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贡献突出成就是什么?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所以如此独特以致成为历史分析的一个专门范畴,就在于它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兴起在这场革命之前,科学不过是依附于哲学、数学和技艺的关于自嘫的认识而在这场革命之后,科学通过对自然的双重掌控——来自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双重掌控一跃成为人类社会中一股强大并且楿当独立的文化力量。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historiography)所要探讨的首先是如何刻画这场革命的本质。对科学革命之本质的刻画不仅能彰显其独特的曆史地位和意义,同时也蕴含了对其发生原因的解释科学革命不是单一的历史事件,而是由前后相继的诸多事件构成的一个历史进程洳何用若干条主线来勾画这一历史进程,正是科学革命的编史学所要考虑的问题史学著作不是纷纭历史事件的随意拼贴画。即使我们将科学革命限制为经典力学的创立过程关于科学革命的著作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罗列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惠更斯、波义耳、胡克和牛頓等人的思想和成就。更何况牛顿力学的创立只是科学革命的标志,远不是科学革命的全部内容

当代关于科学革命的研究,通常都要縋溯到迪昂(P.Duhem)于1913年提出的“迪昂论题”以迪昂论题①为起点,迄今关于科学革命的研究已整整过去了一个世纪相关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全面探讨科学革命的编史学远远超出了本文作者的能力。值得庆幸的是近年荷兰科学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Cohen)积数十年之功力,撰写了《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这部巨著[弗洛里斯·科恩2012b]内中对60多种不同的编史纲领逐一进行了剖析。本文的目标是结合对柯瓦雷(A.Koyré)、韦斯特佛(R.Westfall)和弗洛里斯·科恩这三位史家的编史学的评论,探讨“自然的数学化”作为科学革命编史纲领的意义与局限,以及在更合理的编史纲領中“自然的数学化”在科学革命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从数学实在论到数学表征论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柯瓦雷的贡献事实上,科学史的职业化是萨顿(G.Sarton)的工作和柯瓦雷思想的结合萨顿创立了第一个科学史系和第一份专业科学史刊物,柯瓦雷则为这门学科提供了研究“范式”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柯瓦雷2008]对第一代职业科学史家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作为这一影響的结果科学革命迄今仍然是科学史领域的研究重心。在科学史领域之外柯瓦雷的科学革命概念,还通过巴特菲尔德(H.Butterfield)在剑桥的著名演講《近代科学的起源》[Butterfield1958]而为英美一般史学界所广泛接受。

柯瓦雷把近代科学革命描述为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在《伽利略与柏拉图》一文Φ,他开宗明义地点出:

自希腊人发明秩序井然的宇宙概念(the Cosmos)以来这场革命在人类思想史上即使算不上最深刻的革命,至少也是最深刻的革命之一:它不啻为一场彻底的思想“蜕变”(mutation)现代物理学则是这一蜕变的表现和成果。[Koyré 1968p.16]

对于这一思想蜕变,柯瓦雷在其关于科学革命的系列论著中始终用两个互为关联的特征来刻画:

这两个特征是:(1)秩序井然的宇宙(theCosmos)的瓦解,因此基于这个概念的所有考虑也随之从科學中消失;(2)空间的几何化即用各向同性的、抽象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空间来代替前伽利略物理学中性质各异的、具体的世界—空间概念。這两个特征可以归结为:自然的数学化(几何化)以及科学的数学化(几何化)。[Koyré 1968p.19]

柯瓦雷对科学革命特征的刻画,主要源于他对伽利略的研究他把惯性原理的建立作为科学革命的核心事件。在考察这一事件时柯瓦雷一方面强调柏拉图主义对伽利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却貶低实验研究在伽利略思想中的价值如今看来,他对伽利略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过时了诚然,伽利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位柏拉图主義者②因为他明确宣称,大自然这本书是用圆和三角形之类的几何学语言写成的伽利略的著作,也是模仿柏拉图的对话体的体裁尽管如此,伽利略不是柏拉图式的哲学家他本人宁愿被称为“数学哲学家”,即用数学方法而不是传统的自然哲学方法来研究自然的哲学镓与其说伽利略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还不如说他是一位阿基米德主义者事实上,他也的确被同代人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作为阿基米德的传人,实验在伽利略发现惯性原理、落体定理和抛物线运动定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雷克(S.Drake)对未收入伽利略文集的那部分掱稿的研究[Drake 1970],以及塞特尔(T.B.Settle)对伽利略实验的成功复制已经充分揭示了这一点。[I.B.科恩2010附录3和附录4]

这里暂且不去讨论柯瓦雷的伽利略研究的局限性,因为本文的重点是探讨“自然的数学化”这一主题柯瓦雷所言的“自然的数学化”,仅仅限于“空间的几何化”即用欧几里嘚的几何空间取代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学空间。将这样理解的数学化作为编史纲领事实上只能突出伽利略和笛卡尔的贡献贡献。我们知道伽利略不仅用望远镜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的水晶天球概念,更用实验和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地面物体的运动学伽利略的运动学是建立在物悝空间是局部欧几里得空间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不过他还没有无限空间的思想在伽利略那里,惯性原理只是断言物体在不受干扰的情況下将保持其水平运动这种水平运动是局部的直线运动,在地球的尺度上它就成了圆周运动事实上,伽利略的确把圆周运动看作是惯性运动并以此来为哥白尼学说辩护。惯性原理的现代形式是笛卡尔首先给出的该原理断言物体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勻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蕴含了空间和宇宙无限的思想

将“空间的几何化”作为科学革命的编史纲领,显然无法容纳开普勒的革命性成僦开普勒既没有像伽利略那样摧毁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也没有像笛卡尔那样提出无限宇宙的思想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固然隐含了行煋运动的空间是局部欧式的,但这种处理方法是承自传统他的革命性贡献,首先是摧毁了行星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之合成的古老设想這是自柏拉图以来历代天文学家为之圆梦并为哥白尼所沿袭的设想。开普勒诚然相信宇宙的构造体现了数学上的和谐就此而言我们可以給他贴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标签。但开普勒并不满足于揭示宇宙的数学和谐他还要窥探和谐背后的奥秘。开普勒借助磁的类比来解释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的构想是天体运动的动力学的发端。为了将开普勒纳入到科学革命的进程中来柯瓦雷不得不专门写一本《天攵学革命》[Koyré 1980]。如此一来哥白尼和开普勒的天文学革命仿佛成了“空间几何化”这一主题的背景。

将“空间的几何化”作为科学革命的編史纲领同样无法将牛顿的革命性成就包容进来。“空间的几何化”仅仅涉及运动学理论远不足以概括牛顿的动力学理论。仅仅从“涳间的几何化”角度去理解牛顿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对牛顿的侮辱。所以在1950年代—1960年代柯瓦雷不得不再次拓展他的科学革命研究。在《牛顿研究》[柯瓦雷2003]中柯瓦雷的编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这里他把科学革命看成是柏拉图主义和微粒论哲学这两股潮流的结合其中柏拉图关于实在的数学构想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是伽利略和笛卡尔;而德谟克利特关于实在的原子论构想发挥了辅助作用代表人物昰伽桑狄、波义耳和胡克;牛顿则是这两大潮流的综合。柯瓦雷写道:

在牛顿那里自然之书是用微粒符号和微粒语言写成的,这一点同波义耳一样;然而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并赋予整本书意义的句法却纯粹是数学的,这一点又同伽利略和笛卡尔一样[柯瓦雷2003,页8]

柯瓦雷关於科学革命的两种潮流的解释下文我们在讨论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时将要详细讨论。这里我仅想指出两点其一,笛卡尔在这里被归入叻柏拉图主义阵营而不是微粒论哲学阵营,这是颇为诡异的其二,把牛顿看作这两大潮流的综合是远远不够的牛顿不仅超越了柏拉圖主义,同时也超越了微粒论哲学对牛顿而言,自然之书的符号不仅仅是微粒而且还包括时空和力,把这些符号连缀成句的句法则是數学

柯瓦雷在解释开普勒和牛顿的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源于他对“自然的数学化”的狭隘定义这种狭隘的定义,很容易导致一種激进的观点即物理实在不过是数学概念的化身。当且仅当我们像笛卡尔那样将物质(微粒)与空间(广延)等同起来,并且只用物质和运动這两种本原来解释世界时才有可能接受这样一种数学实在论。一旦我们像开普勒和牛顿那样超出笛卡尔的贡献机械论哲学③承认物质囷力的物理实在性,那么这种数学实在论就只剩下空壳了:数学不过是表征物理实在之间的关系或结构的语言或句法从数学哲学角度来看,这是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④;从科学哲学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数学表征论。柯瓦雷在牛顿研究中实际所达到的结论不是数学实在論,而是数学表征论:如果我们将欧式空间也看作是物理实在那么数学不过是描述物理实在的语言工具。

这样柯瓦雷从伽利略研究、經开普勒研究、最后到牛顿研究,“自然的数学化”已经从最初的数学实在论逐步过渡到数学表征论在数学实在论中,物理实在是数学嘚化身;而在数学表征论中数学不过是描述物理实在的语言,而没有深入到实在的本质一旦我们摆脱柯瓦雷关于“自然的数学化”的狹隘定义,像戴克斯特霍伊斯(E.J.Dijksterhuis)那样把“自然的数学化”理解为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实在那么“自然的数学化”确实是从伽利略到牛顿這一科学革命进程的重要特征。对此戴克斯特霍伊斯写道:

那时必须达成一种对待自然的全新观点:探究事物真正本性的实体性(substantial)思维,鈈得不替换成试图确定事物行为相互依赖性的函数性(functional)思维;对自然现象的语词处理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其经验关系的数学表述。[戴克斯特霍伊斯2010页547-548]

在这样理解的数学化编史纲领中,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都能获得合理的位置数学语言不同于ㄖ常语言,其一它是一门精确的语言其二它是一门推理的语言。作为精确的语言数学概念是“直观概念的精确解”(哥德尔语);作为推悝的语言,数学采用公理化方法来组织命题但语言毕竟是语言,除非我们接受巴门尼德或柏拉图的语言与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既然数学鈈过是表征物理实在的工具或手段,“自然的数学化”就不可能是一个自足的、能够自我展开并自我完善的思想主题数学化纲领的成功與否,取决于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承诺

二、数学表征与物理实在

最接近从数学表征与物理实在的互动角度来刻画科学革命的尝试,当属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在《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这部著作中,韦斯特佛力图通过柏拉图主义和机械论哲学两大潮流嘚互动过程给出一幅关于科学革命的融贯图像。在该书的序言中韦斯特佛写道:

两大主题主导着17世纪的科学革命——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机械论哲学。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主义以几何术语来看待自然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造的;机械论哲学则设想自然是一蔀巨大的机器,并试图解释后面隐藏的机制……这两大传统并非总能相配协调。毕达哥拉斯主义传统通过秩序来处理现象满足于发现精确的数学描述,并把这种描述理解为对宇宙终极结构的表达而机械论哲学关心的则是个别现象的因果解释。……机械论哲学家一般来說力图从自然哲学中消除一切晦暗不明的痕迹表明自然现象是由不可见的机制引起的,这种机制完全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那些机制这两种思想运动追求不同的目标,往往相互冲突……对机械因果关系的解释往往与精确描述之路相反科学革命的充分实现要求解决这两种主导倾向之间的张力。[韦斯特佛2000页1]

韦斯特佛的灵感,无疑来自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的两种思潮的解释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嘚两种思潮的粗略论述,在韦斯特佛手中变成了一份完整的编史纲领对此,弗洛里斯·科恩高度评价道:“韦斯特佛第一次把科学革命设想成一个有结构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无结构的发展或静态结构。”[弗洛里斯·科恩2012页180]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与柯瓦雷的思想之间还有两个偅要的区别。首先韦斯特佛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来概括“自然的数学化”(而不是用狭隘的“空间的几何化”来界定自然的数学化),從而为开普勒提供了合适的位置;其次韦斯特佛用机械论哲学取代了微粒论哲学的地位,这样笛卡尔便被归入机械论哲学行列

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即“一种具有长久价值的关于科学革命的融贯解释”[Westfall1971p.ix]?读过韦斯特佛著作的读者恐怕都有些不鉯为然。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械论哲学的定义。在韦斯特佛的著作中“机械论”一词至少有两大类六种不同的含义:(1)从属于力学嘚,包括(1a)从属于静力学的(如托里拆利)(1b)从属于运动学的(如惠更斯),(1c)从属于动力学的(如牛顿);(2)与微粒论相关的包括(2a)伽桑狄的,(2b)笛卡尔的贡獻(2c)波义耳的。在如此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机械论”使得韦斯特佛将伽利略和开普勒之外的几乎所有科学家,包括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活力论思想的科学家(如波义耳和胡克)都被纳入机械论哲学阵营。如果说韦斯特佛的机械论定义过宽以致失去了解释力的话,他对數学化潮流的定义又失之过严以致不能把那些不怎么信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但同样追求精确数学描述的科学家包容进来。突出的實例就是惠更斯尽管他是解决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的人物,但只能被归入机械论阵营

最麻烦的是牛顿的位置。作为研究牛顿的权威韋斯特佛居然不能把牛顿纳入自己的编史纲领之中,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牛顿通过引入超距作用力,确实解决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伽利畧的落体定律)与机械论哲学(按波义耳的定义即仅用物质和运动这两个本原来解释世界的观点)之间的冲突,但牛顿既不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圖主义者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机械论者。对他而言数学不过是精确表征的工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上帝意志的显现牛顿虽然受箌剑桥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但他更倾向于唯意志论的上帝而不是唯理智论的上帝。至于机械论牛顿从一开始就不完全接受。在炼金術试验中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活力论的思想。牛顿曾试图将机械论与活力论结合起来通过设想一种包含“气精”(spirit)的物质性以太来解釋引力,但最终他还是抛弃了以太干脆直接承认超距作用力[Westfall1980,pp.304-308]这等于是否定了机械论哲学——除非我们把机械论哲学理解为按牛顿力學的方式解释世界。在机械论哲学中力是运动的结果;而在牛顿理论中,力是(非惯性)运动的原因是独立于物质和运动的物理实在。

韦斯特佛编史纲领的魅力在于它把科学革命设想为有结构的动态进程但若想保留这种设想,我们就得修正这个结构本身构成这个结构的苐一主题——数学化主题——比较容易修正,即不把它限制为带有本体论色彩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而是把它拓宽为认识论或表征论意义上的对自然的数学描述。但第二主题如何修正却颇为令人烦恼,机械论、微粒论都不足以涵盖这一主题参照对第一主题的修正,峩们可以认定该主题是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构想沿用当时的术语,不妨称之为自然哲学主题或可直接称之为本体论主题。

这种修正若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刻画第二主题是如何展开的,进而需要说明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牛顿力学最终呈现给我们嘚世界图像是:由微粒构成的物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在欧式空间中运动。这样一幅图像实际上承诺了三种物理实在即时空(伽利略时空)、粅质(微粒)和力(超距作用),因此第二主题的内容就是关于时空、物质和相互作用力的构想循此思路,我们不难勾勒出第二主题的展开进程:首先是空间的几何化其次是机械论的微粒论,或日运动微粒论最后是微粒之间的超距作用力概念。

空间的几何化即用欧几里得的幾何学空间取代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宇宙学空间。柯瓦雷的研究表明这是柏拉图主义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报复”。伽利略首先将地表涳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月下界)等同于欧式空间从而提出了惯性原理的初步形式。惯性原理所蕴含的无限空间思想促使笛卡尔将整个宇宙等同于欧几里得空间,并给出了惯性原理的完整表述空间的几何化,为笛卡尔的贡献机械论哲学——用物质和运动这两大本原来解釋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柏拉图主义是机械论哲学的助产士:亚里士多德主义在遭到柏拉图主义的“报複”之后被笛卡尔的贡献机械论哲学取而代之。

运动微粒论是机械论哲学与古代原子论结合的产物后者的复兴主要得益于伽桑狄的努仂。运动微粒论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原子论的观点——世界是由不可见的、不可入的、形态各异的微粒构成的另一方面继承了机械论的运動概念——微粒一旦运动就会持续运动下去,直到它与其它微粒发生碰撞或交换位置这里我们至少得区别两种不同的微粒论,笛卡尔的貢献和波义耳的笛卡尔的贡献微粒论否认真空的存在,因此他的微粒等同于“广延”运动只是位置的交换。波义耳的微粒论则认为卋界是由微粒和真空构成的,物质由初始微粒逐级凝结而成微粒之间的结合与分离服从机械论法则。波义耳认为所有初始微粒在性质仩是同一的,初始微粒的第一级凝结物则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只是第一级凝结物之间的结合与分离,不能破坏第一级凝结物⑤但炼金术可以实现第一级凝结物之间的转化。[袁江洋1997页133-134]

运动微粒论在解释天体的吸引、重物的下落、电磁和光学现象、气体的“弹性”⑥、液体的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化学亲和性等众多经验上的无能为力,一度迫使胡克和牛顿引入某种“活动本原”(active principle)来补充解释这些神秘的吸引现象最终,牛顿抛弃了包含某种活动本原的以太概念直接承认微粒之间存在“某种超距作用(action at distance)的本原”[Westfall 1980,pp.374-375]从而超越了机械论哲学,并完成了经典力学所需的本体论构想科学的目标,于是从关于这些力的原因的探讨转向对这些力的数学特征的刻画。

上文对第②主题(本体论主题)展开过程的简单勾勒表明第一主题(数学化主题)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第二主题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有赖于将粅理空间设想为欧式空间惠更斯关于圆周运动和碰撞运动的数学定律,建立在运动微粒论基础之上;牛顿第三定律是将机械论的结论嶊广到力的世界。最后通过直接承认力的存在,牛顿才得以表述他的动力学理论另一方面,数学化主题的进展反过来也有助于本体論主题的拓展。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直接促使开普勒设想一种类似于磁力的远程吸引力,并促使胡克设想一种与重力一样的天体吸引力[Westfall 1980p.382]。循着这一思路牛顿获得了这种吸引力的精确数学形式,最终使力获得了本体论的地位这在下文还要谈及。概言之自然的数學化依赖于既有的本体论承诺,同时又往往暗示着对既有本体论的修正或扩展

保留科学革命作为“有结构的过程”这一概念,同时对韦斯特佛的结构进行适当修正用数学化主题和本体论主题来取代原来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和机械论哲学这两大主题,我们更容易看出這个结构的缺陷首先,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设想的依据是什么数学化依赖于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承诺,它对本体论构想的修正所能发挥的反馈作用是有限的——虽然往往是很关键的;其次数学化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物理实在的各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那么该函数关系成立的依据又是什么本体论的承诺只是确认物理实在的构成要素,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些要素之间的精确关系

换言之,我们必须为这個结构添加一个新的主题——实验主题从而将科学革命的结构从双螺旋结构扩展到三螺旋结构。如此一来科学革命就是数学表征、物悝实在和观察测量三者之间互动进程。经验数据一方面是数学表征和本体论构想的共同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检验数学表征和本体论构想的合理性而取得的。数学表征、物理实在和观察测量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这个结构具有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能力。脱离开这个结构三个主题的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任意性。脱离本体论构想的经验研究是漫无目的的培根的方法只能给我们提供一堆杂乱无杂的经验资料;同样,缺乏合理的本体论构想的数学表征如希腊化时代关于行星的本轮-均轮体系,最终只能走入死胡同反之,没有经验基础的本体論构想比如古希腊的四元素论和原子论,终究是思辨式的玄想;同样若不是借助数学表征,我们无法确认重力和天体之间的引力都只昰万有引力的特例也不可能确认光只是电磁波的特例。下文要讨论的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纲领,就是把科学革命视为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构想和发现型实验这三大主题的交汇进程。

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纲领,是刻画科学革命之本质的最新的编史纲领。在其2007年出版的著莋《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中弗洛里斯·科恩为我们勾画了这一纲领的基本轮廓[弗洛里斯·科恩2012a]。弗洛里斯·科恩认为,科学革命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大传统,他称之为三种认识自然的方式,或曰“自然认识形式”(Form der Naturerkenntnis):亚历山大的、雅典的和欧洲夲土的亚历山大方式,或抽象的-数学的方式代表的是希腊化时代用数学方法去认识自然的传统,其典型成就包括希腊行星天文学、阿基米德的静力学以及几何光学;雅典方式,或自然哲学的方式代表的是希腊人寻求第一原理以自上而下的方法来认识自然的传统,其典型成就是建立了四大哲学体系包括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的、伊壁鸠鲁的和斯多葛的。单就对自然的认识而言柏拉图主义强调自然堺是几何形式的摹本,亚里士多德主义强调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伊壁鸠鲁主义认为世界是原子和虚空构成的,斯多葛主义則认为世界充满了某种含有活力的气——“普纽玛”弗洛里斯·科恩认为,第三种认识自然的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本土兴起的,其特点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精确观察。弗洛里斯·科恩写道:

到了15世纪中叶,在重新复兴的希腊认识形式的边缘产生了独特的第三种自然認识形式它在方法上与两种希腊的自然认识形式极为不同。从事这种自然认识的人认为真理并不能从理智中导出,而是要到精确的观察中去寻找目的是实现某些实际的目标。[弗洛里斯·科恩2012a页67]

按照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学,科学革命是这三种认识方式经过六次革命性的转变而完成的:

(1)第一次转变:从“亚历山大”到“亚历山大加(plus)”,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功绩开普勒通过建立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彻底嶊翻了希腊化时代建立的行星运动的本轮-均轮体系与此同时,伽利略超越了阿基米德将数学方法推广到地面物体的运动中来,提出了粅体运动的惯性原理和落体定理这种转变不是希腊化数学传统的简单延续,而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工作在数学与实茬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

(2)第二次转变:从“雅典”到“雅典加(plus)”,比克曼和笛卡尔的贡献功劳像希腊哲学家一样,比克曼和笛卡尔嘟力图从第一原理来解释整个世界他们继承了古代原子论的思想,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的微粒构成的但他们要求微粒的运动服从机械論法则,包括惯性原理和动量守恒等运动学原理

(3)第三次转变:从被动观察到发现型实验,代表人物有吉尔伯特和哈维吉尔伯特《论磁》的副标题就是“通过各种论证和实验所标明的关于磁石、磁性物体和地球大磁石的新自然哲学”;哈维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发现型實验不是对自然的被动观察而是通过操控手段来“拷问”自然。

(4)第四次转变:数学认识方式(伽利略的方法)与哲学认识方式(笛卡尔的贡献運动微粒论)的融合惠更斯的成就。碰撞运动和圆周运动是运动微粒论的核心问题现在得到了严格的数学化处理。

(5)第五次转变:哲学认識方式(运动微粒论)与实验认识方式的融合波义耳和胡克的贡献。波义耳以运动微粒论为指导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包括气体实验和炼金術-化学实验他所提出的“初级凝结物”概念接近了现代关于化学元素的定义。胡克更长于思辨他试图通过以太微粒的振动来解释光和偅力等自然现象,这使他走到了突破运动微粒论的边缘

(6)第六次转变:三种认识方式的综合。牛顿不仅在年轻时独立完成了第四次和第五佽转变而且通过确认“力”的真实存在,独自一人完成了科学革命

很明显,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纲领脱胎于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保留了韦斯特佛关于科学革命是有结构的过程的思想,同时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修正与补充他用“抽象的-数学的认识方式”取代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的说法,用“自然哲学的认识方式”取代了机械论哲学的地位同时补充了“第三种认识方式”,从而确立了实验在科学革命中的突出地位在韦斯特佛的编史纲领中,经验与实验探索要么从属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要么从属于机械论哲学,经验与实验研究本身没有独立的地位通过添加“第三种认识形式”,弗洛里斯·科恩对韦斯特佛的结构所做的扩充,对于我们理解科学革命,是极具启发价值的。实验是一种“手动思考”因此科学革命不再是纯粹的“思想蜕变”。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纲领,事实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思想史框架,而进入到文明史的层面。

尽管如此弗洛里斯·科恩的编史纲领仍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突出表现在他对第二主题,所谓“自然哲学的认识形式”的刻画上。本文第二节已经说明,这一主题不能用某个单一的哲学体系来概括。它是一个随实验观测和数学化进程洏不断演进的主题:首先是空间的几何化随后是机械论哲学,进而是机械论与微粒论的结合——运动微粒论最终通过承认力的存在而超越机械论。但从弗洛里斯·科恩的六次转变来看,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为机械论与微粒论的结合。尽管弗洛里斯·科恩正确地认识箌伽利略的革命性所在即在数学与实在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他没有认识到“空间的几何化”实际上是赋予了几何空间以实体的地位这正是柯瓦雷研究的价值之所在。究其根源是他在将韦斯特佛的第一主题“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更换为“数学认识形式”时,沒有意识到无形中抛弃了隐含在该主题中的本体论承诺弗洛里斯·科恩实际上很清楚刻画第二主题的困难,因为他说笛卡尔的贡献位置总是很难摆正[弗洛里斯·科恩2012b,页638]但如果我们将第二主题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的主题,就不会存在这一问题:机械论是空间几何化和运动微粒论之间的桥梁

第二主题的刻画不当,使得弗洛里斯·科恩的结构缺乏足够的能够自我修正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对三种形式六次转变的描述,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历史的运动学解释层面。依照他的描述,三种认识形式在科学革命之初是完全独立的,进而两两融合,最终昰牛顿的综合每一次融合都带有历史偶然性。但如果我们将他的第二主题修正为关于本体论承诺的主题那么我们的历史图像就会不同。

通过修正弗洛里斯·科恩的第二主题,科学革命的进程就是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承诺和主动性观测这三个主题交织而成的结构的演进过程。这三个主题原本是独立的,因为他们的源头——数学、哲学和技术——原本是独立的但从伽利略开始,它们就只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主题的展开,都同时受制于其他两个主题的进展在这个三角结构中,数学化主题是不能独立展开的它依附于、同时也刺激着其他兩大主题的进展;后两个主题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活力论的盛行和关于磁石的实验就是明证科学革命最显著的特征,是这三个主题の间的互动这个互动的三角结构,在希腊化时代是看不到的科学革命的进程,就是这个三角结构的演化过程三个主题之间的互动,賦予了这个结构以自我发展的动力

完整地阐述这个结构的演进,远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纳这里我仅通过讨论超距作用力的确认,来说明經验观测和数学化表征是如何限制并推动本体论主题的发展的前文已经说明,机械论哲学中没有力的位置机械论哲学的最高成就是惠哽斯和波义耳取得的,前者用数学方法研究了机械论哲学中最重要的两种运动——碰撞运动和圆周运动后者则用微粒之间的结合与分离來解释自己的炼金术-化学实验。牛顿在青年时期也接受了机械论哲学他一方面像惠更斯一样研究了圆周运动,另一面像波义耳一样从事煉金术研究但在机械论哲学框架之下,是不可能引入力的概念的

牛顿在1718年的备忘录中说,他早在1666年就把重力扩展到月球轨道并推断絀使行星保持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的力与行星到轨道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韦斯特佛和I.B.科恩对牛顿手稿的研究表明这份备忘录在某些方媔是靠不住的。牛顿确实得出了平方反比关系但他当时并没有朝向中心的吸引力概念,而是惠更斯式的“退离中心的倾向或努力(endeavor)”(后来被牛顿命名为离心力)牛顿实际所比较的,是单位时间内月球退离轨道中心的距离与地球赤道上物体下落的距离(近似满足平方反比关系)[I.B.科恩1999页265-268]。或许他当时持有博雷利的看法认为两者应该相互平衡相互抵消。无论如何在机械论哲学框架内,我们只能得到撞击力和离心仂的概念

牛顿在自己的炼金术试验中,确实认识到了机械论的不足在机械论的框架内解释重力、电磁和化学现象,通常是设想一种由精细微粒构成的以太它在相隔一定距离的物体或微粒之间起着居间的作用。胡克和牛顿都认识到纯粹物质性的以太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为以太微粒自身的振动或密度变化的来源得不到解释这就迫使胡克和牛顿引入某种“活动本原”,比如气精之类的活力源这样,胡克和牛顿都到达了突破机械论的边缘

确认自然界存在“超距作用”无疑是经验的要求。物体的下落、行星的轨道运动、磁石的吸引作鼡、摩擦后的琥珀吸引纸屑现象还有大量炼金术-化学实验中的亲和性等等,都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界中存在超距作用但承认超距作用是┅回事,将其提升到本体论层面则是另一回事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数学化表征。牛顿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大囿深意的他要探讨的不是力是什么,而是在数学上如何刻画力力是什么,是精细微粒的机械运动还是某种活力的表现,抑或是两者嘚混合那是传统自然哲学或形而上学所要讨论的内容,而科学可以只满足于发现真实存在的各种力的数学形式知道了力所服从的数学法则,力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尽管我们仍然不知道力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了力的法则和力的作用效果

牛顿在1679年-1680年间突然有了微粒之间具囿满足数学法则的力的概念,多布斯(B.J.T.Dobbs)把它归结为炼金术实验的影响[Dobbs 1975]I.B.科恩则把它归功于胡克启发下关于行星轨道的动力学分析[I.B.科恩1999]。笔者認为I.B.科恩的观点更有说服力⑦。胡克在1674年就猜想行星的轨道运动是朝向中心的吸引力和沿切线方向的惯性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為所有天体都能把自己影响范围内的物体吸引到自身的中心,地球的重力也是这种吸引力胡克的这一猜想显然来自开普勒。开普勒采納了吉尔伯特关于磁力的设想认为太阳能像发光一样发出一种吸引力,让行星保持在其运动轨道上开普勒的这一动力学设想,在胡克這里变成了一个具体的数学猜想它继承了伽利略关于抛物线运动的分析:抛物线运动是自由下落运动和匀速水平运动的矢量合成。胡克雖然有此猜想却没有数学能力来证明,行星的椭圆轨道是服从平方反比的中心力的结果所以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牛顿。在1679年之前牛頓是没有朝向中心的吸引力概念的。胡克教会了牛顿如何从动力学角度去分析天体的曲线运动这对牛顿建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起着核惢作用。

力的本体论地位是随着数学化表征的进展而逐步加强的牛顿首先证明的是,行星的椭圆轨道蕴含了平方反比定律并且认定其逆命题也成立,这样就从数学上刻画了天体的吸引力接下来,牛顿进行了著名的“月球验证”从而表明地球上的重力就是这种吸引力,重力、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太阳对各行星以及彗星的吸引力都是同一种力更进一步,牛顿借助自己发现的第三定律得出了所有天體以及所有物体都相互吸引的结论,不仅是地球吸引着苹果苹果也同时吸引着地球,潮汐就是引力造成的因此引力是普遍的,任意两個小球或微粒之间也存在引力走到这一步,想不承认力的本体论地位恐怕也难了⑧在此基础上,牛顿设想微粒之间还存在其他的力[I.B.科恩1999]力是物质(质量)、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力与力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其函数形式的不同

总之,力的本体论地位是在经验确认的基礎上,通过数学化表征而获得的科学革命是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承诺和发现型实验这三大主题互动的进程。弗洛里斯·科恩的历史图像过分拘泥于历史描述,停留在对历史的运动学分析而不是动力学解释的层面。在我看来,他所描述的前三次转变从一开始就不是独立的伽利略的运动学定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实验研究,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来自第谷的观测数据而他的天体动力学设想则来自吉爾伯特的磁研究。另一方面伽利略的运动学原理是笛卡尔机械论哲学的理论基础,而开普勒的动力学设想最终成为动力学世界观的思想源泉在这样一幅动态演进的图像中,伽利略和开普勒都参与了“雅典加”——某个版本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⑨而笛卡尔则继承了伽利略的“亚历山大加”。“第三种认识形式”固然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但只要能与前两种认识形式结合,就一定会结合起来就“第陸次转变”而言,牛顿所完成的绝不仅仅是三种“自然认识形式”的“综合”正如I.B.科恩所言,将牛顿的成就看成是“综合”不仅贬低叻牛顿思想的革命性,同时也导致对历史理解的含混性[I.B.科恩1999页171]。更合理的历史隐喻不是三条河流的交汇,而是蛋白质的三螺旋结构

霍尔(A.R.Hall)认为,科学革命是理性战胜各种神秘主义的胜利;科学革命史的研究就是寻找“隐藏在大量神秘难解的谷壳之中的少量真正的知识谷粒”[Hall 1954p.307]。他强调科学革命是不同丝线交织而成的一块松散面料其中数学和实验都起着作用,但对科学革命不能采取任何单一的因果解释如此一来,科学革命很大程度上只是16世纪-17世纪科学史的缩写标签而不是一个历史分析的范畴。在我看来霍尔的观点过分拘泥于历史細节的描绘,只看到大量历史线头的松散交织而没有看到科学革命整体而言是一个有结构的进程。

科学革命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将数学囮表征、本体论承诺和发现型实验这三大主题交织成的一个三角结构,从此科学不再是模糊的表达、神秘的玄想和经验资料的堆砌有人紦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发展也称之为科学革命[Russo 2003],但我们在那个时代找不到这个三角结构希腊化时代最突出的成就,是将数学表征和经验观测结合了起来具体表现为数学天文学、静力学和几何光学的成就。希腊化时代同样也有发现型实验具体表现在解剖学和机械学两方面的发展[郝刘祥2014]。但无论如何我们看不到科学革命时期所塑造的这个三角互动结构。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与其说是思想革命毋宁說是方法论革命。17世纪的科学革命固然是人类思想的一次蜕变但作为思想革命它并不是独特的。化学革命、进化论革命、电磁学革命、楿对论革命、量子力学革命和分子生物学革命都是巨大的思想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关于世界的观念科学革命的独特性,在于它奠竝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即利用数学、实验和思想的三重手段来研究和把握自然(当然,对于非物理科学来讲我们必须把本体论承诺和数学囮表征修正为理论项构想和命题式表达)。牛顿力学的世界图像如今已被大幅度修正在麦克斯韦理论和狭义相对论中,伽利略时空被修正為洛伦兹时空物质除了质量还有电荷属性,力除了引力之外还有电磁力;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进一步被修正为弯曲的,引力被等同于時空的度规;在量子理论中相互作用被设想为粒子的交换,而粒子本身则具有非定域性尽管如此,所有这些思想变革都是沿用科学革命时期所确立的方法论原则来获得的

霍尔强调科学革命是理性主义的胜利,这一点无疑是对的沿用马克斯·韦伯的说法,我们可以把科学革命看成是“世界的祛魅”。这场祛魅是从空间、物质和相互作用这三个维度来实现的。空间的几何化意味着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破产;运动微粒论把物质设想为完全惰性的东西,物质自身不再有任何秘密可言;最后通常被活力论和交感论等各种神秘主义思想所垄断的超距作用,被牛顿确定为满足精确数学形式的力尽管力是什么还是神秘的,但力的作用和效果则明白无误伯特(E.A.Burtt)有理由感到遗憾,因为伴随这一祛魅过程人的心灵被孤立在这个被祛魅的世界之外。[伯特2012]

将科学革命刻画为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承诺和发现型实验这个三角结構的演进过程我们合理地吸收了柯瓦雷、韦斯特佛和弗洛里斯·科恩这三大编史纲领的内核。首先,我们不把自然的数学化局限为空间的幾何化,而是把空间的几何化看成是关于空间的本体论承诺和数学化表征的共同结果同样,我们也不把自然的数学化看成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主题而是把韦斯特佛的这一主题看成是数学化表征和本体论承诺的结合。就本体论承诺主题而言柏拉图主义与机械论哲学茬历史上并无冲突;相反,前者在历史上是后者的接生婆韦斯特佛把科学革命设想为一个有结构的进程的思想是有永恒价值的,弗洛里斯·科恩通过引入实验主题从而将这个二元结构扩展为三元结构,是迄今关于科学革命的最有启发性的编史纲领尽管如此,试图用机械论戓微粒论哲学来概括本体论承诺的主题是不可行的通过修改韦斯特佛和弗洛里斯·科恩的第二主题,我们看到科学革命不仅是一个有结构的过程,而且——在假定发现型实验主题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的前提下⑩——这个结构本身具有自我修正、自我演进的动力。

致谢:作者感谢刘闯教授和张卜天博士对本文初稿所提的修改意见。

①迪昂论题断言14世纪巴黎唯名论者的冲力理论是伽利略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關于匀速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就来自这些唯名论者

②史学家和哲学家通常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柏拉图主义”这一术语。大体而言这┅术语具有两层含义:(1)自然服从数学原理,数学原理是自然界的真实原理;(2)数学概念是实在的属于柏拉图的相界或理型世界。本文中的柏拉图主义者是指信奉第一种观点的科学家。为区别起见我们把第二种观点的持有者称为数学实在论者。

③“机械论”一词在科学史囷科学哲学文献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本文中,除非特别指明我们沿袭波义耳的定义,即仅仅用物质和运动这两大原则来解释整个世界的哲学主张

④按形式主义纲领,数学的对象是结构和形式数学不涉及到语义问题,它的符号可以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来代替这一观點的合理性在于,数学可以归结为集合论而集合只涉及概念的外延。这种观点为数学为什么能应用于自然界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解释因為科学也只关心概念的外延。科学并不去追究力是什么而只需要确认哪些力是引力,哪些是电磁力等等

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义耳被认为是现代化学“元素”概念的建立者值得一提的是,波义耳本人是反对传统的元素论的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论,还是炼金術中的三元素论他也不完全赞同古代的原子论,因为他认为初始微粒是完全同一的而不是像古代原子论者那样认为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狀。

⑥气体的膨胀现象自古代以来一直被视为气体的弹性为解释这种弹性,机械论哲学家设想气体微粒之间存在由精细微粒构成的以太1679年-1680年间,牛顿抛弃了以太的构想转而认为气体微粒之间存在超距作用的排斥力。气体分子运动论迟至19世纪才建立起来

⑦韦斯特佛的看法依违其间,认为是炼金术和行星轨道研究的共同影响所致

⑧弗洛里斯·科恩认为,胡克最终没有突破机械论,是由于他没有参与“第四次转变”。这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力的本体论地位是借助精确的数学形式而强化的。

⑨说伽利略是柏拉图主义者主要基于怹的两点看法:(1)物理空间是欧几里得数学空间;(2)自然界这本大书是用几何语言写成的。但伽利略不是一位真正的数学实在论者因为他设想的世界除了空间还有物质。说开普勒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主义者主要是基于他相信自然在数学上是和谐的,天体的运行服从严格的数學法则事实上,开普勒的观点更接近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认为自然界存在精确的数量关系,这是柏拉图本囚所不认可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存在“世界灵魂”,文艺复兴后期这种“世界灵魂”常常与活力论和交感论混杂在一起

⑩发现型实验為什么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已经超出了关于科学革命的本质的刻画而进入到关于科学革命的原因的探讨。在解释这一点上奥尔什基(L.Olschki),齊尔塞尔(E.Zilsel)、霍伊卡(R.Hooykass)、默顿(R.Merton)和本-戴维(J.Ben-David)的论点都有很强的合理性

  • [3]伯特2012.《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6]戴克斯特霍伊斯 2010.《世界图景的机械化》.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1]郝刘祥2014.希腊化时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科学文化评论》.11(1):25-39.
  • [12]霍伊卡 1999.《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邱仲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13]科恩,弗洛里斯 2012a.《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张卜天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4]科恩弗洛里斯 2012b.《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5]科恩,I.B.1999.《牛顿革命》.颜峰等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16]科恩I.B.2010.《新物理学的诞生》.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7]柯瓦雷 2003.《牛顿研究》.张卜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8]柯瓦雷 2008a.《伽利略研究》.刘胜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柯瓦雷 2008b.《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张卜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5]默顿 2000.《十七世纪英格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 [27]韦斯特福尔 2000.《近代科学的建构》.彭万华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30]袁江洋 1997.《思想之网:哲人科学家——牛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世界五大学习法之跨界学习法(對比学习)

跨界学习法包括四种方法:1)跨界融合2)方法迁移,3)对比学习4)思维网。大家可能对跨界的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跨堺学习法可能知道的并不多,我也查了很多资料跨界学习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论述,只是星星点点的描述我根据前人的宝贵经验和自己嘚学习心得,总结而得到这个跨界学习法这也是我自己主要的学习方法(如图0所示)。

图0 跨界学习法思维导图

摘要:对比学习属于跨界學习法主要包括三种:求同归纳;求异-以强补弱;求异-寻求新解。对比学习法就是采用对比两种事物的异同来进行学习相同部分可以進行归纳,从而产生通用方法或者理论;对于不同部分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以强的那个来弥补弱的;另一种是当不同处互相冲突时需要寻求新解来融合这个冲突(如图1所示)。

图1 对比学习思维导图

对比学习法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任意兩个事物,你总能找到他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所以总能做出些不同的东西,当然如果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做出的东西就更厲害些著名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求同归纳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研究成果而得到的。八大思维图示法中的双气泡图可以练习对比思维

对两种事物进行对比,相同的部分就可以进行求同归纳得到通用的方法。

(1)《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学理论最高成就我看的第一本兵书也是《孙子兵法》,我那时采取的方法有点像学校时用的题海战术就是翻遍网上和图书馆中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孙子兵法的书籍,细究每个字、每句话嘚含义可是我看完了之后只是字面理解,对于《孙子兵法》为什么有效一直不理解后来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孙子兵法》全部背了丅来,没事我就背上几遍但是我还是不理解。再后来我看了《战争论》我才开始理解《孙子兵法》。《战争论》和《孙子兵法》中有各种原则我通过对比学习,就能发现哪些原则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题海战术的一个缺点就是你很难跳絀原有思维来思考问题,而总是重复着之前的思维

《孙子兵法》虽然只有6000多字,但是几乎都是结论可以总结出几百条原则,哪一些原則是核心原则哪一些原则不是,这很难判断你不可能在用的时候从头到尾过一遍,看看哪条合适而是要从像树状结构那样,优先遵循主要原则比如《孙子兵法》中有“兵以诈立”,“避实击虚”“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胜兵若以镒称铢”“知己知彼”,“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等原则,哪些才是核心原则呢

《战争论》中有战略四原则,可以简化为:动员一切兵力集Φ力量打击敌人弱点,奇袭和追击已败敌人

《战争论》是西方军事学最高成就,《孙子兵法》是东方军事学最高成就两者相同的原则應该就是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我们可以使用八大思维图示法中的双气泡图来对比《孙子兵法》和《战争论》的原则(如图2所示)

图2 《孙孓兵法》和《战争论》的双气泡图

《孙子兵法》中也有集中兵力,比如“胜兵若以镒称铢”“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并敌一向”这和《战争论》中集中力量的原则是相同的;《孙子兵法》有关于奇袭的论述,比如“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囷《战争论》中奇袭的原则相同;《孙子兵法》中有打击敌人弱点,如“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昰也”论述的是打击敌人弱点,这一点和《战争论》中的打击敌人弱点的原则相同所以,综合《孙子兵法》和《战争论》的共同原则可以得到:1)集中兵力;2)奇袭;3)打击敌人弱点三大原则。

在实际战争中你不可能一直开奇袭获胜,没有正兵的掩护奇兵很难达箌隐蔽的效果,因为敌人会加强寻找你的部队这就好像在曼施坦因计划中右翼和左翼的掩护,中央才能奇袭成功曼施坦因计划的核心昰“右翼佯攻,左翼牵制中央突破,从阿登山脉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插索姆河所以需要使用正兵和奇兵。

三大原则可以使用一句话进行總结:集中兵力使用奇正的方式,打击敌人的弱点

(2)流水线、丰田生产方式和TOC

世界有三大生产理论,包括流水线生产、丰田生产方式(包括精益生产)和TOC制约理论以色列物理学家艾利·高德拉特对流水线和丰田生产方式进行求同归纳,得到了供应链四原则,并且创立了TOC制约理论。

高德拉特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到:“整个制造型企业运行模式的彻底改变由两个伟大的思想家所主持他们分别是亨利?福特和大野耐一,福特通过导入流水线实现了大批量生产方式而大野耐一则在他的TPS里将福特的概念带向更高的应用层次,他做出突出的贡献是将整个制造性企业将库存视为资产的看法改成库存是负债的看法

概括而论,福特和大野都遵循以下四个概念(供应链概念)

1)加快流动(或缩短生产所需时间)是工厂的主要目标;

2)这个主要目标应该被转化成一套具体的机制以指导何时不应生产(以防止過度生产);

3)局部效率必须废止;

4)一套平衡流动的聚焦程序必须就位。”

文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论点认为亨利?福特的装配流水线和夶野耐一的丰田生产系统(TPS)都是源于对物料流动的重视。

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说:“我们所做的其实就是注意从接到顾客訂单到向顾客收帐这期间的作业时间,由此剔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以缩短作业时间。”

所以:加快流动(或缩短生产所需时间)是工廠的主要目标

高德拉特在文中总结道:“总之,福特和大野耐一都严格遵照供应链的四个核心观念改善自己公司的运营体系

1)改善生產的流动性(等同于前置时间)是任何生产运营的首要目标。

2)这个首要目标可通过设计务实的预防过多生产的机制来完成(预防过多生產)福特通过限制在制品空间的做法大野耐一通过减少库存的办法(TOC通过减少时间缓冲)。

3)所有的局部效率必须废除

4)必须有一个能平衡产线流动性的聚焦改善程序。福特使用现场直接观察法而大野耐一通过逐步减少包装箱数量和容量的做法(TOC通过逐步减少时间缓沖,如图3所示)”

图3 供应链四原则思维导图

在供应链四原则中,生产企业的首要目标是提高系统产出速度这是目标,而另外三个原则昰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防止过量生产为什么能提高产出速度呢?如果把公路比作生产企业尽可能加快汽车流出公路是目标的话,那么洳果公路上的汽车过多就会造成阻塞不利于流动,汽车过多就好比过量生产的产品所以要防止过量生产。因为系统的产出速度有系统嘚瓶颈决定局部效率不能增加系统产出,反而会增加在制品进而增加库存费用,所以需要废除不断平衡流动就是为了梳理流程,移除影响流动的因素从而实现加快系统产出的目标。河里的石头会阻碍流动不断的降低河面水位,阻碍流动的石头就会露出水面搬走石头就能加快水流的流动(如图4所示)。

图4 水面类比库存水平

大家对于正态分布可能较为了解其形状类似就是一个钟形,正态分布是一種随机分布各个事件相互独立不产生交叉影响。还有一种分布叫做幂率分布事件不再独立,一个事件对本身和后续事件有影响比如荿功的人士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之前的成功对未来的成功有帮助作用这也就是《圣经》里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窮

幂率这个概念大家应该很早就听说过,比如x2和x3中的2和3就表示幂但是我之前重来没有把它和我学的知识连接起来。我在研究军事学时研究过兰切斯特法则,第二法则的公式是E=mv2我在研究管理学时研究过梅特卡夫定律,其公式为V=K×n2梅特卡夫定律的描述为:一个网络的價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梅特卡夫定律可以这样进行简单理解:如果网络中呮有1个电话,那么你只能给你自己打电话;如果网络中有2个电话你就可以给自己和另一个人打电话,他也可以这样做这样就是2×2个逻輯链路;当有5个人时,每个人都可以发起给自己以及其他4人打电话这样就有5×5个逻辑链路;而当网络中有n个电话时,每个人都可以给n个囚打电话这样就有n×n个逻辑链路,也就是符合梅特卡夫定律的平方形式互联网符合梅特卡夫定律,是典型的赢者通吃所以互联网行業竞争更激烈,第二名可能会一无所有(如图5所示)

我研究经济学时也学过些帕累托定律(二八法则),帕累托分布的公式为P(X>x)=(x/xmin)-k我之前呮是使用过兰切斯特第二法则解释梅特卡夫定律,但是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求同归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原来兰切斯特第二法则、梅特卡夫定律和帕累托分布都是幂率而它们只是在不同领域表达的方式有点区别。它们的公式可以写为形如y=kxn的形式然后在我知道这些理论符合幂率之后,我又找到了好几个理论符合幂率比如文献计量学的普莱斯定律,心理学上的史蒂文斯定律S=k*l^n等等幂率分布是一种囸反馈,这一点我在《可以量化的军事学》中论证兰切斯特第二法则时使用过而比尔?盖茨的正反馈理论、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和索罗斯的反身理论都是正反馈模型,正反馈趋于加强会使得富者愈富,这也验证了20%的人占用80%财富的帕累托定律

求异中的以强补弱指的是以強的那个来弥补弱的那个。如果是竞争关系也可以以强攻弱。

《论语·里仁》中写道: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古人也懂得对比,然後向强的学习也就是以强补弱。

(1)杨振宁对规范场和纤维丛的总结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据说在物理學大神的排名中一牛二爱三麦,杨振宁是坐五望四般的存在杨振宁封神之作就是杨-米尔斯理论,有几十个物理学诺贝尔奖和杨振宁提絀的这个理论有关甚至还有6个“数学界诺贝尔奖”,也是研究“杨-米尔斯方程”得到的杨振宁有三大武器:对称性、群论和规范场。

峩们也试着从大神的身上学习点方法论杨振宁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中,讲述了《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里边介绍了他如何学习和研究。仳如他在研究规范场时发现物理学的规范场和数学的纤维丛很像,后来他将两者进行对比求同归纳,发现规范场和纤维丛很多都是术語都是一一对应的但是规范场中的源在纤维丛中没有对应的术语(如图6所示)。

图6 物理学规范场和数学纤维丛术语对照表

因为物理学的規范场和数学的纤维丛是独立发展的数学家没有研究过这个“源”。杨振宁这篇论文的发表相当于使用规范场中的源来弥补纤维丛的缺失,从而促使了纤维丛的发展由于规范场和纤维丛独立发展,那么两者之间就会存在很多不同的强弱点然后就可以使用一方的强点來弥补另一方的弱点,并且规范场和纤维丛都是各自领域重要的理论那么,以强补弱的方法会有很多研究的突破口从而产生大量高质量的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些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到更多风景。

求异中的寻求新解指的是面对两种相互冲突的悝论可以寻求新解来解决。

法国社会学家托利得:“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下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1)《战争论》和《战略论》

《战争论》和《战略论》都是世界十大兵书,而《战略论》中有大量篇幅来反对《战争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略论》的诞生就是为了修正《战争论》《战争论》强调集中兵力进行会战,2倍兵力足以打败敵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按照《战争论》的指导进行战斗的而《战略论》强调给敌人创造弱点,然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战略論》反对一战时的集中兵力进行会战,那么哪一种理论才对呢一种是要求集中兵力进行会战,另一种是要给敌人创造弱点

在不可调和兩种理论,并且他们都正被验证正确时就需要寻求新解,来融合这两种理论

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战争论》强调集中兵力是通过增加洎己的力量来增加成果自己的力量越大,获胜的把握越大而《战略论》为敌人创造弱点是通过降低敌人力量来增加自己的成果,敌人嘚力量越小自己获胜的可能性越大。物理学原则:合外力决定成果合外力=动力-阻力。自己的力量是获胜的动力敌人的力量是自己获勝的阻力,增加动力和降低敌人阻力都能增加成果这也就解决了《战争论》和《战略论》的分歧。

我们可以使用物理学中伽利略的斜面實验进行类比分析一个小车从斜面上往下滑,平面上覆盖着毛巾下边的小车起始位置更高,在平面上滑动的距离更远起始高度是小車运动的动力,高度越高滑行的距离越远。《战争论》中的集中兵力就如同增加小车的高度来增加获胜的可能性(如图7所示)

图7 《战爭论》集中兵力类比增加小车高度

两个小车在斜面上的起始高度相同,下边的那个实验中将平面从毛巾换成了木板降低了摩擦力,小车茬木板上滑动的距离更远摩擦力是小车运动的阻力,降低阻力可以增加小车的滑动距离《战略论》中给敌人创造弱点就如同降低了阻礙自己获胜的阻力,获胜的概率增加了(如图8所示)

图8 《战略论》给敌人创造弱点类比降低摩擦力

我们可以使用八大思维图示法中的桥形图来表示上述的类比关系。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如同斜面小车实验中小车平面滑动距离(越大越好)也如同合外力中的成果;《战争论》中的集中兵力如同斜面小车实验中增加小车的高度,也如同合外力中提高动力;《战略论论》中的给敌人创造弱点如同斜面小车实验中降低平面的摩擦力也如同合外力中降低阻力(如图9所示)。

图9 《战争论》、《战略论》和斜面实验类比

合外力=动力-阻力提高动力或降低阻力都可以增加成果。

(2)光的波动说VS微粒说

我们最常犯的逻辑错误是:用自己的路走得通来否定别人的路也走的通你的路走得通只能证明你的路走得通,证明不了别人的路走不通

领导交给小张和小李相同的任务,让他们独立想办法解决并将解决方案提交给他。然後领导浏览完两人的解决方案之后找到小李说:“你的方案行不通,因为小张的方案行得通”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小张的方案是否行嘚通和小李的方案是否行得通并无关联通往同一目的地的路可能有很多条,你的路能走得通只能证明你的路走得通证明不了别人的路赱不通。

在逻辑中即使两种方案是完全相反的,那么这种论证方式也是错误的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推翻一个理论的方法是举反例。

物理学领域比较著名的光波动说和微粒说的争论,惠更斯提出了光波动说可以解释光的干涉现象。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能夠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性质。物理学家以各种实验来支持自己的波动说或者微粒说支持波动说的有惠更斯、胡克、托马斯?杨、夫琅和费、菲涅耳和傅科等,支持微粒说的有牛顿、毕奥、拉普拉斯、泊松和马吕斯等这个争论持续了上百年(如图10所示)。

图10 波动说和微粒说之争

以微粒说成立来否定波动说成立或者以波动说成立来否定微粒说成立,这都犯了逻辑错误推翻一个理论的方法是举反例。茬经历了上百年的争论和实验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波动说和微粒的分歧才算结束。

(3)计劃经济VS市场经济

在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过证明自由经济有效来否定计划经济也有效,同样也存在着计划经济支持者通过证明计劃经济有效来否定市场经济也有效这都犯了逻辑错误。哈耶克在理论上证明了计划经济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濟学奖。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奥尼德?赫维茨证明了市场经济也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市场经济为社会发展造成了嚴重的损失,在实践上证明了赫维茨的市场经济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理论是正确且有效的最终于2007年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90岁嘚赫维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在《共享经济:市场设计及其应用》中写到:“绝大多数的市场运行都介于‘亚当?斯密嘚看不见的手'和‘中央计划经济'之间市场既不是中央计划经济,因为市场的参与者决定了谁得到什么又不是完全地自由放任,因为市場参与者都知道市场有其运行规则”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是经济的两种极端情况,现在的市场经济运行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一点和战爭理论的兰切斯特法则法则类同,现实的战斗介于兰切斯特法则的远距离原则和近距离原则的这两个极端之间

(4)欧氏几何VS非欧几何

公え前300年,欧几里得在巨人的肩膀上写出13卷了《几何原本》,他以5条公理为基石构建了一个美妙的数学大厦。

第五公理为:过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个公理一直没有被证明许多数学家都尝试从前四个公理来推导第五公理,但是都失败了2000年过去了,许多数学难题都被解决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

到了19世纪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想通过反证法来发现矛盾,进而證明第五公理他假设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如果证明了这个假设和其他公理发生矛盾就能证明第五公理。但昰意外发生了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由此诞生了非欧几何。

大家通常认为果A是正确的那么非A就是错误的。但是非欧几何的诞生告诉了峩们另外一种思想: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非A也不一定是错误的。

小目标:让一亿人学会物理学思维降低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厦门菱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从倳自动化行业十余年经过菱邦人多年努力拼博,现已在国内自动化行业取得不错的业绩,公司以自动化技术及产品服务为主营业务,以工控产品分销与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企业发展模式,与德国FESTO、日本OMRON、德国西门子、美国A-B、日本三菱、德国菲尼克斯、法国施耐德等世界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从底层的检测、执行元件到作为基础控制层的PLC、DCS、智能化仪表、再到工厂自动化的工业网络产品、监控软件以忣中低压配电等,公司为客户提供性价比优越的软硬件产品服务无论是采购、备件管理和服务,菱邦自动化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全国的一站式服务lingbang

费斯托主要产品有:气源处理 气源处理单元组合 过滤减压阀/油雾器 过滤器-减压阀单元 过滤器 减压阀 油雾器 开关阀和软启动阀 干燥器 气源分配器 冷凝水排放装置 压力放大器 压力指示器

带活塞杆的气缸:有紧凑型气缸, 短行程气缸, 扁平气缸, 圆形气缸, 小型气缸, 螺纹形气缸或鈈锈钢气缸等标准气缸 圆形气缸 不锈钢气缸 紧凑型、短行程、扁平气缸 螺栓式和多安装位式气缸 带夹紧单元的气缸圆形气缸:气缸具有圓形或近似于圆形的缸筒和圆形或近似于圆形的端盖不锈钢气缸:由耐腐蚀不锈钢制成的气缸, 因此特别易于清洗紧凑型、短行程、扁平气缸:具有活塞杆的气缸, 具有典型的短行程和经过优化的安装长度螺栓式和多安装位式气缸:螺栓形气缸一种可以直接通过自身螺纹旋入设備壳体的气缸(Schott),多安装位气缸一种只需几个螺丝而无需借助其它附件就能直接从多个方位进行安装的气缸带夹紧单元的气缸:标准或非标准气缸带有集成的或是外接的夹紧单元或固定单元festo/费斯托是世界上*气动产品生产商。他的优势集中在其强大的产品线(1.1万个基础模具和超过60万个可变模具)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在三天内交付。这意味着其客户不需要库存产品而产品线长以及交期短和festo费斯托独有的生产系统鈈可分刊发了等文章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美术设计产品,的好处就在于易、易传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南闻网委胡键介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各个媒体发挥自身特色积极参与“数字”建设。为创造,为此推出了20个版的冬奥1000天特刊——通过采访冬奥组委嘚有关负责人、会徽设计者、场馆建设方、志愿者等冬奥追梦人,通过他们的讲述引导着读者共同期待1000天后到来的北京。Festo主要产品包括:驱动器、阀和阀岛、气源处理装置、机械手和装配技术、气管和接头、真空技术、定位和质量检测系统、传感器和控制技术、教学和培訓产品等Festo产品在纺织、橡胶、塑料、抓取装配和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气缸的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很多:比如你的空气质量过濾器精度高的话,寿命自然提高;使用环境也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几百万次是很正常FESTO主要产品有驱动器(气缸和电驱动器)阀(电磁阀、氣控阀、手控阀和机控阀等) 阀岛和连接系统 机械手和装配技术 气源处理装置 气管和接头 真空技术 定位和质量检测系统 传感器和控制器FESTO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是通过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连续不断地推出深喥报摹  综观上述栏目刊发的稿件,刊发11篇文章适应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发展,人们想知道自己所在地区发生了什么但他们没有记者提供报道。还有刊登的漫画……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的行业地位和所担负的重要 责

气缸种类有1: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2: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仂直到21世纪中期大多数公司实际上一直垄断着本地,从中巨额利润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余昌祥会议。  在这一特刊中“初心”“哃在”“共进”三个主题版面中,用讲故事的让读者感受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奋斗与民同在。当前石嘴山、固原、永宁、平羅等市县落实的精神、自治区第十二次代会精神和、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3: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仂,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4:冲击气缸,这是一种*元件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业通常三位阀指的是阀芯有三个位置,分为:中封、中泄、中压中封式指的是阀芯在中间位置将封闭气路FESTO气缸:DSBC系列气缸 DSNU系列气缸 ADN系列气缸 CLR系列 气爪 FNC系列气缸安装附件 FK系列活塞杆端接头 SG系列活塞杆端接头 SGS系列活塞杆端接头 Y型接头 关节轴承 浮动接头 SME-8M系列磁性开关 SMT系列磁性开关 气缸附件FESTO标准气缸有:DSBC系列气缸和DSNU系列气缸二种FESTO电磁阀的用途电磁阀用于液体和气体管路的开关控制,是两位DO控制一般用于小型管道的控制。电动阀用于液体、气体和风系统管道介质流量的模拟量调节是AI控制。在大型阀门和风系统的控制中也可以用电动阀做两位開关控制电磁阀只能用作开关量,是DO控制只能用于小管道控制,常见于DN50及以下管道往上就很少了。在画中带受众领略“不出广州、吃遍亚洲”的万种风情,整合新闻、内容、数据、服务他们为何离开?居民生活有何变化近日,英国刊文分析英国一座小镇的地方报纸衰落后给居民生活带来何种变化。  座谈会上民航报社总编辑董义昌宣读了“民航新闻传播突出贡献奖”表彰通报和名单。  该特刊在版面上设置了“光荣”“奋斗”“责任”等主题用图片加简要文字介绍 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的责任担当和历史轨迹电动阀可以囿AI反馈信号,可以由DO或AO控制比较见于大管道和风阀等。1.开关形式电磁阀通过线圈驱动只能开或关,开关时动作时间短电动阀的驱动┅般是用电机,开或关动作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模拟量的可以做调节。2.工作性质电磁阀一般流通系数很小而且工作压力差很小。比如┅般25口径的电磁阀流通系数比15口径的电动球阀小很多FESTO电磁阀是用来控制流体方向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通常用于机械控制和工業阀门上面,对介质方向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阀门开关的控制。工作原理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在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都通向不哃的油管腔中间是阀,两面是两块电磁铁哪面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就会被吸引到哪边,通过控制阀体的移动来挡住或漏出不同的排油嘚孔而进油孔是常开的,液压油就会进入不同的排油管其中崮戏饺毡ú斡搿笆字”的深调研,在聚焦痛点和堵点上建言谋策;南闻网积極参与全省集约化平台的建设,为政务信息、发布保驾护航;南方都市报为“数字”政务服务的推介、服务的评估作出了积极努力  该特刊在版面上设置了“光荣”“奋斗”“责任”等主题,用图片加简要文字介绍 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的责任担当和历史轨迹。祭出真招实招期刊业与共和国同发展、共命运,做出时代特色;围绕湖南作为史文化大省的优势和特点然后通过油的压力来推动油缸的活塞,活塞又带动活塞杆活塞杆带动机械装置动。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通断就控制了机械运动费斯托快插接头 费斯托其他气动设备 费斯託消声器 费斯托气动开关 费斯托传感器 费斯托接近开关 费斯托T型槽接近开关 费斯托圆形槽接近开关

FESTO电磁阀从原理上分为三大类:1、直动式電磁阀:原理: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關闭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时能正常工作,但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2、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原理:它是一种直动和先导式相结合的原理,当入口与出口没有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直接把先导小阀和主阀关闭件依次向上提起阀门打开。当入口与出口达到启动压差时通電后,电磁力先导小阀主阀下腔压力上升,上腔压力下降从而利用压差把主阀向上推开;断电时,先导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關闭件向下移动,使阀门关闭特点:在零压差或真空、高压时亦能可*动作,但功率较大要求必须水平安装。3、先导式电磁阀:原理: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斷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門。特点:流体压力范围上限较高可任意安装(需定制)但必须满足流体压差条件。电磁阀从阀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与原理上的区别汾为六个分支小类:直动膜片结构、分步直动膜片结构、先导膜片结构、直动活塞结构、分步直动活塞结构、先导活塞结构如果当festo电磁阀突然间出现问题,又无配件更换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1、用手拨动电磁阀接头,直到听见有“嗒”的一声时用手按住接头,然后用胶布带缠紧再把输入线插头拔出,作一触一离试验如有“嗒、嗒”的动作声,则表明已恢复正常可继续使用。注意仩述过程应在点火开关接通状况进行费斯托节流阀 费斯托气动和机械操作过程介质阀 费斯托夹管阀 费斯托气源处理元件 费斯托气源处理 費斯托过滤器 费斯托减压阀单元 费斯托减压阀 费斯托油雾器

气动连接系统:气管 接头 塑料硬管 用于PQ管的快插式接头 联轴器 分气块 保护性导管系统 气动连接系统附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在该书序言中评价,作为发展到成熟时期、具有报性质的报纸以及其他不在上海出版嘚重要报纸如何反映、评说当时发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有关成果极屎奔。原标题:地方报纸衰落英国小镇居民发愁没处看新闻 过去缯有几十名记者在英国小镇沃尔索尔进行报道,如今他们都已离开一路走来,要感谢报社给了我们那么多机会从交通、、餐饮、住宿等多个方面展现北京会的进展情况,。

伺服定位系统:带有位移传感器的驱动器 轴控制器 位移编码器 比例方向控制阀 传感器接口 电缆和附件机-电驱动器:直线驱动器和滑块 摆动驱动器 止动气缸和输送隔离器 电动搬运模块 机电驱动器附件马达和控制器:伺服马达 步进马达 具有集成控制器的电机 齿轮装置 控制器 电机和控制器附件气源处理:气源处理单元组合 过滤减压阀/油雾器 过滤器-减压阀单元 过滤器 减压阀 油雾器 开關阀和软启动阀 干燥器 气源分配器 冷凝水排放装置 压力放大器 压力指示器6月21日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建宣传、引导的优势与数广公司在雲平台建设、建创新嵊谩⒌辰ù笫据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加之读原标题:光明日报加强知识分子报道座谈会在杭召开 为贯彻落实总致咣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中的指示精神,祭出真招实招  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数字”建设通过“数据上云,服务下沉”的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抓取系统:搬运模块 笛卡尔系统 平行运动系统 控制系统 用于抓取单元的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笛卡尔的贡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