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世承班和普通班的差别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年3月21日 06版 专题
标题:上师大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问答

  答:1.招生计划:文理科共200人。

  2.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六个专业

  3.继续实行加分政策:除了对确定为免费师范生资格的学生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外,面试合格的学生都给予一定的校内加分。

  4.专业报考要求:英语专业口试成绩达到A级;化学专业必须无色弱。

  5.延续“三高”培养模式: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将把新入校的免费师范生统一编入“世承班”,按卓越教师计划进行培养。学校对“世承班”学生采用“高标准、高学历、高比例”的“三高模式”进行培养。

  问:报考免费教育师范生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凡具有上海市户籍的本市应届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身体要求:五官端正,无口语表达障碍,无听力障碍等。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招生日程安排。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考试要求。

  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录取的免费师范生能在专业学习、培养等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现,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所有报名考生均须参加文/理综合和英语(不含听力)的笔试,考试内容以现行高中教学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并结合师范专业特点出题,在减轻考生负担的同时也更加强了选拔的针对性、科学性。

  学校将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择优选取具有面试资格的考生。面试内容包括普通话、表达能力、师范生基本技能测试、心理测试等,以此进一步考察免费师范生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学校对师范教育的深入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选拔原则和优惠政策?

  学校根据面试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加分、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相加获得的总分为依据,从高到低划定合格分数线,确定合格考生名单。

  学业水平测试加分内容如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专业素质,学校将参考面试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不同给予一定的加分,突出专项,相关科目所获加分的权重加大,加分最高为50分。(具体计算方法见表2)。

  合格考生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一)第一类:获得免费师范生推荐资格的考生

  1.将在4月下旬收到上海师范大学确定专业的签约确认单,须按要求填写回执并寄回。

  2.签约考生必须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并在第一专业中填写所签约的专业。如果高考文化成绩达到上海市公布的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即予以录取至签约专业,作为学校的免费师范生,统一编入“世承班”,按“卓越教师”要求培养。

  如果高考成绩未达到上海市公布的第一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给予其填报的非免费师范专业校内加10分的优惠,即:在上海师范大学投档范围内,加10分进行专业选择。

  3.签约考生如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但在第一专业中未填所签约的专业。学校给予其填报的非免费师范专业校内加5分的优惠,即:在上师大投档范围内,加5分进行专业选择。

  (二)第二类,未获得免费师范推荐资格的考生

  学校给予校内加5分的优惠,即:这类学生在秋季高考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师范大学非免费师范类专业,进入上师大投档范围内,加5分进行专业选择。

  问:免费教育师范生享受的优惠条件

  答:1.免费教育师范生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和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补助费,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2.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进入基础教育学校任教。学校鼓励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积极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

  3.免费师范生入学后统一编入“世承班”学习; 对于不能胜任“世承班”学习要求的学生实行淘汰制。

  4.世承班学生享有比较高的海外见习、实习机会,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经过选拔可直接进入“4+2”专业硕士学习。

  问:免费师范生明年会有什么招生改革措施吗?

  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精神,为配合上海市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积极探索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在近两年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拟在明年的免费师范生招生中全面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考生的报考资格或参加面试的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将在研讨基础上对外公布。

  报考专业 笔试总分 面试总分 学业水平测试获A级加分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学前教育(文)50学前教育(理)50小学教育(文)50小学教育(理)50英语(师范)50汉语言文学(师范)50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50化学(师范)50

“人民教育家”于漪为上师嘉高“世承班”学子题词:“培根铸魂,全面发展”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与百姓幸福、民族兴盛、国家强盛血肉相连的事情。”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来自“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亲笔题词和寄语。

据了解,上师大附属嘉定高中于2021年秋季开办首届“世承班”,通过高中、大学贯通式教育,培育“明日教师”。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28日,上师大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校长李元,带领学校首届“师道教育”特色班两名学生拜访“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聆听于漪对教育与教师的寄语。

世承班两名学生拜访于漪老师

得知“世承班”里都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于漪投来欣慰的目光,“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于漪说,教师解决的是人类延续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选择教师,就是选择高尚,选择与百姓幸福、民族兴盛、国家强盛血肉相连的事情。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教师解决的是人类延续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问题。

“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围绕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学生未来如何做好教师的主题,93岁高龄的于漪先生提出了三点期望。首先,要学会热爱: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将来你要遇到的每一个学生。

“教师一辈子要练个大基本功:立德树人。”于漪表示,先自己立德,然后才能树人,这是自己到了九十几岁还在学习的事情。在理想信念上,要站稳中国立场,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感染、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传播科学文化与真理。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明日教师,今日做起!

其次,要学会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做教师打下扎实基础。

于漪从教70余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变化,“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对老师的分量掂得很清楚,因此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科学文化的真本领。”在实践中,则要练好每一项基本功,汉字一笔一画要写端正,普通话要说好,还要有艺术方面的才学。总之,对教师来说永远没有一个“够”字。

另外,要学会宽容:做一个给人提供方便、让人快乐的人,而非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心只有方寸之地,但最终目的是使一颗狭小的心装下广阔的宇宙。

于漪举了个例子:“有的孩子考了100分,回去还要哭。妈妈问为什么,他说本来只有我一个人得满分,这次是两个人了。”说到这里,于漪和学生们相视一笑。“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忧愁上,这样才能装得下千千万万的儿童、少年、青年,才能把教育事业搞得红火。”于漪说。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语嘉定教育:要学会热爱,学会钻研,学会宽容,使一颗狭小的心有广阔的宇宙!

听了于漪的生动一课,上师大嘉高世承班学生沈靓颖表示:“于漪老师将教师的责任联系到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让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也希望回去可以和同学们共勉。”沈靓颖也向于漪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班里许多同学都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加重要?

在于漪看来,同学们重视理科首先应该肯定,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鄙薄文科。从现实角度来讲,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理科、工科,阅读能力、文字驾驭能力都是如虎添翼。而从教育的系统性来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世承班’的同学们都立志从事教育事业,所以我们拜访、致敬于漪先生,聆听她的谆谆教诲,希望能在这群未来教师心中厚植‘情系教育’的种子。”上师大附属嘉定高级中学校长李元表示,收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给上师嘉高的题词和对世承班学子的寄语。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是对该校师生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上师嘉高人一定不辜负于漪老师的期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创建好师道教育特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元说道。

于漪老师对上师嘉高“世承班”学子的寄语

作者:上外嘉定实验高中更新时间: 16:30点击量:0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

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课程方案实施工作,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沪府办〔 2021〕4号)》及《上海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基础上,特制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

学校位于嘉定区中心区域,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32标准教室和多个理、化、生学科专用实验室、多功能教室DIS 数字实验室、、科创中心(在建)、图文信息中心(在建)人文艺术中心(在建)、录播教室2间(在建)、舞蹈房、美术专用教室、草坪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语音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和心理健康中心,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现有教学班30个,在读学生1158,高一年级401人,高二年级404人,高三年级353人。

教职员工总人数127人,其中任课教师数118人,教辅人员数9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50人,占39.37%

教龄结构:5年以下22人,5912人,101919人,20年以上55人;

教师学历:博士生2人,硕士研究生42人,大学本科74人;

职称: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58人,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1名,二级教师31,见习教师9名,其中区骨干教师3名、学科新星4名;

学科分布:语文19人,数学18人,19人,政治10人,物理7人,化学10人,历史9人,地理5人,生物7人,艺术2人,信息3人,心理1人,体育8人。(3名教师外借,3名教师及1名教工长病假













(二)学校课程管理机构

为保证课程的有效落实与深入推进,学校建立健全课程组织机构,建立课程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的分工与职责,拟定相关权限和运行规则。课程领导小组根据校情,规划学校课程建设的实施框架,确定每学期课程教学工作重点,指导相关部门有序有效开展工作,从理念及实践上引领、指导课程实施与管理工作。

(三)2020学年课程计划实情况与不足 

对照2020年度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2021学年课程计划的设计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课程育人的功能。

1.学校2020学年度课程计划严格按照市教委和嘉定区教育局各项文件精神和规定,规范实施,总体情况良好。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没有完全体现学生发展为核心,特别是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方面有待改进。当前,高中分层走班已成常态,涉及学科拓展型课程以及体育学科,但是分层还不凸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还不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是“师本”到“生本”的有效转变,由于学校师资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课程不能长期正常开设,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需求。

(2)“五育”中劳动教育体现还不够,需要在课程设置时更多考虑,与课程、活动相结合,形成特色。

(3)在三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校能通过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但对于课程质量评价,对于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比较忽视。

(4)拓展性课程开设种类繁多,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但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打造出更多的精品拓展课程,通过不断地完善,从而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各项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

(6)“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教研机制的探索力度不够,各项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校于2021年4月加入“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雄厚资源和先进经验,我校以“教师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谋发展”为原则,探索构建共同合作的基础教育改革新范式,建成办学理念符合教育综合改革、管理制度科学、校园文化浓厚、师资质量上乘、育人环境优雅、学校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上海市特色高中。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在师范生培养,塑造新时代“大先生”画像中提出的“高尚师德引领,高阶素养支撑”等内容综合凝练学校教师教育特色育人目标。明确“胸怀祖国、情系教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毕业生形象,并具体细化为“朝气、正气、大气、志气、底气、骨气”六个方面的教师教育综合素养内容。

朝气即希望学生体魄强健、人格健全、情趣高雅、热爱生活;

正气即希望学生品格高尚、敬畏法纪、明辨是非、恪守原则;

大气即希望学生眼界开阔、处世大度、善于合作、乐于奉献;

志气即希望学生认识自我、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勤勉务实;

底气即希望学生善于学习、才识丰厚、素养全面、勇于创新;

骨气即希望学生文化自信、国家认同、奋发有为、不畏困难。

(一)学校课程建设总目标

贯彻教育综合改革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时代的要求,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以教师教育特色课程为主线,基本构建起为学生人格和才力的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养成提供足够时空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举措

积极实施国家课程,特别是必修课程的认真实施;关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加强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广域性、多样性、动态性和社会性,不断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学习提供保障;倡导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研究以及课程教学的能力。

在课程建设中,除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外,我们将以教师教育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通过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升学生的教师教育综合素养。

学校在三个年级开设“世承班”、“晓征班”、“蕴初班”、“少川班”和其他平行班。

“世承班”为教师教育特色班,由遴选的“适教、乐教”的优秀学生编入,除安排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外,将在校本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教育专业素养课程,以达到教师教育领域的技能习得和素养提升,为未来选择教师生涯发展方向,成为“善教”的卓越型未来教师打好基础。

“晓征班”为人文实验班,重点加强学生的人文学科素养,除安排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外,将在校本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学科的提高性课程,拓展人文类选修课程学习,以达到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蕴初班”为科创实验班,重点加强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除安排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外,将在校本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数理学科的提高性课程,拓展科创类选修课程学习,以达到科创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少川班”为日语实验班,将助力以日语为高考语种的同学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将在国家课程的外语课程中实施日语科目,将英语作为选修科目,并高质量实施其他国家课程。

(三)课程结构和科目设置

国家课程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

外语课程开设英语或日语。

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课程开设音乐或美术。

研究性学习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军训开设队列训练和国防课程。

社会考察开设农村实践、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党团活动内容包括升旗仪式、五四歌会、十八岁成人仪式、青年党校、学生领导力课程等课程。

劳动课程包括60课时的志愿服务和其它统筹内容。其他统筹内容包括劳技学工、自主管理值周、校园卫生保洁、校园志愿者、家庭劳动、劳动微视频制作等课程。

校本课程开设国家课程中的学类拓展或提高类课程及教师教育特色课程,教师教育特色课程包含教师教育通识课程、教师教育素养课程和教师教育实践活动。

国家课程中的学类拓展或提高类课程开展基于教师教育特色的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授他人”的设计和实践,深化教师教育特色的“小先生制”教学方式应用,创新教师教育特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教育通识课程定位必修课程,通过举办“世承讲坛”,邀请院士、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文化学者和名师名校长、甚至优秀师范大学生到校开展教师教育讲座,凸显师德引领、师道传承,拓宽视野,丰富素养,陶冶情操。

教师教育素养课程包含教师教育专业素养课程和教师教育综合素养课程。其中教师教育专业素养课程包含礼仪修身、语言表达、文字写作、三笔书法、思维逻辑和设计制作课程,主要为有教师教育方向生涯发展意向的学生(“世承班”)提供专类修习,要求至少完成2科目课程学习。教师教育综合素养课程旨在结合教师教育特色,以一个合格教师应具有的多元素养为参考,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四类实验班及平行班的学生都可以选择修习,至少完成2科目课程学习,其中人文类课程主要面向“晓征班”学生选择修习,并至少完成其中1科目课程学习;科创类课程主要面向“蕴初班”学生选择修习,并至少完成其中1科目课程学习。教师教育素养课程在实施时以学习内容跨学科和学习方式项目化为主要特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师道素养展示活动、教师教育公益实践和教师教育主题研学,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素养和生涯发展方向选择修习。如师道素养展示活动中担任策划、展示、服务、宣传等工作;如教师教育公益实践中参加“爱心暑托班”等社会实践点的助教、看护与陪伴;如教师教育主题研学中依托师范大学资源和嘉定孔庙、曲阜孔庙和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中国传统教育资源共建一批校外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四、2021学年课程设置与安排

上外嘉定实验高中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与班团活动(专题教育)统筹安排,每两周2课时





在保证生物学必修课程课时数均为72课时,选择性必修课程课时数均为108课时的前提下,我校根据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定,在高一年级开设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每学期3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


高一每周安排1节,剩余1学分安排在课后。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一、高二各完成1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

(2)其他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

1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60 课时。

2其余4学分内容为校本劳动课程


与班团活动(专题教育)统筹安排,每月2-3课时







其中1节因体育专项试点,与体育课统筹,可以不计入周课时总量,另1节安排在课后。




备注:高一物、化、地、生各1节及1节体锻安排在答疑时段(910节)

1、高二、高三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及政治学科使用部编统编教材,高二数学、英语学科使用上海自编教材,这些科目按照“新课程新教材”要求进行课时安排。

2、高二劳动技术由区统一安排一周。

3、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安排社会调查专题课程,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重大时事政治专题教育。

4、高三艺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进行(具体见后美育课程部分)。














1、社团活动(包括小语种)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

2、高一、高二体育体能训练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

3、高二学农由区统一安排一周。

4、学生素质教育活动2次,每次1天。



学校以分散、集中形式组合安排



各年级集中安排与分散安排相结合






(二)学校一日活动安排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作息时间表


1、学校一日活动安排严格按照市教委规定,800以后开展集体活动,对于一日两操及每天一小时左右的体锻活动的规定严格执行。

2、每周五下午1节课后是社团、科技、小语种、学科拓展活动时间(2课时),由本校教师、上师大外派老师或是外聘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各自选择参与活动。

3高中各年级每天安排20分钟的午会;每周在午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政治形势教育;每月在思想政治课内安排1节课进行重大时事政治专题教育;每月在校班会时间安排一次时事政策报告会。

4、在班会课上进行禁毒教育、法治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反邪教教育。

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54号)的要求,开设好各类专题教育,确保相应的课时。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学生生涯辅导,我校高一每周安排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执教。班主任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

  五、学校课程的实施

(一)必修课程(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及我校制定的《教师教育教学执行效果考核奖励方案》进行基础型课程实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在三个不同年段中。

2、课程实施过程要加强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考试与个别辅导各流程,保障课程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教师对所教课程要有细致的要求,每门课程都有科学的内容设计,要求上课教师精心研究,实践总结,利用业余时间整合自编各类资源,从而形成相对成熟的校本读物,推进课程建设。

2、由于本课程系走班学习,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走班管理制度,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严肃性。

3、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一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考察,评定。

(三)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每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提交一份质量较高的研究性学习报告,通过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促成每个学生拥有真实、有意义、有质量的研究性学习经历。

学生人人都要参与研究,让每个学生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坚持自主性原则,自主选题、自主择师、自行组合、自订计划、自做记录、自我评价。坚持层次性原则,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要考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适切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一定的研究。

经多次论证,学校制定了研究性学习方案,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为核心,以学会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运用反思、批判方法从较高层次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为主线的目标。以下为研究性学习实施流程

立项:课题来源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学工学农、社会实践中发现的现实问题,转换成课题研究(教学发展处进行审核);来源于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菜单,供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开题:按照研究领域,指导教师所带的课题合并为一组进行开题报告,学生阐述课题的意义、方法、途径、预期成果等,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提问和评价。通识性课程学习:利用赢帆生涯规划,为高一学生安排了“研究性学习的通识课程”,学生能够知晓研究性学习是什么;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等。个性化课程学习,自主选择一门研究课进行深入学习。中期交流:以课题小组为单位,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教学发展处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结题:以课题小组为单位,上交研究性课题报告、过程性资料等等。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定,并推荐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参加区级评比。

深化体育课程建设,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因我校是体育专项化试点学校,故认真落实、两操、两活动”,即每周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程4课时、体育活动2次,每天安排课间操(广播操或课间跑,30分钟)1次、眼保健操2次,不挤占体育与健康课时和体育活动课时,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体育与健康课程4课时采取“2+1+1”排课模式,即将3节40分钟的体育课合并为一节80分钟的专项大课和一节40分钟的小课,同时每周开设1节体能训练课。我校是是羽毛球、足球、乒乓、射箭、水上运动等项目的市级传统项目学校,我们积极发挥体育项目教学优势,丰富高一高二学生的体育专项课,并在校本课程的教师教育素养课程中开设体锻类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专项。而在落实各类体育课程的同时,学校每年举办2次全校性的体育节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发挥体育教学育人功能。

附二:艺术课程 

深化艺术课程建设,国家课程根据区域统一安排,开设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教师教育素养课程中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为在艺术领域有兴趣特长和专业志趣的学生提供选择性修习机会。除此之外,学校每学年举行校园艺术节,每学期开展校外高雅艺术观赏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整合校内外与劳动有关的课程和活动资源,融合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深化科创课程建设,纳入校本课程中教师教育素养课程范围内,开展以活动为基础、项目为基础和问题解决为基础的学习,锻炼主动思考、实践创新与合作互助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所必备的技能、策略,发掘与激发学生更多的可能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我校是市航空特色学校,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将借助丰富的校外资源,建设以航空航天、创新智造(OM创新工坊)为核心的科创课程,并与技术课程中的通用技术(对接航空航天课程)和信息技术(对接智能控制课程)的选择性必修部分进行统筹建设。除此之外,我校还每学期举办科技节活动,突出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激发学生科创兴趣,打开学生的眼界。

(1)推进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坚持推进科学的课程质量观及评价观,在评价的价值导向上关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师生在课程教学中体验到的真实状态。一方面通过评价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特长及偏好进行有效指导。

为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客观性,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发展处(负责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板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发展处(负责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等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建立“一生一档案”的线下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化、科学化。在评价的价值导向上关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和发展路径。

记录和评价的内容分为如下四大板块:

班主任指导学生从新生高一入学开始建立自己的“一生一档案”综合素质发展档案,通过学生自主记录、同伴互评记录和老师的写实记录等方式,及时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经历、发生的典型事例、参加的各种活动和获得的荣誉奖项。每学期末汇总整理相关事实材料,把学生成长手册填好,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清晰的脉络呈现和真切的事实依据。同时每学期末根据综合素质发展档案做好传统的量化德育分数评价、质性等第评价、学期评语评价,并在学生发展处、教学发展处、年级组组成的综合素质评定小组审核后,将学生的综合评价信息录入学生综合素质记录平台。

记录方法与程序上充分利用市教委建立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将客观数据及时导入信息管理系统、配合社会机构统一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

(2)各类课程活动的评价要点

(3)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授课的要求:

对于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课程):

①加强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价。深入课堂,推门听课,随机听取教学情况,每学期实施“组内公开课”,教师一人上课,其他教师都可来听课。

②每学期定期检查和抽查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情况。

③每次重要考试后进行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质量分析,通过分析和总结,能够起到对教师阶段教学的评价作用。

①教师有体现教学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科目纲要、进度、教案与总结。

②教师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要求。

③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资料等。

此外,每学期还通过学生问卷,从学生视角了解各类课程实施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以学定教,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各类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高中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的课时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取相应学分。根据本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规定18课时为1学分,国家课程按教材内容对应学分,校本课程按模块设计内容,模块内容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88学分,选 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如下:

成立由校长、教学发展处、课程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课程项目管理团队,明确人员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有效落实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过程化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以项目引领,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对愿意做、做得好、有成效的老师将从专项资金投入、表彰奖励等方面保障教学改革的需要。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师大世承班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