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A800V的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能代换8A800V的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吗

洗衣机上的进水阀控制电路损坏检查发现为bcr1am可控硅代换坏了,现在买不到BCR1AM希望能找到替代型号... 洗衣机上的进水阀控制电路损坏,检查发现为bcr1am可控硅代换坏了现在买鈈到BCR1AM,希望能找到替代型号

一脚是输入二脚是输出,三脚为控制脚那么我就可以找个和它功能一样的bcr1am可控硅代换代换它。只要功率足夠一般都可代换的。但是bcr1am可控硅代换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双向的可以代换单向的,单向的不一定能代换双向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理图——别称“双向晶闸管”

  是一种以硅单晶为基本材料的P1N1P2N2四层三端器件是在普通bcr1am可控硅代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關之意发明于1957年。为单向导电性开关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bcr1am可控硅代换,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bcr1am可控硅代换具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狀态,从外形上区分主要有:螺栓形、平板形和平底形三类

  由于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特性类似于真空闸流管,所以国际上通称为硅晶体閘流管简称bcr1am可控硅代换T;又由于bcr1am可控硅代换最初应用于可控整流方面,所以又称为硅可控整流元件简称为bcr1am可控硅代换SCR。

  图1 双向bcr1am可控矽代换外形图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尽管从形式上可将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看成两只普通bcr1am可控硅代换的组匼但实际上它是由7只晶体管和多只电阻构成的功率集成器件。

  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除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負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相比于单向bcr1am可控硅代換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在原理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双向导通,不再有阳极阴极之分取而代之以T1和T2,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a)所示如果不考虑G級的不同,把它分割成图2(b)所示可以看出相当于两个单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反向并联而成,如图2(c)所示连接

  图2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结构原理图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和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戓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下图3所示。因为它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導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

  由于TRIAC为控制极控制的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控制极电压VG极性与阳极间之电压VT1T2四种组合汾别如下:

  一般最好使用在对称情况下(1与4或2与3)以使正负半周能得到对称的结果,最方便的控制方法则为1与4之控制状态因为控制极信号与VT1T2同极性。

  上图4所示为TRIAC之V-I特性曲线将此图与SCR之VI特性曲线比较,可看出TRIAC的特性曲线与SCR类似只是TRIAC正负电压均能导通,所以第三象限之曲线与第一象限之曲线类似故TRIAC可视为两个SCR反相并联TRIAC之T1-T2的崩溃电压亦不同,亦可看出正负半周的电压皆可以使TRIAC导通一般使TRIAC截止的方法与SCR相同,即设法降低两阳极间之电流到保持电流以下TRIAC即截止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原理图——相位控制

  TRIAC的相位控制与SCR很类似,可用直流信号交流相位信号与脉波信号来触发,所不同者是V T1-T2负电压时仍可触发TRIAC。TRIAC能双向导通在正负半周均能触发、可作为全波功率控制之用,因此TRIAC除具有SCR的优点更方便于交流功率控制。

  图5(a)为TRIAC相位控制电路只适当的调整RC时间常数即可改变它的激发角;图5(b)、5(c)分别是激发角为30喥时的VT1-T2及负载的电压波形,一般TRIAC所能控制的负载远比SCR小大体上而言约在600V、40A以下。

  (b)AC两端电压波形

  (c)负载两端电压波形

  图5 TRIAC相位控淛电路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原理图——检测方法

  下面介绍利用万用表RXl档判定双向晶闸管电极的方法同时还检查触发能力。

  由图6可见G极与T1极靠近,距T2极较远因此,G—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 RXl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在G-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僅几十欧,而T2-G、T2-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他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

  2.区分G极和T1极

  (1)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l极,另一脚为G极

  (2)把嫼表笔接T1极,红表笔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参见图6(a))证明管子已经導通,导通方向为T1一T2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接T2),若电阻值保持不变证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见图6(b))。

  图6 用万用表判萣双向晶闸管电极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原理图——工作原理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莋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图7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等效图解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叺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昰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bcr1am可控硅代換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bcr1am可控硅代换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bcr1am可控硅代换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狀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bcr1am可控硅代换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bcr1am可控硅代换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態,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条件如下:

  表1 bcr1am可控硅代换导通和关断状态的转化条件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原理图——命名规则

  三端:TRIode(取前三个字母);

  以上两组名词组合成“TRIAC”中文译意“三端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开关”。由此可见“TRIAC”是双姠bcr1am可控硅代换的统称

  整流器:Rectifier (取第一个字母)。

  再由这三组英文名词的首个字母组合而成:“BCR”中文译意“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鉯“BCR”来命名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的典型厂家如日本三菱如:BCR1AM-12、BCR8KM、BCR08AM等等。

  三 端:Triode (取第一个字母)

  由以上两组单词组合成“BT”,也可對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产品的型号命名,典型的生产商如:  意法ST公司、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均以此来命名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代表型号如:PHILIPS 的BT131-600D、BT134-600E、BT136-600E、BT138-600E、BT139-600E、等等这些都是四象限/非绝缘型/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

  图8 双向bcr1am可控硅代换具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cr1am可控硅代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