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酸下,锌离子,铝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子,氯离子能共存吗

离子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离子[lí zǐ]
是指由于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使其达到为8个或2个或没有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称为在中失去最外层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如就是由离子和离子构成的发现人人类
在中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作离子带正电的称为带负电的称为
原子是由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原子的与核外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
原子核外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排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一般小于4的原子或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如KCa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如B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状态第一2个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一般为(氦除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性质也很稳定)
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如第一层是最外层则为2个若是则没有外层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
在中失去最外层电子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阳离子由于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
与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如就是由和构成的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小于核外且=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且=核外+所带数从而带称为
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与电或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在的原子间进行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即阴阳离子间以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当在水中并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称为ion balance离子结构示意图与一样人们可以用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离子的和排布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当然在书写离子结构的时候需要注意离子核外电子一般为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1887年28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但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结果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后来物理学家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与气体放电在绝对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
气体元素离子
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装置产生的中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成为离子例如氧原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以此类推
指的是通过用等方法鉴别离子的过程SO42-(在溶液中)先加入稀酸化如果无沉淀生成无气体产生分别排除根离子干扰则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根离子
CO32-(1)(或溶液)在被测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NH4+ 溶液或固体在被测物质中加入如NaOH研磨或加热如果放出刺激性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变蓝则原物质中含有离子
Fe2+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新制然后如果产生血红色沉淀则原被测溶液中含有
Fe3+ (溶液中在被测物质中加入KSCN溶液如果产生血红色沉淀则原被测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Na+ 固体或溶液用焰色反映检验如果其为黄色则原物质中含有钠离子
K+ 固体或溶液用焰色反映检验如果其火焰为紫色(透过蓝色滤去黄光)则原物质中含有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Br-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浅黄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离子
I-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黄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碘离子
在鉴别离子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能用硝酸银或硝酸钡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且硝酸根很可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造成结果不对
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在不能直接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所以应先加盐酸酸化并排除银离子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 例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硫原子获得二个电子后带元素符号统一采取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往往正负电的数字写在的前面
使阴结合成化合物的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和之间由于所形成的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形成如SO42-NO3-等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的形式存在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有时原子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矿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和
离子键的形成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共价键与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
离子间的反应
凝固成和的晶体说明在分子之间还有一种存在着这种作用力叫做分子间力有的叫分子间力的分子的有关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其根据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重合者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者为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包括三种作用力即力和
1当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要使每一瞬间正负电荷中心都重合是不可能的在某一瞬间总会有一个偶极存在这种偶极叫做瞬时偶极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任何分子不论极性或非极性互相靠近时都存在色散力
2当极性分子和靠近时除了存在色散力作用外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诱导偶极和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同时诱导偶极又作用于极性分子使其偶极长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们间的吸引
3当相互靠近时色散力也起着作用此外由于它们之间固有偶极之间的同极相斥相吸两个分子在空间就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由于固有偶极之间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力叫做由于取向力的存在使极性分子更加靠近在相邻分子的固有偶极作用下使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更加分开产生了诱导偶极因此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总之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务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和的总和叫做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键力较弱离子是组成离子型化合物的离子型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晶体蒸气状态或溶液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离子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就是说离子的性质即离子的三种重要特征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类型(简称离子的)是决定离子型化合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根本原因
(1)离子的电荷
离子对于离子的性质以及所组成的离子型的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元素当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时由它们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铁元素能形成Fe2+Fe3+两种离子这两种离子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就大不相同Fe3+比Fe2+的正电荷多在一定条件下Fe3+能夺取1个电子变成Fe2+而相反Fe2+则有失去1个电子变为Fe3+的倾向Fe3+在溶液中能跟SCN-离子作用生成血红色的Fe(SCN)2+离子而Fe2+则不发生这种反应Fe3+在里呈黄色Fe2+在水溶液里却呈浅绿色等
(2)离子的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类型不同对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Na和Cu离子的电荷数相同都是+1价的离子它们的离子半径也很相近Na的半径是0.095 nmCu的半径是0.096 nm但它们相应的化合物的性质却有较大的差别如易溶于水而CuI不易溶于水这主要是由于Na的(2s2p)和Cu的电子构型(3s3p3d)很不相同
(3)离子的半径
原子或离子的绝对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并非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而通常说的是指离子的有效半径它是通过各种结构分析实验测定两个异号离子A和B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核间距d求算出来的而d等于A的半径r1与B的半径r2之和即
由此可见离子半径只能近似地反映离子的大小离子半径随配位数离子的价数等等而改变
离子半径求算时必须假设某个离子的r1为已知然后依据r2=d-r1公式求出r21926年戈尔德施米特由晶体结构数据确定了氟离子和氧离子的半径分别是0.133 nm和0.132 nm然后以此为基准一一推算出其他各离子的半径
定义一描述离子大小的参数取决于所带电荷和晶体结构型式
离子半径电荷分布和结构型式设r阳为阳r阴为阴离子半径r阳+r阴=r阳/r阴与晶体类型有关可从计算离子半径一般采用Goldschmidt半径和Pauling半径皆是NaCl型结构为6的数据Shannon考虑了配位数和状态的影响得到两套最新数据其中一套数据参考电子云密度图阳离子半径比传统数据大14pm阴离子小14pm更接近晶体实际 定义二反映离子大小的一个量离子可近似视为球体的导出以正半径之和等于这一为基础从大量X射线分析实测键长值中推引出离子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离子所带电荷和离子本身的但还要受离子化合物结构型式如等的影响离子半径一般以配位数为6的氯化钠型晶体为基准配位数为8时半径值约增加3% 配位数为4时半径值下降约5%负离子半径一般较大约为1.3~2.5埃正离子半径较小约为0.1~1.7埃根据正负离子半径值可导出正的半径和及这是阐明和型式的两项重要因素1.简单阳离子
 铬离子III
 铬离子VI
 钴离子III
 铜离子III
 铅离子IV
 锰离子VII
 亚镍离子II
 镍离子III
 亚锡离子II
 2.多原子阳离子
1.简单阴离子
叠氮根离子
过氧根离子
2. 含氧酸根
砷酸根离子
亚砷酸根离子
硼酸根离子
溴酸根离子
次溴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氯酸根离子
高氯酸根离子
亚氯酸根离子
次氯酸根离子
铬酸根离子
二铬酸根离子
碘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亚硝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
亚磷酸根离子
磷酸一氢根离子
磷酸一氢盐
磷酸二氢根离子
磷酸二氢盐
锰酸根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硫代硫酸根离子
硫代硫酸盐
硫酸氢根离子
亚硫酸根离子
亚硫酸氢根离子
亚硫酸氢盐
过硫酸根离子
硅酸根离子
偏硅酸根离子
铝硅酸根离子
3. 有机酸根离子
乙酸根(醋酸根)离子
甲酸根离子
草酸根离子
草酸氢根离子
4. 其他阴离子
硫化氢根离子
氨基负离子
氰酸根离子
硫氰酸根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
锰酸根离子
铬酸根离子
重铬酸根离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的基本步骤为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
②可溶性的强(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Ca(OH)2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Ca(OH)2用分子式表示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
各种类型的离子方程式可按下列方法书写
①珞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应直接写离子方程式例如氯化铁溶液跟硫氰化钾溶液反应Fe3++SCN-[Fe(SCN]2+ 碳酸钠水解
②简单的复分解反应可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注意当反应物一边或生成物一边有多种物质需用分子式表示时应当写全不可遗漏例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铵溶液共热可溶性酸式盐跟强碱的反应比较复杂应按基本步骤书写否则易出错误
③还原类型的离子反应应按基本步骤书写否则会出现多种错误例如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以下写法是错误的(两边电荷不等)Fe+Fe3+=2Fe2+ 应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Fe+2FeCl3=3FeCl2 再删去未反应的Cl-
Fe+2Fe3+=3Fe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化学中强碱和强酸的定义?还有离子方程式怎么写?我想好好学习!
化学中强碱和强酸的定义?还有离子方程式怎么写?我想好好学习!
我怕我对不起父母
强酸是指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生成氢离子的酸,硫酸、盐酸、硝酸都是如此。而弱酸就是只有一部分电离,还有一部分是没电离的分子;同样,强碱就是溶于水以后全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的碱,如氢氧化钠等,氨水是弱碱,那是它只有一部分电离,另外一部分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 离子方程式就是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完全溶解,完全电离的拆写成离子符号,相同离子合并(和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一样)即可。关键是“拆”,能拆的的要记住是“强酸”、“强碱”、“易溶盐”的“较稀溶液”。记住能拆的,自然其余就不能拆。电解质---当然和离子方程式有关,离子方程式就是把那些完全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的电解质化学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的。离子方程式,确切的应该说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有关系。离子间只要能发生离子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谢谢采纳!!
怎么判断全部? 电离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有氢离子的酸就是? 举例说一些弱酸吧? 说的通俗一些可以吗?不用说的太规范的!谢谢你噢
1、判断一种在水中能否主要看它是否属于& 且易溶于水才能电离& 难溶物大多不电离只有溶解的那一点点电离(电解质主要包括:,其、和大部分的盐是&&&&&&&&&&&&&&&&&&&&&&&&&&&&& 弱酸、和部分盐是)若是强电解质就完全电离& 若是弱电解质就部分电离所以当你看到一个物质时先要看它是否是电解质 再看其强弱比如是酸 而且是弱酸 所以它是弱电解质能电离 而且是部分电离&&& 是盐& 是强电解质& 能电离 而且是全部电离2、他们电离出的是什么?&& 酸和碱 电离出的离子 就是相应的阴&& 盐就复杂点&
象Na2CO3& Al2(SO4)3& 就电离出相应的阴阳离子&&&&&&&&&&&&&& 麻烦点 比如NaHSO4 NaHCO3& NH4HCO3&&&&&&&&&&&&&& 首先要看酸是什么酸 如NaHSO4& 是的酸式盐 是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出 Na+& H+& SO42-&&&&&&&&&&&&& NaHCO3& NH4HCO3 的酸是弱酸 它们属于盐 是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出 Na+ 和HCO3- (酸式根就不能拆开)&&&&&&&&&&&&&&&&&&&&&&&&&&& NH4+和HCO3-
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方程式的步骤是不是这样?1.把分开写成离子(所有酸碱盐都可以分开。难容水的不分开)2.写出方程式。(这个我会)3.怎么知道哪些需要删除?还有个问题:不属于酸碱盐就一定不用分开了吗?比如氯化钠、氯化铁、(我只知道,气体单质不用分开)
不参加反映的才能删去,比如说NaCl&& 它不管作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都溶于水,并且& 所以说它不参加反映。再例如BaSo4& 它是钡离子和生成的沉淀,在反应后生成沉淀,所以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删。&& 其实所谓的不能删&& 就是不删沉淀、气体、水&& 溶于水并且在反应时或生成时电离的离子,都要删去关于不属于就一定不用分开了吗这问题我自己已不太清楚,请楼主采纳吧!!
分清楚盐还是弱酸盐,看看他们双方离子数目是否一样,是就可以删除!
其他回答 (4)
全部能溶于水的酸和碱就是强酸和强碱。那要看你想写什么的离子方程式
酸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酸。
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
强酸(碱)就是能完全电离的酸(碱);
1、写。 
   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拆。
   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和难溶性物质,仍以分子式形式书写,其它的拆成离子形式;
3、删。
   消除方式两边都有的离子;
4、查。
   检验无误,既可。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强酸是完全电离。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是碱。强碱是完全电离。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合成的化合物是盐。
&至于离子方程式怎么写,楼上的已经言简意赅的给出了,就不多说了。
不过建议你请个家教,多给你指导一下。毕竟有些经验问题是看书不能学到的。
等待您来回答
化学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Mg..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Mg2+、Na+、SO42-、Cl-B.K+、Na+、NO3-、MnO4-C.Na+、Ca2+、OH-、HCO3-D.NH4+、Cu2+、NO3-、Cl-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A、在无色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均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MnO4-在酸性溶液中显紫红色,B不正确;C、Ca2+与OH-不能大量共存,OH-与HCO3-也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溶液中OH-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C不正确;D、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D不正确,答案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Mg..”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Mg..”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129220674092712317730322226208368偏铝酸根与少量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请详细解释_百度知道
偏铝酸根与少量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请详细解释
&教育从业者
来自教育工作者
1、偏铝酸钠中滴加少量盐酸 AlO2- + H+ + H2O = Al(OH)3↓ 2、偏铝酸钠中滴加过量盐酸 AlO2- + 4 H+ = Al3+ + 2 H2O酸少量时,产物是氢氧化迫佘沦侨瑾评骆侉茫踏铝。过量酸,氢氧化铝溶解,得到Al3+
其他&2&条热心网友回答
AlO2+6H=AL(3+)+3H2O
AlO2- + H+ + H2O = Al(OH)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验硫酸根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