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 中‘困于心,衡于虑’是对应第二段的哪一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樂》出自文中的成语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の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轲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并称“孔孟”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也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8、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難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麼?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 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績的事例?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引出下文的论述,并充当事实论据证明逆境造就人才这一观点

出身低微,都经历一番艰苦嘚磨练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11、 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的看法。结合自己今后嘚学习或生活谈

12、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於安乐”的说法还有现实意义吗?说出理由

答: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死于安乐

13、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14、请写出表现逆境造就人才这一观点的一句诗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格式:PPT ? 页数:20页 ? 上传日期: 13:45:58 ? 浏览次数:3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