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问没坏处:广州最好的瑜伽排名大概是怎么样的?

最近在广州,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新品牌,把不喝奶茶的“运动人群”拿下了。

这个品牌,小程序上单点一杯不卖,排队一个小时才能喝到;开业一个多月,店均日销超过千杯,还和Keep做联名,上了两次热搜。

圈粉运动达人、走红广州,这个品牌是怎么做到的?

日销千杯,广州火了一家“运动茶饮”

在大众印象里,提供“甜甜的快乐”的新茶饮,似乎很难圈粉热爱健身、追求低糖的运动人群。

但诞生于广州的PINTEA,以“运动茶饮”为定位,正在切入这一市场。

而且生意还不错,其品牌联合创始人Jason透露,“自开业以来,门店几乎每天都在排队,高峰时平均一个小时才能喝到,单店一天的销量超过1000杯。”

上微博看了看,奥运会期间,这个开业还不到1个月的品牌,和Keep一起接连上了两次热搜,曝光量总和接近9亿,话题讨论量近20万条,在粉丝中留下了“运动icon”。

据了解,这个名为PINTEA的茶饮新秀,今年6月25日在广州北京路商圈开了首家瑜伽主题店“PINTEA LAB”,400平米的门店,水泥灰+粉的配色,既有少女心,也不失高级感。

其中一楼为点单区、二楼和三楼是堂食空间,设有户外露台 ,可以俯瞰北京路的景色。

亮点是专门设置的瑜伽运动区,让奶茶女孩有了“边做瑜伽边喝果茶”的新奇体验,很快也成为了北京路上的热门打卡地。

PINTEA 目前推出 15 个 SKU,包含鲜果茶、优选原叶茶等,定价在 15~25 元之间。

开业两周,这家店登上了所在区域大众点评热门榜单第一名。小红书上,它成了种草和安利的“红人”,其中牛油果产品系列出镜率最高。

“我们以‘健康、瑜伽、运动’为品牌基因,未来主打3种店型:PINTEA GO(30~60 m2 )、PINTEA(60~120 m2 )以及PINTEA LAB(120~300 m2 )。”Jason告诉我,“希望用一杯健康的鲜果茶,联合Keep推动瑜伽和运动的全民化。”

这个以“运动茶饮”为定位的品牌,刚开2家店,为何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他们到底是怎么俘获运动人群的,有没有可借鉴之处?

PINTEA是如何“俘获”运动人群的?

1.创始人是资深瑜伽人士,懂得运动人群痛点

Jason告诉我,PINTEA创始人JACK YE,既是瑜伽运动的忠粉,同时又对新茶饮带来的创意和灵感充满喜爱,在双重热爱的碰撞下,创办了“运动茶饮”PINTEA。

身为多年瑜伽爱好者的创始人,深深懂得运动人士在茶饮上,还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因此在品牌调性上会更加贴近客群。

2. 主打牛油果,注重“无奶盖、无脂肪、无添加”

与行业常规做加法的产品策略不同,PINTEA倡导低糖、低脂的健康生活方式,主打产品,用的是健身界的宠儿、被称为“超级食物”的牛油果。

在PINTEA菜单仅有的15个sku中,牛油果系列就占了4个,其中醒醒牛油果是牛油果+酸奶的经典CP, 牛油果甘露,借势了当红的杨枝甘露,把牛油果、芒果、西米等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好喝,又兼顾了健康。

牛油果系列一经推出便成为店里的爆款单品,凭借低卡低糖的优势,获得一众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为了保证产品的标准化,Jason告诉我,他们对牛油果的品控也很严格。

“一颗牛油果能不能用,至少要经过2次检验,第一看外皮,必须达到紫红色的成熟度才能用,第二开果之后,要看饱满度,有灰色的部分就要报损,一定是浅绿色才可以用。”

而PINTEA整体的产品定位,是注重“无奶盖、无脂肪、无添加”的鲜果茶,甄选当季低热低糖和“刮油水果”,口感清爽,符合目标人群的喜好。

3. 场景营造:店员穿瑜伽服、店内有瑜伽场地

走进PINTEA的门店,运动的沉浸式体验,从身着“lululemon”瑜伽服的调茶小姐姐就开始了。

店内的所有服务人员均是lululemon瑜伽服,“我们想做的就是茶饮界的lululemon。” Jason说。

(PS:lululemon是北美一家专注于女性健身的运动品牌,今年1月,lululemon超越阿迪达斯,以4.59百亿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运动服装品牌。)

此次开业的LAB门店,设有瑜伽专区,店内随处可见瑜伽元素:如瑜伽垫、瑜伽环、筋膜枪等瑜伽运动器材,还不定期举办瑜伽课堂和体验活动。

“后续的所有门店,视觉风格都以运动为场景,在门店的桌椅、装饰方面体现运动元素,让消费者从进店到离开,处处感受到‘为热爱运动而生’的品牌理念。” Jason表示。

4. 营销突围:和Keep联名,抢占心智

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当天,PINTEA和Keep在线下举办了联名的官宣活动,Jessie、 Shane等多位瑜伽、运动领域的高人气教练、lululemon瑜伽大使出席活动。

作为国内运动健身领域的头部品牌,Keep一直致力于打造自由运动场,提倡享受运动、追求健康。

Jason介绍,此次联名活动包含了线上和线上两部分,“未来,在Keep完成打卡任务,可能就会收到PINTEA的赠饮券或优惠券,在线下也会经常在门店举办联名活动。”

与Keep联名,不仅仅是精准流量的获取,更是强化品牌认知,抢占运动茶饮的消费者心智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瑜伽及运动爱好者是高净值人群。在公众形象中他们爱好运动,健康、积极向上,也很容易成为意见领袖,易于形成主动营销和传播,继而辐射到更多消费人群,并以此来撬动年轻的消费者。

开启社交拼单:小程序上单点不卖

研究PINTEA的营销策略,我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小心机”是拼单玩法:

小程序点单,单点一杯不卖,期待用一杯茶饮促成顾客之间的社交联动。

具体怎么操作?Jason介绍,在PINTEA小程序上,一个顾客在线下点击拼单后,可以进入拼单页面,可以选择2人拼,也可以3人、4人拼,根据拼单人数的不同,每单可以获得2~4元的优惠。

目前的拼单功能,顾客可以直接去拼单广场,找到有缘的陌生人拼单,也可以自己发起拼单,然后发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邀请好友一起拼单,无论是陌生人社交还是熟人社交,都能兼顾。

Jason告诉我,这套拼单功能,是20多人的IT团队努力半年、迭代数十次的成果。“我们的拼单模式点单,能达到10%的占比,未来会通过营销和话术,逐步扩大份额。”

事实上,在PINTEA的消费者构成中,普通消费者占大多数,在未来的开店选址上,也并不会局限于近瑜伽馆、健身房的策略。

以“运动”为主打的茶饮,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宣告:在意糖分和热量的运动人士都愿意选择,普通人更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喝。

最后我想说,运动茶饮这个差异化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上有充足的优势,但在产品端却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如何让一杯茶饮在少糖低脂的条件下,还能给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快乐,并维持稳定上新?

这对PINTEA来说,是从几家店到未来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难关。

统筹|笑凡 视觉|江飞

为了向您提供服务,我们会根据服务的类型收集并处理您的信息。因此,在使用我们的网站之前,请您阅读并同意我们的 、 、 及 。如您不同意,我们将无法为您提供服务。

  热切、恐慌、投机 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广州购房潮

  这股洪流滚滚而下,数十万人裹挟其中,我的看房故事,只是这场楼市热潮中最微不足道的章节。

  热切、恐慌、投机 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广州购房潮

  本文为网易房产原创栏目《群像》第一期稿件。

  “汤小姐的房子已经卖给别人了,对方愿意付全款,抱歉。”

  这是2016年3月27日的清晨,开始看房近一个月,每天奔走于不同区域、不同小区之间,我从不觉得疲惫,但一句轻飘飘的“对方愿意付全款”,足以让我毫无招架之力。

  3月,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哀鸿遍野。北上广深楼市却狂飙式前进,一场时隔六年的楼市热潮席卷了全广州,每一个楼盘、每一家中介门店、每一份统计数据都在摇旗呐喊,我和成千上万人一样陷入恐惧,生怕2009年的故事重新上演——楼市会不会暴涨?再不买是不是更买不起了?

  3月至6月,百天过去,我亲眼目睹了这场热潮,眼睁睁地看着无数人与我一样,拿着有限的预算,艰难地在这座城市寻找立足之地,看着人们坐地起价,看着人们得偿所愿,看着一套套房子如买菜卖菜般飞速成交,看着热切、恐慌、投机等情绪如传染般扩散,看着楼市变迁如何分流不同人的命运,看着社会阶层如何通过房产彰显和固化。

  这股洪流滚滚而下,数十万人裹挟其中,我的看房故事,只是这场楼市热潮中最微不足道的章节。

  热切、恐慌、投机 一个普通人眼中的广州购房潮
  6月18日南沙某楼盘开盘现场(资料图)

  “12点半我们会集体涨价”

  走进萝岗某个新建楼盘的售楼部时,我第一眼看见的是几十台刷卡机。

  一个销售人员守在旁边,旁边堆着厚厚一摞户型图,放眼望去,销售大厅里人满为患,我盯着那几十台刷卡机,仿佛看到了一个人民币焚烧厂。

  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中国人一生最大的开支,会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沙盘里立着一栋栋高楼模型,人们围在一旁,指着指甲盖大小的房间畅想未来,有其貌不扬的老大爷高声对售楼小姐喊着,“最大的户型是哪个?最少也得是个四房。”旁边的中年妇女白了他一眼,不高不低的声音恰好能让所有人听见:“才一万四?这也太便宜了。”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房,站在售楼小姐身后,无端觉得窘迫,一万四,想到这个价格足够是我家乡房价的两倍,“便宜”二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我想起一位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去看房就是去遭罪,你还是把自尊心放低一点儿吧。”

  我默默让开了路,跟着一名销售走进面积最小的样板房,70多平米的房子,从阳台看出去,一片泥黄色。到处都在施工,不远处是尚未开发的小山包,小区里的树刚栽上不久,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我试着拉了拉窗户,铝合金把手发出一声刺耳的“咯吱”,我看着窗外,天阴沉沉的,外头的工地显得更加荒蛮。

  坦白说,这房子远远不能让我满意,但凭借大开发商的品牌和比市区低出一截的价格,依然有人争抢。销售见我沉默,语气变得高亢起来:“我们开盘这么久了,剩下的货不多,你刚刚在大厅也看到了,这么多人,说实话,你下周末来说不定就卖完了。”

  我还没说什么,一同看房的夫妻先围了过来,妻子有些迟疑地问:“不是还剩一整栋楼吗?不会那么快吧?”

  销售夸张地撇了撇嘴,“你看看现在什么行情!”

  什么行情?我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深圳的房价你们知道吧?北京上海的知道吧?广州也会涨的,你们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销售靠在阳台栏杆上看着我们,神情颇有些傲慢。“现在10点半是吧?今天12点半,我们就要涨价的。”

  我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房价居高不下,随便一个小小的数字变动,足以让普通人一年的薪酬打了水漂。在我的认知里,涨价是个重大动作,我从未想过,它会被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来,仿佛在谈论的不是价值上百万的房产,而是菜市场里的一棵白菜。

  我原以为这不过是销售的惯用手段,直到我走进同一条路上的第二个楼盘,得知12点半也要涨价。前台懒懒地告诉我,一旦涨价,这附近四五个新楼盘则“同进同退”——但就在每个楼盘的门口,都竖着两米高的海报,几个楼盘互相抨击,我看着“X楼盘户型奇怪”、“Y楼盘层高太低”的字样,觉得异常荒谬。

  12点半,我走回第一个楼盘,得知每平米真的涨了几百块钱,我看着口沫横飞的销售,又看了看大厅里伸长脖子望着沙盘的人群,觉得自己像活在一场黑色喜剧里——

  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瞬间贵了几万元。换句话说,如果想买这里的房子,我手里的钱瞬间贬值了。明知这个楼盘品质普通,明知它还有大量货源急待消化,明知涨价不过是开发商的变相广告,仍有人蜂拥而上。越是蜂拥而上,“热销”越发显得逼真,到最后,人为的“热销”竟然变成了真正的热销,我甚至不知道,到底是谁扯紧了这根购房链条。

  “这房子……疯了!”

  第一次看房就出师不利,买一手新房的热情被浇灭了一半。我与男友两方父母商量后,首付预算大致确定,就此转向市区的二手。

  所谓不知者无畏,我壮着胆子走进了天河公园附近的某个中介门店。得知我的购房预算后,中介有些尴尬:“你这个预算……要是年前来就好了。”

  当时我并不明白他的意思。一个小时后,我见到了住在附近某小区的朋友。她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这房子简直疯了。”

  2015年6月,她与丈夫买下这套70平米的二手房,均价三万二。从2015年6月到今年2月,小区均价只涨到了三万三,但从2月到3月,央行宣布降准,北上广深楼市狂飙式前进,小区均价直接突破四万。

  “窜天猴也不过如此吧?”朋友感叹。

  涨价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涨价导致的恐慌和疯抢。朋友刚刚怀孕,想从两房一厅换成三房一厅,又不愿走远,委托中介找同一个小区里的房子。自今年3月楼市陷入疯狂,中介的朋友圈就如同打了鸡血,对面楼有一户刚刚放盘,中介打电话给朋友时全程像在咆哮,“你们赶紧下楼!!现在就过来!!”

  朋友穿着睡衣去了一看,屋里全是人,女主人坐在门口挨个发鞋套。后来才知道,当天晚上竟然来了二十拨看房客。人们挤在一起,这才发现好多都是同一小区想换房的邻居。有土豪邻居嚷着要付全款,朋友知难而退。谁知一夜过后,业主决定涨价80万。这下,土豪也傻了。

  • 这软广告做得好。不然大家咋都去买一手房呢.开发商没那么傻,减价走量,当然没人直接减价,那说出去多不好听啊。什么2万当10万,97折后再98折,送装修家具电器,送五年管理费啥的,等等全上来了。一些二手房主听了房市向好,就赶紧涨价,那就挂在那里呗。
  • 大律师最近有去看房吗?感受如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出名的瑜伽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