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要注意哪些问题?

抽动症病症频繁发作,会造成患儿身体疲惫不舒服,甚至带来创伤。比如反复眨眼可致使眼睑发生充血红肿;过多点头摇头会造成颈部肌肉出现僵硬不适;而大幅度肢体抽动会诱使磕伤及碰伤等意外伤害;甚至导致患儿出现自残行为等。抽动症的危害性极大,家长朋友必须注意抽动症儿童的日常护理。

抽动症的孩子大多数内心都比较压抑,而且相比正常的孩子会更加的敏感,所以父母要带孩子积极参加户外的运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在运动中,通过鼓励孩子积极与同龄孩子交朋友,能够增强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

2、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

由于心理因素对抽动症病情轻重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和周围人的爱心可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改善。几乎所有病人在精神有压力时症状都会加重,患者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物时,抽动症状可减轻,因而一般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社会心理状态的各种因素与抽动症状的减轻或恶化有一定关系。因此,家长要尊重患儿,多一些鼓励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由于抽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另外少喝可乐、浓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及带色素的饮料,少吃方便面,膨化食品、奶酪、巧克力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服药期间特别注意尽量少吃姜、葱、蒜、羊肉、驴肉、海鲜、生冷食品等、忌烟酒,禁服绿豆汤。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作为 “六一健康快车”护航者队伍的一份子,在金秋之月推出了“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关爱周”活动,也拉开了上海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帷幕。通过特邀京沪三甲儿科名医联合会诊、检查费用援助300元(个人仅需支付35元)、贫困疑难患儿家庭治疗费用减免20%,以及多动抽动自闭症治疗新技术体验,为上海的患儿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5日-11月25日(因专家号有限,可提前报名预约~~)

援助对象:全国2~18岁,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儿童。

2. 官网报名:通过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官方网站

3.微信报名:关注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官方微信:shhc61120,编辑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就诊疾病”报名;

4.在线报名:点击填写申请表报名。

  儿童抽动症是以孩子不自主的一些动作增多,临床上叫行为性抽动。还有一些语言性的抽动,比如说骂人,大喊大叫,发怪声这些表现。他同时会有注意力下降,任性,他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同时有多动,所以他可能会捣乱,破坏课堂的一些学习秩序。这些对孩子来说是不由自主的。
  对于家庭或者是学校来说,如果孩子老师不认识这种问题,家长不认识,觉着孩子的淘气是调皮,往往给他一些责难、打骂或者是体罚,有些孩子让他到边上去站着去,或者一个人在那待着去。
  我们一般来说,建议家长在看完病以后,知道这个病,就不要觉得自己不承认它,要大胆的认识这个病,和老师、幼儿园的阿姨沟通,这样在社会环境上面,在心理关注方面,给一些宽松的环境,给他增加一些信心,这样的话有利康复。
  然后饮食方面,不要给他吃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孩子本身就容易激动,容易亢奋,再给他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他的本身是不利的。然后就是一个休息的环境,要安静,因为他本身是多动的,控制不了的,所以你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休息好,给他充分的休息时间。然后适当的要减少他电子产品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暴力性的视频要少看或者不看,然后注意这种视频用眼的时间。
  另外要带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因为很多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因为这种孩子的协调能力也是下降的。然后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给孩子谈心,包括家长多鼓励孩子,学校少批评,多鼓励,发现孩子的亮点,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有利于他的康复。

儿童抽动症注意事项相关阅读


  抽动症的医治,可以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进行。从西医的角度,一般使用氟哌啶醇、硫必利、舒必利、可乐定或者可乐定贴片这些药物。从中医的角度,认为抽动障碍一般与心和肝有关系。
  中医认为心主神智,肝主风。动摇、抽动、发声等症状与肝风内动有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神志比较涣散可能与心有关,因此治疗时要清心,平肝,熄风。此外,在平肝熄风的时候还要柔肝,如养血柔肝、滋阴柔肝、补肾柔肝。另外,中医讲肝和脾的关系,肝旺就可以克脾土,反过来要是脾虚肝就旺,所以中医通过健脾来益肝。因此,中医治疗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辩证治疗。

  目前的研究对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还未找到一个真实确切可靠的原因。但是最近的研究认为,儿童抽动障碍可能和病毒感染、遗传、过敏、大脑的发育不同步,或者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有关系。
  一般5~8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但近几年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小龄化,有些患儿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而且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炎、癫痫、咽炎、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的抽动症状。中医认为抽动症和肝、心、脾有关系,所以中医的治疗是从心、肝、脾入手,所以效果也不错。

  如果在成年以后出现抽动障碍,需要明确原因。其可能原因如下:
  第一,要明确小时候是否患病,若小时候有,是什么时候发作的?到成年期间有没有进行治疗?如果没有过治疗,则可能是小时候的抽动障碍迁延到成年,这个时候治疗就相对比较困难,也可能会携带终生。
  第二,有可能是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抽动症状,包括癫痫、脑部的供血不足、多发性神经炎或神经系统其他的病变等,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后,才能考虑是成年人的抽动障碍。
  如果诊断明确是抽动障碍,治疗方面可以参考儿童的常用药,或者选择中药治疗。但如果小时候没有患病,应该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其它的病变,才能考虑抽动障碍。

  抽动症的表现主要是不自主、反复的、快速的抽动。很多小孩的抽动表现在眼部,按照眼科治疗但反复治疗效果又不好,再到儿科就诊。
  有的小孩出现鼻子抽动,或出现喉头发声,或者出现鼓肚子的症状。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表现为患者骂人,或者出现强迫性思维以及其他的精神性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暴躁等,这些都是抽动症的表现。
  抽动症的症状有时不明显,但过一段时间又变明显,会出现反复性的、波浪型的发展。

  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短暂性的抽动障碍,部分此类病人能够自愈,因此不会影响生活和学习,可以暂时不治疗,先观察一段时间,在患者的习惯上多加注意。
  第二、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发展,出现多部位的症状,时间也延长成了慢性的抽动症,或者出现秽语综合征,此时需要正规治疗。
  抽动症治疗一般考虑药物治疗,比如盐酸硫必利、氟哌啶醇加上安坦等,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观察有没有副作用,有时需要中药治疗,还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信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经常性眨眼睛这是什么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