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中“现九会五”的规律是什么意思?说是用生成数解说小漠五脏补泻用药法则。请具体说明,谢谢~

代理分站:
论五脏苦欲补泻
15:42: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故用酸味药来收敛。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故用苦味药以燥湿。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故用苦味药以降逆。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补即为顺应五脏之性,或增强功能。泻即为违逆五脏之性,或降低功能。
  综上所述,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云:&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临床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内经》认为分别易入于不同的脏腑。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正所谓五味入五脏理论。不过,这一理论所说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脏有特殊的亲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药食,服用之后,药力可先达到与其相应的脏腑,这一点《灵枢&五味》说的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补是泻。可见,它与我们所谈的&五脏苦欲补泻&是有所区别的。
  后世许多医家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而且他还根据本段的内容,提出同一种药味,入通于不同的脏腑之后,可以发挥不同的补泻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则收敛心气,入肺则补益肺气;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敛肺,又能泻肝。此外,他还提出即使某些药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如同是辛味药,既有细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黄柏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白术的苦燥,又有黄连的苦泻。这些论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其后,王好古《汤液本草》、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医宗必读》等,都在张元素论述的基础之上立专篇对这一理论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之论。
  就五脏苦欲补泻的具体药味而言,今仅摘录王好古《汤液本草》的&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以供大家参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
  另外,从《内经》所述的五脏所欲的五味搭配来看,也体现了方剂的组方配伍原则。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药疏散肝气,是顺从肝之所欲,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药;&用辛补之&则是增加疏散气之力,可视为辅助之药,即臣药;&酸泻之&,因酸味主收敛,与肝散之特性相逆,又与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顺从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约君臣药物的辛散太过,故在此用酸味药具有反佐的作用,而为佐药。
  当然,临证治病时必须结合脏气的喜恶、病变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药物的气味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愈该脏病变,还会变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亲和力强的脏腑,所以还可能或伤所入之脏,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脏,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气弱者勿食辛,以防更伤其气;甘走脾,脾主肉,过食则自伤;酸走筋,筋病过食酸亦自伤,这是从过则自伤而言。咸入肾,心主血脉,水胜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这是从过则伤及所胜、所不胜之脏角度来说的。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论述,与《内经》五味所禁理论的过则伤及所胜是一致的。
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网址:
共1页 当前是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相关新闻信息&&&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中医学中的数学文化
15:24 来源:&    【
】【】【】
  在中国古代科学中,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还以自然哲学等文化意蕴参与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也是赋予中医学特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数学的发祥地之一,其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古代数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象”,《左传?僖公十五年》记韩简子云:“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它以象为主论述客观事物的有序性,以文辞数字形式为用,循着抽象性与应用辩证统一的道路不断发展,形成了以有机论数学观念为理念的非构造性数学体系。明显表现出重视归纳法的倾向与几何代数化的倾向,这与古希腊数学的重演绎法倾向和代数几何化倾向交相辉映。
  中医学一直认定养生保健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原则,中医学理论也应是数的“阳奇阴偶”及“象为主,数为用”的数字抽象象征的体现。例如,“1”是“道在于一”,又是五行中肾水的生数:“2”是两仪,是阴数之始,是五行心火的生数:“3”是《老子》论“三生万物”的小成之数,《素问?三部九候论》言“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又是五行中肝木的生数:“4”是四象四时四方,是五行中肺金的生数:“5”是天地数的总括,《易?系辞上》谓:“天数五,地数五”,在五行是脾土的生数:“6”是筮法老阴之数,阴爻称六,又与六合、六律、六吕之数相契,在五行为肾水的成数:“7”是《周易》“七日来复”之数,《伤寒论》有热病七日转愈的经验,在五行为心火的成数:“8”为八卦八风,在五行为肝木的成数:“9”是极数,阳爻用九为老阳,应九州、九野、九候的黄钟数,《灵枢?九针十二原》言,数“始于一,终于九”,在五行为肺金的成数:“10”是“9”以后晋上之数,在五行为脾土的成数。中医学也用图以示数,即用河图、洛书表示阴阳、五行间的多元时空关系,人体五脏系列和四时、四方的关系,其在河图、洛书上的定位规定了脏腑的生理特征。如肾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在北方则主冬,生数一成数六则有补无泻。明代医学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概括了“现九会五”的规律,可以用生成数解说五脏补泻用药法则。
  古代医学家在积累大量临床经验之后,以哲学和数学为理论化手段,数学对中医学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用数学模型构建中医学理论。古代医学家坚信数的规律也是生命活动的规律,把某些数学模型用为人体模型。例如,用有群论特征的五行模型作为人与自然五大系统的稳态特征。用有集合论特征的六经模型来概括时序和热病关系的证候。《内经》将五行用于表述脏腑关系和特征,建立了五行脏象论;《伤寒论》把六经用于阐述热病按病序演变的六种类型的六经辨证。此外,在《灵枢?九宫八风》篇中,还有八卦数学模型的八卦脏象等等。
  提出生命是时间函数的科学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老子》称人为“神器”,由“神”和“器”两者构成。“神”是形而上者能变化妙用的生命机能,“神”体现于时间结构和功能。“器”则是形而下者的形体,包括器官、骨骼、肌肉、肢节等,是人体的空间结构。祖国医学重神而疏器,生命机能称为“神机”,对医生的评价也有“粗守形,上守神”的尺度,把主宰思维并统帅全身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神明”。由于对“神”的重视,提出了生命是时间函数的命题。即《内经》多次强调的“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的策语缄言。恽铁樵称此语为《内经》全书的关键。《内经》进一步又提出“化不可待,时不可违”的生命不可逆的特征。和西医学重视人体空间结构相比,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重视生命的过程、节律和节奏,有“脏气法时”等论述,这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揭示。
  中医辨证论治讲究“套路”,按套路逐步解决复杂的难治之病,其思维方法和传统数学的解方程的思维是一致的。西方数学,以几何和形式逻辑的证明定理著称,中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以问题为中心,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应用问题,西汉时即有《九章算术》问世,把几何问题也代数化。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于“咳逆倚息不得卧”的支饮,就是分步骤、先后使用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再用半夏,再加杏仁,再加大黄等六步成为一个套路,分别解决不得卧、冲气、喘满、眩冒、水肿和面热如醉的戴阳证的。可见,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数学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数学影响中医思维方式,既赋予了中医学特色,也有其负面作用。数学是实验的孪生儿,中国古代数学没有经过缩写阶段发展为符号阶段,因其重实用而抽象性不强,分析思想不占主流,形式逻辑不发达,致使在古代,中国数学思想没有形成推助中医学向实验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的问题就是把“和于术数”泛化了。人数与天数有相契合者,按“人择原理”,有的被采用了,但如果事事都“人副天数”,则扩大了类比的应用,如“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天有三百六十日,人有三百六十穴”等都不甚适宜。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中医知识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論五臟苦欲補瀉 臨床討論 | 39康復網 | 醫源世界
當前位置:&&&&&&&&&&&&論五臟苦欲補瀉
論五臟苦欲補瀉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翟雙慶 北京中醫藥大學
摘要: 《內經》五臟苦欲補瀉理論是根據五臟的功能特性來指導處方用藥的理論。此即后世所謂五臟苦欲補瀉理論。苦、欲、補、瀉詳解苦,即病癥,病理狀態,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形式或太過,或不及。心苦緩,心在志為喜,若過喜則心氣渙散,功能降低,出現的病理狀態為心虛神散,即為......
專題推薦:
 《內經》五臟苦欲補瀉理論是根據五臟的功能特性來指導處方用藥的理論。《素問&藏氣法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又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此即后世所謂&五臟苦欲補瀉&理論。
  苦、欲、補、瀉詳解
  苦,即病癥,病理狀態,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形式或太過,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條達而柔和,若其條達之性被違,出現的病理狀態為拘急,是謂苦急;又肝為將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亦反為所苦。故用甘味藥來緩其急。心苦緩,心在志為喜,若過喜則心氣渙散,功能降低,出現的病理狀態為心虛神散,即為緩,是謂苦緩。故用酸味藥來收斂。脾苦濕,脾主運化水濕,若濕重則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進一步失調,所以出現濕盛的病理狀態,是謂苦濕。故用苦味藥以燥濕。肺苦氣上逆,肺氣以肅降為順,若其肅降之性被違,出現的病理狀態為氣不能肅降而上逆,是謂苦氣上逆。故用苦味藥以降逆。腎苦燥,腎主水藏精,若不能布化津液,則出現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狀態,是謂苦燥。故用辛味藥以布散津液。
  欲,即順其臟腑特性,或順其臟腑功能則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順應肝氣升散之性;心欲軟,軟即柔軟之意,咸味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變柔和,以水火相濟;脾欲緩,甘味能補能緩以和中,即順應脾充和溫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斂,即順應肺收之性;腎欲堅,腎主閉藏,苦味堅腎以順應腎固密之性。補即為順應五臟之性,或增強功能。瀉即為違逆五臟之性,或降低功能。
  綜上所述,正如李中梓《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所云:&違其性則苦,遂其性則欲。本臟所惡,即名為瀉;本臟所喜,即名為補。&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內經》認為分別易入于不同的臟腑。如《素問&宣明五氣》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正所謂五味入五臟理論。不過,這一理論所說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臟有特殊的親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藥食,服用之后,藥力可先達到與其相應的臟腑,這一點《靈樞&五味》說的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補是瀉。可見,它與我們所談的&五臟苦欲補瀉&是有所區別的。
  后世許多醫家將&五臟苦欲補瀉&理論作為臨床用藥的指導原則,如張元素《醫學啟源&用藥備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體藥物舉例,而且他還根據本段的內容,提出同一種藥味,入通于不同的臟腑之后,可以發揮不同的補瀉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則收斂心氣,入肺則補益肺氣;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斂肺,又能瀉肝。此外,他還提出即使某些藥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臨床應加以區別運用,如同是辛味藥,既有細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黃柏的辛潤;同是苦味藥,既有白術的苦燥,又有黃連的苦瀉。這些論述對臨床很有指導意義。其后,王好古《湯液本草》、繆希雍《神農本草經疏》、李中梓《醫宗必讀》等,都在張元素論述的基礎之上立專篇對這一理論作了更深入的探討。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臟之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醫&(《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之論。
  就五臟苦欲補瀉的具體藥味而言,今僅摘錄王好古《湯液本草》的&五臟苦欲補瀉藥味&,以供大家參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芍藥。&&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人參、黃芪、甘草。&&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術;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一作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
  另外,從《內經》所述的五臟所欲的五味搭配來看,也體現了方劑的組方配伍原則。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藥疏散肝氣,是順從肝之所欲,為治的主要部分,即君藥;&用辛補之&則是增加疏散氣之力,可視為輔助之藥,即臣藥;&酸瀉之&,因酸味主收斂,與肝散之特性相逆,又與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順從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約君臣藥物的辛散太過,故在此用酸味藥具有反佐的作用,而為佐藥。
  當然,臨證治病時必須結合臟氣的喜惡、病變的表里虛實寒熱性質、藥物的氣味特點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當,不僅不能治愈該臟病變,還會變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親和力強的臟腑,所以還可能或傷所入之臟,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臟,故《素問&宣明五氣》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氣弱者勿食辛,以防更傷其氣;甘走脾,脾主肉,過食則自傷;酸走筋,筋病過食酸亦自傷,這是從過則自傷而言。咸入腎,心主血脈,水勝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為火之味,骨屬腎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這是從過則傷及所勝、所不勝之臟角度來說的。張仲景亦在《金匱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的論述,與《內經》五味所禁理論的過則傷及所勝是一致的。
【】【】【】【】【】
熱文點擊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醫源世界 版權所有
醫源世界所刊載之內容一般僅用于教育目的。您從醫源世界獲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診斷、治療疾病或應對您的健康問題。如果您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請直接咨詢您的保健醫生。醫源世界、作者、編輯都將不負任何責任和義務。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僅為傳播信息促進醫藥行業發展,如果我們的行為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聯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智解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