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专业上的比较是怎样的?

202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联系浙江大学,18次莅临指导,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绘了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在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106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数8个。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

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遵教育部令学校西迁,9月10日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育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2018年首批入选全国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9、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工程学在全球排名第六。哈工大是我国首批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C9联盟”高校成员。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15个工科学科步入A类行列,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学校拥有以39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2018年刘永坦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

10、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个校区,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学。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是首所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是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哈工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育了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哈工大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近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1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39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8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的100年;同济的100年,是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100年。——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15、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33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务实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办学条件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综合办学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厦门大学(Xiamen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0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确定了“五个以”(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学校在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今天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这个特殊的高考过去之后,不仰世策划了本次“高校专业测评(文科类)”活动,邀请了来自“清北华五人”等20多所一流大学的一线学子,从他们在高校就读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的第一视角出发,与2020届的同学们分享在自己的母校学习以及学习自己的专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重点!!!以下为投稿节选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将获取关于各个大学与专业的详细完整版测评。同时,我们会不定期推出某一专业的单篇测评。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欢迎在后台留言提问!

(以下排名按高校所在地与校名拼音首字母为序)

关于国际关系这个专业,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学国关就是搞外交,或者觉得是屠龙之术“不接地气”,大多数国际关系的学生也跟谈论国际政治的出租车司机没有本质区别。这都是因了解程度有限而对国关所产生的偏见。总的来说国际关系是一门涉及到了很多其他学科的政治学,是以全面广阔的视角去研究政治,更多地关注国家间的政治、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相影响、国际性的政治行为、主体和事件等等。

社会学给人的感受通常是下田野,做访谈,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社会学研究就有对耽美文学和对城市化、业主维权的研究除此之外,社会学研究还包括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定量的研究。尤其是社会统计,虽然要学习关于数学的知识,但是目的是在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所以能够有较高的实用性,而这种工具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非常实用的。

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非常丰厚的。社会学的理论在很多时候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新颖的观看视角,从而使我们更丰富更立体地认识这个世界。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老师不仅有着丰厚的学养,还非常的体谅包容学生。他们本身的学术和为人风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北大艺院开设了三个本科专业:艺术史、戏剧影视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艺术史是其中理论性最突出的。而单就艺术领域而言,北大的理论优势大于实践优势。因此,在北大学习艺术史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由于理论基础深厚,另外两个专业也很有特色)。学院每年也会组织研学活动,如去年暑假有赴广西桂剧实践团、赴意大利实践团等。

课业量比我想象中要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德语本身难度的问题,但据我了解,北外的几个大语种基本都不会轻松。

学风很正,绝大多数同学都是踏实认真的类型,老师也基本都是非常负责专业且认真。我的体验是只要愿意学,不怕学不到东西。

语言专业基本都是小班,比如我们每班平均20人左右,我们正常上课的话一学期大概会有五六个老师(其中两个外教)轮着上每个班的课,非常非常细致。小语种毕竟是金字招牌,老师能力都很强并且会适时调整和实验教学方法。

在培养规划上,我拿德语学院来举例吧。大二结束时还会有一场外交部的遴选,如果入选公派之后毕业可以直接入职,成为外交人士。前两年属于语言阶段,就是打基础,后两年开始分流选方向,大三可以按需求申请去对象国交换一年。

北师大教育学是排名全国第一的强势学科。平时学习资源很多,除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对外研讨会,各院系也会经常举办讲座。有的学院会给本科生安排导师,这样学生还可以参加导师的师门会(一般是研究生层面的),接触很多学术知识。社团活动很丰富,还有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特别是教育类相关的。

有严肃而渊博的老师,也有幽默又不失严谨的老师,有什么疑惑找不到老师还可以与很多厉害的师兄师姐相互交流。虽然大家平时会抱怨老师给分严格、需要看的书和写的论文都很多,但是上课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名师的大家风范,是真正体会到才能有所感的。身在北师大其中,总会切身体会到百年名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并且学校里时常能去听余华、苏童、莫言等当代文学名家的讲座,幸福感满满,有一种靠近精神偶像的快乐。总的来说进入北师大学习中文以后会慢慢建构起对中文专业的整体面貌认知,并且找到自己感兴趣也有能力的方向去努力,静下心来积累阅读,思考勤练。在喜爱的专业学习实在是一件很幸运又很幸福的事情吧。

贸大一直在践行其成立之初的宗旨,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作为一个法学生,借助贸大财经外语学科优势,以及法学院的培养模式,我修读了许多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英语专业类课程,都对我的专业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在经济学不断渗透法学的今天,比较法研究仍较为盛行的今天,私以为打开视野,打开思路、略有侧重的通识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同等重要。无处安放的家国情怀仍旧可以从贸大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教学中以及自我扩充阅读中寻得安身之处。

第一,了解法学的“哲学性”与“技术性”。法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广的范畴,但就具体的研究方向来说,学科内部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本科阶段为例,就存在着以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较为实务导向,比较符合通常的对“法律”的印象和认识,也就是“技术性”偏强;而别的一些课程,比如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则不太以特定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规定为对象,而更把法律视作一种整体的现象或历程加以研究,在我看来是“哲学性”偏强,同时也是法学中相对的“冷门”。

第二,明确自己选择法学的理由。要支持你在一个领域走下去,并且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价值,没有一个根本理由,恐怕是很困难的。

第三,不必急于“决定”发展道路。过早决定未来的专业、职业道路,都可能对自己构成不必要的限制。所以不妨持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广泛地学习和尝试。

第四,强化外语。主要是英语,因为不管对法律实务还是理论来说,英语都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会成为你是否能把握一些重要机会的决定性因素。

借鉴哈佛大学享誉世界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培养通识人才为方向。

第一学年的通识课程以中国文明与外国文明、文化传统与当代精神、人文与科学为主线。有全校闻名的好院长主讲的“古希腊文明”、欢乐油画放飞自我的“艺术的启示”等好课。书院采取小班授课、深度研讨的教学模式,学习氛围浓厚,还有丰富的国际活动。

书院呈现出创新多元、开放自信的精神气质,这样的气质也呈现在我认识的每个书院同学身上。这里是有志青年的学习共同体,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师生关系融洽,还有冬至节包饺子等丰富温馨的活动。经过书院特色装修的南区宿舍,住宿环境全校最优,漂亮的大厅,舒适可爱的活动室,由学校同学自己设计的现代化气息满满的宿舍,住校宛如度假。

人文学院是文艺青年的诗和远方。分流人数少,因此师生比例高,名师云集。我在大一选修大类课时,选到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格非老师开设的“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课,以及著名诗人西渡老师开设的“中国现代诗歌赏析与写作”课,每一节课都是文学天堂的畅游,受益匪浅。

社科学院是人文社科大类中人数最多的专业,有阎学通、刘江永等众多国际知名学者任教。下设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心理学、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五个方向。大一大类平台课中,社科学院晋军老师的明星课程“社会学的想象力”圈粉无数。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科学的整体认知、宽阔的视野、观察力与好奇心,以及严缜的分析能力。

配合国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战略,T大在今年招生中实施了强基计划,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同学将就读于五个新设立的书院中。日新书院招收有人文研究志向的学生,本科内不分流。主要依托人文学院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师资力量进行培养。采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方式。作为培养方式的创新,书院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寄托了再现T大昔日国学院辉煌的希望,以及“人文日新”的新时代培养目标。

首任院长为朱镕基。除了金灿灿的标签与光辉的校友毕业履历以外,经管更是学校最早践行通识教育的学院,拥有“中国文明”、“西方文明”、“艺术与审美”、“物质科学”等八个通识课组。下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国际交流活动丰富。住宿也设在豪华南区宿舍。

作为许许多多广播电视人的摇篮,中传在行业内的认可度非常的高,同时在这里你会认识很多业内的师哥师姐,所以中传的学生在各大卫视、平台、娱乐公司找实习是比较容易的。在中传想要提升传媒行业的相关技能与认识非常方便,学校的通识课开设有各种基础软件、3D软件、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综艺、戏曲相关的课程,此外,中传的学生活动也都非常专业,所以很方便你提升晚会、节目、新媒体、报刊等内容的实践经验。

中传的新闻传播学评分为A+(与人大并列第一),专业实力还是很强的,许多老师都曾就职于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同时新闻学院的课程设计也积极和电视、新媒体、实践结合,不乏节目制作、纪录片拍摄类的课程。新闻学院的课程密度比较适中,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学习媒体行业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就业范围也较广,包括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传统新闻媒体到各类节目组、新媒体公众号、娱乐公司等。

关于新闻,我觉得就像我的老师教给我的,如果你需要有足够的热情去发掘、去记录。在两年的学习中,我更相信新闻的意义不止有揭露黑暗,更有记录时代,记者不是居高临下的救世主,更重要的是平视世界,保持思考。

社会学专业目前还是大类招生,即大一学年学生没有详细的专业,全部归在社会学类里,到了大二进行专业分流以后才会确定自己的专业。人大的社会学类分成三个专业: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基于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性,人大社会学类专业的学子们在大学的前两年都是要学高数的,而且难度较大。除了这一点,我在人大的学习真的很愉快。大一接触了各专业的概论课,尽管没有学到太多专业知识,但是这帮助我重新理解每个专业,确定了我的兴趣,大二进入到专业学习阶段就硬核得多,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理论和研究方法,我们还有很多实践作业,包涵了从研究设计到研究实施各个环节。老师学术很厉害,严谨同时也温和耐心,上交的作业基本都有认真的反馈,课后答疑不会敷衍不耐烦,更重要的是上完课不会让人产生“完蛋了我太菜了杀了我吧”的崩溃心态,而是让人感觉到“我有些地方做的不太行但是有些地方还不错所以我应该还是有救”。除了本专业以外,我也选过很多很棒的选修课:文学、哲学、心理、传播.......个人感觉没有哪一节课是毫无意义、消磨时间的水课。

客观地说,经济学这门A+专业在人大也是非常受追捧的了,通常会有很多其他学院的人来辅修。枯燥的理论课是不少,但是经济学的学习主要为我培养了一种思维,一种学习的能力吧。能源经济是国内都很稀少的专业,缺点在于国外的理论研究更加先进,国内它还是一个较为幼小的成长中的专业,而稀缺性又形成了它独特的优势,国家给予了能源经济足够的重视,因为幼小因此还有很多有待发现与研究的空间。我真的非常庆幸自己选了能源经济这个专业,他综合了国际政治、能源与经济,能给予我们跨学科的思考空间。

经济学的必修课数学真的是最让我最头痛的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整整要学两年。如果自己对数学没有兴趣,或者压根就不想考虑数学,一定要慎重考虑经济学专业。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在数学上,那就勇敢的冲吧!

法大的老师真的绝大部分都相当优秀,学术水平很高且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罗翔老师,他也是法大老师的一个代表:“持法律之利剑,守正义之天平”。而且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都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大师!听法学专业课就是最好玩的!

学校里洋溢着一股堪比高三的浓郁学习氛围,五点半早起抢课已然成为了普遍操作,灯火通明的麦当劳刷夜也是经典行为,50人的教室坐了200个人地上全都是人也是见怪不怪,大家都深爱学习,图书馆常年爆满,教室里处处有人学习。

因为地理原因共享式教育资源享受得比较少,另外再次重复的是先确定自己真的对法学有一定兴趣并能坚持学习再来考虑法大,否则选一所综合性院校会更好。

我就读的专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与法学专业不同,我们专业主要是主要课程集中在大一大二,到大三,大四时间会比较充裕,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和考研,课程内容也主要是讲述政治哲学,进行时事政治的探讨,也可以了解许许多多的政治思想和历史,兴趣可以很好地推动专业学习。专业人数少,竞争压力比较小,期末周考试也还算比较难,还是以背为主,但平时通过老师要求的阅读作业,还是会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喜欢政治和哲学的朋友不要错过。

中央财经大学的优秀专业有金融,会计,保险等财经类学科。中财的会计学院在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公信力。长期以来,中财的毕业生面对金钱的诱惑不为所动,业内口碑极佳。

在中财的会计学院,首先是能够学会做账,其次是学会做账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这也是中财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培养方向。进入会计学校不仅仅需要学习会计学知识,也需要学习经济学,编程,统计等拓展性的知识。

课程难度不高,即便平时不学,期末看两天书基本也能80分以上;但是所学知识都是对会计人的未来发展有利的,因此在大学也应该坚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体育要求较高,对于体育不太好的同学可能会在一千米上折戟沉沙。

会计学院就业极佳,在文科众多专业中堪称一流。即使选择不读研,直接就业的选择面也很多很好。一般在校表现可圈可点即可毕业入职四大会计学事务所。特别优秀者也能进入收入更高的投行、券商等一级市场上的乙方公司。会计学院在国企圈子里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因此进入国企也可以说是一个适合所有层次学生,且不错的选择。

民族学是人类学的分支(我国本科院校暂无人类学专业,民族学是一级学科),研究民族和社会文化,是一门与人文学科联系紧密的社会学科。它是本校的王牌专业,全国排名第一。正在建设一流学科,所以资源丰富,师资力量超强。如果你有一颗想要深入探讨不同社会文化,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心,那本校的民族学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这门专业是本校的又一一流学科,全国排名前五,资源和师资同样很强。本校社会学有社会学(偏理论)和社会工作(偏实践)两个方向,大二分班自选。如果你十分坚定要学社会学,但是不巧去不了清北人复南,且只挑专业不挑学校的话,那民大十分欢迎你,入股不亏。

这是本校又一强势学科,它比考古学文静一点,又比历史学更有实践意义。排名仍处全国前列,虽然比不上北大复旦浙,但是对比专业排名靠前的吉林大学和西北大学,本校的地理优势相当突出了,且北京本地成群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是多好的实地资源啊!值得注意文博专业颁发历史学士学位却归属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因为我校文博专业相比国内考古学的史证风格,更倾向于国外的考古人类学研究范式。

此外我校开办了学科融合辅修模式的校级实验班——孝通班,大一大二同时学习上述三门专业,培养学科通识思维,大三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方向,拿该方向的学位证。孝通班是入校后面向全校新生自主选拔,实行小班教学,选课无限制,学校甚至还会专请其他知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授课(比如北大社会学李康教授的古典社会学理论),此外孝通班保研机会也更多。

会计专业的学习对高中基础的要求不高,一切几乎都是进校后从基础学起。但会计系并不只是学习会计学知识,经济学、财务学、管理学、营销学、法学等知识都需要有所涉猎。当然,思政课、英语课、体育课、计算机课等大学通课也是必不可少的。

课程的教学难度适中甚至偏难,但考试相对简单,挂科率较低。课程安排比较有条理性但是时间相隔较长,如大一上学习《初级财务会计》,大二上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大三下学习《高级财务会计》。

就经济学科的优势来讲,我认为是融合。

首先是跨学科的融合,经济学研究趋向于跨学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经济学分析中可能用到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学校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也融入非常严格的经济学原理训练、专业知识的训练,长期以来一个人思考结构的深度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方面是学研的融合,即学习和研究的融合。教授往往会开设有研究导向型的课程,去教大家如何来进行研究。或者是鼓励大家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时候也会邀请学生来做助研,这样能够感受到整个研究的过程。我们学校教授都特别和蔼可亲,会有专门的officehour给大家答疑,也可以和教授一起吃饭讨论问题和研究。

第三个方面是中西融合。“中”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能掌握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西”则大概是指经济学项目同港中大(深圳)其他学院一样采用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设有非常丰富的海外暑期课程、海外交流项目等。

自己可能不是一个典型的会计学子。当初在被数学劝退了金融后选了自己觉得学起来比较顺手的会计,后来发现自己也并不像往财务方向发展,但是会计的确可以是商科内比较好的一个跳板。

我认为会计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规则性强但不失灵活性。大部分会计科目都是在学习不同的会计准则及运用场景,需要熟练准确地记忆、匹配和运用。会计中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一是一,二是二”这样的规则性,但是运用过程中更需要综合、灵活地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判断。

首先在来这个专业前,我以为我是做新闻记者的,后来我才知道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是新媒体,然后到现在我学了传播学,我才知道,我跟新闻记者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大学这些专业真的跟字面意义有很大差别,就算是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差别都很大。

关于专业问题真的要以兴趣导向为主,再热门的专业你不愿意学,学起来会很痛苦。你喜爱的专业即使是冷门,也会有成就感。当然不管是什么专业,都要学到顶尖才不愁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是好找工作或者不好找工作的。

我是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中山大学目前唯二拿到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A+学科的专业。我们学院分为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我就读的工商管理方向,还有一个是会计方向,这两个方向在细分专业之前都会一起上很多平台基础课程。我们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是很明确的,不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去考虑、设计自己的课程安排,会有很合理的课程设计,这一点是让我觉得做的很棒的,相比起你花费很多心思去自己安排专业课的顺序和时间,学院统一计划会让你自己在规划学业的时候节奏感更强、更清晰。学院对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要求也相对比较高,高数1、线性代数、概率论和商务统计是我们的专业必修课,计算机能力方面要求学习C++语言,所以相对来说,在拥有比较好的资源的同时,压力也会比较大,周围有很多数理能力很强的大佬让你觉得自己在被一股隐形的压力推动着向前。

武大法学院的学习氛围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将主要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老师也经常去图书馆,有些老师也会跟学生一样去图书馆。武大法学院的包容性很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师也是各种风格都有,甚至可以穿着拖鞋给学生上课……武大法学院的平台很高。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很高,申请出国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校友资源很丰富。法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倡导学生自由发展,很少有老师上课点名。

另外,武大法学院还有德语法学和法语法学两个双学位试验班,简称中德班和中法班。大一新生军训会进行选拔考试,通过的同学需要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内利用周末学习德语或者法语,可以选择在大三到德国或者法国交流一年,然后在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后拿双学位。虽然从大一开始双学位学习,意味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压缩的娱乐时间和更多未知的挑战,但是仍然有不少吸引人之处,包括但不限于掌握一门新语言、欧洲游、奖学金。

整体的学习偏向于实证研究而非理论研究,对数学的要求低,课程比较杂乱,难度也高低不一。这是我两年来对于课程安排的大概印象。大类学习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就是提高了学生和老师交流的门槛,如果有想选导师做科研或者做项目的同学,需要自己动手,早做准备了。

自学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甚至说,是全部的部分。如果自己学能学懂,听老师讲却听不懂,不要怀疑,就是老师的问题。如果自己学不能学懂,那期末可能会拿到一个不那么好看的成绩。经济学和数学是密不可分的。而高数线代概率论那点点数学,显然不够应付有的专业课。所以自学一点数学是非常关键的。英语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在学一门本身就很难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材还是英文版,并且没有中文版的时候,会十分绝望。所以自学一些英语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一上学期专业课程只开设了管理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原理。授课内容较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部分有重合。但是管理学是全新的范畴,会接触到很多新的概念。选修课程很丰富,但热门的也不太容易选中。

大一下学期课程就十分紧了。每周的课程在32节上下。必修课程有英语听说、英语读写、Python(每周六节)、微积分与线性代数(每周六节)、微观经济学、会计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形势与政策。早八次数大幅度增加,课业内容及难度都有提高。Python是这学期开设的难度较高的课程。课程内容为Python语言教学,日常编程作业难度较大,期末大作业为数据爬取及分析或游戏编写等。本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及会计学,课程内容以及完全脱离啃高中老本的范畴,有许多新概念、新关系需要掌握。

在社科的学习可以用广而不精来概括,大类的模式下能够接触到法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的知识,老师们讲课诙谐有趣,能够感受到多个学科的魅力。但是许多东西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且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老师能够给予的指导较少,作业反馈不一定及时。不过听社科的老师的讲课能够获得很多的启发,学习的许多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

社科的作业内容比较多样,因为授课院系较多所以会涉及许多方面,除了专业课外还要进行简明微积分、英语课程的学习。英语的学习内容由开学考的成绩划分。多样的作业形式,例如问卷设计、读书报告、科技报告、书评、数据分析等,可以让我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但还是像之前所说的那样,课堂上的学习实际上比较浅显,部分作业的完成难度较大。

首先是选课问题。每个大类中有很多菜单课程,这是必选的,保证基础的扎实,当然,这些内容不会十分深入,都只是以了解为主(考虑到还有非指向本专业的学生),部分硬核课程除外(例如文学院的一些课程)。除此之外,还有马原、微积分之类的必修课。在大类中,必然缺乏在一开始的专业性,但我认为在广博的涉猎和明确的专业指向面前,都是可以克服的。而在人文大类里,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尤为重要,因为这几乎是专业分流的唯一指标。

这里再介绍一下人文大类中的新闻传播学。南大的新闻传播学秉持了南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传统,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和学术拓展。每节新传的课基本上都会有围绕教授内容而进行的即兴课堂讨论,主题不限、时间不限,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度和自我观点的输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南大对学生在新闻实践操作上的要求也很高。例如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等课程都以完成作品为导向,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完成一个成熟作品。以《电视评论》课程为例,授课老师徐慨教授坚持以自己多年央视常驻新闻评论员的角度严格审视学生作品,力图将每一份学生作品都打磨成一档可以播出的电视节目。

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是在经过大一一整年的“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学习之后的一个分流方向。这个专业在研究方面可以用“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视野的广度”进行概括,具有较高的英语要求,就业面教广(从事研究、公务员、进入企业等),对综合素质的提升比较有益处(强调“天下为公”的国际观,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世界政治)。当然,个人感觉,这个专业不像医学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主要侧重于方法的掌握、价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在复旦哲学系读了一年多的书,不得不说,比起其他院系,哲院的学术氛围是非常好的,大多数老师对本科教育都很上心,喜欢和学生交流,尤其青年教师还会领导举办读书小组活动,带大家一起研读原典,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教学环境的。教授的东西当然很硬核,不过也体现出了本科教育的不含糊。

我报志愿的时候选的是教育学大类,在这个大类底下有六个方向的分流: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针对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学(主要有两个方向—听力师和言语师)、艺术教育、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我大一结束后分流到学前教育。我在的教育学部学生联合会生涯发展中心,每个学年第一学期也都会举办大类分流的讲座,邀请学长学姐们来介绍,其实也相当于故事会了,从学生口中听到的故事会少点老师招揽你时的彩虹屁,更多的自己的体会,经验一类的,干货特别多。

华东政法大学是“法学五院”之一,本科学区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若把上海比作是中国的东方明珠,那么华政便是法学教育里的东方明珠。法学第一年采取的是书院制学习,以通识课为主,还有一门特色的法律信息检索课,学过了之后搜什么文书,资料很方便。大一下期末考试完根据第一年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奖助学金种类、评优评级也是很多的,努力总会有的。

ACCA专业其实就是国际会计专业。与“会计学”专业的区分就在于我们学习的主体是国际会计准则而不是中国会计准则。然而事实上两者只有细节上的区别,且总体上呈趋同的趋势。

本专业还有一个“中外合作”的标签。这类专业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更高一些,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虽然也要参加学校英语分级考试,但最后学习的内容一律划为A级(最难的)。此外,中外合作专业的口语课也安排在了大一学年,要求会比普通专业学生高一些。大二学年还有一整年的西方文化课,同样也是外籍教授全英授课。

至于会计专业,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不一样,这也间接决定了将来我们在行业里的位置。如果本科填报志愿的时候你需要一个跳板支撑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跳脱的目标(比如艺术类),那么会计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上财,每个学院都有不少学生在考ACCA,所以会计的外部价值还是非常可观的。

说回专业本身,兼有文科和理科的色彩;专业课难度是渐次提升、逐步深入的,这个专业也具有一个所有大学学科的共性特征:需要自学。课程分布上来说,数学确实占了很大比重;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还是应该好好考虑、权衡一下利弊。

经济管理实验班是安泰从2018年开始使用的新模式。大一是不分专业的,上的都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大二开始选专业,分主修和辅修,然后上专业课。我觉得安泰很好的一点就是专业的选择没有人数限制、没有绩点排名,只要填了专业申请表就一定能进入心仪的专业。虽然是社科类的专业,但是背靠交大这样一个理工科大学,安泰对学生数理方面的要求还是表较高的。除了基本的高数,安泰的学生还要学习线性代数、python/C++等知识,当然作为交大必备的金工实习(进车间体验工人生活)也必不可少,这些课程很难,但是坚持下去会有很大的收获。安泰的课程安排不是很紧凑,在必修课之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很多通识课,这些通识课来自不同学院,理工科的教授们大都讲得通俗易懂,所以文科生不用担心听不懂,当然交大开设的一些文科类课程也是很有质量的。

来上外,当然是学语言。那么学习什么专业呢?专业的选择面其实非常广,有46个授课语种。我学习的是翻译(英语),有人可能会问了,小学到高中都学习英语,为什么到大学还要继续学习英语?

其实,上外的英语专业学习不止是学习英语语言这一工具,更是通过英语去学习英语国家的各类人文知识。从基本的语音语法,到西方哲学和英美文化,再到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人文魅力深深浸润了我。课程设置具有专业性、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深厚的人文情怀的高端口笔译人才、多语种翻译人才和跨文化沟通人才。除了学习英语之外,还需要选一门二外课程,学习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三语之间的互译了。

但是,语言院校毕竟是语言院校,如果想要接触到理工科有关的知识,就不太容易了。不过上海有一种跨校辅修制度,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缺憾。

众所周知,我校是个伪综合实理工的学校,那么文科同学读同济会不会显得比较奇怪呢?从我个人感受,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种情况,同济还是蛮适合你的。第一:想学习小语种的朋友,同济是德国人建立的学校,所以同济的德语专业在全国能排上前三(这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滴),我们也有很多的对德交流机会,如果你高考进入了人文大类,那么大二就有可能分流读德语。第二:非100%纯正文科生,比如我这种一心想读建筑的,或者想走学科交叉领域的,那么同济的氛围还挺适合你的。

专业核心课: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网络与应用,C程序设计基础,信息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编程技术与开发,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咨询,政府信息管理

理科学起来较为轻松,搭配硬核技术(辅修二专或自学)学习优势很大;文科最开始可能有点吃力,但是只要不抱着厌烦情绪去学就会感受到编程的快乐和计算机的神奇,最主要是利用编程语言办公,统计以及管理的能力非常契合市场需求。

历史学类是大类招生,下辖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三个专业,这些细分专业会在大一下进行分流。

川大历史学大约居于全国前十的位置。其中中国史是川大强项,尤其是先秦史、宋史和近现代史。近年来世界史开设“世界史+外国语”实验班,对有志于学习世界史的同学是很有价值的项目。

川大考古学大约是全国第三、第四的位置,特别是在西南考古、佛教考古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居于全国第一的位置。文物与博物馆学依托川大考古的深厚基础,建设得也很不错,但与复旦大学等高校仍有差距。希望各位同学注意,考古并不是像电视剧或者小说中描绘得那么惊险刺激,相反地,考古的条件比较艰苦,发掘的遗物大部分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陶片、人骨等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东西。博物馆学未来也很可能不是去“故宫修文物”,而是做一些管理类的工作。

基地班相比普通班保研名额更多,享受的资源也更多,有志于学习中文的同学可不要犹豫。川大中文系大约是全国第五左右,师资力量强,学术根基深,是很不错的专业。但是学习中文系可能并不是某些同学想象中的读读小说就够了,也会有类似音韵学、古文字学这些比较枯燥的内容,建议深入了解后再做选择。

外国语(英语、西班牙语等)

川大外国语学院下辖英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等语种,基本在中上水平。今年具体的招生专业以招考院所发书为准。相比北外、上外等专业性大学,川大的外语类专业在广度和精度上可能都并不占优,但是由于川大综合性院校的特质,在川大学习外语的同时,你还可以选择其他专业作为双学位,或者旁听其他专业课程,提升自己的能力。总之,需慎重考虑你到底追求的是专才还是通才。

会计:有用但太难学了;金融:有意思。懂财务还是很重要的,不过懂财务和会做会计是充分不必要关系。感觉很多人奔着各种注册会计师证来学会计的,我个人觉得不是很有必要。金融还是很不错的专业。具体的金融知识我就不讲了,总之是个挺重要且现代的行业。相对会计也有一些拼搏精神和自主性在里面。在港大的会计金融是工商管理学位底下的两个主修门类,还会必修一些商业法,信息系统,管理学,市场营销这样的课程。

在港大这个专业和隔壁经济金融很多都是文科生。这可能涉及一个学校知识转化为实用的社会性技能的问题。目前个人掌握的信息和一些运用来看,港大商科还是偏实际性而非学术性且是就业导向的。不过在我在具体的工作中呢,加上和我内地的同学聊下来,不管是在哪里读,很多东西都是要重学的,而且最好是在读书期间尽量多收集一些信息且建立完整的体系,外加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GPA只是GPA(但是对申master和phd很重要)不过我们不管从每星期的课时还是学期长度来说都不如内地学习时间长啦,大多数时候真的靠自己!

在港大学法真的对英语要求很高,比如侵权法一门课一周大概需要读30-40页课本,一页大概650字,大二一学期阅读量类似于侵权法的核心专业课有3门,还有1门压力较小的专业课和1门通识课(有些通识课也会要求这样的阅读量)。加上每周每门课一节的小班(10人左右)讨论课、占比百分之八九十、但要求写作速度很快、分数受英文水平影响很大的期末考试,语言压力挺大的。

但是在港大学法很有意思,英美法系历史悠久、发展相对完善,有很多值得内地法律借鉴之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港大法学院也很注重实践,讨论课、作业、考试大多都是在分析具体案情给法律建议。而且我特别喜欢港大法学院的一点是,我们小班讨论课的助教(tutor)基本都是兼职教学的在职律师,成绩优异,很多还念过牛津剑桥等神校的LLM,执业经验丰富但又比较年轻、有亲和力。从助教身上其实往往能学到比大课(lecture)更多的东西,而这样的教授安排似乎不少院系都是没有的。我觉得港大法学院的教学质量相当靠谱,如果成绩不错能在香港取得律师执照进律所,薪资待遇也挺有吸引力。

港大社科的授课基本是lecture + tutorial 的模式。除了每周一次的大课(lecture),还有一周一次的10-20人的小课(tutorial)。在大课上,基本是教授阐释一些基础的概念,联系实际进行一些应用,以及提出一些反思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具体的反思和讨论,则是在小课上,大家表达各自的意见,并就彼此的意见进行讨论。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遇到过不止一次,lecturer和tutor对于某个议题其实持不同的观点,所以Lecture和Tutorial就会变成两种风格,但也让我们对这个议题的认识程度深了很多。更有趣的是在Tutorial听别人的发言,真的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绝佳机会。

社科学生的必备技能:写essay。港大的essay和一些内地院校的读书报告不一样,从第一篇essay开始,老师就会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论点,并且要通过文章辩证地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对学生征引的材料,一般老师不会有太多限制。

在港大读政治和社会学还有一个令人很幸福的点在于:教授基本都是相关领域厉害且活跃的学者。HKU政治和社会学的老师,不仅是在很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学者,并且他们每个人都仍然处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活跃期。因而如果你对一个教授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色,你甚至可以申请参与ta目前的研究项目,进一步向ta学习做研究的方法。

入学后的前一年半,所有商学学生所学习的商院课程都为商院的基础课程,大二下学期开始,所有学生才会全部分到各自的小专业(eg.经济/金融/会计/管理/风险),往后的课程会聚焦对应的小专业。商院的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商业统计、商业编程、金融、经济、信息系统、管理学、商业英语等等,覆盖面广,文理兼备。课程偏向数理但相对于其他院系对于数理基础要求较低,同时对个人综合能力例如presentation、沟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商学院学习我感受到了很强烈的peer pressure。一方面,由于商学院的特殊性,在社团经历、实习经历、人际交往方面也需要付出不亚于单纯的“学习成绩”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由于商学院在校内较为热门,朋辈的综合实力整体很强。peer pressure影响对我很双面,确实最初给心理带来不小负担,但同时也是成长的很大动力。

我是学社会学的。对社科生来说,读大量英文学术文章和写essay简直逃不过。我的每门专业课每周都有几十页的书要读,是真正要理解到,要做笔记。

对于我来说,社会学是一门“基于现代科学作出严谨的分析预测但又不追求标准答案”的学科,这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最让我感觉兴奋。因为社会是由人构成,而关于人的事情就永远不能做到100%准确无误。但社会学并不是因此就毫无根据地乱猜,而是在真实情况和数据之上探索过去、现在和未来。除此之外,社会学更帮我向内自省。在我看来,我并不比别人更聪明或努力,我只是幸运地占有了相对丰富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稍稍用力。我再也不会觉得社会中的边缘人、普遍被认为是“失败者”的人到那一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是想从更宏观、体制性的层面去探求原因,去找自己可以撬动的着力点。我常觉得人生的精巧之处就在于找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寻求“在社会中的个体如何生活”的方法,而社会学的学习、在中大的经历无疑都是我探索过程中的强大助力。

汉语言文学:岁月悠悠、长河漫漫

曾经在汉语言专业逗留过短短一学期,所以对于这一专业的印象也多少还算深刻。作为人文大类的扛把子专业,汉语言文学多少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浙大的名号从“理工强校”往“综合性世一大”用力拉了一把。不过,汉语言专业的朋友经常以“科班生”自嘲,原因是老师和教授们深厚的思想与学术功底常常让芸芸汉语言学子陷入“我不配做一个专业的科班生”的自闭之中。古汉语研究一直是中文系的招牌与强项,浙大雄厚的实力与资源让它在建国之初迅速领跑,也为它积累了不少的底蕴与声望。领悟中文的博大精深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沉淀如这段悠远的历史,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亦是意义非凡。

说来惭愧,当时义无反顾地坚持要选择法学专业,原因之一竟然是“法学是社科大类里唯一一个只用学基础高数的专业”。直到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我才真正意识到当时天真如我,这门学科中那些精妙的逻辑和宏大的体系,难度又怎么可能亚于数学呢?

浙大的法学教育始终贯彻着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全面的代价就是各部门、各门类的法学课程都会被列入法学生的课程表。然以民法见长的法学院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气质与发展逻辑。大多数的法学课程或许并不会直接告诉你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而是会更重视对于学生法学思维与知识体系的培养构建,教会你如何以一名法律人的视角看待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形上道,形下器,法学院历来“重道”而“尊道”,因此会更注重对于法本质的探究与学习,培养的能力更多侧重于法律评价与分析。

虽然法学院的竞争强度是社科大类中出了名的高、虽然孤傲而独立的之江校区遥远隐秘、虽然不够聪明的我到现在还未能参悟到这个专业的门道,但也还是感慨,红砖墙的底色仍然如此迷人。

“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连绵不绝。”在经历了一次如此特殊的高考后,2020届的你们都值得去到更好的地方,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这篇推送能够帮助大家拨开最后一道迷雾,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金榜题名,选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专业!

(更多完整版内容可以搜索公众号【不仰世】阅读原文提取)

来源: 时间: 17:32 作者: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肆掠全球,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奋战在第一线,帮助已经被感染的病人治疗,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动着每一个人,这激发了一部分学子选择医学专业,将来救死扶伤,做一个有用的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2020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创立于1917年,属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我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 知名校友包括:吴阶平、刘德培、赵玉沛等。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创立于1924年,属于国家“双一流”院校,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院校。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都是重点学科。

)注册用户 A6 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可在,或发邮件到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