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怎样学会和孩子沟通顺畅沟通?

相信每一个人在做了父母之后,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是最为关注的,因此导致一些家长过于急躁,当孩子成绩波动下滑时,急于批评孩子,不愿意倾听孩子心声,加剧了家庭之间的矛盾。在学习问题上,父母要学会认真倾听,与孩子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做有效沟通,找到根源,解决矛盾。

一、积极倾听,了解实情。

常有家长问:孩子不听话、顶嘴、不虚心,还有的一批评就受不了,总哭,怎么办?此时,我们需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如何跟孩子说话的,你的指导、意见,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是否让孩子感觉是对自己的否定?如何正面地提出你的批评、指导和要求?

父母与其整天重复唠叨,不如彻底有效地和孩子谈一次:

首先,积极倾听,了解实情。不积极倾听,无法了解孩子的准确想法、就无法准确有效地帮助他!其次,不要急于批评和评判,做个“容器”。孩子写作业,问家长问题,家长常常根本都没搞懂在问什么,孩子感到家长的不理解,就会有点急躁,这时请家长尽量耐心理性,不是急于批评孩子的态度!”而是把问题再问回去,甚至只是复述问题,通常孩子自己就知道答案了。用平和的态度,用问题辅助孩子完成一系列思考,像个脚手架、保护网一样,作为听众,提供一个让孩子可以理清思路、铺陈开想法的“容器”。

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和他谈话,完全可以慢慢地、低声地说话,你可以制造这样一个场景——真诚、理性、冷静、正式,让谈话和思考都深入下去,让双方都深度交流,让这些谈话和此刻的场景进入到孩子记忆深处。

1. 三明治法。先提出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并给予肯定,再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怎样做才能更好。

2. 就事不就人,批评做法,而不是扩大到对整个人的评判。

3. 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帮他想办法、支招的角度提出。而不是制造警察抓小偷似的对立的氛围。

4. 做错的事,用换位思考方法,引导式说教。清晰阐述你的批评和要求,让孩子明白你真心认同他的情绪、同时希望他改变现态,并且相信他可以做得越来越好。我们要将着眼点放在:这次如何补偿、以后怎样改进的方面,而不是指责

三、让你的好奇心战胜愤怒

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常常是他需要比较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不爱写作业、不练琴,都是这样。他能力有限,遇到障碍往往就卡在那里,把这认为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有时家长或老师帮助扶一下、推一下,就过去了。当他有足够的能力时,小障碍也比较少时,他才真的可以独立完成。这需要家长有耐心,能坐下来,具体了解他的难处,了解孩子究竟“卡”在哪了,什么原因“卡”了。很多家长觉得这么简单的还不会,真是气死人了,这样只能让孩子越发感到羞愧无能。孩子都要一点点地成长,智力、情绪能力都是。

四、父母要学会一些简单有效的沟通技巧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看着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2、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

3、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是比较好的时机。有时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4、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讨论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

家长学会了与孩子有效沟通,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之路在开始之时就有积极正面的态度、端正的动机,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或者有错误失败并不是可怕的事情,而是进步的契机,是可以被挑战并被战胜的。

  近日,叶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上了热搜。

  原来,森碟看完暑期大火的电影《哪吒》后,母女间进行了这样一场谈话:

  眼看11岁的森碟开启话题终结模式,妈妈叶一茜努力接话若干句却终告连线失败,围观的网友实力心痛,同时集体笑出了猪的声音。

  不少孩子说,这情景太过真实,像极了自己跟爸妈聊天。

  爸妈则留言说,这种一问一答已经算是客气的,自己13岁的儿子要问很多句才愿意回答一句。

  看到这条自嘲又带些许失落的微博,不少老母亲表示感同身受:

  我家孩子也是,越大越不愿意跟我说话;以前主动找我聊,现在我挑起话题,TA短短几个字打发;我多说几句,TA就嫌烦。

  孩子小时候都是爱主动跟父母聊天的,然而何时起父母和孩子间变得无话可说?

  孩子不愿意聊天,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最近,一闺蜜抱怨,10岁的女儿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不爱跟人交流,但此“人”仅限于父母。

  她每每听到孩子房间里传出跟朋友聊天的笑声,就百爪挠心。更扎心的是,想通过微信朋友圈窥探一二,却发现自己早被屏蔽。

  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除了因为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秘密需要更多空间,还因为很多父母自带“把天聊死”属性。

  热播剧《小欢喜》里,高三学霸英子在分班考试中,失手考了全年级第二,但还是如愿进了快班,她忐忑地告诉妈妈。

  饰演妈妈的陶虹却对她说:“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接着一通数落。

  毫不意外,英子虽然很爱也很在意妈妈,但有事更愿意跟不同住的爸爸说。

  剧中这一幕,弹幕上评论,就是现实中自己跟爸妈的翻版。

  我想分享快乐的事:“妈,跟你说,今天英语课特搞笑。”

  妈妈:“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分心。难怪最近考试差了,原来上课没认真听。”

  我闹肚子求安慰:“妈,我肚子痛。”

  妈妈:“早跟你说了不能喝冷饮,睡觉盖好被子不要着凉,就是不听!现在活该,看还长不长记性!”

  我:……开始时,孩子是满腔期待主动沟通,后来发现聊天总是无法开心进行下去。慢慢地,从什么都想跟父母分享,变成关上心门渐行渐远。

  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愿意聊天,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

  龙应台说:做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

  亲子间的沟通亦然。

  只有从小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模式,孩子长大后与父母才有话可说,父母才有机会和孩子聊更多深刻的道理。

  著名育儿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错误的沟通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不愿倾听,急于否定式

  前几天看到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男孩假扮妈妈向教育专家诉苦”。

  孩子之所以上网求助,是因为爸爸妈妈实在难以沟通,他想让教育专家帮忙“教训”下。

  孩子想暑假去学游泳,爸爸却说:“学什么游泳,去踢足球多好,小区里好几个孩子都在那踢。”

  孩子不愿意:“我最不喜欢踢足球了,而且还那么晒。”

  爸爸:“你看,你根本就是怕晒,不肯吃苦。”

  最后孩子和爸爸再也无法对话下去。

  这种对话在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

  孩子:“我的水笔被偷了。”

  妈妈:“你确定是被偷了?肯定是被弄丢了,你总是喜欢丢三落四。”

  孩子:“这次作文好难。”

  妈妈:“哪里难了?你肯定是上课没认真听。”

  孩子:“等外公外婆来了,我们可以带他们去野生动物园。”

  妈妈:“去什么野生动物园,你自己想去罢了。”

  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家长分享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家长听都不听,就一口否定,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再说。

  2、不懂共情,忽略感受式

  一位朋友的孩子幼升小前统考没考好,很沮丧。

  朋友努力开导:“一次考砸没关系,继续努力就没问题……”讲了一通大道理。

  孩子默默听完,最后委屈地说:“道理我明白,也知道怎么做,只是想说说不痛快,你听听就好。”

  朋友学过心理学,明白自己太焦虑,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就评判给建议。

  幸亏平时亲子间沟通良好,孩子说出了真实想法。换别的孩子大概会认为,心情糟求安慰还换来唠叨指责,以后不说为妙。

  这样的事多几次,孩子就会对父母“一键屏蔽”。

  3、只看成绩,鸡同鸭讲式

  《少年说》中,一个酷爱跳舞又很有天赋的女孩希望妈妈支持她的梦想。

  妈妈不同意,非要将兴趣和成绩挂钩,让她保证考年级前100名。

  孩子鼓起勇气站到天台上求沟通,父母却谈条件,孩子无论说什么,爸妈都只关注成绩,亲子间交流如同鸡同鸭讲。

  这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场景,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的家庭中很常见。

  孩子:“妈,你说我扎马尾好看,还是把头发剪短好看?”

  妈妈:“你作业写完了?尽想些有的没的!”

  孩子:“今天足球比赛我射门成功,直接帮我们队扭转局面,赢了比赛。”

  爸爸:“射什么门?你这次期中考试又退步了,再这样下去,球不能去踢了。”

  孩子在说A,家长在说学习成绩,孩子在说B,家长也在说学习成绩。

  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压迫裹挟没有关爱,于是对父母关上心门。

  父母如何做才能跟孩子交流顺畅?

  1、从小培养交流习惯

  父母只有从小就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孩子建立交流习惯,亲子间才能拥有长久健康的沟通关系。

  对于如何培养交流习惯,著名脑科学家洪兰博士建议:“父母无论多忙,每周都应抽出4个晚上与孩子共进晚餐。”

  餐桌上,父母与孩子进行高质量谈话,说说最近印象深刻的事,了解彼此的生活。父母和孩子同步更新观念,习惯在对方面前表达自己,家庭保持坦诚交流的氛围。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突然变得陌生不好沟通,而是日常交流缺失,父母缺席了见证孩子思想变化的过程,导致无法理解彼此。

  2、学会共情,关注感受

  有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有效沟通=67%情绪+33%问题。

  只有情绪被接纳,沟通才能继续,问题才能解决。

  可惜很多父母,只看到问题,看到分数不如意、孩子又闯祸,而看不见孩子的开心、委屈、不安,急于批评、纠正,让孩子感到很受伤。

  电影《垫底辣妹》中,沙耶加的妈妈却不同,是一位很会共情的妈妈。

  沙耶加努力补习了很长时间,依然不及格。

  她低着头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没有责骂,而是看到了她背后的伤心和自责。

  把她拥入怀中,温柔地说:“这件事不需要对不起的,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的理解和包容,让沙耶加不但对她敞开心扉,而且能一直毫无阻力和负担地奋力向前,最终实现逆袭。

  3、学会倾听,尝试理解

  所有表达,都是为了得到理解和接纳,孩子也一样。

  当有人问及刘墉是怎么把儿子刘轩培养成《超级演说家》冠军时,刘墉开玩笑说,是自己特别会听,特别愿意给机会刘轩说。

  他习惯先耐心听刘轩说,再表达自己的意见。

  即便是不认同刘轩,还是会鼓励他说出观点和感受:“爸爸说完了,现在轮到你来说服我”,表达自己愿意理解他的意愿。

  在他看来,亲子间相互倾听和平和表达,是通往彼此内心的坦途。

  对于孩子而言,比完全理解他们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倾听和尝试理解的过程中,流露出的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这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大意义。

  作家苏岑曾说:“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能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虽然,父母与孩子间,是一段渐行渐远的缘分。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与孩子大概无法始终一如当初无话不谈。

  但只要父母在沟通中给孩子多一分倾听,少一点否定;多一分共情,少一点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点苛求,那么彼此的心门便一直会向对方敞开。

  那么,即便孩子长大,当他遇到问题和困难,还是会想到向父母寻求温暖慰藉,仍愿意坦诚交流对人生的观点态度,而不是独自纠缠痛苦却不愿意透露半分。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养育的成功,和一种更恒久的陪伴?

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孩子对这个世界到底能够知道多少。可是,你知道吗?几乎从出生起,孩子也在塚磨我们,我们的心理也是他们所要探索的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这一点,会更有利于我们和孩子的交流。

心理学家给5岁的 儿童 看一个外面画着糖果的盒子,问孩子盒子里装着什么,孩子回答:“糖果。”心理学家打开盒子,让孩子看到盒子里装的是蜡笔。他又问孩子:“如果我问没有看到蜡笔的孩子盒子里是什么,他会怎么说?”5岁的孩子觉得这个 问题 很好玩,欢笑着回答:“他会说是糖果!”

对3岁的孩子进行同样的实验,问第一个问题时,3岁的孩子也说:“糖果。”但对第二个问题,3岁的孩子回答:“蜡笔。”一点儿都不觉得好玩。更出乎心理学家意料的是,这3岁的孩子说,他原来就知道盒子里是蜡笔,盒子里原来装的就是蜡笔!

一个阿姨当着孩子的面,把一个东西放在A盒子中,然后离开;一个叔叔进来,把东西从八盒子中移到B盒子中,也离开。当阿姨回来找她先前放到盒子里的东西时,大一点儿的孩子知道,阿姨会到A盒子中去找她放的东西,但小一点儿的孩子说她会到B盒子中找东西。

这就是心理学家想向我们揭示的“错误地认为”现象。心理学家对这个发现的解释是,年 幼儿 童不知道人们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感知和经验,而不是根据真实的世界来进行思维和行动的,因而他们不知道人们会“错误地认为”。对我们成人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如:感觉、知觉、思维、意图、欲望等等),儿童到底知道多少?心理学家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

显然, 婴儿 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具备一些掌握关于人的 知识 的能力。他们对人脸、人的声音和动作特别感兴趣,他们注意这些刺激,并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

在生命的头两年,婴儿对人睑各种表情的辨别技能突飞猛进,他们对人的眼睛格外关注,他们能侦察出别人在看什么。于是,他们就要设法牵动成人的视线,让成人与他们一起看同一个东西。婴儿的这个本事推动了他们的交往和其他社会认知能力。

婴儿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他们在出生前就能分辨妈妈的声音了。

新生儿 还能模仿另一个人的动作。例如,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看见成人伸出舌头,他会模仿成人,也伸出舌头。稍大一点儿的婴儿在成人模仿他们时,知道自己被模仿,而且对模仿他们的成人特别注意。

婴儿对人的反应与对物的反应是不同的,他们对人的行为的期望与对物的期望也是不同的。例如,5~8周的婴儿就会模仿成人张开嘴,伸出舌头,但一个物体做出类似的动作,婴儿就不模仿。当一个物体突然不见了,婴儿的手伸向物体原来的地方,试图找回它,但当一个人突然不见了,婴儿仅仅朝那个人原来的方向发出声音。当一个非生命的物体自己会动时,婴儿会感到奇怪。总之,从很小的时候起,婴儿就把人看做自己会动的实体,可通过交流信号远距离影响的实体。

婴儿做的很多事反映他们开始意识到“意向性”。例如,他们可能看着,或用手指着,或举着一个东西,核查一下别人是否也看这个东西或对它做出其他

反映。尽管一个人没能做成某个动作(如把两个连在一起的东西分开),18个月的婴儿可以推断这个人“想”做什么动作(想把两个连在一起的东西分开)。显然,18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理解人的活动是有意向性的,是指向目标的。

12个月的婴儿能够觉察到他身边的成人在看看眼前的两样东西,并且对其中的哪一样东西更感兴趣。当成人伸手要拿东西时,他能够预料成人会把手往哪里伸。18个月的婴儿知道应该递给成人他所喜欢的食物,而不是婴儿自己喜欢的食物,而14个月的婴儿还不理解这点。这个发现是很重要的,至少说明在这一点上,婴儿能够非自我中心地推断别人的愿望。

婴儿注意到,成人在说“苹果”时,会很明显地注视着苹果。19~20^月的婴儿就会知道成人所说的正是成人的注视焦点,于是婴儿学会了苹果的名称。

婴儿不仅通过 观察 成人的注意焦点学习东西的名称,还通过观察成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知道了这个东西好不好。即婴儿在试图取得社会参照。

大一点儿的婴儿有时会操纵别人的情绪反应,而不仅仅是猜别人的反应。学步儿有时会试图改变别人的情感和行为。在生命的第二年,幼儿开始学会安慰情绪不好的弟弟妹妹,轻轻拍他们,拥抱他们,亲吻他们,当成人有病痛时,他们甚至会把自己的 安全 物小毯子或布娃娃送给成人。幼儿还会騷扰兄弟姐妹,故意使他们感到挫折或气愤。这样的行为表明幼儿开始了解到别人的心灵,并知道怎样才能改变别人的情绪或行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学会和孩子沟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