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发展,齐齐哈尔市加强哪七项管理?


突出农村特点  聚焦课堂改革加速教研方式转型升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教师进修校

    摘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教师进修校坚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研工作的重心。创新教研方式,实施质量行动工程。建立保障机制,完善教科研体系,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龙江县教师进修校强化服务职能,以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干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基础,以有效地推进县域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加速教研方式转型升级。

    一、坚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研工作的重心

    (一)从单纯教研走向研培一体,努力夯实教研工作的功底

    在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中,突出了研培一体。我们形成了“四个结合”的独特风格,即:理论与案例结合;走下去和请进来结合;专题性和研讨性结合;教研与培训职能结合。分18个培训点,送教到校,培训采取看、听、讲、议相结合的办法,既提高了培训质量,又减轻了参训教师食宿交通等经济负担。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六个专业能力研修试点单位,在总结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全县铺开。在试点阶段,采取中小学教研员与培训教师包乡、包校的形式开展研修工作,深入到实验学校采取了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研修工作的开展。每所学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研修规划,教师的近期及远期计划,形成校本研修特色。

    3.抓好骨干教师研修,打造教师群体的核心

    骨干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为重点。我们制定了《龙江县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意见》,采取县乡(镇)校分级培养,中小学学科教研员包干培养的方式,将培养各个层次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任务落在实处。实行了县乡(镇)校齐抓共管,实行进修校重点培养县级骨干,利用各种方法促使教师迅速成长。

    4.规划管理者培训,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工程。推进教育干部专业化,从战略决策上整体思考和规划。在培训层面上,坚持面向全体,重视分层提高。“十五”以来,根据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我们转变培训思路,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由粗放型向发展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学习型向学用研结合转变,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二)拓展研培形式,扩大研培范围,筑牢教研工作的根基

以农村学校为重点,选派校长等优秀一线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研修考察。2012年我县派出559名教师中,农村教师占七成。实施参与式研修:组织教师到山东的杜郎口、昌乐二中等校体验式学习其课改经验。理论研修:请北师大教育学院院长鲍传友、副院长牛志奎、中央教科院韩立福博士来我县做学术报告,全员参加。考察式研修:到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了解他们的课改推进管理办法。

    “十一五”期间,我们结合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11个子课题的研究,采取研培结合的方式,对课题组成员及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研培。进入“十二五”,我们组织科研骨干研培,在课题选择、立项、申报、研究方式、结题论证等方面进行研培,聘请专家讲学,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为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3.开展学前教师研培,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针对农村学前教育滞后的现状,把研培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上。采取案例分析、“春蕾杯”优质课竞赛等多种方式。开设幼儿园园长培训、手牵手项目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骨干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并与省教育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专、本科学历培训,实现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同发展,在打好文化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研方式,实施质量行动工程

    (一)创新教研方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为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实施采取了送教下乡,教研到校工作方式,把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到基层学校。采用“定单式”教研活动。根据基层学校的需求,教研员依据学校的学生情况,与优秀教师一起设计既符合学情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课后通过切磋交流,相互提升。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总结出“听课——反思——交流——点评——培训”五环节的工作模式,示范、点评、研讨、解决问题。几年来,全县乡镇送课时数达800多节,受益人数达3万余人次。

我县根据课程改革实际需要,建立了县、片、校三级教研网,成立五大联片教研组,开展学科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县教学分布格局的特点,将县直学校与乡镇各学校相互组合,组成四个联教组。同时,注重教研员深入课堂,与教师互动研讨总结“主题式”指导教研模式。每年开展中小学系列化“素质杯”、“百花杯”优质课教学大赛,脱颖而出大批优秀教师,有力地引领了我县的课程改革。

    (二)实施课题带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在教科研工作中构建了把教与学的“问题”提炼为“课题”,再把“课题”形成专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县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11个子课题,在全国第八届年会成果展示中5项获得一等奖,2项获得二等奖。

    2.开展网络科研与教研,提高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质量

    县教育信息网站开设网络教研专区,与齐市教研论坛网链接,开辟《龙江县网络教研主题交流区》与《龙江县各学校网络教研分区》。将小课题、研究方案搬上网络,既有时效性又具备互动性,将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将校与城乡各校双向视频网络系统建成,改变了传统教研方式,使高效、快捷的教研成为了现实。

    (三)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进修校的教研活动、各学校的校本教研都把随堂听课,进行课堂诊断作为教研的切入点。诊断的重点放在四个方面:教学行为时效性;教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精准性;学生作业典型性;学生兴趣持久性,促使教师在常态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化水平。


   解剖课堂要重点抓住三点:一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二看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是否强。三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三、建立保障机制,完善教科研体系,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1.科学调整部办,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

    为了提高研培质量,我们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转变部办职能,把部办单一职能转换为研培两项职能;二是扩大研培范围,成立学前教育研培部、综合研培部。我们坚持“大师资”的建设思路,甄选教师、大师培训,形成了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研培队伍。实施量体型校本研修,提升型的学科教学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解难型研讨。

发挥县级教育学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各专业学会组织。建立了27个学科教学研究会,纵向形成科研管理网络,横向涵盖学科专业学会管理机构。

    (1)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提升教研员课程领导力。激励教研员到中小学参加教学实践,深入了解中小学课改实际。教研员都可以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全县网络视频系统与人手一台的计算机随时上网查阅资料,获得信息更加便捷。

    (2)组建研修团队,提高研修质量。为了提高研修水平,全县组建了16个教学研修团队。各研修团队发挥自身优势,展现了各自的特色。

    龙江县教育信息网设教师风采等专区,促进教师对美好精神的追求和内化。“十一五”以来,我们在教师全员培训中,重视德育教育、优秀教师事迹等,致力于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我们设立了中小学“育人杯“主题班队会竞赛机制。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同时实现精神的陶冶。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研培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把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当做全县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来抓:

    进修校每年预算内经费3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资金10至30万元。我们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扩改教育信息网,将“三通两平台”完美融合其中,实现多种平台的交互融合延伸了教研功能。

根据业务岗位工作的需要,县教育局选派优秀人员调入教师进修学校,加强研培队伍建设,保证研培工作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系统转作风提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