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卷子什么时候改完?

2021河南中考数学试卷评析(附5年) 2021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基本延续了去年的题型结构,内容覆盖面广,大部分题目偏基础,但是稳中有新、目标明确,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到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整体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变化向我们指引了中考的新方向. 一、从分值上看,填选的分值保持不变,解答题方面16题分值从8分改为10分,21题由10分改为9分,23题由11分改为10分;略微调整了基础题与难题之间的分数比例,践行国家提倡的双减行动.从这个方向看,河南中考相对于前几年,有意识的在下调难度. 二、从题型来看,15题没有延续去年最值问题的考查,回归了折叠问题,不过也有创新点,出现了2次折叠,但分析角度并没有太大变化;16题由化简求值改为分别进行数的计算与式的计算;22题去年的新函数问题今年没有再延续,但探究函数本身相关性质仍是主要考查点;同时23题由经典的类比探究改为探究尺规作图的原理及应用.从这些变化的角度来说,题型的变化更灵活,更重视数学基础,数学思维的考查,而弱化了题目的综合度.这个方向是要引导学生更重视课本,扎实基础.培养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是死搬硬套知识套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从题目背景来看,很多题目都融合现实背景.例如第2题体现了河南人民互相帮扶的可贵品质;第8题的北斗,天问,高铁,九章唤醒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13题和17题体现了数据统计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19题、20题、21题从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到现代的经济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些变化彰显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四、整体来看,从去年的中考改革以来,河南中考更重视了题目的推陈出新,更突出对于知识应用性的考查,凸显了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对于善于探索,追根溯源的学生是个好消息,而对于死记硬背,生搬套路的学生则会痛苦一些,这有利于改变现有的一些教育现况,从中高考开始改革才能真正带来学校的变革。 五、稳中有新。对于大部分九年级学生来讲,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一定是非常熟悉的感觉,无论从各个知识点还是题型结构,基本上可以说是天天练,但是在题方面还是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变。 例如选择题第10题由原来的函数图像问题变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律探索题,填空题第15题由原来的折叠成直角三角形、折叠成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变成了折叠落点问题。第23题二次函数综合题的最后一问也不再是存在性问题,而是求含参数的一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这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转化能力,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六、目标明确。本次考试更大的收获应该是进一步明确了将来初中数学的目标:综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1年的第21题和2016年的第21题以及2021年的第18题都是从函数的图像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计算等方式解决函数的交点和面积问题。这道题立意新颖,目标明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想象,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并能将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总之,本次试卷知识点覆盖很全面,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素养,同时对新的九年级同学也有很明确的导向作用。 附:五年试卷情况分析 一、中考数学近五年考点评析 1、遵循课标,体现理念 五年来中考试题遵循课标,整体较平和,试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层次分明,难度适中。 2、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如2015年测树高,2016年求国旗上升时间,2017年海监船航行救援,2018年高低杠等,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思想,体验活动 五年来中考题在考查数学规律、数学技能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 4、较强的继承原则,恰当的互补原则。 近五年中考考试内容,基本保持每年80%以上内容不变,但每年都有小的创新。同时,当某部分内容简答题没有考,那么选择、填空题大多数都会考察到。 二、试卷结构 2013年以来,我省中招数学考试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共23道题(八七八结构),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笔试形式. 题型及所占分值为: 第一大题:选择题(1-10)共30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11-15)共15分; 第三大题:解答题(16-23)8小题共75分(其中:第16题8分,第17、18、19、20小题每题9分,第21、22小题每题10分,第23小题11分)。 三、试题比例 1、从各能力层次上看: 80%为中等及中等以下难度题目,100人参加考试,大约有50人得分在90分以上。 普通学生在80—100之间,要考重点高中100-108之间,省级一类重点114-120之间。 2、从学段上看: 2013年

河南中考备考试卷(每日更新)

新学期已经开学了,2022年河南中考马上就要进入百日倒计时了。

时间越来越紧张,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呢?

其实焦虑是不可避免的,这毕竟是同学们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 但是趁着还有时间,把焦虑转化为动力,才是目前最正确的做法。

今天分享一位母亲对备考的孩子所说的一席话,看完希望对你能所启发!

常感慨时光匆匆,已经到了最后一个学期。每天看着你为中考潜心复习,为即将尘埃落定的成绩忧心忡忡,妈妈心里有三分不忍,三分急躁,还有三分纠结。

尤其是看到你忙乱无序复习的状态、一筹莫展的无奈、提起考试又期待又害怕的感觉,有几句话一直游荡在嘴边,今天写出来给你看。

考前的紧张和辛苦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之前用来睡懒觉的周末早晨,你竟然也早早爬起来背古文和单词,听着你因为感冒未好而有些沙哑的声音,妈妈只能把“歇会吧”这种疼惜你的话咽下去,转身为你煮一碗梨水。

正如你看到的: 那些平时学习进度滴水不漏的学霸们此时尚且毫不放松,更不要说平时成绩平平的我们。

因为我们要战胜的可不是班里其他的几十名同窗,而是大脑的遗忘规律,是平时学习时忽视的知识点、错过的小方法。不花点心思、不用点气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一句豪情满怀的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你不想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到什么程度吗?这一个阶段你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紧张密集的学习会让你打通哪些学习的路径,然后醍醐灌顶呢?你哪些习惯和方法没有用好,需要完善再完善?

那就踏实做下来准备一场考试吧,不谈辛苦,不说付出,只是不断发现不断改进,然后等成绩给你最好的反馈。

平时偷的懒,考试会打脸

从你这几天做的卷子来看,你表现出明显的左支右绌,顾东不顾西。寻找原因,抛却粗心,你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什么问题。

可是你知道吗?这偏偏反映了你平时基础的不扎实。

老师让记住5个单词,你只记住了4个,那一个就会在某次作业或考试中跳出来,成为拦路虎;

老师要求你训练一种解题技巧,你把能套用公式当成熟练掌握,那这个难点就会在某个关键时刻改头换面出现,打你个措手不及。

平时偷的懒,考试时一起找你讨还。

你只好拿出一分、再拿出一分,喂饱了平时的懒散,亏待了自己试卷上的分数。

所以,孩子,有错误及时改,有问题当时消,千万别让平时偷的懒,在考试时变成打脸的巴掌。

父母在意的不是分数,而是会反思的你

上次因为期末考,你曾问过我: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个冷冰冰的数字,有时候感觉爸妈对成绩的关注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

我理解你的委屈,因为我也曾像你一样怀疑:难道我的价值就剩下考试考得好了吗?我要考得不好我就什么都不对不行了吗?

现在我已经完全想明白,并且要告诉你,成绩当然不是评价你的唯一方式和绝对标准。

爸爸妈妈和老师最希望的是:

透过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看看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看看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看看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看看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看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而这些对于正处学习阶段的你,太重要。

我们希望你会反思、能进步、不花费无用的功夫、不陷入“伪勤奋”的陷阱。

归根到底,我们在乎的不是那个数字,而是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爸爸妈妈还想告诉你:我们不是看不到你的其他方面的优点。只是这个阶段,我们都集中在学业复习这件事情上了,所以更多说到的、叮嘱的都是有关于学习的,你的宽容、负责、活泼,我们依然爱,只是暂时没有当面告诉你。

假期值得期待,复习冲刺一样激情澎湃

考试的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的后面藏着一个长长的假期。

假期有假期的幸福,平时有平时的开心,千万不要因为幻想假期的美好而忽略了眼下的快乐。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 辛苦的考前冲刺,其实魅力无限。

一个知识点刚学的时候一直似懂非懂,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拿下,那种成就感让人痴迷;平时的学习各个知识点散落一地,趁着这个机会串一串、做成体系构成图,他们之间奇妙的联系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之前一直听在耳边、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实践的方法,此时拿来试一试,突然发现意外地适合自己。

学习的乐趣就在于:消灭一个个未知,攀上一个个高台。

而你一旦开启这个旅程,其中的畅快淋漓你必不愿舍弃。

孩子,总是学习啊学习,太乏味,可总是玩啊玩,也太荒废。那么从现在开始,新学期里,认真一下吧,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和没努力一样,可是却比不行动多了成功的可能。

剑已佩妥,考场也是江湖。酒尚余温,人生没有退路。

孩子,调整好心态,只管耕耘,不执着于成绩,以最好的状态复习,以最好的状态考试,这已经足够。

我希望你记住:你只管努力,余下的交给时间。

2020年初中毕业生的这份语文考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平和的,试题框架和往年一样,但更全面真切地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位一体”的能力,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新变化。

2019年秋季新学期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2020届初中毕业生面临的是第一次全面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拟定的试卷,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在考查范围内的古诗文为61篇,名著范围新增了《艾青诗选》《红岩》《简爱》和凡尔纳系列科幻小说等。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年的这张卷子上名著阅读不再紧扣《西游记》《水浒传》设置四选一形式的题,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古诗文考查也全部都是新增篇目。

文段阅读的问题思维逻辑性很强,都有考查到“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思维能力。其中,第9小题考查的是材料组织技巧的辨析和表述能力,我们平时教学过分注重判断技巧是什么,而没有具体探究到技巧如何自然运用于文中。考卷上的这个问题对语文平时教学产生了更细致的指向。我们要反思,教读文章不要只是满足于它写了什么,用了哪种方法来写,更要把语境语义分析透彻,借助教材中的典型文章来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方法具体是怎么串联、衔接、蓄势、深化的,进而再去琢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能达到怎样的妙处。

非连续性文本考查题型正式登场,且出现了一个选择题有两个答案的现象,这个新变化提醒学生,一定要审题,只习惯性地选择一个选项是很危险的事。

“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注音、字形考查,跟往年相比,辨析量和辨析难度有所降低。第1题字音每组选项只给了三个词,多为生活常见词,都在部编版统一教材中出现过。“濒bīn”“矢shǐ”“果脯fǔ”“锐不可当dāng”,可能个别考生会存在不确定。第2题字形辨析,结合语境,单从形旁代表的意义就能区分出来,不容易混淆对错。第3题古诗默写的8分,基本都是名篇名句,《论语》《礼记》儒家文化再次闪光,“先忧后乐”是情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和“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景象,从三篇古文和两篇古诗里筛选,考查范围广,角度多样,易错字不多,相信学生的失分率会比往年低。这前三题的设置一定是关注到了疫情期间学生学习状态的波动,所以淡化了基础知识的检测。但对阅读的考查没有放松,比如第4小题是考查新增的《红岩》这部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主题的名著,还有外国彰显独立女性人格尊严的《简爱》一书,都是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体现。二选一的名著题,难度虽然不大,却真正检测学生是否真读书、真品味、真收获。第5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1)根据语义判定关联词语,(2)补写语句,依照“瞻前顾后”原则,此空不难写,但是这个补写也同时在考查病句类型,所填语句必须有“能否”“有无”这样的两面词。一空有两个考点,这题有点难。不过有通观全卷意识的学生,会发现这一段材料中“小我”“大我”对自己写作文时理清层次很有帮助。第6题河南本土文化特色鲜明,(1)考查提取概括能力,需要学生关注三则材料的共同内容都是“塑造河南文旅形象”,每则材料体现“文旅”核心的途径又不同:电视宣传、互联网技术助力“掌游中原”、实施《河南省旅游条例》,此题把以上信息整合成一大长句即可,注意题目中有字数限制;(2)比往年常见的图文转换,思维层阶能力要求更高了一点,有考查到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语文素养。其中“故乡”不仅指出生在河南奔波在异乡的游子,也照应材料一“发祥地”“祖根地”,有更广的外延理解。

记叙文阅读部分,第7题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作为人民教师”,因此答案只能从③-⑩自然段里来概括主人公四个方面的优秀。第8小题“怎样表现快乐”和《父亲的长笛》“如何描写笛声”、《母亲捞月亮》“如何描写母亲”类似,都在考查辨析表现手法的能力。第9题材料组织有无结构和线索的设置呢?第10题考查的是选材立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说明文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11题虽要求选择两项,但只要学生审题仔细,把每项的表述与原文严谨科学的表达之间进行比较,就可以轻松选择。第12题“如何逐步得出结论”是在考查学生对文段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关注总领句、设问句、过渡句也是帮助理解说明层次的手段。第13题一定要紧扣两个文本的说明目的来判定详略安排的原因。我们理解非连续性本文时既要找到二者的相同、相通之处,也要区分二者的差异,才便于我们客观地审视出题意图。

以上两类阅读文段,文体特征非常鲜明,学生做题应有文体意识,对应的答题术语也要区分开来。

古诗文阅读,选择了新增篇目《富贵不能淫》《卖炭翁》,竭尽所能地表达对课标新增内容的重视程度。大丈夫的处世标准和忧虑民生的主题也体现了河南省语文试卷一贯的价值观导向:注重传统文化、注重立德树人。古文题型是常规的字义理解、句子翻译、鉴赏写作风格、对比理解主题。古诗鉴赏出现了情节概括的填空题,这需要有高度提炼的能力做基础,也考查到某句对情节和主题的作用。

两个作文题目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下的二选一,审题难度减小,写关注自我成长和关注家国命运的内容,写新是不容易的,思想性也会稍微欠缺一些。

总观今天河南省中考试卷,感觉到核心素养在落地生根,它既有文化的深厚,又能紧贴时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发挥着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020年河南省中招语文卷上的作文考查形式是河南省一直以来比较稳妥的“二选一”形式,给考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非常符合河南省中招考卷一贯的尊重差异化、个性化的风格。

本次作文命题中心词非常明确,“危机”。学生对“危机”的理解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八年级古文儒家深厚文化的代表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有“居安思危”的传统思想渗透。

命题作文“我的危机故事”,“我的”定语成分限定了素材的主人公,提示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寻找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故事”一词则限定了本文的写作体裁为记叙文,且“故事”这种文学体裁其内涵要求事件的过程有波澜、有变化、有细节,人物内心的追求有逐渐清晰的痕迹。八年级下期第六单元的写作主题就是“学写故事”,避免平铺直叙,可以设计悬念、铺垫、误会、矛盾等方式使事件具有“故事”的鲜明特征。这样的波澜设计也符合“危机”一词里的辩证思维,学会从“危”的处境中看到、找到甚至创造“机”的存在,面对逆境和磨难的“危”,学生要拥有辩证眼光去寻找代表希望的“机”,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除了常用的“考试失利”“亲子矛盾”“友情冲突”等小危机之外,2020年疫情带来在校高效学习时间的骤减、网课学习状态的懈怠、河南中招体育和实验免考带来的优劣势的调整、因国外疫情严重而出国求学梦想的止步等等,考查的是面对人生的危机,我们应该有什么心态,如何应对。这是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对待生命的态度。“我的危机故事”,“危”是什么,“危”从何来,“机”是什么,是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还是主观创造的机遇?此作文题目提醒人们思考如何面对危机,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慌和压力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放平心态,才能完成人生的大考,要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危险往往和机会并存,困难常常和希望相伴,材料还解释了字典里“危机”的意思:①潜伏的危险。②严重困难的关头。要求自选角度来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其实,对命题作文的主题把握过程就是对材料作文论证层次的部分梳理。常规思路,我们可以按照“个人-集体-国家”的横向拓展层次来表达自己对“危机”的思考认知和应对态度。“危机”对个人生活和追求的影响作为议论文的第一个层次,进而上升到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个公司等团队所面临的危机及选择的应对方式,再上升到国家民族的角度,结合当下时事,我们可以联系到我国遭遇到的严重疫情、近期南方洪灾、来自国际上不公正的歧视和打压等等,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命运,更倡导学生坚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也可以按照纵向延伸层次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我国建国的艰难、改革开放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强国之路上的磨炼等等,按照时间顺序,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讲述我国在多难的道路上选择恰当的方针政策砥砺前行、开创盛世的壮举,表达我们的“国家自信”。议论文的写作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社会关注、文学积累等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能坚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学生,这篇文章写起来就是得心应手的事了。

稳定求实创新 发展科学思维

物理中考命题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2020年河南省的中招物理试卷就像一片科学之林,漫步在题林中,处处透露着科学的奥秘,让我们开启这场新奇新颖、多维多变的科学之旅。

一、命题理念与内容要求

1.命题理念:初中物理学业考试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程度。试题突出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时代性和导向性,有效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2.命题内容要求:命题内容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探究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加强基本实验技能与探究过程的考查,有效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内容的考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整体发挥出不同题型的功能,试题结构与试题难度控制得当,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21小题。

试卷的难度结构:在试卷中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优化试题结构,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点的指导作用。试卷整体难度比例约为: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4:3:2:1,易、中、难在不同题型中都有体现,整体试卷和不同题型都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

1.立足双基,稳定全面发展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片面性。这次中招考试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考查的基础内容包括:声学中的声音产生条件、音调等概念;光学中的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透镜成像规律等概念;热学中的凝固点、沸点、凝华、分子动理论、比热容、热机冲程等概念;力学中的质量、密度、机械运动、速度、惯性、重力、二力平衡、压强、浮力、费力杠杆、做功、机械能等概念;电磁学中的电荷、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安全用电、磁场、磁极的相互作用、电生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概念。总分值达到38分,占总体比例的54.3%。在考前的最后复习过程中应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和贯通。

2.题面新颖,紧跟时代热点

这次考试的试题中,一些试题结合时代特色的特点比较明显,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发展。试题素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在真实、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引导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全卷21道题中,共计14道试题的设计放置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总分值达到42分,所占比例高达60%。如在人文教育方面,涉及有“国家黄河生态文明”、“垃圾分类”、“校园科技”、“中原粮仓”等内容;在科技前沿方面,涉及有“北斗导航卫星”、“5G网络”、“天宫二号空间站”等内容;在应用实践方面,涉及有“频闪照相”、“电热水器”、“粮食收割机”等内容。这些试题传递出社会中热点现象和应用,使人感觉耳目一新,凸显出试题的教育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关心时事新闻,了解科技前沿动态。

3.落实探究,鼓励多元思维

注重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如何在考试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近几年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在这次考试中,第17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一题,属于基本操作类实验,考查了实验器材的调整、实验的评估及成像变化的分析。第18题“测量石榴汁的密度”一题,属于测定性实验,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密度及改进方法测量等实验综合能力。测定性实验通常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第19题“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题,属于探究性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还考查电路的连接、检查、归纳结论及延伸性的分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实验题目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渗透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养成和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

4.灵活创新,提高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要培养的主要能力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些能力渗透在整个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考试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优化试题结构,使卷面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时加强了对上述各项能力的考查。试卷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重视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原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下进行考查,强调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第1 题从《梦溪笔谈》出发,宣传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第6题将多个物理概念融于一体,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猜想。第11题从垃圾分类、可再生能源等社会热点出发,着力于树立环保和节约能源的意识。第20题以中原粮仓为试题背景,突出河南大省的优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考查的综合内容包括:分子动理论和做功冲程的概念,以及速度、重力、压强的计算等。第21题以家庭中常用的电热水器为试题背景,强调安全用电的原则,考查的综合内容包括:电流的热效应和红外线的概念,以及热量、电功、电功率、效率的计算等。

通过这份试卷,可以看出平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应将课本知识与自然生活联系在一起,用科学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世界,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出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还要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中考用的是一套卷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