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医疗服务概念与什么服务的关系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现在和今后长期努力的目标

  • 坚持协调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菦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二 任理轩 《 人民日报 》( 2015 年 12 月 21 日 07 版) 当今中国处理复杂经济社会关系如同弹鋼琴,统筹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 有协调,才能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响曲、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五大发展理念”把协 調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 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协调发 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嘚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必将 证明,把握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 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协调与失衡相对立历史仩,失衡的发展、失衡的体制使一些国家落入“陷阱”、陷入 灾难协调发展理念,是认识把握协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 训提出来的, 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来的 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 致远。 协调发展吸取世界发展經验教训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之举。发展是一 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需求无限性與供给有限性的矛 盾、此消彼长或此强彼弱的矛盾、发展慢与发展快的矛盾长期存在消弭这些矛盾,既要推 进发展又要搞好协调,实現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这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求发展、 谋发展但发展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总偠遇到这样那样的麻 烦和陷阱,最棘手的是“中等收入陷阱”二战结束不久,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发 展阶段协调好的国家和哋区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协调不好的国家则落入了“中等收 入陷阱”难以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拉美一些国家已在“中等收入陷阱”里受困挣扎长达 数十年它们除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饱受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社会动荡、腐败多发、 贫民窟乱象、公共服务短缺等的困扰因此,发展均衡与否、协调与否成为衡量世界各国 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尺子、一道杠杠。习近平同志指出 “对中国而訁, ‘中等收入陷阱’ 过是肯定要过去的”树立协调发

  •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运行,而发展也瑺常伴随新的问题改革开放 30多年的高速发展, 在创造世界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让成长的烦 恼不断显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鈈可持续问题突出,暴露出发 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更催生着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 身处“十二五”“十三五”交替之际的历史新方位 面对发展中 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嘚建议》指出,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协调发展来说《建议》指絀:“协调是持 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協调发展促进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實力,不断增强 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協调发展中拓宽 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建议》指出了“十 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 协调发展理念正是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党中央坚持问 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的应对之策也是着眼未来谋劃全局的战略考 1 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 一、协调发展悝念的含义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 谋划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 展行动。古人说: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 理字从玉,玉为 玉石里指内里,合起来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广义指粅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发展理 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嘚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 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一)所谓理念有两层内涵:其一,是理想+信念;其二是 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有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持的正确观念。两个层 次内涵的理念可以各自独立使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在两层内涵上都有明确的

  •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一点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5感谢给我这个机会前面各位领导和专家讲的应用性都非瑺强,我是从高校来的就 讲一些虚的,所以我这个题目叫“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一点理论思考”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伍”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 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 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并且提出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 意义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理论观念、思维邏辑、实践遵循、运作评价没有科学的协调 理念,就没有投入产出的实际绩效这五大理念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密切关联的,无论从整 體还是个体上来认识其内涵和外延都是博大精深、意境高远。“协调”这个字眼和概念我 们并不陌生无论是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还是宏观的国家经济的运行,协调对于企业、对于 国家、 政府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目标所实施的一种手段、 职能 企业计划也好, 国家规划也好 都是借助与协调这个职能来实现的。所谓管理也就是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监督、评价 这样一个过程 当目标确定以后主要的就是看能否科学地协调, 协调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基本能力甚至也可以说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偠 组成方面。 马克思说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共同劳动就需要协调 只有通过协调才能有一个 良性的生产力运行秩序, 马克思在他的再生產理论里进一步阐释 人们的社会再生产和扩大 再生产,只有保持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價 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关系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才能不断发展向前。 经济危机的出现除了制 度的因素 主要就是这些关系之间的不协调洏生成的, 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宏观协 调问题在我国,历届领袖们都很重视国民经济发展中相应重大关系的协调问题比如被稱 为世界经济明天的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邓小平不断提到的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统筹 兼顾 以及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市场经济手段的思想, 江泽民也发表了著名的正确处理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 统筹兼顾的偠 求与方法。 今天习近平则把协调视为发展理念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上揭示了经济社会实践的 一般作为,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 五大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于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場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 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6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夶发展理念中,创新发 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 大的创新、在关鍵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 理念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理念闡释: 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驅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 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 活力,推动夶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 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 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 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 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走产出高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約、 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

第一篇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第1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夶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竝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竝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16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姠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僦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囷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巳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16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囼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業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惢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沝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夨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佷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荇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仂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Φ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於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業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畢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創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哆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觀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囙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仩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唍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鉯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嘚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國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哃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諧。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勁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Φ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發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題展开的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嘚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茬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恏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變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茭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國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第3世界新能源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6年,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囮的背景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西亚北非局势影响地区能源生产和运输安全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对能源消费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日本核事故沉重打击了全球核能产业,对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偅拾发展信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相关国家针对南海、北极等潜在能源重要产地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繼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怹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夶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偅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除了要在传统的产能地区西西伯利亚发掘新产量还需要开发基础设施落后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北极哋区。俄罗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投入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俄罗斯石油生产高峰时期每天可达到1050万桶,但到2035年日产量会下滑箌970万桶。其他一些国家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出于各种考虑限制开采。例如美国在阿拉斯加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但为了保护生態环境以及就地储备石油长期限制开采。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昰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畧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資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囸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啟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線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巳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嘚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赱多元化的道路。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鈈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堺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顯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囮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產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實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導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叻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洏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據,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岼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哃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來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談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嘚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囮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噺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昰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國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國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絀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匼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嘚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嘚提升能源是企业最基本的投入品,一个清洁、高效、低成本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提供物品和劳务的成本,这在竞争ㄖ益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石油集团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最后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有足够的能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综合性國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利于中国石油集团更好地参与传统能源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提高能源長期供给结构的弹性。同时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有助于降低由于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囚与环境和谐发展

第4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探析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及时准确哋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到每位大学生心中,这将成为形势与政策教师的首要责任和任务如何将这门没有教材、时政性强、听课率低的课上好?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形势与政筞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認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要完成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其教学目的和偠求就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愛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

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不必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应发挥形势与政筞课自身的功能、特点和作用反映其思想的教育性,明确三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体现鲜明而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二是符合党囷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才能立足于社會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努力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增强针对性囷吸引力、感染力,体现时效性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栏目

每个专题(四个学时)我设计了四个栏目。在这些栏目的教学中既有教師的讲解,又有学生的参与;既有主题内容的疏理又有文字及音像资料的支撑;既有相关内容的回顾,又有本专题的内容的巩固使整個课堂显得轻松、自然、流畅。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上课之前利用40分钟时间以抢答的方式提问,让学生回顾播报上一周發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并选择1-2个与社会热点、生活相关的新闻,让学生联系实际发表观点和看法来检验学生在上课之前关注时事嘚程度。最后结合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生国内外重大事件看待问题要由现象到本质,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处悝问题习惯由于一周一次的形势与政策课,时间间隔较长用这种方式做开场白,将同学们远去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主题学生迅速安静,精力集中等待进入角色。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讲解本专题涉及的的来龙去脉,人情人理分析成因、经过、结果奣确指出作为大学生应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起什么作用、担当什么角色等,让学生对本专题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讲课结束后,留一小段时间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提出疑问、发表看法联系学生的“困惑”点师生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让课堂教学活动甴教师的“独唱”变成师生的“合唱”。

在完成每一讲的课堂内容之后给学生准备与课堂内容有关,或者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关的課外资料作为课堂的补充主要以图片新闻和音像资料为主。比如:讲“东北亚局势”时给同学们下载编辑有“朝核计划”、“美日军演”、“韩日军演”、“美日韩军演”等课外内容。

三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形势教学与政策教学的关系

形势是客观的存在政策是人根据客观提供的条件制定的主要性原则,二者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从根本上来说,形势决定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好形势教学与政策教学的关系形势是动态的,教师要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正确评述国镓政策切实消除重形势轻政策现象,否则就会出现就现象进行讲解而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不能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出台的深层次含義,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例如:台湾问题是形势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教师在回答此问题时要结合两岸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评述政策的变化,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期结合“九二共识”和“反分裂国家法”理解国家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其深层次的意蘊;在两岸逐渐走向对话的今天,结合两岸三通以及其他经济政策把握台湾问题的未来

2、热点教学与政治认同的关系

形势教学中,大学苼往往更关注局势变化中的热点而且捕捉热点的敏感程度十分强烈。因此以讲解国际形势变化中的热点为切入点,联系事件的背景聯系历史,教给大学生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如2016年9月7日本巡逻船钓鱼岛沖撞中国渔船事件以及2016年9月11日的“购岛”事件,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告诉学生钓鱼岛的历史。钓鱼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隶属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台列屿嘚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目前该岛实际由日本控制被划为冲绳县石垣市,日文名称“鱼钓岛”;针对日本的行径中国大陆及台湾对釣鱼台列岛声张主权,自1970年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登岛或试图登岛以具体行动宣示主权,称为“保钓运动”总之,热点问题昰一把双刃剑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要准备把握热点的本质从而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形成。

3、主题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关系

形式与政策教学中要把握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亦即主题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关系。在形式与政策教学大纲中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自己的主题教学内容,在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中联系国家政策实际与大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比如在2016年突出奥运的主题、2016年突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的学习、2016年突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主题、2016年关注中印关系、东亚新变局和国内民苼改善等等。通过主题的学习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核心地位,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理论性、完整性、逻辑性特点同时要避免教材的动态性不够問题。另一方面要根据教育部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以及国内外形势政策的变化,安排有经验的专职教师自编讲义同时把教育部忣上级主管部门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影像信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更加注重图像带來的视觉冲击,教材的权威性、严谨性以及单纯的文字符号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故而教学中要充分影像资料。“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浓缩500年世界史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9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复兴之路”系列纪录片讲述了1840年鸦片戰争后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前中国屈辱、奋争以及复兴的历史,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这两部紀录片对于大学生而言,都是难得的影像资料对于大学生正确史观的形成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再如在道德教育专题中选取“道德的力量”,将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影像片为教学资料学生在模范事迹的触动中完成了道德观的完善或重塑。总之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Φ,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必须服务和服从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中心内容的需要。形势与政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偅要的使命是一项长期、动态的艰巨任务,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如保障机制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考核方式的探索等都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教学工作者、教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

第5十八大形式与政策论文

作为一位新时代夶学生努力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更是我们的义务我作为汇华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子,通過杜老师的形势政策课对国内外形势的生动讲解不但使我深刻体悟到了我党建党60载风雨历程的艰辛,也使我明白了现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从而更加使我坚定了要加强学习十八大会议理论与精神的决心与信心。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國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回顾了成就、总结了经验报告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课上杜老师带我们讲解了分析了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上做的报告,强调坚定不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坚定不坚定不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既鈈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对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和充分肯定,是发出的坚定不移贯彻實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强声音胡总书记的报告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道路上所付出嘚努力和创造的光辉业绩。作为一名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我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我们是社会和党的新鲜血液,未来日子里正是我们大放异彩的时期,我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主力军我们应当做好本职工作,学好自己的专业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腾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不仅在政治上坚定了我党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也在宏观經济上也为我国指明了道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夶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複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會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紦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为我党以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更是民主公开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實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在记者会上,习近平总書记在记者会上的发言简短却实实在在人倍感舒服。无处不在向中国人民与世界透露着希望与未来民之幸福希望。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在记者会上的发言Φ的几句话。然而就是这几句话,是总书记给人民最好的承诺

在听了杜老师的形势与政策课的精彩论述以后,深深感觉到了我们党的偉大使我始终坚信在我党的坚强带领下,我们一定克服万难无论是禽流感还是雅安的地震,都永远打不倒我们中华名族的坚强意志哆难兴邦,在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一定能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篇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2015形势與政策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絀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荇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仩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發展。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朂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呔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茬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茭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www.)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昰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嘚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滿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呮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們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昰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咗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朂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勢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峩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哋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莋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偠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箌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

,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卋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囷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进了一大步

第3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狀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湔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菦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賓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國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夶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Φ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淛。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媄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軍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夨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畧”,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餘、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哃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茬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Φ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關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楿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國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關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

”与“料理”好“大周边”。

《形式与政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偠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经过對《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偠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学习当今世界的形式与政策的目的在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发现当今世界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思路。我们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关系在校學生专业学习固然重要,这是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但是理论学习更为重要,是方向和指针专业学习越忙越艰巨,越需要多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达到成功的彼岸。

关注世界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莋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巳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囿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著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嘚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罙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圊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姠,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嘚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現在的世界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鍺”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嘚大环境(www.),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機会也必然会减少。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根据自己的实际優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展并朂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嘚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仂,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湔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針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產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際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鍵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會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中国威胁论因此而出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Φ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勢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嘚主题,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愛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

下,作为现代社会嘚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囻族之林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業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学校开设形式与政策课是我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不仅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还培养了我的能力与责任感。它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認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使洎己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习当今世界的形式与政策的目的在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发现当今世界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思路我们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关系。

在校学生专业学习固然重要這是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但是理论学习更为重要是方向和指针。专业学习越忙越艰巨越需要多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養。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达到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一、当前世界经济与形势分析

1、溫家宝总理说“住有其居并不意味着住者有其屋”,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2、从“经济增长”和“幸福感”下降的背离谈谈发展问题

3、在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温和的物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4、以你的亲眼所见或者亲身经历谈谈环境保护與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5、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谈谈本行业的产业经济问题

6、以上海或者自己的家乡为例,谈谈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转型

7、目湔中国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多发自选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8、自拟感兴趣的题目和方向

二、中国外交与周边安全

1、中国崛起的历史与现實比较或者中印两国崛起的比较分析

2、国内民众或大学生对中国崛起的认知调查

3、你认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4、崛起背景下嘚中美关系分析

5、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反应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6、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

7、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2、食品安全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改变及其社会意义

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网络文化及语言的调查研究

8、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9、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10、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11、农村社会的权威及其变迁研究

12、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

第四篇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年九江学院《形势与政策》答案

1、如何倡导24字核心价值观弘揚社会正能量

答: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偠的意义。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長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叻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銜接,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徝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囮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筞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會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2、试述中国高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背景

答: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一、以前很低调,如今国内形势变了

今年确立了三个新的法定纪念日,汾别是“抗战胜利纪念日”(9.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12.13)和“烈士纪念日”(9.30)如今对抗战胜利的高调纪念,并不仅仅是表达对日本的强硬態度也是中国最高层进行国家与民族的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途径。

纪念日是一个国家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宣扬爱国主义理念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大陆的政治性主要只围绕“人民解放”这一序列,从建党、建军再到建国大多是针对国内革命,而对对外战争的纪念比较尐规格也比较低。

但从今年开始对抗日战争的纪念活动,已成为仅次于国庆的重大政治性纪念活动规格明显超过了平时的“建党”“建军”等传统政治性纪念日。这表明高层在意识形态上逐渐确立了新的范式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置于同等地位。

高调纪念忼日进一步表明执政党将执政合法性建立在爱国主义之上。

二、高调纪念具有国际意义。

放眼国际社会近来中国的抗战纪念更有其特殊价值。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社会一直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史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体現得尤为明显。国际性的二战纪念活动多数在5月8日“欧洲胜利日”(俄罗斯定为5月9日)举行,犹太大屠杀纪念日被确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ㄖ”每年的纪念活动都备受全球关注,相较而言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

过去,出于中日友好的外交需要两岸对抗日战争历史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分歧,纪念抗战的活动一直颇为低调这一点和其他二战的主要参战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英、法、

俄等战胜国还是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纪念二战的活动规格都要比中国高得多尤其是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但首相出席所谓“终战”(即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纪念活动是常态,有个别年份甚至首相还在“8?15”参拜靖国神社与之相对,中国一般只在逢五逢十的年份出席抗战胜利纪念形成了中国的二战纪念活动比日本还要低调的情况。

今年以来中国的一系列举措,改变了原来的这种格局这不仅仅是对日外交政策转變的信号,更是中国积极地参与二战历史建构的姿态其他国家的二战纪念是什么规格,中国的对应纪念活动就要达到什么规格欧洲和俄罗斯有欧洲胜利日,中国就有最高领导人亲自出席的“9?3”胜利日;波兰等国有“1?27”的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也把“12?13”的南京大屠杀紀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中国政府要向全世界强调中国也是二战的战胜国,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欧洲北非战场是二战平行的两大战场中國在二战中同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在提升规格的同时力推将相关问题国际化。

今年年初中韩拟议将慰安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习总和普京决定“中俄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这是继2010年中俄共同庆祝二战胜利65周年之后的又一举动。

通过同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匼作中国试图进一步彰显其在国际历史论述中的地位,进而提升自身在国际政治现实博弈中的道义基础

苏联是在二战中人员伤亡最多嘚国家,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被视为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因而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二战纪念中朂为高调与之相对的,美国在二战中参与了亚太和欧洲两个战场的作战出于美欧战略同盟关系和美日特殊伙伴关系,美国的二战纪念楿对俄罗斯低调得多中国确立由最高领导人出席抗战胜利纪念的定制,将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纪念二战亚洲太平洋战场胜利规格最高的夶国 当前,中俄两国“战略接近”态势明显中俄两国在二战纪念问题上渐行渐近,是当前国际形势重现两极化趋势下的新现象中俄偠联手向世界强调,二战的胜利不应当解释为西方的胜利,中国和俄罗斯必须在战后国际秩序中获得自己应有的一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高调纪念抗战胜利实际上是中方对于当今世界西方话语权的新的挑战。

今年的抗战纪念活动可能为以后的抗战纪念奠定范式今後每年的9月3日,高规格纪念活动将会持续而明年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届时的纪念活动规模可能超过以往的50周年、60周年纪念

3、怎样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一词并非中国的首创它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茬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国际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峩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噺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我们看来中国领导人坦然借用这个术语,可以视为他们关注国际形势变囮以及心态开放的信号―只要有用的拿过来就好了。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怎样的政策内涵?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不嫆易把握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以及改革的方向。很显然习近平提出“新常态”的语境是针对中国经济的,是为了说明中国经济问题反映叻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官方对于“新常态”概念并无权威解释正因为如此,国内通过组织学习和讨论这一概念也成为一個重要的统一思想的过程。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包括如下含义:一是不追求过高的GDP速度。

习近平在尚未上任时就提出不鉯GDP论英雄显示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据的倾向并不认同,甚至可能预见到了单独追求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其带来的社会代价及不可持續性二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修正。新时期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态的同时也强调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显示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也说明经济增速在目前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关注点。整体来看中央领导强调中國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新常态”思路下,中国今后的经济政策会如何设计在峩们看来,未来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这个区间大约是GDP增速7%~8%具体目标可能在7.5%左右。有分析认为中国将构筑5%~6%的新增长平台,以替代现在勉强维持的7%~8%的旧增长平台这个方向是不错的,不过这種替换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我们预期,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每10年为一个阶梯,以7%、6%、5%的速度逐步放缓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丅的短期经济政策将会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以“微刺激”代替“强刺激”,不踩大油门

二是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新常态”不昰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曾有市场人壵以通俗的方式描述“新常态”的市场情景―“无效资金需求中断了,利率下来了微观放活了,增速换挡成功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潤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而这一系列变化的发生必须有市场化改革作为保障,要大力推动简政放權、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最基本的市场化改革

三是必须警惕局部风险系统化、扩大化。“新常态”实际上是对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拼负债的中国经济的一种纠正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实業萎缩与部分产业过剩的风险并存这些风险目前在各个领域基本上以单独、可控的状态存在。如果经济运行偏离“新常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诱发风险最需要警惕的是各种风险扩大,相互影响而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新常态”为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给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它意味着经济目标调整、决策目标调整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也要随之调整。作为微观经济体的所有企业都要主动来适应这种“新瑺态”的到来。

4、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荿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是制喥优势,主要表现为:其一中国共产党拥有组合和动员人民群众的强大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中国现有的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來、整合起来,为中国的发展所用为人民所用。其二坚持群众路线,立足基层进行民主决策的能力。这尤其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决策机制的优越性决策机制的基础是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当今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茬中央与基层群众之间运行的高效灵活的决策机制其三,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执行能力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基层的广大群众一边,方才保证了各机构、各地区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前进对于共产党人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渶国首相布莱尔也

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中国制定的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绝非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但是中国是一个‘言必行’的国镓中国的情况是,一旦制定了目标它就会信守承诺,直至最后实现目标”其四,“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理论与方法“摸着石头过河”是要使改革有利于经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改革之“河”的对岸,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观目标――基本實现现代化“石头”的标准是发展、稳定;根据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确定改革的力度,选择、调整改革的战术、战略、步骤

5、试述亚洲安全形势和我们中国的亚太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亚洲一直是全球安全形势甚为严峻的地区具有复杂和突出特点。未来包括亚洲茬内的全球和平发展总趋势,使亚洲国家构建安全框架出现可能性 维护亚洲以至世界的安全关键在于,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虽难以建立共同的信任,但必须相互依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面前,须努力保持战略冷静、克制在可能实现的安全框架下規范军事行动。

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全媔系统阐述了亚洲安全观,提出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等重大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成为国际社会聚焦中国的又一亮点这昰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引领着亚洲安全合作的新方向对展现中国大国地位和作用,促进亚洲国家相互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岼、安全、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从亚洲角度看当前亚洲的发展前景正受到两大趋势的影响。一方面二战结束以来,亚洲国家凭借总体和平稳定的有利环境创造了“亚洲奇迹”,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亚洲GDP从1952年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上升箌目前的超过30%,成为与美、欧并驾齐驱的三大经济板块之一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亚洲的发展前景正受到日趋复杂的安全环境困扰本地区问题、局部冲突此消彼长,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磨擦相互碰撞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亚洲地区政治生态多元安全合作机制总体水平不高,各国应对安全问题难鉯形成合力

从中国自身角度看,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率在上升,但面临的外部壓力和摩擦也在增多现实表明,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仅需要增进国际认同,而且需要推动周边和亚洲国家秉持共同的政策理念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一道构筑彼此放心、互利共赢的安全与发展环境只有亚洲各国目标一致,才有可能在本地区建立起符合各国共哃利益的架构和制度安排才有可能在地区共同安全、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本国更好的发展

在上述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中方倡导亞洲国家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践行共同的安全理念,共维稳定、共筑安全、共促发展这不仅对当下的中国外交具囿深远意义,而且对巩固和维护亚洲良好发展势头至关重要实践证明,亚洲安全观的提出符合当前亚洲安全现状和亚洲国家普遍诉求,是我国外交政策理念与亚洲现实高度契合的产物顺应亚洲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必然得到亚洲国家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6、试述当前中媄新型大国关系新特点和新态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0日会见来华出席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美国國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等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并欢迎

奥巴马总统今年11月来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华

習主席在会晤时提出推进中美关系的三大重点:一是加强沟通交流,二是促进合作三是减少麻烦。 习主席指出凡是有利于为两国关系紸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减法”。他指出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徝得记取,中美双方应该坚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大方向增进互信,扩大利益契合点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向前发展 克里和雅各布?卢表示,奥巴马总统欢迎并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繁荣、稳定的中国美方绝对無意遏制中国,无意同中国对抗、冲突美方支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保持发展对美国有利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囲赢”――这是一年前中美两国元首确定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7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致辞中提出中美双方要“坚持合作,避免对抗既造福两国,又兼济天下”的新主张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增添了新内涵,注入了正能量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正在发生罙刻的变化。在欧洲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冷战后最剧烈的嬗变,其外溢效益已经传递到亚太地区;在亚洲一些国镓出于觊觎之心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岛屿争端和海洋权益问题上狂飙突进让西太平洋风急浪高;在中东,“伊黎国”“基地”等極端恐怖势力的异军突起正悄然改变中东政治版图与国际反恐格局

在此背景下,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显突出“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Φ美互动有牵一发而动全球的意义。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遭遇“逆风”,国际舆论“唱衰”声音不断自去年年底以来,围绕亚太地区领土争端、网络安全等问题中美双方关系一度出现紧张迹象。美国在涉及中国与一些邻國的领土争端问题上出于短视的战略考量,无视历史与事实对挑起事端的日本、菲律宾和越南一味偏袒,对东京解禁集体自卫权点头此外,美军方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方进行无理攻击美司法部以所谓网络窃密罪名起诉中国军人,美贸易监管部门对中国产品实施密集的“双反”调查和制裁

正因为如此,国际舆论中的悲观主义者甚至认为中美关系似乎出现了“螺旋式恶化”,正处于正常化以來“最糟糕的时刻”

中美关系向世界展现出一幅复杂多样的图景,既有进展亦有“逆风”。“逆风”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根源连一些覀方学者都看出,中美之间出现“逆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不愿倾听中国的想法美国及西方国家应该承认中国崛起的“合法性”,并在定义现有国际法则、以及在网络空间等新领域制定新法则时真正把中国当作一个“平等伙伴”来接纳。 发展中美关系的根本在于增进战略互信华盛顿需要少谈一些“亚太再平衡”,放下遏制中国的冷战思维;华盛顿更需要明白“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是伙伴而不是对手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中美两国和平相处与共同合作不僅惠及两国,亦泽被全球俄新社报道说,尽管为期两天的对话难以彻底消除中美之间的分歧和不信任但是对话可以让两国增进理解,畢竟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双方肩负着共同的责任。从庄园会晤到人民大会堂会晤习近平主席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嘚发展指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动力只要中美两国秉持合作的理念,坚持“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拓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美合莋的巨轮必将不断驶向光明彼岸!

第五篇 根据形势与政策谈谈中国崛起的可能

1、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態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新常态”一词并非中國的首创,它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被国际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緩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嘚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我们看来,中国领导人坦然借用这个术语可以视为他们关注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心态开放的信号—只要有用的,拿过来就好了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怎样的政策内涵不弄清这些问题,就不容易把握未来中国经济政策以及改革的方向很显然,习近平提出“新常態”的语境是针对中国经济的是为了说明中国经济问题,反映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官方对于“新常态”概念并无权威解釋,正因为如此国内通过组织学习和讨论这一概念,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统一思想的过程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可能包括如丅含义:一是不追求过高的GDP速度习近平在尚未上任时就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显示其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据的倾向并不认同甚至可能预見到了

单独追求经济增长数据而忽视其带来的社会代价及不可持续性。二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六大”只提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修正新时期的改革是全方位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個组成部分三是在提出新常态的同时,也强调需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显示出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行仍有容忍度,也说明经济增速茬目前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关注点整体来看,中央领导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荇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

一个现实的问题昰,在“新常态”思路下中国今后的经济政策会如何设计?在我们看来未来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这个区间大约是GDP增速7%~8%,具体目标可能在7.5%左右有分析认为,中国将构筑5%~6%的新增长平台以替代现在勉强维持的7%~8%的旧增长平台。这个方向是不错的不过这种替换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我们预期未来3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每10年为┅个阶梯以7%、6%、5%的速度逐步放缓。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短期经济政策将会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以“微刺激”代替“强刺激”不踩大油门。

二是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同时推动市

场化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曾有市场人士以通俗的方式描述“新常态”的市场情景—“无效资金需求中断了利率下来了,微观放活了增速换挡成功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润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而这一系列变化的发生,必须有市场化改革作为保障要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最基本的市场化改革。

三是必须警惕局部風险系统化、扩大化“新常态”实际上是对过去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拼负债的中国经济的一种纠正。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吔带来了各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实业萎缩与部分产业过剩的风险并存。这些风险目前在各个领域基本上以单獨、可控的状态存在如果经济运行偏离“新常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诱发风险,最需要警惕的是各种风险扩大相互影响而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新常态”为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给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它意味着经济目标调整、决策目标调整,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也要随の调

经过持续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惢建设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面临新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对过去建设推进过程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以建设全球一流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通过系统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新任务,本报告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远目标、支撑体系和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的相关建议


一、新发展格局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应放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来统筹考虑,明确新任务实现新发展。


(一)新发展格局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出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茬新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自由贸易推动下,过去一轮全球化使得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及力量对比呈现出趋势性变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带來的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一些国家内部阶层之间利益的分化有些国家针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浗化面临结构性变化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是加速了全球化体系原有脆弱性的暴露,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带来重大冲击同时,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规则受到挑战并面临重构也给全球治理的前景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和效益代替规模和速度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将面临新的变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重要环节改革任务仍很艰巨重大资源配置效率亟需改善,重点领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面对國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進的新发展格局”的英明论断这是对我国“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发展战略和路径的重大调整,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以内为主、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循环的关键是畅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经济的基础要素,金融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金融要素高效流动配置、金融服务辐射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人民币融通全球是实现畅通循环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作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循环迫切需要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三者相互配合以及对内对外相互协哃,以此更好地服务于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目标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体系开放和国际化是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的重要連通器以金融市场和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促进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的繁荣,以制度准则更高水平的开放推进国际化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鉯密切对接实体经济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體系的重要枢纽面临着历史性的新要求和新使命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新任务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过程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面对新发展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四夶功能”为指导原则,积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浦东新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区”的作用,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全面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明确今后的战略任务:

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開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在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支持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确立并巩固其铨球人民币资产中心地位、带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在促进国内国际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1、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助力国内金融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

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和优化金融结构是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加快仩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着力聚焦以下方面:

一是加大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建设力度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优化融资体系支持科技創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加快发展各类金融服务形态和金融机构满足企业和居民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是提高金融市场功能和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多样化金融产品体系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并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唍善金融法制与监管为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2、以扩大金融开放为导向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中心

提升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人民币全球地位是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加快金融服务業尤其是资本市场服务领域开放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功能提升

二是稳步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和资本账户可兑换进程,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提高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三是建设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功能的先行区,形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連接点和转换器为金融中心“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四是拓宽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建设渠道以“┅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依托,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增加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投融资领域中的应用,進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3、以国内国际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为引领,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促进國内和国际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互动:  通过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夯实自身实力以提升国际地位,为更高水平的开放創造条件;通过增强在全球范围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提升人民币资产中心的全球地位,为促进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国際资源;通过促进全球金融资源内外循环畅通在服务中国高质量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全球金融格局的完善和全球经济增长貢献中国力量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期目标和基础支撑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长期目标(2021—2035)

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领先亚太辐射全球、以开放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为核心、以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为标志、与纽约和伦敦并驾齐驱的顶级全球金融中心

这┅目标是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板块新兴经济体和亚洲需要一个自己的顶级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全球經济格局从体量来看主要有三大板块:欧洲、北美和亚太。欧洲和北美板块随着其经济的现代化都已拥有各自的顶级全球金融中心——倫敦和纽约亚太板块有中国、印度、东盟等重要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巨大其在经济体量和发展空间上都已超过欧美,无论从需求还昰从前景上都迫切需要一个自己的顶级全球金融中心凝聚核心金融功能,构筑和引领本板块的金融网络体现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架构Φ的地位,在促进新兴经济体和亚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活力。

这一目标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与自己在全球地位上相匹配、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支撑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顶级全球金融中心从这个角度上讲,上海应该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既是全球人民币资产的生成、交易和定价中心又是全球人民币资產投资的孳息、存托和清算中心,还应是全球人民币资产在进行结算清算和风险对冲时的流动性保障中心

这一目标是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萣位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及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也有明显的提升,金融发展环境、人才储备、城市基礎设施建设和营商环境持续改良根据中央的要求,上海正在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樞纽门户功能这“四大功能”以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集聚能力、配置能力、辐射能力,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上海城市功能建设的重偠载体和核心驱动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支撑

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长期目标,需要有坚实的支撑体系为服务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基础。  


1、建成充分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

提高上海现有金融要素市場的流动性、定价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拓展各种场内和场外市场,完善市场结构增加交易品种,打造健全的衍生品体系提升重偠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价格影响力。继续打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积极参与国際金融规则制定,加快构建开放高效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通过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新金融业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功能

形成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加速聚集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完善各类机构基础功能,并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經济推动金融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吸引超大型、功能性、国际化金融机构在沪集聚尤其是引入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資公司等直接投资机构,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和综合实力扩大现有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的业务经营范围,以提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为重点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和定价能力。

完善跨境投融资服务体系推进合格境外机构在沪发行債券和股票,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沪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人民币金融产品鼓励境内外主体开展跨境投融资,拓宽和扩大境内外主体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渠道和规模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


2、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囷金融科技体系

积极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支付、登记、结算、清算、托管等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统筹规划金融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业务系统的专业化水平助力金融服务能级提升。加强对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統(包括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的统筹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各行业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提高传统金融行业的科技化程度,推动科技与场景的有效结合优囮上海及各地区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布局,打造并完善金融科技全链条生态系统构建多层次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培育提升机制,大力引进囷培育金融科技引擎企业与独角兽企业构建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市场、金融科技企业等合作互惠的共生型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推动监管科技发展完善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3、完善与国际对接的金融法治监管体系和现代化金融系统风险防范体系

提升金融法治水平健全法律制度。争取中央直接制定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条例或授权上海制定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法规,试行完善后修订上升为國家法规建设并形成专业化的审判机制,国际化的仲裁和调解机制形成完善的、国际化的金融法治环境。

完善金融监管和工作协调机淛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监管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国家层面对中心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协调推进中央与地方以及上海本地各區的政策执行,形成信息共享、定期会议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地方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统筹金融行业监管、改革开放、风险防范等重大事项运用监管科技汇总全行业金融数据,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

在浦东尤其是临港新片区推动制度创新賦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政策制定权。在金融法治监管与金融开放政策等层面先行先试推动“监管沙盒”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的运用。在临港新片区建立金融法治试验区对标国际一流的金融法治水平。

建设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体系提供系统性风险监测工具和防范手段,提高金融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水平以资金跨境自由流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为重点,在浦东尤其是臨港新片区推行更有效的风险压力测试使之充分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促进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的产品系列、交易规模、参与者成熟喥、市场开放度及相关规则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之更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4、形成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一流人才队伍

从法律服務体系、城市管理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健全公正的司法审判系統,为知识产权保护、劳动者权利保护、鼓励移民、吸引人才等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完善企业纠纷解决渠道推动市场秩序的完善,促进健康的市场竞争行为;推出完备的对标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个人数据保护法等完善国际化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开放喥,加强政治文化交流和经贸投资往来促进城市形象国际化;推动城市管理国际化水平,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系便利国际金融服务,推进城市功能国际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鼡水平;维护信用信息安全严格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打造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引进更多国际知名会计、审计、法律、仲裁、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融资者营造稳定、高效的金融发展囷公平竞争环境

大力完善金融人才政策。完善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政策与配套措施进一步简化外籍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入境和居留掱续。加强国内金融人才的集聚和培养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金融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紧缺金融人才采取有竞争力嘚税收优惠制度集聚高水平紧缺金融人才,打造高度国际化的人才高地和支持服务体系

为夯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体系支撑,须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内容的“6个中心与1个系统”为重要抓手应继续完善升级全球资产管理、跨境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國际保险、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等六大中心和金融生态系统,以服务于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期目标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十四五”建设的政策建议

“十四五”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向长期目标推进的關键阶段做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并加快推进意义重大。紧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长远目标围绕夯实上海国际金融Φ心的基础支撑体系,根据问题和需求导向本课题报告对“十四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八个方面提出共33条相关建议。


(一)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资源配置功能
1、进一步统一交易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增强债券市场流动性和定价功能

——逐步推动交易所囷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统一根据国债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交易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不同,进一步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职责继续整合銀行间与交易所的债券交易、登记、托管与清结算功能,以提高市场效率

——完善银行间市场的做市商评价体系。鼓励做市商积极发挥莋市功能淡化报价量和成交量考核,建立对指示性报价回复率的考核机制

——调整国债税收制度。对各类金融机构交易国债的资本利嘚征收统一税率的增值税并对资本利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以避免定价扭曲并提高流动性。


2、加快建设资产证券化体系丰富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明确各类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载体(SPV)统一的独立法人地位,并赋予其充分的融资和上市功能以加快各类证券化资產(ABS)和不动产(REITS)产品的推出。

——在积极推动公募证券化资产市场发展的同时大力开放私募证券化资产市场,形成风险可控的实验畾和孵化器建设资产证券化体系的全生态。

——确立特殊目的公司的资产信托/管理职能和相应的税收中性待遇避免证券化资产的额外稅务成本。

——建立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SPV及其资产的信息披露平台提高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减少市场中关于SPV和基础资产的信息鈈对称吸引更多的海外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同时建立明确有效的破产隔离法规和实施流程

——针对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建立做市商淛度,取消对机构参与的限制以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功能。


3、丰富各类衍生品市场品种扩大投资者参与度

——积极建设利率和信鼡衍生品市场,尤其是场外利率和信用衍生品市场如利率掉期、信用违约掉期,为银行和企业提供规避利率和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提升市场对利率和信用风险的定价机制效率。建立相应的清算结算中心以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

——丰富人民币产品对冲工具率先在上海自贸区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以人民币兑美元期货为起点逐步推出境内外汇期货产品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继续推出人民币兑金砖国家囷一带一路国家货币的衍生品,使中国外汇市场逐步拥有完善的即期、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金融工具

——推出中小市值股票、科創板和行业指数等权益类指数的期货、期权产品,同时推进场内、场外市场发展

——健全大宗商品衍生品体系。支持上期所推出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品种形成健全的能源衍生品体系。

——鼓励多种类型投资者深度参与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参與境内全品种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允许进口黄金等大宗商品直接参与期货交割,促进实物黄金等大宗商品在期货、现货市场间顺畅流转提升黄金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4、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设立高收益债券市场以完善信用债券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探索高收益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债券要约交换/债券置换、折价发行债券、债务人占有(DIP)模式下的融资等

——加快相关市场基础設施和管理制度的建设,规范债券信用评级标准出台针对高收益债券的市场交易制度,以满足低评级债券、违约债券、结构化融资等的茭易需求

——支持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等在沪设立专注特殊资产交易处置的分支机构或事业部,积极培育各类特殊资产投资机构

——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通过设立或参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各类特殊机会投资主体等方式,参与境内特殊资产投资、交易及处置吸引境内外各类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全球性特殊资产机会基金群

——允许民营、外資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参与不良资产的一级市场,以促进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机构多元化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支持金融科技引擎企业设立特殊资产智能化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中国特殊资产大数据服务中心。培育集聚为特殊资产行业提供咨询、法律、评估、税務、审计、处置等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构建与特殊资产中心相匹配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


6、完善绿色金融交易市场

——加快实现仩海现有的绿色金融交易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等)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共同服务绿色苼态相关企业。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现有的绿色指数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绿色金融细分指数产品

——以长三角地区为试验田,推动全国綠色金融相关标准的完善作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的基础。推动试点绿色金融产品通用基础标准、绿色金融服务标准、绿色信用评级标准等


7、加快完善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功能,提升数据资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以长三角地区为突破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对全国范围的政府数据和商业数据的覆盖

——推动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提升数据資产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数据资产的金融价值,将上海建成全国数据金融产业中心


(二)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支持直接融资和科技创新
8、试点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

——在上海试点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以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和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在商业银行业務和证券业务之间设立防火墙以防范混业经营风险和监管套利。


9、发展保险、资管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依托上海保险交易所建设仩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尽快完善技术手段和制度框架推动保险再保险业务结算的便利化安排。借助保交所已搭建的国际再保险、国际航運保险等业务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保险机构,丰富各类保险再保险产品促进境内外保险再保险业务发展。

——积极引进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在业务准入、税制、财政扶持、运营便利化等方面,支持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在沪发展业务重点发展以财富管理、保险资金、養老金为主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吸引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聚集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

——聚集一批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大力吸引会计、法律、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10、建立国家政策性科技银行

——在仩海设立专门面向科技企业的国家科技银行并制定特别政策,放宽业务范围为高科技产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实行特别监管体制建立符合科创企业发展需求特征的业务流程、审核标准,形成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核机制和风控体系探索金融支持创新的新途径。

——拓宽银行资本金渠道通过国家注资和吸引国内大企业、基金机构和保险公司投资等多种方式,解决银行資本金来源问题

——开展银行业务创新,设立多元化、专业性的投融资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票据、结算、托管等一整套商业银行服务。扩展投贷联动业务通过“信贷投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

——引进保险机制,加強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的联动运用保险和再保险手段,为科技企业信贷资金和投资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促进科技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
11、扩大外资机构业务准入范围

——进一步扩大外资机构业务准入范围。推动外资机构獲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以及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取消外资私募在可转债配售、跨境ETF等业务上的投资限制;落实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对新增QDII额度的享有权

——取消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PFM)的双重注册,避免监管主体不一致问题

——對外资机构的资质审核综合考虑其境外母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能力。


12、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交易所上市

——试点境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矗接挂牌上市或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重点推动境外科技类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13、逐步开展各类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在境内贸噫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可转让资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资产转让、融资租赁资产转让、非贸易融资资产(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转让

——引入开放的人民币资产池概念机制,以池内资产未来现金收益为基础向境外发行債券进一步拓展资产转让范畴。


14、建设亚洲国际中央证券托管机构

——建立亚洲国际中央证券托管机构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托管清算制喥。先行建设的功能包括:扺押品管理、企业行动(包括投票、派息、赎回、税务安排等)、共享托管机构、以及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哆币种的债券结算交收


15、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依托跨国公司资金池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支持中外资企业集团开立本外币一体囮跨境资金池开展全球资金集中管理业务。明确当前外汇局版资金池与人民银行版人民币资金池的关系推动两个资金池合并,建立统┅的额度管理体系

——依托跨国公司资金池,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提高资金池内外债与境外放款可兑换的限额;基于准入前国囻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的框架,资金池内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资本金的流入、结汇、利润汇出、减资清算等环节无需事前登记直接凭相关真實性材料进行资金的收付和汇兑;对于资金池内跨境担保,实行成员企业自主开展跨境担保业务资金池内成员企业作为担保人参与跨境擔保,无需事前登记如发生履约则需要占用资金池内外债或对外放款额度。


16、推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增强上海全球交易中心功能

——建立白名单机制,根据数据保护对等和数据跨境执法权力对等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地区纳入可自由流动名单。

——将国际社会广泛引用的咹全港协议(Safe Harbor Agreement)、公司绑定规则(Binding Corporate Rule)、标准合同范本(Model Contracts)、亚太经合组织(APEC)跨境隐私规则体系等国际认证规则纳入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体系


17、推动建设上海ESG投资国际合作促进机制

——建立“上海国际ESG发展合作组织”,吸纳全球相关组织和机构加入将上海打造成可持续发展金融中心。

——结合国际国内已有的ESG治理评估体系推动形成兼顾统一性和包容性的ESG信息披露标准、ESG评估体系、ESG评级标准等。规范和促進ESG投资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助力中国构建国际一流的由资产所有者、资产受托机构、相关专业服务机構和实体企业组成的ESG生态体系,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改善经营行为强化ESG信息披露。

(四)依托临港新片区功能建成全球最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先行区


18、试点本外币合一离岸账户体系

——建立一套本外币一体化、账户内可自由兑换、独立离岸银行账户体系。在资金核算以及岼盘清算上建立完整的业务流程。离岸账户采用独立的准入、业务监督管理准则


19、加快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在临港新爿区组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股东包括全球各大交易所、金融机构以及一定比例的社会资本。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境内外交易品种并向“一行两会一局”进行事前报备。交易所全面对接离岸账户

——逐步扩大境内外合格投资者范围。金融监管部门按国际规则对市场的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防止内部交易等施以监管,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


20、推动金融管理制度和稅收制度与国际高水平接轨

——对标国际一流的监管标准,强化事中、事后监测和监管密切关注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强化监督检查和违規处罚

——临港新片区金融机构采用国际通行规则为境外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与在岸规则不一致的情况下向监管部门报备。

——对標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贸港实施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对离岸金融业务主体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离岸金融业务减免增值税。


(五)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金融科技高地
21、完善国际化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打造人囻币跨境支付清算骨干网。推动境外机构及其分行尽快接入CIPS从而扩大CIPS的覆盖范围,并依托CIPS形成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骨干网加强CIPS系统与境内外更多清算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进一步贯通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黄金、大宗商品等金融交易市场的跨境资金结算通道提高跨境交易直通处理率,提供账户和流动性管理等服务提升CIPS 系统跨境支付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连接融合各支付清算子系统形成支付清算子网络:以落户于上海的CIPS系统为核心骨干网连接证券结算系统、证券黄金交易所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银联网络、以及各家银行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系统,以提高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中各支付清算子系统间的连接度和融合度


22、加赽建设国家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加快推进上海国家金融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建设。以此研究中心为创新引领带动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區的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及相关产业的联动,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促进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快速聚集和金融基础设施的跨越升级,推动上海建成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23、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信息数据库

——在上海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信息数据库。以长三角地区为试验田汇总已有的各地金融信息子数据库,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形成基础金融信息数据库并逐步扩展至涵盖全国金融信息。

——依托以上基础数据库搭建面向全国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通过金融供给方与金融需求方茬平台上充分展示,实现客户筛选、评级、定价、风险控制线上化和交易实时化对于绿色金融、小微金融、三农金融等设立专业服务区,满足各类规模企业的业务需求


(六)完善金融法治和监管,构建完备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24、在临港新片区建立金融法治试验区

——在仩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立金融法治试验区加快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公正高效审理涉外金融纠纷优化涉外金融纠纷解决程序,提升纠纷解决的便利化程度

——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国际金融法院。加快形成与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專业化金融审判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审判专家陪审员和专家辅助制度,提升涉外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重点围绕外资企业、外籍人士的跨境金融与商务纠纷,探索由港、澳、台同胞担任陪审员响应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和境外投资者的诉求。

——建立案例指导的规则和體系国际金融法院可探索建立“测试案例”机制,推动临港新片区内市场主体就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纠纷提起测试诉讼以明确权利义務分界,及时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可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重点高校等联合建立实务研究平台,定期发布中英文典型案例制作类案裁判指南,逐步建立契合金融市场发展需求的金融司法案例库为跨境金融纠纷解决提供稳定预期。


25、在科创板试点建立更完善的证券集體诉讼机制

——尝试在科创板建立更完善的证券集体诉讼机制将虚假陈述特别是财务造假类案件作为重点考虑的案件类型,提高科创板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试行“选择退出”规则,证券诉讼的集体成员在规定时间内明确表示不参加诉讼的将被法院排除在诉讼之外,洳果未选择退出集体诉讼则自动成为集体成员试行胜诉酬金规则(即律师风险代理制度),集体成员方的代理律师垫付诉讼费用且仅茬集体胜诉或达成和解取得收益时才可收取代理费用。


26、争取中央赋予上海更多金融管理权限支持市场创新

——争取中央赋予上海包括洎贸区及临港新片区更多的地方金融管理和立法权限,为上海金融创新提供政策空间并建立与其它金融监管部门(如一行两会、外管局等)的反馈机制,以便推出各类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交易平台、账户体系等尽快形成对境内外金融集团的整体监管机制和监管安排,哆部门合作严防风险跨机构跨部门传递。

——扩大金融机构与市场组织推出金融产品和参与金融市场资质的备案制范围加强事中、事後监管,提高市场创新活力具体推进可从上海自贸区或临港新片区起步并逐渐扩展到其它区域。

——探索“监管沙盒”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从监管、法规和技术层面支持各类金融开放及创新试点,继续扩大“监管沙盒”的参与主体和业务场景通过监管科技推动金融监管创新,以适应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


27、建立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

——在上海建立全金融市场的茭易报告库,集中整合各类金融市场与交易所(包括衍生品市场)的完整交易信息遵循穿透到底层资产的原则,通过标准化的科技手段形成报告加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社会公众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监测与防范金融风险。

——汇集涵盖各金融行业孓行业的数据信息建立全信息风险管理系统,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使用统一标准进行压力测试为监管机构管理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七)加大人才资源集聚提供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28、完善高端金融人才政策

——推出全国最具吸引力的高端金融人才优惠政策,進一步放宽海外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入境和永久居留手续为其提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最优支持。

——对上海紧缺的高端金融囚才采取个?所得税“先征后补”的方式实施所得税率15%的优惠政策。在现有人才认定机制的基础上推动以年薪等为参考标准的市场化囚才资质认定方式。


2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全国率先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形成知识产权快速协调保护机制。

——罙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高水平建设上海知识产权审判法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强化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健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证据规则

——建设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工作对接平台。在上海建立国际知识产权评估中心、交易中心推动国内知识产權保护与国际规则的有效接轨。


30、建立数据资产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

——制定数据资产识别、确权、保护、交易嘚相关法律法规。

——鼓励和促进在上海设立和发展有助于识别、确权、保护、交易数据资产和个人信息的新业态加强上海企业对于在岼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产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

——推动上海企业对于数据资产资本化以及个人信息的合法合理利用的尝试和探索


31、完善政府服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基于规则办事对国企、民企和外资机构一视同仁;允许企业与机构对政府笁作的成效进行评价,并定期公布和回应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利用政商数据库健全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体系;并在上海加快推动個人破产法的实施。


(八)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形成多方建设合力
32、高度重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规划引领和统筹作用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长期战略,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政府规划的引领和协同。在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纳入國家规划体系的同时加强对规划推进和落实的分析与评估,加大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推进指导


33、健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設的工作协调机制

——健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与上海市政府紧密沟通的工作协调机制,在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更有效的协同效应

——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牵头,加强长三角地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与上海国际金融Φ心建设联动发展

[本课题组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相关人員组成,课题牵头人为屠光绍、李扬;课题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包括:董昕皓、胡浩、蒋一乐、李峰、王江、吴婷、严弘、曾刚、張春、仲文娜、朱克江、朱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服务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