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饭后葡萄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含糖的好吗?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一)认识高盐饮食的危害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四)少吃咸菜多食蔬果
 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五)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
 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六)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八)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十)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二)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四)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
(五)少用多油烹调方法
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少点油炸类菜品。
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八)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十)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减糖”核心信息
(一)减糖来减“添加糖”
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四)控制“添加糖”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五)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六)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七)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
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十)用白开水替代饮料
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通过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建议成年人每年口腔检查至少一次。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及时纠正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坚持做到每天至少刷牙两次,饭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儿童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
(四)提倡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建议刷牙后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工具辅助清洁。
(五)刷牙习惯从儿童养成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3~6岁儿童由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教授简单的画圈刷牙法,早上独立刷牙,晚上由家长协助刷牙;6岁以上儿童,家长仍需做好监督,确保刷牙的效果。
(六)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与12岁时长出的第二恒磨牙均需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定期口腔检查。
(七)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但牙膏不能替代药物,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不能治疗口腔疾病。
(八)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建议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
(九)定期洁牙保持牙周健康
建议每年定期洁牙(洗牙)一次,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周健康。
(十)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
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在拔牙2~3个月后及时进行义齿修复。对于配戴活动假牙(可摘义齿)的老年人,应在每次饭后取出刷洗干净。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
(二)定期测量体重指数(BMI)
重视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建议男性腰围不超过85 cm,女性不超过80cm。
(四)践行“健康一二一”理念
践行“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理念,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
(五)食物多样规律饮食
能量摄入适量,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六)坚持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七)正确树立减重目标
超重肥胖者制定的减重目标不宜过高过快,减少脂肪类能量摄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做好记录,以利于长期坚持。
(八)关注体重从儿童青少年开始
儿童肥胖治疗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儿童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锻炼时间。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适宜运动
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
(十)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上下班路上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工作时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时常做做伸展运动,减少久坐;居家时间多做家务、多散步,减少看电视、手机和其它屏幕时间。运动要多样化,把生活、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

 “健康骨骼”核心信息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三)关注骨质疏松预防
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绝经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四)骨量积累不容忽视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
(五)均衡饮食促进钙吸收
饮食习惯对钙的吸收密切相关,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六)日光照射有助于钙吸收
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七)坚持运动预防骨质疏松
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八)预防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运动负荷小,能量消耗低,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和外伤。
(九)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以酒精量计算,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的最大饮酒酒精量建议不超过25g(相当于标准啤酒750ml、白酒75ml、葡萄酒250ml)和15g(相当于标准啤酒450ml、白酒50ml、葡萄酒150ml)。高危人群应在此基础上减少。
(十)自我检测鉴别高危人群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体内血糖的升高,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加注意,糖尿病还会迁延初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最终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才能健康控糖降糖?下面九个医学教育网小编一起来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才能健康控糖降糖?

一、糖尿病患者适宜饮食

1、宜食桃、杨梅、樱桃等新鲜水果

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下降,这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之一。

如银耳、百合、荸荠、梨等,以甘寒润肺;山药、莲子、茯苓、核桃仁、扁豆等,以滋肾健脾;绿豆以清热解毒祛暑;丝瓜、冬瓜、枸杞子、海带等,以清热泻火滋阴,这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之一。

茶叶中含有一种较理想的降血糖物质,但其耐热性不强,有效成分常在开水浸泡的过程中遭到破坏。因此用茶叶降血糖时,切忌用热开水泡饮。

4、宜常吃黑芝麻、葱、胡萝卜

有助于改善因少吃淀粉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糖。葱还能增强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对控制糖尿病很有好处,这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之一。

5、宜常吃苦瓜、南瓜、柚子等

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又可降糖,这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之一。

二、糖尿病患者禁忌饮食

1、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2、不宜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如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饭后马上吃水果很容易肚子胀气,因为水果中含有单糖类物质,若被堵塞在胃内,就会形成胀气,以致发生便秘。所以吃水果最好在饭后2-3小时,或饭后1小时。

这是非常容易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原因。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

5、尿病人最好不要饮酒。

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才能健康控糖降糖的相关信息,相信大家在阅读后对于糖尿病的健康控糖降糖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均衡的饮食搭配,注意控制身体血样水平。而且现在很多新生儿会有血糖过高的现象,是因为母体在孕育期间糖分摄入过多导致的,所以妈妈们要注意饮食的健康合理。

1.饭后不要立即喝酸奶

很多人认为酸奶助消化,所以饭后马上喝,但如果一餐吃得很饱,饭后来一杯只会增加肠道负担。饭后1~2小时喝酸奶较为合适。

不仅是鸡汤,还包括排骨汤、甲鱼汤等,就算把肉炖得稀巴烂,汤也仅仅拥有非常稀薄的氨基酸以及脂肪溶液,主要营养还是在于肉。

3.腐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水果腐烂部分的有毒真菌,会"搭乘"果汁向不烂部分繁衍转移。所以去除水果腐烂部分再食用依然是在"服毒"。

4.祛除口中蒜味的三种方法

最高效:吃苹果,苹果是祛蒜味的无冕之王。最重口:喝牛奶,但必须在吃蒜的同时喝才有效。最完美:不吃大蒜就什么味道都没有了。

5.喝姜汤暖胃是错觉,实际是在伤胃

姜汤喝完有暖胃的感觉,但实际上姜对胃有刺激作用,不适合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食用。

6.早晚吃水果没有区别

不管什么时候吃水果,里面的各种成分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早上、晚上吃水果对身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只要不过量食用就不会有害处。 7.香蕉不通便,小心便秘加重

论有助于缓解便秘的膳食纤维含量,香蕉明显低于梨、火龙果等水果。如果食用没熟透的香蕉,其中的鞣酸反而会加重便秘。

8.“趁热吃”小心致癌

在接触到65以上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和食道就会有轻度灼伤,然后自我修复,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发生,就可能出现变异细胞,久而久之,癌变也就发生了。

酒后的热乎劲儿,其实是酒精使得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将体内的热量更快更多地通过皮肤散发到体表。由于体内热量被消耗掉了,隔一段时间后反而会觉得更冷。

奶茶里常加的椰果并非是椰子肉,而是一种叫“细菌纤维素”的东西。它是用细菌在培养液中发酵、培养出来的,对人体却没有危害,甚至还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

11.吃什么可以变白?

决定皮肤颜色的物质是黑色素,主要受遗传、激素、紫外线影响,和吃啥没关系。想变得白一点,多防晒、多擦粉底才是正道。

12.减肥把水果当主食,健康和身材都得不到

水果中缺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水果替代主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脱发、皮肤松弛、肤色暗淡等影响颜值的问题。况且大部分水果的含糖量比主食高,吃多了反而会增肥。

13. 冬天吃冰的食物不会头痛

不少人在夏天吃冰淇淋或喝冷饮时会突然头痛,这是因为口腔突然受到冷的刺激,为了缓解低温的刺激,头部和面部的血管收缩,血液冲击神经末梢,于是引发头痛。但冬天由于本来气温就低,因此不易出现这种情况。

14.饭前喝水有助减肥

饭前半小时喝两杯温水,可以显著提升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这样减肥就变得更容易了。另外,饭前喝杯水并不会稀释胃酸,不用怕影响消化。

15.橘子吃多了皮肤暗黄

橘子内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一旦食用过量,胡萝卜素就无法全部分解成维生素A并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和黏膜部位,让你变成"小黄人"。出现这种情况只要一段时间不吃橘子就能恢复。16.爱上了原来不爱吃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你变“老”了

人的味蕾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当年纪增长后,因为味蕾的减少,人对味道的敏感度会下降,口味会变重,也可能会喜欢上原来不喜欢的食物。

17.煲汤别超过2小时

煲汤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

18.骨折的人,别靠喝骨头汤补钙

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钙的含量却很低,骨折的人常喝骨头汤只会变胖。如果真想补钙,可以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和绿叶蔬菜。

19.酱油不会让疤痕变黑

食物中的色素不会进入人的皮肤,就算进入了皮肤也不能长时间沉积,因此身上有疤痕时不用担心吃酱油会让它变黑。

20.手术后千万别乱吃人参

中国人做完手术后喜欢吃人参补身体。但其实人参含有多种有抗凝血作用的皂苷,吃了容易造成术后出血。

21.反复烧开的水,不影响健康

反复烧开的水中含有亚硝酸盐,但是并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因为就算是反复烧开20次的水,亚硝酸盐剂量都远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根本不用担心中毒致癌的问题。

22.喝果汁,真不如直接吃水果

水果在榨成汁后,会损失大量的膳食纤维,同时一杯果汁的饱腹感远远低于水果,容易在不经意间摄入更多的热量。

23.西瓜甜不是因为打了甜味剂

西瓜那么甜,让人怀疑是注射了甜味剂。这并不现实,靠针头注射甜味剂,一是无法在瓜瓤中扩散,二是针孔容易让细菌进入西瓜导致变质。24.喝豆浆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男士喝豆浆也不会变娘

豆浆中确实含有激素——大豆异黄酮,但这是植物雌激素,并不会让人变"娘",也不会危害身体。相反,大豆异黄酮还能帮助人体雌激素稳定,利于人体的健康。

食物泡在醋中确实会被软化,但如果把醋吃下肚子,醋不会直接进入血管,只会被消化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起不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26.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人们印象中食物相克造成的身体不适,主要是由不洁饮食、食用方式不当或自身身体状况引起的,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吃什么都可能引起腹泻。

柿子中的鞣酸含量较高,会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胃中的食物残渣一起结成块,形成胃石,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柿子不宜空腹吃或吃太多。

28.吃蛋不吃蛋黄,浪费!

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但是如今的研究表明,饮食摄入胆固醇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并不大,因此除胆囊炎患者外,每天吃1~2个蛋黄并没有问题。

29.味精、鸡精不致癌

味精、鸡精都不是人工合成的,他们主要的提鲜成分是谷氨酸钠,加热后到一定温度后会变成焦谷氨酸钠,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两种物质会致癌、对人体有害处。

30.多喝普洱茶能养生

普洱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成分,确实可以起到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血栓的作用。但注意普洱茶终究是茶,效果有限,无法替代药物。

31.服药期间,谨慎喝酒

绝大多数药物,在酒前或者酒后吃,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典型的如吃完头孢后喝酒,会产生双硫仑反应,轻则呼吸困难、胸闷;重则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32.基因决定爱不爱吃香菜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人类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OR6A2"会影响嗅觉,如果这个基因发生突变,人就容易讨厌吃香菜。所以爱不爱吃香菜可能是天生的。

盐会破坏我们的胃黏膜,胃黏膜被破坏了,胃也就失去了重要的保护,各种胃病、甚至是胃癌的发病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34.果糖容易诱发痛风

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大量果糖,进入人体后不仅会直接产生尿酸,还会降低体内尿酸的排出。因此痛风患者一定注意不要摄入过多果糖。

猪的平均体脂率为15%,而正常的成年人,男性平均体脂率为15%~18%,女性为20%~25%。

36.如何切洋葱不流泪?

首先把洋葱洗净一切为二,然后放进微波炉里用最大功率转30秒,这样的洋葱切起来就不会让人流泪了。

37.有些水果不要放冰箱

大部分水果都是需要低温保鲜的,但是芒果、香蕉、百香果、牛油果等部分热带水果放进冰箱反而容易变质。

38.炒菜油烟导致女性肺癌高发

中式的烹饪爱用煎、炸、炒等方式,这会产生大量油烟,大大增加了肺癌风险,所以家庭炒菜一定要注意开油烟机。

少部分的丝瓜吃起来有苦味,这是由于其在特殊条件下生成了有毒物质"葫芦素",会让人食物中毒,相类似的还有瓠子、黄瓜、葫芦等蔬菜,发现有苦味都不要去吃。

40.维生素C不能预防感冒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有帮助人体合成胶原蛋白、治疗坏血病、预防牙龈出血等作用,但是起不到预防或者治疗感冒的效果。

41.西红柿生吃还是熟吃都可以

生吃维生素C多,做熟后番茄红素好吸收。做熟当菜吃,生着当水果吃,都很OK。42.鸡蛋最好用冷水煮热水煮得快但蛋壳容易裂,冷热水对营养没影响。

43.米饭用冷水煮不会损失营养

虽说煮饭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大,但煮饭水从冷变热的几分钟里,营养损失很少,不用在意。

44.鱼刺卡了喉咙喝醋没用

比较浅的刺,试着用力咳出来,或者找人帮忙用筷子夹出来;比较深的,马上去医院解决。喝醋、吃馒头都没用,反而有危险。

45.冲泡水温对蜂蜜对营养没有影响

冲泡的水温对蜂蜜的"营养"没有任何影响。就不说蜂蜜的营养本来就很有限了。

46.菜心、菜帮、菜叶哪个更有营养?

蔬菜的主要营养在外层菜叶及菜帮,而不是菜心。所以,不好吃的地方也许更有营养

47.蘑菇是选干的还是选鲜的?

如果是炒、涮,新鲜的好吃;如果是炖、煮,干蘑菇有一定优势。干蘑菇和鲜蘑菇在营养上没有太大差别。

48. 香菇是提高免疫力的好帮手

香菇中的香菇多糖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49.无论哪种贫血,吃阿胶、红枣、红糖都没用

缺铁、缺乏叶酸、重金属(铅)、遗传……这些常见的贫血病因,靠吃是没法解决的。

50.得糖尿病并不是因为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病因很多,比如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等,跟吃糖没有必然联系。但少糖少油的饮食,还是会降低发病的风险。

51.先从食物中摄取钙

我国成年人推荐每日钙摄入量是800~1000毫克。如果每天喝奶可以保证在300毫升以上,深绿色蔬菜能吃够1斤以上,再配合其他日常饮食,是可以达到推荐的量的,可以不用额外吃钙片。

52.吃"发物"不影响伤口愈合

真正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年龄、高血糖、感染、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吸烟……各种"忌口"、不吃东西,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更会妨碍伤口愈合。

53.吃再多胶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胶原蛋白吃进去就成了氨基酸,并不能直接变成皮肤上的胶原蛋白。涂在脸上也没用,皮肤吸收不了这种大分子物质。

54.苹果最好不要削皮吃

苹果削皮的话,会去除掉它50%的纤维和30%的维生素C。

55.芒果皮致敏,芒果肉没毒

芒果皮中含有一种毒性物质叫做漆酚,是生漆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很多人会对芒果皮过敏,但是芒果肉是无毒的。

56.吃荔枝会被查出酒驾

荔枝的糖分高,在无氧呼吸的作用下会产生酒精,会在短时间内让口腔内的酒精浓度升高。

其实芹菜叶的营养价值比芹菜茎更高。炒芹菜之前,先把芹菜焯水再切段,然后炒,很快调味出锅,可以保持爽脆,避免太老。

58.你吃菠萝的时候,菠萝也在吃你

菠萝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酶,会消耗人的蛋白质,就跟人在消化其他东西的时候是一样的。

59.我们吃的草莓是"假果"

草莓表皮上的籽其实是果实,里面藏有种子。我们吃的又大又红的部分是花托在传播花粉后变大的"假果"。

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够帮助消化,且木瓜糖分少,热量低,因此适合减肥时候吃。但木瓜没有丰胸的效果。

61.香蕉挂起来能存放得更久

香蕉会释放乙烯气体,加速自身变褐变熟。乙烯气体主要来自香蕉根茎部位,裹住香蕉根部,并把香蕉在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挂起来,乙烯气体散得快,能延长保存时间。

62.冰糖心不是苹果品种

冰糖心苹果并不是一种苹果品种,而是一种苹果病害。这种苹果是由于得了水心病出现糖分堆积的现象。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

63.柑橘类水果能预防便秘

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预防便秘。

64.西柚影响药物代谢

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影响人体内一种代谢酶,导致人体对药物不能好好地被吸收和代谢,有的药物毒副作用会因此加大,疗效也会受到影响。

长期食用槟榔,可能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和口腔癌。

66.葡萄上的白霜可以吃

葡萄上的白霜是葡萄分泌的糖醇类物质,属于生物合成的天然物质,对人体无害。

67.牛油果的热量比肉高

牛油果每100g的热量高达170大卡,是草莓的6倍。

铁锈主要是由三价铁造成的,柠檬汁中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二价铁可以溶于水,就能洗掉铁锈了。

69.香蕉皮或成未来"超级食物"

香蕉皮含有镁、钾、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且含有丰富的纤维,说不定在未来会成为"超级食物"。

70.西瓜热量比草莓低

100克西瓜中93%都是水,热量仅为 26 大卡,比苹果、葡萄、桃子都低,甚至低过了草莓。

71.苹果能预防"虫子牙"

苹果能够预防蛀牙,因为苹果能够刺激口腔产生唾液。苹果也能够刺激牙龈,减少龋洞产生。

香蕉是一种天然的睡眠辅助剂,因为它含有褪黑素,所以它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生物钟,改善睡眠。

73.爆米花不是垃圾食品

研究人员发现,跟其他零食和一些水果蔬菜相比,爆米花含有更多的抗氧化成分,当然这个研究仅限于传统爆米花,而不是黄油爆米花,黄油爆米花添加了太多的脂肪或者油,是名副其实的垃圾食品。

74.日本豆腐不是豆腐

软嫩的日本豆腐虽然名字叫豆腐,却和大豆没什么关系。它其实是用鸡蛋做的,对鸡蛋过敏的人一定要当心呀。

75.苹果比咖啡更提神

苹果所具有的天然清香气味对于人体来说,有舒缓压力、提神醒脑的功效,而苹果中充足的矿物质硼,可以使困倦的大脑快速恢复到清醒状态。

纯蜂蜜不但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而且水分含量极少,细菌和酵母菌无法存活,储藏久了蜂蜜只会糖化。

77.菠萝倒着放一晚更甜

其实菠萝的果实是从下往上发育,所以头部是底座,而尾部是绿色叶子那里。先成熟的头部甜度较高,而且"站着"长的菠萝,糖份通常也都堆积在头部,建议买回家后倒放一段时间,吃起来甜度会更均匀。如果没办法倒着放,横着摆也可以。

苹果籽中含有氰化物,不过含量很少,要吃上很多的苹果籽才可能对人产生危害。

79.大姨妈期间不能吃芒果?

芒果并没有止血的效果,不会影响大姨妈,如果你不过敏,想吃就吃。
80.牛奶不能空腹喝?

只要没有乳糖不耐,空腹喝牛奶不用担心。如果有乳糖不耐,那可以喝低乳糖奶或者喝酸奶。

81.胡萝卜要多加油炒?

一顿饭里只要有点油水,就能帮助胡萝卜素吸收,不用非得加很多油炒。

82.长痘痘要少吃辣?

长痘痘正确的忌口方式是少含糖、含油多的食品,牛奶也要小心,辣椒反而没那么大影响。

83.盐水煮毛豆是特别健康的零食

每100克毛豆大约含13克的蛋白质,和鸡蛋不相上下;每100克含有135毫克的钙,比牛奶还要高。另外,毛豆含有不少钾和其他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84.内脏类食物毒素多?

关键看动物的健康状况。食用经过动物检验检疫的合格产品,一般不会发生中毒。建议每个月吃2~3次,每次25克就好。

85.茼蒿为自己"带盐"

茼蒿含较多钠(161毫克/100克),本身就带有咸味,烹调时要少放盐。血压高者要少吃。

86.韭菜不壮阳,但通便效果好

韭菜中含硫化合物、锌、维生素C等物质,虽然都对我们的身体都有益,但和壮阳没有丝毫关系。不过韭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于促进肠道蠕动,通便,改善便秘很有好处。

87.溏心蛋更有营养?

溏心蛋其实就是蛋黄没有完全固化的鸡蛋。溏心蛋不噎人,全熟蛋更安全,但两者在营养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88.豆浆喝了会中毒?

不熟的豆浆确实会中毒,它在80时会产生很多泡泡,出现假沸,应该继续再煮几分钟。

89.有"水碱"的水,喝了有害吗?

产生水垢的水,通常是因为含有较多的钙、镁,形成了沉淀。口感不太好,但不会危害健康。

90.O型血要少吃谷物,A型血要少吃肉?

血型并不影响你应该吃什么,想吃就吃,注意点体重就行。

除了土豆,像山药、芋头这些薯芋类蔬菜,淀粉含量都很高,差不多都能当作主食。

92.辣不是味道,而是痛觉

辣味是因为含有辣椒素,当辣椒素刺激到舌部的疼痛感受器时,会向大脑发射疼痛警报,从而产生"辣"的感觉。

93.豆类食物吃多了,当心放屁

豆类含有大量低聚糖,这种糖无法被人类消化吸收,进入肠道后,经过细菌分解产生难闻的硫和甲烷,被当作废气排出。

蜂蜜放冰箱后,会结晶析出葡萄糖,不仅影响口感,还会让人以为蜂蜜坏了,造成浪费。

95.饭前吃巧克力能减肥

如果在饭前吃小小的一块黑巧克力,吃饭时会更容易有饱腹感。

茄子低脂低糖,适合减肥时吃,前提是烹饪的时候少放油。

97.西兰花是胡萝卜素之王

别看西兰花那么绿,胡萝卜素含量是是胡萝卜的两倍之多,蔬菜中当之无愧的胡萝卜素含量之王。

98.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比柠檬高

大白菜可以说是健康全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

荠菜的钙含量比牛奶还要高,是补钙首选的蔬菜。

100.菠菜可以和豆腐一起吃

其实大豆在制成豆腐后,草酸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菠菜,烹饪时焯水就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能够形成的草酸钙沉淀也不多,也不是结石产生的直接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饭后葡萄糖的正常值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