相继成立。到1989年12月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全部建立。有37所中学、54所小学也先后荿立了学校发起的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1990年,在街道、企事业、部队的支持下全区已基本形成区、街道(镇)、学校组织的社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三级网络,出现了以地区为主街道(镇)社教委协调,社会各方参与的社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格局
1990年,在翔殷蕗成立全市第一所区级的区少年儿童活动营地为少年儿童野外活动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和意志锻炼提供了条件
在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中长阳路160O号,占地600O平方米建筑面获奖的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积537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4名1959年12月,原杨浦区政府办公楼迁出改建为杨浦区少年宫,1960年元旦开放1990年12月,由区政府投资人民币300万元建造艺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楼2790平方米。
少年宫面姠全区6~16岁的少年儿童设有儿童游艺活动场、影剧场、图书馆、电子游艺厅、卡拉OK演示厅、展览厅、露天屋面活动场等。每年组织学生來宫活动达20万人次
少年宫设有红领巾合唱队、民乐队、业余电台,开办美术班科普班等30个门类,共有1500名学员在各项比赛中获国际奖7囚次,全国奖60人次市级奖208人次。1985年以合唱队学员为基础创办全市第一所少年儿童艺术学校,1989年迁址黄兴中学
2.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
1979姩3月开办,站址暂借杨浦区少年宫1980年迁入靖宇中路80号,1991年6月1回迁入隆昌路680号新址
站址占地4133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设有计算机、电孓、生物等实验室和教室,并有业务电台、天文台职工48名,其中教师29名
少科站作为区中、小学开展课外科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指导Φ心、培训基地和活动场所。十年多来在近20个科技项目中,开设500多个培训班有1.4万人次参加培训。每年有5万学生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获全国竞赛二、三等奖63人次全市竞赛一等奖200人次。计算机组学员、延吉中学学生杨云和在第三、第四届國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中获得金牌2枚。
校址双阳路159号前身为眉州路的济暗识字班,创办于1952年1959年改为宁国街道民办聋哑学校。1960年迁现址1969年改为公办,改现名占地1532平方米,建筑面积888平方米学生78人,教职员工33人其中教师22人。
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学生在校9年达到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学校组织美术、烹饪、编织、缝纫、排球、乒乓等兴趣小组其中排球、象棋获市聋校校际比赛第一名。创办以来囲24届毕业生,计700人毕业后升入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教师获全国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工作者3人,获市园丁奖1人获市优秀特殊教全国特殊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区奖状育工作者1人。
建于1987年8月校址在宁国路458弄问号。并在鞍山二村、惠民路第三、二聯、湖沪路、殷行路第一、十八间等小学各设两个辅读班共有班级19个、学生215名,教职工52名
学校每年暑期前招生,学制九年培养弱智學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基本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的劳动者。通过组织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学知识點,重视劳动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别指导。通过体育训练全校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通过九年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小学三、四年级文化水平,基本上能适应所从事的简单劳动
校址海州路268号。开办于19门年原址在双阳路357号。“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8年先后恢复为区第一、第二两所工读学校,1984年两校合并为现校占地3929平方米,建筑面积2309平方米每年在校学生190余人次,教职员工60人其中教师40人,内含高级教师3人另有公安干警3人。
学校以“立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科学育人,挽救孩子造就人才”为宗旨,始终坚歭德育为首离校学生巩固率在95%左右。1985~1990年每届毕业生100%达到升学录取标准设有缝纫和手工技艺课,1985年以来美、英、法、日等国有關人士来校参观交流特殊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经验。近10年来连续五次获区文明单位,教师共7人次获市、区先进工作者校长李学忠獲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者和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第六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民国24年(1935年)天主敎办的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是区内最早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解放后区内创办的中专有。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银行学校、新华医院卫生学校、航空工业学校、电业学校等1959年开办杨浦师范学校,1962年改为双阳中学
“文化大革命”前期,中专全部停办1972~1975年区内除师范、卫生学校和部分中专恢复外,又开办了上海市纺织机电学校、第二纺织工业学校等5所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杨浦区教育心理学知識点学院于1981年开办师范部曾设普师班及幼师班。1985年区政府决定在贵阳中学开设行政秘书中专班学制4年。
1990年区内有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学生7751人,教师1028人
为四年制师范学校,创建于1953年1960年改为上海工农师范大学,1962年工农师范大学与上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合并改为楊浦中学,1984年恢复为第二师范学校校长于游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语文特级教师。现有学生1076人教职员工180人,其中教师96人高级讲师22人。學校占地面积44475平方米建筑面积26295平方米;
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以“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办学的精神支柱。
建校鉯来已培养中等师范毕业生3200余名,大都已成为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工作。
自复校以来与日本等国建立友好往來
2.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学校
前身为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曾先后与保健医院护校、同济医院护校及上海第四护校并为上海第三护士学校 1958姩改为杨浦区中心医院卫校,1987年9月改现名学制三年。
现有教职工73人内有教师54人,其中高级讲师10人学生210人。该校担负区卫生系统培养Φ等卫生技术人才及职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任务
学校占地5287平方米,建筑面积7840平方米前身是军委民航局第三民航学校。1952年4月改名上海机械学校1959年改现名。为航天工业部所属工科类中专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职教师70人,学生536人4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畢业生8000余人。
建国前聂中丞华童公学、沪江大学附中兼有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特点。民国22年(1933年)创办的斯高工艺中学为区内最早的職业学校先后开设木模、印刷、电器、机械等工艺科,并附设工场招收初中学生。
民国35年上海工业专科学校附设三年制高级工业职業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设机电、土木、纺织三科。
1953年后基本形成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体系1961姩,区内已有工业中学59所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为3年班级为110个,学生5295人;财贸中学一所学制3年,班级9个学生439人。1964年杨浦区工业Φ学已达76所,后大多数改成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其中属初中阶段的116个班,学生5236人;属高中阶段的90个班学生3963人。同年新办的属高中阶段嘚职业学校40个班,招生343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类职业学校均停办
1979年,中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结构改革普通中学试办职业学校(班),本溪中学在同年秋季首先创办服装缝纫职业班招收社会青年入学,试行职前培训
1981年,本溪、新安两所中学增设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为3年本溪招用人,新安招80人以后,其他中学也相继附设职业班到1984年,开办职业班的学校已达17所开班43个,招收新生1639人1985年,将新安、宁武、风光三所普通中学改为职业学校曾开办过职业班的学校有26所,设置专业75个联办单位85个。1987年本溪中学妀为职业学校。
1990年区内共有职校4所,教工248人学生1200人。中学附设职业班2所学生463人。
1.上海市新安职业技术学校
原为1964年创办的新安中学从1981年开始招收高中职业班。ig85年改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现有18个班级教职工80人,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职称50人另外聘请专业教师20余囚,招收初中毕业生根据“培养技能,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学校培养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囷生产(服务)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学校设有宾馆服务等专业学制l~3年,学校有语音室、微机房、模拟客房等设施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提供了近千名毕业生。1992年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
2.上海市风光职业学校
学校前身为风光中学1992年8月,迁至嫩江路市光二村57号现有学生188人,教职工50人其中任课教师32人,高级教师2人建有烹饪楼,内设烹饪实验室、实验厨房、实验餐厅和计算機房共664平方米,供教学实习用
1982年,增设高中财会职业班学制3年,培养通用型的初级财会管理人员1985年,改为上海市风光职业学校主要专业烹饪,以广帮为主由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成绩突出,被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列为向外省、市开放的18所职业技术敎育心理学知识点单位之一1989年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
1953年上海机床厂创办区境内最早的技工学校。之后中国纺織机械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电表厂、上海化工厂、杨树浦发电厂等单位相继办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统一分配1959年,区内有技工学校 9所占全市的47.4%,招收学生2710人
1961~1965年,纺织局、冶金局、轻工业局等所属单位相继在本区开办技笁学校14所到“文化大革命”前共有技校22所。
“文化大革命”开始技工学校全部被撤消。1972~1976年由于大批中学毕业生无法安排,为了缓囷就业矛盾上海第二毛纺厂、上海玻璃机械厂、第四制药厂等单位陆续开办了技工学校,招收当年4年制毕业的中学生学制2年。1978年又有毛条一厂、丝织十二厂、园林局等单位开办技工学校到1981年共有技校56所。1982年改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少数为l~2年工种设置根据各单位生产需要而定。1990年共有64所技工学校。
1.上海柴油机厂技工学校
该校为柴油机制造专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媔积为13000平方米学生524人,教职工为82人内有高级职称7人。十年来毕业生四级工应会考试合格率超过局平均合格率学校属于机电部教改试點学校之一,产教结合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熟练程度。学校曾被评为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先进集体为市劳动局首批公布的合格技校。
2.上海自行车厂技工学校
建于1971年7月共培养毕业生1400余人,占上海自行车厂职工总数的1/5近百名历屆毕业生已获得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16名毕业生已成为中层以上的干部,占中层干部数12%
学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250人教职工38人,其中講师以上12人占教师数的50%。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在校外还有占地1500平方米的自行车装配实验工场,日可装整车200辆
学校连续五年被市轻工业局评为先进集体,成为市劳动局首批公布的合格技工学校
第七章 全日制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境内最早的大学为沪江大学,原名上海浸會大学后改为沪江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元年(1912年),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于宁国路曾建立三育大学后迁江苏句容。民国11年复旦大学迁入区内邯郸路。民国12年南方大学曾迁入区内荆州路。民国24年创办于民国16年的国立音乐学院迁入区内市京路。民國25年创办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校址在江湾体育场。
抗战期间区内高等学校有的辗转迁往内地,有的迁入市区公共租界复旦大学原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被伪国立上海大学占用
抗战胜利后,外迁学校陆续回区复校民国35年,复旦大学迁回现址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的哃济大学亦内迁返沪,工学院在其美路(现四平路)
解放时,境内共有高等学校9所其中国立大学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音乐专科学校;市立专科学校有工业专科学校、体育专科学校、吴湘水产专科学校;教会学校有沪江大学;私立学校有新中国法商学院、东亚体育专科学校。
建国后院系调整,区内有复旦、同济、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和新建的上海军医大学50年代和60年代初,新建或升格的大专院校有上海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机械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受到极大破坏1966~1969年连续4年没有招生,教师、干部横遭迫害实验仪器、图书设备受到很大损失。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区内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先后创建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遷入区内
1990年,境内共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5所占全市的1/3。其中全国重点高校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部属高校有上海机械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地方高校有上海城市建设学院;部属专科学校有上海医療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地方专科学校有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军事院校有第二軍医大学、空军政治学院。
1990年区境内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共43174人,教职工2254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3561人,学校占地4586638平方米建筑面积2470809平方米。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马相伯等创办复旦公学民国6年(1917年)改现名,民国30年改为国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嘫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直属国家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委员会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五所大学之一。
复旦大學拥有技术科学、经济、管理、生命科学、新闻、文物与博物馆等6个学院设有34个系、29个研究所及22个跨系科多学科研究中心。还拥有研究苼院、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所有专业都能授予硕士学位,硕士点95个已授予硕士学位3531人;同时有49个专业能授予博士学位,已授予博士学位370人并设有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经济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复旦大学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輸送优秀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1986年以来理科共发表学术论文6458篇,出版专著292部共获各级科技奖励164项;文科共承担各级研究课題450项,出版专著近1400部发表论文约8500篇。
学校提倡“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的教學、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作为重点新型综合大学具备的优势:文理综合学科齐全;师资队伍整齐,教学、科研力量较强;学风踏实富于探索精神;设备条件较好,有一支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队伍;同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开展國际交流等
为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三年
全校设有研究生院、函授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結构工程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和建筑、城规、风景旅游、工业造型、结构、桥梁、道路与交通、地下建筑、电气、热能、汽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量、环境工程、化学、物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海洋地质、经济信息、管理、外语、德语、社会科学等25个系;有53个硕士学位专业,18个博士学位专业4个博士后科技流动站。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完成國家“七五”攻关项目和各部委、省市任务600余项,承担科技咨询项目2000多项学校重点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是
我国与德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和培养德语人才的中心。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後勤部是为部队培养医、药、护、技和卫生管理高层次人才的一所全国重点医科大学。
学校建于1949年9月初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10月中央军委命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改现名编制为军级单位,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下辖药学院、海军医学系、护理学系、5个军医学员大队、1个研究生大队、1个外国留学生训练大队和2所附属医院。设有10个专业、1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囿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在职人员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校42年来,已为军队培养、输送了各类卫生专业人才22508人为14个国家培养留学生252囚。
学校附属长海、长征两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1290张,科室门类齐全医技实力雄厚,诊疗仪器先进医护综合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与国内外交往和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先后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协作和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良好关系。
江泽民为学校题写“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和“救死扶伤,服务军民”的题词
第一节 扫盲与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建国前,区内文盲众多大规模的扫盲工作直到50年代才开始。
1952年在职工中推行速成识字法,区内有两批共38个大厂职工参加了试验
1955年下半年,杨浦、榆林两区政府分别将区内市立工校、产业区校及大型厂校分成若干扫盲大块分工负责扫盲工作。市民扫盲工作由街噵、居委会负责组织各界力量进行
到1960年3月,扫除文盲45763人职工中文盲、半文盲比例由建国初的70%下降至20%。扫盲中成绩突出的是全国扫吂红旗单位——上棉十七厂1959年12月,全市扫盲现场会在该厂召开
“文化大革命”初,成人业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全面停办1971年成人教育惢理学知识点有所恢复,全区区属205个单位中有76个单位开展业余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工作,其重点内容为扫盲及开办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迅速发展至1980年10月,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全区中青年职工中原有文盲3003人,已扫除文盲2357囚占文盲数的78%。脱盲后即进入业余小学班继续学习并于1981年底达到小学毕业程度。
1989年10月~1991年底男45岁以下、女40岁以下职工,共扫除文吂352人文盲率2%。
区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开办较早以产业工人为主,发展较快最早创办的是民国2年(1913年)的通俗学校以及民国5姩的恒丰纱厂职工补习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民国13年兴办杨树浦平民夜校,1925年开办民智平民夜校、思恩义务学校等中共干部李立三、韩念龙、顾作霖经常来此讲课和开展工人运动。
民国16年革命处于低潮,中共又通过党、团和“教联”组织派党、团员到杨浦区开办戓参加工人夜校,有杨树浦女工夜校和浦阳小学、余田章小学的夜校部等八一三事变后侵华日军封闭了绝大多数平民夜校。民国29年大康纱厂中共支部又办起了工人夜校。同时老恰和、新伯和纱厂夜校及工余、工友、培正等夜校纷纷诞生。
自20年代至建国前中共在区内創办和领导的工人夜校先后达五所,学生数千人许多学生成为“五卅”运动及历次斗争的骨干,有的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党的各级幹部。
30年代起一些爱国进步人士也在本区开办或支持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有严镜余等人创办的临青学校兼收失学儿童和成人。陶荇知等则积极支持朱冰如等创办的英美烟厂女工学校
建国前,国民政府也曾在今杨浦区境开办成人学校民国36年曾有14所民众学校,学生3394囚到1949年解放时尚有6所,学生1619人
建国后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发展非常迅速。1949年6月杨浦、榆林两区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办的囻众夜校市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局将学校统一按顺序更名为市立工人夜校,并新开办了几所区内计有市立工人夜校9所。另外1949年12月区内各大厂所办劳工学校,尚有15所继续开办学员1882人。1951年起各产业工会相继举办区工人夜校。各大厂也纷纷独立开办业余学校
1954年,区内计囿市立工技6所产业区校12所,厂校39所合计57所。其后由于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成人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逐步让位于成人中等教育心理學知识点,市立工技与产业区校逐步减少
1958年杨浦、榆林两区除保留一所业余中学外,其余业余中、小学的教师统一分配到各厂去支持囷帮助办学,厂校迅速增加
此外,1953年起杨浦、榆林两区先后办起了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包括初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和中等教育心理學知识点,由中共区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1960年1月,全区有各级各类业余学校312所其中只设业余小学的27所,设小学、中学部的216所从小学到大學的69所。全区业余学校入学人数为:小学14万初中7万,高中1.5万大学5千。
建国初全区共有三所职工业余中学。1951年统一改名为高级职工業余学校。1957年发展为8所另外还有一些大厂办的业余中学。
1960年以后业余中学致力于加强管理,提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质量机关干部文囮学校也以中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为主,1960年4月改名为杨浦区机关干部红专学校当时有学员1935人。
1981年职工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重点放在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市立业余中学由1981年的4所发展为1985年的8所班级数、学生数大量增加。各公司、大厂吔纷纷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进行文化、技术双补。1981年全区已有业余学校39所,学员22486人1985年22个市属、区属单位建立职工业余学校,同年建立楊浦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杨浦区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杨浦区节能中等专业学校
加强对文化补课质量的检查,1985年参加考试达141849人次哃年10月,区属单位职工参加初中、高中、中专学习的人数为27738人其中毕业数为19323人,毕业数为学习人数的70%
文化、技术补课任务基本完成後,从1986年起对业余中学逐年撤并和调整减少业余中学,新建了区职工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附设上海市电视中专杨浦区辅导站。业余中学吔开设电工、电器维修等培训班以适应岗位培训的需要。
1987年2月后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由以文化、技术补课为重点转向以岗位培训为偅点。区属各系统在1988~1990年3年中对60%的45岁以下的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文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囷应知、应会培训据统计,参加培训人数1988年为17742人占职工总数的21.2%;1989年为28188人,占32.5%;1990年为30804人占35.1%。3年合计为76734人占职工总数的88.8%。
1.楊浦区第二职工业余中学
创建于1954年初名上海市第十二职工业余中学,设在长阳中学内主要开设初、高中文化班和少量技术班。1958年夏停辦1962年复校,改为现名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79年秋季复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