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孩子爱吃的下饭菜吗?

#百万创作者计划#做菜的时候加了料酒,还能给孩子吃吗?市面上的料酒,所含的酒精在10%vol左右,是啤酒的2-3倍。那么经过高温烹饪之后,其中还剩下多少酒精残留呢?一、高温能把酒精挥发掉吗?能,但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不能完全挥发掉所有酒精。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将酒精进行高温燃烧,持续燃烧15分钟也还有40%的酒精残余,那么持续1小时,也才挥发掉75%左右的酒精,就算高温燃烧2.5小时以上,依然会有5%酒精没有挥发掉。看到这里,就可以看出酒精在高温环境下很难完全挥发干净。如果孩子吃了,怎么都会摄入点酒精。而酒精对处在大脑发育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利。除了影响大脑发育,还会损伤孩子的肝,胃等器官,长时间摄入会导致孩子发育落后,出现睡眠紊乱、低血糖,脱水等现象,甚至导致死亡等!虽然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资料说孩子到底多大能接触料酒烹饪的食物,但出于谨慎考虑,建议6岁前不要给孩子吃任何用料酒烹饪的食物。对孩子来讲,“0”酒精才是最安全的。当然,如果妈妈前面有给孩子吃用料酒做的菜,也不要过于焦虑,正常料酒只是佐料,用量不会很多,另外,孩子也不会把菜全部吃完。二、巧用天然食物,也能调味去腥料酒在烹饪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鲜去腥,但有这功能的并不是只有料酒,还有一些天然食物,不仅营养,还兼顾了口味。常见的调味食材有小葱、生姜、大蒜、洋葱、大葱,还有一些酸性食材,如柠檬、番茄、菠萝等,虽然去腥效果没有料酒那么有好,但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来说比较安全,并且食物搭配也更丰富。具体使用是妈妈在煮肉汤、鱼汤过程中,可以直接把大葱、生姜一起弄到锅里慢慢熬制。当然在制作肉馅时,也可以加入一些葱姜水,结合肉一起搅拌,这样可以去腥,也可以增加肉的水分含量,有弹性和口感。正常葱:姜:水按照1:1:10的比例,简单就是把这三样东西切成碎末,加入开水,然后放凉就好。总之,很多天然食材自带千滋百味,完全可以作为“天然调味料”使用,不仅安全还营养,相信宝宝也会喜欢。三、警惕生活中的“隐形酒”那么除了让孩子远离酒精,让“天然调味料”代替料酒、醋等来烹饪食物之外,就够了吗?事实上情况比这个更加复杂,很多时候,酒精并不仅仅存在于料酒、醋、果酒、啤酒、白酒、红酒中,一些被认为“不含酒精”的食物种其实也常常藏有酒精,我们称为“隐形酒”。尤其是下面这些食物,家长要注意了:超市里最常见的蛋糕面包,例如美味的蛋黄派、草莓派、巧克力派、还有各种面包等,很经常厂家为了保存其中的水分,而添加了“食用酒精”。另外一些对孩子充满诱惑的酒心巧克力,以及我们经常使用的酒精类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洗手液、漱口水等,看看成分表,酒精含量至少都在40%以上,可以说一瓶药,半瓶酒。所以,爸爸妈妈在给孩子买吃的或用东西时,一定要多看下配料表,如果有酒精,那就不要买了。回归到现实中,孩子的酒精摄入一部分可能源于食物的自然发酵和分解,另外一部分可能包装上有注明含酒精,但家长并没有引起重视。孩子年龄越小,酒精的危害越大,一定要让孩子远离酒精,最重要是家长要甄别好那些含有硬性酒精的各种食物和药品,避免孩子摄入。儿科鲍奶奶1381万获赞 141.2万粉丝匠心计划创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匠心计划创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2011年,似乎并不遥远。在那时候的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学生们每天早上都还得带着饭菜来学校,中午在食堂加热食用。“有肉,那就算是吃得不错了,一般都只带白米饭和一点素菜。”庞溪村小学校长赵广成说,“那时候在农村,我们算有食堂的学校,不错了。好多学校连食堂都没有呢。”  “不同年级饭菜量不同,保证吃饱吃好不浪费。”学校校长吕正泽说,“食堂只能坐下一个班的学生,其他的班级由各班老师领回教室。现在,高年级的值日生可以自己把饭菜领回教室,自己分餐。”  走过几个教室,孩子们正在排队分菜。一些孩子的自带餐具太小,3份菜都装不下,而有些孩子吃完第一碗,又跑来添了半碗饭。1点左右,值日生把饭菜桶归还到食堂,大多数饭菜都有剩的,但不多,勉强够填满桶底。  “山外的人很难想象,就在前几年,我们这里有的农村家庭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家境好一点的,给孩子1块钱,中午能在校门口买点零食。家境差点的,就等着下午放学再回家吃。”吕正泽说,“现在有了食堂,搞起来营养午餐,家长和学生都反映吃得好多了。”  在学校食堂进门右侧的墙上,可以看到一面公示栏。左边是本周的菜谱和推荐菜谱,右边是食材采购价和市场价的对比。学生每天的饭钱6元,4元是中央资金,2元由学生自费。一个孩子吃到多少钱明明白白。  “我们的底线是,一份4元钱的荤菜,必须要吃到孩子肚子里去。”彭水县教委办公室副主任窦向军说,“根据情况不同,会收取1—2元,再加一个素菜和一个汤。在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推行两荤一素一汤。”  食品安全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前提和保障。2012年以前,彭水学校食堂由学校自己管,食品安全和资金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春季起,彭水成立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政府委托公司负责学生营养餐。教师、学生和家长选出代表,组成膳食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监督。  “现在县里133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都由我们负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我们负责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对食堂统一管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仁义说,“这样做,一方面成本低了,一斤米比市场价低两毛钱。另一方面品质也好,上次一些乡政府干部来参观,都说吃的比乡政府食堂还好。”  通过社会化服务,彭水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这样一个只有45个学生的袖珍型小学,和有近500人的清平小学,享受了一样的食材配送和管理。食品验收、贮存、加工、售卖留样、配餐以及消毒保洁等各个环节,100多所农村学校也都是一样的操作规范。  “大宗食材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分配、运送的‘四统一’制度,明确责任人,规范自查制度,这是目前比较好的经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认为,要避免各方对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一些家长把营养改善计划认为是免费午餐,把原来应该给孩子吃饭用的钱减少了,误解了政策的本意。  “必须建食堂,要让孩子们吃上热饭菜才行。”窦向军认为,“我们之前也搞过一段时间的‘蛋奶工程’,但是很多孩子喝不惯牛奶。天天吃鸡蛋,有的孩子吃腻了,领了鸡蛋就扔。”为此,几年前,彭水县专门筹措近4000万元,对县内学校食堂进行新建、升级改造,保障“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  各区县教委主任、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亲自部署食品安全工作、亲自参加食品安全检查、亲自研究重大隐患整改措施、亲自下达隐患整改任务并跟踪落实。  重庆各学校食堂,要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私人承包,不准无证经营,不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不准主要食品原料在非定点供货商中自行采购,不准从无资质的小摊贩或流动摊贩处购买任何食品原材料,不准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调查显示,在重庆,农村学生饿着上课、饿着回家的情况基本消除,营养状况也得到改善。从2012年到2014年,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2.02厘米、2.21厘米,男、女学生体重分别平均增长0.5公斤、0.51公斤,男、女学生的生长迟滞率分别下降6.66%、6.92%。  “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马冠生认为,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将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央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奖励,保障食堂运转。推进“食育”的发展,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人群”的方式,提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营养健康素养。
作者:孙雪梅
2023-02-24 09:51:23
来源:儿科 浏览次数:
  感冒、流感(甲流、乙流)、诺如病毒感染等疾病都会引起发热,家长们如何识别?不一样的疾病孩子发热后的表现有何不同?妇儿医院宣传中心联合搜狐健康课邀请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副主任孙雪梅为大家进行讲解,视频详情可点击孩子最近又发烧了?是新冠、甲流还是诺如
搜狐健康课·精编文章页观看。  以下为直播访谈实录:  1.最近一段时间,医院接诊的发热儿童数量趋势有何变化?和往年相比,发热儿童的数量明显多了吗  孙雪梅:最近门诊发热病人相对前2周确实略有增多,但和2021年、2022年相比,其实发热儿童数量并没有增多,甚至比前两年发热病人要少。近期大家感觉发热病人增多,更多的是因为每年冬春季都是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刚开学,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不适应,而且人员相比假期接触还是多了,难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2.网友们担心是新冠复阳或者二次感染,除了新冠,还有哪些常见传染病会引起发热?  孙雪梅:咱们北京大多数人在去年12月中旬经历了新冠,重症其实很少,对于相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后一般会产生免疫记忆,大多数会持续3-6个月,所以短期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在国外流行的XBB、CH.1.1变异株的免疫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XBB、CH.1.1存在一定交叉保护作用,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流行。但脆弱人群(65岁以上,有基础病、未接种疫苗)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防护。  3.近期北京地区引起孩子发烧的疾病主要是哪个?  孙雪梅:目前从我们门诊和病房的监测来看,普通病毒、细菌感染还是最常见的,甲流、支原体感染也比较多见,腺病毒、新冠也有散发  4.感冒、流感(甲流、乙流)、诺如病毒感染、幼儿急疹等都会引起发热,如何识别?孩子的表现有何不同?  孙雪梅:普通感冒相对来说精神状态比较好。大多以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为主要表现。流感往往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比如精神不好、乏力、全身肌肉痛。诺如病毒更多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早期可能伴发热,也可能不伴发热,部分会伴有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幼儿急疹是小婴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也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发热3-5天,精神往往比较好,在热退后或即将退热时出现皮疹。  5.孩子因为上述疾病发烧后,会导致肺炎吗?  孙雪梅:孩子感染上述疾病,或者出现发烧后并不一定都会导致肺炎,如果孩子持续发热,或者咳嗽明显,或者呼吸急促,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孩子病情来判断是否发展到肺炎。  6.面对这些季节性流行病,家长和小朋友该如何预防?  孙雪梅: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比较关心的,我们以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例说一下,这两个疾病比较有特点。流感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平时外出尤其是在室内或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戴好口罩,家中大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尽量减少接触孩子,或者佩戴好口罩。诺如病毒感染是消化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做好手卫生,三年抗疫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七步洗手法,把手洗干净,尽量吃蒸熟或煮熟或炒熟的食物,水果洗净后再吃。切断了传播途径,就不容易感染这种疾病了。  7.成年人近期也有不少发烧的,这些疾病会在成人间引起大范围传播吗?如何防止家长把病毒带给孩子?  孙雪梅:咱们北京市设有很多发热哨点,用来监测发热病人的病原情况、严重程度。从我们医院就医情况里看,目前没有明显的流行,如果家长出现发热,建议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8.孩子发烧了,家长首先要做什么?喂药、去医院、还是物理降温?  孙雪梅:孩子出现发烧,家长最主要的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如果精神状态好,呼吸平稳,即便高热也并不需要立刻就医。如果精神不好或呼吸急促,即便是低热也应该立即就医。在家中观察时出现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或洗温水澡,目前不建议用酒精擦拭。  9.孩子发烧什么时候要送去医院?先吃药降温观察,还是发烧了就往医院送?如何把握这个时间点?  孙雪梅:如果出现高热,一般临床上建议≥38.5℃可以应用退热药,既往有过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38.0℃可以应用退热药,比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年长儿如果精神状态好,即便到38.5℃,也不是非要用退热药的指征,退热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温,让孩子感觉更舒适。  10.到医院后,医生会给孩子做哪些检查?如何明确引起发烧的原因?  孙雪梅:到医院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考虑完善哪些检查,比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完善影像学检查,比如胸片、胸部CT、超声等,如果精神不好或者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必要时也会完善腰椎穿等刺检查。  11.之前新冠感染时备着的退烧药,还能给孩子吃吗?会不会过期不管用了?  孙雪梅:药物我们还是建议在有效期内服用,如果是液体,打开后超过1个月我们还是不建议应用的,因为打开时间长了药效就会打折扣,同时还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者被污染,反而带来了坏处,有可能得不偿失。  12.退烧药的用量如何把控?24小时最多吃多少?交替吃好不好?  孙雪梅:退烧药儿童还是建议按照年龄和公斤体重给,24小时尽量不超过4次,否则可能会增加肝肾损害的风险。  13.测量体温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额温枪、耳温枪、水银温度计等不同温度计测量出来的体温不同,以哪个为准?  孙雪梅:测量体温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无创的方法主要是测量口温、腋温、肛温,对于咱们来说,腋温是最方便、卫生的。  14.除了发烧,还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吐完、拉完要不要接着吃?  孙雪梅:吐完我们不建议立刻进食,通常建议呕吐后至少1-2小时暂时不要进食,如果呕吐明显,我们甚至要求家长给孩子禁食,通过输液给孩子补充液体,以保证消化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更好、更快得恢复。腹泻明显的孩子我们临床上建议尽量进食一些清淡、软烂、热乎的食物,对于小婴儿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如果呕吐并不是特别明显,我们不建议把奶停了,人工喂养的孩子必要时可以把普通奶粉更换为低乳糖或免乳糖的奶粉,以减轻肠道压力。  15.家庭护理对于孩子的康复非常重要,衣食住行等方面,家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孙雪梅:家庭护理对于孩子的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家庭的室温可能并不相同,每个孩子的体质也不同。穿衣的时候我们建议家长摸一下孩子颈后偏背部的皮肤,如果皮肤暖暖的,没有汗,就证明穿衣比较合适,否则家长就要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  16.冬春交替,如何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饮食、锻炼、补充维生素等方面。  孙雪梅:如果孩子膳食平衡,不用额外补充成品的维生素等,大家可以按照2022年国家儿童膳食指南给孩子合理饮食,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目前中小学、幼儿园也都制定了每日锻炼的时间。
上一篇:
帮Ta找到“稳定的我” 陪伴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下一篇:
HPV疫苗接种“九问九答”
相关科室  宣传中心的前身是健康教育科,科室成立于2006年,目前科室有成员两名。  宣传中心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包括与媒体合作等加强医院整体宣传和活动策划。负责单位网站管理和院报的编辑发放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和医院窗口形象展示工作。充分利用院内宣传橱窗、电子大屏幕等宣传阵地,加强法律法规等及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儿科
相关专家
姓名:孙雪梅
副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对儿科常见呼吸及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食物过敏等相关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出诊:
星期一
上午
星期三
上午
星期五
上午
简介:  200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2011年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2年曾作为顺义区儿科骨干医师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道孩子爱吃的下饭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