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的下课铃声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通用2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征文打过交道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写起征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

  众所周知,北京冬奥运动会即将举办,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期待了。近日,一部超强的国漫电影《我们的冬奥》也震撼来袭,可以说完美地融合了当下的盛会。这是一部具有意义的动画,而且还能唤醒不少朋友童年的回忆杀,简直让人期待不已,可以说是最强动漫的集结。

  从预告片中,出现了30+的知名IP角色人物,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小光头强,大耳朵图图,熊大,熊二,小虎妞,黑猫警长,葫芦娃,老寿星等等,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陌生,这些都是国漫电影中,具有代表性又很经典的人物角色,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每次看见这些动漫人物,都让人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完全就是国漫电影的神仙阵容,没想到这么多人物还能一起同框,太震撼了!

  这部《我们的冬奥》目前已经正式官宣定档日期,将在1月15日全国影院上映,导演是由林永长,李豪凌,庄昊,曲强等人联合执导的片子,影片由万维猫动画策划。单看海报的设计,都是浓浓的中国风,跟奥运的氛围非常搭,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既视感,每个人物角色为了参加比赛,都信心十足,给人带来超强的士气。

  该片主要讲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去参加奥运村的开村典礼时,发生的一系列的奇妙故事,他们会遇见什么,经历什么,几十个小伙伴一起为冬奥打CALL,都是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冰墩墩跟雪容融都是冬奥运动会上面的吉祥物,一个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另一个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长得可爱至极,非常有特点。冰墩墩戴着呢子的棕色帽子,圆圆的大眼睛,身着绿色的外套,红彤彤的鼻子,非常的可爱。

  值得一提的是,奥运历史上面,从来都没有过吉祥物的电影,相信这次两个吉祥物的荧幕首秀,一定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具有特色,导演跟幕后的团队也是非常走心,无论是美术设计上面,还是制作功底,都是值得被期待跟关注的。或许不是每个人物都能记得,但只要观众看了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熟悉的人物形象,因为这次横跨半个世纪的经典动漫形象都来了,这就是童年的回忆杀,最美好的经典。

  很多人都了解,尤其是早年的朋友,想要看到国漫还是需要条件的,还别说看电影了,因为在那个年代的条件有限,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不但有更多机会可以去影院观看,而且咱们国漫电影一部比一部出彩,这是咱们国漫崛起的正当时,同时也是观众的福音!

  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东西,从海报跟预告片中都能发现很多惊喜在其中,该片不仅将实现我国动画电影在体育,冰雪和奥运题材上的突破,激发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关注和热情,更是国漫集体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加油,为中国的冬奥健儿助威。

  讲真,该片定档后,瞬间被这样的阵容惊喜到了,因为看见里面很多熟悉的动漫角色,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虽然过了很久,但是这些人物都在记忆的脑海中,毕竟经典的角色无法代替。因此,这次的梦幻联动,让人格外期待,而且这个画质跟风格也超赞。1月15日,这个寒假,咱们与“冰墩墩”跟“雪容融”相约一起去电影院,找国漫梦之队的好朋友们为冬奥会加油吧!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预计于2月4日正式开幕,大家对于北京冬奥的期待也日益剧增。近日,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官宣定档,同时发布了充满热血和童年回忆的定档预告片及海报。据悉该片将于明年1月15日在国内影院登陆,届时大家可以一睹这部动漫电影的别样风采。

  《我们的冬奥》这部动画电影是专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打造的,由林永长、李豪凌、庄昊、曲强联合执导。该片讲述了众多中国经典动画角色与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围绕冬奥村开村仪式展开的一个因为相遇而产生关于团结、梦想、勇气和拼搏的多篇章故事。

  《我们的冬奥》的定档海报选择了“瑞雪兆丰年”这个主题,整个海报氛围都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风特色。首先海报以独具北京特色的故宫式建筑风格,来彰显作为全球第一座“双奥之城”的悠久历史底蕴。其次,在传统中式古建筑屋檐上的镇宅神兽变成了各国漫IP角色,而它们以屋脊为“雪道”,在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带领下,正要滑雪而下。远方若隐若现的连绵山脉,还留有龙尾的影子,象征着“龙的传人”。可以说,这张定档海报颇有童趣又充满了中式艺术气息。

  而在《我们的冬奥》定档预告片中,除了冰墩墩和雪容融,还出现了超30个国人熟悉的经典动漫人物,齐天大圣孙悟空、大耳朵图图、熊大熊二、九月、哪吒、黑猫警长、葫芦娃等齐齐聚首。

  其中汇集了70后80后的时代记忆《大闹天宫》、90后的童年回忆《大耳朵图图》、00后最爱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熊熊乐园》,还有年轻国漫IP代表的《非人哉》,众多耳熟能详的国漫作品及角色在这部电影中首度集结亮相,一瞬间就能唤醒五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

  据悉,在影片中九月将带着冰墩墩游京城一起感受难得的假期,两人雪中夜滑,超有情趣。

  孙悟空则是借“冰器”和图图在滑雪训练中达成理解,共同参加天宫冰雪大会。

  光头强和熊大熊二一起帮助大家在暴风雪中脱险,共同体现出了冬奥精神,也让大家更加期待影片中的故事情节。

  不仅如此,充满时代记忆的孙大圣和黑猫警长来了一次梦幻同框,而新国漫IP《非人哉》与《熊出没之熊熊乐园》也贡献了大银幕首秀,为《我们的冬奥》再添看点。

  而在电影制作的形式上,《我们的冬奥》更是融入了CG动画、传统木偶定格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只为打造最为丰富立体的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冬奥》还是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特许授权的动画电影,妥妥的官方认证。

  史上最豪华的“国漫梦之队”热血集结,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动画特效,《我们的冬奥》即将唤醒一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届时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感受属于冬奥的精彩与快乐。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3

  随着申奥成功的欢呼,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也正式落户北京,万千中华儿女欢呼雀跃,就像又回到了2008年申奥成功一样。但是,申奥成功的根本离不开这些申奥人员们,他们为了申奥成功,而辛苦劳累,申奥成功,对他们是的报答。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们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庄严,也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绿色办奥,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筹办工作始终。

  奥运会,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不仅仅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是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的道德风尚

  奥运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的,奥运会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我真心希望奥运精神永驻人间,给世界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繁荣、带来希望!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4

  2015年7月31日,2022冬奥会举办宣布在北京的瞬间,全国人民欢呼雀跃!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也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先队员,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好似乘上时光穿梭机,以多种不同的身份,来到了2022年的冬奥会场……

  我是一名滑雪运动员,赛场上的我,好似翻飞的雪地蛟龙,赛道上的我心只有一个信念——为国争光,我以高超娴熟的技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我是一名现场记者,激动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冬奥会情形,用流利的语言向电视台前的观众们播报现场的场景,让场外的观众们通过我的精彩播报,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激烈比赛角逐的幕幕场景……

  我是一名志愿者,以满怀的热情,面带微笑为各国来宾提供帮助,每天穿梭在赛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垃圾,维持秩序,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热情与文明……

  铃铃铃……上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要以“积跬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汲取知识,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5

  2022年冬天我们在中国北京将迎来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我非常高兴,到时候奥运会上的两个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会来到我们身边,听它们的名字是不是就很可爱。“冰墩墩”和“雪容融”它们是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宝宝。

  冰墩墩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冰”也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冰墩墩的设计现代时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多彩的风格。

  雪容融形象来源于灯笼。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它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雪兆丰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结合。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冰墩墩和雪容融两个小朋友还没有长大,还需要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它们两个也不在一所学校。冰墩墩每天早上早早的穿衣起床、吃早饭准备上学,在学校是一个三好学生。学校每天都有晚自习,晚自习下课后都很晚了,冰墩墩怕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都忐忑不安、战战兢兢的回家。

  雪容融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转到了和冰墩墩同一所学校,两个人还成为了同班同学,很快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建立了纯洁的友谊。它们都彼此的很信任对方,从不欺骗对方,一旦对方有需要帮助的都会全力以赴,就像夏洛和威波尔一样。雪容融知道冰墩墩怕黑,就每天下晚自习后陪伴它一起回家,把冰墩墩送回家后,自己才返回另一个方向的家中。冰墩墩在雪容融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耐其烦的反复为它讲解问题。两个好朋友就是这么互助互爱,快乐成长着。

  纯洁的友谊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困难,成长进步。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友谊,珍惜我们身边纯洁的朋友,我们像冰墩墩和雪容融一样互助互爱,大家一起战胜困难,一起成长进步。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更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契机。

  彰显创新大国形象。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的雪车雪橇赛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首都体育馆声光电技术打造的“最美的冰”......着眼科技创新,中国用更高的标准为冬奥皇冠镶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完工,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从众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到部分项目从有到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科技的魅力。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好在正月里举办,这是中国在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里”过年,感受一场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会徽“冬梦”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着中国发展故事,传递着中国价值。

  展现文明友好形象。“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志愿者2.7万名,61.6万人积极报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占到了81%,他们将以优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现中国文明友好形象。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7

  身为家乡人,我为家乡能够成为冬奥城市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深深的明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当家乡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志愿者中,竭尽所能为家乡和祖国做出贡献。

  我喜欢英语,我希望在2022年冬奥会来临之际,我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用英语向国外友人介绍我们家乡的美丽与富饶,用英语歌唱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家乡的京张高铁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精彩、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各国的国际友人将乘坐京张高铁来到我们的家乡。当然,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乘坐着家乡的高铁,走出家乡,走向国际,用我流利的英文与国际友人交流,传播我们祖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和光荣传统。

  京张高铁,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感谢你,是你不仅连接了京张两地,也连接了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谊和情感。

  我愿做一名冬奥志愿者,用语言连接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好之情。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8

  星期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做好准备,因为今天我邀请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小特使冰墩墩和我一起去爬采石矶的翠螺山。他可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听说他还是个运动专家呢!既然这样,带他领略一下我家乡的美景,顺便来个登山运动就再合适不过啦!

  翠螺山远远望去,像一只巨大的螺蛳卧在江边。满山的青松翠竹,像在螺壳上披了一件翡翠的衣裳。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太阳公公伸着懒腰,也在慢慢往山顶上爬。登山的古栈道上也来了很多锻炼的人。我说:“大家可真早啊!”“是啊是啊,我们也赶快热热身,上山吧,我都等不及要从山顶看看长江了!”冰墩墩说。

  刚爬到半山腰,我们就看见了一位老爷爷,它扶着一棵路旁的大树,好像有点不舒服。冰墩墩赶忙冲上去,对老爷爷说:“爷爷,您是不是累了,要不先歇会吧!来来,您可以坐下来,靠在我的身上。我身体软软的,可舒服呢!”我也一起过来,扶着老爷爷坐下,给老爷爷喝了点水,老爷爷靠在冰墩墩身上,笑着说:“嘿嘿,靠在你身上,真的好温暖,好舒服啊!”休息了一会,老爷爷精神似乎好多了,他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的帮助,山上风景很美,你们一定要爬到山顶啊!”才向我们道谢,老爷爷就又继续往山下去了。

  我们三个一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一边继续往山顶上爬。可能是平常锻炼太少了,我累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是看到冰墩墩比我个头小,还比我更有精神,我在心里也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加强锻炼,可不能输给他了。快到山顶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哭声,我们寻着声音找,原来是个小朋友因为顽皮和妈妈走散了,还把腿给摔破了,正哇哇大哭呢!我赶忙过去,轻轻抱住他,帮他擦干眼泪,说:“别害怕,有我们在,我们会陪着你找到妈妈的。”我从背包里拿出创口贴,给小朋友贴上。冰墩墩也连忙挤过来说:“别哭啦,你看你看,我像不像一个大大的冰糖葫芦呀!”“不像,一点也不像,你就是个大熊猫!”小朋友含着眼泪,噘着嘴说。“不信你舔舔我的圆脑袋,看看是不是甜的!”,冰墩墩低下头,把脑袋伸到他的嘴边。小男孩半信半疑,还是没忍住,伸舌头舔了一下,“哇,真的是甜的,和糖葫芦一样呢!”就这样,小家伙终于笑了。我在路上找了一位阿姨帮忙,给小朋友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很快他的妈妈就赶过来了。

  太阳公公爬上山顶的时候,我们也终于到达了山顶的三台阁,我和冰墩墩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爬山的辛苦全都忘记啦,吹着江边的风,看着脚下的滚滚长江,远处长江大桥上的车辆来来往往,我无比自豪地介绍说:“你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江边诗城。”

  下山之后,我和冰墩墩道别,他就要启程去下一站了,我们相约2022年在张家口赛区见,到那时,他也要带我去爬爬崇礼的翠云山。

  在这一天的登山旅途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欣赏到了风光,更重要的是帮助了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真是幸福而温暖的一天。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9

  2022年的冬天将迎来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两个十分可爱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将来到我们的身边。他们两个因为同样热爱运动成为了好朋友,我也非常想和他们成为朋友。

  “冰墩墩”是一只聪明、活泼、热情的大熊猫,他对每个人都充满了友善,他非常强壮喜欢各种运动。“雪容融”是一个温暖、友爱、充满勇气的灯笼,他点亮了残疾运动员梦想的道路。他们都很擅长运动,尤其在滑雪、滑冰等冬季运动项目上。

  我也很喜欢滑冰,很想像他们一样滑得那么好。于是,我找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向他们表达了我的心愿,他们非常热情地答应了。我们来到了滑冰场,穿上了滑冰鞋,开始练习。第一次滑冰的我根本站不住,不停地摔倒,摔得我真的很疼,想要放弃。这时“冰墩墩”和“雪容融”向我走了过来说:“每一项运动都不简单,你可知道每一位运动员都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只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运动的精神。”听了他们的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运动员的不易,也觉得自己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就想要放弃,于是,我鼓起勇气决定继续练习。“冰墩墩”和“雪容融”扶起了我,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拉着我的手,带着我一起滑,一圈、两圈、三圈……从慢到快,那种在冰上自由飞翔的感觉,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向往。这时,他们悄悄松开了我的手,滑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惊讶的发现,我居然可以自己滑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看向他们,我们都笑了。

  从这一刻起,我爱上了滑冰,我要努力练习,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一名滑冰运动员,长大以后为祖国争光。“冰墩墩”和“雪容融”不愧是吉祥物,他们给了我帮助,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成长,谢谢“冰墩墩”和“雪容融”,你们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0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出不太标准的读音时,神州大地翘首以待的亿万中国人再次沸腾了!如同14年前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承办权时一样,中国人民在这一刻都沉浸在忘我的兴奋状态之中。

  北京,成为世界上首次能主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市长面对央视记者采访,道出五个关键词——高兴、感谢、承诺、敬意、欢迎。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用永远不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像体育健将那样为祖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小使者。

  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这样才能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向导。别的国家的人民光临北京看奥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说有礼貌有修养的话,应该用千百倍的热情为客人们服务。比如:做个翻译员,帮外国朋友指路等等,一定能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情。

  我们要做一个个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的中国盼奥运”的梦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垃圾,让我们的城市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外国朋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流连忘返。不再等待,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伸出双臂,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1

  在2022年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早晨,有两个名叫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小朋友因一些机缘巧合被匹配到了一起,而且还有一张任务书……

  早上起来,他们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伙伴,不禁异口同声地说:“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好,我叫冰墩墩。”“你好,我叫雪容融。”两人介绍道。目光转向了放在床头的任务书:两位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你们两人要去漫游世界哦,当然,不要忘记你们的任务——漫游世界之余向世界宣传冰雪运动,我相信你们,加油哦。

  瞬间,两人被传送到北京,两人边走边想:既然要宣传冰雪运动,那应该学会其中一项内容吧。墩墩提议:“冰球怎么样?”于是两人开始求学,找到老师和学习的地方。

  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墩墩和容融却不怕苦不怕累,风雨兼程。多少次跌跌撞撞才学会坚强,在迷茫之中寻找方向,跌倒之后再站起来面对,再勇敢去闯。他们互相激励着对方,不光造就了坚不可摧的友谊,还学会了坚强,和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在训练时,有一小鸟飞来,歪头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学习冰球?”墩墩和容融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们要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看到我们的努力,我们要把冰雪运动发扬光大,让孩子们爱上冰雪运动。”小鸟听后点点头,向着天空飞走了。没过多久,有记者采访了墩墩和容融,顿时,他们变成了新闻上的焦点人物,而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也因此了解了冰上运动,越发多的孩子爱上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墩墩和容融相视一笑:“我们成功把冰上运动宣传到每个孩子的心里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在不远的将来冰雪运动将愈发的美好!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2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揭晓仪式,当听到北京这两个字时,我非常的兴奋!因为我们的祖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为她而骄傲。

  我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天出生的奥运宝宝,2022年,我已经从奥运宝宝成长为青少年,为了迎接绿色奥运,我要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道路两旁的大树会更绿,鸟儿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鱼儿畅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将会美不胜收。不仅如此,那时已经14岁的我一定要去北京为祖国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因为妈妈跟我讲,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曾经有很多金牌得主是我们哈尔滨人!听了之后我对2022年冬奥会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2022年,我14岁了。我要诚心的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我们的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3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东道主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并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

  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寓意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寓意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4

  2015年7月31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下午5点58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揭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在会议所在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全国人民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意味着北京再次创造了一个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中国体育再次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残奥会以及青年奥运会的国家,称为“奥运全满贯举办”。 这些历史性的时刻分别是:2008年北京主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主办冬季奥运会,2008年和2022北京主办夏季和冬季残奥会,2014年南京主办青年奥运会。中国能够成功的申办冬奥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成功都是值得骄傲的。 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集体竞技性活动,本身就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样可以让世界再一次认识北京和中国。而且这也是中国上下13亿人民共同努力的一种成果,是中国进步最大的证据。北京联合张家口主办2022年冬奥会,还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申办的又一个顶级的国际盛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我们少年儿童要进一步了解冬奥会,认识冬奥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冬奥会加油!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5

  在这烈日炎炎的酷暑,2022年的冬奥会选举在国外拉开帷幕。经过一系列讲话,选举,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会花落谁家?我们真是拭目以待。

  “咚——咚——咚——”,宣布申办城市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越来越紧张,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额头上布满了冷汗,整个心悬了起来,“砰!砰!砰!”。加油!加油啊!北京,加油!北京!加油!

  “当!当!当!”倒计时敲响。北京!北京!北京!一定是北京!加油!在远隔千里的漯河,家里热闹非凡,不时地传出口号:“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电视传出一串听不懂的英语,最后宣读:“BeiJing!”什么?!北京?!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电视里那些中国人激动站起来欢呼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不是做美梦,而是真的。我欣喜若狂的抓起紫盈盈的葡萄,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全国人民都在为北京欢呼,在为中国骄傲!自豪!我为有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荣幸。

  北京吧!北京!花落谁家?花开北京!2022!最棒!中国!最强!我们欢乐着,骄傲着,幸福着…仿佛浸在了蜜罐里。我真想在一个空旷,宽大的大草原,放开嗓子大声唱着欢乐的歌,又想坐在安详,宁静的公园里,低吟一首优美,恬静,奇丽的小诗,听一曲优美,悠久,清晰的古筝曲,还想在茫茫的大海做一艘快艇,爽快一番。

  我们为2022加油!我们为北京的冬天喝彩!北京!北京!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6

  今天是冬奥会的开幕,我和弟弟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盼望着冬奥会的开幕。冬奥会开幕式开始啦,第一个表演的节目是《神奇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人类在一片有无数棵树的森林里生活着。森林里有一棵无比巨大的树,听说只要锯掉这棵树,夜晚的时候魔鬼会带着小提琴在一只船上出现。那个魔鬼可以控制影子。

  人们十分好奇,所以就把那棵树给锯掉了。在当天晚上魔鬼就带着小提琴坐在船上出现了,他命令人们把所有的树都锯了,要不就杀了人类。人们开始后悔锯掉那棵神奇的大树,想把大树从新连接回去。利用早晨魔鬼休息的时间,人们把大树连接起来。晚上,魔鬼再也没有出现。人们为了庆祝,举行盛大的宴会。最后人们美好地生活着。

  开幕式的故事很特别,通过不同的灯光、布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教育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环境。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7

  四年一届的冬奥会又如期举行。这次的会场在韩国平昌,这次的冬奥会可谓是精彩纷呈。我每次看都会主要关注单板u型技巧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

  单板u型技巧一直是美国的强项。每次比赛他们总是包揽领奖台。中国在这个项目开始较晚。但是这回我们国家的女子单板u型技巧给我们国家争了光。u型技巧一共分三轮中国队的两名女子运动员,一位是刘佳宇,另一位是蔡雨桐,蔡雨彤因为决赛中三轮都没有发挥好,只排名第五。而刘佳宇在第一轮获得82.5分。在第二轮中一个正角720°一个反角720°,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但是刘佳宇做的质量好受到了裁判的肯定得到了89.25分的好成绩。美国小将克洛伊·金她以女子最高难度动作1080°获得第二轮第一名,刘佳宇仅次于她。到了第三轮,刘佳宇前面几个动作都稳扎稳打完成的非常好。最后一个动作,她想挑战1080°,结果落地时重心偏移没有成功,而克洛伊·金,他在这一轮中两个1080°全部成功,98.25分,一举夺得金牌,刘佳宇获得银牌。虽然只是一枚银牌,但是这是中国队在单板u型技巧这个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而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女子500米是中国的强项,中国已经连续四次在这个项目上获得金牌,中国队派出范可新和曲春雨出战,结果范可新在半决赛中被裁判判定犯规,取消比赛资格,曲春雨决赛,但是在最后一圈时被韩国队的崔敏静推了一把,摔出了赛道但是裁判最后判定曲春雨犯规。中国男子对的任子威也是这样。失去了进入决赛的资格。韩天宇在男子1000米中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本来要进入决赛,但裁判判定韩天宇超过韩国队徐一拉时有身体接触,判犯规,但是回看比赛录像并没有接触,并且韩天宇在超过徐一拉时,手一直向上举着。示意裁判他没有多的动作,但裁判还是了他犯规。

  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中国单下上一共有五名队员,四名被判犯规,短道速滑教练李琰去找裁判说理,但裁判只回了一句“这里是平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事后,中国队也没说什么。只是说如果自己的动作能够更好点,就不会被裁判抓住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在女子500米的决赛中韩国队的崔敏静和意大利队的方塔娜角逐金银牌。崔敏静比方塔娜晚了一个刀尖的距离,本来要得银牌。结果犯规成绩作废,韩国盼了几十年的金牌。现如今连奖牌也付之东流。网友们也在网上调侃“韩国队把中国队用下作个手段打败了就可以得奖牌吗?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想也是。这一次中国队被排挤,没能进入决赛。但是在四年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有信心打败韩国队用实力把我们失去的荣誉找回来。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8

  我看到电视里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名字叫冰墩墩。它是一只熊猫,看上去非常友好可爱,胖墩墩的,憨态可掬。它拥有无敌超能量,可以穿越到无限可能的未来。

  下午我出去玩时,发现冰墩墩正坐在楼下小区的亭子里。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冰墩墩就说:“你好,我很孤单,你可以陪我一起玩吗?”我爽快答应了。能和吉祥物冰墩墩一起玩,是多么不寻常的事啊!冰墩墩说:“我们去参加奥运会的高山滑雪项目吧?”我说:“我不会啊。”冰墩墩说:“我可以帮助你。”于是冰墩墩拉着我的手,“嗖”得一下来到了2022年奥运会滑雪现场。我在观众席上看到运动员们风驰电掣般从高山上滑下来,速度非常快,一会儿儿腾空而起,一会儿来个超级急转弯,真是惊心动魄,大家都看得兴奋不已,个个都为自己国家运动员呐喊助威。

  这时我发现冰墩墩能量环转了起来,越转越快,只见冰墩墩脚上瞬间出现了滑雪板,手里握着雪仗。他也给我变出来了一套滑雪装备。我们摇摇摆摆地走向赛场,准备比赛。正当裁判要发号施令时,冰墩墩打了一个响亮的响指,我感觉我的脚像长翅膀一样嗖嗖地往前蹿,不知不觉我完成了很多高难度动作,越过了重重困难,最后来了一个漂亮的刹车。我体验到了高山滑雪的刺激。我和冰墩墩竟然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滑雪项目中分别拿了银奖和金奖。

  我和冰墩墩从获奖的喜悦中缓过来后,冰墩墩拉着我的手,回到了亭子里。我和冰墩墩告别后,我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他们都不相信我。第二天我把这奇遇告诉了朋友们,他们都十分羡慕我。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19

  今天,冰墩墩来到我的家乡——广州,让我来当他的导游。我特别兴奋,那就带他来一个广州一日游吧。

  首先,我带冰墩墩来到广州有名的跨江大桥——猎德大桥。“这座桥好特别,上面有一个拱形的大洞。”冰墩墩激动地说道。“这座桥叫猎德大桥,是广州最有名的桥梁之一。它的主桥有480米长,37米宽,从2005年开始建造,2009年完工。这个拱形的大洞可以支撑着吊绳,吊绳可以拉住大桥。”我回答道。

  接着,我和冰墩墩来到一个巨大而空旷的广场——花城广场。看到这么空旷的广场,冰墩墩的超能量太空服立即变出一双滑雪板,它兴奋地在广场上滑起了雪,它划过的地方,下起了鹅毛大雪,广场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我又带冰墩墩来到了广州最有名的公园——海心沙公园。冰墩墩问:“这个公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个海心沙公园是珠江上的沙土堆积而成的.天然小岛,2010年的亚洲运动会的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我耐心地答道。

  然后,我带冰墩墩来到世界闻名的建筑物——广州塔。冰墩墩的超能量太空服变出了一个火箭发射器,他带着我一下子飞到了广州塔的顶端,把我差点吓晕。我告诉冰墩墩:“广州塔高600米,主体有454米高,天线146米。广州塔不仅可以参观内部,还可以在顶端坐摩天轮。只要站在广州塔上,就可以看到整个美丽的广州市。”“广州市真是太美了!”冰墩墩赞叹道。

  太阳已经西下,我和冰墩墩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真希望冰墩墩还能再来广州游玩!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0

  我叫冰墩墩,是一只敦厚、活泼、可爱的小熊猫,并荣幸地当选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因此我也换了新装,我穿上了一件酷似“宇航服”的冰外壳,还有彩虹丝带环绕着的神奇“面罩”。这件“宇航服”可不一般,它不仅可以让我穿越时空自由飞翔,甚至还有你想象不到的不同寻常的超能力哦!所以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超级勇敢的地球卫士。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村庄。可是,这个“村”里经常发生无情可怕的火灾。最近,震惊全球的澳大利亚山火燃烧了七、八个月,烧毁了1000万公顷的`森林,烧死了10亿多只可爱的动物,一些消防员也在灭火中牺牲了。

  如果再发生这样的森林大火,我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让我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在大火烤热后迅速融化,瞬间化为源源不断的倾盆冰雨,在火海上空漫天狂舞。火蛇挣扎着拼命缠住大树,渐渐地没有了抵抗的力气。

  我望着只剩下一片焦土的森林,心痛不已。我要把面罩上的彩色冰丝带撒向满目苍凉的森林。绿丝带飘过的地方,瞬间会冒出嫩绿的青草,枯木抽出生机勃勃的新芽。紫色丝带飘过的地方,立刻开满五颜六色的野花。红丝带则像魔法师一样,轻轻一点,整个森林恢复了从前的生机……最后所有的丝带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束七色光,就像一位衣着艳丽的天使,轻盈地穿梭在森林里,抚摸着每一只烧伤的动物。动物们像是睡了一个美美的觉,慢慢地苏醒过来。森林里又传来了鸟儿们婉转的歌唱,虫儿们欢快的鸣叫……整个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虽然,每次灭火都会让我失去一些超能力。但是,我依然很开心,因为保护地球是我的梦想!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1

  今天,是一个特别而又紧张的日子。我和冰墩墩要参加在天庭举办的四年一度冬奥会之花样滑冰双人滑。

  冰墩墩带着我来到天庭,只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冰场矗立在一片祥云之中。我们俩手牵着手走进了冰场,看见各国参赛选手都认真地做着热身活动,丹麦选手乐高英雄在拉腿、日本选手奥特曼在坐臀、美国选手钢铁侠在屈膝......

  一阵铃声响起,比赛开始了。我和冰墩墩紧张极了,在选手区相互鼓劲。赛场上,一对又一对的选手优雅地表演着美妙的花滑舞姿,主裁判南极仙翁在认真地打着分。“下面请7号中国队选手登场!”冰场上的大喇叭播报声响起,我和冰墩墩对了对眼神,大声说:“加油!”然后充满自信地滑进冰场。

  悠扬的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缓缓响起,我和冰墩墩踮起脚尖开始滑翔,不一会儿来到了冰场中央,我们俩默契地同时起跳,在空中旋转360度,两人合为一体,动作整齐划一。接着,从空中落下的一刹那,冰墩墩用脚下的冰刀刀齿轻盈地一点冰面,然后迅速抓住我的手,我呈半躺的姿势,用脚下的冰刀如蜻蜓点水般再次点向冰面。这时,冰墩墩开始转圈,我们俩就像一个圆规,冰墩墩是圆心,我是圆规,在他的助力下,我右脚的冰刀画出一个如满月般的圆圈。这可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这时场上响起了潮水般热烈的掌声。慢慢地,我们俩放慢了滑动的速度,心有灵犀地同时站了起来,挺直胸膛,做了一个结束的姿势。此刻,我的脑海如电影画面般,慢慢浮现出过去一年来和冰墩墩一起艰辛的训练过程。从起跳困难到轻盈跳跃,从旋转不利到转圈自如,从落地不稳到纹丝不动,我们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着。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再爬起来。脚底磨出了水泡,小腿拉伤了肌肉,我们依旧坚持,依旧不放弃。

  这时,《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慢慢停止。我们俩顺利完成了比赛。场上想起了观众们热烈的喝彩。

  最终,我和冰墩墩获得了第一名!太高兴了,太兴奋了!

  一天的比赛结束了,我和冰墩墩也要告别了。我们俩来到了冰墩墩的故乡四川,在那里吃了一顿美味的麻辣火锅,然后互道再见。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和冰墩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体会到了冬奥会花样滑冰的无限魅力!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2

  今天,我是为了北京而说话。北京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让北京又一次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上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迁徙不断,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落草,建设家园。

  他们是元谋人、山顶洞人、蓝田人、良渚人、半坡人、河姆渡人……也在脚下这片土地生活过的北京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开辟了一道道崭新的通道,他们学会了建楼房,学会了劳动生产,更学会了文明传承。

  一代又一代人,等到我们这一代,脚下的土地已经被踩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充分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和荣光。

  冬奥会,这个令人期待和憧憬的盛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去亲近这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和面貌,它和谐并包、兼容万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运动员也在竞技场上挥斥方遒、各显身手,努力拔得头筹,为祖国添光。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则在摇旗呐喊,为了我们的胜利而满目欢喜,这是中国人的努力、热情。

  我们相信,冬奥梦,我的梦。中国的体育文化是坚持、拼搏、合作、进取,在运动赛场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践行着这样的准则。

  这是冬奥梦的信仰。我们是多么依恋祖国啊,我们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热爱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明,热爱着闻名全球的高速科技发展。我们热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更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这是冬奥梦的初心。我相信,冬奥梦不仅属于北京人,更属于中国人,再者,可能是属于全世界的文明财富。我相信,我们的悠长历史和文明一定会在冬奥会期间让全世界再次为之瞩目。

  我的冬奥梦,就是中国的冬奥梦。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3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丽的“中国窗口”。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大规模采用更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不仅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宏大愿景,也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办奥模式树立了新标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不仅考验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也承载着满足群众健康生活、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它的顺利筹办不仅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也点燃了我们建设体育强国的万丈豪情;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美集锦”,也是展现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舞台。

  疫情之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奥林匹克精神正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我们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各项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奥林匹克运动事业作出新贡献,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好声音”。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4

  身为家乡人,我为家乡能够成为冬奥城市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深深的明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当家乡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志愿者中,竭尽所能为家乡和祖国做出贡献。

  我喜欢英语,我希望在2022年冬奥会来临之际,我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用英语向国外友人介绍我们家乡的美丽与富饶,用英语歌唱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家乡的京张高铁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精彩、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各国的国际友人将乘坐京张高铁来到我们的家乡。当然,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乘坐着家乡的高铁,走出家乡,走向国际,用我流利的英文与国际友人交流,传播我们祖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和光荣传统。

  京张高铁,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感谢你,是你不仅连接了京张两地,也连接了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谊和情感。

  我愿做一名冬奥志愿者,用语言连接我们与国际友人的友好之情。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 篇25

  很多人在赛场上都会关注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却很少关注那些平凡的普通人。而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许多志愿者在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环境中测试奥运服装,尽心尽力的为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一些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是出身平凡的人,他们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用平凡人的勇气出现在赛场上,以运动员的身份为国争光,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参加运动会的人在默默的关注着运动会的情况。

  有这么一位放羊娃,名叫韩同元。在新中国举办的首次滑雪运动会上,18岁的韩同元夺得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的冠军。而他滑雪的最初目的,竟然是为了放羊。当时,家住吉林市北山脚下的他,在冬天放羊,羊群在跑的过程中,他追不上,圈不住,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滑雪板。每天经过十几公里的追羊撵羊,这位普通的“放羊娃”最终成了体育健将。在同同伴们的滑雪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痴迷于滑雪运动的他,不仅在冬天训练刻苦,在夏天也常常挥汗如雨。只可惜上天给了他生命中一个遗憾,韩同元未能走向国际赛场。他自己也表示,如果能进入国际赛场,极有可能拿到名次。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同元觉得,自己这一生能赶上冬奥会,已经十分幸运了。同时,他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可以取得好成绩,给中国争点光、争点气。

【助力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征文(通用25篇)】相关文章:

  从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查出尿毒症至今已经快五年的时间。在透析行业内五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他们行业内有一项统计叫作“五年透析存活率”。我很幸运自己能为所在透析室的这项统计里加一。
  我想对于“尿毒症”和“透析”大多数人就如同二〇一三年以前的我一样,一无所知。那我就在这里简单进行一下非专业科普:尿毒症的学术名称叫作肾病终末期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肾脏停止了工作。而透析就是让透析器来代替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一些其他物质。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尿毒症和透析只需要打开搜索引擎便可。
  我想要写下这五年来漫长的心路历程,可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头。那就蹭个热点吧。当下微博最热的话题是“我的这五年”,一个回顾十八大以来身边变化的热点。
  五年来我的身体出现了巨大变化。血压从透析伊始的130/70毫米汞柱到现在每天要靠三顿降压药才能保持到这个水平;甲状旁腺激素从正常水平增长到了2380。如果你是一个业内人士或者和我一样是个透析病人亦或是个病人家属此刻应该是震惊的,因为2380这个数字比正常水平高出太多太多太多。当然是我不重视钙磷平衡的后果;还有二氧化碳的结合率也在今年的化验中屡次低于正常水平,等等。每一次的化验结果都告诉我身体的各方面都在向下发展。不过这五年来我的心态倒是越来越好,从惶恐不安到走出阴霾再到归于平淡。想想五年前刚查出此病我在空间朋友圈每天发的都是“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诸如此类。反正每天都是抱怨。想来也是,一个高中生一下子查出如此大病他如果能马上释怀那才不正常。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半年。自一条动态“过去的XXX(我的名字)已经死了”之后我走出了阴霾。这要归功于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更要感谢推荐我看此书的护士寇老师。这本书写于史铁生晚年透析期间。当时的他就如同我现在一样。书中所表现出来的豁达确实感染了我,并让我的内心得以释怀。而现在我早已渐渐习惯了三天去一次医院的生活。心态越来越平和。我现在在空间和朋友圈发的动态已经变成了“生一场大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上天最慷慨且宝贵的馈赠”和“医院真是个好地方。欢喜、期待、感激、希望、失望、绝望、破涕而笑、喜极而泣、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畏惧、对生命的领悟……所有的一切每天都在上演。在这里你能够看到人生百态。”这些句子虽然是从书中抄下来的,但确实写在了我的心坎里。五年的时间也让我对死亡不在恐惧。或许是经历的太多了吧。也许头一天还躺在旁边透析的人第二天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或许明天我就成为了大夫和病友嘴里那个离去的人。我并不害怕,但我要在个世界上留下一些痕迹。
  五年来我最常干的事就是在透析的盯着自己在体外循环的血液看。看着血液流出过滤再流回身体。血液在不断循环,脑海思绪飞扬,过去、现实、未来……在脑海里交织。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尘世浮华,历经世间万般形态,都快忘了最初的最初,那些卑微纯白的时光愈走愈远,总会在记忆的深处隐隐寻觅一丝踪迹。网上看到的这句话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躺在病床上寻觅那一丝踪迹。

  老毛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那份久藏在心中的歉意吧。
  老毛本姓刘,不过在那个时候我们都叫他老毛。认识老毛是在二〇一〇年的秋天。那年我刚刚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到二中进行补习。开学第一天某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具体是第几节课我真的想不起来了,不过我依然清晰地记着一个廋弱而矮小的老头走进教室。这是补习班的第一节政治课。小老头在课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到“老毛那个时代”,也因此下课后小老头就被我们按上了“老毛”的绰号。
  老毛的生活很朴素。印象中没有见老毛穿过什么西装革履。每天去学校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那种样式的自行车当时在整个县城也是不多见的。除去老毛的这辆车上次见到这种样式的自行车还是在本世纪初,那个时候外公有一辆同款车。我之所以对老毛有如此深刻的记忆绝不是因为他的朴素,而是源于我和他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还得从第一节政治课说起。那节课上完后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板书,而我课前准备的笔记本上也没有什么笔记。但是我真的认真听课了。我的内心忍不住拿他和307班的政治老师对比。当时中考结束后我们去到二中补习班还没成立,我们都是插班到初二各个班级,新学期开学补习班成立我们才又出来,而我就插在307班。两个老师比较就如同游戏里青铜和王者的差距。对于这样的现实我着实不能够接受。于是我以全班同学的名义给校长写了 以表达换老师的期望。我到现在清楚的记得那封信是用文言文写的,之所以选择文言文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校长在收到信后亲自到我们班询问了此事,特意问了信是谁写的,我当时没敢承认。
  学校不可能因为一份匿名信就给我们班换老师。老毛依旧是我们班的政治老师,可是他的课我实在是听不进去。我选择了放弃,政治课上我随心所欲。有其他科作业时我就写其他科作业,没有其他科作业我就趴桌子上睡觉。有时候心血来潮了故意的给他捣个乱。或者政治课我干脆去操场上打篮球。对于当年的所作所为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在某节政治课上阴差阳错的两名同桌都不在。我就把我们三个人的椅子并在一起,然后我躺在了上面。我的的确确是故意这样做的,并不是因为我困了想睡觉。我就是想捣个乱。我想对于课堂上这样的动作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忍得了,老毛也不例外。他拉我起来后直接拉着我去了我们班主任办公室。当时我们班主任在其他班还有课,老毛就一直陪我在我们班主任办公桌前等到了下课。虽然当时我们班主任是公认的好说话,不过我还是免不了一顿批评。不过当时二皮脸的我对于这样的批评根本不当回事。出了办公室依旧我行我素。
  还有一次是我选择了逃课,可是当我到了操场上却发现很悲催。那节课全校竟然没有一个班级是体育课。我一个人待在操场上也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便掉头回教室。在楼道恰好遇到我们班迟到的一个同学。他应该是刚从某个老师办公室出来。我们俩人走到教室门口一起喊了报告,然后就往教室里面走。老毛非说我没喊报告,让我出去重新喊。我不知道他是真的没有听见还是因为我常常给他捣乱看我不顺眼想治治我,不过都无所谓了。我走出教室站在门口以我最高的嗓音吼了一声:“报告!”整个楼道都是回音,班里的同学笑喷了。我想那一声整个楼层都应该听到了。我依然是故意的,当时想:既然我正常喊报告你听不见那我就给你喊高点儿。如果这样他让我进了教室才是怪事。不过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走回了我的座位。他让我出去,我说:“不,这是我们班,我想进就进。况且我来补习是交了钱的,你凭什么不让我上课?”补习生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当时我们是要交一笔补习费的。我不出去他就不给同学们讲课,我说:“爱讲不讲,该讲的下节课你不还是一样给大家补上?”最后在对我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去教务处向教务主任反映了我的情况,如果我没记错当时的教务主是个姓乔的女老师。乔主任把我叫到教务处,老毛回教室去给同学们继续上课。
  乔主任先是问了我事情的起因,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无论什么原因他都是老师,你都不应该顶撞他,再说你应该知道刘老师身体不好,但他依然在给你们上课。你不应该再让他生一肚子气。不管事情谁对谁错你去给刘老师道个歉,不要让刘老师带着气回家。好不好?”乔主任对于教育学生真的很有一套。虽然当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给老毛道歉的,但在教务处我还是答应了她。不过出了教务处我也没有走向政治组办公室,当时犹豫过是不是要去道个歉。最后我还是选择NO!
  事后对于老毛我更加不屑。在我心里认为一个好的任课老师应该是用自己的魅力让学生折服,从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而不是他这样没本事学生捣乱不是告班主任就是告主任。在这之后我连故意捣乱的兴趣都没有了,在我看来他也就程咬金的三板斧了。之后直到毕业我们一直相安无事。不过直到毕业我们也没有和解。
  我与老毛之后在没有见过面。我知道自己还欠他一句道歉,也许今生都不能偿还。想想当年真是轻狂高傲懵懂无知太年少。

  事情给该从哪说起呢?就从甲流说起吧。甲流的全称是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实至今我对它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它在二〇〇九年就那么突然地出现了,搞得中国大地上人心惶惶的。
  当时的我在成龙学校读初三。这成龙学校是我所在县城内的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和影坛大哥成龙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叫成龙学校应该取了望子成龙中的“成龙”二字。这是一所全封闭的寄宿制学校。当时初一初二是两周过一次星期天,而初三是四周过一次星期天。
  二〇〇年五月十一号中国确诊了第一例甲流,之后各地开始限制人口流动。作为寄宿制学校我们被取消了星期天。当时领导的想法应该是:“既然全封闭那就一直封闭着吧,这样可以减少人口流动。”就这样我们被关在学校好几个月。真的都快要疯了,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那么长时间。再看甲流来势凶猛,大有愈演愈烈之风。人类对其还处于无可奈何的地步。(研制出甲流疫苗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记得打疫苗时候已经下雪了)
  时间来到二〇〇九年的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学校通知我们中秋国庆依然不放假。那年和今年类似,中秋与国庆是撞在一起的。接到通知后大家就怨声四起。上午第三节课下课后我们初三楼阳面的班级开始往窗外扔纸条。纸条上写着“放假”或是“回家”。那天我们班第四节正好是微机课,在楼下排队去机房的时候看从楼上飘洒下的纸条感觉如同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用飞机撒传单一样。我不知道阳面的那几个班是否商量过,反正顷刻间纸条在初三楼前漫天飞舞。说是阳面的那几个班级,其实十个班有八个在阳面,只有两个资助班在阴面。所谓资助班与通俗意义上的实验班尖刀班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叫法不同。在成龙学校叫资助班是因为学校给这两个班的所有学生都减免了部分或全部学费。意思是这两个班的学生读书是由董事长资助的,所以就叫资助班。
  说回扔纸条。这点事对于校领导来说根本不叫事,充其量就是给学校打扫卫生的阿姨增加点麻烦。后来同学们就开始走出教室到楼道里去贴纸条,就和在大街上贴小广告一样。老师们就变身抓贴小广告的城管。48班班主任程老师甚至拿着板子站在了他们班门口。
  说起板子,这个东西在成龙学校是每个老师必备的。其实就是古代私塾中的戒尺在现代社会的翻版。一般老师都是打手心,也有的老师会打小腿肚子。对于板子的滋味我是记忆犹新。曾经因为写错二十多个化学方程式被化学老师的二十多板子打哭了。其他老师的板子我也没少挨。但是从来没有老师无缘无故的去动用板子。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先讲好的。比如英语老师在听写前会和你讲好错一个一板子,那你错了之后就没话说了。下次你就会记住。体罚教育也是当下社会讨论的热点。作为体罚教育的受益者我对适当体罚还是赞同的。当然老师对于适当二字要有所把握。
  说回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号那天,贴纸条的高潮是在午饭后。老师们都已经下班,我们可以在教学楼里为所欲为。纸条占据了整个楼道。有的是在表达述求,有的是在辱骂领导,还有的直接把把碎纸屑扔到楼道里的。更有的同学直接那彩色粉笔在楼道的墙上涂鸦,这也导致了最终我们每个人要掏八块钱给学校刷墙。在楼道口一副辱骂教务主任的标语被高高挂起。下午教务主任的脸都是绿的。其实不光初三教学楼,其他楼道也未能幸免。我知道科技楼楼道是被贴了纸条的。只不过其他楼道没有初三教学楼这么壮观罢了。在学校的篮球架上还有人用涂改液写了:“我要回家——飞虎队。”
  时间来到下午,刚从宿舍走进教室的资助班同学被要求去打扫楼道。这事儿也只有让资助班干了。虽说包括我在内资助班很多学生也在中午的时候贴了“小广告”,但是吃人手短拿人手软啊。课外活动的时候学校召集了班主任去开会,长时间的会议都说了什么作为学生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会议决定放假八天,我们每个人要掏八块钱。我戏谑的说:“用八块钱买了八天假。”
  我们仿照历史课本以事情的发生日期命名了此事。九·二八应该是成龙学校2010届毕业生在三年初中生涯最难忘的事情之一。当年我们扬起下巴,用挑衅的目光张望世界,看似倔强坚强其实内心暗藏迷茫恐慌。倔强加坚强加迷茫加恐慌等于青春。

  关于故乡有太多作者以不同的方式描写过,其中不乏名家。读书不多的我也能随口说出鲁迅先生的《故乡》、周作人先生的《故乡的野菜》、琦君先生的《粽子里的乡愁》、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好像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要写一下自己的故乡。我似乎也要落入此套了。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泛起乡愁也是情理之中。
  我省份证地址栏里的第十一到第十八个字这样写着——海流图乡海流图村。这就是我的故乡,一个纸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海流图这个词来自蒙语。我也不知道它在蒙语里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之所以叫这个名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一座喇嘛庙。庙名曰:海流图。想来蒙语海流图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意思,否则又怎会被用作寺庙名称呢。
  关于那座喇嘛庙我也未曾见过,只是听长辈们说过。沧海桑田,庙的原址早就变成了水库。水库还是很没创意的叫海流图水库,唯一值得说是郭沫若先生题了“海流图水库”五个字被刻成石碑立在那里。还能够证明海流图庙曾经存在的是海流图乡下辖的三个村庄,分别是:庙东营村、庙西营村、庙南营村。水库是则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那是我儿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好去处。夏天捕鱼冬天滑冰。不过也有村里的孩子被水库带走的。我庆幸它没有在当年把我带走。想来也是,老天在后面给我安排了如此大的一个苦难又怎会在那个时候就让水库把我带走呢?那对我来说不是太过便宜了。
  水库的东边有一座桥。桥是仿照十大名桥之赵州桥修建的。与赵州桥不同的是它有八个桥洞,是赵州桥桥洞的两倍。儿时的我们有胆子也能够爬到最上面的那个桥洞。现在想想都后怕。以最上面那个桥洞到地面的距离摔下来绝无生还可能。在八个桥洞的墙壁上写满了粉笔字。那都是男生们的秘密。多数是一个女生的名字后面加一堆肉麻的话,最多再加个落款。我想如果把桥洞墙壁上的那些内容整理一下可以出一本小学生的爱情故事了。想想也可笑。小学生又有几人懂得爱情?不过现在就是有心整理那些文字也不可能了。拱桥前几年成为了危桥被拆除了。新建了一座现代桥,就是用钢精水泥桥墩撑起来那种桥。
  除去拱桥在水库的下游还有一处的属于孩童时期我们的根据地,村里人们叫它七滴水。所谓七滴水就是在修建灌溉渠道由于地势上的差距人们在那用水泥垒了七阶台阶。灌溉放水这里会形成瀑布。我们经常嬉戏于七滴水旁边的沙滩上。还记得我把鞋子埋在沙子里最后却怎么也找不着,只好光着脚走回家。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的感觉确实不错,可光着脚走回家的滋味可不好受。烤土豆应该是那会儿吃到最美味的东西了。倒不是因为没吃过好东西。只不过自己偷来然后自己动手烤熟的土豆别有一番滋味。周围的农田每年都免不了被我们这帮“兔崽子”祸害一番。
  村子不是很大,只有两条街。一条东西向、一条南北向分别从村子中央穿过。村子被分成了四个部分。由于是中心村,村子里到不显冷清。我印象中最热闹的是春节前后。海流图乡下辖的各村庄住户都要到这里来购置年货。街面上从过了腊八就开始热闹了。热闹一直持续到除夕。除夕夜两条街上在一个又一个红灯笼的照影下好不喜庆。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街上跑来跑去。没有人会担心车祸,因为根本不会有车。村里的春节有一个“接神”的仪式。意思是迎接诸神。时间是在春节那天的凌晨两三点钟。家家都会点一堆篝火,然后开始燃放烟花爆竹。那个时候每家光烟花爆竹就买好几百块钱的。从我家搬到县城再搬到市里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买过烟花爆竹了。不过现在也不提倡放烟花爆竹了。危险不说还污染空气。转眼到了元宵节,没有龙灯会的村庄热闹程度并不差。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两条路交叉而形成的十字路口。这里也是村子的中央。点上一大堆篝火大家能热闹一个晚上。
  可惜一切都只能回忆了。我离开了村子里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中学被合并到了县城。为了孩子上学大多数选择了离开。只怕有一天海流图会被堙没在历史的长河。而在海流图长大的我们也只能独自回味。

  叛逆期是我这辈子最难忘记一段日子。一个不到25岁的人说“这辈子”三个字怎么都感觉别扭。想想那些头一天还在一起侃侃而谈第二天便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病友这么说也没错。也许明天我就成了大夫和病友嘴里离开的那个人。
  要说难忘只因荒唐。比如把裤子的一条腿减掉半截,然后再把那条完整腿弄上大大小小窟窿。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小事儿。有两件事在我心里一直如刺。
  事情得从二〇一〇年七月说起。第一次中考失利后我常常与父母吵架。父亲把我中考失利的原因归结于打篮球。而我对于他的观点却嗤之以鼻。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次失利是必然的。由于自卑我早在一年前就开始自暴自弃。所以中考前我就已经预见了结果。但是真正的原因从来不敢告知父母。那个时候我家还没有搬到县城。我宁愿独自一人待在桥洞。
  直到一天又被母亲唠叨了。我知道她是看我中考失利着急。但当时的我听来真的很心烦。所以态度很不好的和她顶了几句嘴。不过母亲没有和我计较。又有哪个母亲会和自己的孩子计较呢?只是问我将来的打算。其实我早就决定补习了。在毕业时我还特地找班里名了前茅的同学要了笔记。只是从来没有和家长沟通过。
  从成龙到二中,从全封闭的寄宿制学校到了一所全走读的学校。由于家还不能马上搬到县城我便暂时借住在外公家里。我作为从小被外婆带大的孩子对于此到不感别扭。从小到大无论外公还是外婆对我都很好。2013年7月外公在去世之前还惦记着我,嘱托母亲说还得让我继续上学。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透析半年多了。只不过全家都对他隐瞒了我患上尿毒症的事实。
  我到现在还后悔那天的所作所为。具体日子我记不住了只记得那是个星期六。我拖拉的不太想写作业。当时想;明天还有一天,那点作业怎么着也能写完。外公唠叨了我几句。其实也没说什么,无非就是经历过一次失利后还不知道努力之类的话语。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逆反心,直接摔门而出。我想那时候外公应该很伤心。我出了外公家门后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转悠。晚上的时候到网吧包夜上了一晚上网。第二天天亮继续在街上转悠。吃饭和上网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最后在徘徊中走进了外公家的门。餐厅的桌子上是给我留的饭。我还清楚的记得是糕。
  我还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多次和父母无理取闹。闹得最凶的一次应该是在二〇一一年的六月。只记得临近中考。突然间感到厌学,心底生出了辍学的念头。我趁着母亲去了外公家把自己反锁在家里。母亲回来在外面敲门我没给开。后来母亲让外公来敲门我也没有开。晚上的时候父亲给我发短信企图和我进行交流。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一毛钱一条短信。买短信套餐的话会便宜点。我回复了一条:“明天我会去学校,但不是去上学。是去收拾东西。我不想念了。”早已记不清父亲之后对我说了什么,只记得我之后在没有搭理他。第二天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被同学们拦下。面哥从我手里把书包抢走,然后和坤博几人把我拉进我们班主任的办公室。小朱当时一戏谑之言挽留我:“别走呀,你走了我欺负谁去呀?”我真的感谢那些同学拦住了我。如果不是他们或许那天我真就辍学了。清楚地记得那天半个班的男生在班主任办公室劝我。不出意料的我父母走进了办公室。应该是坤博或者任小兵给他们打的电话。不记得具体每个人对我说了些什么,但最后我还是留下来了。不过之后我还是没去学校,算是请假吧。直到小脸儿给我打电话说发准考证我才去了学校。我们班主任调侃我:“你终于出现了。”也因为此我第二年中考成绩仍然不理想。如果不是高中学校依据平时成绩提前和我签了合同恐怕上高中会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生病后我便离开了校园,在没回去过。没能参加高考、没能体验大学校园的生活是我此生莫大的遗憾。有人安慰我说缺憾也是一种美。不过我认为只有在某一方面完美的人对上这方面不完美的人才有说这种话的资格。因为有遗憾所以常常能想起校园生活。从小学起直到离开。
  小学我就在海流图乡的那所小学。只不过学校不叫海流图小学。而是叫京民小学。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学校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援建的。小时候真的很穷。哪怕现在也没有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总体来说好了很多。你们很难想象那种贫穷程度。当年我们学校连校服都没有。过六一儿童节汇操表演每个班的服装都不一样。我们称这样的服装为班服。这和现在有些班级定制的印有班级文化班服不是一个概念。服装来源于北京市民政局。是北京市各个小学捐赠的旧校服。种类和制式各不相同。最好看的一套被体育老师留作仪仗队队服。除去那一套各班随便挑。总有那么几个班的班长具有同样的眼光,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几个班的班服一样。在印象中我们班应该选的是中关村一小的校服。
  前年我被拉进了京民小学的校友群。遇见了许多失联多年的同学。说起在一起的一些趣事让人回味十足。某同学下了晚自习用石头打了校长;谁有和谁在那个时候谈所谓的恋爱;全校的学生集体作弊等等。其实真正有趣的事我在这儿是写不出来的。第一我不可能用书面语来表达方言,第二有些事确实有趣但是不登大雅之堂。
  成龙学校的三年我实在不想着太多笔墨。总结来说就五个字——倒数与自卑。最终由于自卑而选择自暴自弃。初一的第一次考试我就挂了红灯——全班倒数第一。但全校排名还好,100多名。当时全年纪差不多有600多人。这是我唯一一次倒数第一,但三年中最好的成绩也只有全班倒数第五。一次又一次的倒数不断打击着我的自信心。最终我完全失去了自信。我开始自暴自弃了。每天在那装着学,其实我到底在干什么只有鬼知道。上课睡觉也成了我的常态。成绩也从全校100多名跌到400多名。不过即便如此我的那些老师也未曾放弃我。这让我感动。
  在二中补习的一年可以拿来述说的要比成龙三年都多。补习班是一个依靠自律的地方。没有老师会像对应届生一样管那么多。本身自律性就不怎么强的我还遇上叛逆期。前面《老毛》和《曾经的叛逆》中提到过一些。窥一斑而见全貌,你可以想见那一年里我是什么样子。成龙学校三年我都没打过一架。而在二中一年打了绝不止三架。如果你去二中政教处查找过去的档案或许会看到我的检讨书。
  其实那次打架的起因我并不知道。下了操后我去了趟厕所,从厕所回教室的时候刚进教学楼就看见我们班的一群男生围在政教处对面那个班的门口。具体是3几几班我也记不清了。过去一瞧是打架。几个人正把对方往厕所拉。我既然过去了自然不可能不上手。也赶巧政教处的李主任刚好从外面回来。我和另一位同学坤博被请进政教处。李主任让我们俩分开写事情起因经过。起因我跟本就不知道,经过我就拉了那么一下。这可让我犯难了。我干脆的在纸上写了七个字——为朋友两肋插刀。主任气坏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我也只能屈服又把我参与此事的经过写了一遍。我们写完事情经过以后李主任开始和我们谈话。都谈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我还准确地记得李主任分别问了我和坤博的家庭情况,然后跟我们说:“就凭你们这个家庭还想打人家周安杰呢?真要是打了就等着让你们的父母跪下求他爸原谅吧。”这我才知道那个孩子叫周安杰。听李主任这话的意思周安杰还不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据说之前有过学生家长在他爸面前跪求原谅的事儿。后来周安杰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他爸开着警车来把他接走我才知道差点打了一位官二代。李主任当时的话绝不是吓唬我们。
  尽管四年的初中除了自卑就是叛逆但总算是能够上高中。我的高中仍然是一所私立学校。这里推行的是小班化教育。这在全市的高中里是独一无二的。我也正是因为小班化选择了这里。用我父亲的话说:“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老师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这里一个班三十个学生老师都能照顾得到。”
  上了高中我好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叛逆消失了。成绩也还说得过去。我还幻想着高考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然后上四年大学。之后回到这座小城考个公务员以求安稳。只是谁也没想到老天提前就给了我安稳。让我安安稳稳的透析。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逃避,除了命运;所有的一切都可丢掉,除了希望。这就是尿毒症患者的现实。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三号大牛和鲁曦然再次来到我家。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他俩之前来探望过我。当然来探望过我的不独他俩。他俩的来意我也很清楚。他们在高考完进行了同学聚会。在聚会上为我进行了募捐。由于心情缘故我没有参加此次聚会。事先我也不知道在聚会上会为我募捐。我知道此事是聚会结束的第二天了。有同学在QQ上给我留言:“乐观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那天凑了点钱,也不多,是个心意。”心意我领了,钱我也收下了。可是我总不能让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又不能每个同学挨个的说句谢谢。那我就写写这个集体吧。
  成龙学校四十六班,这是一个具有班级文化的集体。班歌、班徽、班主任寄语是这个班级文化的表象,而每个同学的行为都是班级文化的表现。
  班歌的曲是用的《歌唱祖国》的曲。歌词绝对原创,是由语文课代表肖筱琪和文艺委员老油条创作的。毕业多年,到现在我也只是零星记得几句。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开头分别是“四十六班是个好集体”和“五十六位同学齐欢聚”。这是肯定没错的。多少位同学齐欢聚是随着班级人数而变得。五十六是班歌初创时候的班级人数。后面有“每个人都勤奋努力”、“获得了老师的鼓励(赞许)”两段不一样。但具体哪段是“鼓励”哪段是“赞许”我也记不清了。“团结友爱,勤学守纪”、“一定会创造奇迹”我也只记得这么多了。
  “每个人都勤奋努力”我认为她们完全是睁着眼说瞎话。我就不勤奋也没努力。那个时候自卑的我哪有心情努力。
  “团结友爱”到可以算是我们班级文化的魂。同学们能在毕业后三年后的聚会上为我募捐就说明了一切。而且班徽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班会的设计者是邓月凡。班徽的基本形状是三角形,整体看起来又是个“众”字。只不过三个人连在了一起。再加一些修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个人连在一起的“众”都是与班歌里的“团结友爱”契合。至于那些修饰记得不是很清楚。应该有个T,代表着today和tomorrow。寓意是:把握今天,收获明天。还有本书,是表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像还有个数字46。肯定有,那是班号怎么能少。时间久远太多细节回想不起来了。
  这个团结的集体在二00八至二00九学年度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我把自己内心的释怀归功于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但绝对不止这一个因素。现实的关怀更容易温暖人心,准确的说是我的心。
  除去四十六班老师同学在聚会上的捐赠外我还收到多笔善款。最大的两笔分别来自私立一中和百度贴吧张北吧。私立一中是我高中母校。在我生病后学校发起了为我募捐的活动。上到董事长下到每一个同学,没有人吝啬自己的爱心。钱多少不说情我得记着。来自百度贴吧张北吧的善款是吧友们捐赠的。当时贴吧有一个活动——地区有爱,贴吧先行。善款是贴吧工作人员专门驱车给我送到医院的。还有一些通过其他渠道过来的善款。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老大娘在报纸上了解我的事情后专门去报社给记者留下一百块钱,并嘱托记者一定要交给我。我不知道大娘是哪的人,也不知道大娘叫什么。只记得记者告诉父亲大娘姓郭。
  除了物质上的捐助还有精神上的鼓励。亲戚自然就不必说了。同学、朋友相继前来探望。他们当中绝大部分在备战高考,但都还是抽出一下午的时间来看我。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帮不了你什么,只能来看看。别多想,心态好点儿。”对于我来说来看看就够了。
  二〇一六年的暑假大伟回来看我,说:“晓东,也就是你能有这么好的心态。”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归于平淡,我想:这么多陌生的、熟悉的人给我温暖我又怎么能够处于阴霾中不释怀。

  “晓东,适病情而定,咱们共同努力。保持理性情绪,实在不行该手术的时候还的手术,因为不想让爱自己的人太过担心!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更过的应该考虑身边爱你的人。”这是透析室的杨哥用微信给我发来的一段文字。
  杨哥是透析室的大夫,我平常都叫他杨哥。
  在收到这段文字之前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读书感悟。是我在读完彼得·于贝尔的《生命的关键决定:从医生做主到患者赋权》和北京协和医院陈罡大夫写的《因为是医生》后关于患者自决权的一些想法。并在最后以我甲状旁腺激素增高而不愿手术举例。可能是我结尾的那句“纵然因此而减少存活时间也在所不惜”让杨哥担心了。他主动给我发了微信。
  医患关系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同时也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那么多专家学者都说不清,我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更难说清。我只说一下这五年来我以一个职业病人的身份所接触到的医患关系。
  是的,职业病人。每三天就要去医院一趟。而且准时准点。就和上班一样。
  五年来我所见到医患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倒不是病人和医护人员没有吵起来的时候。最厉害的一次一个病友和杨哥拍了桌子。那天晚上“下了班”他俩出去喝了顿酒。之后一切如常。
  我在思考透析室的医患关系为什么这么和谐?第一,患者久病成医。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能否认尿毒症患者比其他疾病的患者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疾病。一些基本的情况都了解。所以不会轻易的去埋怨大夫。第二,医患之间长期的交往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医患之间的沟通要比一般科室畅通。关于身体我可以随时随地的和大夫沟通。哪怕我不在医院。只要我难受我就能找到他。或者说有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我也可以用微信发给大夫。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减少医患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命的关键决定:从医生做主到患者赋权》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医生,但同时擅长沟通的医生绝对是稀有动物。大部分医生会不知不觉的把患者当作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说起话来满口医疗术语。有许多不幸就是因此造成的。”专业领域和非专业领域之间沟通确实是个技术活儿。这个问题在透析室可以用多次沟通来弥补。再说患者都“久病成医”了透析领域常用的医疗术语基本都懂。还有就是目前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毕竟是个人情社会。总要讲点儿人情世故。尿毒症患者只要你活着就得和透析室的医护打交道。
  以上就是我关于医患关系的所见所思。再次声明仅是我对于医患关系的所见所思。

  “问题是有些东西是制度里没有的,你比如说我们说的透析质量的控制,目前中国就没有这方面制度层面的东西。”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没有?”
  “因为制度制定者不透析,他爹妈也不透析。”
  我接着说:“制度的制定者要么是局外人,要么是既得利益者。那些专家本身就在各医院透析室工作,有了这样的制度不是把他自己也框住了么?所以他就不制定这样的制度。”
  以上是我和透析室的然护士一段关于现行医疗体制对话的节选。我得承认自己受到主观上的影响表现的有些偏激。但是目前中国确实在制度层面缺少关于透析质量控制的内容。
  我在网上听原281医院透析室齐卡主任讲过“世界透析现状”。他用了一个标题“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在透析行业来说确实如此。发达国家对于透析质量都有制度层面的控制。美国是规定了kt/v值达标率。kt/v值是国际上用来衡量透析质量的值。而在日本则是规定了透析时间四小时以上的人次占比。透析时间就是kt/v值里的t。从分数的角度来说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增加透析时间肯定是有效的。而且对于这方面医保部门会检查,不达标是要扣医院钱的。而我国现在大多数透析室的透析时间最多就是四个小时。至于透析质量那就完全看医院水平了。制度上没有约束。有些医院甚至连kt/v值都不监测。
  我承认中国大陆的透析行业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有专家在接受访谈时说中美之间透析水平相差四十年左右,和世界遥遥领先的日本更不能比。但这不是制度中没有质量控制的理由。我认为应该有,哪怕标准比他们低一点儿。其实在透析用水等各方面的标准我们都比人家低。但可惜透析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不这么认为。起码和我争个不休的然护士不这么认为。
  她说:“你非让我说我们大中国的透析不好么?”
  她还说:“你这属于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她看来中国大陆医护人员待遇比不了发达国家我们就可以在制度层面缺失透析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最后她可怜巴巴的对我说:“我总觉得我可怜的干半天,在你这儿一句制度不完善全完了,白瞎我一番苦心。”
  其实我并不否认她或者说她们所做出的努力。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说从业人员努力就能被掩盖。当然,这问题也不是她们基层从业人员能够解决的。
  然护士说:“我能做的也就是在不理想中尽量做到理想。”
  就目前中国医疗行业的现状来看这或许是基层医护人员唯一能做的了。
  我曾建议透析室开展“三代透析”。这是一个不新的新技术。说不新是因为这种技术在美日欧已经普及,理论传入国内也已经多年。说新是因为多年来只有四家医院开展了此技术。我也不知道是哪四家。在一个论坛里发布关于这方面文章的作者给我的回复是他们医院是第四家。
  冯姐,就是透析室的冯大夫。她告诉我说:“开展不了,我们得等北京开展了才行。我们的一切都是在和北京学。”
  一项理论现成的技术却开展不了。只是因为一句和北京学。我想和北京学这种现象绝不是透析这一个科室,也不是这一家医院。我所在的医院还是一家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中国的医疗体制源于何故会僵化到如此地步?和北京学最早是因为北京的三甲医院临床经验更加丰富,对于疾病更加了解,诊疗方案更加合理。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我没有答案。不过我想答案也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希望是这样。
  我和然护士还在争个不休。不光医疗体制问题。只要网络上出现与医患医改有关的热点争吵就会随之而起。我也只是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而已。

  “刘小敏结婚了知道么?”寒假归来探望我的大伟说。
  “没听说,一点儿都不知道。你听谁说的?”
  “李铎峰告我的。”
  李铎峰和刘小敏是亲戚。刘小敏的外婆是李铎峰的亲大姑。从他那里听来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了。
  大伟和李铎峰是小时候和我一起玩到大发小。刘小敏则是我小学时候的同桌。
  她不通知大伟我可以理解为关系不到。但是她没有理由不通知,我自认为我俩的关系到了。我一直有准备在她出嫁的时候掏份子钱。可是却没想到连请柬都没收到。甚至连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
  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我认为在这种大事儿上一般人是不会出现疏忽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她故意不告诉我。事实证明她的确是故意不告诉我。
  大伟走后没几天刘小敏在QQ上给我留言:“在吗?”
  我看到消息已经是四五天过后了,我还是回了:“在。”
  我认为回复别人的消息是基本素质。哪怕看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很久我都会回复。
  然后刘小敏问了问我的身体情况。我也一一如实告知。在这之后她给我发了个红包,说:“一直想去市里看看你,但是时间不允许。再说怀孕了也不太方便。这钱你收着。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你自己看着买点儿什么。”红包里是二百块钱。
  我当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尴尬的看着手机屏幕。最后我以吃饭为借口逃离。可事情总不能这么过去。我就去她QQ空间的留言板写下这样一句话:“岁月蹉跎,不忘彼此,不说谢谢,朋友感谢有你!”
  十月她又给我留言说要我保重。我把《青花瓷》的歌词改写后写在她的留言板。
  看你留言心里面把你来思念
  你的容颜和笑脸浮现我面前
  那三八线已不见认识你无憾
  想起那童年趣事说不完
  小时候嫌长大慢,你轻轻一叹
  这么多年光阴散,早不见当年
  你不回头的走向你心中最甜蜜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我要祝福你
  思念袅袅升起,祝幸福如意
  那一句留言似有千言和万语
  天青色等烟雨,我要祝福你
  思念袅袅升起,能否再相聚
  只盼你永远如沐春风时得意
  话别简单,相见难,不一定空闲
  袅袅梦断,天很蓝,你笑的很甜
  没有去算,上次见,距今多少年
  离别殇,天各一方,勿相忘
  朝思暮想忆过往,不过是黄粱
  童年时光不多让,回忆事凄凉
  我不回头的走向无限魅力的未来时光
  唱起同桌的你,你已是人妻
  那童年的回忆,只留在梦里
  想当年体育课上我们做游戏
  就让我们期待再相聚
  童年只剩回忆,你已是人妻
  不论我在哪里,都要祝福你
  想当年我轻狂跋扈洒脱肆意
  童年只剩回忆,我还记得你
  时光渐渐散去,期待再相聚
  不管生活多少痛苦和委屈
  我还能想起同桌的你
  回忆只在梦里,梦里遇见你
  时光渐渐散去,终将再相聚
  相聚时还坐一起开玩笑嬉戏
  朋友,你还好么?你们还好么?

  “爱情是个难题。”是李宗盛写在《当爱已成往事》中的一句歌词。对于我来说却是个现实。尿毒症患者该不该有爱情?尿毒症患者又该怎样对待爱情?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得思考我自己的答案。
  倒不是说我着急脱单。现在单身也没什么不好。我一直认为单身是一种态度。而且我在生病后一直想自己这辈子已然这样了,何必再去拖累别人。父母被我拖累了,那是没办法。所以我从来不去想爱情的问题。但是今年张小洁恋爱了。姚小军结婚了。
  我得想想这个问题了。
  张小洁的恋爱对象以及姚小军的结婚对象都和我们一样也是尿毒症患者。这样就不存在谁拖累谁的问题了。用张小洁的话说:“找个伴儿两人携手同病魔斗争。”
  还有一个叫雅丽的病友一直有对象陪着。她对象不是尿毒症病人。但是他好像不觉得是拖累。别拉进泥潭他依旧觉得很幸福。这让我很矛盾。
  我在内心问自己:你渴望爱情么?答案是渴望。如果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自己不渴望爱情那简直是睁眼说瞎话,哪怕他觉得单身没有什么不好。
  我接着问自己:你是否需要一个人和你携手并肩同病魔斗争?答案是不需要。对于和病魔斗争我想有医生和我一起就够了。至于精神层面我觉得自己可以搞定。读书的爱好足以解决任何精神层面的问题。
  再问:如果遇到相爱的人并不是这个泥潭中的她是否愿意被你拖累?或许愿意吧。雅丽对象就是摆在面前的例子。
  那你是否忍心呢?我不忍心。雅丽曾经说:“爱情就是自私的。”我不能同意。在我的价值观里爱情首先是为对方考虑的。
  有答案了。如果将来碰到的那个对的人也是在这个泥潭里挣扎的人爱一场又何妨?但如果对方不是这个泥潭里的人就控制住自己的手不要伸向人家。哪怕对方向你伸手也不要理睬。

  “申志强没了。”二〇一七年中秋节的第二天就听到这样的噩耗。这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我脑海里炸开。我不敢相信。前几天他看见我拄了双拐还问我:“这是这么了?”我告诉他说:“摔伤了。”他还说了我:“也不知道慢点,你说说你。”这我刚把拐杖仍了他就没了?
  就和几年前的罗大正一样。头一天还在透析室和我说了话第二天就没了。从罗大正始我不知道第几次经历这样的事了。我一直认为自己对这样的事应该有免疫力。但是和想像中的还差点。
  透析室的美小护姐姐劝我说:“这个事儿谁也避免不了,你就调节好自己的心情,自己打对好自己就行了。别想那么多。”
  我还佯装坚强:“我心情还行,就是有点唏嘘。也有点不相信。”
  当天下午我在她管得组里血压高到一百九十毫米汞柱。舌下含服七颗硝苯地平片共计三十五毫克血压愣是降不下来。当然,并不是一次含七颗。一次含七颗那是作死。美小护非说我买上假药了。她就给我找了一颗药。结果还是一样。现在我依然记得头疼的感觉。
  罗大正和申志强两个人都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离开的。高血压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这东西说不好就会要了人命。今年清明节前后一个星期之内病友刘哥和辛哥分别住进了ICU。原因无它,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索性是抢救及时。主任那天还特意嘱咐我:“一定要把血压控制住,不管你用什么药。咱们这儿因为高血压出了多少事儿了,你也知道。”
  我当时在朋友圈写道:“我真的害怕了,我要抓紧时间做我想做的事了,或许明天就没机会了。”他们都说我乌鸦嘴。可是这种事儿真的说不好。
  后来看了马原老师的《逃离》我学会一招。和老天来个约定。三年也好,五年也罢。他不说话就当是默认。不过约定当不了降压药。

  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中国上访大军中的一员。但没想过的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上访事由:关于医保报销若干问题。对于我们这群人来说医保就是生命。如果没有医保我早就因为经济原因停止透析了。也绝对活不到今天。
  二〇一七年河北省原来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了合并。合并以后张家口确定的报销比例比周边的秦皇岛、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地都要低。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也比其他地方低。而且原本甲类报销的透析费今年突然化为了乙类。好像也只有张家口。
  是市里没有执行省里的文件还是怎么样?我们查询了相关政策。发现并不是这样。医保原本就是市级统筹。也就是报多少怎么报这些具体问题都是市里说了算。但是我们认为不应该比石家庄低二十个百分点。我拿石家庄病友的发票算过。确实如此。
  我并非上访的组织者。主要是我太小了。在病友中没有什么号召力。我不知道几个大叔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反正在约定日子我们相聚在了市信访办。我过去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一些病友了。
  在信访办苦苦的等待没有人接待。我们只好聚集在市政府门前。连市政府的门都没进去。就在市府大楼前的广场上呆了半天。除了警察再没见过任何人。无奈之下我们举起横幅站在马路上把市政府前面的路给堵了。不过堵也白堵,那四通八达的。交警在两边路口把车都疏导了。过了路口的车也被允许掉头逆行返回。只有两辆公交车心甘情愿被我们堵在路上。
  就这样一群尿毒症患者拿着横幅站在路上,旁边是警察和围观人群。事情陷入了僵局。打破僵局的是我。我过去对警察说:“你们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我们的目的是表达诉求。不矛盾。你们的向上级汇报,让领导来和我们谈。事情总得解决。早谈早解决。”或许警察同志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问清事情原委后对身后的年轻警察说:“小李(反正是年轻警察的姓,具体姓啥我不记得了,就用全国第一大姓代替吧。),去汇报吧。”
  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警察让我们去信访办,说那儿有人接待我们。接待我们的是是市政府秘书长。几个代表进去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也没给什么承诺。只是说肯定会有利好消息。让我们回去等待。
  等消息往往就意味着没消息。事实也确实如此。于是我们组织了第二次上访。这次参与的人更多,差不多有三百多人。和上次一样的流程。不过最后接待的领导倒是换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的郭书记。郭书记最后承诺报销比例提高到河北省最高。一周后给我们答复。
  静静等待了一周,我们见到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各级医院各类医保的报销比例都详细写在其中。我们对于结果还算满意。
  事情到这儿还不算完。文件是下来了,可是迟迟不落实。最后大家组织去了北京。我因为恰逢透析日没去。对于北京发生的事情有些耳闻但也不是那么详细。总之不是那么愉快。
  正此时国家扶贫办的因病致平和因病返贫的专项扶贫计划落实下来了。不过这个计划只针对农村人口。城镇户口和城市户口人群都享受不了。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河北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几乎所有农民都在计划内。这让很多农民病友退出了上访队伍。确实有了这个计划自己也掏不了多少钱了。
  城镇、城市户口人群以及职工医保的还继续在上访。不过从七月份起以后的上访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原因是很不幸的摔了一跤把腿摔伤了。而且还挺严重。专门去北京做了一次手术。
  病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是带有郭市长批示的信访通报。对了,这个时候市里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原来的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成了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市长。郭市长的批示是:责成有关部门尽快落实。我在微信上抱怨:“这个尽快不知道又得多长时间。”
  市里确实做了工作,后来又有个文件。里面提了两点:第一,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耗材费五百元以下的按甲类报销。第二是贫困救助从每人每次四十元提高到六十元。调整后一个农村户口的尿毒症患者在二甲医院透析一次只花几块钱。但是我们在三甲医院的城镇、城市透析一次大概在一百元左右。
  据工作人员说市里正在研究尿毒症按病种报销。如果真的能实现倒是不错。所有的尿毒症患者不分医保种类和就医医院等级都一样报销。我期待。

  我倒不是真的要寻人,只是心里放不下她而已。
  我不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我只知道她是一个曾经病友的家属。说曾经是因为那个病友已经不在了。
  脑海里还有那天的场景。摔伤腿的我拄着双拐从透析室出来小心翼翼的走到公交车站。我胳膊上的两条绷带暴露了我刚刚做完透析。在此呼吁一下大家在公交车上看到胳膊上绑有绷带的方便的话尽量给让个座。绷带如果是从医院买的都是一红一蓝,如果是自己制作的话黑色和白色比较普遍。当然其他颜色也有。虽然他们看起来和健康人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刚做完透析身体都很虚弱。在我身边就有晕倒在公交车上的病友。
  说回那天在公交站。她过来问我:“刚做完?”
  “嗯。”然后使劲儿想这是谁啊?好像不认识。又瞅了瞅还是不认识。
  她好像读懂了我的眼神:“我妈以前也是这病,也在附属医院透析。是在北院的六楼对吧?”
  她这么一说我觉得确实有点儿面熟。但肯定没说过话。
  “怎么不慢点儿?你现在一周透析几次?”
  “家在哪住着呢?”
  “在二五一那儿。”
  和她的交流就这么简单几句对话。全都是她在问,我在回答。上了公交车我因腿上戴着直夹板坐不下就站在了后门口。为的是到站方便下车。而她找了个座位坐下了。对了,我们是在始发站上车。所以还有座位。由于第二站就在学校门口。正是放学的点儿。涌上一车孩子。我俩在车上也就没再说话。
  我下车比她要早。其实我也不知道她要坐到哪。不过我下车的时候她还没下。我和她说了句:“我下了啊姐。”她和我说了句:“慢点儿。”说完我就准备下车了。车进站的功夫她过来塞我兜里一百块钱。我说不要然后就往外掏。她按住我的手说:“快下车吧!”
  我下了车有点儿后悔。那会儿应该不下车坚持把钱掏出来。车开了还可以在前面任何一站下车再返回来么。总共没说两句话我甚至不知道人家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就拿人家一百块钱,我怎么都觉得这事儿不对。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她是谁的家属。如果知道她是谁的家属或许还能从大夫那儿找到她的联系方式。起码得和人家说声谢谢吧。
  后来有几次我下机(就是做完透析)比较早。我特意在公交站多等了一会儿。企图能再次遇见她。可惜没能如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众筹如雨后春笋般在朋友圈里冒了出来。身边有很多病友进行了众筹。三姑的推荐使母亲动了众筹的念头。但是我和父亲拒绝了。我感谢父亲和我站在一起。这也是多年来我和父亲为数不多在某一件事上认识相同。
  何必呢?又不是穷到实在过不下去了。我认为众筹应该是留在最后的路。而不是现在这样有点儿什么事儿就先众筹。反正在我这儿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去众筹。
  拒绝众筹的不光是我。还有病友刘哥和张小洁。我和他们俩人有过关于此事的交流。刘哥说:“我不闹那玩意儿。我自己右手右脚的。我饭馆儿多营业两小时啥都有了。”张小洁说:“我也不弄,未来时间还长呢。三十年四十年都是说不准的事儿。虽说有点儿病但总不能一辈子靠众筹活吧?”
  当然刘哥最后还是走上了众筹的路。今年清明节前后他因为脑出血住进了ICU。饭馆儿关了,房子也卖了。但他的做法还是符合我的价值观的。其实这何尝不是他的价值观。众筹是最后的路。
  我想起了“罗一笑事件”。我真的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突然想起梁宏达老师在“罗一笑事件”的时候写在微博上的一句话:“网上有两类人很有趣:智商低下而爱心泛滥,勤于思考却从不读书。罗一笑刷屏就是第一类网民的照妖镜,先别忙着骂骗子。温暖人间的爱,前提是理性和冷静。"或许是泛滥的爱心给了众筹生存的土壤吧。就如同冯小刚导演炮轰垃圾观众给了垃圾电影土壤一样。
  当然,我在这叫媒体也帮忙转发过这类众筹。而且不止一次。以后也肯定还会有。毕竟都是病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我把自己当做一个看客,观察着透析室里的人。有些人我真的不能说他们是尿毒症患者。我觉得说他们是透析者更为合适。因为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看不到任何病态。
  刘哥是这些人里的代表之一。从他对于众筹的态度就能知道他是个要强的人。说实话他家庭的负担并不小。家里除了透析的他还有两个在上学的儿子。一切的开销都靠他和媳妇开的小饭馆儿。为了多挣点儿连人都舍不得雇。忙里忙外全靠夫妻两个人来。他脑出血的原因是自己卸了一吨煤。这些日子他又开始自己开车来医院了。我说:“刘哥可以啊,恢复得不错,能开车了。”他笑呵呵地说:“慢慢开,练呗。不练不行啊。”
  同样要强的还有申志强。他在查出尿毒症之前在深圳的一家外企工作。我不知道他是因为查出这个病被辞退的还是在查出这个病后他自己主动辞职的。这不重要了。他在之后便回来做透析。透析之余他竟然在加油站找到一份儿工作。要知道尿毒症患者找工作是多么不容易。我曾经不止一次被拒绝过。甚至是熟人介绍去的。有的老板直接和你说:“我不敢用你。这么大的病!你要是倒这儿咋办?”对于我而言拒绝就拒绝吧。我有一双好父母。对于工作我便不是很迫切。有机会我就去试试。用就用不用也无所谓。可以想见他是怎样让加油站的老板录用他的。后来他有加盟了天天快递。反正一直以来他自己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所有经济问题。包括那高昂的医药费。只是可惜,他努力的与命运斗争还是没能争过命运。
  除了刘哥和申志强外还有开美甲店的张小洁、做微商的雅丽、做工艺品的刘晓洋……每个人都活的很艰难,但他们都在努力的活着。
  刘德华曾说过:“命运是这个世界上最差的编剧,我们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而我在他们面前感到惭愧。

  ——读《生命的关键决定:从医生做主到患者赋权》所想到的
  患者自决权是患者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受治疗、要接受怎样的治疗的权利。
  在我国大部分患者是不能行使自己的自决权的。尤其是恶性疾病的患者。他们通常都不会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大夫为了隐瞒病情会故意在他们面前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医学术语。这种隐瞒有时候是出于患者情绪的考量,有时候是家属的嘱托。对于此我理解但不赞同。
  而患有一般疾病的患者是会知道病情,但是治疗全凭医生做主。直接放弃自决权。我不否认大夫会根据病情给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但是大夫不会考虑这个治疗方案是否与病人价值观相符。比如说有些人比较传统的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愿意开刀。而大夫根据病情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手术。
  以我为例。我甲状旁腺激素高的挺厉害。据我了解是得手术了。而主任给出的建议也是手术把甲状旁腺给切掉。但是我不愿意手术。我倒不是个传统的人。只是怕疼而已。哪怕因此减少寿命我也不愿意手术。
  父亲劝我听主任的建议。我说:“不。”所以说家属做出的决定都不一定和患者本人的价值观相同。我想患者的自决权应该得到尊重。每个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应当自己行使自决权。
  前段儿时间透析室有个大叔查出了癌症。家里人没有告诉他。透析室的大夫也帮忙瞒着。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他们有些残忍。连一个人做自己生命中最后一个决定的权利都要剥夺难道不残忍么?
  我想起了外公。他在查出癌症后一直被我们瞒着。直到去世前。我这人说话有时候不经过大脑。母亲特地嘱咐我不要说漏。他的自决权就这么被剥夺了。可恨当时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患者的自决权。如果放现在哪怕被母亲和舅舅们骂我也会告诉他。
  当然患者想要行使自决权是有前提的——对疾病及各种治疗方案充分了解。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宣教要到位。对医生来说这比找到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要难的多。我说过:“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沟通是个技术活儿。”这也是患者自决权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吧。

  ——读《因为是医生》所想到的
  北京协和医院陈罡大夫的《因为是医生》让我对大夫更加了解。说更加是因为在这之前我自认为对大夫有一定了解。事实也确实如此。爷爷和父亲都是医生。从小就是在医院大院儿里长大的。五年的透析生活又让我能够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去看待医护行业。
  在我看来医生(包括护士,下同)首先是一个职业。和司机厨师等等没有什么区别。大多数医生之所以给人看病绝不是为了什么救死扶伤。而是挣钱养家。我最反感的就是动不动一白衣天使的名义要求他们不断付出。每个行业都一样,领了工资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不过这个行业的责任有点儿大——他人的健康或生命。但这是医生必须承担的。
  在书里有一段儿是讲的是节假日期间主人公值班的场景。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想起了美小护。前年春节由于初二早上她就得上班儿,所以初一晚上不得不坐火车从家里赶来市里。她在朋友圈晒了一张空车厢的照片,还戏称:“专列。”这样的专列又有几个人愿意坐?又想到小时候在海流图有一年除夕夜眼看接神了父亲被叫走了。急诊,有个人在自己腿上扎了一刀。外面爆竹声声响。左邻右舍都开始接神了。我和母亲在家里等着父亲。因为按照习俗接神得家里人都在。
  每到节假日医院会和其他单位一样在门口贴上“欢度xx”四个大字。我总觉得“欢度”两个字有点儿刺眼。想想看医护能欢度么?不能。通常节假日的病人会比平时多,而医生却因为轮休比平时少。这就导致了医生在节假日比平时累的多。春节好像是个例外。除了急诊没有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就医。但是春节前收治的病人还有没出院的。而这些人绝对都是重症。稍微轻一点儿的病人都会选择出院回家过年。这就导致了医护人员在春节依然不能欢度。至于病人和病人家属。过个节都跑医院来了又何谈欢度?大概能欢度的只有医院领导吧。
  社会对于医生这个行业确实应该多一份儿理解。他们内心的压力确实不小。毕竟那么人把健康和生命交给了他们。当然理解不等于放纵。该有的监督还是要有的。出了问题该追责也要追责。只是舆论能不能就事论事,而不是对准整个行业?

  ——读《病隙碎笔》所想到的
  豁达是我从史铁生先生身上学到的。虽然我还达不到他的程度。他在《病隙碎笔》中称自己是职业病人业余写一点东西。能够把生病看成一种职业这得多豁达?虽说五年后的今天我早已释怀而走出内心的阴霾,但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把透析当成工作。对于透析我能够以平常心看待我就觉得自己够豁达了。
  史铁生在看着病友一个又一个离去他也曾怀疑过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最后他去各种宗教中寻找答案。而我对于宗教没有任何兴趣。对于自己能否坚持下去我也不怀疑。只要活着就定时到医院去医院。至于多会儿死那不是我考虑的事儿。
  但是心里还是会有一个预期。我的预期就是活到六十岁。像我我这样的六十岁应该正好。再大一点儿就得别人来照顾了。可是到时候谁能照顾我呢?我想象不到。没人照顾那活着可真就是活受罪了。活到六十岁就选择离开。离开也简单,几次透析不去作就可以。这是我的豁达。
  史铁生先生说躺在透析床上想自己的墓志铭。我也试了试,我想不到。上中学的时候倒是有过一句座右铭,那不过为了完成老师任务找来的一句话。那就算了吧。实在不行在墓碑上刻个二维码得了。不过话说回来将来死哪还不一定呢。有没有墓碑也都未可知。我也就不做那些无用功了。还是想想下机回家吃啥饭吧。

  读《逃离》所想到的
  在马原老师的《逃离》中有这样一句话——生一场大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上天最慷慨且宝贵的馈赠。如此说来马原老师也够豁达的。能把生病当做是老天的馈赠。反正我是做不到。
  虽然我做不到,但我对于这句话还是认同的。
  在我看来中国人大多对于死亡都没有思考。更不可能有清醒的认识。而死亡恰恰是这世间最公平的两件事之一。另一件事是每个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
  生病,尤其大病,会让人对于死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可以把生病看做是老天最慷慨且宝贵的馈赠。不是每个人都有得到这种馈赠的机会。
  在生病的五年里,我不止一次的面对病友的死亡。甚至头一天还在透析的时候和我说了话。可是第二天却听到了他离去的消息。死亡有时候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你要是问我,对于死亡思考出了什么?我也给不了你多么精辟的回答。我只能告诉你经过思考我从害怕死亡变得不怕死亡。其实真没什么好怕的。
  我不怕死亡,但我害怕带着遗憾离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得把我想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给了结了。包括写下这些文字。

  展望未来,要有勇气。对于一个尿毒症患者来说活下去才能谈及其他。而我,就是要活着。

  在我的内心一直向往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在我心里埋下这颗种子的是《血色浪漫》。钟跃民身上有一种别样的魅力吸引着别人的眼光。我真的渴望像他那样,一种生活过烦马上换另一种生活。
  说实话,我真的有点儿厌烦现在的生活。
  前些日子朋友圈里的人都在总结自己的二〇一七年。别人的一年能够写成一本书。而我对于自己二〇一七年的总结只有五个字——透析、看书、宅。
  我想出去走走。可被三天一次的透析栓死了。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我想,等到父母百年之后。我把房子卖掉。然后四处走走。到那个时候我也懒得去透析了。走到哪算哪。这样的生活一定很美。
  其实我现在就想停止透析,拿上钱四处走走。如果不透析的话一年的医药费应该够撑到我离去了。我何必非把钱花在医院呢?可是我不能。我不能让我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就等到他们百年之后吧!
  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那一刻。有些并发症要命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但我真的不能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任性。

  作为一个认同自决权的人。我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决定一定要由自己来做。我害怕到了那个时候我丧失了做决定的能力,那就提前把想到的写在这儿吧。
  首先,未来不论病情发展到什么地步,哪怕我又查出了其他不可治愈的疾病。都不要对我进行隐瞒。所有的检查化验结果均要告知与我。无论家属还是大夫。
  其次,如果将来出现某种状况导致我丧失了行为能力。请不要把我送进ICU。请让我离去。我拒绝能思考却不能行为的活着。我同样拒绝无意识的活着。
  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离去。身上其他器官能用的话就捐了。我生病的时候接受过社会的帮助。这是我唯一能回报社会的了。
  能想到就这么多了。
  对于以上决定我希望能得到我父母的支持。我想他们会支持我的。谁让我是他们的儿子呢。而且是唯一的儿子。

  这就是我五年的透析生活。一段透析路走完意味着另一段透析路的开始。终究还是躲不过透析。前路漫漫,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状况在等着我。时间长了总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区别就在于这些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它们来找我的时间。但不管怎样这条透析路我是走到底了。
  说回《透析路》有几点要在这里交代:
  第一,我要强调的是内容的真实性。我以人格保证完全纪实。但是对于其中提及的人我在文中都用了日常称呼、绰号、职务或化名。说实话,写化名的时候我也感觉挺别扭的。但我还是觉得不用真名的好。
  第二,在过去章节中应该还有我几次早恋的经历。要说感情经历我没有回忆恐怕鬼都不能信。确实想到过,不过在整理文字的时候刻意略过了。我觉得爱已成往事那就不要再提。
  第三,文中所说的今年都是指刚刚刚过去的二〇一七年。
  第四,关于上访的事儿我曾犹豫要不要写。后来还是决定写。为此我把前文中所有涉及地名的地方都做了修改。但是在贴吧给我捐款的事儿实在避不开地名。我又犹豫是否把《上访》删掉。几经琢磨还是决定留下。至于已经改了的地名我也就懒得再改回去了。可能在这些地方读起来有些别扭。还望见谅!
  这就是我过去的五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下课铃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