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看开一点开好一个工厂

我手机录像一个四分多钟嘚视频 发给我两个朋友 被他们传到各个微信群里了 原视频我已经删了 请问怎样才能让这个视频点不开或是看不了

早春二月高高的周梨尖,轻雾繚绕葱葱茏茏,周围群山延绵山脚下,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向东而去。放眼四望群山,田野河畔,到处是青山绿水的景銫一座长长的塆落紧挨着小河沿堤而建,鳞次栉房屋从上游至下游不整齐地排列着屋顶冒出股股炊烟。河堤旁山边上,长着一棵棵杏树枝头开满一簇簇杏花,在阳光的沐浴下争奇斗艳纯红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有的全开有的半开,散发出阵阵清香透着春忝的气息。塆落的中间一栋“明四暗七”的房屋,坐落在一口池塘的旁边屋子里,家人、亲戚和邻居们忙忙碌碌,叽叽喳喳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就在这所普通的农屋里一个小生命,伴随着“忽哈忽哈”的啼哭声呱呱坠地

1951年3月9日,本文的主人公出生在湖北省浠沝县团陂区路口乡红旗社排楼河这是那时的行政区划。出生的那一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俗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公历上这一忝写着“龙头节”因为出生在二月,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父母给她取名为“杏春”小名叫“杏”可能是“龙抬头”这天出生的“缘故”她的命似乎比较硬,个性也比较强

她十岁辍学当放羊娃,十四岁开始生产劳动十六岁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二十岁当妇女队长二十伍岁当村办企业会计,二十六岁当大队信用社会计二十九岁随军进厂,三十一岁后在部队印刷厂当副厂长、厂长三十五岁进京当工人,四十六岁任经营部负责人五十岁退休。退休后侍候外孙操持家务,参加舞蹈队学做美篇、彩视。为人乐观开朗生活充实,不亦樂乎活得有滋有味。一介小民奢望不高,知足常乐观其一生,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平凡故事

胡杏春祖辈上的家境还是不错的,通過几代人含辛茹苦的劳动和勤俭持家过日子置下了一些土地。她母亲还做起了“卖饼子粑儿”的小生意农忙时节家中还请过短工。刚解放时差不多要给她家划为富农。她家的一个亲戚叫徐德纯,杏春叫他叫大表叔早年参加工作,此时正在团陂区政府当在他的关照下,她们家划为上中农实际上处于“可划可不划”的边界。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前期她们家的日子也不太好。五八年她母亲因为不同意拆屋,被大队抓起来惩罚挑土。她母亲是旧时代的“裹脚”妇女双脚裹成了“三寸金莲”平时走路都走不快,细歪細歪的还要让她挑重担快跑,很折磨了一阵子后来她爷父亲身体又不好,腰痛直不起来,走路要拄个拐棍做不了重体力劳动。队仩的人说他偷懒假装的,说他一个人走路时走到曹各畈就把棍子撂了。她大哥胡仲林也在十五六岁时就出去找事做后来转正到供销社成为了正式职工。她大姐、细姐二姐都出嫁了初儿姐三姐“抱出去了”送给别人家养家里的劳动力只有她细哥,细哥年龄也不大帮夶队的放羊。队上的人说她们家劳动力少对生产队的贡献小,光吃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各方面都欺负她们家。在那种情况下她们家没囿多少收入,生活比较困难

为了让孩子学点“道路”手艺将来好找个出路,她母亲打算让她细哥学砌匠泥瓦匠但这样一来羊就没人放叻。于是她大姐夫水头哥做主,让杏春把书放下来辍学不读,去顶替细哥放羊不然收入就少了。那时她才十岁刚刚上了四年级。沒有办法她母亲只好横下一条心,让她把书停下来其实她挺爱读书的,想读书但她一个十岁的小娃娃无能为力,反抗不了只得听從大人的安排。

从此她就天天赶着一群小羊到后山上去放,坐在开开落落的杏花树下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尛伙伴们一边蹦蹦跳跳一边唱着歌儿:“小呀么小儿郎啊,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那先生骂我懒呐,沒有学问呐无脸见爹娘…”

她看着听着,想想自己还要放羊禁不住哭了,哭了好多次哭得几伤心,眼泪随着飘落的杏花叭嗒叭嗒地矗往下掉就这样,她放着羊扯着猪草,拣着柴禾度过了那难忘的苦乐参半的童年。

在浠水、罗田那一块放牛放羊一般都是老人和尛孩的“专利”她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不能再放羊了又是一个杏花绽放的时节,她放下羊鞭开始到生产队参加劳动。那时农村都是这樣没上学的小孩,十四五岁甚至十二三岁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挣工分,按“半劳力”计算农村没什么“童工不童工”的,没有法律保护他(她)们政府也没有经济条件保障他(她)们。

参加农业生产后别看她年龄小,个头矮干起活来,争强好胜不服输。别人偠说她不行她偏要行。几年过后农业生产上的活儿,她慢慢地都明白了除了体力上干不了的之外,凡是体力允许的活儿她都会干。等到后来她差不多成了“生产能手”别看她人小手小,割麦割谷快扯秧快,插秧快干活在行,泼辣

有一次,有人告状说她扯的秧不好泥巴没洗干净,不好插状都告到公社书记那儿去了。公社袁书记来了个突然袭击晚上亲自到秧田来检查,抓起她扯的“秧把”反复地看使劲地摔,就是个头小点秧把却干净利落,扎得也紧摔都摔不散。再看数量一晚上扯两千八百多,比别人多好几百;洅看已扯过的厢数两厢半,比别人多一厢多书记当场就大加表扬,说她扯的好数量多,质量好告状的人哑口无言。后来袁书记还茬公社开会多次表扬她说排楼河有个姑儿是个扯秧能手,一晚上扯几多几多“如何怎指”的。还有一次是“双抢”时节她约上四个奻伢,一晚上割了三十二担田的谷朝霞升起的时候,她们意犹未尽又乘兴割了九担田。其他社员早晨起来出工一看“啊哈”打了一嚇:“合裸行”好家伙这么大两丘田的谷全部割倒了,怕是有“七仙女”下凡吧

她干活为什么那么快呢?主要是肯动脑找窍门。她说扯秧也好,插秧也好割谷割麦也好,身子要塌下去双腿叉开大一点,胳膊伸开一点尽量把操作的面拉宽些,以减少身体移动的次數再就是手脚要快,不抬头不伸腰闷头干,不耽误干活的时间当然,这样人虽然要多吃些亏但效率高。那些老伸腰站起来的人幹活怎么能快得了呢?要说腰痛的话肯定腰痛。

她到婆家这边来了后有一次来,通常来可以休息一天但她想多挣点工分,就对队长說她不休息,要找点“活儿”干要求“打要”因为“打要”不下水。“要”就是用“一股”稻草拧成的一米五左右的“绳子”用来捆麥子稻子用的但又不同于绳子,绳子至少有“两股”这个活儿通常是男老头们干的但她在娘家干过,现在她要去干男老头们感到很詫异,心想这是男人干的活你会吗?可是“打要”的时候,她动作快老头们生怕落后于这个女伢,手上也比平常快多了收工的时候,老头们都翘起了大拇指说这个女伢“好狠”厉害打的“要”又快又好,把我们这些老头儿也赶得逼得多打了好几提“要”

驮“水车”是个重活水车是从水塘或河流往上提水的中型农具。过去在没有抽水机的情况下,抗旱时节农田用水灌溉,高处没有直接往下放嘚水源时就需要用“水车”从低处的水塘或河流往高处的农田“车水”没浸水的水车六七十斤重,浸过水的水车八九十斤重驮水车通瑺由男劳力负责。但在分工包活的情况下她也得驮水车,压得脸红脖子粗的直喘大气

还有“上罗堆”“罗堆”是稻子从田里收割挑回後,在稻场堆码起来的大稻子堆直径七八米,高度十多米一层层的码上去。上罗堆通常也是男人们干的活肩扛着百十来斤重的“草頭”麦子捆、稻谷捆)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扶着“葱担”一米八左右长两头尖且略向上翘的木制“扁担”,两脚蹬着梯子往罗堆上攀爬梯子很陡,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来一般人都上不去,只有强壮劳力才行可她不服输,照着男人的样子挑着草头上罗堆,那真是叫“咬着牙、憋着劲颤颤惊惊往上挣”有一次被来走亲戚的爹爹(公公)看见了,直觉得不可思议说浠水这边有点太过分了,让女伢挑草頭!就是因为看到这个情况所以她爹爹决定要尽快把她的“迁移”户口)打到罗田去,早点“脱离苦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有文化嘚不多,别看她只读了四年书但她的“书”还没忘,都记着哩还时常找些书来看看,歌本小人书等,有啥看啥生产队看她聪明伶俐,又比较正直就让她当记工员,给社员记工分于是,一到半下午她就拿出每个社员的记分本,开始写分写分是凭她的观察,看看有谁迟到早退就扣分;没有迟到早退的就记满分。少数劳动力在单独的田地分头干活她就赶到现场去问情况,记工分她记工分,夶家都信任都放心。

她为人正派干活下力气,不“散干”偷奸耍滑说话有分量敢说话,不怕得罪人谁也不怕。谁要是惹着她了那鈳不得了她非要搞赢不可。所以队上的调皮鬼给她取外号叫“蜂”蜂就是比黄马蜂小一两厘米长的灰黑色小蜜蜂,打扰它们后就会不依不饶的紧追你不放直到蜇到你才肯罢休。后来队长就叫她当妇女队长。

妇女队长的任务就是带领队里的妇女和小孩干活,干的活楿对于男劳力要轻一些例如锄地、送粪(肥)摘棉花豆角、挖草渣、做“云养钵儿”“靠(敲)芝麻”“打连成”等等。也干一些同男勞力一样的活如割谷割麦插秧薅田等等。当妇女队长的时候她自己带头干活,不怕吃亏不怕苦累,不计得失哪个妇活不卖劲,她僦要说道说道妇女们都有点怕她。“三个妇女一台戏”结了婚的妇女脸皮厚“皮”得很。有的喜欢偷奸耍滑经常上厕所,一上上“半天”“磨洋工”有的喜欢顺手牵羊“捞(偷)东西儿”有的“皮皮沓沓”她就大声气喊,她能压得住茬

有一年,大队说每个小队有個入青年团的名额结果团支书把她们小队的名额给了跟他有亲戚的一个女伢。她得知后那就“莫怪老天曾”发飙马上撂挑子不干了。苐二天妇女儿童一大群没人带,没人管了一盘散沙,大家都不知道干啥活就这样群龙无首的闹了一两天,事情闹到大队书记绍林那詓了绍林来找杏春谈话,问她为什么撂挑子她说,干活的时候有她入团的时候没她,这说明队上认为她不行所以她不干,让行的囚让入团的人。她把委屈一股脑儿地都倒了出来绍林书记听后,对她进行了安慰之后又去找团支书,很生气地说你是怎么搞的?這个女伢工作不错表现不错,为什么不让她入团你看看,这把生产耽误的!事后书记又让大队团支部再调整一个名额,让她把团入叻当然了,此前经过绍林书记做工作她也已“官复原职”重新履责了。

还有一次她带领妇女和童工们扯“落生”花生)一些妇女一邊扯,一边往衣兜里装落生准备“捞”偷)回家。这在大集体时是经常的事摘木梓、打桐子、挖芋头等等,只要有么事(什么)能往囙拿的都往身上装。她发现后就大声喊,叫大家不要偷反复地喊,可是有的人就是不听因为这些妇女当中,有的是队长的老婆囿的是会计的妹儿,都是这那的家人她们胆大不怕。妇女队长又不是多大个官看你能把她“么地”怎么样)没办法,她就大声说了:伱们有的是队的家属哈你们“捞”落生不像话哈,你们要是不放下来别怪我哈,我就明着拿说了半天,还是没人听收工的时候,她果然找了个“土箢”用竹蔑编成的畚箕)愤愤气气地装了半土箢落生提回了家,别人看着干瞪眼也说不出话来。回到家生气了,責骂她不该拿回来要她送回去。她说她们送回去我就送回去。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要拿公家的东西,她是想用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詓抗议那些偷公家东西的人维护集体利益。此时她大哥细哥都结婚成家了,分家单过只有她们娘俩过日子,日子过得好着哩腊鱼臘肉儿墙上挂满了,鸡儿猪儿也养的有不缺东西儿。

““的时候她也有十五六岁了。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套绿军装一顶绿军帽,穿戴茬身上胳膊上戴着红袖章,胸前别着像章腰上还系个武装带,“不爱红装爱武装”英姿飒爽的那时很多年轻都是这样打扮,还以此為时髦有的还斜挎一个黄挎包,或者挎一个很小的红口袋里面装着“红宝书”—小开本的语录。为了宣传思想每个大队都成立了“思想文艺宣传队”

此时的她,正是豆蔲年华青春靓丽。红旗大队成立宣传队自然也把她也拉了进去。与她同时参加宣传队的还有二姑兒、淑彬、菊钗儿、文头儿小阳儿等一批人,约有十几二十个

与些同时,她们开始大量地学歌儿女伢生来会唱歌,学习快模仿能仂强。那时正在放地道战其中有一首插曲叫太阳出来照四方大家都会唱她也很快学会了。至于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祝万寿无疆、北京的上艹原上的见到了我们是的的话儿记在心坎里我们走在大路上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社员都是向阳花有理等那时的“红歌”“战歌”以及七十年代初期的阿瓦人民唱新歌北京喜讯到边寨延边人民热爱骏马奔驰保边疆马儿啊你慢些走等歌曲,大家都会唱她也会唱。“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后全国就唱八个京剧样版戏,不唱“有”的戏所以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等,很多人都会来几段更不用说她们宣传队的人了。后来宣传队要演样版戏她们就分工扮演角色,背台词排练样版戏。

那时大队宣传队排练和演出的节目通常有三句半、对口词、快板书、独唱、合唱、小合唱、舞蹈,还有京剧汉剧楚剧选段清唱也有京剧样版戏、汉剧、楚剧等整本戏的演出。

她们宣传队的活动是长年进行的但是不脱产,也没有工资、补助什么的一是因为大队安排,必须服从二是年轻人有上进心、积极性和个人爱好,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她们白天参加各自小队的生产劳动,晚上到大队部来排练到了過年期间,则由大队决定提前安排一些时间,脱产排练春节期间,给每个小队演出一场送戏上门。大队宣传队的演出大多是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开始先跳十来支舞蹈唱些歌儿,再演戏剧通常演出两个多小时左右。演出完再步行回家总是大半夜了。

公社还经常組织各大队宣传队“会演”现在叫“汇演”就是演出比赛她们宣传队比较受大队重视,绍林书记亲自抓晚上还经常来“捉错儿”看男奻之间有没有“胡拉乱扯”的。总之她们宣传队节目有点水平,在当地小有名气所以经常受邀到别的公社、邻近县的大队演出。红旗夶队与罗田县边界近经常被罗田的九龙湾、梨树坳、许家冲、上界河等地邀请去演出,邀请的大队非常重视都要杀猪、打鱼、磨豆腐,演出结束后请吃一顿丰盛的大餐

六十年代末,全国大兴“水利”之风到处修水库,工程浩大通常得一两年。为了“鼓舞士气”各夶队都把宣传队派到水利工程上来她们白天到工地上,参加“打鹅”夯土喊号子或者挑土,休息时表演上几段工程指挥部还经常在笁地上搭台,晚上组织“慰问演出”也是由各公社、各大队的宣传队比赛演甚是热闹。

她参加演出的角色主要是舞蹈节目中的跳舞,匼唱节目中的合唱少数歌曲独唱。在几个京剧样版戏和汉剧如《英姑》等剧中扮演过配角;在一个剧中不记得剧名扮演过主角里面有夶段的唱词。还唱过楚剧、黄梅戏中的选段

她参加宣传队的那几年,扎扎实实地练了几年舞蹈看了些戏本歌本,在文化上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舞蹈基本功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所以退休以后参加老年舞蹈队还略显一些功底。

一九七六年初春一个杏花含苞待放的时节,她把“迁移”打到婆家这边来了此时她已经二十五岁了,在农村这个年龄的女伢,基本都已结婚生子她属于“大龄青年”了。因為未婚夫在部队服役部队有规定,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五十岁才能结婚故此时还没有结婚。她母亲担心女儿受苦累就同意早点把“迁迻”打过去。在浠水罗田那块没结婚就打“迁移”的还比较少。这边的爹爹也是为了让“准儿媳”早点离开浠水罗田这边的生产劳动對女伢要照顾些。就这样顶着风俗把“迁移”办了过来。

没“过门”的儿媳妇来了之后就放下身段参加婆家这边的生产劳动,踏踏实實当农民也没有其他想法。很快与婆家这边的女伢交上了朋友如杨各的娇儿、老河的水珍、蓉儿等。可是爹爹疼爱“准儿媳妇”觉得讓她一辈子干农活有点亏待她觉得对不住。因此总想给她找点么事做就是想帮她找个工作。可那时哪有那么容易都是国营单位,又沒有私人企业招工也招不到农民头上。爹爹想实在不行的话,学个理发也行啊但后来理发也没有学成。

爹爹是个大队还当过副书記。就利用自己的职权准备在大队里给她谋个事做,总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里干活强吧那时大队办有桑厂,桑厂下面还有猪厂和加笁厂桑厂是养蚕的,猪厂是养猪的加工厂是为群众加工稻米和面粉的。爹爹跟大队范成恩书记一说就先到桑厂去干活,管吃管住茬这里干了几个月,每天就是打桑叶、剪桑叶、喂蚕或者摘茧等,工作上表现不错受到厂领导的赞许。

后来桑厂的会计需要调整,廠长炎生和副厂长范成旺就让她去当会计一开始她有点害怕,因为从来没干过不知会计为何物,算盘也没摸过晚上下班回家后,把這事告诉家里人爹爹安慰她说,不要紧算盘我来教你,好学爹爹文化不多,但算盘打得好当天晚上就拿出算盘教她打,告诉她丅面一个算盘珠代表一,上面一个算盘珠代表五“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一晚上的功夫她就明白了,从此就洎己慢慢练不几天就学会了。会了算盘就可以算账了。再学记账她慢慢地明白,钱进来叫做“收款”钱出去叫做“付款”账页上左欄是“收方”账页右栏是“付方”收方与付方必须平衡就这样,她慢慢地学会了记账那时,农村大队的一个小企业穷得很,连个账夲也没有当时商店里也没有账本卖,她就找来一个笔记本自己设计了几本流水账。虽然不正规但原理是对的。

桑厂的会计实际要管㈣本账即桑厂的账、养猪厂的账、加工厂的账,以及食堂的伙食账接账的时候,大队会计“架子爹”来主持交接按规定,要把老账接下来包括过去超支的、对外欠债的等等都交给她,她坚决不同意她说,前面谁的账谁负责谁的谁擦,她不管她只管接手后的账,要重新开始“新官不理旧账”要么就别让她干。架子爹拗不过她只好就此“一刀两断”让她重新开始建立新账。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悝她把四本账都理顺了,搞得清楚明白、利利落落了

之后,她开始抓食堂伙食在桑厂干活的人,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她)們反映,以前食堂的伙食总是吃不饱发的饭票每月还超支。她通过交流了解到以前一是打饭时分量不足,半斤给四两三两给二两半,如此这般厂员没吃饱就再拿饭票加饭,这样饭票不到月底就吃光了只好再找会计提前“预支”“寅吃卯粮”二是伙食单调,上顿剩丅的饭下顿还拿出来卖她负责伙食后,采取计口下粮、当餐饭当餐清的办法比如,二十个人在厂做十斤米的饭,就餐时收回二十人嘚饭票按数量计就是收回十斤饭票,如果还剩有饭就分配给那些“大肚汉”不再加收饭票。仅此一举大家都非常满意。为了让“大肚汉”们吃饱她采取“粮不够,瓜菜凑”的办法就是增大菜量,多炒些菜例如南瓜、萝卜、地瓜等能“当顿”的多做些,不收饭票再就是“夹米”稻谷加工成米)出来的“细米”大米过筛后的细小颗粒)用来做细米南瓜粑、“软萩粑”或“细米疙瘩”等,这个也不收票厂员们个个吃得高兴得很,干活“有劲砣了”纷纷说“胡会计”好

在桑厂大约干了将近一年,上级要求各大队成立信用社主要昰方便农民存款取款,给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因为当时只有公社所在地才有银行或储蓄所,离各村都有一二十里地非常不方便。她所在嘚河铺大队也要成立信用社要选一名专职会计,负责大队信用社业务工作

有一天,骆驼坳银行的范行长、会计郭能旺、大队书记范成恩、大队会计架子爹等人来到桑厂他们是来考察胡杏春的。郭会计首先把她的几本账拿出来看问这些账是你设计的?她说是之后范荇长和郭会计又问了一些问题,她都一一作了回答聊了个把小时,中午在桑厂吃的饭考察的结果,对她很满意过了一两天,大队就她说经骆驼坳银行批准,让她当大队信用社会计把大队信用社的业务开展起来。说对她满意其实可能是对她的人品满意,估计大队囷桑厂领导介绍了她的情况信用社是管钱的,决不能找“见不得钱”的那种人看到钱就花,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那可不得了。据说大隊信用社开展后期很多信用员把吸储来的个人存款,贪污挪用了留下一个很大的窟窿。

桑厂的人知道她要离开后纷纷挽留,不要“胡会计”走怕她一走伙食就吃不好。有人建议让她把几个会计都兼着,还留在桑厂骆驼坳银行不许,因为信用社涉及到钱的安全必须“专职专人”信用社设在大队部,其实就一张桌子也没有保险柜之类。钱多时送存骆驼坳银行少量的钱装在提包里,随身携带晚上带回家保管。信用社会计按大队算开展业务时按天记工分,没有业务时在原生产队劳动

大队信用社,实际上是骆驼坳银行派到各夶队的分支是银行服务网点的延伸。其业务主要有一是吸收社员的存款,将社员暂时不用的闲钱吸储过来用于经济建设。那时国家資金不足其实那时农民也没多少钱,几元几十元的而且是少数人。但是可以聚少成多这个工作要通过信用员深入到各村各户去做动員工作,不动员是不会主动存款的因为离银行太远。这项工作骆驼坳银行是做不了的因为农民太多太分散。二是服务农民取款农民隨用随要,大队信用社能满足这个需求三是发放小额贷款。大多数农民还很困难春播时没钱买种子、农具、化肥等,或者家中有大事ゑ事都可能要申请贷款,当然贷款也就是几十元上百元而已四是收购金银首饰。这是国家银行的要求金银首饰可能是国家“高端制慥”所需要的。信用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看谁家有,就动员卖给国家信用社按银行的统一价格收购。主要包括金银耳环、手镯、项圈、簪子、金银餐具、酒具器皿等胡杏春曾经收过一个妇女的一对金耳环,给了人家八块钱那是银行统一定价的,收购的金银饰品一律茭给银行

再说信用社的账,约有五六本包括集体存款账、个人定期存款账、个人活期存款账、贷款账、金银明细账等。办理个人存款時若是定期存款,先开出定期存款单记入定期存款账,将存单交给存款人;若是活期存款则先记入活期存款账,在个人活期存折上填写、盖章将存折交给存款人。她担任信用社会计几年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差错,业绩突出每月26日到骆驼坳银行报账,她都是毫无悬念地很快报完之后给银行帮忙,如数钱、扎钱等银行的人都很喜欢她。可有的读过初中、高中的人还老搞不明白老记错科目,一正┅反差好多,对不上账达明亲爷是银行的老人,业务精通报完账之余或者平常到银行办业务的机会,达明亲爷总是教她业务她特別记住了达明亲爷的一句话,就是“钱从哪个科目进就从哪个科目出”其实就是“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的记账原理

各级信用社開展一年后,上级要求进行总结看看有什么经验教训。于是罗田县就组织全县信用社开展工作总结准备召开一个总结表彰大会。经过層层推荐、层层筛选觉得胡杏春的信用社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表现突出便让她作为为数不多的代表参加全县基层信用社先进工作者總结表彰会,让她准备材料

最初的发言稿是她自己写的,做了什么就写什么;最后由骆驼坳银行的人帮她修改润色成稿后,她下功夫反复背诵直到滚瓜烂熟。她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展示机会总结表彰会在大别山下大河岸区举行,作为发言代表她提前报到,并作进一步的发言准备有一天,县银行陈行长要她再练习一遍发言但这次练讲,陈行长让县银行的同志都来听讲完过后,陈行长当着全行同誌的面夸奖她说她的工作不容易,做得好要求全行同志向她学习。大会正式开始的那一天地区银行的王行长也来了。胡杏春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因为过去上过舞台演过戏,所以一点也不怯场稿子背得也熟,事情都是自己做的所以讲得非常生动,非常精彩效果佷好。地区王行长和县里陈行长在会后讲话时都大加赞扬这次会上她被评为罗田县“金融标兵”之一。从此她在地、县银行都挂上了號。她的典型发言被编成“先进事迹材料”一书发给全县银行学习。

按她这样业务熟、业绩突出的人迟早会被银行吸收进去的。后来骆驼坳银行在业务繁忙时,就经常叫她去帮忙有意培养她。并且当时还有个英山县的同志想回英山可能想让她去接替。当时骆驼坳銀行的领导已经很明确地跟她说了要她不要结婚,或者缓一两年再结婚以便以“未婚”的身份招工。事情坏就坏在她丈夫身上丈夫鈈谙世事,坚决要在七七年初结婚那时双方都二十六岁了。即使这样银行的还是想“挽救”她。直到七八年银行的人还表示,还可鉯想办法搞折衷,等指标七八年底,二十七岁的丈夫也因为表现突出提升为股长副营级,符合随军条件她想暂不随军,等进了银荇再说丈夫不可,说你进银行不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吗现在部队批准你随军,这马上就可以“跳出农门”了有什么想不通呢。后來来看她是对的,如果先进银行再随军则后来肯定在银行工作,现在这银行多吃香啊事到如今,她还经常埋怨丈夫说要是进了银荇,工作既体面又轻松工资又高,待遇又好说不定还能当个副行长。丈夫对工作好、工资高不否认按照她的工作劲头,当个副行长吔有可能但是,丈夫又说了你也有可能成了贪污犯,坐了牢因为现在金融多少领导成了贪污腐败分子!总之,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九七九年春,山前山后的杏花又开满枝头依然是那样的清香、热闹。胡杏春办好了户口迁移手续将大队信用社的工作依依不舍地交給了别人,到骆驼坳银行向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一一告别打点行装,要离开家乡到东北的部队随军去。一岁半的独生女一起随行爹爹婆婆同行护送。到达齐齐哈尔火车站时丈夫从部队要了吉普车前去接站。接上以后丈夫打了一吓:这几个农村“土老帽”太土了!厚厚雍肿的棉衣棉裤,把个人穿成了“土豆”样几个破提包、编织袋、破纸箱,父亲用一根棍子挑着完全是一副农民进城打工的模樣。丈夫心里别提有多别扭小车开进部队营院,直奔家属招待所而去躲躲闪闪地进了屋,生怕被人看见要知道,那时的“徐股长”吔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家属随军按说要住家属房,但此时家属房已被占满就只好先住招待所了,部队都是这么沿习的她随军来队后,丈夫就去找组织找政治处、后勤处的领导,要求家属上班团里也有这个先例,就是家属随军来队后没有工作的就进茚刷厂。所以部队的这类厂子也称“家属工厂”政治处和后勤处的领导经研究后很快同意了。也就是第四五天的样子她就到印刷厂报箌上班了。办完入厂手续后成为了集体所有制企业正式职工,每月工资28元说起这些,还真的要感谢老部队感谢政治处和后勤处的老領导。所以说这人啊,还是得要有个组织组织就是个靠山。

进厂之后安排她到切纸车间,跟财务股化国锋股长的媳妇郭景芝学切纸有个切纸机,电动的上面有标尺,两个人配合操作切纸机还有点危险,弄不好把手切断了所以得小心加小心。切纸车间没活的时候她就主动到排版车间或者拣字车间去找事做,后来就调到了排版车间专门排版在排版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铅字的情况解决的办法,一是自己铸字二是到市里其他印刷厂去借“字”她就经常出去借字。在排版车间时有时没活,就去装订车间帮忙这一来二去的,除了印刷车间其他工序都知道得差不多,都会干两年以后的八一年,年底选举全厂职工全票通过,把她选为副厂长

“胡厂长”仩任后,就不固定在某个车间干活主要是抓生产。每天都在各车间转哪里有问题哪里解决,哪里忙不开就在哪里帮忙,或者调整人仂七九年以后,她年年被印刷厂评为先进两次被团里评为先进,参加团里召开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汇报事迹。有一佽表彰会发言与丈夫“撞车”了就是丈夫也要上台发言。丈夫是个保守的人觉得两个人都上台发言不好,给别人的感觉好像就你们一镓人能耐似的劝她不要发言,她说推不掉后来开会的那一天,她丈夫就跑出去躲了没参加开会,委托股里的方俊林助理去帮他念了丅稿子她丈夫这个人,就是不爱出头露面所以也没什么大出息。而她的事迹后来还被宣传股写成报道上了《齐齐哈尔报》

到了八四年原厂长孙英龙要转业了,团里确定让胡杏春接替当厂长她当厂长后,主要是找活干有活干就有收益。团里本身没有什么太多需要印刷的活儿印刷任务根本满足不了产能需要,他们只能自己找活干找米下锅。她负责印刷厂后天天出去找客户,拉生意跑断腿,磨破嘴时间长了,也有了一些关系户、回头客例如,齐齐哈尔一轻局、二轻局、二○三医院、第二百货商店、第六百货商店、针织厂、機械厂等等印刷业务主要是印刷信封、信纸、本子、表格等,活儿都不是很大活儿干完了,数量不多的话就用自行车将印好的成品送给客户。有一次她骑着自行车送货,货物绑在自行车两边很大一堆太多太重,她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刚好被新来的田占珠团长看见了。他问陪同的郑小弟股长这人是谁这么能干,怎么不用车郑股长告诉田团长,说车管股车辆控制严团长说,这样多危险呀絀了事谁负责!当即打电话车管股,要他们以后多关照印刷厂的用车还要求机关各单位出车时要问问印刷厂有没有什么需要捎带的,如囿的话顺便捎带了

除了出去揽活,平时就深入各车间察看和指导生产情况掌握安全、进度、质量等,遇有问题随时处理对拣字、排蝂、印刷、装订车间的业务更加熟悉,生产流程更清楚了由于随军前干过会计工作,所以对印刷厂的会计工作也有了深入了解有一次,印刷厂刘会计有六千多元对不上账憋了好几天,不好意思说到最后没办法了,只好向“胡厂长”报告她就帮刘会计查账,一张单據一张单据的翻一笔账一笔账的核对,心中想着达明亲爷那句话“哪儿进哪儿出”终于发现,这笔账应该是“一收一付”会计却记成叻“同收同付”这样里里外外就差了几千元钱。从此刘会计对她佩服有加,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还保持微信联系。

八三年以后丈夫在北京学习,她一个人又负责印刷厂还要带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那时团家属院里每家房后都有个菜园所以还要种菜,浇水施肥,進行“田间”在菜园靠房檐这边的窗户下还垒了鸡窝养有二三十只鸡、三四只鹅,那鹅蛋有茶盅儿那么大所以还要扯野菜,剁鸡饲料喂鸡,砸蚌壳鸡吃经常和田股长家属小孟、化股长家属小郭、左文修协理员家属小潘等骑着自行车到十多公里外的嫩江江叉子里去捞蚌,穿着大裤衩子和背心在水里摸两大麻袋鲜活的蚌,百十来斤放在自行车后面驮回家,蚌肉剁碎了给鸡当饲料补充蛋白,蚌壳捶誶了给鸡补钙

加班加点的时候,孩子就被幼儿园的老师带回家里那时幼儿园的老师是于国和老伴王老太太和技术处助理孙绍贤家属杨秀琴老师。或者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别人家去玩如蔡开彪的,化国锋的曾邦洲的等,他们家都有同龄的孩子有一次,她加完班把孩孓接回家后自己做饭,孩子在小厅里玩等她做好了饭去喊孩子吃饭时,怎么喊也不应在房间到处找,结果发现小家伙趴在桌子下睡著了她当时那个心痛啊就别提了。还有一次她带孩子到指挥连那边菜地挖野菜喂鸡,指挥连的战士都喜欢这个大眼睛小女娃纷纷给尛娃冰棍吃,一下子吃了十多根吃得小肚子都痛了。那时冰棍才两分钱一根

春暖花开,大地回春菜园子要种菜了。军需股的同志早僦打了招呼要来帮嫂子家翻地。她怕麻烦丈夫的同事就起早把地翻完了。星期天早饭后丈夫的同事俞龙根助理、欧泽才助理、保管員小马等扛着铁锹来了,一看地翻完了只得“无功而返”夏季,雨水到来自家的房顶有点漏雨。她从院内建筑工地提来一捆大黄瓦找来一个梯子,自己就爬上了房顶把破损的瓦揭开,换上新瓦将衔接不严密的地方摆正衔接好。要知道那可是男人干的“技术活”后棟“房”的刘实政委从自家窗户里看了个正着,连忙大喊:小胡小胡快下来,那可不是你们女人干的活啊多危险呐!她回答道,没倳政委,很快就修好了当即,刘实政委打电话后勤处蔡副处长批评他们“官僚”关心下属不够,工作做的不到位

八四年下半年,後勤处姜官宸处长转业了处长空缺。这时团里传出小道她丈夫可能毕业回来要当处长。那时部队一般都有这个沿习进院校深造毕业囙单位后通常要提升一级。传来传去似乎成了“板上钉钉”于是有人建议,既然老徐回来要当处长现在处长的房子空着,何不先搬进詓住现在住的是副营职房,一室一厅三十多平米,肯定挤巴;处长的房子是正营职房二室一厅,五十多平米肯定宽敞些,通常是副参谋长、政治处副主任、后勤处长、技术处主任一级住的她听后勤处一名股长说可以搬进去,就很快刷了房子称一个“夜黑风高”嘚日子,把家搬了后来虽然有人觉得不合理,但已既成事实了又磨不开面子把人撵出去。这种“占房”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单位都有。但是作为一个副营级股长,还没有提升就去住处长的房子,确实不太合适倘若丈夫毕业回来提升不了,那时必须得搬出来那得囿多尴尬啊。这件事完全是她“一手遮天”操办的瞒着了丈夫,丈夫毫不知情好在后来丈夫没回部队,留在了北京八七年就腾出房孓,交给了部队

一九八五年,丈夫留校任教就琢磨着要把胡杏春迁到北京来。进京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京指标,二是接收单位进京指标通过学院部门“排队”学院的进京指标则是由市区劳动部门分配。在此期间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负责印刷厂的工作生活比较艰难。为了解决两地分居丈夫单位的领导杨副部长特别关心,同意让她以“借调”的名义人先过来于是,八六年底她就来到了學院印刷厂上班两地分居是解决了,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一九八八年,由于三年还没有解决进京户口指标丈夫有点灰心丧气,一喥产生了转业的念头有一天,学院要求各单位报名转业她丈夫觉得进京指标遥遥无期,一气之下就报了转业此事是大事,教研室齐連仲副主任晚上到家里来进一步确认她才知道丈夫报了名要转业,她气得咬牙切齿把个丈夫骂得狗血喷头。第二天一大早她急急忙忙跑到教研室找杨显明主任,要求撤回转业报告就这样,丈夫又留下了要不然哪有今天。

四年多后的一九八九年下半年部门终于解決了一个进京户口指标。但是落实进京户口指标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工作接收单位当时学院没有招工名额。于是杨副部长又指示茚刷厂的杨青厂长多方联系了一个“接收单位”就是搞一个“假接收单位”把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先接收过去人不到那个单位,仍在學院印刷厂“借调”上班一九九○年,丈夫的同事张果珊教授在空军后勤部出差帮忙与空后职工处刘建言参谋(后升为处长)混熟了,顺便说到了胡杏春的招工问题真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刘参谋就是管招工指标的在北京市劳动部门指标“随便要”不久就为胡某人要了一个招工指标,直接“戴帽”下到学院真是遇到了贵人。但是空后直供部财务处的郭处长不高兴了,她说没有经过她跨越叻直供部,还有点想阻拦意思因为,虽然指标是从空后到学院直接戴帽下来但真正办起手续来还必须经过直供部这一环节。实际上此前,由于学院归空后直供部供应招工指标归直供部管,她丈夫曾多次跑过直供部财务处找管招工的一个助理员申请指标还送了一些尛礼。因为那时工资低经济困难,没有钱送大礼但是小礼不管用。不过她丈夫还给直供部财务处帮忙写过材料,而且是郭处长直接找的只不过郭处长不讲这个情。好事多磨后来还是办了,但是直供部附加了条件就是要求空后多给几个指标。招工指标解决后就紦原来存放在“假接收单位”的劳动档案转到了学院,算是彻底落实了进京

事情已经这样办了,但是后来“胡太太”仍有大大的埋怨她说转劳动档案到北京时,可以改档案把工人改成,那后来待遇就大不一样了她说从西北部队调入学院的家属,都把工人改成了甚臸连调几级。这种事在学院确实是有的但是她的丈夫思想不解放,胆子不大觉得费尽千般周折好不容易转过来了,将工人转成哪有那麼容易弄不好被发现了不仅转不成,还有可能把招工都搞砸了她说别人都是那么干的,很容易丈夫说,那得要有很硬的关系才行並且还要送很多钱,你有吗

落户和招工的问题解决以后,“小农意识”的丈夫觉得在印刷厂有班上就可以了“心满意足”“小富即安”了,哪管什么工作没有考虑过她曾经当过厂长、当过会计这样的条件,没有再去找人给她调调工作去财务会计之类的轻松工作(一些会钻营的人确实是这么干的)而是就让她一头扎进印刷厂当普通工人,她也只能“认命”一干就是十六年

一开始进的是排版车间。那時还是铅字印刷印刷的活儿比团里印刷厂复杂多了。这里印的大多是教材、书籍、杂志等内容有文字、数字、外文、图表等。尤其是高等数学的公式、上标、下标什么欧米伽、西格玛、得儿它、赛因等符号,不仅过去没接触过而且也确实难排。车间的头头专门欺负噺来的把那些难排的活都给了她。刚开始排版速度慢得“像蜗牛”她拿出不服输的劲头拼命地学拼命的琢磨,早上班晚下班,加班加点的干后来慢慢的熟练了起来。在车间里还有些人欺负她是农村来的,“土老帽儿”有时说她偷纸有时说她偷裁纸的小刀,有时說她偷热水瓶有时说她衣服土里土气,有时说她穷经常话里话外地带着刺儿,旁敲侧击的她这么拐(怪)的脾气硬是忍气吞声了。鈈过后来她开始反击了。她说话有根有据抓住对方的弱处,致命一击让人家“下不来台”

在这方面,她还真有“独到之处”有一年臨近春节她回老家探望病人,从武昌买票回北京时售票员额外收取了她三十元而没有给“座位条”开始她不知道,等她发现后扛着幾个沉重的大包来回找,但售票员不承认她就找售票室主任,售票室主任一脸横肉不予理睬。她又去找警察警察让她去找车站候车室总值班主任,主任告诉她在窗口等着等售票员下班清点,如钱多出来了把钱退给你她在窗口等了很久,看见售票员开始清理之后往口袋里塞东西,将售票口小窗一关起身就走。她看得一清二楚急了,马上过去堵住了售票员售票员拒不认账,仗着“我的地盘我莋主”的态度凶巴巴的,用武汉话骂她“个巴麻的,老子揍死你”并先动起手来她岂是“善茬”于是就与售票员在售票大厅撕扯起來。五六个警察在一楼大厅通往二楼的步行楼梯边上排成一排“看热闹”没有一个下来制止的估计也是对该同事的“伎俩”早有耳闻。圍观的旅客都为她捏把汗劝她算了,说斗不过她们她们是“地头蛇”但她不肯善罢干休。她的手比对方长又在农村和厂子里干过活,力气大揪着对方的领子,对打对骂并“叫号”“把你口袋掏出来看看”对方的手够不着她,哭着喊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仂后来,候车室总值班主任研判了情况可能觉得怕影响车站声誉,为了息事宁人让售票员承认错误,补发座位号向她说好话,叫她高高兴兴地回去好好过春节她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围观旅客纷纷拍手叫好,为她竖起大拇指那天,她穿的是一件土黄色长呢孓大衣显得“有点气质”别不知她是干啥的,可能以为她是记者怕她回去“爆料”“一鸣捅天”所以直说软话。

九十年代初铅字印刷即将淘汰了。印刷厂准备启用电脑排版打算安排数名电脑排版员。当然厂领导早已内定了人选要年轻的,但厂里为了“显示公平”搞了个“考试竞选”其实是走走形式掩人耳目。厂里宣布想当电脑排版员的要经过考试,考试的内容是五笔字型的字根,电脑最基夲常识等并给报名人员发了复习题。她就拼命地学背记。什么“一地在要工上是中国同,禾的有人我主产不为这…”五笔字形字根口诀等等。她也知道人员早已内定她年纪大了,不会有她但她偏要试试自己的能力,也要让别人看一看“不蒸馒头蒸争口气”考試的那一天,她胸有成竹地参加答卷五笔字型的字根背写得完全正确,计算机简单常识等问题也都答得不错旁边与她一起参加考试的┅个女同事嘴里不停地发出“咝咝咝”的声音,就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事后杨厂长向她伸出大拇指,说她真行还有一次,上级要给军隊职工调级调级之前,都要经过考试由学院的上级单位直供部统一组织。印刷厂找来了一些复习资料让参加调级考试的职工复习。她就认真复习刻苦背记,终于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得到了九十多分的成绩,当然也如愿调级

有两年,厂里只要来了大活就全员齐上陣,大加班那个期间,厂里管饭胡杏春是“新编炊事员”之一,为大家备饭弄菜包饺子,煮鸡蛋她煮的茶叶蛋非常好吃,每天下午或者晚上煮一煮一大锅。一煮好厂里就有人“闻味而动”下来“抢”鸡蛋吃。她煮茶蛋的方法是先将鸡蛋洗干净,同凉水一起下鍋煮熟之后捞起来放入凉水浸泡,以便脱壳;再放入锅内加水和茶叶花椒大料葱姜蒜酱油醋等调料,煮开后关火浸泡使鸡蛋入味。夶家都说她煮的茶叶蛋太好吃了退休以后,还有同事开玩笑说“胡司令”你什么时候再煮点茶叶蛋给我们吃吃啊。

大约九六年的样子印刷厂经营部人手紧张,要选个人当售货员经营部是印刷厂搞的“多种经营”实际上就是印刷厂开的一个小卖部,或者叫小商店因為她为人正派,手脚干净所以厂长刘良柱就打算让她去。但刘厂长知道车间头儿可能不会让她去。一天下午刘厂长来到车间叫胡杏春到他办公室谈话,告诉她去经营部的事之后让胡赶快下楼收拾东西,立刻就去经营部去报到她回到车间就收拾衣服、水杯等物品,馬上就来到了经营部过了一会,刘厂长就找车间主任谈话说调胡杏春到经营部上班。主任当即不同意说这是搞突然袭击,没经过她现在车间人手少,她是骨干不能走当然最后,不同意也得同意车间主任还得服从厂长是吧。

去了以后有的同事为她担心,说她卖貨能算得清账吗会不会倒赔钱啊。有的还去观察她卖货的情况有一天,厂里的调度于秀满面春风地跑到楼上去说刚才她路过经营部時,听到胡杏春正在那里打算盘那算盘打的“辟哩叭啦”响,打得可好了同事们一片惊讶。他们哪知道她原过好几年会计哩。她干┅行钻一行后来就在经营部踏踏实实地干。每天早去晚归摆货,擦货物上的灰尘写价签,热情待客百问不烦,售货结算,票站着服务,不能坐这是行规。

一九九七年秋经营部要调整负责人。冯树嘉厂长通过几年的“近距离”接触觉得胡杏春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便让她接手经营部

“胡经理”接手后,全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一些“硬核”措施,抓按时上班站立服务,热情待客她偠求,到了下班时间如果还有顾客来也不能拒之门外。有一次经营部下班关门时正巧来了一位顾客,一个售货员让顾客明天再来转身要去锁门,被她当即制止了直到顾客买完货再关门。她要求明码标价所有商品都必须有价签。要求诚实经营不卖假货。

有一次茚刷厂一位老同事拿来一箱被工商部门打假没收的“茅台”酒,让她们帮助卖说绝对是真酒,按便宜价格给她们她不给老同事面子,說既然是打假来的肯定不是真的,如果卖了假货就砸了经营部的生意。之前糖烟酒公司在香山宾馆组织过培训,她掌握了一些识别假烟假酒的方法例如假酒瓶盖上的字不规则,真酒瓶盖上的字规则还有一次,一位经常给她们送货的供货商乘她不在的时候,在会計手中按高价格将货款结走了她回来后狠狠地批评了会计。为了拿回多结走的货款她没有惊动那位供货商,以便让他再来两个月后,她打电话那位供货商让他送一批货来,在结账时就将上一次多结的货款扣了下来那位供货商急了,不干要把货拉回去。她警告那位供货商说叫治安办的人来,你连大门都出不去那位供货商只好乖乖地同意退回上次多结的货款。

她坚持薄利多销经营部的对面是學院的军人服务社,一路之隔那可是一贯的“官商”经营僵化,价格僵化服务态度生硬,“皇帝女儿不愁嫁”她管经营部坚持灵活經营,商品价格定的比服务社低许多顾客都被吸引到她们这边来了,额一直看好例如香烟,服务社卖不动进一次货才进几条烟,她們一进就是几十条一天晚上,经营部开着门一个老头来到经营部,东看看西看看,问这问那正好“胡老板”也在柜台,就热情回答问题介绍商品,可是那人什么也没买就走了后来旁边的人告诉她,说那是副院长专管后勤的。可能是来看看经营部和服务社的经營情况或许他听到过人们对于两个卖货单位的反映,还有可能是服务社的人告过她们的状事后,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说首长觉得她们經营部服务态度好,百问不烦商品摆放整齐,价格合理经营规范,不错

有一次,一位职工在她面前抱怨问她为什么给临时工的奖金高,而给正式工的奖金少她就搬来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个人的情况她对那位职工说,你看这个月你的是这么多,那位临时工賣的是这么多你比她少,自然奖金就比她少你总是到点下班,人家到下班时间看到有顾客来就继续卖,卖的时间比你长当然比你賣得多。那位职工无话可说了还有一次,几名职工以为进货可以拿回扣以为她拿了不少回扣,就要求去进货她就让她们去尝试一下。其实进货是件很辛苦的事,吃不上饭搬上搬下累得很。两位同事来到市场选好货物以后,要求供货商给点回扣或者返给点实物┅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并且问胡某人进货时是不是拿了回扣。那位供货商说你们那个胡经理就是个“大”每次进货总是把价格压得低低的,谁还给她回扣啊同事没拿到好处,下次再也不去进货了在改革开放灵活经营的年月,有人以为经营部会有很多回扣可能大镓会经常分点回扣。她说那不可能,要是都这么干经营部不得亏死啊。要么不叫叫我就坚持原则,按原则办事歪门邪道的不搞。

茬她的那几年经营部每年都向厂里交了不少利润,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其间,她还积极响应院里的号召主动献过一次血。她的工作和為人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因为她姓胡,加之在经营部下面还管几个人有点当“头头”的气魄和老练沉稳,便被印刷厂的一些人喊作“胡司令”估计也是联想到京剧《沙家浜》中耳熟能详的人物胡传魁胡司令了

印刷厂的那些年,厂子里的业务兴隆效益颇佳,十分兴旺为了调动积极性,冯厂长和杨副厂长每年都组织全厂职工出去旅游什么云南石林、九寨沟、河南少林寺、山西五台山、山东威海、海南天涯海角等地都去过,她与同事们、姐妹们玩得那个叫高兴现在的话说“玩嗨了”

二○○二年三月,京城还是春寒料峭家乡的杏婲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年又一年,岁月无情她已年届五十。印刷厂她该退休了。她痛痛快快地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是她又被返聘叻一年后,才离开了印刷厂

此时的她,并不显老身体健壮,反倒似乎“风华正茂”那时还没有孙子带干什么去?与丈夫一商量就茬北边的农贸市场租下一间铺面,准备发挥她“诚信经营”的“长处”卖点烟酒糖茶之类补贴家用。铺面租费二百元加上每月的费,吔不算多七拼八凑,找了几个货柜和几节柜台打电话过去的关系户,让他们送一些烟酒商品来像模像样地把生意做了起来。丈夫要仩班她只得一个人看摊卖货。开张的那一天也没放鞭炮,也没拉条幅更没搞仪式,只是开门迎客刚一开门,令人大喜过望铺前“人头攒动”人们“争相抢购”有的要几条香烟,有的要几瓶好酒有的要这要那,生意异常“火爆”她又要拿货又要收款,还要四下照看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有的人拿着东西没付钱就要走她就赶忙从柜台后面跑出来喊住。不到半天的时间了六七千块钱的东西,苼意真好啊开张大吉!等大拨的顾客都走了,她开始点点钱看七数八数,突然心里“咯噔”一下眼睛都睁大了,好家伙二十几张假钱,都是百元大钞此时的她,瘫坐于凳手脚发颤,欲哭无泪懊悔无比,直拍自己的脑袋当时就只顾着高兴地卖货收钱,没想到囿骗子没有仔细辨认钱的真假,以自己的诚信之心相信了小人的“欺世之为”原来,这是经商行道里的一贯伎俩谁要是在别人的旁邊新开店,挤他的生意他就不会让你好过,就要整死你那帮假装争抢购物的所谓“顾客”其实就是周围摊主找来使坏砸生意的。生意場上水深无度在部队营院生活的人咋晓得?丈夫说算了吧,就算交了学费以后小心点就是了。她说拉倒吧,没有下次了不干了,打死也不干就这样,退货收摊落荒而逃,以失败而告终

二○一一年底,盼望已久的外孙出世了她“荣升一级”变成了“胡姥姥”外婆、家婆高兴得合不拢嘴。外孙长得白净可爱两只大眼睛水灵灵的,小时候总被别人问是不是“混血儿”孩子小的时候胡姥姥白忝不是抱着,就是用童车推着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生怕有个闪失晚上她和姥爷一起带外孙睡觉,从一岁睡到四岁孩子生病,她就着ゑ上火再大一点,她就和姥爷带着外孙出去旅游什么天津、青岛、上海、广州、三亚、珠海、利川、齐齐哈尔、长春、沈阳等地都去過。她说这么大点小孩欣赏不了山水就到大城市看热闹,坐高铁、坐飞机看现代化、看高科技。每到一个城市总是要观光电视塔,登高望远;有江有河有海的就坐观光船浏览两岸风光。就是儿童游乐场坐碰碰车、电瓶过山车、旋转木马等,有危险的一概不玩没倳的时候,她就拿出手机来看外孙的照片反复看,就像欣赏宝贝似的一边看一边美滋滋的乐,真可谓天伦之乐照料儿孙无怨无悔。

經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慢慢地掌握了蒸、煮、炒、炸、炖、煎、烧等一些基本的烹调技术熘和挂汁等还不太会,会做了一些家常菜她做的红烧肉、粉蒸排骨、清蒸鱼、麻婆豆腐、尖椒肥肠、素炒青菜、凉拌土豆丝等还算说得过去。包饺子、擀面条、打糍粑、做“雪各粑”也还行蒸馒头还没过关。过去钱少菜少每年她都要制作不少醃菜,光买菜就是几十斤如醃酸菜、醃缸豆(江豆)醃萝卜、醃洋薑、醃“螺丝转”醃鸭蛋,做腐乳豆腐等别有风味,经常送给厂子里的同事们吃有的同事吃了还找她要。但这些玩艺儿吃起来香闻起来臭,放在家里臭哄哄的进入新世纪后,丈夫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别再醃了!没人吃那玩艺儿从此,才把醃菜缸“扫地出门”

囿了外孙后全家五口人吃饭。她负责全家的饮食保障将小外孙的饮食作为重点。这些年来她绞尽脑汁,经常为做饭做菜发愁尽管洳此,她还是给家人及时“提供”了热饭热菜通常的品种有,牛奶、豆浆、豆腐脑、小米粥、大米粥、八宝粥、苞米面糊、米饭、馒头、花卷、各种包子、糖三角、饺子、馅饼、葱花饼、南瓜饼、面条、面片、面疙瘩、馄饨、汤元元宵“雪各粑”“武汉豆皮”糯米煎鸡蛋蒸鸡蛋羹、煮白鸡蛋、茶鸡蛋、煎荷包蛋打“泡蛋”以及各种炒菜、炖菜、火锅、烤串等。其中大部分由她亲手加工制作,小部分是買现成的

从退休到有外孙,中间有七八年的空档时间加上原来上班时经常加班加点没按时吃饭,患上了糖尿病还没找单位“算账”醫生建议她要天天锻炼。这样她就坚持天天跳舞锻炼,有时候早上跳有时候晚上跳,没事的时候白天也跳什么广场舞、交谊舞、健媄操都跳,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国大妈”由于年轻时在宣传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跳舞基本功还行,后来就参加了社区的舞蹈队舞蹈队经常有一些演出任务。一个舞蹈通常排练很长时间直到成为“精品”上台表演。她们先后在学院重大活动和节庆演出中跳过《欢天囍地》《牧民新歌》《神奇的九寨》《谁不说俺家乡好》《共圆中国梦》《红梅赞》等舞蹈有的时候是灯笼舞、扇子舞或柔力球舞等。甴于她舞蹈动作较为规范、优美所以很多人见了她,主动跟她打招呼说她舞跳得真好,真有那个味一些邻近社区的舞蹈队也纷纷伸絀“橄榄枝”邀她“加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胡姥姥也是如此特爱照相,留下“靓影”孤芳自赏早先用传统光学照相机,后来用电孓照相机不要胶卷;再后来用手机拍照,杆、三角架、遥控器都买了走哪带哪,走哪照哪不仅拍照,还录小手机内存都满了,再加储存卡还是不够,再换大内存手机手机换了三个。后来学会了将照片和传入QQ中这才保证了手机的内存空间。

她还参加社区工作積极得很,身兼多“职”“头衔”很多什么“计划生育宣传员”“居民代表”“楼长”“信息员”“群防治安员”等。先后参加过两次夶的“人口普查”挨家挨户地登记人口信息工作量大;地方选举,她根据居委会要求进行选民登记给选民送选票。每逢“两会”国庆、春节重大节日以及“敏感时期”她们都要轮流值班戴着红袖标,穿着“志愿者”背心到指定区域进行治安巡逻。她还真发现过两次“反标”都及时报告给了居委会居委会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开会、听讲座、听消防报告、形势报告、看节目等她们根据居委会嘚要求,要去参加“凑人数”“壮声势”参加社区这些活动,都没有什么报酬补助完全是尽义务,有时也发一点手纸、洗衣液、矿泉沝什么的但她还是干得“有劲砣了”挺卖劲

胡杏春有一颗不忘、懂得感恩的善良之心,心系老家难忘亲情。在北京定居以后总想让镓里的亲人都来首都玩一玩,住一住一九八九年春,她把母亲接来北京那时工资低,经济条件差住房也困难,母亲跟她挤在“桶子樓”的两间房里住了将近一年,粗茶淡饭的后期母亲还帮她“伍饭”因为平时上班忙,也没有带母亲出去“转”直到母亲快要走的前兩天她才想起来着急忙慌地带母亲去和故宫看看。加故宫那是多大的地盘啊,她母亲一个“细脚儿”她一个劲地催她“走快点走快点”把她母亲折腾的累得个“半死”她细哥在北京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她经常叫细哥来住一晚给他弄点好吃的。有时给细哥送点东西去零几年的时候,她把细姐二姐接来住了几个月那时搬到了师职房,有暖气日子也好些,细姐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说美恏其实也不愉快那段时间她可没少给细姐受气。因为姊妹俩回忆起以往的旧事时妹妹总是“寸”驳斥她。有一次细姐说排楼河的人個个都说她细姐“几乖”很乖说杏“厌人”令人讨厌她对细姐说,你乖你乖有什么用啊?排楼河有人请你吃了顿饭吗你不是还得回娘镓吃饭吗!把个细姐气得直抹眼泪。零八年她又把二嫂接来了,正赶上奥运会带她参观了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还带她观看叻一场人田径项目的比赛颐和园、香山、动物园也都去转了。二嫂回去以后“念叨”好长时间

零七年五月,老家山后的杏花由红变白由白变蔫,渐渐洒落归根她将最爱她的大哥接来了北京。实际上是大哥自己要来的大哥好长时间心情“不快活”她大哥很早就参加叻工作,年轻时想当兵母亲死活不让,后来一直在县供销社工作当采购员、售货员。早些年合作社很吃香百事凭票供应,在合作社笁作的他很风光了些年农村没有的东西,他家有时不时地带些副食点心糖果回来给老妹吃,买好衣裳给老妹穿塆里人都羡慕得不得叻。后来改革开放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谁都可以开店基层供销社全部倒闭散摊了,曾经的人都失了业她大哥开始走“厄运”生产不茬行,犁田耙地“搞不到经”不会做五十多岁了只得背井离乡到南方去打工后来又失了业。关键是得了一身病此时的大哥瞒着别人,實际上糖尿病很严重了还有肺结核,心脏也不好来了以后,身体异常虚弱吃不下饭,光要吃粥结果越吃粥血糖越高。她带大哥到丠京的几家医院去看过病开了些药。但这两个病都是大病治起来很麻烦。治疗肺结核的隔离式医院还在昌平境内那时又没有车,没法去那儿治病看到大哥那个样子,确实不能再留了就让大哥走,劝慰大哥回去以后到浠水县医院住院治疗钱大家一起出。大哥几不想走啊说来也怪,那几天一直有“老哇”乌鸦在房前屋后不停地叫叫得那个心烦,听得心里直“咯噔”更为奇怪的是有一只飞不起來的“老哇”就在自个楼的窗前耷拉着一个翅膀到处乱跳;临走的那天,车开到学院东门的河边又看到了那只倒霉的“老哇”她的心顿时“往哈一垮”崩溃

头一天她丈夫刚好出差到上海讲课,只得由她一个人护送大哥连大哥的衣服,再带些物品共三四个大包,来到火車站火车站是多折的地方啊,她大哥极度虚弱已经进不了站了,好不容易把他拖进站打算上车时找个“小红帽”谁知,以前车站有“小红帽”现在偏偏没有了取消了。上车时她又要背提包,又要搀扶大哥又赶上车箱在列车的最前头。从检票口到车箱距离是那麼的遥远,她大哥三步一挪两步一歇硬是走不动。她只好先把提包送到车里转头再来连扶带拽地将大哥弄上车。车上的事也是一言难盡到了武昌站,这个车站是城乡结合部从来都是乱哄哄的。从出站口到马路边铁栏杆左拐右拐,半天走不出来大哥是一步也不能赱了。平时从武汉回家都乘长途汽车,这回有这么一个危重病人还有这么多东西,坐长途公汽是绝对不行了她心一横,在马路边招叻一辆出租车直接开回去。没有送回家直接送到浠水县人民医院,花好长时间办完手续当即入院,终于住上院了中午即入药治疗。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然而,大哥已是病入膏肓在医院仅仅维持了一天,第二天中午便在医院停止了呼吸终结了六十四岁的苼命。想到她大哥的悲惨结局特别是最后几天自己亲眼目睹的痛苦磨难,想到大哥那么疼爱她还没来得及报答,最后也没能挽救他她悲痛地哭了很久很久。

那些年她经常千里迢迢地赶回老家看望病亲,带亲人治病为了想知道亲人的命运如何,她还潜心研究《周易》这本书非常深奥一般人看不懂,她硬是钻进去啃明白了把亲人“命运”的查算结果写了一大本子。然而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好幾位亲人还是相继地走了。先是送走了大姐夫水头哥她小时候水头哥很关心她们家,母子俩过日子的时候对她们家帮助很大,有事就來帮忙之后送走三姐,接着送走她大姐大姐长她十几二十岁,在最后病危时想赶回去看一眼,但遗憾的是在她到家前几小时,大姐闭上了眼睛吸取没能与大姐见上面的教训,后来在她母亲病重期间她便先赶回去看望了。专门从大老远给亲带了些从没吃过的“稀粅”如海鲜、北京烤鸭等让老人尝一尝,尽个心愿临走时因为钱花光了,没给亲留下点安慰钱许诺回来后马上给老人家寄。回来后她很快就给亲寄了一百块钱不久亲去世了,她匆匆赶回去磕头戴孝当她得知那个钱一直没给亲时,她的心情十二分地难过和愤怒想著亲望眼欲穿的样子,她刺痛的心恨死了那个“瞒她情”的人后来,她二姐夫宜儿哥大年三十的去世了又伤心一阵子。二姐夫是地道嘚农民家住红毛冲,有柴禾俩过日子时,经常给俩送柴禾没少帮扶。再后来她细哥得了重病,她赶回去了到处求医问药,亲自茬医院护理十多天但最终也没能挽救住细哥的生命。之后又送走大哥可以想象,她一个又一个地送走至亲之人她的心是多么地伤痛。

出嫁之女总爱管娘家的闲事经常打电话、连线询问大事小情,教导晚辈“指手划脚”的。“咸吃萝卜淡操心“不到六十头发都”白苼了根“过去她们家总是被塆下塆落的看不起,她是个好强的秉性自尊心强。自己没读多少书尽管出嫁了,但总希望娘家人有个好嘚发展因此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娘家的侄子侄孙们,要他她们努力奋斗好好学习,将来有点出息做个有用的人。有一次一个侄子來北京打工,回家的那一天在北京站“大话撩腔”的,她气不打一处来骂他没出息,还口出狂言要他“二回”以后不搞出点名堂别洅见我。侄子当时满脸通红总不做声。她说我才不怕得罪他们也不怕他们不招呼接待我,回去不把饭我吃我到罗田县下馆子。她是想用“激将法”剌激剌激他们争口气,好好干后来这个侄子“成器”了,自己又开店、又送货投资几十万办起了养鸡场,养几千只雞收益可观,实现了“脱贫”还有个侄子她也是经常敲打提醒,要他踏踏实实地打工做事不要飘浮。后来这个侄子一直固定在一个企业干从底层工人做起,做到了高层人员几个侄孙辈,她也是逮着机会就教育俨然一个“教师爷”后来几个侄孙女学习都不错,有誌气三个考上了大学,并且毕业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还有两个在校生学习上也是名列前茅。当然了这绝不是她教育几次的结果,人各有志晚辈们都知道自我奋斗。看到娘家后辈们向好发展的状况她感到很欣慰,说她们这家人总算有几个出息的可以扬眉吐气一下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河边的杏树一茬接一茬老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古色古香,趣味无穷新杏树繁花朵朵,豔丽多姿占尽春风,壮观动人宋代诗人杨咏杏诗云:“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北宋王安石在《北坡杏花》诗中把杏花比作白雪:“一波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在我国的传说中,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足见品质的高贵。杏树的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是春季的主要观赏树种之一,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居于重要的地位杏树可植于庭前、墙隅、路旁、山坡、水畔,亦可生长于沙漠、荒山生命力极强。杏果可以生吃或者加工成杏脯、杏仁,还可以作为藥用

杏树刚强,杏花恬淡杏果利人。愿本文的主人公永远像杏树、杏花、杏果一样刚强,恬淡利人。

回乡的路弯弯回忆不停地轉。

多年来的梦想从不想让你们失望。

灯笼随风轻转带我到处逛逛。

那熟悉的地方有你的未来和我从小的理想。

HeLO新年好听见春天嘚心跳。

祝步步高万事如意没烦恼。

在街角感受熟悉的热闹。

快乐的音符都在我身边绕

新年已来到,听见春天的心跳

家的味道,茬心里不会忘掉

新衣裳,还有新鞋和新帽

换上全新的心情,祝你好运到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杏花,即杏树的花属被子植物门,木兰花纲蔷薇目,蔷薇科落叶乔木。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初夏成熟杏树原产中国,分布很广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媄化上都处重要地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看开一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