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eement 中如何判别句子是 singular 一点点or plural??

小型图书馆供电系统电气的设计
> 小型图书馆供电系统电气的设计
小型图书馆供电系统电气的设计
&&&&来源:毕业论文网
开 题 报 告
题目背景和意义:
&&&&&&&&&&&& 此次我研究的题目是:《小型图书馆供电系统电气的设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
&1、新图书馆大楼的建设要符合省委省政府把大学城建成国内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的要求,按照一流的标准去规划设计,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
&2、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需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
&3、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
&4、新馆大楼整体设计理念是:开放式、多功能、人文化。 要突出文化品位,注重智能设计,节约资源,健康环保,将这一新校区标志性建筑建设成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文化气息,既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种使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既符合图书馆建筑规范,又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造型美观,匠心独具 ,与整个校园风格相协调一致的图书馆。
&5、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设计以人为本,处处为读者着想,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
&6、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位,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
7、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对目前不可预测的因素,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合今后的发展需要。
&&& 8、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应突破单学科的局限,对图书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考虑,优化选择,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使用效率高,经常运行费用低的建筑设计。
&馆舍建筑面积 32000 O,& 使用面积:19200 O(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以0.60为宜)。学生1.6万,教师0.2万,文献总量180万,阅览位?&& 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建设用地纳入学校总体规划,馆址宜位于整个校园的显著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优美。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号:JGJ38-99,以下简称“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图书馆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建议采用数模式图书馆设计,柱网,层高,荷载三统一,也可对功能相对稳定的办公、会议、内部业务用房按实际需求确定其柱网尺寸和层高,按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规定确定荷载。
3、为了便于实行藏、借、阅读一体化的开架式管理(借还集中管理,各开放出口自由出入,都能借书,统一还书。馆内一卡通用),建议除办公区之外的主要藏借阅空间采用通敝式大开间布局,以建造多元化的阅读空间。分设进口闸和出口监测仪,大门采用三扇,进出入口靠右行,中门作礼宾通道。
4、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使用效率高,人流、书流分开,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既方便读者又便于管理。集中办公间应能完全封闭,凭证出入。人流量大的库室,宜布置在低层,以节省人力和运行费用。
5、采取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
的有关规定。每层平面均为平层或局部缓坡,不宜设置台阶。
&6、馆内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步行楼梯为辅, 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减震措施。各类用房的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规范•图书馆内噪声级分区允许噪声级标准》中的规定。
&7、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参见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与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相应设备的有机结合,将数据、通讯、语音、消防、保安等集中监控管理,实现建筑物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及信息服务方面的智能化。弱电竖井和设备间要留有日后继续发展的余地。
&&& 8 、图书馆各类用房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应符合《规范•图书馆各类用房天然采光标准值》的标准;空气调节应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净化,通风换气、除尘等,以上均应符合《规范》及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参见九、建筑电气;八、空气调节)。从采光和通风的角度着眼,窗的面积一定要足够大,并能方便开闭。
 9、提高环境质量,重视绿化。馆区要有足够的绿化带,绿化率不低于30%。根据气候,环境等条件作好绿化设计,绿化植物要以有利于馆藏资源的保护,能净化空气为佳,避免选用花絮飞扬,昆虫滋生等有不良影响的植物。建议在适当部位采用落地透光玻璃作隔挡,使室内室外有机交融,创造绿化和美化的良好环境。在恰当位置配置绿化艺术景观。
&10、利用图书馆大厅走廊等为读者提供交流、学习的自由空间,可充分利用空间造型设置沙发或简洁的桌椅,供读者休息和阅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离不开近 30 年来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成为目前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火车头的转型过程,以及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学意义的逐步认识。。
&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形成于 60 年代,成长于 70 至 80 年代,快速发展于 90 年代。然而早在 1912 年, 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识到创新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1957 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研究了 1909 年至 1949 年美国经济构成情况,发现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技术进步占了 87.5% ,劳动和资本的贡献只占 12.5% 。 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 1967 年,波拉特测定出美国从业人员中有 50% 被人雇用在信息产业中,产值占当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NP 的 45% ,这项测算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导致了对各国产业经济的重新划分和深入研究。欧美各工业国先后开始对本国信息产业作出波拉特式测定,我国也在 80 年代末测算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 8.8% ,产值为当时 GNP 的 15% 。值得一提的是, 199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对信息经济学研究有开创作用的詹姆斯?莫里斯 (James Mirrlees) 教授和威廉姆?维克瑞 (William Vickery) 教授,以表彰他们的贡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交流知识和信息的方式,网络消灭了时空差别,而图书馆消除了信息占有的差别(技术上),信息上的平等带来交易上的平等,从而具有了经济学上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本来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然而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无止境的需求,它不折不扣地成了经济的主导产业,反过来带动了参与知识信息产生与交流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各行各业,使这些行业甚至得以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纳入“国家级挑战”等基本国策来重视和扶植。图书馆即是其中一员。
&从一般意义上说,工业革命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体力,信息革命正在扩展人类的脑力,仅仅在跨越二十世纪的几十年的岁月中,人们对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从“原子”向“比特”的进步,信息资源已上升为与能源平等的战略资源,而信息之所以成为资源,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掌控和利用能力。数字图书馆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供电系统的设计:
&2、照明系统的设计:
&3.接地及防雷系统的设计:
&4.弱电系统的设计 :
&附:㈠.消防自动化系统:
&㈡、通讯自动化系统:
&㈣、综合布线系统:
&㈤、文献资料防护要求:
&㈥、消防和疏散:&
&㈦、给水排水:
&㈧、空气调节:
四、进度计划:
&& ①、毕业设计任务书必须在日下达给学生。
&②、日前完成毕业实习工作,并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③、日前,完成毕业设计,英文翻译,论文综述。
&④、日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五、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曹建猷著.《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西南交大出版社 1988.
&[2] 贺威俊,简克良主编.《电气化铁道供变电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
&[3] 简克良主编.《电力系统分析》.西南交大出版社,1992.
&[4]张进思著.《供电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西南交大出版社,1988.
&[5]李群湛著.《并联补偿及其应用》.西南交大出版社,1989.
&[6]袁则富,何其光译.《电气化铁路供电》,西南交大出版社,1989.
&[7]铁道部基建总局编译组译.《铁路供电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 《电子系统设计》,何小艇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姚福安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Protel PCB 99 SE电路板设计》,谢淑如、郑光钦、杨渝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ver computer networks.Some of this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database----large collections of material organnised in such a way as to enable systematic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Examplesof databases include university library catalogues,OPACs.There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books and journals. Other database (known as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provide information (often about journal articles) within specialized subject areas such as engineering. Such databases may be available as compact discs as well as in networked format . Most such databas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university catalogues, were until recently restricted to specialist users ,because usage was charged for by the minute ,and they required specialist skills for effective searching.
& There are a number of databases available to students at Strathclyde University and Glasgow Univers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ices available at each university , and to see which databases are provided at your institution you should check your library’s database pages .Some databases are subscribed to by both universities .and these are the ones which are used for reaching purposes in this course .
&The interfaces to these databases can vary widel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basic skills in subject searching that are common to them all ,and if you master them it will make it much easier to make good use of these resources .The three basic techniques you need to master when looking for material on a particular subject are : using Boolean operators.
&The Basic Techniques
Choosing keywords
When asked to write an essay or a undertake a study project, it is important that you take time to look at your topic, to try to understand what you’re being expected to tackle .It helps if you have already thought carefully about you information straegy,and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your research. What are the core concepts?how might these be translated into terms which can be used as keywords?
You must try to include different keywords which might be used to describe your subject.There should include:
&Synonyms (e.g.submarine or submersible or underwater)
&Variations in word endings(e.g.singular or plural)
&Alternative form of spelling(databases produced in the USA will use American spellinternational databases could use both).
&Once you have decied on your keywords or phrases,you can use them to search a database .Try not to be too general----entering a keyword like “CAD”in an engineering database is going to produce far too many entries ,unless you link it with another concept.On the other hand,try not to be too specific----if you put in a very specialist concept and get little or nothing,try searching for a slightly broader subject that should cover your more specialist topic.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部分信息可以在网络数据库中得到,数据库是按信息系统分类并可恢复的方法组织起来的大量的材料的集合。例如大学图书馆分类目录的数据库,OPACS,它们提供有关书籍和杂志的信息。其他数据库(通常所说的文献目录数据库),在专业领域内(如工程类)提供信息(常常是有关期刊的文章),这些数据库可制成压缩光盘9CD-ROMS)及网络数据库使用。除了大学分类目录,大多数数据库,直到不久前仅现于专家用户使用,因为使用是按分钟收费,而且有效地检索需要专家级的技能。
&在Strathclyde和Glasgow大学中,有许多供学生使用的数据库,目前,各大学提供的服务有些差别。你必须检查你们图书馆的数据库网页,看看哪类数据库在你的学校可以使用,有一些数据库在两所大学中均可订阅,它们是用于某些课程教学的。
&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千百万化,然而在主题检索方面有一些基本的也是通用的技巧,如果能精通它们,你将能轻而易举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当你就某一专题查询资料时所需掌握的基本技术有三种:选择关键词法,使用截取法以及布尔运算符法。
&基本检索技术
选择关键词法
&当你求你写一篇短文或着手一个研究项目的时,抽时间看看你题目,拭着弄清楚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对信息资料已经深思熟虑,并知道你的研究范围是非常有用的。什么是核心概念?如何形成可用作关键词的术语呢?
&你必须试着采用不同的关键词来描述主题
&它们包括:
&同义词(如:潜水艇或能沉入水中的或在水中的)
&词尾变化(如单复数)
&可选择的拼音形式(美国制作的饿数据库使用美式拼写及术语,国际通用数据库可使用美英两种拼写法)
&一旦你选定好关键词或句子,就可以用它们来检索数据库,不要用太通用词。如在工程数据库中键入关键词(CAD),除非与其他概念词相联,否则就会出现太多检索记录。与之相反,也不要用太专业的词化。如果输入非常专业的概念词,将会得到很少信息甚至没有,尝试着搜寻稍广泛的主题,它应该覆盖你所需更多的专题。
论 文 综 述
&本文作为设计说明书,根据国家建筑设计的主要设计规范和设计的主要依
据,主要介绍了图书馆的供电系统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供配电系统,包括
负荷的计算,导线的选择,并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配电柜。介绍了配
电电力及照明系统,对节能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弱电系统(含综合布线系统),
主要是介绍原理与线路铺设设计;防雷及接地系统中简要的介绍了一下防雷的重
要意义,防直击雷应该采取的措施。接地方面介绍了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根
据实际情况分析选用合适的接地方式。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对于消防系统,
详细介绍了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及构造,各种火灾探测器的安放位置;简述了建筑
电气的发展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图书馆消防系统、有线电视
系统、电话系统和宽带网络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对于有线电视系统,详细介绍了
有线电视网络的原理和传输分配网络的设计及损耗计算。&&
关键词: 消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宽带网络 ,原理与设计,防雷接地&
&&&&&&&&& This Thesis is the basi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t briefly introduce the library’s geography position and weather circumstance. Mainly discussed power-supply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library include the calculation of load, the choice of the conducting wire.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ng result of load, we can choice distributing cabinet fitly.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illuminate system do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towards economizing on energy the aspect. The weak power system (contain the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of wire system), mainly i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lay down circuit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connect a ground of system introduc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the synopsis, defend to keep the measure that the shot thunder should adopt. Ground connections introduce the merit and shortcoming of the type that ground protection, choosing to u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analysis to ground connection type fitly. Fire warning system and fire protection, for the fire fight system, detailed introduced the each stage of a fire occurrence, the type and structures of a fire detector, various emplacement position of a fire detector. It sai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meaning in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ed. Detailed introduced the library fire fight system, cabled T.V. system, the telephone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of broadband and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system.
&Keyword: The fire fight system, the cabled T.V. system, the telephone system, the breadth takes the network, principle and design.
前 言&第1章& 工程概况&
&1.1 &设计说明
&1.2& 地域环境介绍&
&1.3& 楼体功能介绍
&第2章& 电力及负荷计算&
&2.1& 电源及负荷等级&
&2.2& 负荷计算
第3章& 供配电设计
&3.1& 配电柜介绍说明
&3.2& 导线材料的选择&
&3.3& 电力系统
第4章& 照明设计
&4.1& 照明设计规则
4.2& 应急照明电源设计
4.3& 节能标准
4.4& 照明负荷计算&
&第5章&& 弱电系统(含综合布线系统)
5.1& 设计说明5.2& 有线电视系统&5.3& 综合布线系统&
&第6章&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6.1& 设计说明&
6.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3& 本工程系统介绍&
&第7章& 防雷及接地系统
7.1& 防雷系统理论介绍
7.2&&&本工程的防雷设计7.3&&&接地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自身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只能楼宇的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建筑工业和建筑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建筑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对设计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是一个构思表达、再构思表达、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博览、创意、构思、表达等几个阶段。对各种建筑物及建筑物中的各种设备、技术规格和空间尺度要心中有数。&&&& 设计是为甲方(业主)的功能需要服务的,也是为施工单位的施工需要服务的。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合作观念、树立敬业精神。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高度大、面积大、功能复杂,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计,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等户外工程。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将供电、照明、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部分,如电话、电视、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设计中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电器的选择。现代建筑要求电气设备防火、防潮、防爆、防污染、节能及小型化。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涉及多种因素,首先要考虑并坚持的是产品性能质量。电气产品的选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其次才是经济性,要根据业主功能要求、经济情况做出选择。我们所做的就是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选出合适的设备,以达到所以需要就。&&&& 根据建筑特点,确定变电所设计是建筑供电的重点,其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变配电所的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计算;变配电室的位置选择;确定电力变压器的台数和额定容量的计算;选择主接线方案;开关容量的选择和短路电流的计算;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和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变配电所内的照明设计;编制供电设计说明书;编写电气设备和材料清单;绘制配电室供电平面图;二次回路图及其他施工图。这些都是强电方面的要求。&&&& 在近年来弱电方面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信息系统包括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局域网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这些系统使建筑物的功能更为完善。
主体设计部分
1、供电系统的设计:
&①、图书馆用电负荷为一级,设独立的高低压供配电系统,采用双路供电。电梯,空调、计算机等均设专线供电,计算机主机房和配线间应配备ups。
&&&& ②、图书馆建筑电气设计,应对藏、借、阅 、管各空间具有灵活互换的可能性,提供在各种空间(借、阅、行政、业务工作等)应用电子计算机、视听、复印、扫描等技术设备的可能性。
& ③、新馆电气设计应满足需求并考虑未来发展,对一些必要的用电设施和各种弱电系统的布线,如内线电话(应在门、厅等公共活动地点设置公用电话),闭路电视和事故紧急广播等,建馆设计应予一并解决。电器管线敷设和电源插头的设置,以及 照明布线均应留有充足发展余地。以满足发展调整的需要。
&④、配电系统及电器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接地性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2、照明系统的设计:
& ①、馆内应设火灾疏散照明、补充照明 、分区照明、人工照明。人工照明设计参数应根据有关国家标准中照明度标准值(LX)高档。&&&&
& ②、阅览区、自修区库室可采用分区控制照明,局部补充照明,以减少灯具的全面使用。主通道一个系统,书架、陈列部分划片分设开关,以节约用电。库内每条行道之间两端及库内工作人员通行的楼梯设双控开关,以便开关灯不走回头路,可及时关灯。
& ③、室内照明以自然采光为主,但要避免眩光和直光,夜间桌面和库房要有足够的照明度,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和规定。
& ④、选择最合适的光源和灯具,可采用过滤紫外线的节能灯,不用白炽灯和电感式镇流器,采用防火型日光灯具。
&& ⑤、楼梯照明,主楼梯普通开关,辅助楼梯用感应开关,加开灯按钮。
3.接地及防雷系统的设计: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的标准不主张信息设备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推荐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例如,2000版的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即将建筑物内的各种接地都统一接到建筑物的基础上,或室外的接地装置上。当该建筑物遭受雷击时,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子设备工作接地的电压同时上升,保持了设备的工作电压不变,使电子设备在雷击时可正常工作。共用接地系统通常利用建筑物的基础做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一般在1欧姆以下,如有设备对接地电阻的要求更低,应取其最小值。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现在,防雷工程领域不提倡单独接地。在IEC标准和ITU相关标准中都不提倡单独接地,美国标准IEEEStd更尖锐地指出:不建议采用任何一种所谓分开的、独立的、计算机的、电子的或其它这类不正确的大地接地体作为设备接地导体的一个连接点。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防雷接地是地面通信台站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PLC的接地属于低压电器设备的单点接地方式。 低压电器设备的单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串联式单点接地、并联式单点接地、多分支单点接地。&&&& 串联式单点接地:也就是第1种接地方式。接地方法:将多个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在设备的就近处与同一根接地线连接上,然后通过这根接地线与接地装置连接。这种接地方式的好处在于:节省人力、物力;而坏处在于:当公用的接地线出现断路时,如果接地系统中有一台设备漏电,就会引起其它设备的外壳上均出现电压,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设备的接地端子都引出一根接地线,然后将这若干条线同时接到接地装置上。这种接地方式的好处在于:当接地系统中的其中一台设备接地线出现断路时,不会造成其它设备外壳出现电压,对保障人身安全有好处。而这种接地方式的不完美之处在于:如果是电子设备或其它对高频干扰高度敏感的电气设备,来自于其它设备的高频干扰(例如变频器、中频炉等晶闸管变流器件)将会从共地点串入,造成设备工作不正常。&&&& 多分支单点接地:也就是第3种接地方式。接地方法:将每个设备的接地端子单独接到接地装置上。接地方法和第2种接地的区别在于:设备具有单独的接地体(或者变通一下:直接接到离接地体最近的接地装置上(或者接地源处),每个设备在电气接地回路上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例如超过50米))。这有效的避免了设备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但这种接地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单独接地源不一定好取。 在平常施工中,实际上PLC的接地方式一般采用第2种接地方式,至于电磁干扰方面:如果柜内有多个大功率的变频器,可以在PLC电源的前端加装一个单相电源滤波器就可以了。 一般设计时在变频器附近的PLC前端都加装了电源滤波器。 这样处理以后,和防雷方面也就没有什么冲突了。 那直流和交流的接地问题怎么处理是分开好些还是接在同一点,在有数字地和模拟地是否可以是同一点,记得再学校时老师好象说要分开的 。对于受干扰影响不大的直流和交流设备,可以接在一起――即使直流和交流电路因为某种原因连通了,因为他们不是同一个回路(接地可不是回路中的一部分),也不会造成设备损坏。曾有人将AC220V的电源与DC24V回路连上了,但设备工作仍然正常。
&数字地和模拟地建议分开(除非你的低压电气设备电源电压只有几十伏),因为数字电路属于正负5V、12V、24V级别的,很容易受干扰,而且一旦外部异常电压一旦串入将很大可能性的造成设备损坏。我刚上班时工厂里有一台1000吨的萨克米压砖机,因为其它设备和数字地的原因导致其电子设施几次烧毁,最后意大利派过来的技师(才毕业的中专生)更换设备后,指挥人在就地挖了个坑,埋了一根接地铜管和接地填料,搞成了单独接地。最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
&接地对于保护室内设备和人员安全,确保室外天馈线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计划安装地点安装一个好的接地线,地线杆应插入地下两米左右。如果是岩石地形,就要确保地线杆插入松土中;在沙土地,地线杆要确保与含水物充分接触。&&&& 避雷有: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 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的外部避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火灾事故及防止人员免受雷击伤害。&&&& 而内部避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避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进出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连接避雷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 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 EMC (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最外层是 0 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过压主要是沿线串入的,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道则经过这些界面。&&&& 从 0 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对于电源系统,分为 I 、 II 、 III 、 IV 级,从而将过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对于信息系统,则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而精细保护则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选择,从理论上讲,雷电流约有 50% 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 50% 将平均流入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的金属管道等)。&&&& 防雷器的作用,就是在最短时间(纳秒级)内将被保护线路连入等电位系统中,使设备各端口等电位,同时释放电路上因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各端口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用户的设备。&&&&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次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相互连接。&&&& 对于设备(或系统),必须在各进出线缆安装相应的避雷 / 过压保护器,一旦线缆上感应过电压(或遭直接雷击),由于避雷 / 过压保护器的作用,设备(或系统)的各端口电压大致达到相等水平(即等电位),从而保护设备(或系统)免遭损坏&&&& 一个有效的防雷系统,至少包括外部、内部和过电压防护等三个方面。而正确的连接和接地则是各个方面中的关键环节。防雷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接地以及引下线路的布线工程,整个工程的防雷效果甚至防雷器件是不是起作用都取决于此。
&4.弱电系统的设计 :
&弱电设计包括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网络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等因为这些系统的工作电压都是12V、24V等的低压,所以叫做弱电系统。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实现环境控制的高效经济以及对人、对物的安全性。
&①、中央监控系统: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采用集散控制技术及智能化的调节和管理技术,对空调、给排水、通风、电力、电梯、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制作报表、记录和保存维修资料,在不影响舒适性的前提下,保证系统运行的节能和高效。
&②、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对楼内状况进行监控和记录,综合防火、防盗功能,并其他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为楼内人员及设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③、防盗报警系统:由探头、传输、控制处理等部分组成。由设在图书馆低层外围及其他重要部位的音响、振动和红外等探测器将报警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主机,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通知有关保安人员并调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尽快控制现场,确保大楼人员和财产安全。
&④、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摄像/录音、传输、控制、记录、显示几个部分组成。在大楼的公共部位设置摄像机,由同轴电缆将视频图像信号传输至中央保安控制主机,通过控制主机和辅助设备将视频图像切换、分配、记录、显示、重放;同时控制主机发出指令,控制现场云台和镜头做各种动作,以保证摄像机捕捉到其所控制范围内的所有图像,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为楼内各类用户和设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闭路监视系统还必须与消防报警和防盗报警系统相配合,纪录事故现场的情况,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
&⑤、设置公共广播系统,同时具备背景音乐和事故广播功能,在全馆均匀布置扬声器,务必使任何角落都能听到,音质要轻柔,严格控制噪声和回声;
&⑥、门禁系统:应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相一致,只要一卡在手,即可在图书馆内通行及消费。所有人员进入图书馆须通过门禁,出门须通过图书防盗监测仪;办公区及专用设备间的门安装指纹或密码锁,人员出入要验证身份并记录时间,并将员工的上、下班时间传递给行政管理系统作考勤用。
&⑦、车库管理系统:工作人员与读者停车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区分开,使用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和收费,使用闭路电视进行安全管理。附:
&㈠。消防自动化系统:能立即发现火灾并显示灾情,有效控制火灾发展,尽快扑灭火灾,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火灾防范措施,把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损失降至最低。消防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的火灾探测报警设备、消防灭火设备、消防联动设备和消防控制中心所组成。&&&&&&&&&&&&&&&&&&&&&&&&&&&&&&&&&&&&&&&&&&&&&&&&&&&&&&&&&&&&&&&&&&&&&&&&& ①、自动报警: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探头,自动对大楼各区域进行探测。探测信号通过专用报警总线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及时准确地对火灾早期、形成、加剧过程及火灾位置进行探测和自动报警。
②、手动报警:在大楼公共场所设置消火栓启泵按钮、手动报警器和电话插孔,在核心设备间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随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报告火情。
③、消防联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判别报警位置、区域和报警类型并调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察看现场;在确认火灾类型、范围后,自动控制非消防电源、卷帘门、送风机、排烟机及通道、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电梯等设备进行联动灭火,关闭空调以防止火势扩散,将电梯降至底层;通过疏散广播、火灾声光报警器、安全疏散指示照明灯,指挥人员安全疏散;同时自动向城市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以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㈡、通讯自动化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交换设备,组成通讯网络,保证与外界的各种通讯方式和通讯要求的实现,主要包括:提供大楼内各子系统及各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提供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话音和图像的通讯;提供与公用电话网、移动通讯网、公用数据网、卫星通讯网等以及各种计算机通信网的通讯能力。
&①、数据通信: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远距离文字、语音和图像传输的方式,包括电子邮件、网络浏览、数据库应用等。
&②、图像通信:引入有线电视线路,提供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等功能。
&㈢、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是由各种计算机、局域信息网络等通讯装置将各办公室连接,共享所有的资源和设备,提供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使各办公室能拥有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办公环境:①、 在大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由办公室控制;在会议厅设置大屏幕投影和同声传译系统。②、校园一卡通系统应能满足图书馆在身份识别、借阅、收费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要求。
&㈣、综合布线系统:为大楼中各自动化系统提供传输数据、话音、图像的媒体,是一组完整的布线系统,具有开放性、实用性、灵活性、扩充性、经济性、规范性等特点。
&①、在装修过程中进行上述各系统所需传输线路的布设,为此应在每层楼预留足够面积的弱电设备间(若平面面积大可能需要多个)和弱电竖井,主设备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弱电竖井;
&②、数据通信部分的垂直主干采用光纤加六类双绞线备份,语音通信部分的垂直主干采用大对数双绞线;水平线路主要采用六类双绞线,某些主要房间需要布设光纤;设计和施工应符合EIA/TIA-568B标准;
&③、在顶层预留卫星接收天线基座,铺设传输线路至主设备间;
&④、保安监控、公共广播和自动控制等系统的布线采用参照各该系统的要求和有关的标准执行;
&⑤、每个布线系统接口配2个国标电源插座;所有设备间由一组UPS统一供电,安装可单独控制的空调;
&⑥、布线系统应具备防雷等安全措施。
&⑦、布线系统应具备无线扩展能力。
&㈤、文献资料防护要求:
&&&&&&& 防护内容包括隔热,温度和湿度,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毒和安全防范等。①、防水、防潮:设计中应妥善解决库室地面、墙面返潮问题,不得出现结漏现象,室内不得有给排水管道通过。& 屋面雨水排除应采取有组织外排法。并不得将水箱等蓄水设施直接设在其屋面上。窗扇应密闭严密,以防雨水渗漏。
&②、防日光和紫外线照射:天然采光的库室应选用防紫外线玻璃或采用遮阳措施,防止日光直射。③、防虫,防鼠:门下沿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5mm,门的边缘以金属为宜。④、安全防范(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与要求)。
⑤、湿度、温度(见空气调节)。
㈥、消防和疏散:&
&&& ①、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 ②、大学城新图书馆的藏书量超过100万册,耐火等级为一级。
&&& ③、内部防火区的分隔尽可能使用防火拉闸。
&&& ④、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喷淋、气体)。 
&&& ⑤、珍本库、主机房宜设计气体灭火系统,珍善本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区。
&&& ⑥、按照行业规范做好火灾疏散设计。
㈦、给水排水:
  ①、为避免藏书受潮,书库、阅览室内不设供水点。500O以上的书库、阅览室设专用厕所和清洁用水,但要与书库隔开。
 & ②、给排水管应采取防震裂措施,给排水管不应穿越书库、阅览室。生活污水立管不应设在与阅览室、自修室毗邻的墙上。空调管道的排水口应连接下水道。
 & ③、饮用水供应点应设在方便读者使用的地方,但又不影响人流流通,分层均置。④、要有充足的消防用水,水压要足。
㈧、空气调节:
&①、全馆宜设计可分区单独控制的中央空调,办公区使用一台单独的主机,预铺设所有管道,空调应设计为全健康型空调,具有换气,静音,除尘,除味,置换空气等健康功能。在不使用空调时,应保证自然通风。
&②、馆内各种用房通风,换气设计参数应符合《规范•图书馆各种用房通风换气次数》规定,高温季节每小时最少换气5-6次。
&③、复印室、厕所、清洁室应设机械通风。
&④、图书馆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应符合《规范•图书馆室内空气调节设计参数》之规定。⑤、空调主机的运行应能在值班室远程控制。
设计说明书
一. 工程概况&:
&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二.&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2)
  初步设计有关批文及各专业所提资料
三.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应急电源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防雷接地及电磁脉冲防护系统;&&&&&&& (5)楼宇自控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8)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 (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有线电视系统;&&&&&&& (11)同声传译系统。
四.电源及负荷
&电源从35kV总降压变电所引来,两回线10kV供电线路至新馆,南进户,打开引入。本馆负荷等级及分类如下:
一级负荷:消防动力,应急照明,计算机电源
二级负荷:客梯、楼梯照明及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场所照明
三级负荷:空调及其它
本馆总设备容量为2231.4kW,
  P=1673.4kW
  Q=639.1kvar(补偿后)& &P&  S=1791.3kVA
1.变、配电系统&&&& &(1)一级负荷包括: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如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其中保安监控系统、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所有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客梯、排水泵、生活水泵等其他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2)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Pe=9720kW~总计算负荷约为 Pjs=5832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8000kVA。&&&&(3)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每路10kV电源均能承担全部负荷。另外,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站、消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本工程的消防动力设备、计算中心、应急照明、重要书库的空调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话机房、变配电所所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4)在本楼地下一层设置一处变、配电所,内设四台2000kVA变压器。
2.应急电源系统&&&&本工程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给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供电。3.照明配电系统&&&&(1)照度标准参照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阅览室500lx&&&&&&&&办公室500lx&&&&&&&&大厅300lx&&&&&&&&会议室300lx&&&&&&&&冷冻机房、泵房75~100lx&&&&&&&&电脑机房200~300lx&&&&(2)照明设计遵循以下原则:采用先进而成熟的分布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把自然光与人工光有机结合。光源的发热量尽量低;带辐射性的光源和灯具加过滤紫外辐射的性能;总曝光量应加以限制(包括善本展示时和非展示时的全部光照);对珍贵书籍的照度要加以限制;防止和减少紫外和红外辐射对珍贵书籍的损坏。&&&&(3)光源:照明应以清洁、明快为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考虑节能因素避免能源浪费,以满足使用的要求。室内外照明应选用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色温相宜、符合环保要求的光源。室外照明装置应限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光干扰。&&&&(4)为保证照明质量,办公区域选用双抛物面格珊、蝠翼配光曲线的荧光灯灯具。荧光灯为显色指数大于80的三基色的荧光灯。&&&&(5)本工程主要场所的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频闪和噪声。&&&&(6)在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计算中心、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走廊、楼梯间、电梯前室、门厅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在走廊、安全出口、大厅、楼梯间等处设疏散指示灯。4.防雷接地及电磁脉冲防护系统&&&&(1)本建筑物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为防直击雷,在屋顶设避雷带,其网格不大于10m×10m。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体和构筑物应与避雷带电气连接。&&&&(2)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下列部位装设电涌保护器(SPD):&&&&&&&&1)在变压器低压侧装一组SPD。当SPD的安装位置距变压器沿线路长度不大于10m时。可装在低压主进断路器负载侧的母线上,SPD支线上应设短路保护电器,并且与主进断路器之间应有选择性。&&&&&&&&2)在向重要设备供电的末端配电箱的各相母线上,应装设SPD。上述的重要设备通常是指重要的计算机、楼宇中央监控设备、主要的电话交换设备、UPS电源、中央火灾报警装置、电梯的集中控制装置、集中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以及对人身安全要求较高的或贵重的电气设备等。&&&&&&&&3)对重要的信息设备、电子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订货,应提出装设SPD的要求。&&&&&&&&4)由室外引入或由室内引至室外的电力线路、信号线路、控制线路、信息线路等在其人口处的配电箱、控制箱、前端箱等的引入处应装设SPD。&&&&(3)本工程强、弱电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以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体、构造钢筋和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4)~220/380V低压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PE线与N线严格分开。&&&&(5)建筑物作总等电位连接,在变配电所内安装一个总等电位连接端子箱,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接地干线等与总等电位端子箱有效连接。&&&&(6)在所有弱电机房、电梯机房、浴室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连接。5.楼宇自控系统&&&&本工程的楼宇自控系统,对图书馆建筑内的供水设备、排水设备、冷水系统、空调设备、公共照明、室外照明及供电系统和设备进行监视和节能控制。从而达到舒适、便捷和温馨的环境。&&&&本系统的监控中心设在一层,并在变配电所、冷冻机房设控制分站,通过网络设备和现场总线对上述系统和设备进行集散式管理和控制。该系统应具有各种机组的手动/自动状态监视、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温湿度监测、控制以及实现各种相关的逻辑控制关系等功能。专用消防设备如:消火栓泵、喷淋泵、消防稳压泵、排烟风机、加压风机等不进入楼宇自控系统。&&&&(1)对给排水系统的控制给水系统:市政给水压力的检测与控制;地下水池水位的显示和报警;高位水箱的水位显示和报警;水泵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泵的轮换使用和备用泵自动投入控制;消防水池溢流水位检测。&&&&排水系统;雨、污水坑高水位报警;根据水位控制排水泵的运行台数;排水泵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泵的轮换使用和备用泵的自动投入控制。&&&&(2)空调冷热水系统: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冷冻水泵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冷却水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冷却塔风机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测量;冷冻水供、回水温度测量;冷冻水水流测量;冷热负荷计算;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风机及进水电动蝶阀的顺序启停控制;根据冷热负荷确定机组开启台数;根据冷冻水系统的供、回水总管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度。&&&&(3)新风空调机组:风机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送风温度测量;根据送风温度调节冷水阀的开度;过滤器淤塞报警;防火阀动作联锁停风机;新风温、湿度测量;风管的防冻保护控制。&&&&(4)空调机组:风机的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送、回风温度测量;根据送回风温度调节冷水阀开度;过滤器淤塞报警;防火阀动作联锁停风机;新风温、湿度测量;风管防冻保护控制。&&&&(5)排风机、送风机:风机启/停控制、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6)对配变电系统的监测:&&&&&&&&1)10kV配电系统:进、出线断路器及母联断路器的状态显示;进、出线电流、电压显示;功率因数显示;有功、无功功率显示;电能计量显示。&&&&&&&&2)低压配电系统:低压进、出线断路器及母联断路器的状态显示;进、出线的电流、电压显示;功率因数显示;电能计量显示。&&&&&&&&3)变压器:温度显示、超温报警。&&&&&&&&4)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图形显示。&&&&&&&&5)柴油发电机的状态显示,如:电压、电流、频率等,蓄电池电压、日用油箱低油位,及故障报警。&&&&(7)对照明系统的控制:对办公照明、室外照明、节日照明、走道照明、车库照明进行实时控制。&&&&(8)蒸汽锅炉系统:煤气流量检测;锅炉状态及故障监视;锅炉给水泵的状态及故障监视;锅炉出口蒸汽总管的压力、温度、流量检测;软化水水箱高、低水位报警。&&&&(9)空气质量监测: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含量的监测。&&&&(10)楼宇自控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监控系统,配备了网络控制器、网络连接器等网络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及硬件设备,构成自动监控系统,以数据通讯方式进行集散式监控和管理。各分站可直接设定、修改现场设备的参数,并控制现场设备。对空调、给排水、冷热源等设备进行自动管理。在控制中心可监视各分站的运行状态,并可根据需要,实时打印、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或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显示在彩色监视器上。&&&&(11)自控设备的供电:系统主机采用两个电源的~220V专用低压回路供电,在楼宇控制中心末端切换,配置UPS作为后备电源;各个DDC控制器的电源应尽量引自上述两个电源,并在DDC箱内或附近切换。6.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化、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的基础,将建筑内的业务、办公、通信等设计统一规划布线。综合布线系统满足楼内信息处理和通信(数据、语音、图像等),它能有效地融合视频信息和其他媒体信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媒体管理系统,其中包括资料的采集、储存、编目、管理、传输和编码转换等。并保持用户与外界互联网及通信的联系,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交互、再利用,实现图书馆有效的管理。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由以下五个子系统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在办公、阅览、电子查询、书库等部门设置工作区,每个工作区根据需要设置一个单孔或双孔信息插座,用于连接电话、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2)配线子系统&&&&信息插座选用标准的超五类RJ45插座,信息插座采用墙上安装方式;信息插座每一孔的配线电缆均选用一根4对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3)干线子系统&&&&图书馆内的干线采用光缆和大对数铜缆,光缆主要用于通信速率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网络,干线光缆按每48个信息插座配2芯多模光缆配置;大对数铜缆主要用于语音通信,采用3类25对非屏蔽双绞线,干线铜缆的设置按一个语音点2对双绞线配置。&&&&(4)设备间子系统:&&&&综合布线设备间设在一层,面积约20m2。用于安装语音部分的配线架,在一层设计算中心,面积约50m2,用于安装数据配线架,通过主配线架可使医院的信息点与市政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相连接。&&&&(5)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分配线架设在弱电竖井内,交接设备的连接采用插接线方式。本楼需设电话分机1500部,电话线全部从市政外网引来。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1)本建筑设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含广播室和保安监视室),按一类建筑一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探测器,对全楼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盘、消防联动控制台、CRT图形显示屏、打印机、火灾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盘、UPS不问断电源及备用电源等组成。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火灾报警按钮,从任何位置到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m。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按程序联锁控制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机、风机、空调机、防火卷帘、电梯、非消防电源、应急电源和气体灭火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消防电源单独回路供电,容量5kW直流备用电源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2)在消防控制室设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消防专用紧急电话总机,分机设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操作处等。在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电话插孔。&&&&(3)在消防中心设置电梯监控盘,除显示各电梯的运行状态、层数外,还设置正常、故障、开门、关门显示。火灾发生时。根据火灾情况及场所,由消防中心电梯监控盘发出指令,指挥电梯按消防程序运行,并对全部或任意一台电梯进行对讲,说明改变运行方式的原因,除消防电梯保持运行外,其余电梯强制返回首层并开门。电梯的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开关,由消防控制室负责火灾时的电梯控制。&&&&(4)广播和紧急广播系统&&&&广播系统由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两部分组成,前端都设在消防控制中心。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合用一套广播线路和扬声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和日常广播,火灾时受火灾信号控制,相关楼层自动切换为紧急广播,切换的顺序是:二层及二层以上发生火灾时,先接通着火层及&&&&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时,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时,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扬声器采用吸顶扬声器,功率为3W,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扬声器距走道末端不大于12.5m。8.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在本楼的主要出入口、楼梯间、电梯前室和电梯轿厢内设彩色摄像机,在消防控制中心设彩色监视器,用多画面监视器进行连续监视。并设有录像机和大屏幕监视器,当遇到重要情况时,可利用键盘将任一台摄像机的图像调到大屏幕上连续监视,并可录像。在重要机房、四库全书藏书库、网络控制中心等处设置防盗监控系统。为确保某些特殊房间的安全,在其出入通道的出人口设门禁系统,以免无关人员闯人。9.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影像全鉴别系统,对于内部车辆,采用非接触式lC卡进行识别。对于外部临时车辆则采用临时出票方式。停车场管理系统由进/出口读卡机,挡车器、感应线圈、摄像机、收费机、入口处LED显示屏等组成。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操作软件应有全汉化操作系统,人机界面友好,该系统应与楼宇自控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系统的接口,并应为开放的通信协议,便于系统的互联或联动。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自动计费、收费显示、出票机有中文提示、自动打印收据。&&&&(2)出入栅门自动控制;&&&&(3)人口处设空车位数量显示;&&&&(4)使用过期车票报警;&&&&(5)物体堵塞验卡机入口报警;&&&&(6)非法打开收款机钱箱报警;&&&&(7)出票机内票据不足报警。10.有线电视系统&&&&电视信号接自城市有线网,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在各会议室等处设有线电视插座,全楼采用分配分支系统,系统出线口电平为64~4dB。11.同声传译系统&&&&系统采用红外无线方式,设4种语言的同声传译,采用直接翻译和二次翻译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现场环境,在报告厅内设数个红外辐射器,用以传送译音信号,与会者通过红外接收机,佩戴耳机,通过选择开关选择要听的语种
小型图书馆供电系统电气的设计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ingular 一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