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子容易挨打,大人不会挨打?

中国式家长通常都有很多通病,例如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放纵,从而导致孩子变得无法无天;也有些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喜欢使用武力来让孩子听话,尤其是对于父亲来说,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但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打骂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起到的效果只是暂时的,等到时间过去,孩子不但不知悔改,说不定还会变本加厉,更有一些孩子,还会怨恨起父母来,打骂确实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

那么经常挨打的孩子与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最近倒是有很多发现。小区里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本来他们都玩在一起,也没有感觉哪个孩子存在问题,但是渐渐我就发现,有个叫聪聪的孩子的似乎跟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他的脾气比较暴躁,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一言不合就会吵闹起来,有时候甚至会大打出手,其他小伙伴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都会对他避之不及。

渐渐地,愿意跟聪聪玩的小伙伴越来越少了,每次看到聪聪,都觉得他很孤单。后来我才知道,聪聪的父亲是个小商贩,脾气不太好,经常打骂聪聪,而其他的小孩子,家庭关系都较为和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孩子的差别便越来越明显。

经常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就像大人不喜欢被别人说教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不愿意被父母打骂。

就像是大人不喜欢被被人揭短一样,孩子也不愿意被训斥和打骂,同样都是为了面子问题,很多家长能够考虑到自身,却很少能够考虑的孩子。孩子越长越大,就会更加在意面子和尊严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是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无疑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

经常挨打的孩子,内心会非常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惊慌,他们会越来越胆小,也会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时间久了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进而影响一生的发展。

可能在父母看来,对孩子的打骂都是出于一片好心,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意识不到家长的心思,只会一味的失落和难过。尤其是很多时候许多家长听信一面之词,不分清楚状况就开始教训孩子,这在孩子看来是非常难以置信的。

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听不进父母的教育,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开始畏惧和厌恨父母,渐渐的与父母失去交流,时间久了将会导致亲子关系单薄,不利于家庭生活。

有很多时候,打骂的影响并不是暂时的,有些孩子在经历过打骂后会将这件事牢牢的记下来,在往后的任何时间段和契机下,他们都会想起儿时被打骂的遭遇,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似乎也沾染了施暴者的气息,脾气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暴躁,对于很多不顺心的事情,都想要通过武力来解决,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人际交往的。

打骂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教育方法,想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们一定要多花些心思,为孩子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具体事情分析,公平公正的教育孩子,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育儿难题找小巧妈咪,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小巧妈咪,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面,总是喜欢打孩子,奉崇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家长喜欢打孩子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喜欢打孩子的原因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孩子被打会受到的伤害

  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小孩的承受能力的。

  有些家长生气时,抬手就向孩子打去,更甚者还会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如孩子认错态度良好则罢,如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大多打孩子的家长要理智一些,他们认为,孩子总归要打,但头打不得,打屁股没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坏。事实上,屁股照样是可以“打坏”的——轻者,孩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重则,殃及内脏(如腰部的肾脏等)或由于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要知道,孩子的小身体是非常娇嫩的,又怎能够经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头?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

  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3岁的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仇恨心理: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不打不骂的管教妙法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建议爸爸妈妈们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专家建议,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一、打孩子容易造成的五大后遗症

  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们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关颖指出,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对父母忌恨*。

  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二、打孩子头部危害特别大

  家住陕西的8岁女孩凌凌是个非常健康的小姑娘,让家里人想不通的是,在一天夜里凌凌突然不舒服,不仅头晕还想吐。家人把她紧急送往医院,但是凌凌还是不幸身亡。

  因为凌凌生前吃过泡椒凤爪,所以妈妈怀疑,凤爪是否有毒?但是医生做过完整的检查后发现,孩子的死亡和凤爪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死因是颅内挫裂伤,由外力导致。

  而导致这一损伤的原因,竟然是妈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据妈妈回忆,那天下午,凌凌边写作业边看动画片,导致作业上出现一大堆错误,心急的妈妈就顺手打了女儿后脑勺一巴掌,没想到这一巴掌就把孩子送上了死亡之路。

  对此,医生也做了相关解释:孩子大脑内本身就有一些病变,比如脑血管畸形等等。而妈妈这一巴掌导致孩子畸形的脑血管破裂,所以并不是直接死因,只是一个诱因。

  一巴掌导致孩子死亡?记者通过核实,发现此事确实发生在陕西铜川,但具体时间是在去年8月,当时许多媒体曾争相报道。而据部分媒体陆续披露的细节发现,孩子的母亲并不只是打了她一巴掌,《华商报》曾这样记述凌凌母亲朱某对公安机关的描述,“当时,我发现凌凌作业本上有很多做错的地方后很生气,在凌凌的后脑勺上连扇了好几巴掌,还踢了孩子几脚。”

  而朱某将孩子打哭后,为了安抚孩子,拿出鸡爪等零食给孩子吃,没想到孩子刚刚吃了两三个鸡爪就说难受,在送往医院前即已死亡。公安部门调查后发现,凌凌是颅内挫裂伤致死,系外力所致。

  由于事发时朱某还有个不满一岁的孩子需要哺乳,按照法律规定,朱某被取保候审。

  轻轻打一下摔一下磕一下 昏迷不醒……

  浙大儿院一月接诊七八例患儿

  都是颅内血管瘤破裂引起

  “一般来说,因为受到外力导致颅内大出血的现象是比较罕见的,这样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一两岁的小宝宝身上。对于8岁的女孩,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颅内本身就有基础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志鹏分析,凌凌的死,主要是因为孩子颅内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最大的可能是先天性的颅内血管瘤,只是之前家长并没有发现,而打巴掌只是诱因,导致颅内血管瘤突然破裂,从而引起颅内大出血死亡。

  “最近一个月来,我在门诊中至少接诊了七八例患儿。根据家长的说法,都只是轻轻打了一下、摔了一下,或是轻轻磕碰了一下,突然间昏迷不醒,送到医院急救。检查发现有血肿,其中大部分是血管瘤破裂引起的。”

  沈医师说,昨天他刚刚为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做了手术。孩子的妈妈说,儿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昏迷过去,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有颅内出血,左额叶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引起的,这个血管瘤大概有3厘米乘4厘米的大小。孩子的妈妈很诧异,因为之前儿子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一直都不知道颅内有这么大一个血管瘤。

  “像这样类似的病例在门诊中挺常见的,每个月都能遇到十多例。”沈志鹏说,先天性血管瘤往往比较难发现,就像一颗“定时*”一样埋在颅内,可能哪一天因为一个小小的外伤,就会诱发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小调查:17位80后父母都曾打过孩子,大多打的是屁股

  昨天,记者先后随访了17位80后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年龄段从婴幼儿涵盖到小学初中。这些家长几乎都表示曾或多或少打过孩子,其中有11位家长主要在孩子2岁至6岁之间曾打过孩子,有5位家长在孩子念小学(7岁)后也打过孩子,有1位家长在孩子2岁前曾打过孩子。

  打孩子的方式中,14个家长选择打屁股和*心,其中11个家长用手打,还有的用鸡毛掸子、扫帚等工具打,1个家长会把孩子按在床上,1个家长用牙签或针戳。打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三、家长再生气也不能打孩子这3个部位

  头部是人体极为重要的部位,颅内神经、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头部若是遭受外伤,很有可能引起颅内血肿,即使头部看起来没有表皮破裂出血,也不能掉以轻心,家长失控打了孩子的头部,不仅会影响孩子智力,严重时还有可能危机孩子生命。

  有些家长生气时,喜欢用力戳、捣孩子的太阳穴,其实这是极其危险的动作。太阳穴处的骨质较薄,在外力的撞击下,轻则会导致听力受损,头晕目眩平衡感遭到破坏,重则会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大出血。

  家长即使再生气也不能扇孩子耳光,不仅有可能损伤孩子耳部神经,造成听力受损,还有可能损伤面部神经。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扇耳光的行为,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疏离,孩子会从心底怨恨父母,进而加重孩子的叛逆行为。

  棍棒底下出的大多不是孝子,而是滋生出了怨怼。孩子出现恼人行为通常都是有原因的,父母要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对孩子的关心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其次多和孩子平等的交流谈心,一起找到矛盾的根源,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共同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熊孩子的关键。

四、大人能不能打孩子的头会不会对智力等有影响

  当孩子犯了严重错误其他教育方法又难以奏效时,家长往往想打他一顿以示惩戒,可又担心这样会伤害孩子。医学心理学专家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挫折是难免的,“打”对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锻炼,但家长务必了解,打是为了教育,要分时机,要有分寸。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认为,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不同,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家长观察分析哪种教育方式更能引起孩子对错误的反思。

  王丽敏说,首先要说的是,打对孩子肯定有不利的方面,但有些时候,不打实在是不能引起他们对错误的重视。眼下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太多的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有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离家出走,有的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杀。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终将踏入社会,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它对孩子的心灵和意志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对孩子非打不可时,家长要掌握原则:一定是万不得已时才能采取这种教育方法;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不能打得太狠,起到教育作用立即停止;打后的教育要跟上,待孩子平静下来后,让他说说对父母的想法,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吸取教训,以利于今后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总挨打会影响性格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