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经教你的老师教出来了清华的学生 你啥感觉?

收到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用厚厚的青春换来的一纸通知书

收到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用厚厚的青春换来的一纸通知书

承载着多少的汗水和家人的期望?

小编整理了知乎上天之骄子们的回答,

看了之后满满的激情,不知你有吗?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一份冲击高考的信心,

家境一般,但让人鼻酸的是亲戚的市侩。我爸因为性格比较逗,讲话有时太直白。从小到大亲戚明里暗里对我父母的嘲讽不知听过多少。有关社会现实的启蒙算是亲戚们"言传身教"了

我对叛逆期的记忆不多,除了喜欢顶嘴以外,记忆最深的就是无论在家和父母怎么摆脸色,学校学习一刻不放松,其实我爸妈对我学习并没有什么高要求,只是一遍遍说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人比较重要,但我还是默默努力着。就这样我的生活平静的走完整个高中。人大了,有时慢慢开始问自己,放弃那么多这个年龄该有的美好,把心一直放在读书是为了什么?高考完到录取前那段时间给了我思考的机会。好好读书,不过是我从小到大下意识的行为。也许别人会说我傻,但我认为这是父母能骄傲抬头的机会。其实成绩一出我便知道稳上,但考试前压抑我没哭,考完没哭,成绩出来也没哭,到底是拿着那薄薄通知书时哭的停不下来。诚然,那一纸通知书并不能保我一生顺利,但看见年过半百的父母像孩子一样又笑又哭激动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值。

我还是比较淡定的,这是我爸。

另外后来我爸还高级彩印了好几张,结果差点弄不清楚哪张是原件…

EMS到的时候我正在外旅游,回家时才拆开看。快递袋是红色的写着北京大学,从北京到我家每个经手的快递员都知道这是什么,这喜悦有些嚣张。

听说送到我家的那个快递员签收后絮絮叨叨了好久才走,“孩子争气啊”“你们家有福气啊”什么的。

至于我,心情平静而祥和。毕竟和招生组签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被录取了。

看到通知书时,感觉好像人生到此就结束了所有悬念一样。觉得此后都会无比成功,再也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幸福和快乐是结局。以后的人生在我看来就像游戏通关之后的那段剧情,不用再战斗,不用再绞尽脑汁,悠闲地、开开心心地顺着它走,一切就都很OK.

那时候真年轻真幸福啊,少年得志的情状,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得不行,觉得此生再也不会遇上什么难题了。

我哪知道这么难混啊(′へ`、 )

不敢跟本校和隔壁的大牛们比,也没胆在其他985 211的精英面前造次。既然知道自己啥也不会,那就保持谨慎和谦逊。

防火防盗防打脸,多听多看少逼逼。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觉得一切好不真实,做梦一般。

下一秒是觉得感动,它,终于属于我了。

我觉得那一定是我前18年以来取过最美的快递了。

当时读完右上角那句话,有种全身酥麻的感觉。

那个感觉,能记一辈子。

录取通知书被亲友们拿去拍了一圈发朋友圈...自己当然也非常开心 就差没揣在怀里睡觉了。不过这份开心还是敌不过之前出分的时候得知自己一定能上清华后的狂喜。

记不太清了,但没有在未名湖畔石舫上与朋友高歌时兴奋,没有后来拿到歌剧学校的offer兴奋,没有在大歌剧院台上唱了三小时以后汗流浃背谢幕时兴奋,没有在把求婚戒指戴到她手上时兴奋。

希望自己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并非人生的巅峰,也希望北大毕业生不是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头衔。人生还长着呢,慢慢走吧。

1、保安大叔叫我下楼取快递,当时看我的眼神真是难以想象是那个总是骂我不要在楼道停自行车的保安

2、往回走,看到一堆大爷大妈,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我手中清华紫色的EMS,然后把我围住了一阵夸奖(然后大一回来,听爹妈说我成了整个小区高中生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全小区高中生的公敌,然并卵,到现在快毕业了小区也没出一个985)

3、回到家,录取通知书给爹妈,爹妈真心是颤抖地接过通知书,颤抖地拆开然后狠狠地亲了几口(画面太美请自行脑补),老爸甚至激动地想拿录取通知书去装裱框起来,然后被我阻止了(卧槽还要报名用的啊)

4、在N次被我告知不能过塑后,老爸退而求其次地拿通知书到楼下附近街道的一家打印店来了好几张彩印,老板直接没有收钱,条件是留给他一张用来鼓励他上初中的儿子的(然后我好像又成为了那条小街商贩口中别人家的小孩。。。)对了,后来每次去打印复印东西老板都给我优惠,“郎”这个称呼叫得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其实我才全省50多名。。。)

5、拿了一张彩印的,送给了当时的女朋友,她没考好,上了本省一所一本大学,然并卵,最后我们也没在一起;

6、有两张后来被爸爸拿回老家,在爷爷奶奶坟前烧了一张,在祖屋墙上挂了一张。。。当我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害怕晚上爷爷奶奶来找我。。。

7、给班主任也送了一张,大三那年回家去拜访他的时候他还拿出来给我看了看,顿时好感动。然后他说了一句:教出你以后就再没教出一个北大清华的。顿时为高中母校感到难过

大部分进入清北的人应该在拿到通知书很久之前就知道自己被学校录取了而且也知道是哪个专业了,所以,真没啥激动的……

楼上有人说其实早就填了北大专业也都定了,录取通知书只是时间问题,其实也不激动。但是对我来说,看到那个大红色的又厚又重的大信封真的没有办法抑制心情,我从四岁开始就梦想着能够去北大,在十八岁的时候如愿,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大概是我能在厄里斯魔镜里看到的样子吧,接到录取通知书可能是这辈子最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刻,因为北大就是这样一所绝对值得我所有的努力、梦想和期待的学校,无论自己学识素养在未来有怎样的成长,北大是永远值得敬畏的学府

先占着坑 两年后回答 虽然我们高中没有出过考上清华的文科生所以如果两年后我匿了大家不要嘲笑我。

声明:本文来源于知乎,版权归原平台及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自主选拔在线官方微信号:zizzsw,2015自主招生交流3群

14:38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站在舱门敞开的飞机口,在距离地面10000尺的高空上。耳边是引擎的轰鸣,眼前是广阔的蓝天,然后俯冲、拉起、升空、盘旋、自由落体.......

你可能以为这是某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分享在社交平台的跳伞瞬间,那你只猜对了一半。

当无数年轻人纵身一跃,试图用跳伞证明自己的勇气时,他想到的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伽利略的自由落体,是如何给学生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他是清北网校物理老师窦相璞,这段跳伞经历,经常被他拿来做课堂上的素材,“用跳伞的故事去给学生讲物理知识,学生不觉得枯燥,还特别有沉浸感”。

到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看牛顿陵园、去意大利托斯卡纳看著名的比萨斜塔,同样是窦相璞的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时刻。在物理老师的标签以外,窦相璞也喜欢运用自己的背包客身份,将缤纷的世界与物理定律联系起来,这似乎成为一种本能。

窦相璞在外旅行时的剪影

在这些网课课堂上,你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新教学方法。像以“坑学生为乐”的数学老师张永福、习惯穿汉服上课的语文老师姜明慧,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清北毕业背景,也兼具极强的专业性和有追求的教育情怀。

对于这些身处在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高材生来说,投身教育可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当他们真正入行并实现了一系列成就,透过这些成长故事我们似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原来可以同时进行。

窦相璞:用跳伞教物理的勇敢骑士

“对学生来说,我们既是榜样也是教练” 

  “清北毕业的名师其实很像国乒主教练刘国梁的角色,一方面是榜样,督促和激励学生去学习,一方面是教练,我不但清楚地知道你哪里错了,还知道怎么给你提高。”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种启发往往是名师才能带来的。窦相璞举了一个用“灭霸手套”解决力学问题的例子,当时他正在辅导一位物理只能考二三十分的同学,针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液面变化问题,他把其中的五个物理量对应成灭霸手套上的五颗宝石,“我告诉他首先要凑齐五颗宝石,之后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打一个响指就能解决”,最后这位同学在满分70的中考里考了63分,得以进入省重点高中,“当学生有了榜样,他只要按照路径去走,结果一定是确定的。”

不过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情景,窦相璞仍觉得狼狈。除了周一到周五的全职工作,周末两天还要上八节课,每节课三个小时,辗转六个校区,学生中既包括西城区第一名这样的尖子生,也有不少提高班的学生。

 如此拼命工作的目的,为了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痛点。他发现即便是在北京这样的“教育高地”,各区学生也有不小的差距,“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智力水平也没有本质差别”。而无论是处于什么水平的学生,都需要是老师具备更高、更全面的知识水平。“因为有高度的老师会告诉学生真正学物理的方法和思维模型是什么。你可以对付着过了中考这道关,那到了高中怎么办?”

 另一方面,做老师也是他一直以来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如果不是那位曾经带着自己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物理孙老师的帮助,他很难想象现在的人生轨迹。“在物理竞赛中,你会遇见许多尚未纳入中高考范围的知识点,但是学完以后回头看,你的思维其实被拓宽了。你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理解现在的问题。老师往往会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让他在这个正确的思维模式里正循环,这种成就感是很大的。而且在孙老师身上我才发现做物理老师是很酷,很聪明的,包括我当年的同桌现在就回到老家当物理老师,其实都是受他影响。”

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比热容概念,窦相璞就用自己和另一位清北网校老师吃鸡翅的例子提出“比吃容”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基于这样的理解,窦相璞很看重学生学习时需要具备的思维高度,他在清北网校的课堂上设计出了一系列充满奇思妙想的物理课程,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循环。

像初二刚接触物理的同学们,经常因为不了解新学科,不愿意学习新知识,不但会产生对物理的抵触情绪,还在内心里提前做出判定:物理很难,我学不好。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窦相璞会通过学生早前接触的诗词去解释物理概念,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比如讲到物质状态,他会说“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通过开窗后风的汽化吸热,屋子就会凉快起来;讲到尺度,可以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引入;讲到声学,则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讲到折射就可以说,“暗香浮动月黄昏”,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将物理概念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整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窦相璞更关注学习氛围的建立,家庭教育也是学习里的重要一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物理小实验,首先将身体靠在墙上,让右腿贴近墙边,之后试着抬起左腿5秒钟。“我跟我的学生说,你就用这个实验和你爸爸打赌,如果他抬不起来,就请你吃一星期牛排,如果他抬起来你就刷一星期的碗”,整个家庭都会因此调动起来。

 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生活即教育”,窦相璞的“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几乎是同时进行。在他看来,物理教学并不受线上或线下的影响,一旦老师被学生接受并认可,线上的影响力反而更广。

张永福:玩转猜谜的数学大魔王

“被坑是进步的阶梯,满分不是天才的专利”

 “小学数学教起来不容易。一旦小孩子觉得枯燥和困难,他立马就放弃。所以我经常出脑筋急转弯‘坑’学生,比如问他们一公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十个里有九个错,紧接着去讲审题的重要性,他们印象就会很深刻。”

作为清北网校小学数学的教研负责人,张永福经常带领老师团队进行教研,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能了解学生们的不同诉求

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是不是总有一个不论提什么问题都无法被难倒,让全班人服气的老师?在清北网校,张永福就是这样的角色。

在网课课堂上,张永福被历代学生们评为“脑筋急转弯大魔王”。无论是语文历史英语,还是歇后语和字谜,他不光能一下回答出来,也能给出更难的问题让学生们去猜。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很服他,也就更愿意上他的课。

上课过程里,张永福的幽默一面才真正展现出来,他会利用很多小技巧,帮助小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像是把应用题里的“甲乙丙丁”替换成“小博、小凯”,把比较难懂的逻辑推理题换成“两个老师比赛吃包子……”的说法,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处改变,可能就会影响学生做题的兴趣。

如果不是那次初中班主任的家访,张永福可能和同村的另一位女生一样,选择村上教育水平并不高的高中念下去。这不仅能让他以优等生的身份享受奖学金和学费全免的优惠,也不用再去家附近的罐头厂靠剥荔枝补贴家用。“后来她的高考成绩刚刚过一本线。”张永福说,“真的是比较可惜的”。

 没有这段家访经历,张永福也许无法以福建省第8名、高考数学149分的身份考取清华大学,更不会因此认识到老师能对一个人起到的启发意义。

张永福有着非常传统的理科生形象,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相比于讲鸡汤,他更愿意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从09年毕业到18年创业,他几乎试过了市面上所有流行的教育形式,包括线下班、录播课、讲座、直播课,通过长时间的一线教学,不但体验了各种教育形式的优劣,也以此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论。

 “网课老师不能一上来就把自己当救世主,这样很容易崩”,张永福看到很多刚开始做直播的老师都会迷失,过度关注学生评价而忽略了根本的东西。“比如很多五年级的小孩都说数学非常难,我会提前告诉学生和家长,因为你的年纪到了,你就要开始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他坦承自己是一个“耿直又佛系”的老师,“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我只希望他能坚持学习,不怕困难。”张永福很直白地说,“我不能逼孩子,况且成长是不可逆的,只要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独特的成长印记,这对老师来说应该就足够了。”

姜明慧:穿上汉服的文学才女

“学生永远是最潮的,古风国潮都能瞬间get”

  “如果你穿了一件和上次不同的汉服,学生会非常敏感地说你变了,会问这是什么朝代的衣服,它的特点是什么,会很明显地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询问。这时候你作为老师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

作为资深的汉服爱好者,姜明慧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由来已久

 和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采访姜明慧的过程中也冒出了很多有关汉服的问题。她首先介绍了当天穿的晋制襦裙,“因为古代的缝纫技术不是特别高超,袖子要单独缝上去,所以会有一道缝”,又补充道自己家里还有二十几套汉服,连结婚照都是穿汉服拍的。

时间回到2019年5月,姜明慧老师来到清北网校的第一堂课,她便穿着汉服出现在镜头前。当时的弹幕区一下被学生们的问题刷了屏,有人说老师真好看,也有人在问老师穿的是什么,一时间显得非常热闹。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关注,充满传统色彩的汉服也为她建立情景,以更亲近学生的方法讲述知识点创造了条件。

 “比如讲到穿越回到唐朝的作文,我就会专门挑一款唐朝的齐胸襦裙穿上。又比如衣冠禽兽这个词,我也会通过衣服讲述它的从褒义到贬义的流变过程,因为最早文臣的袍子上绣着飞鸟,武臣的袍子上绣着走兽,衣冠禽兽其实是说一个人很有出息,但到了明代社会动荡,出现贪官污吏,词义就发生了变化。”

生活里,姜明慧也经常穿着汉服“出街”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思考后的产物。教师生涯的前五年,姜明慧曾在清华附中得到全方位的历练,但当她来到在线教育后,她发现原本被无数老师验证过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搬到线上,瞬间失去了魔力。“比如线下在班里给四五十个孩子绘声绘色讲一个故事,讲五六分钟完全OK,而且孩子听得很认真,但如果在线上和他们没有任何互动,无论讲得多精彩都会有孩子跑掉。”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总结出网课老师必须要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去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像是在清北网校讲到《聊斋志异》的时候,姜明慧会用自己的护课神兽皮卡丘作为主人公,一边阅读文本一边问他们,“走到这个地方,皮卡丘的心里可能是什么感觉,这时候学生就会在评论区讨论说阴森、恐怖这类形容词。他可能以为自己是在玩儿一个游戏,但在玩儿的过程中逐渐清楚了一些答题方法。”

姜明慧上课时的护课神兽皮卡丘

与传统线下教育不同,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更突出完整和互动。姜明慧和其他清北网校的教研老师曾推出这样一个假想:如果我们教授的方法正确,内容材料是恰当的,又能吸引他花时间在我们的课堂上,那么我们认为他一定会有进步。也就是说,一名网课老师既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要有强大的教研团队支持,才能换来学生的持续关注。

但这远远不够。在姜明慧看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是停留在方法论层面,要想继续大幅度提升在线教育的进步空间,要从教育理论中寻找合适的理论支持,她说:“传统教育体制内其实有很多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虽然无法直接照搬到线上,但背后的理论一定是通用的。”

她相信,在线教育还有很多可能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老师的角色还有更多空间可以被挖掘,只有越来越多有能力、有个性、有态度的老师加入到这个行业,这些理论实验才可以真正转化为实践。“如果说清华的背景带给我什么,我会说是一种使命感。古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觉得当老师还是要有理想色彩,而不是只在面试的时候说说而已。”

在线教育的“天花板”,或许由老师决定

 无论是“一跃而下”,将缤纷世界作为教学素材的窦相璞,还是传说中的“脑筋急转弯大魔王”张永福,或是学生眼里的时尚风向标“国潮达人”姜明慧,这些清北网校的老师们身上都有一种无法磨灭的闪光点:将创新视为吸引学生和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不仅仅这几位老师一直主张和尊崇着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像是抖音上的速算天王吴正享老师、把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计成藏宝图的数学老师,都是在以独特的风格和高效的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涯。

抖音上爆红的速算天王吴正享老师,同样是清北网校名师团中的一员

如今,在线教育成为整个教育行业的流行趋势,老师们的创新教学法同样成为在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理论可能已经趋近完善,而线上教学依然有很多待探讨的空间:如何在线上课堂上留住孩子的注意力?怎样通过狭小的屏幕跟学生互动?置身于在线教育的风口,老师们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着全新的方法体系,竭尽所能地挖掘出在线教育的未来潜力。

正如歌德所言,“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对于清北网校的名师来说,在线教育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蓝海,它的潜力尚未被完全激发。当我们刚从直播上课的新鲜劲走出来的时候,似乎已经有人走在了更前方。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王昊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的中学老师全是清华北大的博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