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情能告诉家长什么

“给叔叔阿姨唱首歌吧。”

80、90后的记忆里,在大人聚会上听到这句话总令人“虎躯一震”。

但时代变了,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短视频兴起,如今是孩子们踏进秀场,给屏幕另一头的叔叔阿姨们表演个节目。

当年那个“被迫来一首”的老王成了唱歌网红,主动求围观,某一天,你的孩子也告诉你,他想像老王一样,展示才艺,有人欣赏,靠此赚钱。

还没等你否定,你就看到英国有个7岁的孩子Ryan在YouTube上测评玩具登顶了福布斯财富榜,隔壁国10岁孩子中村逞珂辍学开办YouTube频道“少年革命Yutabon”,抖音上的天天小朋友在抖音上模仿李佳琦推荐文具而粉丝大增……

新的媒介环境下,他们在尝试讲述成长的另一种可能性——成为儿童网红。

1、儿童网红观察:表情包、才艺、人设和网红二代

互联网时代,传播行为从未像当下这么容易,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甚至是一段话,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

表情包网红:迷因文化的走红

以往的儿童网红里,十个里有十个是可爱型,这股风潮随着《爸爸去哪儿》的播出达到顶峰,但沙雕文化很快占领新高地,表情丰富的儿童迅速抢占视线。困惑、尴尬、笑着活下去……被可爱消解的丧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这背后是迷因文化的特殊魔力。

表情包儿童合集(图片来源:青红造了个白)

假笑男孩Gavin Thomas在中国爆红,逛故宫、参加微博盛典、和太平鸟合作,这大概是社交网络时代创造的一大奇迹,谁没有用过几张“奶思”表情包呢。如今8岁的Gavin,已经出道6年。当时,Gavin被捉弄时的意外反应戳中了网友奇怪的笑点,努力营业的假笑就像被生活摧残的社畜青年。

经纪人Ashley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Gavin的表情可以传达人们想表达的任何情绪,每个人对Gavin表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比起笑脸或哭脸,Gavin似笑非笑的表情留下更多解读余地。

在中国,Gavin有240万微博粉丝,官方粉丝群5000人,他们称自己为“奶盖”,爱豆一发微博便迅速涌入评论区互动,他们叫Gavin为儿子,哪怕儿子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才艺网红:生活不易,多才多艺

模仿李佳琦的人这么多,@天天小朋友 是最脱俗的一个。鸭屎绿的尺子和失血白的橡皮是“绝配”,烂番茄红的限订版新华字典“太好查了吧”,表情和语气和李佳琦如出一辙。截至发稿,这条视频的点赞达到85万,不少网友看过之后“笑到头掉”,想问问哪里能买到这么绝美的文具。

太有才艺的结果是引来了魔鬼本人的注意,李佳琦送上从小学到高考所有的教辅和课外书,还不忘关心一句“作业写完了吗?”

视频一来一回,两人的网络热度持续飙升,人们看到了@天天小朋友 更多逗比的日常。

人设网红:今天也要努力营业

虽说网红都有自己的人物设定,但比起表情包的话题性和才艺的可持续性,我更愿意把人设网红的范围设定为颜值网红。

表情包女孩权律二今年5月底开了微博,比起宋民国和Gavin难以捉摸的气质,权律二的人设简单得多,可爱就是大杀器,努力营业就好。国内的裴佳欣也因为面容姣好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从抖音火到微博,网红光环褪去,一条腿已经踏进娱乐圈。

Instagram上,有大把靠着美好颜值出道的小朋友,7岁的日本女孩Coco因为酷酷的外表早早和Burberry、Gucci、Gentle Monster等品牌有过合作;双胞胎Taytum和Oakley在有280万粉丝,据估计,单条广告价格在1.5-2.5万美元(约合10-17万元)之间。

和星二代一样,网红世界里也有名气传承。

《纽约时报》曾关注过4岁的Samia,作为网红Adam和LaToya Ali的女儿,她在会说话之前已经成了网红。准确来说,还在娘胎时就活在了聚光灯下,父母在社交媒体上更新怀孕动态,预告她的出生。

Samia货真价实地赢在了起跑线上,如今在Instagram和YouTube上分别收获了15万和20万粉丝,早早和儿童绘笔品牌Crayola达成广告合作。按母亲的说法,“她就生于社交媒体。”

2、景观社会:如何保护消逝的童年

测评玩具的Ryan在YouTube上赚了2200万美元,一时打败游戏博主PewDiePie,成为最吸金YouTuber。比起传统工作,网红似乎是最轻松又赚钱的工作,难免有越来越多儿童把网红当做理想职业。

他们不是《楚门的世界》里被动成为的网红,而是了解之后主动成为的互联网“景观”。《好奇心日报》在探讨当代生活的“小型景观”时提到,“一个人只要没有与社会彻底隔绝,就总有需要遵守或效仿的规范。这种‘被注视感’并非互联网独有。”

互联网的出现,让成人也无处可逃。那么,当儿童希望成为互联网“景观”——网红时,着急对此下结论其实毫无必要,也用处不大。

去年8月,日本冲绳,10岁的中村逞珂决定辍学运营YouTube,开办频道「少年革命Yutabon」,第一条视频便是《不去上学也可以》,这条视频播放量达到150万,但也引起极大讨论,点赞5k,点不喜欢的达到80k,中村最终关闭了评论功能。网友嘲讽他的无知,也批评父母管教不当。

中村的YouTube主页(翻译自谷歌)

中村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并非孤例。2017年,英国机构First Choice询问了1000名儿童的理想职业,其中半数想成为YouTuber或是vlogger,2018年,日本学研对1200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YouTuber在他们理想职业排名中升至第二位。

一年过去,中村还在坚持每周三更,以儿童之眼,记录生活的思考和冲绳的文化,但每条视频下面都有人试图劝他重回学校,放弃逃避现实。

批评总是很容易,但面对互联网入侵,大众更需要思考,如何让儿童更好地和科技相处。

平台:妥善安放儿童注意力

在科技巨头眼里,成人市场逐渐饱和后,儿童市场就是下一个必争蓝海。

首先是内容的把控,国内外流媒体平台各自推出了适合儿童使用的内容平台。优爱腾推出“小小优酷”、“奇巴布”和“小企鹅乐园”,引进来自迪士尼、BBC等机构的内容,以及如《小猪佩奇》和《汪汪队立大功》。Netflix则在2019年投入11亿美金用于生产动画内容,YouTube推出Kids应用,而将在今年11月上线的迪士尼流媒体品牌Disney+会在儿童内容市场上和各大平台形成直接对抗。

但更多的指责声来自于平台对儿童使用的监管不力,比如上瘾机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都曾出现儿童不宜的内容,也被曝光未成年主播和儿童打赏问题。随后,快手禁止18岁以下儿童担任主播,抖音和快手先行试点“防沉迷系统”,今年六一时,包括B站、优爱腾等在内的21家平台共同上线了防沉迷,未成年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进行限制,只能访问专属内容。

《纽约时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探讨科技产品带来的新数字鸿沟,高收入家庭的青少年花在屏幕上的时间是低收入家庭的70%,公立学校宣传ipad学习计划时,受到精英青睐的私立学校却没有一台电子设备。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曾表示会让孩子远离社交媒体。

换句话说,科技公司带来了新的数字鸿沟,精英本人可以想办法逃离,而无力抵抗的大众,教孩子适应是最无奈也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家长:如果孩子想去当网红……

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不少大V,育儿博主@灰鸽叔叔 想向孩子提出三个问题:

1. 你想做什么内容呢?(内容导向,告诉他定位的重要性)

2. 类似的内容,别人是怎么做的呢?你和别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市场导向,告诉他要做竞品分析和优势判断)

3. 你觉得你能坚持多久呢?如果坚持不了,你愿意接受怎样的惩罚呢?

灰鸽叔叔还对第三个问题也做了补充:“老子更新公众号都不高兴,你还想靠网变红?等着挨罚吧。”

没有一个网红能躲得过催更的痛苦,经常发停更同质的灰鸽叔叔对此感受颇深。

当一名能挣钱的,合格的网红,意味着精准定位、高频更新、随时营业,创意枯竭的时候要硬上,面对粉丝恶评时要一笑而过,最重要的是,没有收入的时候要也要咬牙坚持,创作时的孤独只能自己承受。

《华盛顿邮报》也在一篇文章中探讨了家长的角色,如果孩子想成为网红,先问四个为题:

3、最喜欢的频道是什么?为什么?

4、不喜欢的频道是什么?为什么?

关键环节在于,了解他们的想法,不做任何评判。

多数情况下,儿童只看到了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在YouTube上做玩具测评的儿童这么多,Ryan却只有一个。那么,与其一票否定孩子的网红梦想,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好奇心,共同分析当网红需要面对的困难。

在经历过儿童综艺的乱象之后,广电总局已出台相关政策,禁止宣扬童星效应或包装、炒作明星子女,限制了儿童宣传的边界,在媒体环境上保护儿童。

在关于假笑男孩Gavin和玩具国国主Ryan的报道中,多家媒体都会提示,真实姓氏保密,家庭住址保密。没有秘密的互联网上,找出一个人的信息并不难,难的是拥有克制的自觉。

全媒派在《舆论镜像中的儿童:媒体如何规避耸动,把握操作尺度》中探讨了媒介传播中的报道尺度,儿童对强加的标签和描述没有还击能力,而媒体,则一直在加深人们对儿童的刻板印象——弱小、无知、需要帮助与保护。

对儿童网红的报道中,有人喜欢强调网红不堪的B面,指责这是家长制造的阶层流动幻觉,也有人强调儿童网红的造星方法论和吸金力,标题和案例有居高临下的指责,也有直白的博眼球。

不论是批判,还是鼓励,对现象的放大都无益于现状的改变。身处互联网环境,连成人都无法避免陷入其中,不提出任何解决方案的报道既无意义,也没有用处。

3、人人网红时代:重新思考名声这件事

快速成名的时代,或许可以设想,未来的某个一年级班级,同时有1个表情包红人,3个歌唱红人,5个舞蹈红人,7个搞笑达人……

网红被拉下神坛,下线之后,等着他们的可能是写不完的作业。

“从我的角度看来,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工作机会和表现机会,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小小包麻麻 告诉新榜。

2岁就走红的Gavin早享受了年少成名的滋味,但BBC在专访中称他为“一个生活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平台八岁男孩”。在网络上,尤其是遥远的中国,Gavin有海量拥护者和巨大商业潜力,在线下,他有正常的生活。学校里,Gavin给同学们看她的短视频,在中国游历的照片,同龄人对他的名气似懂非懂,或许是一个经历很丰富的别人家的小孩。

几乎所有讨论儿童网红的文章都会引用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对童年的定义:文字的出现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电视媒介扼杀了儿童的童真。

但豆瓣网友@malingcat把互联网导致的变化称作“童年的转型”,“和电视相比,童年在互联网上消逝得更快,但相比印刷时代,互联网的互动性质使自主学习具有技术的可能性。”而@奥德赛的暗流 则认为“认为是成年人世界将儿童带坏,根本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傲慢自满。认为童年是一个需要呵护的童话,这本身就是一个供成年人消费的童话。”

年少成名似乎没那么可怕,不过是成长的众多道路上的一个新路口。电视时代有张一山、杨雪,有秀兰邓波儿,也许在古人的世界里,让梨的孔融和砸缸的司马光就是当时的网红。

不过,童年转型,家长和社会似乎需要尽快做好准备。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此前热议的织里童模。短视频平台本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但如果被家长用于赚钱,会极大影响儿童的成长。除了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家长还应注意使用“度”的问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郑子殷提到,“即便是监护人同意也不能让儿童网红在时间和强度上超出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否则不但会影响其学习休息,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影响。”

Gavin的团队会尽可能保护他,“一切以他的意愿为优先”是行事的最高原则,接下任何艺能案子前,都先询问他的意见。”全名、家庭、学校的向外公开,不允许记者到家中或学校采访,从艺收入汇入教育基金,18岁之后可以动用……

9岁的美食网红Amber Kelley在YouTube上有4万多粉丝,母亲Yohko对名气看得淡然,她认为Amber只是一个稍有关注的迷你网红(Micro-influencer),全家很享受这段经验,用不着刻意营业,只是分享自己的爱好。

另一位9岁女孩Hawkeye Huey是Instagram上最小的摄影师之一,继承《国际地理》杂志摄影师父亲衣钵,Hawkeye的户外和摄影作品得到了20万粉丝的喜爱。你可以说她是网红,但也能换个定义——生于社交网络的儿童摄影师。

“如果有天Gavin不想再当网红怎么办?”BBC问到。

“好呀”,母亲答得很干脆,“无论如何,我们已有过许多美妙经历。”Amber的母亲给出了相似的答案:这是一次学习,是她众多人生经历中的一小段。

有的小孩他虽然不会说话,只会爸爸妈妈,但是你让他做什么他就能去做。比如两岁的孩子,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你的眼睛、鼻子、耳朵,他可以看着你配合你去做这些,像这样的孩子就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但有的孩子你喊他,他都不理人,你让他做什么他都直接无视你,也不看你的眼睛,这样这个孩子就缺乏互动和交流,这样的孩子不单纯是语言的问题,他是有自闭倾向的。

三个小方法判断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的问题!孩子有这些行为可能是自闭症,有家长问,孩子上幼儿园后不爱和小朋友玩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下面我来告诉家长三个判断自闭症的小方法。首先,自闭症孩子缺乏眼神交流,比如我跟你说话我会看着你,你也会看着我,自闭症的孩子就没有这种眼神交流的。其次自闭症的孩子行为刻板,比如特别喜欢楼梯不停开关灯,重复同样的行为,而且很难打断他。最后自闭症的孩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语言交流能力,只会简单地称呼,有的甚至不开口说话。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在与人对视的时候会回避他人的目光,缺乏面部表情。而且他们的对人的态度总是不理不睬的,性格比较冷淡。喜欢一个人玩,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也不会说主动去跟同龄的孩子去沟通交流,也不会跟他们在一起玩耍。

像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喜欢的东西啊、玩具啊都不相同,像正常的小朋友都喜欢玩玩具、玩游戏,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却不喜欢,而且表现出一些重复刻板行为。他们对一些门板啊,风扇啊、特别感兴趣,往往会一直开门关门或者是盯着风扇一直看。

三、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性格呆板、行为比较刻板、而且他们的兴趣也比较狭窄。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在语言方面与正常的同龄儿童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有的自闭症儿童到了该说话的年纪还迟迟不开口说话,严重的甚至从不开口说话。而且也没有肢体语言,也不会说用手啊、摇头点头等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对孩子重视起来,如果发现孩子有自闭的倾向,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检查干预,不要觉得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慢慢自愈好起来,耽误了孩子治疗的最佳时间!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处理。

第1篇:让宝宝早开口说话的秘诀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早点开口说话,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让宝宝早开口说话的秘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爸爸、妈妈、谢谢、要、我等这些手语很重要,让宝宝先学会这些标志*手语有助更快学会说话。

方法2:电视如果不看就不要一直开着

电视可能是导致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背景噪音。

方法3:把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做成卡片或者贴纸贴墙上

让宝宝需要某件东西却不会表达时就可以挑出卡片或者贴纸给父母。比如床、玩具、杯子、食物等可以把它们画在硬卡纸上,然后剪下来制作成卡片,用双面胶或者小瓷片贴在*箱上。这种方式有助于帮助那些着急说话却又说不出来的孩子与他人顺畅的交流,减少它们的沮丧感。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父母一定要每天花一定时间陪孩子玩,至少40分钟,可以分开几次玩,最好是玩同一种游戏,比如“小皮球”、“小汽车快点儿跑”等,并且用简单的语句和宝宝交流,让宝宝在玩耍中学会这些语句。

方法5:吸管和棉花球的游戏

给宝宝一个吸管,在桌子上或地上放一个棉花球,让宝宝通过习惯吹气,吹动棉花球滚动。通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嘴部肌肉,帮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在做这个游戏时一定要大人陪同在侧,避免宝宝误吸棉花。

方法6:让宝宝用吸管吃液体以外的东西

吸管一般用来喝水、奶等液体食物。在宝宝1

第2篇:让宝宝开口说话的方法

1、逐渐深化言语的魅力

虽然刚出生的宝宝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看起来对父母的话也听不懂,但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等这样的话时,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孩子的脑子里,会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妈妈”的意思了。语言的魅力也就对宝宝起了作用,因此反复是非常好的方法。

2、家长要注意对宝宝的要求也不能过分的满足

总是看到这样的现象,宝宝指着水瓶想喝水,于是妈妈立刻就把水瓶递给他,其实妈妈不知道,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也使得宝宝的语言发展变得缓慢。宝宝知道不用说话,只要动动手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所以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也增多。应该如何做呢?妈妈可以在宝宝想喝水时,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宝宝拿着空水瓶发现没水,而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3、家人和宝宝说话讲究方式

当宝宝刚刚一岁左右时,其语言处于单词句的阶段,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来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

快到2岁时,孩子会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简单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

第3篇:教宝宝开口说话的方法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婴儿,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这不难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妈妈语”也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为宝宝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当然,这需要慢慢摸索,不必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

第4篇:让宝宝尽亮早点说话的方法

看:即看物说话、看图说话。这时方法是很重要的,要采用“有有答式”。首先是“你问他指”。如你问“熊妈妈在哪儿?”,他可以用手指出你说的动物来。而当他熟悉了这些词汇以及词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后,你就必须改变问法,“你问他说”,如你问“这是谁呀”,此时还用手指作回答就不灵了,必须说出“熊妈妈”的词来才行。

听:即让宝宝听你讲故事、念儿歌和说话。睡前讲故事、念歌谣应是宝宝每天“必修课”。每个故事至少要讲1~2周,儿歌也要固定几首,短小易记,朗朗上口。经过多次重复,宝宝的大脑就会建立起一个加工系统,使故事和儿歌变成他的内部语言,他虽然还不太会说,但如果你故意念错时,他会表示不满。然后你应当尝试让他“接话”,或者接儿歌中最后一个押韵的字。

动:即做动作学说话。1~2岁宝宝是个小小的运动员,他学会的动作技能不仅多而且明确,如:爬、走、跑、停、跳、攀、拿、扔、滚、要等。做动作学说话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你要用准确的语言“翻译”他正在做的动作;二是他听你的指令做动作;三是边说边做动作,即做说并行。

每天你都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和宝宝说话、对话,语言要简短、明确、正规,不要说娃娃语,想让他说出的字要读重音或多重复几遍,启发他说话的愿望。最重要的,让宝宝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学话的气氛。要用

第5篇:教宝宝尽早说话的方法

小儿口语的发育要经过3个过程,哭喊、咿呀发声、逐渐讲话的过程。哭喊是每个宝宝出生就会的,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自然地学说话,最懵懂的叫出爸爸妈妈的语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听觉中枢与发音中枢间建立直接联系时,小儿就会学会发出有自己意思的语音,原来发出的爸爸、妈妈的语音可以对应到爸爸和妈妈。那么爸爸妈妈们在教孩子学叫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什么呢?小编在此告诉爸爸妈妈们!。

在教宝宝讲话的时候最好用实物,这样可以加深宝宝的记忆,比如可以指着爸爸或妈妈教他说爸爸或妈妈,而且要多提问,比如在教过爸爸这个词之后可以指着爸爸问宝宝:“这是谁呀?”因为提问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让语言功能尽早发育。有些注意事项是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的!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发展自己的智能。避免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宝宝会说第一句话时,爸爸妈妈别忘了一定要抱抱和亲亲来鼓励宝宝,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语言将很难重新获得及完善。

教宝宝叫爸爸妈妈,要在语言训练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与恒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绪,也不能迁就、放任孩子,致使孩

第6篇:让宝宝把想说的话说完整

2岁前的宝宝说话是不完整的,他们往往用一两个词来表示一句话的意思,例如宝宝说:“帽子、帽子”随着不同的情境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如“我头上的帽子掉了,”“我要戴帽子,”“太热了,我要拿掉帽子”等等,*要根据孩子说话是的动作和表情才能理解孩子的意思。3岁后的孩子说话基本上是完整的,别人能听懂的,但这时如果孩子仍然用一两个词表示一句话的意思,*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孩子把这句话说完整。

(一)纠正孩子以动作,表情代替言语的习惯,要求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愿。在有些人家里,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他需要什么东西只需做某个动作、某种表情或吐出一两个词,*立即满足他的要求。*要想让孩子说话完整,必须严格要求。例如孩子指着西瓜说:“我要嘛!”*装着不懂地问:“你要干什么?”孩子说:“吃西瓜”*就要要求孩子清楚地说出“我要吃西瓜”,然后才切西瓜给他吃,否则不予理睬。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会向*的要求努力的。

(二)*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例如妈妈和孩子说“奇妙的口袋”游戏。在口袋中装进若干玩具,妈妈与孩子轮流摸,每摸到一样玩具必须说:“我摸到了xx,我们可以干什么。”例如摸到皮球就说:“我摸到一只皮球,我们可以拍皮球。”摸到积木则说:“我摸到了一块积木,我们可以搭房

第7篇:怎样让宝宝更快地学会说话的方法

您好,教孩子说话,不是从孩子能够说话才开始的。孩子出生后,家长给孩子做任何事情时,嘴里都要“解释”。比如:给宝宝换尿布;宝宝该喝水了;妈妈回来了等等。从小引导孩子动作和语言不可分割。父母嘴勤,孩子今后说话能力就强。当孩子用手势或表情提出要求时,家长即使理解,也故意“犯错”,孩子“着急”时,家长用语言询问,然后满足要求。如孩子要喝水,家长故意拿玩具。过会后突然“明白”,并与孩子说“告诉妈妈喝水,妈妈就会明白。”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说话是最容易满足要求的动作。鼓励孩子说话非常重要,因为说话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不怕孩子反应慢点,这只是开始。在家一定鼓励孩子多说话。在孩子学说话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要着急,也不要笑话孩子。切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您好,教孩子说话,不是从孩子能够说话才开始的。孩子出生后,家长给孩子做任何事情时,嘴里都要“解释”。比如:给宝宝换尿布;宝宝该喝水了;妈妈回来了等等。从小引导孩子动作和语言不可分割。父母嘴勤,孩子今后说话能力就强。当孩子用手势或表情提出要求时,家长即使理解,也故意“犯错”,孩子“着急”时,家长用语言询问,然后满足要求。如孩子要喝水,家长故意拿玩具。过会后突然“明白”,并与孩子说“告诉妈妈喝水,妈妈就会明白。”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说话是最容易满足

第8篇:幼儿园关于让宝宝说话和行走的教案

1、在故事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乐意模仿。

2、鼓励幼儿自己走,不用爸爸妈妈抱。

头饰若干(小兔;小熊),兔宝宝和兔妈妈、熊宝宝和熊妈妈情景图

师:今天,有两个动物宝宝要上幼儿园,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二、故事儿歌《宝宝自己走》

师:今天,宝宝们上幼儿园,兔宝宝也上幼儿园。

师:兔妈妈对兔宝宝说:“宝宝,来,妈妈抱着你上幼儿园!”兔宝宝说:“不要,不要,兔宝宝上幼儿园,不要爸爸抱,不要妈妈抱,小兔自己跳!”兔妈妈说:“小兔真棒、真乖!”

1、小兔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2、小兔是怎么跟兔妈妈说的?

师与幼儿互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进行角*扮演,边演边念儿歌。

师(总结):小兔宝宝到幼儿园喽,你们真棒,能自己跳着上幼儿园。

师:啊,又有一位小朋友来上幼儿园,看看,它是谁?(出示熊宝宝和熊妈妈的情景图)

师:今天,小熊上幼儿园,熊妈妈对小熊说呀:“宝宝,来,妈妈抱着你上幼儿园!”

师提问:小熊会怎么对熊爸爸说呢?

师幼互动,进行角*扮演。

师(总结):熊宝宝们上幼儿园,自己走。

师:小兔上幼儿园自己跳,小熊上幼儿园自己走,那我们宝宝怎么上幼儿园呢?

师(总结):宝宝们,真棒!我们宝宝跟着老师妈妈上幼儿园,自己走。

第9篇:让宝宝智商超人的5大诀窍是什么

1.喂母乳的孩子智商高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对300名7至8岁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比吃乳品的孩子多十分,原因在于母乳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物质,特别是叫“牛磺*”的特殊氨基*。与牛奶相比,母乳中“牛磺*”含量高出超过十倍。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不吃早餐的儿童,营养摄取比吃早餐的儿童低10%至15%。早餐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早餐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早餐应包括穀类、蔬菜、水果、肉类和奶类,不要用含牛奶饮料代替牛奶;还要经常变换早餐花样,提高吸引力以馀,亦能确保孩子汲取不同营养。

有些家长只安排孩子饮一杯牛奶或吃一个煎鸡蛋,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糖类,进食这种“唯蛋白质型”早餐的孩子,整个上午血糖都处于相对稳定的低水淮,难以进行快速思维,记忆力也较差。

法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密切,睡眠少于八小时者,61%人功课较差,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者仅佔39%,无一人名列前茅;每晚睡眠十小时的同学中,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只有13%功课较差。

固定就寝时间也能建立孩子安全感,经常改动就寝时间和地点,孩子会变得焦虑和困惑。一个良好就寝模式包括洗澡、拥抱、讲故事或者唱歌,约需半小时,它不仅能让孩

第10篇:让宝宝食欲大开的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把儿子原本不喜欢的菜剁碎,化有形为无形。如青菜,它可以在饺子中,在汤中,处处看不到,却又处处存在,小家伙津津有味地吃喝时,绝对没有想到其中有老妈颇费心思布下的香味诱饵。

还有萝卜,它是“不需医生开*方”的一味好菜,用新鲜猪后腿精肉,与萝卜、葱姜一起细细剁碎,打入两只新鲜鸡蛋,再加上盐、酱油、少许淀粉或碎馒头,充分搅拌之后用勺子一点点置入沸水中,几分钟后,品相不佳却香气扑鼻的肉丸子就做成了,儿子总是抢先大快朵颐。肉丸子与饺子馅的做法基本相同,由于比较方便再加上营养丰富,一直是我的首选,儿子的美餐。

荤素搭配,吃饭有味。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可具体到实践还是有点难度,关键要做出风格,做出营养,做出吸引力。

比如做洋葱牛肉丝:将新鲜的牛肉切成细丝,洋葱切成薄片,牛肉用热油爆炒,加入葱姜盐料酒,至八分熟,再加入洋葱。这样炒出的牛肉没了平时的硬板,洋葱也减少了*辣,再加上两者独特的营养,小家伙当然吃得开心啦;还有红烧鲫鱼青豆,蒜苗溜猪肝……全是我潜心修练所得的奇葩,营养丰富,你也不妨试试哦!

我的厨艺以前总停留在仅将菜烧熟的水平,有了儿子后,烹饪修养也要不断提高。

经过对诸多菜谱的潜心研究及对厨师工作的观察后,我感觉素菜亦需要荤汤提味,一向不愿意往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怎么回答家长孩子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