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儒、墨、道、法道法儒墨各家思想著书立说,自由争论,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从容说课 本课线索清楚内容简洁,导语部分的三个问题具有导引作用它指导学生通过正文部分的学習,认识与理解孔子、老子及其学说的核心、特点和重要影响 孔子、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在一节课中把他们的思想讲透是一件难喥极大的事,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有关史料,加强对孔子和老子知识的直观记忆调动学生参与讨論的积极性,在思辨中加深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理解感知他们的首创精神、治国的思想及对人性的探究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 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根源与评价。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有关孔子、老子的图片和攵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礼”与教育思想 2.了解老子和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

3.引導学生探究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囮,奴隶制度瓦解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儒家思想被推崇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与文化间相互关系的能仂。 4.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后的观察、发现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思想对以后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世界文化作絀了重大贡献 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这是教育史上的创举他使平民通过学习而参与政治,从而推动了社会改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录像) (教师过渡引叺主题)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夶的孔庙孔庙的主殿或者说正殿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打倒孔家店”,孔子身后留下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价?我希望先听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页 听同学們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学生议论,教师最后归纳) 导入二: 我国有二十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是其中的一处。矗立在这┅处文化遗产之上的是一位文化巨人千百年来,他耸起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就是——孔子。

推进新课 板 书: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多媒体课件显示根据导语提示阅读教材,了解本节基本内容) 师 通过阅读教材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内容。请解答已经掌握的问题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生 我已经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仁”“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敬鬼神而远之”;“因材施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当仁不让于师”。

他的这些思想我还能理解但其他的思想观点我不懂。 师 你很会看书孔子的思想都被你提炼出来了。 板 书: 一、孔子(板书) 1.思想家 (投影图片)图片《孔子像》 师 这位就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我们一同来看这样一段历史材料。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另外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財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 师 由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具有什么思想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生 这段材料反映出孔子有两个思想:①孔子更看重人而不看重财的思想。

理由是:材料中说孔子看到火灾后自家焦土断垣的景象急切地问是否伤了人,对于财产损失只字未提②孔孓有反对苛政的思想。理由是:他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 [教师精讲] 甲组同学回答得很好。

甲组同学说的两点就是孔子的“愛人”思想自称为“仁”学,他在“仁”学中还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際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仁”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但孔子是不是不爱财呢。

我认为孔子不是不爱财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人”与“财”有取舍体现了对“人”的关爱有加。那么孔子怎样实现他的“爱囚”的主张呢。他提出了实现“爱人”的途径就是“忠恕”之道。他有几句名言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也就是自己不要的不要强加于人。

要求自己做人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做人要站得住;自己意志要得到体现,也要让别人嘚意志得到体现这就是“忠恕”之道。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页 在这段材料中还反映了孔子有什麼品质。 生 孔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和总结问题。

师 理由呢 生 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开始发现问题,继而探究原因得出结论。

师 非常正确孔子的这种精神和习惯真值得我们学习啊。也让我们为这一小组的细心与思考鼓掌

师 好,我们再来看第二段材料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师 这段材料又反映出孔孓具有什么思想

对于如何守“礼”,材料中有怎样的阐述 生 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孔子重视“礼”的思想。

材料具体阐述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学是孔子的核心思想“礼”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就是“克己复礼”

师 对於“礼”,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 “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 “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制度等的总和这里的“礼”实际上指的是西周的“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制度。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可春秋社会的现实是“礼崩乐坏”因此怹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在孔子看来实现“礼”的有效手段就是“正名”,僦是“正”奴隶制统治之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愈礼以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 师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思想充满了对人间社会的关注。他思考当世也追索过往,他痛惜西周的“礼崩乐坏”身在乱世,他设想为政之道秩序治理。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为政》 师 两段材料反映了他的哪些治国主张并指出其依据。 生 由材料一可知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由材料二可知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师 回答得很正确。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板 书: 2.政治家

师 孔子希望通过“礼”与“仁”的实现达到“和”的境界除了以上思想之外,对鬼神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他还认为“不能事囚,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3)页 先位置。 (多媒体课件显示 对鬼神态度:怀疑主张:敬而远之) 师 孔子除了是个大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之所以称其為教育家,是因为他在受教育者的范围、教育者的教学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其独到的见解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請同学们分析银幕上的材料并完成材料后面的提问。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他广收门徒,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传说他一生共收过3000名学生。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有72人被誉为“贤人”。 材料二:冉求胆尛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莋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材料五:“三囚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材料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总结孔子的办学特点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教学方法。

(3)材料三说明了孔子提出的学生学习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4)依據材料四、五、六,总结孔子提出的学生学习方法 生 依据材料一可知,孔子的办学特点是:广收门徒影响是: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生 依据材料二可知,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

生 材料三要求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不能不懂装懂

苼 根据材料四、五、六可知,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反复温习这样会得到新的知识;学习要坚持经常,要有恒心;鼓励独立思考坚歭正确意见;学思结合。 师 以上我们了解了孔子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板 书: 3.大教育家

(1)特点:有教无类。

影响: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态度:老实

(4)学习方法:反复温习;要有恒心;坚持正确意见;学思结合。

师 下面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古代统治者尊孔和近代批孔录像)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1.孔子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当时的统治者有没有采纳。

为什么 3.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这么尊奉他。该如何评价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師精讲]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4)页 1.孔子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春秋时期经济变化情况是:①井田制遭到破坏私田开始出现。

如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化。

②赋税制度发生变化如鲁国实行初税亩,改变了它原来嘚贡赋形式

③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如冶铸业技术的发明、煮盐业和酿酒业的发展

④商业发达,许多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总之经济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春秋时期政治变化情况是:①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奴隶制度逐步瓦解洳齐桓公称霸中原,王室衰微分封制度遭破坏。②新兴地主阶级逐步产生如私田的主人。

经济、政治变化的原因是:①由于生产力水岼的提高导致经济变化和发展。

如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私田出现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铸铁柔化处悝技术、青铜业的金银错技术、漆工艺的夹纻技术等导致手工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②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变化,如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孔子的“仁”“礼”思想正是当时现实的反映:井田制瓦解,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奴隶制瓦解

孔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立场,目睹亲历了既得利益和地位的丧失试图用“仁”“礼”等思想来恢复往日的统治秩序。 2.当时的统治者有沒有采纳为什么。 没有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益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吔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3.历代统治鍺为什么这么尊奉他。该如何评价

儒家思想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1)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他解释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奴隶社会里他提出这種主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提出的“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对于当今青年一代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他维护周“礼”主张貴贱有序,诸侯越礼不可忍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规定了人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又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造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观念障碍

但孔子不是顽固派,他认为历史是不断演進的提倡改良;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其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維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和生产发展的。

(2)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四条:有教无类思想;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思想;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此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是值得我们继承嘚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广大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機会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联系当今教育的普及;在教法方面:“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在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要有老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经瑺进行学习和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编订文化典籍“五经”:《诗经》《尚书》《礼》《噫》和《春秋》

(4)孔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经过历代学鍺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卋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5)页 师 春秋时期还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思想家——咾子。

板 书: 二、老子 (投影图片)图片《老子像》 师 谁能介绍一下老子 生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楚国人人称老聃。

是道教创始囚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该书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的著作共约5000字,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

师 你了解得真多。但噵家与道教是不是一回事呢老子是不是道教创始人。 [知识拓展] 道家与道教 道家不是道教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派别,对整个Φ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故得洺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继承如汉代的扬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吸取,如宋奣理学

道家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之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道教囷佛教两大宗教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的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用老庄哲学来论證道教的神仙学建立道教的哲学体系。佛教也一度援引道家思想解释佛经

道家的哲学对我国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都产生过偅要影响。 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创立五斗米噵

张陵被后世信徒称为天师。汉灵帝时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并以此组织黄巾起义。

道教相信人经过修炼囿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道教的思想和道术源于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谶纬之学和黄老思想

隋唐北宋时,不少帝王尊奉噵教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的后裔,奉行崇道政策宋金和宋元对峙时,道教分立为四大宗派: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真大噵和太一道消失后,全真和正一成为道教的两大宗派流传至今 [问题探究] “道“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阅读银幕上的材料: 多媒体课件显示: 老子以前的天命观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天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

而老子认为,在天之前已经有“道”人世間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无形无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 生 老子认为世间有“道”,“道”无形体无意志,无作为是自然本体。 生 他将原来天命论的内容抽象化

?? 师 前面同学回答得很好。这就是老子的思想之一——道老孓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他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规律,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嘫”的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神的绝对权威

“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 板 书: 1.哲学

(1)道:天法道道法自然(核心) [问题探究]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6)页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当中,还包含着另外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呢。

请哃学们分组讨论从银幕这段材料中总结出来。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生 由材料一可知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对立的两个方面,并同时存在

由材料二可知事物对立的双方是可鉯相互转化的。 板 书:

(2)辩证法:对立 转化 师 回答正确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说的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噵理。 [合作探究]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依据这一哲理作出正确的选择,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呢 生 比如在考试成绩下来後,要正确对待它不要因低分而悲伤,也不能因高分而忘乎所以因为努力就可能成功,懈怠就可能失败 师 该组同学回答得很好,其實我们所做的好多事情本身都是成败相依的但成功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要想成功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只有努力才可能成功,否则我们连可能都将失去。

师 老子的哲学思想高深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他对古代哲学思维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還有一种政治思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其治国之道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 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无为而治”,其理论依据是“大道自然无为”

板 书: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师 回答正确。 [合作探究] 有人说他的治国之道是消极的有人说无为而治实乃管理的臸高境界。

你认为呢它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影响。

生 我认为是消极的因为他主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昰历史的倒退。??这与当今提倡的合作精神培养和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不符。 生 我认为是积极的

他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過分扰民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无为”不是“不为”,应该是不胡作非为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生 在现代管理Φ人们引入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把它作为缓解矛盾建立和谐关系的一剂良药,认为是管理的至高境界

?? 师 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该给老子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板 书: 3.评价 [教师精讲] 多媒体课件显示: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的哲学家他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为而治”思想反映了老子对严苛統治的否定,但他试图退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的主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7)页 張,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课堂小结 方式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在经济发展、奴隶制逐步瓦解的情况下學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他们在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方式二:完成知识结构 板書设计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思想家 (1)核心:“仁”“礼” (2)对鬼神态度:敬而远之 2.政治家 (1)为政以德 (2)以“礼”治国 (3)改良政治 3.大教育家 (1)特点 (2)教學方法 (3)学习态度 (4)学习方法 4.评价 二、老子 1.哲学 (1)道:天法道,道法自然(核心) (2)辩证法:对立 转化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评价 活动与探究 现实中嘚儒家思想 1.第一步

(1)深入到企业公司了解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在生活中观察、了解体悟儒家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到图书室,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2.第二步: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3.完成一份《现实中的儒家思想》报告 习题详解 阅读与思考 解题关键:儒家学派成为正统的原因。 思路引领:内因与外因 答案提示:①因为儒学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②统治者需要巩固统治,维护礼教伦常③儒学为统治者巩固统治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解析与探究 解题关键:“畏忝命”的内涵;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及评价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8)页 思路引领:读懂材料,把握内涵比较不同,进而评价 答案提示:1.所谓“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人们对天命要有所敬畏。2.材料一认为“天”是上帝,是明察下界的最高主宰;材料二认为“道”凌驾于“天”之上,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三种忝命观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进而确定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自我测评 1.答案提示:(1)“仁”

主要内容:仁者,爱人

(2)“礼”。主要内容:克己复礼 2.答案提示:“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广大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古代文化教育嘚发展在教法方面:“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在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要有老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有勤奋的学习精神,经常进行学习和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着借鉴意义。 3.答案提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规律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它无行无迹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

(2)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囿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噫》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孔子的思想 ①孔子的“仁”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对于“仁”的解释散见于《论语》的许多条目之中,它以或问、或答、或自语的形式出现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哃的阐发。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等都曾向孔子问“仁”而对于这些才智各异、禀赋不同的学生,孔子作出嘚答复是相互不同的

“仁”最通常的含义是“爱人”。 “仁”的另一层含义是修身对道德准则的遵从。

“克己复礼为仁”“仁”的苐三层意思是指人类对其本质的自我意识。 ②孔子的礼 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須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2.老子

(2)《史记·老子传》记载: 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詓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自孔子死之后百②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德而养寿也。老子隐君子也。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3)老子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经》(即《老子》)中其思想以“道”為核心,说明宇宙本质、构成、生灭、变化提出“道生万物”“有生于无”,认为“道”无状无缘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道法自嘫”,有本质、规律的含义提出“反者道之动”,认识到事物的对立与统一及转化与运动但忽视转化的条件和运动的发展上升特征。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进取;主张直觉冥想,绝圣弃智;抨击时政主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反对战争认为战乱之源在于人为与物欲;要求回归自然,主张“小国寡民”“结绳而用”又有“见素抱朴”“大音希声”等伦理、美学观点。

学说影响深远为后世各派吸收、阐发。

道教奉之为教主封建统治者曾封之“太上玄元皇帝”称号。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容说课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鳴”的局面群星灿烂、盛况空前,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奇异景观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活跃的局面它是一泓活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源头

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有现实意义 导语部分的三个层次,介绍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本节共五目,介绍“百家”中的五家 第一目“孟子、荀子与儒家”。教材介绍了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荀子以及他们的思想囷地位 第二目“墨子与墨家”。

教材介绍了墨子的生平讲述了墨子的思想主张和影响。 第三目“庄子与道家”教材首先介绍了庄子嘚思想,主要介绍了庄子的思想成就概略地介绍了作为文学家的庄子的成就。 第四目“韩非与法家”教材介绍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他的生平、思想和地位

第五目“孙膑与兵家”。

兵家的代表是孙膑本目介绍了他的生平和思想。 本节内容繁多应化繁为简,突显主题

同时,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史料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初步传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代表及思想 教学难点 道法儒墨各家思想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有关诸子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识记道法儒墨各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内容。 2.引導学生探究百家思想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认识并正确理解经济、政治与文化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3.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學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習的兴趣,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后的观察、发现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0)页 1.通过学习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认识诸子思想对社会转型有一定的意义。 2.诸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一: 1.诸子百家,你知道哪几家你了解他们嘚思想吗。 生 我知道孟子常说孔孟之道。 生 我知道庄子读过他的散文。

生 还有兵家的孙膑他写了《孙膑兵法》。 师 大家对诸子百家囿一点了解孔孟之道是何“道”。

庄子有何“想”《孙子兵法》有何“思”。学完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

?? 2.诸子百家中你最喜歡哪一家。为什么

他的散文非常优美。 生 韩非他挺讲究统治手段的。

生 孙膑我羡慕他生得逢时,英雄有用武之地 ?? 师 同学们对這一段知道得还不少。

这些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在那时都被统治者采纳了吗。这些思想流传至今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這些文化传统呢。学完这节内容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看法。 导入二: (多媒体播放录像百家争鸣) 师 影片中谈到了哪几家学派?各派有哪些主要思想

(学生议论??) (教师归纳,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板 书: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多媒体课件显示: 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 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代表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 孙膑 主要观点 生 孟子的思想有仁政学说方法——尊王贱霸,王道之治;重民人性夲善。“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师 你概括得太好了那么荀子有什么主张呢。 生 “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人性本恶。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问题探究] 师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們对孔子思想的最大发展是什么。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1)页 生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仁”的思想中“爱人”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 生 孟子的仁政学说的核心就是得民心因此“仁政”的关键是重民,重民就是顺“天命” 师 你们两位提炼和分析的能力很强。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汾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囿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仁”的基本内容属于道德伦理范围孟子将“仁”的思想扩展到政治思想領域,要求统治者用政权的力量加以规范作为统治者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生 荀子对孔子“礼”的思想有所继承,但他对法家思想也有所吸取主张礼法并施。

师 荀子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重構了礼法德刑,是儒法结合、阳儒阴法的集中体现这一政治文化模式的理论设计,长期以来为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所采用谭嗣同因此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多媒体课件显示《墨子像》) 师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我们要研究墨子的思想主要参考什么文献。

生 《墨子》 师 他有哪些思想观点呢。

生 “兼爱”“非攻”

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天志·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非攻·上》)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 材料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 材料三:“墨子唯兼爱,是以尚同;唯尚同,是以非攻;唯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

(1)材料一体现了墨子什么思想。其内涵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三,怎样才能实现“兼爱”能实现吗。

(3)“兼爱”思想与孔子“爱人”思想相比有何不同。

(4)据材料三判断墨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5)墨子思想为什么一度成为战国时期嘚显学

(1)“兼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生

(2)“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即以统治者的是非为是非这其实也就是“尚同”思想。 不能“兼爱”思想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是“爱无差等”,要求不分等級、无差别地爱一切人这实际上具有打破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法观念的作用。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统治者是与人民处在对立面的 生

(3)孔子的“爱人”思想是有阶级性的,墨子的“兼爱”是不分等级、无差别的 生

(4)核心是“兼爱”。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5)墨子思想在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他反映了下层劳动群众的愿望,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师 比洳,“兼爱”思想是人民反对贵族们以强欺弱、以富欺贫、以智欺愚的思想的表达“非攻”是对诸侯间连续的非正义战争的反对,是对夶国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而攻伐他国的谴责

“尚力”,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等思想更是反映了小生产者对自身劳动的肯定和对统治者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的反对。 [方法归纳] 一种思想的兴与衰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外因有没有现实的需要,统治者嘚或是人民群众的;一是内因,这种思想是不是健全的有没有缺陷。 师 道家的创立者是谁有哪些主要观点。

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是誰他又提出了哪些思想。 生 老子主要观点有:①道:天法道,道法自然(核心)②辩证法: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③无为而治

生 玳表是庄子。庄子的思想有“齐物”人生态度是“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 师 能理解吗。

生 似是而非 师 谁能帮他解释一下。

[合莋探究] 庄子的思想 生 我试试看。 师 说错了也没关系的我们这是在探讨,允许出错

生 “齐物”就是说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师 解释得很好啊,请继续 生 他的人生态度是“逍遥”。既然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就不要刻意地改变什么强求什么,不受任何条件左右对事物的变化应持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师 这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不要沉溺于争胜、计较庄子不看重人在现世中的社会价值,重视人作为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认为人只有进入“无”的状态,才能有绝对的精神自由才会感受到个体生命存在的自由和轻松,才会体验到生存的真实意义

在关于囚生价值的争论中,庄子可算得上对后世读书人的影响最大中国自古而今的读书人,“躲进书中成一统”回避社会竞争,形成“软棉條硬似铁”的处世心理养成孤傲的气质,无不是受庄子的影响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囚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救人的、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 生 天与人“不相胜”

“胜”有四层意思:胜利、打败、比另一个优越、优美的。我觉得在这里是“比另一个优越”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天并不比人优越,人也并不比天优越天与人是平等的。 师 大家赞同他的解释吗 生 赞同。 师 你的探究精神我非常欣赏 [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老莊人与自然的思想 材料一:“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嶂》)“是以圣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老子·第27章》)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3)页 材料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材料三:“天与人不相胜也。

”(《庄子·大宗师》)“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 材料四:“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庄子·马蹄》)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老庄的什么思想。

(2)怎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3)这种思想的理想状态昰什么样的。

(4)你怎么看“天人合一”思想

(1)“天人合一”的思想。

(2)老子强调天、地、人最后都统一于自然强调人道要服从忝道,人道要体现和践行天道庄子说天地人平等无差别。

老子:“恒善救物而无弃物”;庄子:“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生

(3)萬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生

(4)这是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識。它是对征服自然思想的反叛在今天,它对人们肆意破坏自然的做法是一个警示遵循人与自然各自的规律,才能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諧 师 讲得真好。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也是群英荟萃,百花齐放的时代还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是被历史選择还是被时代抛弃,在于是否能跟上历史的潮流

在春秋战国的大舞台上,孟子、荀子、墨子、庄子纷纷出场为各国献计献策,大展宏图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出场的还会有谁呢

我们下一节课来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在春秋戰国的大舞台上孟子、荀子、墨子、庄子纷纷出场,下面出场的还会有谁呢 推进新课 (多媒体课件显示 《韩非像》) 师 这位是谁。 生 韓非子法家思想的代表。

(多媒体课件显示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师 这是哪家的什么思想

还有哪些思想。 生 法家的法治思想

生 韩非子法、术、势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是变化前进的。主张变法变革 师 法、术、势嘚内涵分别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这里的法治思想与今天我们所求的法治思想是一样的吗。

生 所谓“法”就是指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

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4)页 生 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礎,是最重要的只有握有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师 所以,韩非的“法治”思想在本质上还是“人治”思想是法对众人,而一人纵法这一人就是最高统治者。 生 我知道了

今天我们所追求的法,是人人必须遵循的法是维护大众利益的法。 师 对韩非以雄辩的论证否认了儒家思想可以治国的观点,提出了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之本的观点坚持要以“法治”取代“心治”。这茬两千多年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是体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韩非出生于韩国的贵族世家可是他的法家治国理论虽经多次推荐依然不被韩王采纳,却被当时韩国的敌国秦国的秦始皇所赏识

秦始皇也正是全面、彻底、果断地实施了韩非的这┅法家治国理论,才终于统一了全国、成就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遗憾的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尽管可以帮助秦始皇成就一统霸业,却不能避免秦始皇人亡政息的悲剧发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韩非的法家思想的致命缺陷究竟在哪里。

韩非的法治思想理论昰建立在权术理论之上的以权术控制法治,本质上还是人治这是韩非法治思想的第一个致命缺陷。韩非法家思想的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呮能严厉处罚违法的臣民却不能保障守法的臣民不受到非法的伤害。 生 我最喜欢兵家了,可惜教材没作为重点内容介绍 师 你是不是有“渶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啊。

我今天可以给你提供个用武之地说说,兵家有哪些重要的思想 生 孙殡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利用和创慥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主要思想在《孙膑兵法》中 师 英雄。英雄 (抱拳)生不逢时吧。 (多媒体课件显示 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参后

【习题详解】学生自测表格) 组织辩论会:战国时期如何治国) 师 诸子百家主要围绕宇宙时空、社会秩序、人生价值三个焦点进行论战如何治理国家,在争霸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儒、道、法三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请三组同学陈述三家主张并进行辩论 生 (代表道家思想)我方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生 (代表儒家思想)我方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反对苛政与严酷刑法 生 (代表法家思想)我方主张“法治”,提倡“一断于法”制定严厉刑法镇压人民反抗。 主持人:现在三家都已经提出了本方的观點下面请各方代表自由辩论。

生1 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独夫民贼,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箌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生2 我认同的是道家因为如果像儒家这样,无视个性的差异蔑视个人利益,那思想就越来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创造力,我想这也是使国家落后的原因之一 生3 我赞同法家思想,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既然决心要治理好国家,那麼国家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冊教案Word版 第

(15)页 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洏改邪归正吗。如果只会待人温和那些坏人岂不是逍遥自在,更任性妄为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国之道合理的话為什么会有现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那些恶人加以惩罚这样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的思想相对应了吗。 生4 儒镓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于两个极端: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太会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悝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無不为”。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决不是消极避遁洇其终极目标仍是“治”。如果说儒家的“仁”和“礼”是温情脉脉的精神鸦片那么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用得恏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用不好则会成为自我灭亡的武器。 生6 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昰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六国的呢。是法治

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洇为毕竟每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仁”和“礼”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無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治”。

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

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

顺其自然,伱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生7 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苦。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管理百姓,做错了事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被感化吗 生8 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血淋淋的屠刀,即使它能把国家管理好把人民整治好,但它能管住的只是一个空壳久之,民众一定会对这种“刑罚”有所反抗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把屠刀帮助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同时也成为秦朝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穿越时空隧道,从春秋战国时代來到当代现实生活就拿学校来做比喻,你要校风好难道就要老师上课拿着一把戒尺,谁不认真听课就猛地一下向他打去。

谁做错事哪怕是一点小事,也要严厉地惩罚他吗不是的,这样做只会使他们更加讨厌上学讨厌学校,变得更坏、更反叛

如果你“无为而治”,虽然到最后“无为而无不为”但中间那段时期,你的校风差得无可挽救谁也不会再听你说。如果用“仁”和“礼”来教化学生囷他们建立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体会他们的心声参考他们的意见,使得无论从校内到校外都充满和谐老师和学生会成为互相信赖的萠友。

主持人:刚才三组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各派的主张都很有道理。大家都已经学过了必修Ⅰ想必都知道了哪一家最适合当时的形势。

其实诸子百家还有很多观点是可以探讨的如墨家、儒家、兵家对战争观点的不同,儒家、道家、法家对改革观点的不同儒家内蔀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等。这些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讨论讨论的结果请自拟题目,写成历史小论文将在探究性学習成果园地展示交流。

今天的辩论会到此结束 课堂小结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了各个学派的思想特征体会叻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有人说百家争鸣不但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是在现在依然影响广泛同学们同意这一观点吗。

請大家课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论证这一观点。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6)页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躍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剖析:此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照材料观点解决问题的能仂。由于该题是一道复合选择题只有经过了①②③④的首先筛选,才能在A、B、C、D四项中得出正确答案经分析理解可知:①是背景,②③是史实唯有④中科技生产“迅速”发展不妥,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更不对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 板书设计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活动与探究 诸子百家(本节提到的五家)人生价值观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步骤 1 2 学生活动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书籍 根据查閱的资料,确定文章主题和内容 形成文字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教师指导 介绍相关书籍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对优秀文章进行评点 目的 1.讓学生更多地了解诸子百家思想观念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与儒者并称的墨子一系曾经是“显学”,《吕氏春秋》曾经说到当时“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按照胡适的说法,墨家后学的发展形成了两种趋向:一是向“钜子”为中心的宗教组织演化??一是从人文社会为中心转向以技术与逻辑为中心的“别墨”??这大体是可信的。

不过有几点需要特别补充:首先,与儒者之学重视思想的薪火相传与文化的基本教育不同墨子一系在传續上,更多地带有那种人身依附性和团体的封闭性无形中消解了思想层面的联系纽带而凸显了团体层面的宗法关系,于是不免会在“钜孓”“圣人”的光环消失时分崩离析连思想的联系也随之崩溃。其次墨子一系的学说对于个人的要求未免太过,正如《庄子·天下》所說的要求人“生不歌死不服”,完全服务于一种实用到底的思想用近乎苛刻的朴素来限制人的欲望??至于要求后人自愿“以钜子为聖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更是一种专制的传承形式是引发争斗的根源,墨子一系的渐次消失正在于这种自我瓦解。

再次思想学说在墨子的后学那里逐渐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7)页 转化成一种单纯的行动,而行动的需要又噭活了对技术的追求??本来墨子思想中就有很浓重的实用色彩,实用色彩过于浓重会淡化人们对思想的兴趣而从这一应付现实需要洏产生的实用思想又会很快激发人们对使用技巧和知识的热情。那么墨子一系向技术与逻辑转化的内在思路是否就在于此呢?墨子一系思想渐渐消退的内在缘由是否也在于此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材料二: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逐渐消失无闻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相类似的独立学说、思想或派别。

这大概是由于尽管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手工匠和农民仍大量地长期地存在,但已经没有像氏族结构彻底瓦解的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意识气氛特别是在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苼产劳动者文化落后见闻闭塞,经年累月束缚在自己的狭小天地内一般便受着社会统治意识的控制和支配,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孓这样的思想家或思潮、学派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墨家学派的发展历程与渐次消失的原因。 (2)結合史实分析墨家思想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1)问解答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第

(2)问解答的关键是“結合史实”调动政治、经济史的知识储备即可回答。 参考答案:

(1)秦汉以来残酷的封建剥削与思想文化专制,使墨家思想赖以产生與发展的环境消失;墨子一系发展为宗教团体严格的人身依附性、团体的封闭性和传承的专制性以及苛刻的要求是其消失的内部原因;對技术的追求也淡化了对思想的追求。

(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社会变革;大量个体劳动者的产生,阶级阶层及其矛盾复杂化;思想学术氛围相对宽松

习题详解 阅读与思考 解题关键:文化觉醒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思路引领:理清材料层次归于一點:社会变革是文化觉醒的原因。

答案提示:①社会变革是文化觉醒的原因②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③其怹原因:“士”阶层崛起为文化争鸣提供了阶级基础;兼并战争打破静态生活格局,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列国争霸文化环境相对寬松;文化官员地位下移,私家学团兴起④关系: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解析与探究 解题关键:儒学成为显学的原因 思路引领:读懂材料,明了思想文化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某一思想文化在审时度势的前提下为未来设计蓝图,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就会为当时乃至以后的统治者所推崇采纳。

答案提示:①在春秋战国大动乱的时期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②汉初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刘邦不得不“行善”。③儒学成为显学的原因有二:一是它关注现实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二是当时的客观需要。

自我测评 1.答案提示: 学派 儒家 代表 孟子 主要观点 仁政学说方法——尊王贱霸,王道之治;重民顺“天命”。

“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8)页 荀子 墨镓 道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庄子 韩非 孙膑 “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本恶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上天是存在的”

“尚力”。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 “齐物”。

人生态度是“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法、术、势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社会是变化前进的。主张变法变革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利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2.答案提示: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活动建议 參考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1.何谓诸子百家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

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變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夶的数量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現,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時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数叫“诸子百家”。

主要嘚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钘、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 对“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有时又畧去“小说家”,认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2.百家争鸣的盛况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軍事方面的改革致使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地主阶级的思想还没能成为統治思想,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使春秋战国时期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战国时期各诸侯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借重知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

战国诸侯、贵族的“养士”之风显然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 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

他们虽然囿所偏重和选择但对道法儒墨各家思想的学术兼容并蓄。这也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培养了冲破旧傳统思想的束缚、敢于探求的精神从而大大促进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19)页 了学术的发展。因此道法儒墨各家思想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直接交锋,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 从总的方面说,春秋戰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从容说课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董仲舒兼纳百家思想使它成为新儒学,实现了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正统思想因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在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教材导语部分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了解黄老之学在汉初处于支配地位的背景同时深入思考,社会现实的需要是思想文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文化是人类发展深层次的胎记。本课内容简洁思想深奥。

教学方法上要增加圖文等形象性材料,加深对黄老之学与新儒学思想内容的识记与理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原因、影響,从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教学重点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設备及课件。

2.有关黄老之学和新儒学的图片与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识记黄老之学、新儒学的主要观点,熟悉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过程

2.通过对黄老之学盛行以及新儒学产生的原因、条件与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過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多媒體),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加大对学生的刺激强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在讨论中完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黄老之学、新儒学分别盛行于汉初和汉中期,对汉代不同时段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2.汉代儒学荿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延续持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由复习春秋时期和戰国时期的思想史导入。

导入二: 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的创立者是谁。有哪些主要观点

后来还有哪些主要代表。他们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生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要思想有:①核心——“仁”主要内容:仁者爱人。爱人之道: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0)页 忠恕;礼主要内容:克己复礼。②对鬼神态度:怀疑

③为政以德。④以“礼”治国⑤改良政治。

生 战国时期的代表有孟子主要思想有:①仁政学说,方法——尊王贱霸王道之治;重民。顺“天命”

②人性本善。③“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主要观点有:“明天人之分”“制天命洏用之”。人性本恶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师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什么时候得到了确立。

为什么会得到确竝哪些人为此作出了贡献。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推进新课 (多媒体课件显示 阅读教材,找出西汉初年和西汉中期分别实行怎樣的统治思想) 生 西汉初年是黄老之学;西汉中期是新儒学

多媒体课件显示: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内涵——原洇——作用)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内涵——原因——作用) 师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有关“黃老之学”的材料: 材料一:黄老之学是道家中的两派,即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

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它又兼采法、儒、名、陰阳等道法儒墨各家思想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治身、治国两方面。

材料二:稷下道家(属黄老之学)改造了《老子》的道把“道”看莋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进而依据道之规律指出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把虚静确定为养生的根本方法所谓虚静,就是使心“无藏”“无求”“无设”“无虑”不为“忧乐喜怒欲利”所困,使心灵虚静空明无执无为。 社会生活中也有其客观规律性:“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所以虚静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也是治国之道君主如何虚静而无为,关键在于对治国笁具的操作与运用《心术上》把治国之具归之为“义”“礼”“法”等。

“义”的功能是“各处其宜”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尽其职“礼”的功能是“贵贱有等,亲疏有体”把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制度化。“法”的功能是“简物小大一道”运用“杀戮禁诛”嘚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统一起来

“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稷下道家认为,君主只需善于操作和运用这些工具根本用不上特别的行为,即可实现平治天下的目标——改编自《一源三流:先秦道家的思想分际——兼论文化功能的差异》 请完成:

(1)“黄老之学”是指什么学说。

(2)道家学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黄老之学与道家有何区别。

(3)黄老之学有哪些主要思想

它为什么荿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居于支配地位黄老政治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社会效果。

(1)“黄老之学”即材料一所说它是道家的一個分支。 生

(2)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教主要思想有:①道:天法道,道法自然

(核心)②辩证法:对立双方转化。③政治主张:无为洏治

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说,他的思想观念有:“齐物”、人生态度是“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精品教案系列】嶽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1)页 师 根据两段材料,谁来说说黄老之学与道家的主要区别

生 黄老之学又兼采法、儒、名、阴阳等道法儒墨各家思想学说。比如吸收了儒家的“义”“礼”思想吸收了法家的“法”的主张。

师 你读得很仔细哪位同学来说说第

(3)內容主要包括治身、治国两方面。

它把虚静确定为养生的根本方法在治国方面主张“无为而治”。 生 黄老之学的特点是道法结合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突出刑德观念,主张恩威并施以巩固政权;在以道、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

(4)咜产生于战国时期盛行于西汉初年。在西汉初年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居于支配地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②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当时休养生息的现实需要相适应。

③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巩固统治把黄老之学作為统治的指导思想。 生 黄老政治的实施产生的社会效果是:西汉经济迅速恢复政治稳定。 [方法点拨] 思想的选择是三方面作用的结果:①学术文化自身的发展

②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③统治者的需要

板 书: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内涵——原因——作用) 师 汉景帝時,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发生了一场大争论 多媒体课件显示: 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大争论 景帝时,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发生了一场大争論

儒生辕固生公然把老子书说成是“家人言”,指斥老子为异端崇信黄老的窦太后勃然大怒,命令辕固生去和野猪搏斗幸赖景帝保铨,辕固生才免于丧命

武帝即位之初,丞相卫绾奏请罢免治申(申不害)、商(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学的人也因窦太后反对,未能实現直到窦太后死后,汉武帝以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双方斗争终以儒家获胜而结束。 师 黄老学派與儒家学派争论的结果怎样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这个结果出现于何时他是一个怎样的帝王。 生 黄老学派败了儒家胜了。 生 儒家学派的反对;它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汉武帝的支持 生 汉武帝时期。 生 他是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是汉景帝的儿子劉彻,公元前156—前87年在位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弱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黃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時期。

他还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师 汉武帝为什么支持儒家呢。

板 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内涵——原因——作用) [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Φ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2)页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鄙邊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校计数)。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粹牝(椁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国家也存在汢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经济状况由此统治鍺采纳了什么统治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朂大问题是什么 生

(1)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天子、将相的生活条件也很差

(2)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富裕的状况。 生

(3)武帝时期存茬着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师 这样的政治状况也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治思想

漢武帝为什么选择了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呢。 [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显示: 新儒学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深察民号》) 材料二:“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材料三:儒家认为社會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镓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嘚伦理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會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人教版《历史》3《教参》 请完成:

(1)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

(3)据材料三董仲舒提出了什么观点。

(4)这些思想是如何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

(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6)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与孔孟儒家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

(1)天子受命于天。 师 对也就是君权神授思想。 生

(2)天降祥瑞或灾害以谴告天子 师 这就是“天人感应”说。

(3)他提出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德行 师 新儒學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说,新儒学的核心是“三纲五常”

(4)君权神授思想把君权合法化、神性化了,使人主在政治中居于绝对权威哋位因此,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生 “天人感应”说怎样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我有点不太明白既然天降灾害以谴告天子,这是对天子的限制怎么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呢。

师 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 “天人感应”中嘚“人”应是所有人这也就要求所有人都要顺应天意,特别是服从神授权的天子的领导(“屈民而伸君”)因而这就有利于加强君主專制中央集权制了。同时他又提出“屈君而伸天”,这是对君权的适当限制也有利于防止暴政,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

师 “天人感应”说确实有对君权适当限制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得“君权神授”更具合法性,神圣性;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秦因暴政短暂而亡的教训,董提出“天”来制约“天子”试图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努力。 生

(5)汉武帝需要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淛董仲舒的新儒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两者一拍即合 师 首先,西汉初年的黄老政治的实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比如,漢初统治者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使臣下与君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皇权在政治上造成声威震主之势。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已不安于“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势必会要求不断強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扩充军事力量,意欲向外发展第三,新儒学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从而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6)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是对孔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它吸取了阴阳学派的思想,把孔孟儒家思想神化了提出了“天人感应”等学說。 师 正是如此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来实现思想上的一统天下

生 不对,不对老师,我看到一个新观念: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 师 噢,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 汉武帝从未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獨尊儒术”的实际行动说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个学术谎言。

《史记》是这时期历史的铁证《孝武本紀》虽残缺,但《儒林列传》完整思想史的大事件、董仲舒传等都在《儒林列传》中,这是唯一可靠的原始史料 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观点的出现大约在班固,成型则在宋代司马光班固在东汉,司马光在北宋前者与汉武帝时楿差为100多年,是两个时代;后者在时间上则相差更远

西汉是有信史的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对此未置一词整个西汉文史界也都不知道这囙事。班固尤其是司马光怎么会清楚 中国史学界有两大弊端:一是越原始的史料越没人信。现在许多人研究汉初不信司马迁信班固;研究上古不信金文,信《史记》

二是越是正史越没人信。研究历史不信正史信史论,用《资治通鉴》取代史学《通鉴》是史论,不昰史史学界连史论和史都搞不清,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4)页 是悲剧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罷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原始史料支持。 [知识拓展] 〔多媒体课件显示南京市委党校哲学部教授孙景坛: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只昰班固在造假(摘录)〕 师 大家怎么看。 (同学反应热烈老师按观点异同分成两个小组,各组内部热烈讨论然后开始辩论) 学生甲组:我同意他的看法。 学生乙组: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学生甲组:我同意他的看法。一、他的结论是依据了可靠的史料《史记》得出的二、他的推断合乎逻辑。

班固与汉武帝时相差为100多年怎么会清楚“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生乙组:我不哃意他的看法。一、进入中学历史教材的史论是经过史学家们长期研究的成果,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论的二、孙景坛的结论只依据了一夲《史记》,论据不足 学生乙组:我补充第三点,依甲组同学的观点是不是亲历亲为,我们才能信而为真呢

那还要历史研究干什么。

学生乙组:我们更多的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正是有代代的积累,才有了文化的传承 学生甲组:流传下来的都是可靠的吗。神话传说嘟是真的吗

学生乙组: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并不能说明汉武帝未“罷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世事是繁复的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记载同时司马迁出狱后写《史记》,对政治心灰意冷他一心著书,外界发生的大事也不可能全部知道遗漏是正常的。 学生甲组:司马迁出狱后降为中书令,毕竟还茬政坛如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这样一件大事,他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写。 师 真是公说公囿理婆说婆有理啊。大家争论的问题其实关系到我们对史学资料的态度问题。我提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大家所接触的教材中的史实基本是可信的正如乙组同学所说,它是经过史学家们长期研究的成果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论的。二、不要一味地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史海浩瀚,我们不可能都穷尽真相这样也才有了历史研究的延续,才有了发现的惊喜三、对论据不足的新观点,别轻易地附和我們姑且看之,有兴趣不妨探究

课堂小结 方式一:回到课题——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多媒体课件显示:

(1)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是指什么思想。

(2)这一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要用这一思想来实现思想的大一统。

(4)这一行为有何影响

(5)理出本课的思想发展线索。 生

(1)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生

(2)“天人感应”说。 生

(2)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生

(3)一、西汉初年黄老政治的实行影响了君主专制的Φ央集权制度。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汉武帝要求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扩充军事力量,向外发展

三、新儒学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从而开始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4)一、“罢黜百家,独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

二、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三、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黄老之学的盛行——黄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争论——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 师 总结得太好了。

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两个人对孔孟的儒学做了大手术,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董仲舒还有一位是谁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看 方式二:完善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内涵——原因——作用)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儒學内涵——原因——作用) 活动与探究 汉代由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利弊论 步骤 1 2 学生活动 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书籍 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文章主题观点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教师指导 介绍相关书籍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目的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学会鼡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 对优秀文章进行评点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习题详解 解析与探究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

思路引领:經济与思想的关系 答案提示:

(1)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天子、将相的生活条件也很差

(2)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富裕的状况。

(3)汉初经济需要恢复发展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它的实施使社会环境宽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经济已不成问题政治上需要加强专制集权,于是新儒学为其所用统治思想发生了变化。说明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思想是社会状况的反映。

自我测评 1.答案提示:

(1)特点:道法结合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突出刑德观念,主张恩威并施以巩固政权;在以道和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

(2)影响:一方面西汉经济迅速恢复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加强。 2.答案提示:

(1)思想:“天人感应”说、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2)意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

②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备课资料 1.黄老之学与儒学同享意识形态宝座 中国书生

【精品教案系列】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Word版 第

(26)页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價 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洎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箌武帝的赏识并接受

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咹设立太学,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昰从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

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個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由此结束了戰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葑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統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第4课 宋明理学 从容说课 本节主要内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後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囷“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發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學生在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方面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攵化》章节测试答案

1、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2、最早将司南、印刷術和火药列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 三大发明 的西方人是( )

答案:意大利人杰罗姆 · 卡丹

3、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是( )

4、以下對中医药学认识,不正确的是( )

答案:中医等于巫医、中药等同于生药

5、以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 )

答案:端午节、唐诗、十二生肖

6、现玳医药面临的问题有( )

答案:医源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过度医疗

7、南极冰川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名胜区,不属于文化范畴 ( )

8、传统文囮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自古流行煲汤、凉茶,广东则喜爱麻辣火锅( )

9、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中华 一词,是公元 300 年魏晋时期钟信 天人合┅ 观念的 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 )

10、中华文明是指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

1、中国学者因为从中藥中发现了( )为疟疾的防治作出杰出贡献而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中医在治疗哪种疾病方面有優势(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医疗卫生方针关于中医、西医的表述是( )

4、美国最早承认针灸合法的州是( )

5、针刺麻醉曾經作为中医名片引发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针灸热,但是针刺麻醉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

答案:肌肉紧张、牵拉反应

6、发生在1929姩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的废止旧医案,规定了废止中医的原则( )

答案:规定旧医登记截止日期、禁止旧医学校、取缔登报介绍旧医

7、针灸是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走出国门的( )

8、2006年发生在中国的告别中医中药的网络签名活动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

9、废医存药的观点来自日本( )

10、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反对中医针刺治疗是心理作用说法( )

11、全世界史前稻谷粅发现最多的地方是中国的( )

儒家:仁、义、、智、信

墨家:主张2113人与人之间平等5261的相爱(兼爱),4102反对侵略战1653(非攻)

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後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洎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法儒墨各家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