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泰国哪里可以买转换器器在哪儿买?

北京时间上周二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自研芯片 M2 。随之而来的还有搭载 M2 的 MacBook Air 以及老款新芯的 13 寸 MacBook Pro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在发布会之后就开始纠结 MacBook Air 值不值得买呢?到底是 M1 的老款 Air 香还是新款 M2 更香。

首先我认为会买 MacBook Air 的人应该是蛮明确的,无非就是轻办公需求,并且还拥有其它苹果产品,被苹果生态 " 套牢 " 的人。所以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我认为算是 " 伪命题 ",重点在于买 M1 还是 M2 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预算不多就等着买 M2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回归到预算不多的现状上来讲。 M2 芯片毕竟是刚更新换代,按照苹果官方宣称的性能提升来讲, M2 保底用个 3-5 年性能应该都不成问题,再加上最新的外观设计,甭管刘海好不好看啊,这显示面积是实打实有提升的,并且也不会被误认为是老款 MacBook Air ,这钱肯定花得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其他地区(港版 / 澳版 / 美版)的苹果官网都显示新版 M2 MacBook Air 会在下个月(即 7 月份)发售。

MacBook Air 经典的楔形设计,换成了更接近 Pro 版的方正造型。

更加细致的对比大伙也可以看这张图:

看完对比之后,你们会选哪款 MacBook Air 呢?

我的MacBook Air是在2016年6月2日购买的,当时也是京东的618活动,从到手后就是我的主力机器,从2016年用到了现在,4年多了,我觉得关于MacBook Air值不值得买,我有发言权。四年多的主力机使用,我觉得MacBook Air既是值得买也是不值得买,用习惯的人觉得非常的好用,用不习惯的人觉得超级烂。

上面就是我的MacBook Air购买时候的订单,当时在京东自营买的,恰好是京东的618活动,到手价是7688元,详细的配置是Apple MacBook Air 13.3英寸笔记本电脑 银色(Core i5 处理器/8GB内存/256GB SSD闪存 MMGG2CH/A)。这一年,到今天2020年8月9日,这台机子从拿到手,就一直都是我的主力机型。

说MacBook Air值得购买的原因是,看你用途,像我很少用Mac打游戏,就是一些简单的办公,偶尔用下 Photoshop 和 Dreamweaver ,另外常年有一台阿里云的Windows远程服务器,Mac不能解决的会在远程服务器上解决。

起初我非常非常的想要把这个MacBook Air卖掉然后加钱去换台Windows电脑,因为用不习惯,特别是Mac系统自带的office,我实在是没有心思去学习这套程序。后来网上找到了微软的office工具,依旧是用的磕磕碰碰的,后来伟大的WPS来到了Mac OS,太爽了,解决了我的核心问题。

觉得MacBook Air值得买、好用有这些方面。

首先,Mac的界面交互方式更符合逻辑,你可以理解成像iPhone的iOS一样的,哪怕你没有什么基础,都可以快速的上手。但是,这里有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在接触Mac之前都已经接触过了Windows,这样的话会很难适应Mac OS系统,这也是很多人说不好用。

其次,便捷式的软件管理,对于整个Mac的使用你可以把它当做iPhone来用,当你不想用的时候,只要盖上电脑即可。想用的时候打开就唤醒,系统默认的电视睡眠会帮你自动调整好最佳的睡眠方式。程序上,要么直接不能用,要么很好用,没有乱七八糟的冲突之类的,特别是对我们做外贸的人来说,需要上楼梯网络访问Google,安装好软件后点下即可,不用再点下就好了,如果是Windows还要设置DNS,还有各种篡改之类的,动不动就失效或者打不开网页。这个也是Mac OS对软件的权限管控给的好,这些都可以参考iPhone里的iOS软件生态。

最后,MacBook Air真的很轻,而且还是标压的处理器,屏幕的素质一流(老款的MacBook Air除外),做工一流,如果你用习惯了Mac,你就不会再回到Windows的。

觉得MacBook Air不值得买、不好用,也有这些原因。

首先,MacBook Air只能处理正常的工作,别想玩游戏,不是因为性能不够,而是因为散热不行。对于一台电脑来说,日常工作办公是正常的,但是偶尔打打游戏也是情理之中的。

其次,MacBook Air是入门级的,新款的MacBook Air确实很牛,特别是屏幕非常的棒。但是,这个价位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是我买MacBook Air的2016年,当时Windows 的电脑都是一把渣,在MacBook Air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但现在呢?不说传动的美帝企业联想,就看HUAWEI出的笔记本,还有小米,都不错,要轻薄有轻薄,要做工有做工,固态硬盘、屏幕素质都不比MacBook Air差,而且价格还便宜多的多。

最后,软件兼容,虽然你能用到的绝大多数的软件,都有对应的Mac OS版本,但总有一些软件没有的,像我碰到不好用的软件,我直接前往云服务器里操作,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配一台Windows的云服务器,对吧?

  虽然全新12寸视网膜MacBook需要等到4月10日上市,但在昨日,苹果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上架至了苹果官网。它们的配置都有所升级,并且价格维持不变。这些2015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怎么样,它们值不值得入手,来看看详细评测吧。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MacBook Pro 13英寸与MacBook Air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屏幕CPU与内存。从定位上来说MacBook Air取代了之前的MacBook成为了苹果在笔电产品线上入门的产品。苹果的笔记本产品线价格区间从六千块的11英寸的MacBook Air价格一直升到一万二千块钱的高配的MacBook Pro 13英寸高配。

  对于需要购买入门级别的用户来说,家用,文字办公,上网购物直接就可以选择MacBook Air,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最为便宜的Mac入门级。使用MacBook Air不管是否你选择安装Windows。足够漂亮的铝合金外观绝对你选择这台Mac的一个理由。

  自从苹果开始在很多电视广告上推广MacBook Air后,iPhone用户在考虑升级换代PC的时候都把也目光转向到了MacBook Air身上。

  通过CPU跑分成绩可以看到本次更新对于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不能说是很明显。

  很久以来,一直谣传我们会迎来MacBook Air配置Retina Display视网膜显示器,但没有如愿。

  而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产品MacBook复活,这个全新的产品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

  看似苹果将准备继续让价格便宜的Macbook Air主打低端用户消费群。确实,11英寸低配机型甚至还没有一个iPhone 6 plus的价格贵。你就可以拥有一台可以运行Windows的Mac电脑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确实是的。

  MacBook Air主要的选购的用户大多是文字工作或者是日常办公,甚至可能是家庭网购一族。只要你不怎么喜欢运行大型的3D游戏的话,这块集成显卡还是能应付大部分的工作的。

  但是,话说回来,你如果是一个专业设计师,或者专业游戏用户的话。千万不要在继续看这篇文章了。因为MacBook Pro 15英寸机型或许才是你正确的选择。

  你可能是一个全新的MacBook Air用户。或许你对MacBook Air的接口很感兴趣?

  MacBook Air不管11还是13英寸一侧机身有充电与USB接口与耳机插口。而另一侧是雷电2代接口与USB3.0与SD读卡器。

  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是的起码比新的MacBook Retina接口要多多了)。

  对于电池方面,11英寸机型的电池容量是_52xx__,

  13英寸机型的电池容量是是_73xx__。

  11英寸最长待机时间可以长达9小时,13英寸为最长为12小时。


  对此,需要提示的大家,官网告诉大家的这个时间是最长的时间,怎么理解呢?

  就好比当我吃饱喝足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憋气。我可能最长能瘪上一分钟。

  而平时,我们不可能一动不动的憋气,你可能在跑步,或是在做一些剧烈运动。这个时候憋气的时间就短了很多。

  所以,在日常使用中,繁复的使用中,比如你会开启驻留系统的qq旺旺等软件,wifi信号又不好,打开的Safari浏览器同时要看很多flash广告。消耗了很多电能。那真实的情况是MacBook Air不管11英寸还是13英寸,正常使用的时间应该在5个小时左右。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延长使用时间,尽量接近官方承诺给你的那个时间。你也不要说苹果:“你这个骗子你欺骗了我。”

  这就好像说,你在女孩面前永远都要展示你最好的一面甚至还要再吹一吹牛。这么说你应该就懂了吧。

  在网络支持上,802.11ac的Wi-Fi。这个Wi-Fi可以最快达到40M/s的传输速度。你可以在家里使用支持802.11ac的路由器来建立家里的网络环境。而这个网卡不能提高你家里的互联网带宽速度,因为那个是由电信局说了算的。

  说到这个的好处呢?如果你家里人都用的是Mac的话,那通过Airdrop或者共享文件传输电影音频或者软件,照片就可以享受到高速无线网的优势了。再也不用等待了。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你肯定已经动心准备入手了吧。或者你认为MacBook Air性能太逊了,给哥介绍个更好的Mac。

  只能说凑凑合合。满足日常办公娱乐所需,但是别奢望这个集成显卡能有多强大就好了。

  从数据上看,大概是650M GT的一半的性能。

  11英寸机型使用SanDisk闪存芯片与镁光主控:

  MacBook Air的短板就是CPU与显示屏,而MacBook Pro就在这点上有了自己的优势。

  所以CPU的性能提升那就不要说了。再说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首先这块Retina的高清晰显示屏幕,肯定是你选择这台Mac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你只要已经习惯了iPhone与iPad的Retina屏幕后,你再使用传统清晰度的Mac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字的显示很模糊。所以Retina是成了必选了。

  再有一点就是,如果你需要通过一些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创作的话,更强大的CPU的计算性能是你需要的。MacBook Pro的2.7-2.9GHz的CPU比MacBook Air强大多少呢?22%。

  要高出了1/4哦。同时你还拥有了更大的内存8GB。更多的内存可以让你同时开启更多的程序,进行更多的操作,系统更稳定的运行。

  当然拥有这些的时候,我们牺牲的是一些重量与厚度。

  Thunderbolt 2这个接口的升级你知道就可以了。

  你将获得机身一侧:充电,Thunderbolt 2 x 2,USB 3,耳机,与双麦克风。

  耳机插口支持数字与模拟输出,也就是说MacBook Pro的耳机孔支持光纤输出。

  13英寸的MacBook Pro最大续航时间是8小时。按照前文所述,其实大概在4小时左右的日常续航。

  *因为13英寸高配暂缺样本,稍后再做更新。

  MacBook Pro 13英寸的Retina显示屏的最好显示分辨率是px。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内开启。

  好吧,真的没有更多革新了吗?

  有的。Force Touch触控板。是的,这里只能把英文写在这里,就连看了又看的苹果官网的专业翻译的同学都没有把这词翻译成中文。

  其实只要用点心理解这个全新的触控板的功能就不难给它起个名字。

  先说说它的功能吧。样子看似与之前的触控板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现在这个触控板可以识别压感压力了。就是说你触摸触控板的力量可以被触控板识别出来。并且在最新的OS X Yosemite 10.10系统中将不同的压感转化为不同的操作。

  比如用力长按可以创建日历时间,快速播放视频。甚至你在触控板上的绘画是有压感的。不同的力量绘画出来的笔画的粗细将会不同。

  恩。你大概猜到了这个Force Touch的中文名字。

  *通过触控板的压感可以点击图标逐步放大。

  另一个方面,在官网上没有被提及,而在发布会上着重的提及的就是,这块全新的触控板将采用全新的设计。当电脑不开机的情况下触控板是按不下去的,只有开机后触控板才会按下去的。

  以前的MacBook的触控板是采用杠杆原理识别点击的。就是说你应该点击触控板的下半个区域才可以获得点击。而全新的压感触控采用四角的压力感应器来识别整体区域的点按。

  这样不管你点击哪个位置都可以获得点击反馈。

  实际使用中触控板的压感点击其实是分两段的,当你轻轻按下触控板的时候,会听到类似触控板点击的声音。如果你再使劲按下去会再次听到触控板点击的声音。这两次不同力量的点击会触发不同的事件。

  在OS X 10.10下,使劲按下触控板后的第二次点击默认是双击。

  在现有的OS X 10.10系统下这个压感触控还可以使用压感进行其他操作,比如在电子签名的时候笔画的粗细将会按照压力进行识别,用Quicktime播放视频的时候可以通过使劲按压触控板进行快放。还有在网页中可以实现查字典功能等。

  并且相信这个压力感应的触控会被更多的app使用。

  触控板还可以使用OS X的一些特性,比如旋转缩放等。所以,还是要推荐你尝试与使用OS X系统哦。

  在签名中可以体现粗细不同的笔画。

  MacBook Pro 13英寸机型还是依靠主动风扇散热。在CPU高占用的时候风扇会开启进行主送散热。因为散热区域在屏幕轴连接处区域,所以整体键盘上半部分会很热。属于正常情况。金属机身热传导效率高,夏天有点烫手是正常的,无需过多的担心。

  全新的PCI-E的接口,让机身内的闪存读写速度轻松突破了1000M/s。已经完全超过了日常所需了。使用闪存硬盘的好处这么多年不需要过多介绍了吧。不容易坏,速度快,几乎没有磁盘碎片。

  13英寸低配硬盘读取速度:

  13英寸高配硬盘读写速度:

  如果要拥有这些新功能与性能你可能需要考虑提高你的预算了。

  好了,大概你读完本文的时候对本次升级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那现在问题到了你手里。

  你会选择MacBook Air还是Pro呢?你的选择理由又是什么?请回帖告诉大家,或许你的经验可以成为新用户选择产品的一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国哪里可以买转换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