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有史

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各地医疗事故纠纷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频频发生不但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还影响到医疗机构的运作和医务人员的尊严,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针对医疗事故纠纷和澳门《医疗事故法》制定中的许多法律问题,本文以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为专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导言、医疗行为的界定、医疗事故与澳门《医疗事故法》的定位、医疗事故的认定、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无过失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八个方面展开。
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范围与重点;研究资料的来源和方法。通过本部分的引导,有助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与了解。
第一章研究医疗行为,是全文的切入点。本章主要通过对医疗行为的定义与范围;医疗行为的分类;医疗行为观点的评析三个分节展开探讨;文章认为对医疗行为的定性尽管观点,歧义尚多,其分类也多有变化,但归结起来则离不开广义、狭义之分,性质、形式之别。基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研究这一角度考虑,医疗行为不可漫无边际,为方便后续的探讨,文章借鉴上述学理法规的解释将医疗行为界定为:系指疾病之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助产、堕胎、保健、美容、整型、变性、及各种基于治疗目的及增进医学技术之实验所为之行为。
第二章是对医疗事故的定义、范围,以及澳门《医疗事故法》的定位展开探讨。本文通过比较法的考察后发现我国内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性比学说理论上的表述内容更清晰、范围更明确,因而更科学合理,值得肯定。但内地《条例》的定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修正。因我国台湾地区正在研拟《医疗纠纷处理及补偿条例》草案及《医疗伤害处理法》草案,对澳门医疗纠纷事件处理方式具有借鉴意义,《澳门医疗事故法》作为特区政府卫生局主持制定的行政法规,若以《医疗纠纷处理及补偿条例》或《医疗事故与医疗损害处理条例》定位,则更为合适。
第三章是研究如何认定医疗事故。鉴于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在于医疗过失,因而医疗事故的认定基本上是医疗过失的认定。本章从比较法角度,联系澳门《医疗事故法》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过失认定中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医疗方的注意义务、告知义务和裁量权;医疗过失的因果关系、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以及不作为医疗过失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认为,医疗方的告知义务,要把握好告知的时点,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的有关法规均强调了医疗方告知行为的主动性,先在性。但澳门法律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则含糊不清,易生歧义,因而建议做出修改。
针对内地“孕妇死亡事件”在学说探讨上的歧见,本文认为,每个人均有权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不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法律均要给予尊重。“家属签字同意”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患方,是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延伸保护,体现了患者的人格利益,它不可能变成“家属同意治疗权”。但鉴于“家属签字同意”的“家属”不是我国婚姻家庭法上的概念,而且事实婚姻须具备四大要件,因而肖志军是否是患者事实上的配偶,在签署手术同意书时是难以认定的;胎儿是不是肖志军的,在当时也难以认定。在上述身份关系都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医疗方就认为肖是患者事实上的配偶,非得肖志军签字不手术,而不是启动紧急程序救人,不能说毫无责任。当然,肖志军在对自身的配偶身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是设法通知患者的家人,而是选择了签拒,也是有责任的。澳门《医疗事故法》草案移植了内地《条例》第33条第一款的规定,而没有该《条例》第五款的规定,日后一旦出现“澳门的肖志军”,造成患者死亡,谁承担责任?因而建议增补该规定。
最后,本文肯定相当因果关系说对认定医疗事故的功能,不认同在确定损害责任时改采无因化。如何判断医师的过失?本文从比较法上考察认为必须站在法的价值高度,综合考虑。常规仅仅是通常人的注意标准,这是不够的,是否尽到高度注意义务,才是判断医师是否有过失的标准。
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对过失责任的举证及推定、举证责任的分配情况、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等作了探讨。本文认为法官应从案例的分析入手探讨如何运用法的价值判断采信鉴定结论,求得案件的公正判决。
第六章是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研究,着重对胎儿的赔偿请求权、亲属请求权的范围、身心完整权侵害的认定、恢复原状、金钱赔偿、赔礼道歉等救济方式的适用问题、作了多角度的分析比较,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认为:澳门享有非财产损害赔偿诉权的主体范围过于广泛,且在继承人中未设年代限制,为防止近亲属及继承人的滥诉,建议对法条作出修改。本文在研究中发现,现行《澳门民法典》第71条(身心完整权),在立法技术上颇具创造性,反映了身体权与健康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救济患者人格权益受害功能至显,值得赞扬与肯定。
但澳门民法典中关于“恢复原状”的规定对患者精神损害赔偿无适用之余地,采抚慰金赔偿的方式较为妥适。对植物人、精神病人的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可通过抚慰金功能的补正加以解决。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还可以补充适用“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方式来救济。尤其在农村地区这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救济方式,应加以提倡。
第七章,医疗损害无过失赔偿制度探讨。医疗无过失损害应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澳门《医疗事故法》在咨询与草拟过程中则把它当作医疗事故来讨论。因确立无过失损害赔偿制度,代表着侵权行为法发展的方向,要完善澳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立法与司法均无法回避,因此本文从比较法上考察认为在实施医疗损害无过失赔偿方面,澳门可以比照瑞典与台湾的做法,先借鉴台湾经验从药害救济开始,积累经验,待各方面机制健全后,再借鉴瑞典,推向诊疗损害方面的救济。
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D922.16【目录】:
内容摘要4-7
ABSTRACT7-16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6
二、研究范围与重点16-18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8-20
第一章 医疗行为的界定20-27
第一节 医疗行为的定义与范围20-21
一、问题之提出20
二、医疗行为20-21
第二节 医疗行为的分类21-23
一、一般医疗行为22
二、辅助医疗行为22
三、合法医疗行为与非法医疗行为22-23
四、类似医疗行为23
第三节 医疗行为观点评析23-27
一、医行为23-24
二、行政上的医疗行为24
三、医业上的医疗行为24-25
四、临床性医疗行为25
五、实验性医疗行为25
六、目的性医疗行为与非目的性医疗行为25-26
七、小结26-27
第二章 医疗事故与澳门《医疗事故法》的定位27-32
第一节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范围27-29
一、日本学说上的定义27
二、台湾学界的理解27-28
三、内地法律上的规定28
四、澳门法规草案上的界定28-29
五、小结29
第二节 澳门《医疗事故法》的定位29-32
一、内地《条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0-31
二、澳门《医疗事故法》之定位31-32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认定32-86
第一节 医疗过失与注意义务32-35
一、医疗过失与注意义务32-34
二、医疗过失类型34
三、注意义务的限界与法的价值判断34-35
第二节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医疗方的告知义务35-43
一、问题之提出35-36
二、知情同意权的性质与功能36-37
三、告知义务的重要性37-38
四、比较法上考察38-41
五、告知时点的把握41-42
六、告知方式的选择42-43
第三节 患者自我决定权与医师裁量权之关系43-62
一、概说43-44
二、"耶和华证人案""与"孕妇死亡案"之比较44-62
第四节 医疗事故因果关系的认定62-73
一、埃及艳后之鼻子62
二、因果关系理论之解构62-63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及其它相关学说之检讨63-69
四、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因果关系之认定69-73
第五节 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73-79
一、通常医师的标准73-74
二、最好医师的标准74
三、合理人的标准74-75
四、医疗水准75-79
第六节 不作为型医疗过失的认定79-86
一、不作为医疗行为的责任79-80
二、不作为型医疗过失的处理模式80-82
三、期待权侵害理论之适用82-86
第四章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的分配86-92
第一节 举证责任的原理86-88
一、过失责任的举证及推定86-87
二、举证责任分配情况87-88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理论学说与法律规定88-90
一、比较分析88-90
二、专家证人的"共谋沉默"现象90
第三节 医疗事故的证据认定90-92
一、事实认定(判例上考察)90-91
二、法院判决91-92
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92-106
第一节 我国内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状92-93
第二节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法的价值判断93-101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93-94
二、法的价值判断94-99
三、评析99-100
四、小结100-101
第三节 鉴定机构、鉴定程序与鉴定方式101-102
一、医疗事故的鉴定机构与鉴定程序101
二、医疗事故的鉴定方式101-102
第四节 对澳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质疑102-106
一、书证方面102-103
二、技术鉴定方面103-104
三、医务委员会成员的组成104-106
第六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106-129
第一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请求权106-109
一、请求权主体范围106
二、特殊情况探讨106-109
第二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109-115
一、损害与损害赔偿的类别与性质109-110
二、财产损害赔偿110-111
三、非财产损害赔偿111-113
四、侵害身心完整权的认定与赔偿113-115
第三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115-123
一、恢复原状115-117
二、金钱赔偿117-122
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之适用122-123
第四节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基准123-129
一、抽象计算法123-124
二、西原理论与计算的定额化124-126
三、澳门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126-129
第七章 医疗无过失损害赔偿制度探讨129-140
第一节 各地的"无过失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简介129-133
一、简介129-133
二、评析133
第二节 医疗损害无过失责任优缺点之比较133-136
一、医疗损害适用无过失责任的优点133-135
二、医疗行为适用无过失责任的缺点135-136
第三节 台湾医疗事故无过失责任判例解析136-138
一、台湾地区马偕医院肩难产案136-137
二、判决及解析137-138
第四节 澳门实施医疗损害无过失赔偿制度的可行性138-140
结论140-146
一、医疗事故的认定140-141
二、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141-146
参考文献146-1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翠虹;[D];浙江大学;2011年
李璐璐;[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上官丕亮;;[J];法学;2007年12期
满洪杰;;[J];法学;2008年05期
顾加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曹康;[J];政法论坛;1987年04期
苏力;;[J];中国法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吴丹红;[N];法制日报;2007年
盛大林;[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亚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孙晓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叶金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翟继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李勇军;高利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罗世荣;黄静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王晓林;;[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韩秀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李胜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辉;;[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樊林;柳娜;杨芳;;[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秀娟;;[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王荣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李道刚;;[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康纪田;;[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吴建斌;;[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杨志利;;[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柯华庆;;[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康娜;;[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旅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徐子良;[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长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国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赵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吴一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尹伟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陈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沈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谢银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滕雅婷;[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王若蓓;[D];河北大学;2009年
董海宁;[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赵小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杜兰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霍慧超;[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潘媛媛;[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刘金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佳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杨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江洪;;[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宋晓亭;[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王成;;[J];证据科学;2009年03期
杨立新;;[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解娜娜;;[J];法学杂志;2010年04期
左传卫;;[J];法学;2007年04期
王宇;田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7期
丁文强;;[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吴昊;;[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刘鑫,曾跃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立新;[N];法制日报;2009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
王岳;[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医院协会
郑雪倩;[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柏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泉;[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何俊;[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郭胜利;[D];吉林大学;2007年
谭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刘尧宇;[D];苏州大学;2008年
陈勇;[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春艳;;[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上官丕亮;;[J];法学;2007年12期
胡晓翔;;[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顾加栋;;[J];中国医院管理;2007年07期
陈福民,胡永庆;[J];政治与法律;2003年02期
吕英杰;;[J];政治与法律;2008年04期
苏力;[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张赞宁;;[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花胜;;[J];家庭护士;2004年08期
郑源;[J];成都医药;2004年05期
穆书芹;[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王芳,刘海英,常晓燕,蔡执敏,李贤仁,刘理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12期
杨进,李晓淳,何剑容,闫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9期
赵淼;;[J];法学天地;2000年08期
高也陶;[J];医学与哲学;2002年07期
潘善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李颖,薛文;[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刘军;[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丽;;[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新钢;;[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孙东东;;[A];第七届全国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吕力琅;陈勇波;;[A];第十八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胡丰涵;崔建华;顾玉林;;[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徐薇;;[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程璇;舒永珍;;[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马光;;[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周中焕;;[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屈建业;;[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左菁 张小璐;[N];法制日报;2004年
任圆;[N];河北科技报;2004年
兰志慎;[N];今日信息报;2005年
彭金波 仲超;[N];检察日报;2006年
福建 孙瑞灼;[N];健康报;2006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王守安;[N];检察日报;2010年
浙江省宁波市卫生法律研究所(筹)
李国炜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邵奕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柴志凯;[N];健康报;2006年
卡拉;[N];西部时报;2007年
许安阳;[N];中国渔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位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杨柏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许冰梅;[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吕利秋;[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刘国祥;[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洪兴文;[D];中南大学;2012年
张龙;[D];吉林大学;2005年
朱春霞;[D];复旦大学;2005年
纪建文;[D];山东大学;2005年
马宁;[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文;[D];山东大学;2006年
陈辉;[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董惟祎;[D];吉林大学;2010年
周绍月;[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郑长煌;[D];暨南大学;2005年
向承;[D];湘潭大学;2003年
邵长辉;[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杨雪宾;[D];中南大学;2009年
邓达荣;[D];华侨大学;2003年
梁冬;[D];吉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1医疗事故鉴定复习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事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